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要設經濟特區
經濟特區是在國內劃定一定范圍,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採取較國內其它地區更加開放和靈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區。在我國,是中國政府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並實行特殊政策的地區。在經濟特區內,對國外投資者在企業設備、原材料、元器件的進口和產品出口,公司所得稅稅率和減免,外匯結算和利潤的匯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屬隨員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續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
從特徵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吸引外部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從功能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排頭兵和試驗場。這既是對經濟特區特殊政策、特殊體制、特殊發展道路的概括和總結,也是對經濟特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實際作用的概括和總結。
我國的經濟特區
深圳(2020平方公里)
珠海(1687.8平方公里)
廈門(1565平方公里)
汕頭(2064平方公里)
海南島(33920平方公里)
實際上現在各個省、各個市都還有自己的開發區之類的實行特殊經濟政策的區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經濟特區,只不過沒有正式的國家級名義而已。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貳』 中國實施包產到戶和經濟特區的時代背景有哪些
1.計劃經濟的失敗和改革開放的開啟: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實行計劃經濟,但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計劃經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導致經濟發展陷入困境。因此,改革開放的政策得以制定和推行。
2.農村改革的陸模需要:中國當時的農村生產方式存在諸多問題,如農業規模小、生產力低下、土地分配不均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農村改革得以提出和實施。
對外開放的需求:改革開放後,中國需要吸引外資和開展對外貿型慎易,因此需要開設經濟特區來吸早租緩引外資和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模式。
綜上所述,包產到戶和經濟特區的實施都是改革開放的一部分,其背景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和挑戰而制定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叄』 建立經濟特區的歷史背景
建立經濟特區的歷史背景:「逃港」現象嚴重,能跑的都跑到香港去。鄧小平在一次考察中,當時的省委書記請求增加兵力看守邊防,調查之後才發現一河之隔,對面香港的工資是深圳這邊的工資的一百倍左右。然後就考慮在寶安縣劃一塊地方出來,照搬香港的模式,提供特殊的政策支持,看能不能成功。
建立經濟特區,是黨和國家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實踐證明,建立經濟特區的思想和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取得了巨大成功。
它不僅使這些地區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而且在推進對外開放,引進境外資金、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方面,發揮了窗口作用、試驗作用和排頭兵的作用。
(3)建設經濟特區的背景是什麼擴展閱讀:
經濟特區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基地,1984年,鄧小平同志說: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成為開放的基地,手李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這是鄧小平對經濟特區在我國伏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闢概括。
深圳經濟特區之所畢廳遲以能夠連續10多年外貿進出口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與鄧小平同志當年的具體指導是分不開的。
『肆』 中國實施包產到戶和經濟特區的時代背景有哪些
中國實施包產到戶和經濟特區的時代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改革開放: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開啟,國家開始探索一系列新的經濟制度和政策,旨在刺激經濟發展。
計劃經濟瓶山慎頸:改革開放前,中空鏈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存在資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等問題,經濟發展進入瓶頸期。
農村改革需要:當時中國農村經濟比較落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較低,需要通過改革措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對外開放斗唯孫要求:為了推動對外開放,中國需要採取一系列開放措施,吸引外資進入中國,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開始實施包產到戶和經濟特區政策,旨在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促進對外開放。
『伍』 中國實施包產到戶和經濟特區的時代背景有哪些
中國實施包產到戶和經濟特區的時代背景,一般可以說源於改革開放的需要,以及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經濟發展的緊迫性。
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還處在經濟體制改革的起點階段,各項基礎機制尚未完善。這時,中國不能將整個國家的經濟體制「一蹴而就」完成改革,因此,只能採用分步實施的方法,先鎮信從一部分領念仿域實施改革,然後慢慢推廣。其中,包括創建經濟特區和包產到戶改革,通過一定的政策手段,大膽解放思想,對企業、家庭實現改革,致力於盡最大努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帶動全國經濟發展。
經濟特區,是指中央政府在某一特定區域實行與國家統一經濟體制有所分離的改革政策,並加以實施管理的經濟區域。1982年,改革開放始於經濟特區,中國在上海實行了深化改革的創新實驗,對中央的政策進行了改革實驗和檢驗,這就是經濟特區應運而生,並成為經濟改革的試驗場。在經濟特區,中國可以把外資引入、實行市場經濟和開放政策,使仔旅纖特區成為改革最前沿的地區,奠定了改革開放基礎。特別是深圳特區,其實施正統的市場經濟機制,把改革創新的精神帶到全國,引領了中國經濟的大方向。
『陸』 深圳為何要設立經濟特區
原因:地理位置優越,是內地惟一與香港接壤的城市,是香港與內地的重要通道。毗鄰香港,交通便利,氣候溫和,風景優美,在利用外資發展經濟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深圳特區位於廣東省的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同時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
『柒』 我國建立經濟特區的背景是
1977年11月11-20日,鄧小平復出後首站到廣東視察。當廣東省委領導匯報一些邊境地區的農民外逃出港問題十分突出時,鄧小平說:「看來最大的問題是政策問題。政策對不對頭,是個關鍵。」「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此事不是部隊能夠管得了的」。
鄧小平指出:「你們的問題相當集中,比較明確,要寫個報告給中央,把問題分析一下,什麼是自己要解決的,什麼是需要外省和中央解決的,看來中心的問題還是政策問題。」這為此後提出創辦經濟特區埋下了伏筆。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捌』 建立經濟特區的歷史背景
1、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這種特區的設立又有了新的發展,不少發展中國家辦了許多「出口加工區」。1980年,各種類型的經濟特區遍布於全世界75個國家和地區,總數350個左右。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先後建立了自由關稅區和自由港。
2、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設置經濟特區,是結合我運胡飢國的實際情況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下,人們解放思想,放眼世界。這時,人們發現,世界上許多國家或地區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特別是設置經濟性特區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3、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設置經濟特區,是考慮到旁返經濟特區作為全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內地與國際經濟聯系的「橋梁」和「窗口」。
(8)建設經濟特區的背景是什麼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1977年11月11-20日,鄧小平復出後首站到廣東視察。當廣東省委領導匯報一些邊境地區的農民外逃出港問題十分突出時,鄧小平說:「看來最大的問題是政策問題。政策對不對頭,是個關鍵。」「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此事不是部隊能夠管得了的」。
鄧小平指出:「你們的問題相當集中,比較明確,要寫個報告給中央,把問題分析一下,什麼是自己要解決的,什麼是需要外省和中央解決的,看來中心的問題還是政策問題。」這為此後提做沖出創辦經濟特區埋下了伏筆。
『玖』 中國開放第一批通商口岸和設立第一批經濟特區的歷史背景分別是什麼
改革開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中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1978年12月,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它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第一,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拋棄了「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當下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第二,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開創未來的會議。全會明確指出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是把中國建設成為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辟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0多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會議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
文革後的中國經濟已經處於崩潰邊緣,國家財政赤字嚴重。經濟上,至1978年為止,盡管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3624億元,比1965年的1716億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遞增率達6.8%,並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但是人民依然貧苦,技術比較落後,並且經過文革後,中共出現一定程度的執政危機和信任危機。鄧小平第三度上台,嘗試對當時國內的經濟體制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並試圖將中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轉移到市場經濟上,鄧小平的復出及其改革嘗試得到了民眾的熱烈擁護。
計劃經濟曾一度被認為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經濟標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來中國的計劃經濟雖然曾一度為中國早期的經濟恢復和初步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其弊端日漸明顯:1、對國內經濟的控制達到驚人的程度,政府企業職責不分,無視價值規律與市場調節的作用;一切以計劃為綱,無法適應消費群體的需要,制約商品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2、生產商品的數量都在計劃之中,購買商品還需要相應的商品票(如購買糧食就需要有相應的糧票),造成消費者即使有錢也難以買到需要的商品。3、工農業生產與商品經營均為強制性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個人不得持有私有財產,一切勞動成就都會被均分,這導致生產者沒有興趣擴大生產,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勞動積極性。只知道依靠「大鍋飯」過生活,喪失了發展經濟的動力。
為盡快提升經濟發展速度,鄧小平與黨內的開明派開始逐一解決這些問題,並試圖改變人民心目中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根深蒂固的形象,這場改革運動的目的是以維持社會主義制度為前提,改變生產中不適應生產發展的管理體制和政策,並建立社會主義下的市場經濟。這場改革的經濟方面在農村取得了率先突破,並隨之迅速在全國各經濟領域內推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