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名詞有哪些
1、政府購買支出: 是政府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 2、政府轉移支付: 公共部門無償地將一部分資金的所有權轉讓給他人所形成的支出 3、國民生產凈值: 它是國民生產總值減去折舊費以後的余額。它表示經濟社會在補償了資本存量損耗以後所生產的凈產品總值。 4、國民收入: 指一個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中所生產的以貨幣來表示的物品和勞務的總值。 5、個人收入: 它是指個人在納稅前得到的收入。PI=國民收入-不分配的利潤-企業交納的利潤稅+政府的轉移支付 6、個人可支配收入: 它是個人交納所得稅後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所得稅 7、投資函數: 指投資量與利息率之間的關系。 8、消費函數: 是一國消費總量與決定它的變數—收入之間的函數關系,通常以實際消費與實際收入之間的關系來表示。 9、平均消費傾向: 指消費在收入中所佔的比例。 10、邊際消費傾向: 指消費支出增加量與收入增加量之比。 11、政府支出乘數: Kt=MPC*1/1=MPC 表示政府增加稅收導致國民收入變化之間的比率。 12、稅收乘數: Kx=1/1-MPC+MPC*MPT+MPM,政府稅收對國民收入起著收縮的作用 13、轉移支付乘數: 指當轉移支付或稅收變動一個數量時,對消費支出產生的作用要受到邊際消費傾向的影響,轉移支付的變化量所引起國民收入變動的倍數。 14、通貨膨脹缺口: 指為了達到沒有通貨膨脹條件下的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水平,總支出曲線需要向下移動的距離。 15、通貨緊縮缺口: 是指為了達到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水平,總支出曲線需要向上移動的距離。 16、平衡預算乘數: 平衡預算乘數表示政府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稅收對國民收入的影響。 17、靈活偏好: 又稱為貨幣需求,如果用L表示,用L1表示貨幣交易余額和預防余額,用L2表示投機余額,則L=L1+L2。 18、交易偏好: 指出於交換的需要而保留貨幣的動機。 19、預防偏好: 在預防動機下形成的貨幣需求量叫做預防余額 20、投機需求: 在投機動機下形成的貨幣需求叫做投機余額。 21、准貨幣: 准貨幣是指能夠執行價值儲藏職能,並且易於轉換成交換媒介,但它本身還不是交換媒介的資產 22、中央銀行的貼現率: 指中央銀行通過貼現率的高低來調節商業銀行的借款數量,從而達到影響貨幣供給量的目的。 23、公開市場業務: 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政府債券的活動。 24、簡單貨幣規則的內容: 簡單貨幣規則的內容是穩定貨幣供給量的增長率,並使它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一致 25 、IS曲線: 表示要使投資等於儲蓄,國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須具備的關系;或者說,國民收入和利息率應該怎麼樣配合,才能保證投資與儲蓄始終相等。 26、 LM曲線: 表示要使貨幣需求量等於貨幣供給量,國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須具備的關系;或者說,它表示國民收入和利息率應該怎樣相互配合,才能保證貨幣需求供給量相等。 27、總需求曲線: 實際國民收入的需求與價格水平的關系 28、總供給曲線: 實際國民收入的需求量與價格水平的關系 29、摩擦性失業: 勞動者的正常流動所發生的失業. 30、結構性失業: 指因為經濟結構變化而發生的失業。 31、通貨膨脹: 指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 32、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 是指因總需求的過度增長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33、菲利普斯曲線: 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率之間的關系的曲線。 34、理性預期: 人們是理性的,人們可以根據經濟信息作出合理的預期。二,價格是有彈性的,它可以迅速地發生變化以保持市場的均衡狀態。 35、滯帳: 失業和通貨膨脹並存的現象。 36、經濟周期: 經濟活動水平有規則的波動就叫經濟周期,或商業周期。 37、合意增長率: 指在儲蓄和資本-產出比率為已知的條件下,要把儲蓄全部轉化為投資所需要的增長率。 38、自然增長率: 等於勞動力數量增長率和由技術進步帶來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之和。 39、乘數-加速原理: 是把投資水平和國民收入變化綠聯系起來解釋國民收入周期波動的一種理論
『貳』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4)
31.雙頭壟斷(Duopoly)
雙頭壟斷是指有兩個賣主這樣一種市場結構。古諾模型,以及其他模型中都涉及雙頭壟斷。
32.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經濟效率是指這樣一種狀況,所進行的任何改變都不會給任何人帶來損失而能增加一些人的福利。這樣一種狀態就是經濟的有效率狀況(或者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優)。
33.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
經濟利潤是指廠商的收益與它的成本之差,後者包括從最有利的另外一種廠商資源的使用中可以獲得的收益。
34.生產的經濟區域(Economic region of proction)
生產的經濟區域是指等產量線斜率為負的投入品組合。沒有一個廠商會在等產量線斜率為正的點上運行,因為在這種點上總會有一種投入品的邊際產品為負。
35.經濟資源(Economic resource)
經濟資源是指一種稀缺的、要求一個非零價格的資源。
36.范圍經濟(Economies of scope)
范圍經濟是指由廠商的范圍而非規模帶來的經濟。只要把兩種或更多的產品合並在一起生產比分開來生產的成本要低,就會存在范圍經濟。
37.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根據這一假設,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會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響一種股票價格的因素都已經反映在滑亂股票的價格中,因此根據這一理論,股票的技術分析是無效的。(這個假設有三種形悶派式。)
38.財富狀況(Endowment position)
財富狀況是指消費者每年的收人。
39.恩格爾曲線(Engel curve)
恩格爾曲線反映的是所購買的一種商品的均衡數量與消費者收入水信罩檔平之間的關系。它是以19世紀德國的統計學家恩斯特·恩格爾的名字命名的。
40.均衡(Equilibrium)
均衡是指沒有任何變化趨勢的狀態。例如,均衡價格就是一種能夠維持的價格。
獵考考研祝你考研成功!
推薦閱讀: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1)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2)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3)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5)
考研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考研考點內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叄』 事業單位考試常見的經濟學名詞與經濟組織有哪些
GDP(Gross Domestic Proct):全稱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
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在這三個層次中,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
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GNP】
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一國一年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包括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英語簡稱GNP,是國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GDP和GNP的區別: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意思是在一國領土內創造的生產價值,無論是在領土內的本國人,還是外國人。GNP是國民生產總值,意思是一國人一定時期內創造的生產總值,無論這個人是在本國領土內,還是在外國領土內。
『肆』 事業單位考試常見的經濟學名詞與經濟組織有哪些
CPI: 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PPI】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PPI,主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況,與消費者物價指數一樣,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對於外匯市場而言,市場更加關注的是最終產品PPI的月度變化情況。由於食品價格因季節變化加大,而能源價格也經常出現意外波動,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體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將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剔除,從而形成「核橡汪心生產者物價指數」,進一步觀察通貨膨脹率變化趨勢。
【金磚國家開發銀行】
2014年7月15日,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和南非預計將在巴西召開的金磚五國峰會上簽訂協議並正式宣布成立金磚開發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初始資本為1000億美元,由5個創始成員平均出資,總部設在中國上海。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主梁答仔要資助金磚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對金磚國傢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不只面向5個金磚國家,而是面向全部發展中國家,作為金磚成員國,可能會獲得優先貸款權。
【世界貿易組織(WTO)】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舉粗,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並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貿組織的貿易量已佔世界貿易的95%以上。現任世貿組織總幹事是巴西人阿澤維多。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成為其143個成員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是政府間國際金融組織。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總部設在華盛頓。
『伍』 宏觀經濟學中的重點名詞解釋,就是考試經常考到的有哪些
1. 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個經濟社會在某一給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2.國民生產總值:(簡稱 GNP) 衡量一個國家的物質產品和勞務的生產總值的綜合經濟指標。它是指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 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3.個人可支配收入:一個國家所有個人(包括私人非營利機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 實際得到的可用於個人開支或儲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一般價格水平:產品市場上的物價總水平。
5.失業率:失業人口與勞動人口的比率。
6.邊際消費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費部分。
7.邊際儲蓄傾向:儲蓄曲線上任一點上的儲蓄增量對收入增量的比率。
支出乘數:總支出的變動所引起的國民收入變動與支出最初變動量的比值。
8.貨幣的交易需求:出於交易動機(指個人和企業需要貨幣是為了進行正常的交易活動)的 貨幣需求。
9.IS 曲線:在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收入和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在兩部門經濟中,IS 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 ,它的斜率為負,這表明 IS 曲線一般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10.LM 曲線:表示在貨幣市場中,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收入與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LM 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 ,它的斜率為正,這表明 LM 曲線一般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11.擠出效應: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費或投資降低的經濟效應
12 宏觀經濟目標: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
13 充分就業:指的是工作機會與失業人口數量相同的狀態。
14.財政政策: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
15 貨幣政策:政府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 16.自動穩定器(內在穩定器):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 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 任何行動。
17.貨幣創造乘數:不考慮超額准備金時,它是法定準備率的倒數;考慮超額准備金時,它是 法定準備率加上超額准備率的倒數。
18.基礎貨幣: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總額(包括法定的和超額的)加上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 (硬幣和紙幣)(由於它會派生扒談出貨幣,因此是一種高能量的或者說是活動力強大的貨幣, 。 故又稱高能貨幣或強力貨幣) 。
19 法定準備金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規定一個最低限度的准備金為法定準備金, 法定準備金占銀行全部存款的比率成為法定準備金率。 指以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對於存款所 必須保持的准備金的比例
20.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
21.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將其貼現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的預扣利率。
22.奧肯法則:失業率鍵派每高於自然失業率1個百分點,實際GDP將低於潛在 GDP2 個百分點。
23.需求拉動通貨膨脹(超額需求通貨膨脹):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 持續顯著的上漲。
24.成本推春亮碰動通貨膨脹(成本通貨膨脹或供給通貨膨脹):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 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
25 結構性通貨膨脹:在沒有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情況下,只是由於經濟結構因素的變動, 也會出現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
26 菲利普斯曲線:經濟學家菲利普斯給出的關於工資變化率和失業率之間的經驗性關系:失 業率與工資上漲率之間具有反向關系。通常用通貨膨脹率來代替工資上漲率。
27.貨幣需求是指社會各部門在既定的收人或財富范圍內能夠而且願意以貨幣形式持有的數 量。 (人們寧可犧牲持有生息資產會取得的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貨幣政策保持在手邊。 )
28.投機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避免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性而帶來的資產損失或增加 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
29.靈活偏好陷阱:當貨幣需求變得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彈性,即在某一較低的利息率水平下, 人們預期利息率不會再下降而會上升,從而持有債券竟會遭受損失,這是人們對貨幣需求變 得無限大,因而無論實際貨幣供給如何增加也不會是利息率在下降。
30.恩格爾曲線:反映的是所購買的一種商品的均衡數量與消費者收入水平之間的關系。
31.投資陷阱:投資的利率調節與傳導是國民收入決定的重要機制。根據凱恩斯投資函數理 論,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即利率越低投資越多,利率越高投資越少,由於利率調節與傳導 機制的存在,投資的增減變化取決於投資的利率彈性。
62.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應: 政策混合產出利率 1)膨脹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不確定上升 2)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不確定 3)緊縮性財政政策和膨脹性財政政策不確定下降 4)膨脹性財政政策和膨脹性財政政策增加不確定
充分就業:在廣泛意義上是指一切生產要素(包含勞動)都有機會以自己原有的報酬參 加生產的狀態。
失業率:指失業者人數對勞動力人數的比率。
勞動力參加率:勞動力與人口的比率。
摩擦失業:志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難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如勞動力流動性不足、工種轉換的困難等所引致的失業。
非自願失業:指願意接受現行工資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業。
自願失業:指工人不願意接受現行工資水平而形成的失業。
結構性失業: 指經濟結構變化等原因造成的失業。可看作是摩擦性失業的較極端的形式
周期性失業:指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
自然失業率:指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讓勞動市場和商品市場自發供求力量作用時,總需求和總供給處於均衡狀態下的失業率。
通貨膨脹: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 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其實質是社會總需 求大於社會總供給(供遠小於求)。
我考試的時候六個名詞解釋五個都是這裡面的。
『陸』 西方經濟學常考的名詞有哪些
1、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2、消費者均衡是研究單個消費者在既定收入條件下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種商品價格的限制下選購一定數量的各種商品,以達到最滿意的程度,稱為消費者均衡
3、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4、財掘升耐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
拓展資料:
西方經濟學常考名詞解釋匯總?
1、市場(Market):市場是指為了買和賣某些商品而與其他廠商和個人相聯系的一群廠商和個人。
2、市場需求曲線(Marketdemandcurve):市場需求曲線表示在整個市場中產品的價格和它的需求量之間的關系。
3、市場周期(Marketperiod):市場周期是指一種商品的供給量保持不變的一段時期。
4、市場結構(Marketstructure):四種一般的市場類型是完全競爭、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一個市場的結構依賴於買者和賣者的數量以及產品差別的大小。
5、市場供給笑敏表(Marketsupplyschele):市場供給表表示在各種價格下一種商品所能夠供給的數量。
6、加成定價(Markuppricing):加成定價是指,為了確定一種產品的價格而把一個百分比(或絕對的)數量加到所估計的產品平均(或邊際的)成本上,這就意味著該數量要計入某些無法化歸任何具體產品中去的成本,並且旨在維持廠商的某一投資回報率。
7、最大最小策略(Maximinstrategy):最大最小策略是指局中人使得能夠獲得的最小收益最大化的策略。
8、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費者、廠商和資源所有者這些個體的經濟行為(宏觀經濟學與之相反,它分析像國內總產品這樣的經濟總體行為)。
9、工廠的最小有效規模(Minimumefficientsizeofplant):在長期中平均成本判春處於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工廠規模。
10、模型(Model):模型是指以對現實進行簡化和抽象的假設為基礎的理論,根據它可以引申出對現實世界的預測或結論。
11、貨幣收人(Moneyincome):貨幣收入是指用每個時期的實際美元數量度量的消費者的收入。
12、壟斷競爭(Monopolisticcompetition):壟斷競爭是指這樣一種市場結構,在該市場中有很多有差別產品的賣者,進入很容易並且廠商之間沒有勾結行為。
13、壟斷(Monopoly):壟斷是指一種產品只有一個賣者的市場結構。公共事業通常就是這樣的情形。
14、買方壟斷(Monopsony):買方壟斷是指一種產品只有一個買者的市場結構。僱用一個工業城鎮的全部勞動力的廠商就是一個例子。
15、道德風險(Moralhazard):道德風險是指,在購買了保險之後一個人或廠商的行為發生變化以致增加了保險公司承擔的盜竊、火災和其他損失發生的概率。
16、跨國公司(Multinationalfirm):跨國公司是指在其他國家投資並且在國外生產和銷售產品的廠商。
17、多廠壟斷(Multiplantmonopoly):多廠壟斷是指擁有和經營不止一個工廠並且要決定每個工廠產量的一個廠商。
18、多產品廠商(Multiproctfirm):多產品廠商是指生產不止一種產品的廠商。例如,杜邦公司生產化工、石油等方面的種類繁多的產品。
19、共同基金(Mutualfund):共同基金是把大量投資者和雇員的錢集中在一起,從而購買各個廠商的股票。
20、納什均衡(Nashequilibrium):納什均衡是指博弈論中的一種均衡,如果給出每個其他局中人的策略,在此均衡下,所有局中人都沒有理由改變他自己的策略。
『柒』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2)
11.勾結(Collision)
勾結是指一個廠商和同業內其他的廠商簽訂有關價格、產量和其他事宜的協議。
12.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與生產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個國家生產的某種產品的成本比另一個國家低,那麼,該國就在這種商品的生產上與另一個國家相比具有比較優勢。
13.互補品(Complements)
如果X和Y是互補品,X的需求量就與Y的價格成反向變化。
14.成本不變行業(Constant-cost instry)
成本不變的行業是指具有水平的長期供給曲線的行業,它的擴大並不會引起投入品價格的上升或下降。
15.規模收益不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數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數增加,並導致產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數增加,就是規模收尺局游益不變的。
16.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願意為某種商品或服務所支付的最大數量與他實際支陵銷付的數量之差。
17.可競爭市場(Contestable market)
可競爭市場是指那種進入完全自由以及退出沒有成本的市場。可競爭市場的本質在於它們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進入者的傷害。
18.契約曲線(Contract curve)
契約曲線臘茄是(在消費者之間進行交換時)兩個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相等的點的軌跡,或者(在生產者之間進行交換時)兩個生產者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的點的軌跡。
19.角點解(Corner solution)
角點解是指這樣一種情形,預算線在位於坐標軸上的點處達到最高的可獲得的
20.需求的交叉彈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交叉彈性是指商品Y的價格發生1%的變化時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
獵考考研祝你考研成功!
推薦閱讀: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1)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3)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4)
2015考研:經濟學名詞彙總(5)
考研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考研考點內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捌』 2018天津事業單位考試經濟知識:經濟學常見名詞解釋
【導讀】
點擊查看>>>【 “0”元學領取海量資料包 】|【 2018天津招考信息匯總 】
1. 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表示的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經濟學家恩格爾指出它的大小與家庭富裕程度成反比,即家庭生活水平越富裕,恩格爾系數越低,這個定律叫作恩格爾定律。
聯合國根據恩格爾系數的大小,對世界各國的生活水平有一個劃分標准,即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系數大於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於相對富裕;20%-30%為富裕;20%以下為極其富裕。2017年我國恩格爾系數標准為29.3%,達到了聯合國認定的富足區間。
2. 消費物價指數(CPI)
它是用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英文縮寫為CPI,Consumer Price Index。一般情況下,消費物價指數大於3%即為通貨膨脹,大於5%為嚴重通貨膨脹。根據2018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我國今年猜核CPI目標值為3%。
3. 基尼系數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數的數值在0-1之間。這里有個易錯點,很多同學可能會認為基尼系數越低越好,其實它太高和太低都不是好事。基尼系數低了就是絕對公平,會影響效率;太高會加劇貧富分化,不利於社會穩定。因此,基尼系數在一個適度區間內才是最合理的。等於0說明收入分配絕對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較平均;0.3-0.4相對合理;0.4-0.5收入差距較大;0.6-1收入差距懸殊;等於1說明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
4. 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他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2017年度我國GDP總產值為82.7萬億元,今年預計增長速度為6.5%。
5.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反映了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反向變動塌兆好的關,即失業率高,則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低,則通貨通脹率高。因此,各國政府往往會在必要時刻通過人為調高通貨膨脹率來促進就業。
6.知識點小結
恩格爾系數——衡量家庭富裕程度
消費物價指數(CPI)——衡量通脹標准
基尼系數——衡量收入分配差距
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
菲利普斯曲線—團鉛—通脹與失業率關系(反比)
配套習題:
1.國際上用來判斷一個國家的收入分配是否平等和公平的指標是( )。
A.基尼系數 B.恩格爾系數
C.消費價格指數(CPI) D.幸福指數
2.政府為促進就業,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降低CPI B.提高CPI
C.實行緊縮性政策 D.穩定物價
3.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指標是( )。
A.基尼系數 B.恩格爾系數
C.消費價格指數(CPI) D.幸福指數
4.下列關於經濟學觀點說法正確的是
A.恩格爾系數與家庭富裕程度成正比
B.基尼系數與社會公平度成反比,因此它越低越好
C.我國2017年度GDP為82.7萬億元
D.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成正比
參考答案:
1.A 2.B 3.B 4.C
『玖』 事業單位考試常見的經濟學名詞與經濟組織(1)
事業單位考試常見經濟學名詞:
①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費的商品和服務價值的綜合,它衡圓歷量余轎的是一國經濟的總體生產能力。
②PPI:生產者物價指數。
③CPI:這是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英文縮寫。這個指數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的變化情況。
④需求: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在橘毀搜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願意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的數量。
⑤需求定理、逆向選擇、通貨膨脹、基尼系數、恩格爾系數、科斯定理、擠出效應等。
建議在平時練題時多總結,梳理好經濟學相關知識點。
『拾』 經濟學名詞
比較多,列了一些,供你參考:
1、政府經濟,是一種與企業、個人經濟活動相對應的經濟行為,即以政府為主體的資源配置及其宏觀經濟管理。其中,政府財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務在政府經濟活動中居核心地位。
2、政府經濟學:是專門研究以政府為主體的資源配置及其宏觀管理規律的學科。
3、市場失靈:是指市場機制在有些領域不能或不能有效發揮作用,達不到資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達不到經濟學所講的「帕累托效率」。
4、競爭失靈:市場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也稱之競爭失靈。
5、信息的不對稱:通常是指進行商品和勞務交易的雙方,由於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開展公平競爭,從而對資源配置產生扭曲。
6、社會公平:是指社會成員對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7、經濟公平:是指生產要素投入和產出之間的對比關系。
8、自然壟斷:有時也稱之為天然壟斷,是與某些商品和勞務自身的特點有關,即這類商品和勞務在由一家企業提供時其成本比由多家企業提供時低,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供電、供水、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生產和提供,具有明顯的自然壟斷特徵。
9、洛倫茨曲線:在個人收入分配領域,人們通常用洛倫茨曲線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狀況。洛倫茨曲線由統計學家洛倫茨提出,用累積的一定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百分比與這部分人口所獲得的收入占總收入百分比的對應關系來表示。
10、公共物品:是與私人物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消費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費的強制性特徵。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過市場機制由企業和個人來提供,主要由政府來提供。
11、消費的競爭性,是指消費者在消費某種產品時,會影響其他消費者同時從該產品中受益。或者隨著消費者或消費數量的增加,引起的商品的生產成本的增加。
12、俱樂部物品:可能發生擁擠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稱之為"俱樂部物品"。當消費人數低於擁擠點時,該物品是非競爭的,而當消費人數超過擁擠點時,這種物品的消費就變成競爭的。
13、外部效應:經濟學中的外部效應(外部性)是指,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生產者或消費者的活動對其他生產者或消費者帶來的非市場性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響(收益外部化)稱為外部經濟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響(成本的外部化)稱為外部不經濟性,或負的外部性。
14、庇古稅: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況下,如果政府向有關企業或個人課以相當於他造成的邊際外部成本的罰款或稅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關當事人的內部成本,他們在決策時就會考慮到這些成本,從而避免效率損失。由於這一糾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國經濟學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稅。
15、科斯定理含義是:在產權明確、交易成本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過市場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還可以解釋為:只要產權已明確界定並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那麼交易的任何一方擁有產權都能帶來同樣的資源最優配置的結果,這可通過雙方之間的談判自然地實現,產權賦予不同的人,只是會帶來收入分配結果的不同。科斯還認為,即便外部效應涉及到多方,即使不把公共資源的產權賦予單個的一個人,市場也可以自動地糾正外部效應。
16、公共選擇:一般是指在政府經濟活動中,如何通過政治程序決定公共物品生產、供給等問題。其基本原理是,將經濟學的分析方法用於非市場的政治領域。
17、直接民主:是指社會成員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參加公共物品生產和供給決策,參與社會政治、經濟和其他事務管理。
18、投票悖論:在投票選擇中出現有悖於日常邏輯推理的現象。如在A、B、C三個方案中,A和B選擇,A以2:1的票數獲勝。在B和C的選擇中,B以2:1的票數獲勝。然而,在A與C的選擇中,C又以2:1的票數獲勝。因而,無法確定最後獲勝的方案。如果根據一般的推理,A優於B,而B優於C,則一定是A優於C,而上例中的結果是C優於A。
19、票決循環:在投票選擇中出現的無法選擇最優方案的現象。
20、阿羅不可能定律:在多數規則下,一般來說,要找到一個滿足民主社會公共選擇標準的規則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個民主社會能夠做出一個前後一致的決策。該結論被稱之為阿羅不可能定律。
21、政府支出相對量:是指政府支出數量與國民經濟其他經濟指標的關系。
22、購買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購買者的身份在市場上采購所需的商品和勞務,用於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23、轉移性支出:是指預算資金單方面無償轉移支出,如社會保障支出、財政補貼等。轉移性支出,由於是價值單方面無償轉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而是為了實現政府特定的經濟社會政策目標。 24、公共定價:是指政府對提供某些特定商品和勞務所收取費用的決策。
25、政府采購:是一個國家的各級政府為了從事日常的政務活動或提供公共服務,以及事業單位和提供公共服務的團體為了開展業務活動,利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和政府借款購買貨物、工程及勞務的行為。
26、公共投資:是指政府將一部分公共資金用於購置公共部門的資產,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勞務的前提與基礎。
27、財政投融資:是指政府為了加強宏觀調控,以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為目的,運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間接有償籌集資金和使用資金的政府金融活動。財政投融資是一種政策性投融資,它既不同於無償撥款,也不同於一般商業貸款。
28、部門預算:是指各主部門匯總編制的本系統的財政收支計劃,由本部門所屬各單位預算組成。本部門是指與本級政府財政部門直接發生預算撥款關系的地方國家機關、軍隊、政黨組織和社會團體。
29、財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據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為達到一定的目標而採取的財政措施和手段。
30、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是以社會的共同力量對其成員因各種個人難以抗拒的客觀原因導致其難以維持必要生活水平是提供的物質保證,是具有經濟福利性質的社會穩定製度。
31、社會保險:是指以勞動者為保障對象,在勞動者年老、疾病、傷殘、生育、失業等原因暫時或永久性失去勞動能力或勞動機會,從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時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勞動者及家屬的基本生活。 32、現收現付式:這是一種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則為依據的社會保障基金籌集模式。這種模式要求當年或近期所有參保單位,按照統一的比例提取社會保險基金,在收支過程中實現基本平衡。
33、政府外債:是指國家作為債務人,向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借款以及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行債券所形成的債務。
34、財政貼息:是指為了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政府財政對使用某些規定用途銀行貸款的企業,就其支付的貸款利息提供的一種補貼。其實質是政府財政代替企業向銀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財政支持有關企業或項目發展的一種有效方式。
35、稅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條款規定的、給與特定類型的活動或納稅人以各種稅收優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損失或放棄的收入。
36、政府收入:亦即財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從動態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政府籌集財政資金的過程;從靜態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用貨幣表現的一定量的社會產品價值。 37、稅收: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利,強制地無償地徵收實物或貨幣以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工具。
38、政府收入效應:是指經濟主體因為政府組織收入而在其經濟選擇或經濟行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說是指因國家征稅而對消費者的選擇以致生產者的決策所產生的影響。這種政府收入的效應,就是我們所講的政府收入的調節作用。由於政府的收入對經濟會產生這樣的效應,因此,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收入這一手段,來實現自己宏觀調控經濟的目標。政府的收入對納稅人經濟的影響行為會產生兩個方面的效應,即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9、政府收入的替代效應:是指當政府對不同的商品實行征稅或不征稅、重稅或輕稅的區別對待時,會影響商品的性對價格,使經濟主體減少對征稅或重稅商品的購買量,而增加對無稅或輕稅商品的購買量,即以無稅或輕稅商品替代征稅或重稅商品。
40、稅收制度:是國家各種稅收法律法規和徵收管理辦法的總稱。它是國家向納稅單位和個人征稅的法律依據和工作規程。主要包括稅收法律、條例、實施細則、徵收管理辦法等。
41、稅負轉嫁:是指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納稅人通過各種途徑將其所交納的稅款全部或部分地轉移給他人負擔的經濟過程和經濟現象。
42、稅收歸宿:也稱為稅負歸宿,它是指處於轉嫁中的稅負的最終落腳點。
43、「稅收三性」:同國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稅收具有其鮮明的形式特徵,即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稅收三性」。這三個形式特徵是稅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會形態下稅收的共性。
44、課稅對象:是指對什麼征稅,是稅收徵收的目的物,它反映這個稅種征稅的基本范圍和界限。凡是列入征稅對象的,均屬於該稅的徵收范圍。國家通過法律確定的征稅對象,是不同稅種相互區別的主要標志,是稅收制度的基本因素之一。
45、納稅人:即納稅義務人,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納稅人是納稅的主體。 46、計稅依據:是指課稅對象的計量單位和徵收標准。
47、免徵額:是指稅法規定的征稅對象中免於征稅的數額,它是按照一定標准從全部課稅對象中預先確定減除的部分。
48、國有資產:是指在法律上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擁有所有權的各類資產。具體來講,是指國家以各種形式投資及其收受益、撥款、接受饋贈、憑借國家權力取得或者依據法律認定的各類財產或財產權利。
49、二部定價法:即根據公共物品的組成,分兩部分確定其價格的方法。就是在公共定價時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承擔資本成本的准入費,一部分是承擔經營成本的使用費,准入費在一定時期是固定的,使用費則隨著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50、公債依存度:是指一國當年的公債收入與財政支出的比例關系。
51、比例償還法:是政府按公債數額,分期按比例償還,這種方法是政府直接向公債持有者償還,不通過市場,所以又稱為直接償還法,這種方法包括平均比例償還、逐年遞增比例償還、逐年遞減比例償還等具體形式。 52、政府預算管理體制:處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級政府間財政關系的基本制度。
53、復式預算:是按收入來源和支出性質的不同,將預算年度內的全部財政收支編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計劃表格。
54、稅收管轄權:也稱課稅權,是國際稅收領域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系指一國政府在其主權范圍內對稅收事務的管轄權力,是國家主權在稅收領域中的體現。
55、行政規費是指政府機關為某些特定的單位和個人提供相應服務所收取的費用,如辦理結婚證、護照等收取的工本費、手續費等。
56、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給量或信貸規模的方針和措施的總稱。
57、國際稅收:國際稅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在對同一跨國納稅人的同一課稅對象,分別行使各自的征稅權力而形成的征納關系中,所發生的國家之間權益分配關系。
58、消費的非競爭性:消費過程中的這樣一種性質:一些人對某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這一產品的消費,一些人從這一產品中的受益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從這一產品中的受益,受益對象之間不存在利益沖突。換言之,增加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
59、全體一致原則:指由於所有的人都能從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會成員可就公共物品供給與其所需要徵收的稅收達成一致。即所有成員一致同意徵收一定數量的稅收,以提供相應數量和質量的公共物品。 59、多數裁定原則:指要通過一個方案,必須有一半以上的人贊同。
60、單峰偏好:是指在可選擇的方案中,人們最理想的結果只有一個,如偏離這一點,無論方向如何,其效用都是下降的。
61、多峰偏好:是指人們理想的結果不止一個。
62、中位選民:指其偏好落在所有選民偏好序列的中間。一半人偏好大於其偏好,一半人偏好小於其偏好。 63、代議民主制度:即社會成員通過選舉自己的代表,如我國的人大代表或其他國家的議員,代表選民的意願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從事選舉和任命政府負責人、審查和批准政府收支等決策活動。
64、政府支出的絕對量:就是政府支出的實際數量,直接表現為政府支出預算中的絕對金額的增長,它能夠比較明顯地反映政府支出的現狀和增長趨勢。
65、成本一收益分析法:是為政府支出項目或服務等提出實現建設目標的若干備選方案,並詳細列出各種備選方案的邊際社會成本和邊際社會收益,以便分析比較項目或服務所帶來的收益,並最終選擇出最優的項目方案。 66、公共定價法:是指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自身對市場也提供了大量滿足社會公共產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並且這些物品(和服務)也同樣就涉及與其他普通商品和服務一樣的問題,即價格的確定。這種滿足社會公共產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價問題就是所謂的公共定價,公共定價問題也是宏觀經濟學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67、國際收支: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個國家居民與非本國居民之間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
68、經濟手段:是指那些從某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影響經濟當事人的經濟利用的調控手段,主要包括價格、工資、利率、匯率、稅率、補貼等等。
69、行政手段:是指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對當事人的經濟活動或經濟行為進行干預。
70、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是指財政政策工具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各種財政政策工具的構成要素通過某種作用機制相互聯系,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作用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