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學的具體主要內容是什麼
1樓的汗一個。。。。。。。。。。
經濟主要就是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生產力包括勞動者
勞動工具
勞動對象
其中勞動者是衡量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生產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人與人各自的地位和關系,產品的分配形式,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了後面兩者。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於生產力(促進,阻礙)
要像生產力發展,只有通過生產關系的改革,讓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LZ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給我留言
② 什麼是經濟結構包括哪些主要內容(什麼是經濟結構 包括什麼)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什麼是經濟結構包括哪些主要內容,什麼是經濟結構 包括什麼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什麼是經濟結構包括哪些主要內容,什麼是經濟結構 包括什麼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經濟結構是指企業所在地區的生產力布局情況。
2、不同的經濟結構類型關繫到企業財務活動的發展程度、范圍、投資方向、資金來源和盈利水平等。
3、資源環境是關系企業發展的資源條件。
4、 經濟結構是指經濟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的空間關系,包括企業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
5、經濟結構是一個由許多系統構成的多層次、多因素的復合體,有多重含義:(1)從一定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來考察,則主要通過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經濟成分的比重和構成來表現。
6、(2)從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再生產的各個方面的組成和構造考察,則包括產業結構(如一、二、三次產業的構成,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構成等)、分配結構(如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及其內部的結構等)、交換結構(如價格結構、進出口結構等)、消費結構、技術結構、勞動力結構等。
7、(3)從所包含的范圍來考察,則可分為國民經濟總體結構、部門結構、地區結構,以及企業結構等。
8、(4)從不同角度進行專門研究的需要來考察,又可分為經濟組織結構、產品結構、人員結構、就業結構、投資結構、能源結構、材料結構,等等......。
9、(2)什麼是經濟主要內容擴展閱讀: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第一次經濟結構調整:1979—1984年由於從1958年起到1978年,中國經濟建設除了1961—1965年的調整時期以外,許多年份都犯了盲目追求「生產高速度、建設大規模」的錯誤。
10、2. 第二次經濟結構調整:1988—1991年1988年9月,中國政府提出了治理整頓、全面深入改革的方針,在大力治理通貨膨脹的基礎上,著力調整經濟結構。
11、3.第三次經濟結構調整:1997年以後1993年下半年以後,為了治理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中國政府加強了宏觀調控,利用緊縮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抑制需求膨脹,同時繼續推進了價格體制、流通體制和財政體制、金融體制改革。
12、參考資料:網路-經濟結構。
③ 經濟包括什麼
關於「經濟」一詞的由來唯物主義代表色諾芬在他的《經濟法》中將「家庭」及「管理」兩詞的結合理解為經濟。嚴復曾將經濟一詞翻為生計。日本人將其正式翻為經濟,後由孫中山先生從日將這一說法引入中國。(一)辭典中對「經濟」一詞的解釋。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的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 第1、2個解釋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法;第3個解釋是我國古代對經濟一詞的用法;第4、5個解釋是古希臘對經濟一詞的用法。 (二)傳統的政治經濟學著作中對「經濟」一詞的解釋。 6.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7.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8.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三)俄羅斯經濟學家對經濟的定義。 9.經濟就是遵循一定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10.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為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為的總和(以上見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政治經濟學原理》)。 (四)西方經濟學對經濟的解釋。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經濟是指財富; 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8.經濟指社會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社會資源被利用; 10.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 11.經濟是指金融市場行為,金融市場將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1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13.經濟是指政府支出、稅收、預算、赤字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4.經濟是指經濟周期中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增長的政策; 15.經濟是指各國貿易模式貿易壁壘的影響;16.經濟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17.經濟是指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 1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1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動作經濟原則 動作經濟原則,即在於人在操作作業時,能以最少的勞力在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經濟法則,對這個法則能好好的學習與使用,在工廠內,我們可在許多地方發現許多不合乎此法則的動作,當然工作效率會低,人員易於疲勞。在國內學界,對「Finance」一詞的翻譯及內涵界定存在較大爭議。總覽50多年來國內出版的各類財經專業辭典,「Finance」一詞的漢語對譯主要有「金融」、「財政」、「財務」、「融資」四種。相對而言,後三種譯法用途相對特定,唯有「金融」頗值商榷。「金融」就其理論內涵來說,在國內具有轉軌經濟背景下的典型特徵。基於貨幣、信用、銀行、貨幣供求、貨幣政策、國際收支、匯率等專題的傳統式金融研究,對於「金融」一詞的代表性定義為「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劉鴻儒,1995),並不突出反映資本市場的地位。
④ 經濟是指什麼呢
涵義分別有:
(1) 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如我們農業經濟的急速發展。
金融市場
6.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7.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8.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9.經濟就是遵循一定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10.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為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為的總和(以上見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政治經濟學原理》)。
西方經濟學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1.經濟是指財富;
1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1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1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1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1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1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18.經濟指社會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1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社會資源被利用;
20.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21.經濟是指金融市場行為,金融市場將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2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23.經濟是指政府支出、稅收、預算、赤字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24.經濟是指經濟周期中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增長的政策;
25.經濟是指各國貿易模式貿易壁壘的影響;
26.經濟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27.經濟是指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
2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2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30..經濟是人類運用生物、非生物、信息、能量、資本等資源及工具製造或創造出滿足人們不同需求產品的活動。
⑤ 什麼是經濟環境,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所謂經濟環境是指構成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經濟狀況和國家經濟政策,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能力和支出模式的因素,它包括收入的變化,消費者支出模式的變化等。
分享
結構
社會經濟狀況包括經濟要素的性質、水平、結構、變動趨勢等多方面的內容,涉及國家、社會、市場及自然等多個領域。國家經濟政策是國家履行經濟管理職能,調控國家宏觀經濟水平,結構,實施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方針,對企業經濟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 經濟這一詞來源於希臘語,其意思為「管理一個家庭的人」。唯物主義代表色諾芬在他的《經濟論》中將「家庭」及「管理」兩詞的結合理解為經濟。嚴復曾將經濟一詞翻為生計。日本人將其正式翻為經濟,後由孫中山先生從日將這一說法引入中國。經濟是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
案例
企業的經濟環境是指企業面臨的社會經濟條件及其運行狀況、發展趨勢、產業結構、交通運輸、資源等情況。是制約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⑥ 經濟學的具體主要內容是什麼
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部分:
一.宏觀經濟學是研究國民經濟系統整體運行的經濟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作為消費者的家庭部門和作為生產者的廠商部門如何作出選擇,以決定消費和投資數量,從而決定整個經濟的總需求。
第二:家庭和廠商部門如何選擇供給投入以決定整個經濟的總供給。
第三:經濟中的總需求和總供給決定資源總量和價格總水平。
第四:資源總量和價格總水平的長期變動趨勢。
二.微觀經濟學以單個經濟單位作為研究對象,圍繞稀缺資源的配置,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定,其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具體來說,就是研究均衡價格的決定和變動,消費者行為的決定和變動,生產者行為的決定和變化,市場結構差異,要素市場的價格決定和變化,一般均衡過程以及福利經濟等問題。
微觀經濟學通過對以上理論的研究,為市場主體的生產行為和消費行為提供解釋和指導。所以,微觀經濟學的內容包括一般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市場結構理論,要素市場理論,一般均衡理論,福利經濟學以及微觀經濟政策等。微觀經濟學在分析方法上,既採用實證分析方法,又採用規范分析方法,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邊際分析方法等。
⑦ 經濟學主要講的是什麼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生活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滿足」的學問。 一切經濟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在哪裡? 因為,無論任何一種經濟現象的產生、存在、延伸,都有"需要"的原因在背後做支撐,所以,一切經濟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需要!即:社會的文明進步「需要」和人的生活「需要」。因此,經濟學的研究應該從「需要」入手,抓住「需要」這條主線,展開經濟學理論超前於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創新。 社會進步「需要」與個人生活「需要 經濟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滿足」社會進步「需要」與個人生活「需要」的過程。也就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是以滿足社會進步「需要」的同時滿足個人生活中的「需要」,並且,兩者不得有任何的偏廢。 由於,個人生活的「需要」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式,並且這兩種「需要」關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社會文明進步的「需要」是以「統籌、計劃、運做」的方式來實現「滿足」的;個人生活的「需要」是以「交易」的方式來實現「滿足」的。「交易」在「市場繁榮」的前提下能夠給人以更加充分的「滿足」;「統籌、計劃、運做」在「資源豐富」的前提下,能夠「滿足」社會進行高度文明創造的需要。市場繁榮是資源豐富的原因,資源豐富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基礎,社會物質文明建設是市場繁榮發生更加深刻的變化的前提。因此,市場經濟不是可以孤立發展的,計劃經濟不是可無的,應當根據條件的轉換,把「經濟發展」的機制運行起來,也就是根據「物質基礎」的能量狀況,設計一種能夠讓這種「能量」充分釋放於社會「文明進步」過程中的經濟體制,同理,也可以根據「市場空間」的允許狀況,設計一種能夠更加充分滿足人的「需要」的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