Ⅰ 中國實行計劃經濟是在什麼時期,1978年前嗎
是的。
建國後,逐漸建立起計劃經濟,在開始恢復時期,有一定作用。在78年後,逐漸改革開放,施行市場經濟。
Ⅱ 我國計劃經濟時期主要指哪幾年
(一) 計劃經濟時期 建國初-199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_鄧小平的經濟方針改革)
計劃經濟是指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根據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和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要求,由國家按照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的統一計劃來管理國民經濟的社會經濟制度。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徵。實行計劃經濟,必須從國民經濟實際情況和自然資源特點出發,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有計劃地安排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發展比例關系,合理地分布生產力,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搞好生產與需要之間的平衡,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以滿足國家建設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計劃經濟的最大優點是:
1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2不象市場經濟那樣嚴重消耗自然資源的,是一種環保經濟。
3貧富差距不象市場經濟那樣嚴重,身份等級差別也較小
Ⅲ 計劃經濟時期具體指什麼時間
計劃經濟時期具體指我國建國頭7年(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建國頭七年在我國基本形成的這種具有某些中國特點的計劃經濟體制,起過重要的積極作用。
首先,運用這種新的經濟體制有助於在短期內醫治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經濟惡性波動,以順利地渡過經濟困難時期。
其次,在經濟發展水平低,建設資金嚴重短缺,國力有限的條件下,運用這種行政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保證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重點建設上,奠定了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物質基礎。
拓展資料:
計劃經濟是根據政府計劃調節經濟活動的經濟運行體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地安排重大經濟活動,引導和調節經濟運行方向。資源的分配,包括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由政府計劃決定。
參考資料:計劃經濟_網路
Ⅳ 大體說出舉國體制沿革的幾處重要時期
舉國體制是指以國家利益作為最高目標,國家體育管理機構在全國范圍內調動相關資源和力量,國家負擔經費來配置優秀的教練員和軟硬體設施,集中選撥前蘆巧、培養、訓練有天賦的優秀體育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等國際體育賽事,在比賽中與他國競爭,爭取優異比賽成績、打破記錄、奪取金牌的體育體制。
「舉國體制」是在計劃經濟時代產生出來的,它的運行機制高度依賴政府的行政職能,在資金保障上主要依賴政府撥款以維護其功能。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舉國體制」表現出的政府對競技體育資源高度壟斷的性質及其結果正逐漸成為競技體育向國際化、職業化、商業化方向發展的桎梏。在國力日益強大的今天,國人對奧運金牌的認識開始趨於理性。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有變革的根本在嘩隱於「以人為本」,「舉國體制」最大的弊端恰恰是採用人海戰術,以大量的人力資源成本打造競技體育塔尖的極少數精英運動員。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宏觀調控的力度較大,所有進入到國家隊-地方隊-各級體校系列的運動員都在安置的框架內,隨著市場的轉軌,人力資源市場流動性的增強,國家安置退役運動員的執行力度大打折扣。很多運動員在退役後就業艱難、生活困苦的狀況不時見諸報端。如舉重冠軍鄒春蘭當搓澡工,馬拉松冠軍艾冬梅擺地攤,經多家媒體報道後已是盡人皆知。新華網則以《金字塔下的悲劇---退役運動員生存狀況調查》為題,對更多人們慧鍵尚不熟悉的退役運動員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披露。在2007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中,葉喬波委員提交了《退役運動員生存與發展的建議》,建議中指出:在非奧運年,每年有萬名運動員退役,而奧運年,退役運動員規模更大,國家每次只能一次性安置千人左右,其餘90%無法立即安置,滯留在隊的或是未能安置的甚至延誤到10年之久。
為了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在後奧運時期仍能保持北京奧運會上的強勁勢頭,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體育事業發展的階段特徵,逐步調整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的方式,漸進地放開社會力量和市場力量在體育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運用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調動社會資源,形成一種結構合理、管理有序、效率優先的管理體系,對現行的「舉國體制」注入新的內涵已是大勢所趨,創新求發展已成為必然。
Ⅳ "計劃經濟時代"
應該是1957年到1995年。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同樣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奪取了政權。建國後,我國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解是完完全全的空白,基本上是全盤照搬蘇聯模式。在抗美援朝和國民經濟初步恢復後,毛澤東提出了「一化三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即「社會主義工業化」、「改造農業」、「改造手工業」、「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到1957年第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絕對統治地位的100%計劃經濟體制。
由於種種原因,毛澤東的左傾思想逐漸佔了上風,並先後發動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國經濟陷入徹底的混亂與倒退,但從本質上說,仍是一種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發,鄧小平和陳雲在1979年首次提到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不矛盾的概念。
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了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1995年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現奮斗目標的關鍵之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自此,「計劃經濟體制」逐漸淡出歷史舞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深入人心,國家用宏觀調控的手段對市場經濟進行調節。
Ⅵ 什麼是後改制時代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後改革時代已經來臨。後改革時代的來臨具有五族巧大標志: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取代了計劃經濟體制,經濟發展進入了新階段,科學發展觀取代了傳統發展觀,改革所要解決的矛盾發生了變化,改革的重點發生了轉移以及改革的領域進一步擴大。與前改革時代相比較,後改革時代具有五大特徵:後改革時代是共富的時代,是和諧的時代,是民生本位的時代,是質量增長的時代,是改革成果共享的時代。進入後改革時代,需要形成六大改革共識:在改革的指導思想上要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要用科學改革觀指導後改革時代的改革;在改革的方向上必須堅持改革的意志不動搖,以科學發展觀和科學改革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在改革面對的主要矛盾上要重視解決傳統發展觀帶來的矛盾,包括數量增長與質量增長失衡的矛盾、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利益沖突的矛盾、過度壟斷和過度競爭的矛盾;在改革的主題上要樹立科學改革觀,強調堅持改革的科學性與協調性;在改革的價值判斷上要建立共享式改革的價值判斷,確立起人對經濟的主體性地位;在改革的重點上要積極推進金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襲穗山公共部門改革、農村改革和國有經濟改革。新的改革共識的形成及其實現需要做好四大轉型:由傳統改革觀轉向科學改革觀、由漸進式改革轉向改革攻堅、由被動式改革轉向主動式改革、由單一改革轉向綜合配套改革。
從1978 —2009 年的改革可以稱為前改革時代,前改革時代主要以體制改革為主線,以漸進式改革為路徑,以數量增長為目標,通過轉型創造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因素,實現了中國經濟的數量增長。但是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前改革時代已經終結,後改革時代已經來臨,未來中國經濟將處於後改革時代。在後改革時代來臨之際,我們亟需要構建後改革時代的改革共識「, 如若各方面利益博弈主體之間關於改革的初始理性、改革演化路徑與改革目標的共識的分歧過大,則無疑會加大改革走偏或者改革失敗的風險」。因此,構建改革時代的改革共識以推進經濟改革的深化,從而實現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是後改革時代面臨的首要問題。
在後改革時代,需要從後改革時代的特徵和矛盾出發,構建六大改革共識:
1. 後改革時代改革指導思想的共識。前改革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引人注目的「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既不是遵循『新自由主義模式』,也不是遵循『民主社會主義模式』,而是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總結前改革時代中國模式的經驗,社會主義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堅持這一科學的改革方向,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證。在後改革時代的改革指導思想上,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要用馬克思主義的
科學的、正確的改革觀指導後改革時代的改革。堅持社會主義條件下效率和公平的統一,強調共同富裕,重視社會公平與分配公平,既發揮市場基礎作用又加強政府的調控,科學對待和彌補拍中市場的內在缺陷,調動最廣大勞動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保證全體勞動者的切身利益。
2. 後改革時代改革方向的共識。在當前的改革爭論中,主要存在著以下三種觀點:一是「堅持和深化市場化改革論」;二是「反思市場化改革論」;三是「反對市場化改革論」。從爭論中可以看出,前改革時代的改革共識已經產生了分歧,在後改革時代需要形成新的改革共識。在改革的方向上,必須堅持改革的意志不動搖,以科學發展觀和科學改革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同時也要反思前改革時代的改革,正確認識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校正前改革時代的行為扭曲,推進和深化改革。「把改革方向的堅定性,同堅持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舉措的科學性、改革利益的普惠性結合起來」,不斷推進市場化改革。
3. 後改革時代主要矛盾的共識。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改革進程劃分的一個重要標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對野蠻發展、不計成本粗放型發展的一種否定,由此我們可以將1978 年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這個時段界定為前改革時代,科學發展觀提出以後的時期可以界定為後改革時代。前改革時代面對的是經濟體制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矛盾,前改革時代,我們社會矛盾是先進的生產關系與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供應短缺的矛盾,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這兩個基本矛盾已經基本得到了解決。在基本解決了改革開放初期的社會矛盾後,我們現在面臨著很多新的問題,比如,社會階層分化與貧富差距的拉大。而後改革時代面對的主要矛盾是傳統發展觀帶來的矛盾。
主要表現在: (1)數量增長與質量增長失衡的矛盾。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1978 年改革以來,經濟持續以高速度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形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主要表現在數量上,形成了「高數量、低質量」的特徵。但是,影響經濟發展結局的不僅僅是經濟增長的速度,還有經濟增長的質量。中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經濟增長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經濟增長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經濟增長的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經濟增長的成果分配不和諧、經濟增長的模式尚未根本改變,經濟增長的代價依然比較高,國民經濟素質和經濟競爭力有待提高。這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背後反映的就是經濟增長的質量問題。(2)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本身就存在著二元經濟結構的矛盾,但是建國以來國家政策的配置是長期向著城市,甚至一直是鄉村支持城市,結果導致城鄉差距持續擴大。城鄉之間的矛盾,地區之間的矛盾,是計劃經濟時代就存在的,但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差距還在擴大。城鄉差距的擴大造成了城鄉產業差異、生活方式差異、基礎設施差異、市場的分割、城鄉公共服務的差異,不僅制約了中國現代化進程,而且制約了農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增長,進一步制約了內需的擴大。(3)利益沖突的矛盾。改革開放以來,市場機製作用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造成了兩極分化,形成了貧富之間、勞資之間、流動人口與固定戶籍人口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是改革開放之前所沒有的,這些矛盾的本質是利益失衡,是後改革時代最為核心的矛盾。(4)過度壟斷和過度競爭的矛盾。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在市場化發展的推動下出現了迅猛的發展,出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但是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過度壟斷和過度競爭同時並存的矛盾。一方面,存在嚴重的過度壟斷,大型國有企業數量減少,資本和規模空前集中,在市場壟斷領域出現寡頭壟斷格局,自然壟斷和行政壟斷領域正在形成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另一方面,與過度壟斷相聯系的是過度競爭,過度競爭概括為低集中度、持續性過度供給或過剩生產能力和經濟績效較差的產業的一種市場結構。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分權競爭,導致了許多行業出現了過度競爭,過度競爭造成了產業內的生產能力大面積閑置,阻礙了稀缺經濟資源向效率更高的產業部門轉移。這不僅影響了競爭的效率和正常秩序,而且影響了產業的規模經濟效應。
4. 後改革時代改革主題的共識。後改革時代的主題是科學改革觀,科學發展觀催生了科學改革觀,科學改革意味著將發展導入科學之軌,也意味著改革力度的變化;意味著調整、校準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走向,為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長久之基,為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提供了基本原則。前改革時代是以原生態的改革觀來指導改革和發展問題的,進入後改革時代,要樹立科學改革觀,科學改革觀強調堅持改革的科學性與協調性。科學改革觀是科學發展觀的表現,科學發展觀也決定著科學改革觀的原則和方向,因為科學改革觀與科學發展觀同源於以人為本。人民既是改革的持久動力和主體,又是改革成果的最終享受者。科學改革觀是後改革時代的主題,其基本內容包括: (1) 強調統籌改革。統籌國有企業改革和非國有、非公有經濟的發展,統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統籌國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統籌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社會體制、文化體制的全面改革,統籌科學改革和科學發展。(2) 促進改革的廣度和深度。在改革的廣度方面,要不失時機地從單項突破發展到整體推進,使改革從經濟領域推進和擴展到政治、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全方位改革。在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方面,要從過去機制轉換式的改革,向全面的制度創新推進改革。(3)實施改革操作方式的轉變。在改革的操作方式上,要從過去的政策推進發展到全面的法治規范。(4)加快改革實施方式的轉變。在改革的實施方式方面,不斷提高改革的理論認識水平,認真總結前改革時期的經驗和教訓。科學把握改革的規律,不斷地從改革的「必然王國」向改革的「自由王國」躍進,從被動改革向主動改革轉變。
5. 後改革時代改革價值判斷的共識。改革的價值判斷是改革共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共識包括「一是看改革決策的制定者掌握在誰之手,二是看改革的價值路徑偏向於誰,三是看改革的實際執行機構掌握在誰之手,四是看是否建立了一套系統的社會保障機制及完善的法律機制」。在後改革時代,中國應該建立共享式改革的價值判斷,改革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消除改革過程中的被動自發性,確立起人對經濟的主體性地位,使經濟的改革和發展更富有合理性。在改革措施上要保持協調性,改革的各個措施之間必須互相配合、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在後改革時代,應當以社會改革發展的成果對絕大多數社會成員應具有共享性作為後改革時代的改革價值判斷,也就是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推進,每個社會成員的尊嚴以及平等、自由的權利應當更加得到保證,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需求應當持續不斷地得到滿足,其生活水準應當相應地得到不斷地提高。通過改革,實現與馬克思指出的「把生產發展到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規模;結束犧牲一些人的利益來滿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狀況;徹底消滅階級和階級對立;通過消除舊的分工,通過產業教育、變換工種、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通過城鄉的融合,使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6. 後改革時代改革重點的共識。1984 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的改革的任務是,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1993 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圍繞這一框架提出的改革任務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所有制結構和企業制度,二是市場體系,三是宏觀調控體系,四是分配製度,五是社會保障體系。從這些目標出發,依據改革的績效和後改革時代的矛盾,後改革時代改革的重點在於:
(1) 金融改革。在前改革時期,通過1994 年的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改革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但是當前金融領域仍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金融改革的任務事實上沒有完成「, 從金融體系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經濟改革只完成了一半」: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結構不合理,金融企業公司治理和經營機制不完善,國際收支不平衡加劇,存在著金融風險隱患。在後改革時代,金融改革要繼續深化國有銀行改革,加快建設現代銀行制度;加快農村金融改革發展,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實現城鄉金融體系的對接;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全面發揮金融的服務和調控功能,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高金融監管能力,強化金融企業內部管理,保障金融穩定和安全;完善金融分業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監管協調配合。
(2) 收入分配改革。要實現後改革時代中國經濟的順利轉型,並促進經濟長期持續發展,必須關注收入分配不平等問題,通過縮小收入差距擴大有效需求,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增長。從長期來看,後改革時代中國模式應該在初次分配與二次分配中都注重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重視由利益沖突向利益和諧的轉化。首先,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增加勞動收入,擴大國內消費,使中國經濟增長更具持續性。其次,除勞動要素之外,我們應明確土地等要素的私人產權,促進群眾財產性收入的提高。再次,財政轉移性支出應由支持少數群體政策轉變為支持全體居民的普惠制政策,使經濟增長的成果能惠及更多的人。最後,要調整戶籍、土地等制度,促進要素在群體和地區之間合理流動,大力推進城市化,使經濟增長的成果在各個群體之間平等分配。
(3)公共部門改革。前改革時代的改革主要是私人部門的市場化改革,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國的私人部門市場化程度已較高,但公共部門的改革滯後,表現為服務理念不強、運行方式落後、業績評估不科學等。公共部門改革的目標在於提高效率,引入競爭機制,抑制公共部門中的行政性壟斷與自然壟斷。
(4)農村改革。前改革時代的農村改革主要是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改革,這種改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中國農村的小農經濟色彩,在短期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但是從長期來看,農村改革與城市改革相比較,其任務遠遠沒有完成:一是農村經濟組織沒有發育起來,農業經濟發展的組織化程度低,制約了其產業化發展和現代化,造成了城鄉差距擴大;二是土地流轉機制並沒有建立起來,農民的創業權沒有形成;三是農村市場化發育程度相對緩慢,農村市場體系不健全、與城市市場體系相分割;四是農村市場經濟主體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盡管農民通過各種方式可以實現致富,經濟地位發生了變化,但是其社會地位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5)國有經濟改革。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大中型國有企業改制上市有所進展,但依然面臨很長的改革路程。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在組織上進一步確立,但內在機制的轉換還未到位。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和政策性「關閉破產」工作有新進展,但掃尾任務十分繁重。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總的來說有所進展,但有些重大問題亟待進一步推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預算管理面臨障礙;激勵制度如何有效推進「; 出資人角色」定位有待探索;國有產權管理制度尚待規范化。
三、後改革時代改革的轉型
在後改革時代,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但又要高度警惕和反對過度市場化傾向。進入後改革時代,改革面對的主要矛盾、改革的主題以及特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後改革時代中國經濟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自主創新、國內消費市場的培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等多種任務。因此,新的改革共識的形成和實現需要做好四大轉型。
1. 由傳統改革觀向科學改革觀的轉型。前改革時代的改革觀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觀。進入後改革時代,改革觀需要轉型,要由「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觀向科學改革觀的轉型。科學改革不是一般的破舊立新,而是將改革歸結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科學發展觀對改革的目標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為改革的衡量標准提出了新認識。發展的目標提出改革要求,發展的道路決定改革的方式,發展的結果衡量改革的成敗。二是為改革提出了新思路。後改革時代要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舉措的協調性。統籌解決好地區、城鄉、收入差距拉大問題,統籌解決好教育改革、醫療改革和住房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三是為改革提出了新導向。科學改革觀要把改革切實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軌道,使改革朝著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方向前進。改革是不可逆轉的,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推進改革,但是改革要遵循客觀規律,必須採取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推進改革。
2. 由漸進式改革轉向改革攻堅。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從易到難、從外圍到內核的方式推進的。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好改的、容易改的,差不多都改過了。但是漸進式改革已經出現了「改革的邊際收益遞減」和「改革的邊際成本遞增階段」。進入後改革時代,為了克服「改革的邊際收益遞減」和「改革的邊際成本遞增」的問題,改革需要實施改革攻堅。改革攻堅的內容包括:一是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特別是要汲取美國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完善國家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二是抑制行政性壟斷,加強自然壟斷的規制,消除壟斷的效率損失。三是把以國內生產總值為目標的經濟轉變為以富民為目標的經濟。四是著力解決收入差距、地區差距和城鄉差距問題。五是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實現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務性和治理型政府的轉變。
3. 由被動式改革轉向主動式改革。前改革時期的改革由於沒有改革的經驗,沒有對改革的基本規律進行充分完全的把握,改革是在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情況下,生產力的發展迫使生產關系和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所以,前改革時期的改革是一種被動式改革。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積累了改革的經驗,認識了改革的基本規律,在後改革時代需要由被動式改革轉向主動式改革:一是以建立和諧社會為目的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改革中不和諧的因素,消除利益沖突,圍繞和諧社會建立的目標深化改革;二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行改革,以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決策、科學的方式、科學的路徑推進改革;三是主動解決前改革時代各種不和諧問題。前改革時代圍繞發展進行改革,改革解放生產力,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矛盾問題,形成了一些不和諧因素;後改革時代圍繞和諧進行改革,尤其是以和諧為統領的主動改革,消除前改革時代的矛盾和不和諧因素。
4. 改革機制由單一改革轉向綜合配套改革。改革機制是指在改革過程中改革運作系統諸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前改革時期的改革機制是單項機制,在動力上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在組織推動上是政府推動的強制性制度變遷方式,在外部保障上是在法制極不健全的環境下實施改革的。進入後改革時代,在改革要素多極化和運作系統多層次化的基礎上,要實施綜合配套改革。「綜合配套改革機制應在動力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在組織推動上多元主體互相補充;在技術支持上,要求改革方案的精細化;在外部保障上,地方立法權與外生檢查監督相配套。」在前改革時代,最重要的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重塑經濟基礎。在後改革時代,改革的關鍵是進一步突破制度和機制的約束,推進綜合配套改革,為業已建立的市場經濟和開放型經濟提供製度保證和支撐,改革主要表現在:一是把改革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重點突破與整體創新的結合,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二是按照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原則,發揮企業、個人與社會組織在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制度創新作用,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政府管理體制、企業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三是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通過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發揮多個部門、多種手段之間的協同作用,共同完成制度創新的任務。
Ⅶ 從什麼時候開始計起為『計劃經濟時代』在什麼時候結束並轉到市場經濟時代了
應該是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