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項目效益分析
項目的效益分析應包括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分析,由於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是政府投資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因此,效益分析往往更偏重考慮其社會效益。
3.5.2.1 社會效益
社會保障信息化將推進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管理理念的創新、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完善,向社會公眾公開業務流程和審批程序,讓社會公眾監督政府運作,使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得到更好的體現,進而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和降低經濟運行成本,產生廣泛和深遠的社會效益。
(1)增加業務透明度,方便保障對象。社會保障這張安全網藉助信息技術的手段,變得更規范、更透明。將社會保障管理置於社會公眾監督之下,廣大社會保障對象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詢服務,方便地了解個人社會保障信息和各項社會保障業務政策、辦事程序,做到「心中有數」。同時,社會保障信息網路可以使社會保障部門的服務延伸到街道(社區),方便廣大社會保障對象,對社會穩定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2)提高決策科學性。通過社會保障信息網路,有利於各級政府部門全面、及時、准確地掌握一手信息,了解實際情況。同時宏觀決策系統能夠對得到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模擬測算,為決策提供參考,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3)發揮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的整體效益。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管理的信息包括就業、登記申報、社會保險項目基礎數據以及待遇支付情況、民政事務管理情況等。如果系統分別建設、信息分開管理,處於「信息孤島」狀態,勢必給各種管理帶來不利影響。依靠信息技術支持,通過信息系統將各類信息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實現信息共享,實現部門之間的協同效應,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充分發揮社會保障體系的整體效益。
(4)為社會管理和宏觀經濟調控服務。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障信息系統與勞動保障、民政、社保三個核心部門和公安、財政、衛生、審計、地稅、工商、質監、葯監和金融等其他相關部門的網路系統相銜接,將成為城市社會管理和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
(5)為保障社會安定團結的局面做貢獻。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進入了市場經濟為主的發展階段,企業、個人都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生活壓力加大。科學有效透明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對減輕人們的心理壓力,提高人們就業、養老、失業、疾病等方面的抗風險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從而有利於維護社會的穩定。
3.5.2.2 經濟效益
系統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降低管理成本和促進經濟增長兩個方面。
(1)降低管理成本。屬於直接的經濟效益。傳統管理體制下,社會化任務越重,管理范圍越大,所需的管理者人數越多,管理成本就越高。社會保障業務信息化可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大大減少管理成本。
(2)促進經濟增長。屬於間接經濟效益。政府公共服務效率的提高、政務處理過程的公開都將增強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增強城市對資金和人才的吸引力,促進經濟增長。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將推進國有企業的體制改革,增強企業競爭力,盤活國有資產,也將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
㈡ 項目經濟效益分析報告怎麼寫
首先給讓你看看定義,隨後附上範文。可行性報告可行性報告的定義和主要內容:可行性研究報告定義: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之前,雙方要從經濟、技術、生產、供銷直到社會各種環境、法律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項目是否可行,估計成功率大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程度,為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上報文件。
主要內容:
1.總論,包括項目名稱,利用外資方式,主辦單位,主管部門,項目負責人,項目背景,項目具備的條件等。
2.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包括產品名稱、規格與性能、市場需求情況,生產規模的方案論證,橫向配套計劃,產品國產化問題及銷售方式、價格,內外銷售比例等。3.主要技術與設備的選擇及其來源,包括採用技術、工藝、設備的比較選擇,技術、設備來源及其條件與責任。
4.選址定點方案,包括定點所具備條件(地理位置、氣象、地質等自然條件,資源、能源、交通等現有條件及其具備的發展條件等)、所定
廠址的優缺點及最後之選定結論。
5.企業組織的設置與人員培訓,包括組織機構與定員、人員投入計劃與來源、培訓計劃及要求。
6.環境保護內容。
7.資金概算及其來源,包括合資各方的投資比例、資本構成及資金投入計劃。
8.項目實施的綜合計劃,包括項目實施進程及施工組織規劃等。
9.經濟指標的計算分析,包括靜態的財務指標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外匯平衡分析等。
10.綜合評價結論。另外,一份合格的可行性報告還應該有風險分析和財務分析,以及一些必要的文件。給項目企業或項目開發者提供一個「項目是否滿足
CDM
立項基本條件」的參考依據。
其核心原則是該項目是否在經濟和
CDM
國際規則上可行。一般來說僅僅是為項目企業提供一個是否可行的方向,而不足以為項目企業搭建一個和潛在投資方對話的渠道。但無論如何,只有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後,企業才能開展第二步工作--製作完成項目概念文件
(PIN)
。(關鍵詞:可行性研究,項目概念文件,建議書,減排量)
補充怎樣寫可行性報告不論是國企還是外企,在決定上一個新產品,一條新生產線,或者建一個新工廠時,總要提交一份可行性報告供上級批准。國企的可行性報告本人曾經閱讀過幾份來自國企的可行性報告,但發現其目的和內容都與外企的可行性報告有很大差別。先說其目的,國企的可行性報告是為了說服上級領導並得到相應的批准和支持,並假定上級領導比他們自己更了解情況。而報告一旦被批准,上級領導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目的上的差別自然導致內容上的差別。這里有幾個主要的方面:一是國企的可行性報告強調為什麼要上這個項目,但忽視如何進行這個項目,似乎要等項目批准之後才去考慮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計劃;二是國企的可行性報告中宏觀的、模糊的數據多,而微觀的、具體的數據和信息少,如果上級領導不了解相應的市場和用戶的狀況,很難作出判斷,只能閉著眼睛簽字;三是國企的可行性報告沒有或很少有具體的、可以量化的衡量標准和責任分配,這為以後出現大的偏差和問題打好了伏筆,便於「過關」;四是國企的可行性報告對今後幾年的市場預測偏於樂觀,似乎不這樣樂觀就得不到批准,對可能發生的各方面的「不測風雲」認識不足,甚至有認識也不寫上去。這樣出現偏差時就可以強調客觀原因,歸結到不可預測性上;五是國企的可行性報告對市場、用戶、競爭和風險的評估太粗、太少,沒有考慮到自己企業投資一個熱門項目的同時,其他企業也可能在准備上類似的項目,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所以就不講市場份額的問題,把市場總規模當成了決策的主要參考標准,自然也就沒有「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這樣一些概念。外企的可行性報告。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外企是如何來寫他的可行性報告。首先外企的可行性報告從目的上講是寫給自己企業看的,是為了說服自己而不是說服別人,盡管一些大項目也要上級批准,但其目的主要是在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達成共識,對機會、挑戰、困難和風險有詳細的分析。從內容上講,外長的可行性報告有幾個特點:一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採用同樣的或類似的報告格式,便於統一標准,統一分析方法,便於他人理解,同時也便於企業去搜集信息、整理數據、准備報告;二是宏觀的和微觀的數據並存,有量化的數據和信息以及其「出處」(信息來源),對結果做出
㈢ 項目經濟效益怎麼寫
1.可行性報告可行性報告的定義和主要內容,可行性研究報告定義_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從事一種經濟活動_投資_之前_雙方要從經濟、技術、生產、供銷直到社會各種環境、法律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_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項目是否可行_估計成功率大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程度_為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上報文件。
1、總論_包括項目名稱_利用外資方式_主辦單位_主管部門_項目負責人_項目背景_項目具備的條件等。
2、產品的生產與銷售_包括產品名稱、規格與性能、市場需求情況_生產規模的方案論證_橫向配套計劃_產品國產化問題及銷售方式、價格_ 內外銷售比例等。
3、主要技術與設備的選擇及其來源_包括採用技術、工藝、設備的比較選擇_技術、設備來源及其條件與責任。
4、選址定點方案_包括定點所具備條件_地理位置、氣象、地質等自然條件_資源、能源、交通等現有條件及其具備的發展條件等_、所定廠址的優缺點及最後之選定結論。
5、企業組織的設置與人員培訓_包括組織機構與定員、人員投入計劃與來源、培訓計劃及要求。
6、環境保護內容。
7、資金概算及其來源_包括合資各方的投資比例、資本構成及資金投入計劃。
8、項目實施的綜合計劃_包括項目實施進程及施工組織規劃等。
9、經濟指標的計算分析_包括靜態的財務指標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外匯平衡分析等。
10、綜合評價結論。
另外_一份合格的可行性報告還應該有風險分析和財務分析。
以及一些必要的文件。
給項目企業或項目開發者提供一個「項目是否滿足CDM立項基本條件」的參考依據。其核心原則是該項目是否在經濟和CDM國際規則上可行。一般來說僅僅是為項目企業提供一個是否可行的方向_而不足以為項目企業搭建一個和潛在投資方對話的渠道。但無論如何_只有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後_企業才能開展第二步工作--製作完成項目概念文件(PIN) 。 2.
㈣ 效益分析的內容有哪些
效益分析的內容包括:1.確定購買新產品或一個商業機會中的成本 2.確定額外收入的效益 3.確定可節省的費用 4.制定預期成本和預期收入的時間表情5.評估難以量化的效益和成本。
我們在進行評估的過程中,要恰當地選取評價參數。其中經濟效益比社會效益更加直接些,顯而易見,可以運用若干經濟指標來計算旁滾,而社會效益則難以計量,則必須襲拆藉助於其他形式來間接考核,從而達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