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農民工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農民工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3-05-14 04:55:15

❶ 農民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

中國農民工對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雖然他們的工作不是很體面,但是,在一個大城市,沒有他們,那麼高樓大廈是從哪裡來的。那些街道的清潔由誰負責埋陵。他們掌握了城市的容貌,也承擔這這個社會給他們的壓力。
我不喜歡農民工這個詞,我覺得不公平,在我們學校,有很多學生會瞧不起那些物業的叔叔阿姨,但是如果沒有他們,我們怎麼會有一個干凈的環境。
農民工不是只有工地工作的,也有一些開小店,弄家政的。
我覺得這些都是基礎,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在享受他們給我們的便利與整潔,卻沒有考慮到他們背後的心酸。這個很不公平。
為什麼中國人力資源價格低,我覺得這是一種歧視,美國那些大國都會利用中國人力,為什麼不能讓這些被稱之為農民工的人高一些的工資。為什麼不能給他們在城市裡面固定而又干凈的地方。
為什麼他們有的衣著骯臟,我認為這不是他們想的,一個城市,物價對於他們,應該是很高的,他們辛辛苦苦賺的錢不是在這個城市消費,他們在為這個城市服務,得到的可能就是老闆拖欠公司之類的。
很高興,今年春運的時候,政府給了他們一些優待,希望這些優待不僅僅是在春運的時候。
在農民工裡面,有一個人,寫了一本書,叫做《中國是民工》。你可以看看,我沒有看過,但是我看了作者在北京衛視的一個節目,能理解他們,幫助蘆正他們的人,在這個城市,只有他們自己,和他們彎嘩戚的那些以兄弟相稱的兄弟。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你可以看看。我不是為了分,我只是覺得你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我有想法,寫了些。希望你能幫那些農民工們翻身把歌唱哦~

❷ 分析農民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

中國官方日前首次公開發表《中國的就業狀況和政策》白皮書,透露目前中國農村還有1.5億剩餘勞動力需要尋找出路。農民工的知識高低與收入及就業率均成正比,說明要解決數以億計農村勞力的出路,首要任務是提高他們的素質。)

農民工現狀:數量大素質低就業難
中國官方日前首次公開發表《中國的就業狀況和政策》白皮書,透露目前中國農村還有1.5億剩餘勞動力需要尋找出路。悄喊中國農村剩餘勞力太多、質素太低,是難以找到出路的兩大要因。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農業部農村固定觀察點辦公室,受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委託,對中國農村勞力質素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共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選取了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260個村,輻射人口40.3萬人,其中勞動力20.6萬人,涉及農村勞力接受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技術教育以及有關專業培訓等20項指標,對目前中國農村勞力的質素有以下描述:
一、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佔54.9%;文盲及半文盲勞力佔8.5%。在外出就業勞力中,受教育程度明顯高於農村勞力的整體水平,說明學歷高與外出就業率成正比。
二、接受過農業職業教育的僅占農村總勞力的7.3%。農村勞力之中受過職業教育之比例如此之低,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內容無法滿足農民較快發家致富的要求。
三、接受有關專業資格培訓的人數僅占勞力的5.7%。
受教育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東部地區有高中畢業以上的比例,高於中部及西部。
此項調查得出以下四項結論:(l)農村勞力以初中程度佔大多數,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仍相當高;(2)農村職業技術教育水平低,反映農民對此項教育不認同;(3)專業培訓在農村基本上未發展,幾種培訓項目未發揮作用;(4)農村科技傳播手段須進一步改善。
農民工的知識高低與收入及就業率均成正比,說明要解決數以億計農村勞力的出路,首要任務是提高他們的素質。
廉價農民工的經濟效益
中國有幾億的廉價農民工,為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作出默默的貢獻;過去,他們被稱為「盲流」,現在,則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打工經濟的「春秋功過」,有待評說。
據《中國的就業狀況和政策》白皮書公布的數字,去年,有9800萬農民外出打工。以他們掙到的錢為主要動力,使農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由前年的686元,增長至2622元,增長2.8倍,實際增長高達77%。外出打工成為農民目前最佳的致富之路。
據官方統計,四個農民工大省去年外出務工人數及勞務收入的情況彎運枯如下:
四川:1,370萬人外出打工,收入474億元。
河南:1,300萬人外出打工,收入528億元。
湖南:736萬人外出打工,收入441億元。
安徽:696萬人外出打工,收入280億元。
若以平均值來計算,湖南人外出打工的平均收入最高,一年可掙5992元,平均每月499元;最後一位是四川,平均每人每年只掙3460元,折算為每月只有283元。以上四個農民工大省得到的數字,最少有以下幾項結論可供參考:
一、農民外出打工平均每月300~600元之間,農民工十分廉價、超值。
二、農民工沒有任何福利及社會保障,每埋洞月幾百元屬「乾薪」,不良僱主長期欠薪,甚至連工傷賠償都不給;而農民工不知爭取權益,更沒有自己的團體可以代其出頭;同時,政府至今還未有保護農民工權益的法律。正因為這些「優厚」的勞工條件,許多國家將勞力密集的製造業遷往中國,既節省成本,也減少麻煩。
三、大批農民工主要在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從事粗重的體力勞動,諸如建築業、工廠、環境衛生及餐飲業。有統計指出,每一位農民工每年可為當地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創造3萬元,扣除帶回家鄉的大約只佔1/5,絕大部分留下來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四、農民工帶回資金,繁榮家鄉經濟,許多農民工大省的主要收入依靠「打工經濟」;同時,「一戶打工,帶動一村;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的打工仔、打工妹「一年土,兩年洋,三年變了樣」。外出打工既掙到錢,又學到先進的事物,改變了思想觀念。中國特色的打工經濟,在現階段是幾億農民的最佳出路。
融入城市不容易
一億農民到城裡打工、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本地人」與「外地人」形成截然不同的兩個群體,呈現「新二元結構」。如何幫助農民融入城市社會,加快打破城鄉差別,是政府的責任,亦是全社會的共識。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於今年加快起草《勞動監察條例》和《工資支付條例》,目標是保護農民的基本權益,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給予農民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國民待遇。然而,要達到此目標並不容易,目前,主要障礙如下:
一、農民大軍數量龐大,知識水平低,缺乏技術,要花很大投資才能將他們培訓成為合格的現代產業工人。據官方統計,目前全國產品市場抽查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產品每年造成2000億的損失。許多廠商把質量差及安全事故頻生,歸咎使用太多農民工。全國評選101名工人「技術能手」,其中竟找不到一位農民工。
二、流動性大,自立門戶,難與當地相結合。大多數農民工都是抱著「吃幾年青春飯」的心理,三兩年換一個打工地方,甚至一至半個月就轉工,賺了錢就走,跟當地人是「兩張皮」關系。海南人在深圳開「的士」者有二萬多人,但他們大都住在郊區的石廈村,很少與當地人交往。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出現各式各樣民工聚居的城中村,他們各自為政,甚至組織自己的同鄉會,自己管理自己,不受當地管轄,因而矛盾頻生。
三、外商反對給農民工福利保障。福建有些地方,想在外來務工者之中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甚至,動員他們參加工會及其他社會福利組織,但是,外商強烈反對。結果有關部門以「影響地方投資環境」為由而不敢推行。
四、拖欠工資嚴重,有關部門互相推誘扯皮。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說,需要用3年的時間,才能基本上解決建築業拖欠農民工薪水問題。拖欠工資者,有不少是地方政府機關部門,因此,很難解決。
五、農民的生活習慣、衛生問題等,與當地格格不入。行乞、犯罪、賣淫更使當地人齒冷,因而強烈排斥農民進城。
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先要使幾億農民融入城市社會,以及基本解決三農問題,然而,此路途依然十分遙遠。

❸ 中國的「農民工」現象對城市化發展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積極方面
1.農民工已成為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力量

農民工在傳統體制之外開辟了一條工農之間、城鄉之態段伍間生產要素流動的新通道,為城市二、三產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低成本勞動力,滿足了快速工業化進程對勞動力的需求。農民工的大量進入,填補了製造業、建築業、餐飲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崗位空缺,提升了城市,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的整體競爭力。這不僅為東部地區城市吸引外資和發展出口貿易創造了條件,也為其把握機遇,承接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創造了條件。中國成為「世界加工廠」,農民工功不可沒。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農燃基民工在各產業從業人員中所佔比重,第二產業為58%,第三產業為52%;在第二產業中,加工製造業為68%,建築業為80%。農民工已成為中國產業工人的主體。

2.農民工是城市建設與繁榮的生力軍

農民工不僅是城市化要吸納的主要群體,也是城市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今天中國城市的快速發展,凝結著農民工辛勤勞動的汗水。城市中苦、累、臟、險的崗位一般都是農民工在干,他們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奉獻。城市環衛、家政、餐飲服務的從業人員主體是農民工。當今中國城市離開農民工就要癱瘓。正如一位市長所言:「城市沒有農民工已經玩不轉了」。

3.農民工現象是促進中國城市改革的推動力之一

農民工跨地區流動就業蘊含著深刻的體制變革因素,是推動改革和體制創新的重要力量。農民工浪潮沖破了勞動力市場的城鄉界限、地區界限和部門界限,使市場導向、自主擇業的機製成為現實,促進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發育和勞動用工制度的變革,推動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機制的形成。同時,由於農民工的存在也推動了城市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的轉變。龐大的農民工群體沖破城鄉壁壘,大規模、大范圍跨區域流動,增強了整個社會的生機和活力,對城市社會管理體制提出了挑戰。在解決農民工問題中,各級政府的職能地位、管理理念、行為方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傳統的戶籍制度、勞動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正在發生變革。

消極方面
1.資源的整合

農民工進城會對城市原居民就業帶來沖擊。農民工進城,一方面降低企業成本,導致生產規模擴大和規模效應,增加城市的就業機會,從而水漲船高地增加城市居民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尤其是短期,在同一個勞動力市場上,一部分人就業的增加,會壓擠另一部分人的就業空間。農民工在城市務工經商,對城市居民就業形成替代效應。目前由於各種戶籍制度等因素對農民工歧視的存在,這種沖擊的力度還是有限的。但在農民工市民化的大趨勢下,歧視的程度必將逐漸減小,相應地,這種沖擊力度可能會加大。因此,如何應對這種沖擊,是城市面臨的一大課題。

對於農民工帶來的就業沖擊,一些城市政府採取各種政策措施限制農民工就業:一是「配額」。通過務工證等證件的發放限制農民工就業。二是「征稅」。向僱傭農民工的單位或農民工本人收取各種類似稅收的費用。三是附加條件。對農民工的資格認證附加某些條件(比如要求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四是關閉市場。某些行業對農民工實行禁入,關閉某些行業的農民工就業市場 。這些措施是對勞動力市場的扭曲,是一種短視。城市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統籌城鄉兩種資源,對農民工和城市原有勞動力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是城市面臨的一大挑戰。

2.社會的融合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有利於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但由於路徑依賴和偏重於對現有利益分配格局的維護,城鄉體制改革沒有及時跟進,城鄉壁壘依然森嚴。農民進城就業門檻過高,城市的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難以向農村輻射,反而在城市內部又產生了新的二元社會結構。這種新的二元社會結構表現為已經進城就業的農民工與戶籍居民的明顯差別。雖然農民工在職業上已成為城市產業工人,但由於沒有改變農民身份,在分配(工資) 、再分配(社會保障) 等各方面仍遭受不公平待遇,成了城市中缺乏保障的弱勢群體和介於城鄉的邊緣人。

城市中新的二元社會結構使農民工與戶籍居民難以融合。一方面農民工中的大多數對進城後的生活感到滿意,對城市社會已經表現出一定的適應度,有著融入城市的強烈願望,希望能成為城市的一分子。另一方面,城市居民雖然在理智上傾向於接納農民工,但有些市民在現實中並不願真正地與農民工交往,甚至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與農民工子女交往。這說明有些市民在心理上對農民工還是有一定的排斥,個中原因既有農民帆或工自身素質的問題,也有歷史造成的市民固有的優越感以及由於對農民的不了解所導致的隔閡。因此,在農民工市民化的大趨勢下,農民工的社會融合問題顯得越來越迫切,這是城市面臨的又一挑戰。

3.管理的調適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按城鄉分割的方式實施管理,城市政府管理體系主要按城市戶籍人口的規模和分布進行設置。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口特別是勞動力跨地區、跨城鄉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東部發達地區一些城市勞動力和居民的構成發生了重大變化,有的流入農民工人數甚至超過了原戶籍人口。進城農民工與城市戶籍人口同樣為城市創造了大量財富、提供了大量稅收,卻因不具備城市戶口而不能享受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市民待遇」,出現「一城兩制」的格局。這表明,城市政府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體制、管理內容、管理方法等已不適應新的經濟和社會基礎,不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的時代潮流。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為農民工做了大量工作,進城農民工的工作生活狀況有了改善。2006年國務院頒布《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要求對農民工實行屬地管理,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輸入地政府要轉變思想觀念和管理方式,在編制城市發展規劃、制定公共政策、建設公用設施等方面,要統籌考慮長期在城市就業、生活和居住的農民工對公共服務的需要,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要增加公共財政支出,逐步健全覆蓋農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

以上文位元組選自《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1》

❹ 農民工數量「驟減」,會帶來哪些影響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農民工數量驟減下去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而且也會導致建築人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於年輕人普遍不喜歡乾重活,所以導致一些工程項目缺乏標的人力,導致產生勞動力不足的現象,另一方面農民工數量的減少也確實不利於基礎建設的發展,所以勢必會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胡塌個方面出發看待。

3,不得不說是農民工回鄉創業,也有利於帶動驅動褲皮圓地區經濟發展,所以農民工數量減少背後,也代表著農民工轉型的成功。

其實不得不說是農民工數量減少也是時代發展的結果,一些農民工選擇回鄉創業發展,也能夠成功帶動區域經濟建設,所以有也是值得提倡的,而這樣做也能夠提高勞動力質量,切實帶動區域內經濟發展。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農民工數量驟減也確實會導致出現用工荒的現象,而且一些年輕人普遍不會選擇體育勞動工作,所以會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農民工回鄉創業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工的轉型。

❺ 五部門進一步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此舉會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此舉將有效促進農民工及脫貧人口參與就業創業,對於社會共同發展及實現共同富裕有一定積極影響。

其實現實生活中,農民工並不缺乏吃苦的勇氣和能力,只是其權益往往很難滑頃得到有效保障。如果能通過政策方式對農民工權益予以保障,肯定會有更多農民工願意參與到城市及鄉村建設中去。

❻ 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務工對我國農村有何影響

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增加了農民收入,加快了農村發展,但有利必有弊,也有影響:
1、 疏遠了跟家鄉親友的關系,減少了原來具備的初級社會資本存量。
2、 減弱了在子女人格塑造方面的教化功能,減少了對尺圓子女學習和成長的關注,導致子女的被遺棄感,從而增加了他們產生心理和行為偏差的概率。
3、 虛假示範效應:常年外出的父母出於對子女的愧疚,對他們常常出手大方,使子女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在外面掙錢很容易,導致他們厭學情緒的產生和蔓延。
4、 弱化了對老人的贍養功能:盡管外出務工提高了對老人的經濟支持力度,但一方面老人本來就處於消費低谷期,另一方面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支持,因此,總的來說,對老人的贍養力度是下降了。
5、 強化了祖孫互動的消極效應。本來兒孫繞膝是天倫之樂的體現,但如果老人膝下只有少不更事的孫輩,老人就不得不擔負起照料他們學習、生活的重任。祖輩不得不收起慈祥的天性,擺出父輩才有的威嚴,這樣不可避免地造成祖孫之間關系的緊張。另一方面,有些自身還很弱小的孫輩不得不代替他們的父母照顧年老體弱的祖輩,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如果祖孫輩之間有了父輩的陵瞎塌自然連接,那麼這兩輩人之間的互動將會是其樂熔融的兩性互動,缺失了這一環,其消極效應就被放大了很多倍,以致於成為他們不能承受之重。
6、 增強了農民被剝奪之感,神消增加了社會動盪的因素。在城市裡,干同樣的活,農民工拿得最少,而且各項社會保障也與他們無緣,還要遭受自己國人的歧視。一旦年老體弱,他們還是得回到農村。如果發生工傷事故或者得了職業病,往往會被提前打發回家鄉。如果討薪,還可能遭遇生命危險。在這種情況下,農民會產生絕望感,而一個絕望的人是可能幹出一些不理性的事情的,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7、 使農民快速「市場化」,加速了農民原子化的過程,削弱了農村社區的凝聚力。農民沒有領悟到市場經濟的真諦——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特定的游戲規則。只看到了其表明現象——一切以經濟利益為中心,只要能獲得經濟利益,無論採取什麼手段都是無可厚非的。在這種不正確的認識下,他們的投機心理膨脹,在過度構建和利用社會資本的同時,拋棄了原有社區倫理的約束,坑蒙拐騙、橫行鄉里,不惜損人利己來達到致富的目的。村民的價值判斷也出現了偏差,只要能給自己帶來物質利益的人,他們就盲目崇拜,希望跟他們一起做事,以求分一杯羹,根本不追究他們行為的正當性。

❼ 農民工總量首次下降,農民工數量下降對我國有什麼影響

農民工的下降只有一個影響,那就是經濟放慢了,本來4個人的崗位,現在變成1個人了,而且有可能1個人都沒有。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年輕人不願意做苦力活,而且崗位眾多,什麼外賣小哥、送快遞或者進工廠,都比那種日曬雨淋鬧雀的工地強太多了,而本來存在的那些農民工也基本都到了退休液慶早年紀,只要他們一退,沒有年輕人頂上的話, 那麼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要想保證農民工的數量,現在最緊要的就是解決農民工的工資問題,而且這也是急需要解決的,很多農民工都投案無門,關於工資,他們只能等消息,毫無辦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應該對眼前的一切都倍加關注,不能讓某些人欺負農民工。

❽ 民工荒和民工潮對政治經濟和歷史的影響

自1989年第一次"民工潮"的出現,20多年來,"民工潮"已成為中國社會一種常態的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民工潮"折射出中國數量龐大的農民群體的社會流動軌跡,折射出傳統的農業大國畢蠢櫻向工業化邁進的歷程。但從2003年起,一種被媒體稱之為"民工荒"的現象卻開始在東南沿海部分地區開始出現,進入2004年,"民工荒"現象進一步蔓延,福建、廣東、浙江等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同叫"缺工"。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進入下半年,在一些一貫是農民工輸出地的內陸省份,也不同程度出現了"民工荒",江西、湖南等地都出現了企業招工難的現象。由"民工潮"而"民工荒",在這一重大變化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力量在發揮作用,這一轉變說明了什麼?

無論是"民工潮"還是"民工荒",都是勞動力資源的社會流動,這種流動的背後,既有經濟規律在起作用,也有社會規律在起作用。農民工現象是中國工業化的產物,大量進城農民工通過他們辛勤的勞動推動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而且,不斷升級的工業化需要有著更高技術水平和組織化程度的產業工人隊伍。但檔仿在現有的制度設計下,農民工和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工人間有著手叢無法逾越的巨大鴻溝,20多年過去了,中國的農民工始終無法轉化為產業工人。一方面,工業化需要穩定的產業工人隊伍,但另一方面,體制障礙卻讓農民工無法成為真正的產業工人,"民工荒"正是這種矛盾激化的產物。"民工荒"的本質是中國的農民工體制問題

❾ 農民工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都有哪些

農民工有三大貢獻:

農民工是改革開放的伴生物,是城市化建設的主力軍,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改革開檔搏放三十年的巨大變化,凝聚了農民工的偉大貢獻。

一、中國的農民工為我國農村塑造了一個新的經濟形態,即打工經濟和勞務經濟形態。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我國有8億農民種地搞飯吃,這是中國的現實國情。我國農村人均不足1畝半地,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在農村面對黃土背靠天,用手工勞岩和作的方式,用家庭承包的機制,從事農業生產,生產力水平低下,沒有規模效益。這種農村的經營結構和作業方式,是中國農業落後的體制性原因。改革開放後農村有見識、有膽量的農民,離開土地到外鄉、外省、外國去打工,出口勞務經濟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許多鄉村收入的主渠道粗蠢盯是打工族的勞動經濟收入。由於勞務經濟的發展,帶動了鄉鎮企業的發展和繁榮,加快了農民致富的步伐。農民工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農村經濟結構,解決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中國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的突破。

二、農民工大量進入城市打工,助推了全國城市化建設的步伐。沒有農民工的辛苦勞作,就沒有改革開放後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高速發展。有資料顯示,三十年來我國城市化建設提高了2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的結構達到4:6,這就是農民工為中國的進步與發展做出的又一突出的貢獻。

三、農民工支撐中國龐大的出口經濟,拉動GDP高速增長。我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已經攀升到70%以上。特別是諸多沿海發達省份,派生了一大批出口加工的中小企業群。這些出口企業員工80%是從農村來的打工仔,全國估計有八千萬人。

與農民工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發屬於什麼事業單位 瀏覽:752
多看多讀英語小故事怎麼說 瀏覽:132
如何追求幸福的階梯 瀏覽:299
美女猩叫什麼 瀏覽:367
江蘇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533
故事馬丁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297
想做老年健康管理師怎麼找工作 瀏覽:138
隱瞞孩子健康異常該怎麼處理 瀏覽:83
葯王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28
摩羯座和天秤座的愛情是什麼樣子 瀏覽:196
天津西站到空港經濟區坐地鐵怎麼走 瀏覽:614
小朋友講個故事在哪裡可以聽 瀏覽:238
鐵嶺幸福里是哪個區 瀏覽:575
古代用什麼樹來代替愛情 瀏覽:282
經濟安全有哪些安全威脅 瀏覽:261
哪個字代表幸福 瀏覽:822
為什麼經濟學反對價格控制 瀏覽:178
乘風破浪講什麼故事 瀏覽:306
萬科幸福里建設單位是哪個 瀏覽:726
單身美女怎麼搭訕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