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推動工業經濟的綠色發展
「一個驅動」即創新驅動。實現工業綠色發展,必須探索全方位的創新道路,從理念、技術和制度3個層面開展創新。理念創新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前提。世界經濟正在加速邁向低碳化和綠色化,綠色經濟時代即將來臨,人類將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大跨越。這勢必改變工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工業生產不再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而是更加註重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這需要提出並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技術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關鍵。綠色技術涉及諸多學科和領域,前沿性強,需要持續地大規模研發投入,不確定性和風險較大。這就要求政府加強規劃、戰略和政策引導,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發應用提供強有力的制度和資金供給。與此同時,工業技術的綠色創新既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術和新興綠色產業,也要高度重視對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升級。制度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保障。從國際國內經驗來看,加快工業綠色轉型、培育壯大新興綠色產業,必須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則在戰略規劃、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環境規制等方面加大制度供給力度,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
「五個轉變」即要素投入、主導能源、製造方式、發展模式和治理體系的轉變。在要素投入轉變方面,從主要依靠資源能源、勞動力、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知識、信息等新型生產要素的投入轉變。在主導能源轉變方面,從煤炭、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向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轉變。在製造方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材料消耗高、生產效率低的減材製造、非智能製造,向新型的材料集約利用、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的增材製造、智能製造轉變。在發展模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要素投入型、規模擴充型的發展模式,向新型的集約節約型、質量效益型的發展模式轉型。在治理體系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政府管理,向政府、產業、企業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工業綠色治理體系轉變。
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首先,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科學制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強度指標,形成中長期目標約束和政策誘導。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並根據各行業特點制定行動路線圖。根據各地區不同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因地適宜,分類施策,建立以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污染物排放為核心的約束性指標體系,完善相關獎懲問責機制,倒逼地方政府走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子。進一步完善節能環保技術標准和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節能減排的市場化機制和雙向激勵機制,促進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快能源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活垃圾和廢舊物質回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其次,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加大綠色投資力度,大力發展新興綠色產業。在保持國家工業體系完整性的前提下,積極化解產能過剩,淘汰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的高耗能高污染產能,推進企業兼並重組,推動落後產能和僵屍企業退出。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打通傳統產業與綠色技術之間的通道,將綠色技術、綠色工藝滲透應用到傳統產業各環節。大力發展新興綠色技術和產業,將發展新興產業作為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的突破口,加大對新興綠色產業基礎技術、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支持力度,加強對新興綠色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第三,對接三大戰略,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和國際產能合作,優化工業布局。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通過「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轉移部分產能,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同時,降低我國東部地區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分布密度和排放強度。落實「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完善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各項沿海、區域開發戰略的配套政策,優化國內工業布局,協調地區之間的綠色轉型進程,縮小轉型成果分配的差距,緩解工業綠色轉型中的地區不平衡矛盾。
第四,提升綠色供給,培育綠色需求,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步牽引工業綠色轉型。積極推進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協同融合,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要素創新和配置方式上的作用,提升工業整體勞動生產率和質量效益。實施綠色製造工程,面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實施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推進產業綠色協同鏈接,培育再製造產業。引導社會公眾形成綠色消費和生態消費的理念和文化,實施綠色政府采購計劃,利用市場機制創造更多的綠色需求。
第五,重點推進政績評價考核、資源品價格、環境生態補償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改革政府和官員的政績考評制度,加強環境污染損失核算,建立並完善基於SEEA(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的綠色GDP核算體系,將其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各地區根據資源稟賦和資源條件適度發展。打破資源型行業壟斷,推進資源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拓寬生態補償資金渠道,鼓勵探索資源交易等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模式,鼓勵異地開發等新型區域生態補償方式。
Ⅱ 如何提高我國工業經濟效益
摘要 本人論述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要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 國有企業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綜合效益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的要求,急需研究解決如何提高國有企業綜合效益的重要課題。 一、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要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有企業能否站穩腳跟,求得生存和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關鍵看它是否轉變了經濟增長方式,是否拓展了發展空間,具體體現是否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上。不可設想,一個效益不好乃至虧損的企業會朝氣蓬勃。經濟效益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企業的唯一選擇,其內涵是取得利潤。利潤是生產經營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利潤越多,效益就越好,企業的活力就越強,否則相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買方市場形勢下,企業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堅持一業為主,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就有可能增加和拓寬利潤來源渠道,企業的效益就有可能建立在比較穩定和比較有把握的基礎之上。
1.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經營結構調整的進程。調整結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
和產品質量為核心,以效益為目標,離開效益去談調整是盲目的,不切實際的,必然達不到預期效果。只有堅持按照市場需求去調整結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呈現多樣性和差異性,不同消費層次已經形成,消費者對商品的品種、質量、包裝、款式和服務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抓住機遇,進一步搞好主業的生產經營,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才能取得好的綜合經濟效益,錦上添花。 2.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提高綜合經濟效益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辦好企業,搞活企業,必須依靠廣大員工,調動其積極性,除了組織學習,加強政治思想工作,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外,必須在經濟利益上予以充分考慮和注意,具體地說,就是員工收入應隨著生產經營的發展和擴大而逐年增長,這是穩定員工思想,激勵上進的重要條件之一。「國強民富」,包括廣大職工也應富裕。有條件的企業應讓職工先富起來。而做到這點,最根本的是要發展經濟(包括開展多種經營),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綜合經濟效益。企業有了經濟實力,就有了改善職工生活的前提條件,「富起來」才有可能逐步實現。
二、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1.認真抓好主業的生產經營
主業是企業主要的、基本的業務或產品(商品),一定要認真抓好,
但主業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市場變化而不斷變化。調整是絕對的,不調整是相對的。不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流通企業,或且是別的企業,都是一樣。在一般情況下,搞好主業是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來源。怎樣搞好呢?突出的,一是抓品牌,爭創名牌,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文化和一個民族精神的體現,好的品牌是無價之寶,要有創新精神,有追趕時代潮流的勇氣和信心,敢於創新才能出好品牌、名牌;二是抓好科技進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使企業產品在市場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地位;三是抓好產品質量,以質量為中心,有了質優價宜的產品,企業才有競爭力;四是切實重視營銷,加強市場調查,及時調整經營方向,改進經營策略和經營方式,注重企業整體策劃,千方百計加大開拓市場力度、擴大銷售。目前產品(商品)有市場,效益好的企業要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市場佔有率;產品沒市場的要按有關政策實行停產、轉產,搞別的產品或別的行業。
2.大膽開展多種經營
以市場為導向,按照需要與可能一致的原則,努力搞好主業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發揮優勢,形成特色,爭取抓一種成一種,抓一片成一片,看準一些,量力而行,一時看不準,或市場需要但企業無力辦的就不辦。目前許多企業的潛在優勢沒有充分利用和發揮,土地、倉庫、場所、設備、技術、人才等閑置、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要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必須合理布局,全面安排,在發展主
業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如房地產業、種養業、酒店餐飲業、租賃業、加工業、旅遊業、貿易業等,可選擇1-2個行業發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其形式方法應靈活多樣,獨資、合資、經營、股份合作均可。 3.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國際市場是一個廣大的空間,潛力巨大。加入世貿組織十年來,我國有更多的條件和更好的環境加快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作為企業,不論其性質如何,也不論是經營主業或多種經營,都應積極投入到這一大范圍、多領域、高水平的競爭中去。要把這些引導到國際市場上,積極研究國際市場需求,掌握信息,既慎重認真、又勇於開拓。企業進一步開放、擴大業務、增加市場份額的需要,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企業經合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大膽開創。
4.積極參與中原經濟區建設和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是縮小我國西部與東部經濟的差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決策和重大舉措。中原經濟區建設是實現河南崛起鶴壁騰飛千載難逢的奇跡,對企業來說,這是發展自己、提高效益的良好機遇,應抓住這一良機,投入到這一潮流中去,以內容、規模、形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參與中原經濟區建設和西部的開發,譜寫企業新篇章。
5.全面提高服務質量
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競爭,企業不管搞主業或搞多種經營要在競爭中取勝,靠什麼?一靠質量好的產品,二靠品牌,三靠服務。服務是贏得顧客與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要加強培訓,全面提高員工的素質,尤其是文化、業務、法律、道德素質。競爭年代,有錢沒知識,是註定要失敗的。要建立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關心員工及其家屬的生活,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要主動加強與用戶的聯系,廣泛徵求和聽取顧客意見,切實搞好產(售)前、產(售)中、產(售)後的各項服務。在服務中了解市場和顧客,又贏得市場、顧客。
Ⅲ 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及工作謀劃
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及工作謀劃
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及工作謀劃
某區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暨工作謀劃
**年,我們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為契機,認真貫徹省、市工業發展會議精神,努力克服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等困難,堅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全區工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發展態勢較好。
一、全區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工業生產增速回升,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較好。截止到十一月份底,全區全部工業企業已發展到1835家,從業人員達**人。實現增加值**萬元,同比增長22%;營業收入**萬元,同比增長18%;實現利潤**萬元,同比增長**%;上交稅金66245萬元,同比增長29%。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3家,實現增加值192981萬元,同比增長6.9%;營業收入**萬元,同比增長8.2%。
(二)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一至十一月份,全區全部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3381萬元,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完成**萬元,同比增長487.7%。全區實施建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 72個,其中工業項目5個,投資22.6 億元,已完成投資 21.3 億元,大項目拉動了投資快速增長。
(三)主導產業保持較快增長。全區食品加工業、傢具製造及木材加工、印刷紙製品業、化工、金屬製品、裝備製造業六大主導產業逆勢上揚,實現增加值、營業收入、上交稅金均比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四)重點骨幹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東方富達機械、泛達管件、藝倫凱機電技術、京南食品、農標普瑞納、新華玻璃、新立粉末塗料、恆通工貿等企業產銷兩旺,效益顯著,引領作用突出。
二、當前全區工業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業增速放緩。今年,受國際復雜環境和國內宏觀調控影響,國內市場下游產業需求不足,特別是京津冀攜手治理環境污染,對耗能高,污染重企業進行關閉或限產,致使工業增速明顯放緩。
(二)生產運營成本增加,利潤空間變小。一方面,受市場波動的影響,企業訂單減少,產銷受阻,產能降低,使企業利潤減少。另一方面,原材料、運輸成本、燃油價格持續上漲,企業用工成本剛性增加,用工難,工資成本高。生產運行成本的增加導致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
(三)項目進展不平衡。部分工業項目投資進展緩慢,有的新開工項目停滯不前,或因為拆遷征地、手續等原因未有進展。
(四)企業轉型升級困難較大。受資金、技術、市場等因素制約,企業要實施技改、開發新產品等,進一步轉型升級,拓展發展空間困難大,發展後勁不足。
三、工業經濟工作謀劃
明年全區工業經濟工作的主要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創新為驅動,以技術改造、培育規上企業為重點,採取超常規措施,促進全區工業加快發展、加速轉型。
(一)切實加強對工業經濟工鍵乎作的領導。把發展工業經濟作為政府「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親自過問、親自推動,重點督導;分管領導靠前抓、具體抓,負總責。發改、統計、工信、稅務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為企業排憂解難,辦實事。
(二)加強分析調度,千方百計穩增長。把穩增長放在工業經濟工作的`首位,加強工業運行調度和監測,密切耐鏈關注宏觀經濟走勢和市場變化,加強企業生產經營指導,著力解決企業實際困難,促進企業高產超產,指導企業在內部管理上下功夫,調整產品結構,拓寬產品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稅收高的產品比重,最大限度消化因市場變化減少的利潤空間。
(三)抓好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後勁。一要加大爭資立項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引進更多大項目、好項目。二要加強項目跟蹤服務。對新上工業項目,從項目報批、核准、建設等方面進行全程服務,確保早批復、早開工。對在建項目,要及時協調解決資金、土地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對已投產的工業項目,要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和市場對接服務,幫助企業早日達產達效,形成昌亮孫新的增長點。
(四)突出生產要素供給,解決企業後顧之憂。一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好我區「助保貸」、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的作用,積極為銀行、企業搭建融資交流平台,創新抵押方式,定期召開融資推介會,切實為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促進生產經營;二是充分發揮就業平台作用。加大就業推介力度,切實解決好企業招工難問題。
(五)突出產業轉型,優化發展結構。一是進一步深化企業技術改造支持。建立工業技改項目庫,實施定向跟蹤服務,支持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完善產業配套、延伸產業鏈條,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步伐。二是努力發展新興產業。以**產業聚集區為2
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及工作謀劃第2頁
載體,發展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裝備製造以及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扶持規模效益好、技術含量高、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用戶滿意度高的優勢企業,培育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爭創全省乃至全國第一,帶動產業發展。
(六)加快發展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深入實施「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成長計劃」,下大力扶持小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扶持政策,著力優化發展環境,破解資金、人才、土地制約。大力培育規上企業,對達到規模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及時入統,不斷壯大我區規上企業的規模實力。
**年**月**日
(編輯:新新)
1
Ⅳ 提升三種能力,保持工業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工業經濟可帶動什麼
要想保持工業經濟發展出現持續良好的狀態,一定要提升科技研發能力和提升產業協同能力以及提升品牌推動能力。工業經濟可以帶動實體經濟的發展,也能夠促進多方面發展。
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有著重要的地位,現在的工業是強大的,還要推動技術的進步,才能有更好的載體依託。提升技術研究的能力主要是個性化便利化和綠色化,現在的技術研究投資是需要持續加大的,這樣才能夠有更多優秀的科研人員。提升產業的協同能力也同等重要,一定要優化工業產業體系,讓內部變得更加暢通,從而形成結構平衡和數量平衡,最終變成高效互動的發展格局。也需要注意品牌的推廣能力,形成自己的一種正面反饋機制。
Ⅳ 年終工業經濟發展總結
年終工業經濟發展總結範文
一、工業經濟發展情況
(一)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元至十月份,全部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占年計劃的89.7%,同比增長30.5%;預計完成工業增加值76億元,占年計劃的86.4%,同比增長30.8%。 元至十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76億元,占年計劃的92.6%,同比增長36%;完成工業增加值55億元,占年計劃的90.9%,同比增長37.5%,預計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實現銷售收入166.8億元,占年計劃的97.8%,同比增長56.2%,預計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實現利潤7.2億元,占計劃的80%,同比增長39.5%,預計增幅居全省第十二位;實現稅金8億元,占年計劃的88.9%。同比增長55.7%;累計產銷率98.2%;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90%;虧損企業10戶,虧損面6.3%,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預計虧損額3600萬元。 xx年,全市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00億元,占計劃106.4%,完成工業增加值90億元,占計劃102.3%。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10億元,占計劃109.4%,同比增長36.5%;完成工業增加值65.5億元,占計劃108.3%,同比增長37%,預計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占計劃117.6%,同比增長55%,預計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預計實現利潤9億元,占計劃100%,同比增長39.8%,預計增幅居全省第十位;預計實現稅金9.5億元,占計劃105.6%,同比增長38.5%;累計產銷率98%,與年計劃持平;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90%,高於計劃30個百分點;虧損企業8戶,虧損面5%,與市定目標持平,虧損額3500萬元。 xx年,全市工業總產值超億元企業預計29家,比xx年增加8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預計28家,比xx年增加11家。
(二)項目投資完成情況 元至十月份,全市共實施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164個,總投資111億元,已完成投資25.5億元,占年計劃34億元的75%,同比增長40.14%。其中,市直共實施18個(已完工9個),已完成投資15.5億元,占年計劃19億元(不含沁北電廠二期)的81.58%,同比增長23.54%;鄉鎮共實施146個(已完工50個),已完成投資9.97億元,占年計劃5億元的199.4%,同比增長76.99%。 預計到年底,全市工業企業可完成投資29億元,占年計劃34億元的85.29%,其中市直企業可完成19億元,占年計劃19億元(不含沁北電廠二期)的100%,鄉鎮企業可完成10億元棚察,占年計劃5億元的200%。
二、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分析 xx年,我市工業經濟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經濟增長的幅度會有所下降,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市經濟增長已由高速擴張期向平穩較快增長期轉換 從全國工業增長趨勢來看,工業經濟增長開始明顯減緩,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則顫的特徵比較明顯。尤其是上海、廣州、浙江、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速度回落比較明顯。前三季度全國利潤增幅同比回落19.7%,虧損明顯上升,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同比大幅提高50.4個百分點。我市工業在全國來講,處於工業鏈條的低端,基礎工業和原材料工業所佔比重較大,對市場反應的靈敏度不如高端產業。在發達地區遭遇效益回落時,其滯後影響在xx年將不可避免地波及我市。與此同時,受資源約束矛盾的影響,今年以來涉及工業領域的電價、油價、運價、水價、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較多,對工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 從我省情況看,進入10月份以來,電力、煤炭和運力供需發生較大變化。從用電上看,到10月24日,省網用電量僅比去年同期增長1.57%,發電量增長4.27%,比正常負荷低100-120萬千瓦時。電力需求減弱,電源建設步伐加快,電力過剩的問題開始顯現。同時,煤炭、鐵路運輸形勢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部分企業的部分煤種開始積壓,煤炭價格下降,鐵路運輸貨源不足,近兩個月鐵路運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據鄭州鐵路局的資料顯示,六月底全局鏈盯茄鐵路請車滿足率為60%,九月底上升為80%。煤、電、運是工業經濟增長的先行指標,這種狀況的出現,預示著我省工業經濟增速將極有可能出現回落。 從xx年開始,我市工業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工業生產增速逐年加快,每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其中xx年工業生產增速18.3%,比xx年增加6.1個百分點;xx年工業生產增速24%,同比提高5.7個百分點;xx年工業生產增速29.1%,同比增加5.1個百分點;xx年工業生產增速36%,同比提高6.9個百分點。但是,由於我市工業結構的不合理,鋼鐵、冶金、化工、建材等主導行業全部在國家的重點調控范圍之內,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繼續加強和全國、全省經濟增長的逐漸減緩,工業經濟增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市工業經濟增長已由高速擴張期逐漸向平穩較快增長期轉變。xx年工業經濟增長預計為37%,增速僅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xx年預計工業增速將回落到20%左右。
(二)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年度內缺乏能夠形成經濟增長點的`大項目 從近年我市工業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工業項目投資的快速增長是拉動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xx年全市完成工業項目投資12.7億元,同比增長234.2%,xx年完成工業項目投資23.5億元,同比增長85%,xx年預計完成工業項目投資29億元,同比增長23.4%,這些投資極大地拉動了我市的工業增長。xx年,全市計劃實施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56個,總投資39.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8億元,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xx年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有以下特點:一是投資額度少,計劃總投資比xx年少75.6億元,年度投資比xx年少20.3億元;二是項目規模小,在55個工業項目中,年度投資超億元的工業項目只有4個,而xx年度投資在億元以上的項目達到9個;三是高新技術項目比重低,在37個新開工項目中,只有中原特鋼的模具扁鋼鍛坯生產線技改工程列入先進製造業項目。由於xx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減少,同時年度內又缺乏能夠形成經濟增長點的大項目,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三)基數的膨脹也是造成xx年增速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xx年,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210億元,比xx年增加了74億元,較xx年增加了124億元,是xx年的2.44倍。基數的大幅提高,也使得xx年各項經濟指標難以保持較高增幅。 根據對我市工業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全市工業主要經濟增長因素的調查,xx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預計新增工業總產值41.13億元,銷售收入38.76億元,利潤19680萬元,稅金25050萬元。
三、工業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認真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業經濟發展全局,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高工業經濟整體素質為目標,堅持不懈地實施項目帶動和開放帶動戰略,加快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步伐,拉長產業產品鏈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推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深化企業股權結構改革,創新企業管理機制,不斷促進我市工業經濟健康、協調、持續發展。 主要經濟指標: 全市工業總產值計劃完成355億元,同比增長18.3%;工業增加值計劃完成107億元,同比增長18.9%。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計劃完成252億元,同比增長20%; 工業增加值計劃完成79億元,同比增長20.6%。 規模以上工業計劃實現銷售收入240億元,同比增長20%。 規模以上工業計劃實現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22.2%。 規模以上工業計劃實現稅金12億元,同比增長26.3%。 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計劃98%。 規模以上工業虧損面不超過5%。 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計劃180%。 部分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目標:工業總產值超50億元的企業2家(豫光、濟鋼),超20億元的企業1家(沁北電廠),超10億元的企業2家(豫港焦化、豫源化電),超5億元的企業6家(中原特鋼、電業公司、恆通化工、豐田肥業、萬洋冶煉、金利鉛業),超億元的企業23家(濟源煤業、太行水泥、高壓開關廠、奔月浮玻、天龍焦化、億華鐵路器材等)。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全市計劃實施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56個,總投資394255萬元,年度計劃投資137860萬元。市直工業企業計劃實施項目22個,總投資300625萬元,年度計劃投資92600萬元。其中,續建項目6個,年度計劃投資46000萬元;新開工項目16個,年度計劃投資46600萬元。鄉鎮工業企業計劃實施項目34個,總投資93630萬元,年度計劃投資45260萬元。其中,續建項目12個,年度計劃投資13230萬元;新開工項目22個,年度計劃投資32030萬元。
四、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堅持不懈抓好項目建設,千方百計培植經濟增長點
xx年仍然要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工作,搶時間、爭進度,千方百計克服建設中的各種困難。xx年計劃實施的工業項目現在已排出56項,要抓緊抓實抓好,確保按計劃投產,發揮效益。 一是要抓好xx年計劃開工而未開工的項目。包括百萬噸搗固焦、12萬噸樹脂粉等,要針對這些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下大力氣逐一解決,為項目建設創造基本條件,力爭xx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二是要抓好在建項目。包括聯創化工、15萬噸煤焦油、10萬噸再生鉛、pps、濟鋼環保改造工程等,確保xx年上半年竣工投產。 三是要抓好新建項目。中原特鋼總投資1.6億元的模具扁鋼鍛坯生產線技改、太行水泥百萬噸水泥擴建、奔月浮玻二期生產線等。 四是切實抓好項目篩選和儲備工作。目前,我們在項目儲備上已經面臨著很大的危機,儲備的好項目、大項目屈指可數,大的經濟增長點不多。所以,明年要在項目儲備上狠下功夫。要組織企業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系對接,收集項目信息,綜合分析論證,扎扎實實儲備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的項目。
(二)強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 xx期間我們面臨的最大發展機遇就是國際國內的產業轉移,這個機遇能否利用好,對整個經濟的結構調整、上檔升級至關重要。 一是要出台結構調整優惠政策,形成政策窪地,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促進產業結構盡快升級。 二是要把明年定為工業結構調整年,以結構調整為主線,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盡快掀起結構調整高潮。 三是要在繼續抓好傳統優勢產業上檔升級的同時,突出加快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對鉛鋅、樹脂、焦炭要拉長產業鏈條;對深孔加工、白雲制葯、水晶、液壓支柱等,要做大做強,膨脹規模,形成更大的經濟優勢。
(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綜合利用 不管是國家的宏觀政策,還是目前的環境壓力和企業利潤空間,都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循環經濟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在發展循環經濟上,要立足現實,根據發展的可行性,與環保部門共同排出限期治理、綜合利用的時間表,一塊一塊抓落實,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明年重點要抓好鉛鋅行業的循環經濟工作。以豫光集團為試點,促其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產業結構,在現有基礎上加大銅、銻、鉍的回收力度,開發引進鈷、鎘等金屬的回收技術,並形成一定的生產能力。萬洋冶煉、金利鉛業也要進一步加快節奏,加快資源綜合利用步伐。全市鉛冶煉企業要從xx年起,利用三年時間,全部採取富氧底吹工藝,提升行業水平,提高綜合效益。在抓好鉛鋅行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同時,要引導和支持冶金、化工、電力、建材等資源消耗行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對粉煤灰、電石渣、鋼渣等工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都要加大力度,變廢為寶,形成新的產業。
(四)完善招商形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要針對工業企業招商引資效果不明顯、引進的大項目不多等問題,切實採取措施改變這種局面。 一是要切實以企業為主體,實行項目招商、產業招商、股權招商,以實實在在的利益吸引客商投資。 二是要進行對口招商,對國內外知名企業要主動上門對接,採取兼並、重組等各種形式,吸引其前來合資、合作,拓展我市企業的發展空間。 三是產業招商,按照結構調整目錄,有針對性地招商。對於一些企業產品有市場、生產有規模,但缺乏資金,不能滿負荷生產的情況,要搞好產品招商,盡快形成經濟優勢。
(五)強化政策支持,為工業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我們目前對工業經濟發展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這些政策從目前來看,還沒有形成明顯的政策窪地,對項目、對資金、對人才、對技術的吸引力還不夠大,還需要再進一步研究出台一些新的優惠政策。特別是結構調整,要研究新的辦法,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千方百計吸引和帶動金融、民間、外來資本參與我市工業結構調整。
(六)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節,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技術,跟蹤觀察國際國內市場動態變化,分析研究投資、進出口、原材料消費、金融形勢的變化對我市工業經濟產生的影響,密切關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動態變化可能對我市工業經濟帶來的影響,及時發現經濟運行中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超前研究應對措施,提出對策和建議,指導工業經濟健康、協調、持續發展。
;Ⅵ 如何提高經濟效益
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企業管理,從管理對象上看,分為人、物及信息,於是企業管理就具有了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兩種特質。人是各種資源中唯一具有能動性的資源,企業的發展必須合理配置人、財、物,而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資源配置的核心。
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保持較高的贏利水平,必須樹立成本管理理念,取得成本優勢。也就是說,加強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進一步提高企業科技水平,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先進的技術設備、先進的生產工藝。企業具備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先進的生產工藝,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降低成本消耗,在相同的時間內生產更多的產品,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因此,企業要加大投資,購買先進的技術設備,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
二是企業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企業提高企業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企業才能降低成本消耗,進而提高經濟效益。
提高產品質量,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隨著我國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的各項政策措施的不斷出台,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到了關鍵時刻,
首先我們要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形成提高質量人人有責的風氣,企業的發展一定要立足以質取勝,只有質量才是我們的根本。
其次,建立完善的質量責任體制。企業法人作為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
第三,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機制。質量管理必須嚴字當頭;以市場為導向,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有效的質量創新技術。
Ⅶ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政府應如何促進我國工業經濟持續發展
好傢伙,政治題,跑這問,我喜歡
我國工業經濟的持續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為此,政府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促盯臘高進工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政府局帶可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支持企業研發,鼓勵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提高工業產品的競爭力
加強環保治理:政府可以加強對工業污染的監管,推動企業進行環保改造,提高工業產品的環保指標,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優化產業結構:政府可以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綠色化凱尺方向轉型升級,同時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培育新的增長點。
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政府可以出台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幫助他們解決融資、用工、稅收等問題,提高其生產和競爭能力。
促進國內外市場的互聯互通:政府可以推動工業產品出口,加強對外貿易合作,促進國內外市場的互聯互通,拓展企業的市場空間。
通過以上措施,政府可以促進我國工業經濟的持續發展,提高其產業競爭力,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