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新聞媒體如何助力發展四新經濟

新聞媒體如何助力發展四新經濟

發布時間:2023-05-10 10:46:27

⑴ 如何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把握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建設

當今時代,網路輿論的影響越來越大,已經成為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媒體相比較,網路輿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意和社會心理。由於網路傳播具有開放性強、交互性好、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廣等一系列優勢,其輿論形成具有自發性、快捷性、多元性、長留性等特徵。也因為網路的開放性、網民身份的隱匿性以及受部分網民社會經驗、自身素養等因素的影響,網路輿論往往又呈現出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甚至會以偏激和非理性的謾罵與攻擊來表達觀點。因此,正確分析和引導網上輿論,顯得十分重要。

網上輿論引導重要而緊迫

正確引導網路輿論是准確匯集民情民意的需要。准確匯集和分攔清析民情民意是宣傳思想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民意反映的集約性、普遍性、可視性在網路輿論得到最為顯明的反應。與傳統媒體輿論相比,網路輿論在真實、直接、及時反映民意方面更具有代表性。各大網站的留言板、BBS論壇,成為表達民意、體現觀點、形成網路輿論的重要場所。網民的留言被放大成一種觀點後,經過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交互影響,就會形成輿論。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由於網民素質參差不齊,難免會出現起鬨、攻擊等宣洩型、情緒型輿論。如果不能對這些偏激的輿論加以正確引導,勢必造成「網民的聲音一大片,群眾的聲音聽不見」的混亂嘈雜局面,嚴重擾亂黨和政府掌握民情、了解民意的視線。因此,要使互聯網真正成為引導和洞察社會輿論的重要窗口,就必須加強對網路輿論的引導。

正確引導網路輿論是人民行使監督權力的需要。監督和被監督的關系,從來沒有像網路輿論這樣明顯。網路輿論在形成以後會產生巨大的作用力施加於決策者。嫌雀特別是在一些重大事件、與民休戚相關的決策上,網民關注的越多,越容易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壓力。與此同時,由於廣大網民的關注,也使得解決問題的各項流程更加透明化。但由於網路上傳播者身分的匿名性及隱藏性的特點,會導致一些不良言論出現,混淆視聽,削弱正確輿論的導向。因此,我們有必要維護網路輿論的正確聲音,使之發揮正確引導民眾的積極作用。

正確引導網路輿論是提高互聯網服務經濟社會水平的需要。為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是新聞媒體的作用集中表現。互聯網作為新興媒體自然也不例外。互聯網發展十幾年以來,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網路這種新媒體的產生,一些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一些網站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過多的關注社會的陰暗面,導致負面報道層出不窮,正面報道形不成聲勢,嚴重脫離中心工作,給社會的發展和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為此,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宣傳科學真理、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倡導科學精神、弘揚社會正氣的作用,就必須牢牢把握正確的網路輿論導向,堅持顧全大局、服務中心、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的方針,積極為經濟社會的發展營造氛圍、凝聚人心、匯集人氣。

正確引導網路輿論是鞏固黨的領導地位的需要。網路媒體作為一種更加有效的媒介,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互聯網上各種文化類型、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准則道德規范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國內外一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還利用網路散布謠言、傳播反動言論,甚至僱傭網路寫手對一些「熱點」進行炒作,欺騙網民,誤導輿論。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在互聯網上旗幟鮮明地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維護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使網路輿論成為鞏固黨的領導地位的主陣地。

要把握好網路輿論的特徵和形成機制

當前,社會輿論環境復雜多變,重大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頻頻,加劇了人們思想情緒的變化。鎮定與恐慌、理性與沖動、事實與謠言、積極態度與消極言論同時出現,各種思想認識相互交織,無論是以及時豐富的新聞信息滿足人民群眾的知情權,還是以准確有效的輿論引導社會公眾,都需要我們第一時間掌握社會輿論的趨勢和特點。

來自互聯網的輿論壓力越來越大。網路輿論關注的公共事務素材,一方面是來自傳統媒體如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的報道,另一方面來自網路原創,尤其是BBS上網友自行發布的新聞和傳言。如果傳統媒體的報道被門戶網站轉載,或網上傳言得到傳統媒體的證實,或網上觀點得到傳統媒體的聲援,那麼這芹衡早種網上網下的交互作用,會促使輿情洶涌,形成強大的輿論聲浪,對當事人特別是負有社會管理責任的公權力形成壓力。

互聯網成為反映社會心理和表達公眾訴求的重要渠道。從今年網上輿情來看,社會敏感問題成為網路輿論焦點,經濟民生類、政府管理、立法司法備受網路關注。環境問題、腐敗問題、司法不公等事件極易激發網民的非理性情緒,甚至一些偶然的事件也會引發不良情緒,應該加以警惕。

警惕「網路暴力」現象。據統計,我國網民中,30歲及以下的超過了70%。這個年齡段的大部分人都心懷正義、充滿激情、好奇心強,強烈期待融入社會,熱切希望表達自我,並表現出積極的參與性。但是這一年齡段的人涉世未深,很難擺脫沖動與激情,容易在群體的興奮中忘記理性地制約自己,習慣於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懲罰他們認定的「壞人」。他們很難對自己在「善良動機」下所導致的行為後果作出全面客觀的估計。在網上討論某一事件時,會出現極端、辱罵、非理性的聲音,在有的引起網民反感的事件中,一些網民自以為懷著正義之心,對當事人實施「網路暴力」,包括公布當事人隱私、電話騷擾、現場騷擾等需警惕。

重視「意見領袖」的作用。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對於熱點社會事務、公共話題,非專業人士積極發言,與大眾分享他們的智慧、學識和價值觀。這些民間身分的觀察家對公眾的影響力較大。特別是網上一些較權威的論壇和知名個人博客,以及一些資深網友,扮演了傳播學上的「意見領袖」角色。在一些復雜的現實問題的辯論中,他們的觀點往往能影響網友的價值判斷。有時「意見領袖」的意見並不完全客觀正確,卻能引導整個網路輿論的走向,導致了網路輿論的偏向性。因此,需要找到恰當的方式,與「意見領袖」進行溝通,讓互聯網中的「意見領袖」與我們合作,成為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橋梁和紐帶。

積極探索引導網上輿論的機制和措施

把傳統媒體網站、政府新聞網站等主流媒體網站作為發展的戰略重點,形成網路輿論引導的合力。由於我們的主要新聞媒體在社會和公眾中有較高的媒介公信力,當人們在網上要獲得新聞信息時,總是把傳統媒體網站、有影響力的新聞網站和重要的門戶網站作為主要甚至是首要的選擇。因此,主流媒體既是維護公民知情權的重要社會力量,發揮著信息傳播主渠道的作用,同時也是有效引導社會輿論的排頭兵。因此,要建設一批政府管得住、網民信得過的主流媒體網站,以較大規模和影響力在網路輿論中做好引導。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支持,為他們提供新聞發布上的優先權,促進有影響的網站與傳統媒體的合作,以增強信息互通,形成輿論聯動,確保網路輿論引導的合力。

提高行政決策的透明度,確保各類信息及時公開,從源頭上堵住網路流言和虛假信息的泛濫。提高政府部門行政決策的透明度,確保各類信息及時、客觀、全面的發布,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滿足公眾知情權,貫徹「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執政理念的具體體現。以往的新聞傳播實踐告訴我們,當重大的突發性事件發生後,如果政府能通過媒體(特別是網路媒體)及時發布信息,就能安撫公眾情緒、保持社會穩定。對於那些影響面大且具有持續性的事件,要注意形成信息傳遞的波次效應,在及時滿足網民知情慾的同時,逐漸降低人們的關注度。反之,由於網路傳播本身的放大作用,信息的混亂、錯誤、拖延,會使謠言大行其道。在網路傳播的時代,在播客、博客、個人新聞盛行的時代,在傳統大眾媒體不是信息惟一來源的時代,更要避免因對正常信息的過度控制而導致信息短缺,而使那些虛假信息通過網路得以廣泛傳播。只有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增強信息的透明度,才能確保包括網路輿論在內的社會輿論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加快網路「意見領袖」群體的培養,藉助專業網路評論員的力量,幫助網民從輿論客體的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化。藉助專家、學者、社會名流以及網路當中部分民間觀察家的力量,培養網上的「意見領袖」,不僅可以起到媒介信息中介和過濾環節的作用,還可以為網民提供科學理性的觀點和建議,也可以成為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橋梁和紐帶,以強化主流言論,孤立非主流言論,對網路輿論的最後形成起著主導性作用。

建立分工協作、專兼職結合的網路評論員隊伍,理順體制機制,增加投入,擴大網上影響。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網路評論員隊伍是做好網上輿論引導工作的關鍵,要著手建立起專職、兼職和覆蓋全省各地、各部門的不同層次的網路評論員隊伍。在此基礎上,有意識地培育起一支高素質的網路寫手,由專兼職網評員平時負責與其聯系和交流,以應對必要時輿論引導的特殊需要。要理順工作機制,把新聞發言人與網路評論員兩只隊伍結合起來,擴大發展網路評論員隊伍的外延。

⑵ 新媒體的發展

新基建帶動數字經濟迎來全面提速提質階段新基建的步伐加快,帶動數字經濟迎來全面提速提質階段。2020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強調,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加大試劑、葯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葯、醫療設備、5G網路、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當下我國的新基建主要包括以下領域:5G基建、電力物聯網、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雲計算/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新基建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支撐,直接帶動數字經濟增長,並促進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升級,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起到助推作用。數字經濟的提速發展除了新基建的推動之外,也離不開數據的支撐,數據被正式納入生產要素范圍,數據資產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激發新型數字業態和模式,數據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拉動數字經濟增長。數字經濟在新基建的帶動下,從中低速發展向高速高質發展轉變。在高速高質發展階段,要平衡好速度和質量的關系,做到速度和質量的有機平衡。尤其需要注意,中國在發展數字經濟上要掌握核心技術,可以利用市場規模效應大力開發前沿科技,積極布局未來科技,這不僅有助於中國在國際貿易爭端中不受制於他人,也會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網路安全建設注重嚴管嚴控與開放創新並舉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因此,網路安全工作的嚴管嚴控將是常態。網路安全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針對在線服務應用、智能家居、5G等新技術安全、遠程應用軟體等新熱點新應用新問題盡快完善相關配套規定,為網路發展提供製度保障。網路安全工作除了做到有法可依之外,更要做到執法必嚴,有法可依和執法必嚴是網路安全建設嚴管嚴控的集中體現。在嚴管嚴控的同時,也十分倡導開放創新。涉及到網路安全的核心技術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不受制於他人。面對復雜多變的網路環境,要有風險意識,而舉辦網路安全挑戰賽是整合頂尖攻防力量的有效方式。由於信息系統的高度復雜性,即使高水平的開發團隊也難以靠自身發現所有的漏洞和風險。因此,通過網路安全挑戰賽提前預知查找風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鼓勵「白帽黑客」在黑客惡意攻擊之前發覺並解決網路漏洞。與此同時,面對數據分享與保護等新領域工作,要找好安全風險與行業發展之間的平衡點,不能因為某一方的發展而妨礙另一方的成長,努力實現網路安全和行業發展的並重。在傳媒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網路安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網路社會紛繁復雜,風險極具隱蔽性,這給網路治理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因此在嚴管嚴控的基礎上,堅持開放創新的網路安全建設新思路尤為重要。直播和短視頻仍處於黃金發展賽道直播和短視頻仍處於快速成長期。當前,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直播領域,直播功能成為社交、電商等移動應用的標配,如淘寶、京東、蘇寧等電商平台紛紛開啟直播賣貨模式。「直播+」造就出萬物皆可直播的景象,直播和短視頻領域紅利顯著。在短視頻方面,抖音、快手兩家公司仍將占據兩強位置,抖音月活突破5億,快手月活也突破4億,隨著兩家公司打造閉環生態加快流量變現,二者的用戶重合度將會不斷提升。同時,直播、短視頻等領域的網路監管將會快速跟進並不斷嚴格化,2020年6月,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會同有關部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路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范管理行動。這些國家監管措施的強化,有助於直播和短視頻從「野蠻生長」轉向「精耕細作」,從而助推其健康可持續發展。直播和短視頻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持續發揮了公益價值、社會價值。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抖音、快手等組織了多場公益助農活動,幫助農戶直播賣貨,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凸顯了直播和短視頻平台的社會責任擔當。直播和短視頻在直播賣貨中的潛能需要不斷得到釋放,在發展中解決問題是目前直播和短視頻領域的原則思想,這給其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我國三線及以下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為直播和短視頻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5G+」加速產業互聯網變局5G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推動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升級、經濟社會轉型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的主要動力。疫情加速了我國產業互聯網發展進程,傳統產業數字化發展共識得到進一步凝聚,產業互聯網化實踐也在加速推進。2019年10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公布5G商用套餐於11月1日上線,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時代。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部署建設5G基站。未來,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將與產業發展緊密融合,產品研發得到升級,產業鏈得到優化,催生新的產品類型、商業模式和管理服務。2020年2月,國際電聯(ITU)已啟動6G研究工作,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的產業實踐也在加速產業變革。當前,我國5G網路建設進入快車道,同時帶動相關投資、加快消費升級、促進就業增長。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20年10月23日,已累計開通5G基站69萬個。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到2030年,在直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的總產出、經濟增加值、就業機會分別為6.3萬億元、2.9萬億元和800萬個;在間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的總產出、經濟增加值、就業機會分別為10.6萬億元、3.6萬億元和1150萬個。5G作為基礎技術,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應用廣泛,深刻改變了其布局和發展方向。藉助5G技術,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得以加快實施,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效果愈發顯現。互聯網巨頭積極布局超級APP生態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應用的邊界不斷被打破,主要呈擴張趨勢。在5G等新興技術的帶動下,萬物互聯的構想逐步落地,APP功能單一的局限性與用戶多功能需求之間的矛盾不斷顯露,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超級APP生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在線辦公、無接觸服務等新數字化服務模式在培養了用戶使用習慣的同時,加速了生活服務數字化轉型,也讓平台經濟快速發展。中國互聯網巨頭紛紛搶佔新賽道,如淘寶、京東、拼多多、蘇寧等電商平檯布局直播賣貨領域,以適應新媒體環境下用戶購物場景的新變化。互聯網巨頭紛紛在一個APP上集合多功能,打造多樣化體驗,強化超級APP功能,新技術帶動互聯網應用邊界不斷擴張。互聯網巨頭通過打造「一個APP、多種功能」的用戶體驗,布局超級APP生態,不斷佔領用戶的注意力,牢牢將用戶的眼球吸引在自己的產品和應用中。超級APP生態在給用戶提供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定風險,如用戶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會相應增加,隱私權受到威脅。互聯網出海面臨新階段發展機遇和挑戰根據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8》,中國產品、互聯網企業塑造的中國科技形象在國際上表現亮眼。但面對國內互聯網市場紅利消退的現狀,在後疫情時代,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瞄準國際市場。在國際環境影響下,互聯網企業面臨因信息安全或其他層面的問題而受到打壓的風險。近年來,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有所抬頭,給國際局勢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風險,我國互聯網企業出海或將遇到更多挫折和挑戰。與早期互聯網出海不同,此階段的互聯網企業出海更加註重社會融入度和體系化,在具備技術保證和跨文化考慮的前提下進行業務布局。同時,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互聯網企業面臨各種風險,需要提前規劃,進行風險評估和預案准備。微傳播價值與媒體融合價值回歸本質疫情期間公眾的信息需求及信息過剩現狀,引發人們對於微傳播、媒體融合、融媒體價值導向問題的思考。隨著微傳播、移動傳播成為主流信息傳播方式,媒體融合不斷深入,新傳播技術不斷更迭,新聞傳播工作的價值本質問題值得關注。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關疫情的信息如潮水般涌來,疫情帶來的緊張、懼怕、懷疑等情緒不斷發酵,隔離在家使得負面情緒更加難以排解,群體性抑鬱情緒由此產生。疫情相關的信息使公眾的負面情緒不斷升溫,泛焦慮情緒充斥在人們的心中。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狀態對於公眾而言不僅僅只是情緒方面的表現,久而久之也會對其生理健康產生潛在的威脅。因此,微傳播價值與媒體融合價值需要回歸到人的本身,多關注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微傳播價值與媒體融合價值回歸本質也是由人民至上的理念決定的。新媒體工作需要將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在對人的關註上。而建設性新聞理念也重視對人的關注,建設性新聞指的是在新媒體環境下一種積極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新聞實踐的新探索。這類新聞實踐強調在新聞報道中除了要堅持內容的客觀真實外,也應拓展報道的思路,要以解決問題為報道宗旨。隨著微傳播價值與媒體融合價值回歸本質和人們對提供解決問題方案信息的需求增大,建設性新聞的應用價值會不斷凸顯。建設性新聞中的對策型趨向將是未來媒體業務發展的重點。「耳朵經濟」迸發市場發展活力「耳朵經濟」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增長態勢明顯,迸發市場發展活力。以聲音為媒介的陪伴形成了以網路音頻行業為代表的「耳朵經濟」,不同於其他網路內容產業爭奪用戶注意力資源的邏輯,「耳朵經濟」的商業邏輯是立足聲音的不飽和性特質,利用聲音媒介的可疊加性,用音頻賦予時間雙線性價值。音頻適用於家務、駕駛、運動、候車等多元場景,幫助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的年輕人在同一時空完成多任務作業,實現時空的延展。可以說,社會效率要求越高,用戶對音頻的需求越大。隨著智能家居和產品的發展、5G等新技術的推動、智能語音交互系統的落地,音頻內容使用場景會得到迅速拓展,中國數字音頻市場迎來發展新契機。同時,數字音頻本身的伴隨性和收聽性屬性,也在滿足兒童、中老年等特定人群需求上具有發展優勢。疫情期間,在線音頻平台荔枝APP上的曲藝相聲和讀物朗誦等內容版塊受到中老年人的熱捧。此外,無線耳機產業的發展與在線音頻互相促進,數字音頻成為智能互聯時代的重要入口,消費場景和模式不斷多元化。「耳朵經濟」隨著社會效率要求的不斷提高,而不斷釋放新的增長勢能,成為新媒體發展趨勢之一。「耳朵經濟」的興起和發展也說明了我國經濟發展類別越發細化,人的感官在新媒體環境下也具有一定的消費市場,如與人的視覺相關的AR/VR。因此重視人類感官及自身價值的挖掘,不斷釋放消費潛力,可能會在未來成為新的趨勢。網路文化呈「破圈化」發展趨勢新傳播技術賦予傳統文化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互聯網+文化」「智能+文化」等催生網路文化新業態。文創產品不斷融合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進行創新,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7.0%。網路文化內容和平台不斷「出圈」,線上線下影響力協同提升。一方面,圍繞網路文學IP,網路文學閱讀、數字出版、影視作品、相關游戲等文化產品產業鏈成熟發展,2019年7月上映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從哪吒這個大IP中挖掘新意,深受各年齡層觀眾的喜愛。《後浪》演講的刷屏也表明以B站為代表的網路文化平台不斷主流化,日益影響到更多的群體。另一方面,網路文學等網路文化出海成績矚目,《琅琊榜》《楚喬傳》《錦綉未央》《延禧攻略》等國產電視劇在YouTube平台上都突破了上億次播放量,網路文化及其衍生的影視文化成為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方式。網路文化將各圈層群體連接起來,不斷擴張自身的版圖,協調著一定的社會關系。網路文化「破圈化」發展有助於圈層之間增進交流,緩和矛盾。如春節期間全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動畫電影這一活動,促進了家庭和諧。網路文化愈發成為各圈層群體的減壓閥、關系的調節器。數字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不斷推進隨著政務新媒體建設的不斷優化、政務數據的有序共享、社會數據的合理利用、互聯網平台的有效協同、公眾的積極參與,多元共治的數字治理模式逐漸形成。數字社會治理注重融合治理方式,做到線上線下融合治理,國內國外全盤化治理。數字治理手段不斷得到理念認同和實際應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主動作為、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以北京亦庄一站式融媒平台尚亦城APP團隊的智能大數據防控治理平台「戰疫金盾」為例,該平台集政策傳導、知識科普、新聞動態、企民服務的公共服務與信息採集、數據分析、監測預警、輔助調度的決策輔助等功能於一體,在服務社區防控、助力企業復產復工、精準幫扶、調配資源等方面均提供了有效幫助。尤其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數字治理的優勢愈發凸顯。在無接觸的要求下,這種有效協同、多元治理的數字治理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得到了檢驗與提升,助力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數字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將社會成員納入到治理體系中,能夠更好地進行群策群力、有效溝通,極大地降低了治理的成本,提高了治理的效率。把握新媒體發展十大趨勢,讓新媒體更好發揮其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其一,提高對新媒體發展規劃的重視度。要充分考慮到我們當下所處的新媒體環境,需要深刻洞察我國網民規模、結構等新情況新變化,順勢而為,積極作為,讓新媒體更好地融入到國家戰略部署和個人發展中。其二,堅持新媒體發展人民至上理念。新媒體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原則,做到人民至上,這是我國新媒體發展的本質要求和價值遵循。讓新媒體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三,堅持新媒體內容導向。內容是戰勝一切的法寶,沒有內容,眾多的形式只能是徒有其表。新媒體發展不能因為追求流量而忽視內容的發展,要堅持用優質內容贏得用戶。其四,加快最新技術落地。核心技術研發刻不容緩的同時,技術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實驗室,要發揮其應有的應用價值,尤其是將最新技術應用到數字經濟、新媒體發展中。

⑶ 如何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從六個方面融合:
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把雹辯握時代走向,源亂缺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融合發展根基。
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分別介紹:
(一)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雖然新媒體發展迅猛,但從宣傳的實際情況看,傳統媒體不可能被新媒體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傳統媒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品牌優勢,以達到引領帶動新媒體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影響力輻射新媒體的目的。
一是變革觀念,強化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網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媒體,不斷適應新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用戶被動接受的方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二是傳統媒體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用戶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做大做強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從而提高新媒體在用戶心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觀念轉變,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動作為,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首先,宣傳部門要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新媒體。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宣傳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新媒體,促使幹部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互聯網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網路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傳統媒體要轉換思維,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各級報紙、電台和電視台要善於學習和借鑒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長期規劃,逐步實現媒介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傳統媒體要善於分析和運用互聯網模式,不斷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
第一,各級新聞媒體要加快網站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彌補傳統媒體內容不易保存、檢索不便等缺點,不斷推動媒介內容向網路延伸。
第二,加強內容建設。一是堅持內容為王,發揮專業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以權威報道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以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適應新媒體傳播特點,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佔先機;三是塑造融合新聞,在「全」「深」「廣」上狠下工夫,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為核心,通過跨媒體聯動推助優勢互補,通過專題策劃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新聞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題血肉豐滿,更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第三,立足大數據運用,創新采編流程。各級新聞媒體應致力於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采編平台,實現新聞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體數據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輻射縣區的基礎性海量信息資源池,集數據存儲、整合、備份為一體,實現數據共享。
第四,要重視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優化信息服務,強化用戶理念,注重分析用戶特點,准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明確網站定位,將政策宣傳與用戶需求有機結合,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新媒體的「快」和「准」,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與時俱進,把握媒體發展脈搏,積極主動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時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台,不斷擴大新媒體影響力。
第五,凸顯個性促發展,打造新媒體品牌效應。各級媒體要在網頁設計、圖文製作、內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顯媒體氣質,增強競爭力。
最後,增強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新聞網站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網上投票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引導用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不斷提高網站活躍度。只有既滿足用戶之間的溝陪余通與交流,又提高用戶的參與和貢獻,才能促使網站贏得良好口碑,從而聚集人氣,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對本地網站的關注度。

(三)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不斷加大技術投入。一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4G等新一代網路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發展網路視聽服務,將優質內容推送到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幕多終端,推動社交平台與新聞傳播平台對接,廣泛吸引用戶,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不斷探索新應用,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借力微博、微信等傳播平台,建設公共賬號,搶占輿論高地,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三是加強信息傳播技術應用研發,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互動化趨勢,努力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發展根基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復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提高編采人員綜合素質,盡快建立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傳播科技手段的多媒體記者隊伍;二是要大力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三是重構新聞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系統,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台,加大新興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統一調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探索媒體融合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出台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要不斷拓寬新媒體發展的資金渠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和技術人員待遇,完善技術設備,吸引人才主動投身新媒體建設。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扶持,為新媒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體要通過提高點擊率吸引廣告商,加大新媒體廣告的投放比例。要改變以往集中轟炸式的廣告宣傳與投放模式,轉而建立在實證數據採集分析基礎上的精準投放。與傳統的廣告更注重內容、創意、覆蓋面相比,新媒體廣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標用戶到達率。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籌集資金,是當前維持新媒體運營的主要渠道。

(六)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個環節。要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新媒體管理的科學方法,嚴格規范傳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一是加大網路監管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互聯網管理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指標,將網路知識作為公務員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專業人才參與互聯網管理,擴大網評員隊伍,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二是改進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通過公開監看、數據分析、技術偵察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網路狀態,獲取網路情報信息。

⑷ 如何推進「四新」經濟發展

推進「四新」經濟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尊重市場、尊重創造、尊重基層、尊重規律,回歸到「四個」看:眼睛向上,看中央的戰略部署和上海自身的責任、能力和機會;眼睛向下,看企業、看技術、看產品;眼睛向外,看國際產業變革、創新、發展的趨勢和規律;眼睛向內,看政府職能轉變,藉助自貿區平台開展創新試點,改進工作方式,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問題。
「四位一體」推進模式:通過「產業聯盟+產業基地+產業基金+產業人才基地」相結合的新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熱帶雨林型產業生態系統。
——建立由龍頭企業、中小企業、科研機構組成的創新聯盟,培育創新團隊和人才,打造拳頭產品,形成創新鏈。
——建立「國家四新經濟實踐區」,在張江高新區試點建設「四新」經濟創新基地。聚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打造成為「四新」經濟發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地。
——推進「四新」企業與投資機構的對接。開展項目融資對接會,搭建創投機構和「四新」企業投融資平台。
——依託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產業園區和相關教育機構,建設「四新」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圍繞建立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營商環境,推動聯盟招商、平台招商、代理招商、產業鏈招商,政府回歸到「四個服務」:服務轉型、服務創新、服務企業、服務人才。
推動資金配置的基金化和市場化,設立轉型升級產業母基金,組合形成「四新」、重大項目股權直投、產業園區、中小企業等多種類多載體的基金投資板塊,同時立足產業撬動放大市場和社會資金。

閱讀全文

與新聞媒體如何助力發展四新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不發工資去什麼部門反映 瀏覽:733
如何找到企業家的事業 瀏覽:273
智商低的人為什麼過得幸福 瀏覽:168
父母愛情衛國是什麼官 瀏覽:894
怎麼科學跑步健康 瀏覽:239
江山和事業指的是什麼 瀏覽:680
吐槽婚姻法的都是什麼人豆瓣 瀏覽:571
物流經濟地理的研究內容有哪些 瀏覽:754
民事經濟糾紛時效是多少 瀏覽:527
本科會計就業方向考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471
逆境怎麼寫故事 瀏覽:164
廣州事業單位人平工資是多少 瀏覽:789
敲兩下怎麼出現健康碼 瀏覽:49
慈溪事業單位哪個好 瀏覽:747
幸福路十三中升學率是多少 瀏覽:31
什麼是建設性的幸福 瀏覽:46
怎麼弄掉健康成長系統 瀏覽:156
生肖裡面哪些算美女 瀏覽:604
魔環講的是怎麼的故事 瀏覽:818
女人嫁給了愛情該怎麼辦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