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突圍經濟下行

如何突圍經濟下行

發布時間:2023-05-14 11:26:49

① 談談我國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大的主要做法

今年來中國的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進而影響股市大降導致市場信心缺失。中國的經濟在順周期情況下能快速發展,但是在逆周期環境下則表現出較大的壓力。針對現階段民企的發展困境可以總結為「進水少,出水多」。進水表示企業的融資,出水代表企業的稅負。民企融資渠道受限,同時承擔較重的稅負,在順周期和逆周期情況下將表現出迥異的發展態勢。

現階段中國的金融發展狀況而言,銀行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對於上市企業則還可以通過股市融資。國企控制了國計民生的重要環節,壟斷性強、利潤高、風險低,是銀行最鍾愛和優先考慮的貸款對象。民企規模小、競爭大、風險高,無論從風險把控和投資回報率來說,銀行都更願意將資金投給國企。這導致眾多的民企只能通過其他的渠道進行融資,這可能也意味著高利率和高杠桿。在順周期情況下,其他渠道的融資還能通暢,企業的銷售和利潤還能維持。但一旦處於逆周期環境下,企業銷售和利潤下滑,融資償還的壓力陡增,違約風險加大。這時銀行對於這種處境的企業貸款更是嚴苛,從而導致企業發展處於嚴重危機之中。民企的融資難問題怎麼破?竊以為可以降低國企所控制的國計民生行業的利潤,也就是在關乎國計民生的開支項上大舉降費。這樣民眾其他可用支出可以增多,發展壯大其他民企市場;國企規模龐大、用戶基數多,薄利多銷而回報穩定。如果銀行要追求穩定可選擇投資低回報率的國企,如果銀行追求高回報率則可以投資民企。如此可以解決國企和民企的融資發展問題。

作為企業融資的另一重要渠道-股市則是長期背離了市場的基本面。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翻了一倍,可股市指數竟還在10年前水平徘徊。短線的投機炒作之風盛行導致股市背離市場的價值。培養股市正確的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當是重中之重

② 經濟下行背景下大企業如何突圍

經濟下行壓力倒逼大企業思考戰略轉型 李錦說,中國經濟目前已經進入增長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大企業應深刻認識增長速度放緩的客觀性和必然性,改變長期以來在高速增長條件下形成的企業發展理念和經營方式。 「具體來說,大企業需要建立適應經濟中低速增長的企業戰略定位及經營模式;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和管理創新能力。」李錦說。 繆榮認為,在當前背景下,我國大企業必須通過內部制度變革,激發企業內部活力,同時密切關注並有爛漏笑效研判當前及未來我國經濟產業形勢變化,兼顧短期現搜茄金流和中長期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提高企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概括起來應該是優化資產結構、戰略重新定位、促進管理變革、加強技術創新、注重風險防控、提高軟實力。」繆榮說。 「盡管政府投資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飽受詬病,但也必須承認,如果中央政府依靠自己龐大的財政收入能力,再次實施大規模刺激政策,也還有一定空間,至少短期內統計數據會比較好看,一些重化工的產能過剩問題會部分得到解決。但是,經濟的中低速增長是調結構的必要條件。飢含

③ 如何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適應新常態,實現彎道超越

新常態需要新心態新作為 尊重並積極引領經濟新常態

經濟增長速度由什麼因素決定?目前有許多人用消費、投資和出口等
「三駕馬車」的狀況來解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他們認為,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是因為由消費、投資和出口構成的總需求不足,而總需求是可以用宏觀經濟
政策來加以調節的,因此,政府應當採取有力措施「擴需求」,「保增長」。十分明顯,人們在這里運用的,其實是凱恩斯主義的短期分析框架。即使認為凱恩斯主
義的理論是正確的,用它來分析中國的長期增長問題,也是一種誤用。在我看來,一個國家的長期增長走勢,是由支持經濟增長的勞動、資本、效率等基本因素的狀
況決定的。因此,我們只能用產出總量由勞動、資本、效率等基本因素的狀況決定的「生產函數」作為基本的分析框架來進行分析。

經濟增長的第一個驅動因素是勞動力的增加。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得到了「人口紅利」,即大量新增勞動力的支持。但是,早在本世紀初,中國社
科院的蔡昉教授就已指出 「劉易斯拐點」(富餘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情況發生逆轉)的出現,「人口紅利」會逐步縮減以至消失。這種情況現已表現得愈來愈明顯。

第二個驅動因素是資本的增加,即投資。從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來,中國一直是靠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經濟學家對投資拉動經濟造成的消極後果
做過許多分析。例如,馬克思在《資本論》里就已指出,當時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的投資拉動的增長方式,必然引起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經濟問題和無產階級貧困
化、階級矛盾尖銳化的社會問題。多年來,我們主要靠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到20世紀末期,資源耗竭、環境破壞、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變得愈來愈突出。近
年來,不但以上矛盾日益激化,而且造成了宏觀經濟的失衡。這集中表現為國民資產負債表特別是其中地方政府和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杠桿率(負債率)過高。如果繼
續用大量投資去拉動增長,就會進一步提高杠桿率,甚至導致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第三個驅動因素是經濟效率的提高。我國的經濟效率在改革開放以後比起改革開放以前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第一,市場化改變了過去城鄉隔絕的
狀態,大量農村用的資源,包括勞動力和土地轉入城市,得到了相對高效的利用。第二,開放以後引進外國設備、學習外國技術,很快縮小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
水平差距,推動了效率提高。這些都使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對增長的貢獻率增加。但是,這種情況在本世紀初發生了變化。首先,不論是人口城市化還是土地城市化
的速度都在放緩。其次,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的一般生產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日益接近。這樣,用學習引進的方法提高技術水平的空間就不那麼大了。哪怕
是引進外國技術,也要經過消化以後的再創新。這時,原有的體制缺陷就表現出來了。許多經濟學家對中國潛在生產力的研究都表明,從本世紀初開始,效率提高對
於增長的貢獻率開始下降。

在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都發生推力下降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就面臨會不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實即原來支撐經濟增長的一些動力開始減退,如果找不到新動力,就可能陷入陷阱,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而無法超越。

以上分析說明,我們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就是找到新增長動力。根據理論分析和各國的歷史經驗,這個新動力集中到一點,就是技術創新和效率提高。

要以冷靜的平常心態來對待GDP的減速

既然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是客觀因素決定的,我們就只能用平常心態來對待它。所謂用平常心態對待,就是不要急急忙忙用強刺激和大規模投資的老辦法去把增長速度拉起來。

2009年以來的經歷表明,用強刺激的辦法去拉動經濟增長,時效變得越來越短。經濟學所說的「投資回報遞減規律」的作用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來
了。另外,用強刺激的辦法,大規模進行投資,投資回報又很差,結果就使宏觀經濟狀況變得越來越脆弱。不管是各級地方政府的負債率,還是企業的負債率,都增
長得非常快,已經達到甚至超出公認的警戒線。最近個別企業資金鏈斷裂、「跑路」的事件頻頻發生,一些地方政府發生償債困難,都發出了警示信號。資產負債表
狀況的惡化蘊含著系統性風險。一些曾經有過長時期高速增長的東亞國家,比如日本,在爆發了系統性危機以後不但喪失了原來的優勢,還造成了國民經濟長期低
迷。這是我們必須竭力避免的。

必須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用平常心去對待經濟減速的新態勢,不等於說我們可以無所作為。如果我們不能在GDP增長減速的情況下改善增長質量,優化結構和提高增長效
率,過去被GDP數量所掩蓋的經濟和社會矛盾就會暴露並趨於激化。具體表現,一個就是使減速過快,造成很多問題。另外,在增長速度降低的同時如果不能通過
提高增長質量得到彌補,我們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許多社會的物質文化需要就無法得到滿足,許多歷史欠賬無法得到補償。如果減速的同時能夠提高增長的
質量,提高增長中效率的貢獻度,雖然數量增加得少了,可是人民和整個經濟所得到的實際好處會比過去的低效率、高增長時期還要多。

從國際范圍內看,有一些國家因為它的增長主要是靠效率提高,所以有個3%、4%、5%的增長率就是很好的情況了。我們也應該爭取這樣的結果。所以,現在不應該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拉動經濟增長的數量上,而是集中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率上。

在較高效率支撐下的中速增長,才是一種合意可欲的新常態。

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要靠推進改革

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率,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改革開放剛開始,全國人大在1981年12月批准了國務院提出的經
濟建設十大方針。它環繞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提高效率(當時叫做「效益」)。
到1995年制定「九五計劃」時,就明確提出了「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的方針。第一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增長到集約增長的轉變」,即從主要靠投資驅動的增
長方式,轉變到主要靠技術創新和效率提高驅動的增長方式。第二是「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後一轉變是前一轉變的基礎。

幾十年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針在不同時期的執行情況差別很大。問題在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要靠經濟體制以及其他社會
政治體制的轉變來推動。「九五」改革的力度比較大,轉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十五」、「十一五」期間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顯得不那麼有力,以至於到「十一
五」最後一年的2010年,黨中央提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刻不容緩」。

30多年經濟發展的歷程表明,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進行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體制改革的進度。改革有所推進,體制有所改善,發展方式轉型就容易取得成效;否則即使三令五申,反復動員號召,轉型也還是舉步維艱,成效不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動下確立技術進步、效率提高支持下中速增長的新常態

值得慶幸的是,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得到了新的強大推動力。十八大決定全面深化改革,這就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體制上的基礎。

近年來,一些同志對經濟增長持續減速十分著急,因為按照過去的經驗,經濟增長一減速就會立即導致嚴重的社會經濟後果。但是實際情況沒有那麼
嚴重。特別是近幾年,經濟增速雖然一再探底,但是就業和經濟結構的狀況在改善。最明顯的是普通勞動者就業情況的改善。去年政府預期的城鎮新就業人數是
900萬人,結果完成了1310萬人,達到預期目標的145%。今年把這個預期目標提高到1000萬人,到10月已經完成,全年的情況比去年還會稍有改
善。經濟減速並沒有引起失業增加和社會動盪。

普通勞動者就業情況良好,是和產業結構改善相聯系的。我國的產業結構從前年開始發生了良性改變。過去我國的產業結構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就是
第二產業一枝獨秀。2012年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和第二產業第一次實現齊平。到去年,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進一步超過了第二產業,並使第三產業第一次成為整
個國民經濟的最大產業。今年這個趨勢還在繼續。

為什麼「十一五」反復強調要發展服務業卻沒有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卻突然發生了改變呢?答案無非是從十八大前開始進行了一些改革。這些改革不算大,但對改善產業結構和增加就業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項是2012年從上海開始然後很快在全國推廣開來的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對於「營改增」,許多人注意的是它減輕稅負的作用,經濟學界關注
和支持的原因卻是這是一項有利於分工深化的改革。營業稅是全額征稅的,分工越細,稅收重復的次數就越多;增值稅是就價值增值征稅的,有利於分工深化。而正
如亞當·斯密所說的,分工正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量。大家可以看到,「營改增」在全國推廣以後,對分工深化、新行業的出現產生了強大的推動作用。光一
個網路購物就分化出眾多行業:快遞、結算、售後服務等等,增加了許多就業。

另一項改革是2012年從廣東開始、本屆政府把它作為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內容在全國推廣的,這就是工商登記的便利化,它導致新增工商戶數量大大增加,今年前三個季度全國新注冊登記的工商戶數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60%。

這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期間的一些不算很大的改革,我把它叫做小試牛刀。小試牛刀尚且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效,這就證明全面深化改革能夠顯著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提高效率,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面臨的各種深層次問題。

實現從粗放發展方式向集約發展方式的轉型,這是整個經濟和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只要我們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扎實有序地推進改革,就一定能夠使中國經濟在進入中速增長的情況下,增加經濟增長中效率的貢獻度,最終確立我們所希望的新常態。

④ 鍛造經濟形勢下行我們該怎樣應對

這場全球金融危機遠對中國企業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特別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在當前形勢下,他們又該需要怎樣的突破瓶頸?從今年8月份以來,因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疲軟讓全球的汽車市場變得撲朔迷離。雖然美國和歐洲乃至亞洲各國都紛紛採取救世措施,但直到11月份全球的經濟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動盪起伏,經濟惡化愈演愈烈。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全球生產基地,則將面臨著最大的實體性打擊。像服裝業、電子業、地產業都面臨著出口困難、全球市場蕭條和人力成本增加等不力因素,汽車業也不例外。首先,在將來1-2年裡,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影響,再加上國家對大型實體經濟貨幣融資政策的收緊,會導致這些大型實體的資金鏈斷裂或緊縮,制約再投資和國際貨幣的流入。在我國這種國家經濟受極少大型經濟實體影響嚴重的經濟體制下,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大型經濟實體受限制的情況下,國家經濟也將呈下滑趨勢。最直接的表現在:物價下滑、經濟體規模縮小或金融縮水、工人工資上漲低於通貨膨脹造成消費力不足。其次,出口企業、大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如房地產和一些國際生產巨頭為了保住市場佔有率和企業的正常運轉需要大量回籠資金,並安全的度過這次危機,再加上國內和國際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在保證人力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促進銷售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這里解釋一下,外資企業會更加在保住市場佔有率方面下功夫。因為他們的競爭對手中國的國有汽車企業根本不擔心經濟影響的問題,因為作為國家的自主品牌和支柱產業,國家是不會讓他們倒閉的。如果這次危機對外資企業影響過大,勢必會被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趁虛而入。再次,中國為了應對這次金融危機主要將採取擴大內需、增加福利和適度補貼的政策,因此刺激終端的消費和增加貨幣流通將是國家穩定金融經濟的首要也是重要手段。總之,在國際金融狀況從高點逐步向低點運動的過程中,出口企業和大型生產企業為回籠資金或者過冬甚至保命會將產品出口轉內銷,刺激銷售。同時,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下,綜合原材料成本降低和消費力水平下降等因素,企業搭載順風車將產品降價銷售勢在必行。現在的美國及中國等多個國家為帶動消費,利率一降再降,到昨天為止,美國的利率已經下降到0.25個百分點,中國有望在年底前還有一次降息,這個是為帶動經濟和提升房產銷售等實體經濟的利好政策等。樓市新政刺激改善性需求釋放房貸的限制許可權下放給各商業銀行,表明宏觀調控對二套房房貸的全面放寬,並將刺激改善型需求的釋放。自去年10月22日起,國家財政部出台多項政策鼓勵居民購房,其中明確提出對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貸款,其貸款利率的下限可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這一政策的出台標志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正式轉向,但此次政策未明確改善性購房的界定標准。2008年12月20日《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出台後,指出政府對二套房房貸的限制許可權下放給各商業銀行自行調整,特別是對有信貸記錄的二套房購房者的限制。此項舉措表明宏觀調控對二套房房貸的全面放寬,將刺激改善型需求的釋放。當然作為我們一線的房產置業顧問人員除了需要了解當今的經濟形勢和國家的政策外,我們還需要加大對自身知識面的擴展,現在房產的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很多房產公司都加大了對置業顧問及策劃人員的培訓,讓他們在各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

⑤ 如何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下發展縣域經濟

堅持科學研判形勢,理性面對困難。針對縣域經濟實際特點,切實研究經濟下拿枯行對我縣的深度影響。堅持查找問題要「把准脈」,解決問題要「對症下葯」。准確掌握當前形勢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科學估算財政收支能力,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堅持加強政企交流,增強企業信心。在主導縣域經濟實際情況,我縣始終堅持「信心」就是生產力,以走訪企業的形式進行深入溝通,不斷增強企業信心。

堅持提升服務意識,強化服務實效。通過積極爭取落實,幫助企業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優惠政策,進一步降低了友敏納企業經營成本。

堅持投資帶動作用,促進財政增收。多措並舉,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既要以推進項目實施為目標,以項目稽查為抓手好沒,通過明確責任分工、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大力推進項目工作有序進展;又要進一步擴寬融資渠道,著力推廣PPP融資模式,從而形成對投資的拉動作用,實現對財政收入的「反哺」作用。

堅持財政杠桿功能,發揮調控作用。堅決貫徹落實各項財稅改革制度,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堅持不斷盤活存量資金,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在確保資金安全和規范審批流程的前提下,加快財政資金撥付速度。

⑥ 如何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給社會穩定帶來的影響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運行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如何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給社會穩定帶來的影響?
一、經濟下行給社會穩定帶來的影響
(一)就業減少。受經濟下行影響,中央財政對我區轉移支付相對減少,再因我區經濟固投基數大,而經濟指標「虛高」現象愈加嚴重;此外國家加大煤礦產業整合力度,工業產業投資支撐出現「無補位」狀況,投資持續增長壓力大。這樣,投資增速減緩,導致對產業和企業的支持力度減弱,進而影響就業。
(二)民生事業發展受限。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全區政府基金預算收支矛盾異常突出,2014年全區基金缺口8000多萬元,這些都是以財政公共資金墊付,嚴重影響財政公共運行;同時融資工作受經濟下行影響,也困難重重,全區融資資金到位難。財政收入難,影響財政支出,民生投入增速也相應減少,民生事業因資金缺乏發展受限。
(三) 經濟社會改革受阻。如果中國經濟沒有下行壓力,推什麼改革大概都比較寬裕。經濟形勢好,就可以多做不傷害既得利益的「增量改革」,做結構調整的資本也比較雄厚。反之,一旦經濟增速放緩,改革每割一塊肉都會有更多社會痛苦感,這些痛苦有可能轉化成改革的阻力。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
經濟下行,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正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創新需要人才,目前我區缺乏工業、城市建設、金融、經濟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人才,這就要求我區創新人才引進策略,鼓勵柔性引進人才,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類社會機構開展合作,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養機制。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實施技能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培訓等工程,推進勞動力優勢向人才優勢轉變。
三、應對舉措
面對經濟的下行壓力,為了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維護社會穩定,達川區應採取以下四個方面的措施,以保障達川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為達川區經濟穩中有進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應有貢獻。
(一)抓好重大項目建設,保持投資持續穩步增長。一是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不動搖,嚴格執行「四個一批」項目建設管理機制。二是緊跟政策走向,抓緊項目儲備申報,力爭我區更多項目進入明年省、市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三是堅持向上爭取與激發民資並重,研究促進民間投資較快增長的措施和辦法,確保實現雙增長。四是緊抓要素保障。切實提高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水平,為項目儲備、新開工、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二)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特色化發展,大力實施「5+5」產業發展規劃,做大做強專業鄉鎮、村組;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引導農民以土地、資本、勞動力為生產要素投入到農業「產業鏈」中。二是著力提升工業質量。狠抓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標准廠房、七通一平建設、國道210線工業園區段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狠抓企業培育,力爭2015年再培育年銷售收入達5億元企業一家,年銷售收入達1億元企業1-2家,新入規企業4家,發展微型企業100戶以上。三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強產業載體建設,加快推進升華廣場城市綜合體、河市物流園區、商貿物流園區建設,並加快推進農貿市場建設。同時大力發展生活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培育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大力培育扶持競爭力強、質量優的商貿骨幹企業,並引導「走出去」;鼓勵中小微企業運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開展在線采購、銷售等經營活動。繼續拉動城鄉市場消費,推進「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的「雙進」工程。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持續發展後勁。一是加大項目包裝、推介、洽談力度,重點梳理、儲備、包裝一批工業、旅遊、商貿服務等產業類項目,積極利用各種推介平台向外推介。二是拓展招商渠道。進一步加大發揮6個專業招商小分隊作用,充分利用登門招商、親情招商、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等多種方式。三是加大重點對象招商,以世界500強、央企、國企、上市公司等行業知名企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型企業和達州籍在外商人為重點對象開展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應強的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
(四)多措並舉拓展財源,確保財政收入穩步增長。一是挖掘收入潛力,促進財政增收。重點加強對對主體稅種及重點稅源的挖掘,做到鞏固主體稅源,培育後續稅源。二是著力抓好資金籌措。加快推動五家政府平台公司實體化經營,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金」的作用和乘數效應,鼓勵和吸引民間資金、金融資金投入建設。三是加大力度開辟鄉鎮資源,培植發展鄉鎮經濟。四是增加土地存量,加大閑散土地處置力度,足額保障土地「雙掛鉤」經費。

⑦ 如何應對下行壓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學習,身邊

積極應對下行壓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經濟形勢,頌擾克服野毀旦經濟下行壓力,採取有效周期性措施,保持經濟總量穩定增長,著眼長期經濟發展,大力促進經濟轉型,推動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余讓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⑧ 物價水平持續下跌,經濟萎縮,該如何促進經濟的正常發展

在經濟下行時,普通人應該怎麼做呢?

1、一定要保住工作,近期不要跳槽

經濟下行,一大批企業倒閉或者裁員,如果您目前的公司能夠保證每個月足額發放工資,並且還在正常運轉,那麼就建議您先穩住工作,不要跳槽,先保證自己的穩定收入。

2、努力提升自己,給自己"增值"

職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要保住自己的工作還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這時候可以藉助時下流行的線上學習方式來給自己充電。在疫情催化下,以直播、視頻微課等方式在家上課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在線教育用戶一度以"千萬"量級增長。
3、謹慎理財,不要沖動

很多人會想,經濟下行,我是不是有什麼趁低買入發財的機會啊?這時候需要謹慎理智一點:您經濟好的時候都不那麼會理財,怎麼就覺得大家都賺不了錢的時候,自己就變理財高手了呢?

如果因為一時頭腦發熱,買了一些自己都不了解的產品,因為一些高收益的平台倒閉了,而讓自己的本金虧損,這才是真正的雪上加霜。

4、消費降級不丟人,不要為了面子死撐

在經濟好的時候,點一杯星巴克或者下班後去精緻的餐廳吃一頓成為很多上班族最愛的消遣,而行情不好自己的工資收入可能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即使是"續命"的奶茶,能戒就戒了吧。

不要小看生活中省下的這些小錢,長久積累下去,也能給自己很大的幫助呢,更何況,吃太多高熱量只能累積脂肪換不來長久的快樂不是嗎

⑨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怎麼辦

你好,
具體來看,經濟的下行至少會帶來以下四大機會:
1、競爭強度降低。
在經濟蕭條時期,多數企業會採取上面那個度假村的做法,暫停投資、削減費用,節約開支。
這樣的行為帶來的結果,就是市場競爭的強度大幅度降低,給那些平時沒有能力與大企業抗衡的公司提供機會。
目前,多數行業都同質化,競爭非常激烈。尤其在主流市場,大型企業扎堆兒,中小企業根本沒有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突然有一天,市場競爭的強度降低了,競爭不像那麼白熱化了。對於那些千方百計尋找市場切入點的企業而言,還有比這個更好的機會嗎?
2、市場雜音降低。
在經濟蕭條時期,正因為多數企業壓縮費用,企業的促銷活動也會隨之減少,市場環境變得比較安靜。
品牌傳播,怎麼傳播?就是把品牌的最大價值通過一個清晰而干凈的信息傳達給目標顧客,讓他們在第一時間記住我們,消費我們。
在一個廣告滿天飛、促銷滿地飛的市場環境里,當你扔進1000萬元,可能連一點浪花都看不見,真的是打水漂了。
然而,當市場環境突然變得相對安靜的時候,你再扔進去1000萬元會如何呢?效果會大大不同。
所以說,經濟蕭條恰恰是傳播品牌的大好時機,尤其對新品牌而言,可能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機會了。
3、增值服務降低。
我們上面提到的那個溫泉度假村,是典型的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而降低服務標準的企業。我相信,在經濟蕭條時期,連服務業都這樣,製造業就更不用說了,大幅縮減增值服務是多數企業必然會採取的措施。
然而,當那些企業這么做的時候,平時被「嬌生慣養」的消費者會答應嗎?我想不會。當他們的消費體驗被大打折扣的時候,不滿情緒就會接踵而來。
什麼是機會?消費者不滿就是天大的機會。當你翻開中外營銷From EMKT.com.cn史,你會發現,多數新品牌的崛起都是他們利用消費者對老品牌的不滿而做起來的。
早期的日本家電,服務不行,消費者不滿,海爾抓住這個機會崛起了;
近期的電商,配送不行,消費者不滿,京東抓住這個機會崛起了;
而現在,多數行業都將出現消費者不滿,是不是一批新品牌崛起的大好機會呢?
答案應該就在你心裡!

閱讀全文

與如何突圍經濟下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多看多讀英語小故事怎麼說 瀏覽:132
如何追求幸福的階梯 瀏覽:299
美女猩叫什麼 瀏覽:367
江蘇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533
故事馬丁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297
想做老年健康管理師怎麼找工作 瀏覽:138
隱瞞孩子健康異常該怎麼處理 瀏覽:83
葯王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28
摩羯座和天秤座的愛情是什麼樣子 瀏覽:196
天津西站到空港經濟區坐地鐵怎麼走 瀏覽:614
小朋友講個故事在哪裡可以聽 瀏覽:238
鐵嶺幸福里是哪個區 瀏覽:575
古代用什麼樹來代替愛情 瀏覽:282
經濟安全有哪些安全威脅 瀏覽:261
哪個字代表幸福 瀏覽:822
為什麼經濟學反對價格控制 瀏覽:177
乘風破浪講什麼故事 瀏覽:305
萬科幸福里建設單位是哪個 瀏覽:726
單身美女怎麼搭訕 瀏覽:662
你有哪些辛酸的故事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