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現代經濟運行方式有哪些

現代經濟運行方式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06 12:43:48

1. 現代經濟運行的特點

經濟學存在的前提是資源的相對有限性,經濟學需要研究的是針對資源相對有限的原理,利用市場的調節作用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從而使價值最大化而滿足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 資源只有是有限的(至少相對於當前的科學水平來說)是經濟學存在的基礎,如果資源是無限的,每一個人都能夠無限地索取,那麼經濟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而經濟學的手段就是怎樣通過市場的杠桿作用對資源進行配置,從而能夠一定程度上滿足人類的需要~~~

2. 什麼是經濟發展方式

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既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容,還包括產業結構、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鄉結構、區域結構、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內容。

經濟增長方式一般是指通過生產要素變化包括數量增加、結構變化、質量改善等,實現經濟增長的方法和模式。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首先涉及經濟增長方式的概念及其類型特徵。以《現代經濟辭典》給出的定義為代表:經濟增長方式是「生產要素的分配、投入、組合和使用的方式」。

這一定義言簡意賅。然而從實際觀察出發,這個定義過於狹窄。凡是有助於驅動經濟增長的要素組合,均可以稱之為經濟增長的一種方式。

(2)現代經濟運行方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市場本質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一)市場的本質是大眾購買力與大眾需求的結合。沒有購買力的大眾需求是形不成市場的。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標是建成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體系。——所謂環境友好型,不僅包涵自然環境,更應該包涵社會環境。只有支撐經濟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得到保障,經濟才能健康發展。

只有經濟發展所需的市場基礎得到保障,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才有保障;只有大眾購買力得到保障,經濟發展所需的市場基礎才會得到保障。

(三)一切形式的經濟實體都是以大眾購買力作為其終極消費市場的。即使是表面上看起來不會直接依賴大眾購買力的經濟門類,譬如原材料生產行業等,也都是以大眾購買力作為終極市場的。

如果大眾購買力疲軟,則原材料生產企業也一定會受到影響,因為使用這些企業的產品的行業是依賴於大眾購買力的。這些行業在受到大眾購買力疲軟影響的時候,所需的原材料自然會減少。因此,幾乎沒有一個經濟實體是不受大眾購買力的影響的。

(四)建成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體系的核心,就是保障大眾購買力的提高與經濟發展速度基本同步。也就是說必須使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收入增長速度與經濟發展速度基本同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才能維持經濟領域的「生態平衡」。

(五)社會和諧的基礎在於經濟領域。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體系就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六)不僅中國還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全世界都需要發展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

2008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就是全球市場疲軟(即全球購買力疲軟),任何損害大眾購買力的行為,都必然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所以,只有發展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才能避免全世界的由經濟發展問題所引發的一切災難。

3. 什麼是現代經濟

現代經濟是量產、交換的經濟

1、經濟發展,是有需求的產品、財富的增長乃至大眾收入都有增長從根本上應當說,經濟發展,是社會財富總量的增長。經濟發展,直接、主要的,應當是與人類的生產能力成正比的。即:人類的能力強,產出多,經濟自然就應當增長。但是,經濟的運行現實並不簡單的全是這樣。經濟增長,粗略說是財富總量增長。細說,還應當是有需求、可應用的產品、財富的增長。不需要的「增長」,不能算「增長」。人們還認為,經濟不衰退,應當表現為「大家都有事干」,失業率低,也即大家都有收入乃至大家收入都增長。這樣的「經濟發展」,就不簡單的只與人類的生產能力有關了。

2、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已經從「自產不足」向「量產」演進人類社會的經濟是怎樣運行發展的?我們不妨回看一下人類社會的發展史:

在人類發展早期,曾處於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狀態。一個人整日勞作,也不足以果腹。人為了生存而需要的勞動時間,可以說是相當長的。這作為「基本生存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幾乎佔了人的大部或全部活動時間。

在這樣的狀態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自然也是不高的。在這種時代,發展經濟,主要還是要提高人類的生產能力(這也就減少了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的必要勞動時間」)。

隨著生產工具的發展,人類生產能力提高,人在生理可以承受的勞動時間內的勞作所產出的漸漸增多。人們用於「基本生存的必要勞動時間」,因此也不斷減少。

人類社會的生產,從「自產不足」向「自產可足」(自給自足)發展,並在逐步實現分工、規模化乃至大規模的自動化生產中,走向了以批量生產為主的「量產」的生產。

發展到當今,人類的生產活動、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已經能夠達到較高水準。與大工業相連的人的一般勞動,已有很大剩餘(也可以說是,人的「基本生存必要勞動時間」已不需要很多)。例如,農業人口只需占總人口很小比重(據說美國只有3%左右)。按人均計算,一個

人生產的糧食、生活用品及其他產品,可以供十個人,一百個人使用。可以說,現代農業和工業乃至各行各業,機械化水平、自動化、電子化、信息化或曰現代化水平已經很高,批量生產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的主要生產方式和最突出的特點(這不但是因為人類的生產能力已經能夠「量產」,還因為「量產」也能更好地實現規模效益)。

3、現代「量產」經濟運行和發展,需要「等量價值」的需求和交換

人類已經有能力實行「批量」乃至大批量的生產,這對社會發展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和影響?

(1)因為「量產」,人們可以不必再為基本生存需要而耗費大量時間。從理論上說,「量產」甚至可以使人類只用個人能夠承受的勞動時間的一部分乃至一小部分,就可能滿足基本生存的需要。——這可以使人們有更多時間去從事非基本生存需要的工作和活動;或者,也可以使在必要時(如社會保障、救災、維護安全穩定等特殊情況下),社會生活的基本維系,相對比較容易。

(2)實際上,人們仍然用很多的時間(例如滿負荷工作量),去生產、工作、產出。——但這就更需要其他方面有與之相適應的需求,來消費其產品並有相應的價值去兌換其產出的價值。

或許「問題」正出在這里:誰有、怎樣才有相應的能力,來消費和兌換這些生產力水平較高的、對「量產」的個人需求來說已經是多餘的、較多的勞動成果?

(3)人類生產能力不斷發展,批量生產的水平不斷增加,還意味著:有人在原來從事的產業、生產形式中的勞動,會不斷地成為「多餘」。——由於不斷擴大的自動化水平和大規模的生產,使產量增加快,能夠很快地超過需求(或超過購買力水平),這就產生了由於生產力發展(「量產」水平提高)而「多餘」的勞動。

那些由於生產力發展(「量產」水平提高)而「多餘」的勞動,就需要轉到其他尚未多餘的或新的產業、新的勞動形式中去。如果繼續「老行當」,堅持做已經「多餘」的行業和「多餘」的勞動者,其產品將由於沒有需求而積壓乃至不能再生產,同時其還會因產品賣不出並不能再從事生產而沒有收入、沒有工作。——如果是這樣,這部分因「多餘生產」而成為「富餘的勞動力」的無收入者,勢必要減少其需求。而減少需求,又會影響社會的總體需求從而影響其他的為「需求」而進行的生產。

(4)同時,由於同處於地球上的人類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一部分國家或地區人們的生產能力強,而其他部分還較弱。這又會造成這兩部分之間的「等價交換」,難於實現。——因為,一方能力較強、創造的價值會相對地多而高,另一方可能相對地低而少。這不但會使生產能力有差距的不同地區和人們之間,出現貧富差距;也會影響雙方的發展。一方面,發達地區的產品,會由於沒有足夠可以兌換其生產價值的需求而積壓乃至減少產量,並因產品賣不出、不能維持、擴大生產而減少收入;另一方面,欠發達地區因為生產能力不強,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獲取(兌換)自己發展需要的產品,而難於擺脫欠發達的狀況。這也將會影響社會的總體需求從而影響其他的為「需求」而進行的生產。

總之,以批量生產、交換來滿足需求並維持乃至擴大再生產,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的主要運行方式。

二、構成現代經濟的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和運行模式探討

那麼,現代「量產」經濟有那些要素呢?

簡要的說,可分為主體要素,價值代換要素,流通要素。

1、主體要素:是經濟運行的主體性要素,是社會的生產、需求和消費主體。

可以分為:供需要素A方和B方。

這A、B方,每一方又都是一個可與另一方交換供求的、有產有需的實體。

它們每一方也可以具體分解為供需兩個方面:A供,A需;B供,B需。(例如:火力發電廠供電,需要煤炭;煤礦供煤,需要電力作為動力;等等。)

2、價值代換要素:資金提供、借貸要素,我們可以稱之為C方。

這是資金提供、借貸方。這或許可說是一個價值的確認、代理和提供方。

這里是簡化了經濟運行實體,僅分為A、B、C三方。在現實中實際上是有眾多個A、B、C三方的。

3、流通要素。這是經濟運行的中介性要素,可以簡略分為:

信息流(供求信息、購入或售出的酌定信息等,這里以代號X標示之);

物流(購入售出物資的運儲配送等,以代號W標示之);

資金流(產出和購入的資金需求和收入,以代號J標示之)。

也就是說,作為每一個A、B方的供求,他們都需要C方提供兌付,以代換實現各自產出的價值,他們之間都應該有三種流通要素(信息流X、資金流J、物流W)連接,以使供需能夠實現流動,經濟系統得以持續運行。

也就是說,現代經濟運行可以簡化為至少有以下8個要素:

⑴A供,⑵A需;⑶B供,⑷B需。⑸C。⑹X;⑺J;⑻W。

在以上要素的參與下,我們對經濟的運行可以做如下的描述:

(1)假設,生產從經濟的主體「A需」和「B需」處開始。(如電廠需煤;煤礦需電)

(2)為了能夠開始生產,首先需要信息:產品有沒有人要?(通過信息了解、預測,確定生產;通過信息交換,簽定供需合同。)

(3)了解和確認了需求,「以銷定產」組織生產,需要用以往生產售出所得的收入(或從C方借貸的「收入」),來支出設備、人工、原材料等生產費用。(這里付出資金購物時產生資金流,獲得產品的「物流」)

(4)接著,進到A供、B供。生產完成售出,收回資金。(這里,售出產品形成「物流」,收入「資金流」。)

(5)再從A需、B需開始,以此往復。

當然,實際的運行比這里的簡化描述要復雜得多。但是,其運行脈絡即此。

這樣,那麼:

在生產能力足夠的前提下,各要素充分參與,流通順暢、供需平衡,經濟就會正常運行;

流通順暢,同時需求和生產還有提高且在提高的基礎上實現新的供需平衡,經濟就會正常運行並發展。

如果其中的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環環相接的經濟運行就會受到影響。

三、現代經濟平穩運行、持續發展的條件和要求

現代經濟是「量產」的經濟,「量產」更加需要「交換」,故而我們或許要說,現代經濟是「量產」和交換的經濟。那麼,要發展現

代經濟,需要怎樣的條件和要求呢?

根據以上的分析,除了「在生產能力足夠的前提下,各要素充分參與,流通順暢、供需平衡,經濟就會正常運行;流通順暢、需求和生產還有提高且在提高的基礎上實現新的供需平衡,經濟就會正常運行並發展」,這里還有幾個觀點的簡述:

第一,要有全面、充分、可供各方面及時了解、交流的供求信息,包括挖掘潛在的供求信息(特別是欠發達地區,更需要挖掘其潛在的供求和資源信息。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的「交換」,可能在相當程度上要靠發掘潛在供求和資源信息來實現)。

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經濟,的確是「信息社會」的經濟。由於交換的不可缺少,信息對生產的維持、經濟的發展的重要性,也顯得更為突出。可以說,現代大規模的生產必然是「量產」,而量產必然需要交換。而交換更需要信息。正是現代「量產」、交換的經濟,在客觀要求「信息」社會化,社會「信息化」。

第二,要使資金的獲得盡可能比較便捷。通俗的說,就是要在信息流通等條件的支持下,賣得快、收回資金快、借得資金快。能較快的獲得出售產品的回籠資金或借貸資金。

這里,作為投資、實現「以錢生錢」活動的虛擬經濟,在經濟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對生產、經濟運行的正常維持和發展,產生「預支撐」作用。這對經濟的新的發展,尤其重要。

生產要先有資金,新的發展更要有帶風險的先期投入。此時,如果只靠實體經濟,等賺到錢再開始,則可能永遠開始不了。——因為,新的項目投資是從零開始的,產品還未出,究竟實效如何,雖然也能分析大約前景,畢竟未得實踐檢驗。這個時候,帶有不怕風險性質的投資,對發展特別是新的發展,就極為重要了。

當然,十分必要的是,還要有一定的保障——產品使用的保障、付款的保障;借貸資金的還款付息保障。

而要實現這些,也需要對有關各方,及時輸入足夠的信息(含發掘出有深度的、隱形的信息),並分析信息,確認信息(否則,投資方、借貸方會擔心、猶豫,不敢於決斷)。

第三,生產和消費能力的足夠和不斷提高。

這包括:

①人的能力(人力資源——人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技能水平等)的足夠和不斷提高。

由於科技的發展和人們需求的變化與發展,必然要求人類不斷的以新的「產業」去進行新的「生產」和作業。這樣,才能使人類的生活需求更加豐富、高級,並使原先從事某種生產、因為生產能力發展等原因形成的「富餘出的人力資源」,有新的生產任務、工作任務。而人類只有不斷提高能力,才能適應科技和需求的變化發展。

②客觀世界資源的足夠和對潛在資源的不斷發掘。其中,欠發達地區的潛在的各類資源的發掘,是這些地區發展的關鍵之一。

③消費能力足夠和不斷有所發展。這也需要在有產出的前提下,有積極、合理的消費觀念。使合理的產出能夠及時獲得相當的銷售收入。同時,在消費者有相當收入的前提下積極消費觀念的形成,還要與必要的保障制度結合——使有一定收入者,比較的無後顧之憂,願意、「敢於」、能夠消費。

:(1)經濟現代化是相對有序的和可以預期的。(2)經濟現代化是一個革命的過程。(3)經濟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4)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5)經濟現代化是一個不平衡的過程。(6)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7)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可能停滯、中斷或倒退的過程。(8)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全球的過程。(9)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國際差距擴大的過程(經濟效率趨異的過程)。(10)經濟現代化是一個經濟結構趨同的過程。(11)經濟現代化是一個進步的過程。(12)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過程。(13)經濟現代化不是一個完全自發的過程。(14)經濟現代化是可以定量分析的。

二、歸納經典經濟現代化理論,提出廣義經濟現代化理論

1、歸納經典經濟現代化理論

經典經濟現代化理論,作為經典現代化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在20世紀50至60年代形成的。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的《經濟成長的階段》的問世,可以作為經典經濟現代化理論誕生的一個重要標志。經典經濟現代化理論是關於經濟現代化的一個理論集合,它包括經典經濟現代化的一般理論、分支理論和借用理論等。

經典經濟現代化指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經濟領域發生的一種革命性變化,它包括國民經濟的全面工業化、勞動生產率的持續增長和國際經濟競爭的不斷強化。經典經濟現代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它不是孤立的,而是既受政治和文化的影響,又與經典社會現代化相互作用,同時受科技水平的制約和國際關系的制衡。

經典經濟現代化主要結果是:完成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變,市場經濟觀念的形成和普及,現代科技和能源的大規模應用,經濟活動的工業化和專業化,生產方式的機械化和電氣化,工業比重上升和農業比重下降,經濟效率的持續增長,經濟福利和社會公平的提高等。工業化的完成和勞動生產率達到工業經濟先進水平是完成經典經濟現代化的關鍵標志。

4. 現代世界四種經濟模式

事實上,在歐洲,現代經濟誕生過程的陣痛緩慢而又鑽心。而且,受到傷害的不是滿腔熱情的外來移民,如美國那樣,而是充滿疑慮的農民。經歷許多災難後,歐洲人在二戰後終於在個人努力與集體責任之間取得成功的平衡。所有西歐人共享一項承諾,即按全球標准稱得上慷慨的、由國家組織的社會福利。但比利時經濟學家安德列·薩佩爾指出,在操作方法上,至少有四種相當不同的模式。

「北歐模式」(丹麥、芬蘭、瑞典、以及荷蘭)在社會保護以及普遍福利供應上的公共支出最大。勞動力市場相對不受管制,但有著「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而強大的工會帶來工資方面的高度平等。

「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愛爾蘭與英國)提供相當優厚的作為最後救濟手段的社會補助,現金補貼主要給予工作年齡的人。工會勢力單薄,勞動力市場相對不受管制。

「萊茵河地區模式」(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及盧森堡)依靠社會保險來救助失業者和提供養老金。這些國家的就業保護強於北歐國家。工會也很強大,並在擴大集體議價結果的問題上享有法律保護。

最後是「地中海模式」(希臘、義大利、葡萄牙及西班牙),這種模式注重對老年人養老金的公共支出。嚴格立法保護(並減少)就業,並對提前退休提供慷慨支持,以減少求職者人數。

上述四種模式的區別並不很嚴格。不過,類型上的區別相當說明問題。歐洲國家往往在高水平就業保護(地中海模式)與失業福利的高覆蓋(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與北歐模式)兩種模式間取捨,而萊茵河地區模式選擇了居中水平。

以歐洲兩大基本目標——高水平就業與消除相對貧困來衡量,這些不同的做法表現得有多好呢?

對於前一個目標,北歐模式與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完成得不錯,萊茵河地區模式與地中海模式相對差一些。在後一個目標上,萊茵河模式與北歐模式表現較好,而地中海模式與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較差。耐人尋味的是,薩佩爾提出,盎格魯撒克遜模式之所以在脫貧方面表現不佳,主要不是由於缺少財政再分配,而是由於社會底層的教育水準糟糕。

北歐模式在就業和脫貧兩方面均有良好表現,而地中海模式在兩方面都做得不好。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在就業方面做得不錯,但在脫貧上做得不好,而萊茵河地區模式剛好與之相反。薩佩爾教授認為,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與北歐模式效率較高(至少在勞動力市場上如此),而萊茵河模式與北歐模式較為公平。他補充指出,效率低下的模式可能也是難以持久的。這其中的一個跡象就是,萊茵河與地中海國家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較高,分別為73%和81%,相比之下,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的國家為36%,北歐國家為49%。

萊茵河國家和地中海國家的重要性相當大:它們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在擴大後的歐盟佔到2/3,在歐元區佔到90%。結論是,它們應當變得要麼更加北歐化,要麼更加盎格魯薩克遜化。變革的核心,將是去除明確的就業保護。在當今經濟變化快速進行、舊的工作崗位和傳統做法日趨過時的時代,嚴格的就業保護尤其不合適。更好的做法是提高就業能力而不是保護就業,同時針對失業的短期沖擊提供保護。

但問題是,這種建議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採納呢?尤其是,其他國家會在多大程度上仿效顯然成功的北歐模式呢?那些不能採用北歐模式的國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採用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呢?最後,歐盟在這些變革中能扮演何種角色?

首先,北歐國家的成功是毫無疑問的。但所有這些(相對較小的)國家都有著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共享對國家資助的高標准福利的承諾。在丹麥、芬蘭和瑞典,公共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都在50%以上。這個模式對德國或法國可能有意義,但它是否適合地中海國家則令人懷疑。

其次,如果走北歐路線有困難,那麼採取盎格魯撒克遜模式也不容易。萊茵河國家和地中海國家福利模式的(隱含)目標,是保護就業和家庭男主人的收入。但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因為收入差異較大,所以做不到這一點。

再次,歐盟在很大程度上對這些決策使不上力,因為福利國家的框架和勞動力市場法規仍主要掌握在國家層面。

結論是,歐洲的經濟政策模式還算過得去,能提供與「野蠻的資本主義」頗為不同的東西。北歐模式尤其如此。

問題是,對於兩個明顯卓越的選擇,其他歐洲國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採取其中的一個?以義大利為例,它永遠不會把自己變成芬蘭或英國。但有一點似乎很清楚:單純抵制變革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是自殺行為。讓歐洲人相互學習可能很難,但不這么做或許更加痛苦。

5. 經濟運行方式是什麼

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方式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方式,既有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特點,發揮國家對經濟集中調控的優勢,又有鼓勵自由競爭的特點,發揮市場經濟的調劑作用和靈活性。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未來社會主義社會應取消商品貨幣,實行計劃經濟。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經濟運行形式的設想,是建立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生產的社會化程度相當高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基礎之上的,所以,他們否定了市場經濟的合理性。
列寧認識到商品貨幣關系不是一下子能消滅的,它必然在相當長的時期存在,只有完全的社會主義才是無商品貨幣關系的產品經濟社會,因此,要利用商品貨幣關系的作用來建設社會主義。
斯大林認為,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並且,在科學社會主義運動史上他第一次提出了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規律。
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必須實行計劃經濟,但在一定時期內還必須保留商品貨幣關系,主張搞大計劃、小市場。
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在社會主義實踐中,雖然都認為應該利用商品貨幣關系來發展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但是,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都不同程度地把商品貨幣關系看作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消極因素,主張要限制並逐漸消滅商品貨幣關系。特別是斯大林和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都存在著超越歷史發展階段的錯誤。
鄧小平同志對科學社會主義的一個重大創新和突破性發展,就是以實踐為依據,提出了市場經濟也可以作為社會主義經濟運行形式,這就打破了那種將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作為劃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基本標準的傳統觀念,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始終沒有承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有力的指導,為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6. 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哪些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政府宏觀調控為主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基礎,大健康產業為核心,通過產業融合實現產業升級經濟可持續高速發展的智慧經濟理論體系與智慧經濟形態。以大健康產業這一新興產業形態作為核心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單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轉軌,而且是經濟學範式轉換。

7. 我國現代經濟發展方式是什麼

還沒有轉變,認為仍然是高消耗的,資源密集型的產業

8. 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三個領域有哪些

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三個領域如下:

1、加快形成新動能,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更多新增長點。

2、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3、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四是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務。上個世紀80年代,黨中央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大強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黨的十九大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大勢,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實現宏偉願景,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快形成先進的生產力,構建雄厚的經濟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顯著提高發展質量,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8)現代經濟運行方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

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措施。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素既有供給問題也有需求問題,既有結構問題也有總量問題,但供給側和結構性問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供給結構失衡,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供給質量不高,不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資源配置存在「脫實向虛」現象,影響了發展基礎的鞏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一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二是加快形成新動能,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更多新增長點。

三是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四是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2、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科技發展成就顯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與經濟實力還不相稱,與經濟建設主戰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還不適應。

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

一是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戰略科技力量,實現重大突破和顛覆性創新。

二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三是倡導創新文化,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四是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已連續十幾年獲得豐收,糧食產量連續4年超過1.2萬億斤,農民收入增速連續7年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必須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三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就業創業和增收渠道。

四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五是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4、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要求。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必須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推進新型城鎮化,逐步縮小差距。

一是協調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二是協調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地區開放開發、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保護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三是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加快邊疆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四是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9. 中國經濟發展三種模式

摘 要: 本文探討了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首先總結了中國模式特點,接著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四大支撐力量是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中國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競爭力。一方面,作為一個大國,應該比過去更具備全球視野,更加主動吸納整合全球資源,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國,既要「融入」全球化,又不能消極地對待游戲規則,也要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共同發展中國和外部世界的關系關系。

關鍵詞: 經濟發展模式,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

人類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發展模式是可以多樣化的,這是一種「歷史的多樣性」。有中國特點的發展模式是人類文明多樣性中的一種。這里僅就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幾個特點和內在主要支撐,談一些看法。

一、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五個特點

一個國家發展模式之優劣、成敗,關鍵看是否適合於這個國家的國情,是否給這個國家的公民帶來福祉。中國發展模式,是指從中國同時兼有發展中國家、轉型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的三重屬性出發,立足中國的特殊國情,以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有特點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五個特點:
第一點,以增進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之公民福祉為核心。因為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公民福祉又是發展的核心。目前中國人口存量已超過13億,達到13.1448億。近幾年,年出生率12.1‰左右,年死亡率6.8‰左右,年自然增長率5.3‰左右。按此計算,年人口凈增量近700萬,十年凈增人口近7000萬。中國的發展以13億人的價值和13億人的潛力的發揮為中心,旨在滿足13億人的基本需要,並促進每位成員的全面發展。這實在是舉世無雙的事情,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首先應強調這一點。
第二點,充分挖掘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的巨大制度潛力。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它有若干質的規定性,這個制度是有潛力的。在所有制問題上,在調節機制問題上,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顯著的就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結合。中國是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這種新的體制模式,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中,大致只有三個,中國、越南和寮國。應該說,在探索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結合上,中國是最早的國家。這種「內在結合」的巨大制度潛力,正在釋放過程中,並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又一特點。
第三點,努力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和作為後發國家三大優勢。一是勞動力資源豐富。目前,中國16歲以上,60歲以下且已就業的勞動者約有7.6億多人,勞動力隊伍龐大且成本較低,這是很大的優勢。二是擁有廣闊的市場。從商品市場來看,近幾年中國每年的社會商品零售額七八萬億元人民幣,2006年進口貨物8000億美元。從資本市場來看,29年來,中國引進外資7000億美元,相當多的國外企業到中國大陸投資,就是因為看中了中國大陸的市場。三是後發優勢。隨著信息革命和生物技術革命的到來,無論是老的工業化國家,還是新的工業化國家,都處於同一個起點上,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我們正在發揮並利用這種後發優勢。
第四點,著力實行有中國特色的「四輪推動」,即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四大支撐。這一點後面專門分析。
第五點,在更大范圍內推進有中國特色的「五位一體」建設,即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經濟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治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文化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重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五位一體」的建設,基本宗旨是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中國自己的貢獻。研究發展模式,應該有此廣闊的學術視野。
緊扣一個核心,整合兩種制度,發揮三大優勢,實行「四輪推動」,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特點。

二、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中的「四輪推動」

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四大支撐力量。

(一)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

工業化是中國實現現代化最重要的支點。它不僅表現為工業在國民收入和就業結構中比重的上升過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現代文明滲透到經濟社會領域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主要依靠的動力是工業化。尤其是最近幾年,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持續高於GDP增長速度。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02年的44.4%提高到2006年的53.8%。目前,中國的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是43.1%;製造業的總產值佔全社會物質總產值的比重是67.4%。按照發展中國家工業化中期工業產值應超過40%、製造業產值應超過60%的經驗,中國現在處於工業化中期,並且加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生產國。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建立起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拒絕復制前工業化國家「危機轉嫁」等傳統模式,使中國的工業化必須探索新路。這里所說的「新路」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有別於「傳統的」工業化模式,真正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二是要有別於當今世界別國的工業化,真正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道路。這種「新型工業化」與「有中國特色工業化」道路的交叉結合,即是「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可概括為下列「五個結合」:
第一,提高科技含量與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緊密結合。中國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把工業化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重在提高技術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是區別於以要素(主要是資本)大規模投入為特徵的舊式工業化的標志之一。同時,鑒於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較低的特點,努力尋求提高科技含量與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優勢的結合點,以此形成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結合的多層次工業發展格局,進而提高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二,發展城市工業與發展鄉鎮工業緊密結合。中國有600多個大中小城市,這是中國工業的重要增長地。同時,鑒於全國密集著3.5萬多個鄉鎮,也是中國工業增長的「沃土」之一。20世紀80年代期間,鄉鎮工業的數量、就業人數和總產值分別以年均26.6%、11.2%和29.6%的速度增長。到90年代,中國鄉鎮工業的產出佔到工業總產出1/3左右,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之勢。近年來,中國鄉鎮工業的技術、裝備水平迅速升級,從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等新興工業化地區的發展來看,新式武裝的鄉鎮工業已成為中國工業化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第三,推進工業化進程(特別是重化工業發展)與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緊密結合。傳統工業化在增長方面的所謂「輝煌」,是以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生態的破壞為代價的。不少發達國家走的是「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中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相對薄弱的國家。傳統的以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生態破壞為代價的工業化道路不符合中國國情,特別是在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之後,只有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之路。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單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五年降低10%的目標,是一個重要的標志。節能減排已成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明顯特徵之一。
第四,工業結構轉型與經濟體制轉型緊密結合。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推進過程中,是以基本穩定的體制結構為基礎的,雖然也有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但全面的體制轉型以及社會轉型並不突出。中國是一個不發達且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工業結構轉型與體制轉型這「兩個轉型」扭在一起,無論是微觀領域的工業企業的體制模式,還是宏觀領域的政府管理工業模式,都對工業化產生巨大的影響。
第五,工業化過程中利用外資與獨立自主緊密結合。中國的工業化是在對外開放中不斷推進的。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給中國的工業發展帶來了利用國外資金和技術的巨大歷史機會。中國正是利用全球化和「後發優勢」,有效吸收發達國家的資本和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造就了發達國家用很長時間才造就的工業化格局。同時,鑒於中國是一個走獨特道路的大國,頗為注重在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保持自己的獨立自主地位。尤其是存在投資、技術、貿易、環境等壁壘的情況下,中國在堅持對外開放的大格局中,尋求利用外資與獨立自主的最佳結合點。
此外,在當今世界新技術革命特別是信息革命迅猛發展的條件下,推進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面臨一個與信息化的關系問題,這是當今世界各個推進工業化國家(以及像英國這樣的工業化發達國家)共同面臨的新挑戰。中國緊緊抓住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化的歷史機遇,將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起來:一方面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特別是注重發揮信息化在工業發展中產生的「倍增效應」和「催化效應」;另一方面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為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提供產業支撐,著力將信息化與工業化融為一體,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現代化。

(二)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將中國的城鎮化和美國的科技革命相提並論,認為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值得重視的兩股潮流。城市化在中國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值得關註:
第一,中國城市化走的是一條「城鎮化」道路。國際上一般稱「城市化」,而中國的城市化是將鎮(指鎮本級)納入其中的,故稱為「城鎮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比較緩慢。改革開放後,城鎮化率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6年的43.9%,28年間提高了25.9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加0.93個百分點,特別是1996年-2006年間,城鎮人口比重從30.48%提高到43.9%,年均提高1.34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到2015年前後,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可能達到55%左右。
第二,中國城鎮化走的是「立體網路型」的協調發展之路。所謂「立體網路型」,即以大城市為中心、中等城市為骨幹、小城市及小城鎮為基礎,以大帶小,協調並舉,構築一個容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立體網路。這是一條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
第三,中國城鎮化採取的是區域布局「差別化」推進方略。所謂區域布局「差別化」,表現在,中國的東部重點是豐富城鎮內涵、提高城鎮化質量,形成有生命力的城鎮帶、都市圈、大城市連綿區;中部重點是大力發展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扶持區域性中心城市;西部則控制小城鎮無序發展,優先發展大城市,有重點發展中等城市,將超出環境承載容量的人口向區內大中城市和東部沿海遷移。
第四,中國城鎮化與體制轉型緊密結合。數以億計的農民進入城市或城鎮,這種巨大的社會變遷,相應地要求進行體制轉型。中國為實現城鎮化目標,應著力打破城鄉分割的格局。一則,打破城鄉人口管理的二元體制,改革戶籍和社會保障制度,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二則,改革城鄉管理體制,為簡政放權、改進政府管理方式創造條件。可見,中國上述的城鎮化戰略,與西方國家的城市化明顯不同。

(三)中國經濟的市場化

中國曾經是一個計劃經濟體制根深蒂固的國家,需緊緊抓住體制轉型這一鏈條,由外圍到核心,逐步「攻堅」。現在,市場調節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已達到95.6%,生產資料達91.9%,農副產品收購達97.7%。從國際上看,中國市場已成為世界競爭激烈的特大市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
目前中國的市場化進程,也遇到了如何繼續深化的難題:國內方面,要素市場市場化程度還較低,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等適應市場化的程度還有距離,影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各種體制性機制性障礙依然存在,行業壟斷、地區封鎖、行政壁壘等仍在妨礙公平競爭和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動。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實現要素市場的市場化,包括資本、土地、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和職業經理人市場等。國際方面,應破除進入全球市場過程中「國際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實現國內市場與全球市場的對接。

(四)以全球思維推進國際化,並以獨立自主的大國姿態參與全球化

我國實行對外開放以來,成效斐然。外貿:已成為世界第三出口大國;外商直接投資:居全世界第四名,發展中國家第一位;外匯:2006年底超過「萬億美元大關」;對外投資:2006年末累計733億美元(非金融部分)。同時,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與全球開放相聯系,必然對國內改革形成倒逼機制,使中國的經濟運行機制與國際規則加速「磨合」。近年來取得較大進展的金融改革,正是開放倒逼改革的典型例證。
中國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競爭力。一方面,作為一個大國,應該比過去更具備全球視野,更加主動吸納整合全球資源,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國,既要「融入」全球化,又不能消極地對待游戲規則,也要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共同發展中國和外部世界的關系關系。

僅供參考..需要原創進空間加QQ

閱讀全文

與現代經濟運行方式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結構經濟結構是什麼 瀏覽:565
叫什麼幸福生活的電視劇 瀏覽:524
美女有什麼事也要開開心心的握手 瀏覽:798
摸燈籠的成語故事是哪個 瀏覽:103
同事叫我美女什麼意思 瀏覽:458
海南遊泳哪裡美女多 瀏覽:124
03年非典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瀏覽:723
女方父母一直插手婚姻怎麼搞 瀏覽:77
愛情借書什麼意思 瀏覽:179
哪裡爆發新閨蜜愛情 瀏覽:527
在深圳如何快速辦健康證 瀏覽:516
什麼床車經濟實用 瀏覽:191
榨汁機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240
幸福不是什麼都有而是你恰好在身邊 瀏覽:803
鄒城外出打工怎麼開健康證明 瀏覽:356
怎麼看二次婚姻 瀏覽:300
沂水健康證去哪裡辦理 瀏覽:718
如何看待郭巨埋兒老萊娛親的故事 瀏覽:505
上海大學2018應用經濟學包括哪些專業 瀏覽:806
做慈善事業為什麼不討人好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