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怎麼了解經濟政治形勢

怎麼了解經濟政治形勢

發布時間:2023-05-08 15:01:35

① .你如何認識中國當前的政治經濟形勢

中國政治經濟形勢分析
其一是中國籌措3000億美元救助歐美的問題;
其二是股市下跌的問題;
其三是土地私有化的問題。
厲以寧給土地私有化起了逗人嚮往的名字,土地產權。他說中國農民之所以貧窮的原因,在於農民沒有土地產權。厲以寧的高論不值得一駁,但既然提到了,就不得不說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事實。大家知道,中國有幾千年的土地私有化歷史,但幾千年來農民沒有富,就是小地主也不能算富。富的只是少數大地主。相反,普通農民不僅沒有富,而且還十分貧窮,貧窮得不是等著餓死,就是走端山截道這條路子,或者一次次農民大起義。由此可知,土地私有化農民根本富不了,而且還會很快,最多五到十年的時間,在外資與內資的雙向侵略下,大多數農民會重新淪為赤貧階級。江平也在各種主流媒體頻頻出現,指點中國經濟如何如何發展。股市呢?一路狂跌,說是跌到2307點了。當然,這種跌法比我們兩年前估計的要好,因為兩年前我們估計,股市會跌到2000點或者靠下。
股市反復下跌也不是一次了,沒什麼奇怪的,但股民們一下子卻找不到北了,估計會有不少人因此傾家盪產。但是,央視早就提醒了,股市有風險,現在傾家盪產了怨不得政府,因為政府早就通過中央媒體提醒廣大股民了。股市狂跌,很多左派網友認為是美國做空中國的信號,事實也確實如此。但問題是,美國做空中國並非是美國的責任,而是中國的某些人早就為做空中國做好了准備,創造了條件,比如,美國人可以幾毛或一塊錢買到的股票,賣給中國人就是十幾塊二十幾塊甚至幾十塊了,這樣像水往家淌銀子的買賣,美國人不做是憨種。所以,有人認為是美國的陰謀問題,我的觀點卻與此相反,不是美國人的陰謀,而是中國人中有人引導西方資本做空中國。不然的話怎麼解釋為老外送銀子這一現象?
再說第一個問題,也就是中國籌措3000億美元救助歐美的問題。
這個問題「聯合早報」上有報道。我認真讀了有關政府官員的「精采」解答,但認真研究半天,怎麼看都與股市十分雷同。所不同的只是,股市是股民買企業的白條,籌措3000億美元是國家給全國人民打了個白條,這是一。其二,股價賣給外國人的賤,賤得一文不值,而賣給中國人的卻奇貴無比。雷同之處在於,都是向歐美輸出財富。當然,這次向歐美輸出財富與股市輸出法不同,因為股市輸出法是通過不同股價實現的,而這次則是通過所謂投資方式實現的。更准確的說,是通過低收益,高通漲的價值規律實現的。
或許有人說,你這話我看不懂。那麼,我們再說得詳細一點。打個比方說,有人做買賣,借了你一百塊錢,說是到期歸還,約期到了,錢也歸還你了,但那時的一百塊錢買不到借時一百塊錢的東西了,只能買到三十或五十塊錢的東西。而這一百塊錢掙的錢呢,只有十來塊錢,這樣一來一去,其實就虧了幾十塊錢。這個錢到哪裡去了呢?並沒到中國手裡,而是到了歐美國家的手裡。
以上問題從表面上看都是經濟問題。但真的是純粹的經濟問題嗎?我看未畢,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有的基礎打好了,政治翻盤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可知,中國近期緊鑼密鼓的經濟行動,必然與下一步的政治「改制」相關。那麼,中國下一步的政治改制,其方向大家都能通過以上分析清楚了。關鍵問題是左派怎麼辦?

② 如何看待當前的國際經濟政治形勢

中國所處國際經濟環境呈現了新趨勢。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對世界產生了巨大沖擊,也必定會對21世紀的國際形勢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全球化促進了世界范圍的經濟增長與繁榮,打破了舊有的國際政治地圖。由於對外開放,中國事實上已經加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中國大陸本身日蘆知益成為全球的一個最大市場之一。應當看到,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為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機遇。首先,它使我們更全面、更廣闊地去了解世界上各種經濟體制的優點和缺點,市場經濟各種模式的利與弊,從而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鑒和選擇。其次,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有利於中國發展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人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克服國內資源和市場的某些局限,促使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積極發展我國自己的跨國公司,參與全球經濟競爭,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最後,它將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使我們對什麼是現代化以及世界其他國家是怎樣實現現代化,在現代化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世界貧富更加懸殊,收益分配的不公正性與生態環境的脆弱性都惡化了。如中國國內的貧富差距、地區差距均擴大了,並因為全球化在中國的快速擴展而付出了沉重的生態環境代價。
此外,多極化與全球化的互動關系正在發揮作用,由於全球化造成的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將導致世界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使整個世界的政治格局受到嚴重的沖擊。「9·11」事件沉重打擊了本已脆弱的美國經濟,在全球化條件下,美國經濟的下降將對全球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不僅亞洲的傳統出口對美國與日本出口項目要受到影響,而且信息技術產品的出口同樣可能遭受打擊。能否避免全球經濟整體陷入衰退取決於主要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與協調,而為防止美國經濟下滑對東亞經濟復甦的影響,東亞各國也應加強合作。
總體評估,新世紀初國際經濟環境碧含在三個方面有利於中國,一是發達國家普遍看好中國經濟強勁的增長趨勢,中國成為投資與合作的首選對象;二是發達國家之間經濟競爭加劇,陪慧消這為中國引進先進技術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三是東亞區域化進程加快,為中國擴大出口實現出口結構多元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③ 如何正確認識當今的世界經濟形勢

如何正確認識當今的世界經濟形勢

正確認識當前經濟發展態勢。當前世界經濟前景復雜多變,我們在繼續保持擴大開放的同時,也要認清開放紅利在全球經濟環境趨緊的形勢下邊際收益遞減的現實。尤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前景不容樂觀所帶來的貿易摩擦之增多,會對中國商品出口以及資本走出去產生相當的阻力。
在此狀況之下,必須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的立足點依託於國內。對外開放要一如既往加大力度,對內深化改革更要砥礪前行。事實是中國城鄉二元經濟及區域差異所產生的發展壓差,如水之就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程序中,會引致資本、勞動、技術等按市場需求合理轉移。這樣一個過程,至少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仍會是一個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發展階段。在國內會自然形成一個雁陣模式,東部沿海地區在加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自身成熟的產業會逐步向中西部轉移,帶動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現代化程序。之所以說中國經濟具有韌性,一個根據就在於中國地域幅員遼闊且產業型別多樣,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業不興那業興。中國經濟的支撐並非獨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和韌性。
利用城鄉壓差,關鍵是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硬體建設方面,農村道路水電及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村莊社群的國土整治,需要相當大的投資。特別是加快農村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居民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硬體環境。二是在資本支援上,要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和土地經營權抵押試點,盤活農村資本,讓農村資本流動起來。三是加快農村教育衛生民生工程建設。通過財政補貼及增加轉移支付,有針對性地推動中西部特別是貧困地區民生建設,為地方經濟長遠發展增加人力資本支撐。

摘自網路文庫
經濟全球化不僅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也給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波動和政治不穩定。近年來,墨西哥、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的金融危機及其政治動盪,就是有力的佐證。其代價之慘痛、教訓之深刻,足當引以為鑒。經濟全球化已經叩開中國的大門,在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之同時,也對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產生了威脅和影響。我們必須正視挑戰,探索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社會政治穩定與發展的規律和對策。
一、經濟全球化對當代中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影響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生產力和世界交往高度發展的必然產物,作為一種客觀的自然歷史程序,不斷地表現出日益「超越民族國家」的特性。但在實踐中資本主義主導了經濟全球化,試圖按照其面目改造整個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資本主義化」。這種雙重性質決定了經濟全球化對世界歷史的發展,同時具有推動與阻礙的雙重影響。它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沖擊,實質上就是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挑戰。其格局總起來看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但是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是挑戰大於機遇。這不僅體現在它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挑戰上,更集中地體現在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穩定與發展的挑戰上。
首先,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挑戰,直接地影響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 其次,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 *** 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脅。
第三,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國家主權、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提出了挑戰。
第四,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新一輪政治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戰,使政治改革過程面臨更大的困難、矛盾和風險,孕育新的政治不穩定因素。
第五,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國文化與思想觀念沖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我國政治不穩定
總之,經濟全球化已經把中國和世界聯絡成為一個整體,由於存在著「蝴蝶效應」,國際社會任何一個微小的波動都可能帶來中國社會的經濟波動與政治不穩定。這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客觀事實。
二、經濟全球化影響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方式和特點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影響,是一種全方位的影響,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和特點。
從經濟方面看,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市場經濟機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響我國的經濟穩定和政治穩定。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是世界市場的全球化,世界市場按照自由競爭原則,自發地調節各國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關系。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通過世界市場和中國市場的連結,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國際經濟政治的風險、矛盾和危機,直接引導到中國社會中來,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穩定發展。其表現有二,一是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穩定發展狀況,主要是經濟總量的平衡和經濟結構的穩定。二是通過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來影響政治穩定發展。值得指出的是,經濟全球化的這些因素同時存在,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相互轉化,形成一種綜合影響力,貫穿在我國經濟政治發展程序之中。因此,市場機制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政治穩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從政治方面看,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 *** 巨集觀控制和對話協商機制來實現各國政治穩定與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程序中,各種跨國公司和企業根據自由競爭原則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圍內爭權逐利,導致了國際無 *** 主義的嚴重氾濫,卻不對各國社會的政治穩定負責。因此,維護世界經濟秩序和各國社會政治穩定的職責,仍然需要各國 *** 承擔,通過巨集觀調控、協商對話和國際合作,使市場起到基礎性配置全球性資源的作用。但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卻打著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張通過「自由民主市場模式」,鼓吹和採取 *** 管制經濟自由化政策,來消融中國 *** 管制經濟機制,制約我國 *** 管理行為過程,直接影響我國的政策穩定和政局穩定。此外,西方國家通過操縱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強調一切按照所謂的國際慣例和國際法辦事,甚至奉行單邊主義,把本國法律凌駕於國際關系准則之上,企圖迫使中國就範。這種不正當干預我國經濟政治事務的「合法」手段,對我國政治穩定的隱性影響更大更深。可見, *** 巨集觀調控、協商對話和國際合作是全球化條件下維護政治穩定的關鍵。
從文化方面看,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國際大眾文化傳播媒介及其滲透整合機制,直接和間接地影響我國公眾的政治思想穩定和民心穩定。經濟全球化不僅是物質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西方的物質文明,也帶來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對我國公眾社會政治心理的穩定狀態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今時代是一個資訊時代,但世界主要大眾傳播工具卻被西方發達國家支配著,少數全球性傳媒公司壟斷著全球資訊的釋出權和控制權,這實際上使我國公眾處在一種資訊不平等和資訊不對稱的格局之中。發達國家藉此推行文化霸權主義,推銷「西方價值」,妖魔化中國等活動,這對我國社會公眾的思想統一和心理穩定,產生和形成了無形的滲透影響和強大的輿論壓力。
從社會方面看,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體化,也是影響我國社會政治不穩定的方式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通過各種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國人民形成了越來越密切的經濟與社會聯絡,無論是在廣度還是深度方面,都已經十分普遍地擴大了,我國社會公眾生活方式也呈現出不斷國際化與全球化的趨向。由於中國與各國之間存在一定的經濟與文化差距,人們在融入全球一體化的社會生活過程中,產生了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性,造成各種各樣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從而有可能產生和加劇我國社會政治的不穩定狀況。
當前,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穩定發展的影響,呈現出這樣一些特點。第一,在影響的方向上是國際國內雙向互動。第二,在影響的內容上是經濟、政治和文化交叉滲透、相互轉化和全面擴充套件的一體化發展態勢。第三,在影響的機制上是結構—功能之間的相互聯絡、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第四,在影響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並存。第五,在影響的趨勢上是政治穩定與政治不穩定交替發展。我們以新的姿態推進改革、擴大開放,保證持續穩定發展是回應經濟全球化帶來各種不穩定挑戰的必然選擇。這是一種「沖擊—回應」互動關系,其運動軌跡和結果總的說來就是一種「不穩定—穩定—不穩定」、不斷迴圈發展以至無窮的過程。
三、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保持中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對策選擇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如何實現和維護中國社會政治穩定與政治發展,我們提出以下的對策選擇。
一是不斷解放思想,實現觀念更新,這是我們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保持中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前提條件。當前,必須從經濟全球化的視角與高度,重新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穩定及其意義。
二是不斷適應形勢發展的變化,及時進行社會政治穩定的政策調整,這是我們應對經濟全球化,保持中國社會政治穩定發展的關鍵。
三是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堅定不移地走制度創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新型體制,是保持中國社會政治穩定發展的根本。首先,堅持走制度創新全面發展的新道路,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政治和文化制度,真正實現和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和優越性,這是我們實現社會主義政治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其次,必須以「三個代表」為指導,加快新一輪體制改革的步伐。要及時抓住當前世界發展的有利時機,爭取在2010年左右逐步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其相適應的政治法律文化新型體制。要立足全球,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紐帶,不斷推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高度發展,這是實現社會主義政治穩定發展的根本動力。不斷地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國家及其政治文明,這是實現社會主義政治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建立和完善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社會主義新文化體系,這是實現社會主義政治穩定發展的巨大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再次,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民主外交路線,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穩定發展創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積極全面參與世界經濟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推動國際經濟政治制度的創新發展,創造世界各國人民的平等、多元、共贏的發展新格局,推動人類文明的和諧與進步,這是實現社會主義政治穩定與發展的根本方向。

如何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

今年上半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三期」(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 *** 政策消化期)疊加的國內形勢,黨中央、國務院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科學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堅持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助力,著力發揮市場作用,更加註重定向調控,經濟執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勢頭良好。
一、經濟執行仍處在合理區間
第一,經濟增長平穩。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269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同比增長7.5%,連續10個季度執行在7%8%的區間。雖然經濟增速比去年全年7.7%的速度略有回落,但考慮到生產要素支撐能力的變化,以及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龐大的基數,7.4%的速度並不低,而且7.4%的速度不僅高於發達經濟體,也高於其他金磚國家。
第二,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就業是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的基礎,就業穩定是經濟穩定的重要體現。近兩年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小幅減少,同時快速發展的服務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增強,加上積極就業政策的不斷完善,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超過700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0%;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數量同比增長1.8%,增加307萬人。這與多數發達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今年上半年,主要食品供應較為充足,消費品市場供求大體平衡,居民消費價格保持基本穩定。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3%,各個月份基本上是在1.8%和2.5%之間平穩執行,遠低於全年物價總水平調控目標。而其他發展中國家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仍然較高,南非、巴西、印度、俄羅斯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都在5%以上。
第四,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名義增長1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8780元,同比名義增長13.7%。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5396元,同比名義增長1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同比名義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
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主要經濟指標處於年度預期目標范圍內,沒有越出上下限,經濟執行仍處在合理區間。
二、結構調整穩中有進
黨中央、國務院准確把握經濟執行處於合理區間的有利時機,有序有力推進改革轉型,既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以市場力量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又用好 *** 這只「看得見的手」,主動作為,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新的進展。
第一,產業結構繼續優化。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增速高於一、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6.6%。第三產業增速超過第二產業,而且佔GDP的比重也超過第二產業,這是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一個重大變化,也是經濟緩中趨穩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這就意味著我國經濟正在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型經濟向服務主導型經濟轉變,這種趨勢將對經濟增長、就業以及其他方面帶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同時,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夏糧再獲豐收,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
第二,需求結構有所改善。在世界經濟復甦弱於預期、出口增速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內需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2.9%。而且,在投資增速有所回落的情況下,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得到較好發揮。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4.4%,拉動GDP增長4個百分點。
第三,收入分配結構出現積極變化。一方面,總體居民收入增速相比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速分別高出2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意味著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在提升的。另一方面,農村居民收入增幅持續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第四,節能降耗取得新進展。今年上半年,我國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嚴格淘汰落後產能,積極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清潔能源消費量佔比上升,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4.2%。

經濟下行,中央又十萬億基建救市,一切同零八年一樣,只是這次加上外資流出,形勢更壞!

如何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形勢

你要寫論文嗎?如果不寫論文,對我們個人而言,意義不大。省心省力比較好。

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你去看一下總理的報告。
我認為目前困難還是很多的哦,高速發展與環境的矛盾,創新改革與經濟效益的矛盾,人口老齡化與保險金不足的矛盾,壟斷經濟市場化與穩定的財政收入矛盾等都是以後遇到的困難。總理都有一定的解讀,相信我們還是會有好的結果。

如何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發展變

一 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成效日益明顯經過30多年的發
展,中國綜合合國力得到了較大提高,經濟總量上升。中國的發展也使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國際事務中具有了更多的話語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處於一片低靡狀態,中國也不例外,當年的經濟增長率下降了幾個百分點,失業率陡增,出口額下降。為此在2010年中國推出四萬億的投資計劃,在大量的 *** 支出的支撐下,從國內角度出發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實現了正增長。目前國民經濟總體形勢良好,繼續朝著巨集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向外看,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世界經濟復甦一波三折,脆弱的市場信心更不易恢復,極易導致國際外匯、證券、大宗商品等市場持續波動,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可能還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向內看,我國經濟趨穩的基礎尚不穩固,擴大有效需求面臨不少制約因素,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結構調整任務艱鉅,實現全年農業豐收尚存在不確定因素,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我國正處於由政策 *** 驅動向市場內生驅動的關鍵時刻。 二 提升意識
當前世界的經濟形勢我們以無力更改,我們只求在這樣危機的環境中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對此,我們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對困難和風險高度重視,又要增強責任意識,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堅定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強調憂患意識,就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估計經濟執行中已經顯現以及潛在的問題、困難和風險。不能認為經濟增速趨穩,就是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不能認為物價漲幅回落,保持物價穩定、抑制通貨膨脹就可以高枕無憂;更不能認為一些關鍵領域的巨集觀調控和改革措施初見成效,就可以放鬆甚至放手。必須密切跟蹤監測經濟執行變化,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對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帶來的新沖擊,既做好應對短期突發影響的准備,也做好長期打算,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牢牢把握主動權。 強調堅定信心和決心,就是要抓住有利時機和有利條件,在正視風險的同時也看到機遇、看到光明的發展前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經濟執行的各項指標總體上處於預期之內,企業抗風險能力正在逐步增強,巨集觀調控政策還有較大迴旋餘地,符合穩中求進的總要求。從發展階段上看,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經濟發展的動力巨大、潛力巨大,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
三 穩中求進
實現經濟穩中求進的目標,必須全面准確把握當前我國經濟形勢。這是統一認識、明確任務、做好當前和下一步經濟工作的基礎。在當今的經濟氛圍下任務艱鉅,時不我待。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切實統一到中央的分析判斷和工作部署上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以發展實體經濟為堅實基礎,以加快改革創新為強大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統籌當前與長遠,更加註重拓寬增長空間,更加註重提高增長質量,更加註重激發發展活力,更加註重共享發展成果,著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使貨幣信貸增速逐步降下來,為穩定價格總水平創造條件,另又要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的復雜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是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在控物價、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與此同時還要針對經濟執行中的突出矛盾,採取有效措施鞏固經濟社會發展好勢頭。

④ 如何正確認識當今的世界經濟形勢

經濟全球化不僅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也給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波動和政治不穩定。近年來,墨西哥、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的金融危機及其政治動盪,就是有力的佐證。其代價之慘痛、教訓之深刻,足當引以為鑒。經濟全球化已經叩開中國的大門,在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之同時,也對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產生了威脅和影響。我們必須正視挑戰,探索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社會政治穩定與發展的規律和對策。
一、經濟全球化對當代中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影響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生產力和世界交往高度發展的必然產物,作為一種客觀的自然歷史進程,不斷地表現出日益「超越民族國家」的特性。但在實踐中資本主義主導了經濟全球化,試圖按照其面目改造整個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資本主義化」。這種雙重性質決定了經濟全球化對世界歷史的發展,同時具有推動與阻礙的雙重影響。它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沖擊,實質上就是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挑戰。其格局總起來看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但是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是挑戰大於機遇。這不僅體現在它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挑戰上,更集中地體現在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穩定與發展的挑戰上。
首先,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挑戰,直接地影響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 其次,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脅。
第三,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國家主權、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提出了挑戰。
第四,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新一輪政治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戰,使政治改革過程面臨更大的困難、矛盾和風險,孕育新的政治不穩定因素。
第五,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國文化與思想觀念沖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我國政治不穩定
總之,經濟全球化已經把中國和世界聯系成為一個整體,由於存在著「蝴蝶效應」,國際社會任何一個微小的波動都可能帶來中國社會的經濟波動與政治不穩定。這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客觀事實。
二、經濟全球化影響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方式和特點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影響,是一種全方位的影響,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和特點。
從經濟方面看,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市場經濟機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響我國的經濟穩定和政治穩定。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是世界市場的全球化,世界市場按照自由競爭原則,自發地調節各國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關系。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通過世界市場和中國市場的鏈接,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國際經濟政治的風險、矛盾和危機,直接引導到中國社會中來,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穩定發展。其表現有二,一是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穩定發展狀況,主要是經濟總量的平衡和經濟結構的穩定。二是通過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來影響政治穩定發展。值得指出的是,經濟全球化的這些因素同時存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轉化,形成一種綜合影響力,貫穿在我國經濟政治發展進程之中。因此,市場機制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政治穩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從政治方面看,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政府宏觀控制和對話協商機制來實現各國政治穩定與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各種跨國公司和企業根據自由競爭原則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圍內爭權逐利,導致了國際無政府主義的嚴重泛濫,卻不對各國社會的政治穩定負責。因此,維護世界經濟秩序和各國社會政治穩定的職責,仍然需要各國政府承擔,通過宏觀調控、協商對話和國際合作,使市場起到基礎性配置全球性資源的作用。但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卻打著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張通過「自由民主市場模式」,鼓吹和採取政府管制經濟自由化政策,來消融中國政府管制經濟機制,制約我國政府管理行為過程,直接影響我國的政策穩定和政局穩定。此外,西方國家通過操縱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強調一切按照所謂的國際慣例和國際法辦事,甚至奉行單邊主義,把本國法律凌駕於國際關系准則之上,企圖迫使中國就範。這種不正當干預我國經濟政治事務的「合法」手段,對我國政治穩定的隱性影響更大更深。可見,政府宏觀調控、協商對話和國際合作是全球化條件下維護政治穩定的關鍵。
從文化方面看,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國際大眾文化傳播媒介及其滲透整合機制,直接和間接地影響我國公眾的政治思想穩定和民心穩定。經濟全球化不僅是物質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西方的物質文明,也帶來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對我國公眾社會政治心理的穩定狀態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但世界主要大眾傳播工具卻被西方發達國家支配著,少數全球性傳媒公司壟斷著全球信息的發布權和控制權,這實際上使我國公眾處在一種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對稱的格局之中。發達國家藉此推行文化霸權主義,推銷「西方價值」,妖魔化中國等活動,這對我國社會公眾的思想統一和心理穩定,產生和形成了無形的滲透影響和強大的輿論壓力。

⑤ 經濟和政治的關系有哪些如何通過學習政治來判斷經濟的走勢

經濟發展程度影響政治對外交往策略,而同時政治交往的策略也反映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程度,兩者是絕對有關聯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就是所有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上層建築包括政治,但不限於政治。

因為經濟就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就像一個人你要去買什麼東西,你要去交朋友,能不能表現的落落大方,看你有沒有錢沒有錢怎麼請客呀,沒有錢怎麼交朋友啊,沒有錢怎麼去做自己夢想中的事情啊。人是這樣的,國家也是這個道理的,經濟發展了足夠強大了,政治上自然就可以採取較為強硬的策略,因為現在的這個實力已經不需要再去跟別人妥協了。

⑥ 如何看待中國當前的政治經濟形勢

面對當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我們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增長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也面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戰.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並利用有利時機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鞏固經濟發展的好勢頭.

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
當前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物價漲幅總體可控,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
第一,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上半年經濟增速雖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民間投資保持較高增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位回穩.經濟增速適度放緩,既有全球經濟減速的影響,也是我國主動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總體上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第二,物價漲幅總體可控.雖然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但物價漲幅趨於收斂,價格上漲勢頭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從需求結構看,在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下降的同時,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從生產結構看,農業生產投入增加,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現代物流、軟體、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從收入結構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財政對社會保障、教育和醫療衛生投入大幅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明顯增加.
總體上看,未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控制物價上漲勢頭的有利條件較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受水利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資增長、產業轉移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因素的拉動,投資增速依然會保持在高位;最終消費在就業狀況改善、工資持續上升、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提高的情況下,將保持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會有所回落,但仍將回歸正常水平,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隨著穩健的貨幣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社會總需求增速放緩,加之糧食和主要工業品供應較為充裕,翹尾因素逐步減弱,以及穩定物價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今後幾個月物價漲幅將有所回落.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保持我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高速增長的難度在加大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相對較為有利,但面臨的矛盾仍然較多,突出表現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價高位運行.由於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短期內難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勞動工資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今後一個時期抑制物價上漲的任務仍很艱巨.
第二,經濟增速放緩.從投資需求看,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明顯回落.從最終消費看,受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降溫的影響,加之部分刺激消費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將有所減弱.從外部需求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出口企業生產、資金、匯率成本提高等因素疊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現放緩態勢.
第三,結構調整壓力增大.從需求結構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低於投資的貢獻率.從生產結構看,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長較快,局部地區電力供需偏緊,節能減排任務十分嚴峻.從收入結構來看,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仍明顯高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結構失衡使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相互交織,總量平衡和結構矛盾交互疊加,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
與此同時,受融資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工資上漲、匯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大,經濟效益下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買賣雙方博弈使市場陷入僵持狀態.

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當前,應從兩方面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
一是要處理好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與增強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的關系.當前,穩定物價總水平仍然是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宏觀調控的取向不能變.
與此同時,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必須增強宏觀經濟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一方面,要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使貨幣信貸增速逐步降下來,為穩定價格總水平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的復雜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二是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在控物價、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
當前我們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採取有效措施鞏固經濟社會發展好勢頭.
第一,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努力把物價漲幅降下來.當前,要繼續採取綜合措施,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力爭使物價漲幅在後幾個月降得多一些,為今後一個時期穩定物價創造條件.
第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增強內需的拉動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是增加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經濟增長速度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著力擴大內需,增強經濟自主增長力量,完善促進消費政策,促進城鄉居民持續增收,鼓勵發展新興消費領域和消費業態,促進民間投資持續較快增長.同時,要高度重視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採取措施穩定外需,避免出口大幅回落對工業生產、就業和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
第三,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力求取得更大進展.調整經濟結構,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先決條件.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持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要有針對性地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等突出困難,改善小企業發展環境.要遏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
第四,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激發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和動力.要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完善有利於產業結構升級和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要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積極構建居民收入和國民經濟同步增長的機制.

⑦ 如何了解經濟發展趨勢

了解經濟發展趨勢,神仙都難,這是個世界性難題。
1、這個首先你要懂金融,懂貨幣,就這一點就比登天難了,全中國沒有超過5個人真正懂,最懂這個在美國華爾街,美國操縱全世界的金融和貨幣很多年了,沒有那個國家能夠擺脫,就是證明。中國也有很多所謂專家,不是我貶低他們,確實水平差得遠,也就忽悠老百姓可以,在國際金融大亨面前,就是白痴。我認為這幾年就表現而言,比較懂金融和貨幣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朱鎔基,一個是郎咸平。
2、了解經濟發展趨勢,你還要懂市場經濟,不但是國內的,更要懂全球的,各個國家的經濟形勢、經濟結構、支柱產業、進出口情況等等,要有真實的統計數據,科學的分析,光憑感覺或者聽專家胡說可不行。
3、還必須要懂政治,政治經濟是分不開的,什麼樣的政治決定了什麼樣的經濟,政治的體制和政策動向會極大地影響經濟走勢。
4、要關注時事,國際上的局勢動盪和重大事件,也會微妙的影響經濟,比如911,比如地震,比如戰爭、沖突等等。
5、最好還要懂歷史,讀通了歷史,就會給判斷經濟走勢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曾經發生的歷史中,有太多的規律和參照,歷史會驚人的相似,也會奇妙的超越,特別有用。
6、其它,還要懂統計學、懂股市、懂期貨等

了解經濟發展趨勢確實是需要非常高深的學問,它可以被操縱,可以被控制,方法也是多樣的,像我們國家通常採用的提息降息、提高和降低存款准備金、政策干預房價等等這樣的辦法,說實在的,太小兒科了,跟美國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希望我的分析對你有用。

⑧ 如何判斷經濟形勢,未來經濟形勢怎麼樣

通常情況下,分析和判斷經濟形勢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看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 分析經濟形勢,首先需要重點考察總量情況,即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狀況。總需求主要是投資、消費和出口這三大需求。總供給主要是三次產業的生產。理論上說,有效供給和需求總是相等的,但實際分析時卻很難找到一組合適的指標來直接測算總供給和總需求。所以往往通過對一些重要指標的觀測來判斷總的供需狀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最直觀、最敏感的是價格指數。投資、消費、出口這些需求的變化,供給能力的變化,最終都會在價格上反映出來。貨幣供應的變化導致需求改變,也會反映在價格上。所以,價格是反映社會總供需變化最集中、也是最靈敏的指標。如總需求過於強勁,太多地超過供給能力,最終就會反映到價格猛漲上,即出現通脹,經濟表現過熱;如總需求增長乏力,供給能力過剩,也會反映到價格低迷上,即出現通縮,經濟發展表現疲軟,失業率也隨之上升。


(7)藉助數量模型方法 在實際分析中,我們還需要藉助一些數量模型方法,比如時間序列方法、計量經濟模型分析法、投入產出分析法、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法、專家分析法、監測預警模型等。用這樣一些方法來對經濟運行作更深入的研究或定量分析,可以驗證我們對經濟形勢的一些經驗看法,理清一些不容易看清楚的經濟關系,幫助我們對經濟形勢作出更加清晰准確的判斷。

⑨ 如何看待當前的國際經濟.政治形勢

在2008年即將過去之際,我們很有必要認真總結2008年的經驗和教訓,尤其是要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和行動指導和規劃好2009年的發展規劃,同時也有利於制定好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應對採取的策略。

因為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我們不但要關注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同時也要正視潮流暗動的政治形勢,所以,我們更有理由去思考和關注如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問題:

1.國家能源和糧食問題

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儲備和節約不僅是國家經濟振興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國家安全的需要,尤其是在國際經濟動盪的年代,能源戰略尤其關鍵,因為在現在我們還不能准確判斷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的時間周期,以及危機所帶來的後果,但是我們應該充分遇見危機後果所帶來危害程度有多大,這樣就必須做到未雨綢繆,加大能源戰略物質的儲備工作,做好全球安全形勢惡化的應對准備工作,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糧食的儲備不僅是滿足民生、穩定社會需要,同時也是戰備物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糧食的戰略思想應該上升到戰備的高度。

2.金融資本和外匯投資戰略

為什麼中國此次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底氣很足,就是因為我國有非常強大的外匯儲備,而不是一些人所認為的外匯過多。中國之所以在短期內能拿出4萬億「救市計劃」拉動經濟,就是因為我們有龐大的外匯神塌和充裕的國庫,這也是中國目前在國際舞台上挺直腰桿的關鍵所在!

但是資本充裕不等於經濟實力的提升能力很強,關鍵是如何管理和使用好資本?

今天的「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剛剛結束,我們就注意到美國人對中國的外匯投資就表現出極大興趣,所以我們更應該在未來審慎對待資本的對外的投資和使用。尤其是金融機構更應該在目前形勢下謹慎對待國外債券投資和所謂抄國際金融機構底,要糾正外匯投資就是一定要走出國門的習慣做法,我們可以在中國境內建立國際資本市場,採用國際資本投資的模式,這樣我們既履行了對國際社會的資本投資承諾,又能有效地保護資金的安全。要把外匯儲備花在中國最需要的能源儲備(石油和礦產)、技術、設備、實體經濟體上。

3.拉動內需的經濟戰略

國家目前真正積極准備的「家電下鄉」工程就是一個很有力度的拉動農村消費的戰略,它不僅有力於提升廣大農民生活水準,同時也有利於分擔中國家電企業擺脫經濟負擔的壓力,並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城市真正在行動起來的「廉價房」安居工程,不僅能很解決一些城市部分困難居民的住房問題,同時也有利於扼制房地業和相關產業迅速下滑的趨勢,改善和消除因為土地資源管理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得在GDP中佔有較大的房地產行業在經濟回復中的重要開始發揮出來。

但是在DTP指標中佔有較大比重的汽州瞎晌車製造業的復甦計劃還未出台,因此建議關注!

4.重視發揮中國股市在經濟建設中的「晴雨表」作用

近日,十大經濟學家聯名建議「救市」的舉措引起了社會的重點關注,而在上半年時的時候, 「救市呼聲」卻得不到媒體和冊鋒社會重點關注,不管一些人質疑他們的上書動機如何,但是「救市行動」確實在現有經濟形勢下很有必要,如果股市沒有生機,說明人們對恢復經濟的信心不足,加上很多主力消費人群因為資金被套,就失去了拉動消費的物質基礎。

最近,國務院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強調了穩定股市的作用,所以希望相關部門要積極落實好國務院的工作要求,迅速拿出有效辦法,確保股市「經濟晴雨表」的作用在最短時間內發揮出來。不要讓上半年的股市現象蔓延。

5、建立中國「夜經濟模式」拉動經濟、促進就業工作發展

「夜經濟模式」的雛形最早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的 80年代,也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起點,當時的夜市不僅讓很多人學會了適應市場經濟的技能,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城市人口的就業問題。盡管現在在少數一些城市還保留著特色的商業夜市,但是以傳統形式出現的飯店、洗浴城、KTV等服務性行業仍然在許多城市處於發展中,因此建議國家「借天時的時光」發展「中國夜經濟模式」,為更多的消費者提供增加消費的機會,同時將文化、電子商務、互聯網、夜校教育、電視購物等多種經濟形式充斥到「夜經濟模式」中去,是該模式形成產業規模,這樣就業和消費的 機會就會變得越來越多,同時也讓城市百姓的生活變得更精彩。

6.重視人才戰略的規劃和發展

在上半年的經濟調整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方面出現了專業人才素質偏低問題,否則就不會出現曠日持久的 「救市討論」和質疑「金融緊縮政策」的問題,相反很多網路草根的判斷比職業經濟人更准確。還有,在經濟走勢和股市的判斷上專業學者的觀點質量顯然偏低,這說明我國還缺少真正有一定高度的專業人才,因此,從現在開始,就應該打破以往用人以專家主導的習慣,建立起由全社會各種人才組建的經濟學隊伍,加強在「危機學」研究方面的人才培養,同時要重視開辟「百姓好建議」的綠色通道,讓更多的真知灼見有機會為國家服務,徹底打破「專家一言談」的傳統格局,避免走彎路。

7.民族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戰略

中國是具有5000多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因此不乏許多具有世界級的思想文化,而現在確有一些數典忘祖、崇洋媚外的人,公開否定民族文化精髓,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封為「神」,加上一些人為了金錢和利益不惜丟棄道德和國格,甚至公然損害國家和民族利益。

但是我們也高興地看到:在今年奧運會的火炬傳遞途中和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全球中國人都表現出驚人的團結和愛心,假如政府能夠再加以引導,如果國人能結成全都能主動買國產產品、抵制外貨、積極支持拉動內需的團結群體那該有多麼好呀!這也是一種愛國主義的體現。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

閱讀全文

與怎麼了解經濟政治形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故事兒童早教投影儀怎麼用 瀏覽:793
慕尼黑經濟科技輻射力靠什麼 瀏覽:630
事業編同省如何調動 瀏覽:869
什麼樣的愛情能讓女孩變成白骨 瀏覽:641
微信天府健康通行程碼在哪裡 瀏覽:748
新婚姻法中為什麼規定不能要彩禮 瀏覽:883
美女在一起會說男人什麼事 瀏覽:252
南川區哪些醫院是事業單位 瀏覽:594
如何看待愛情里的控制欲 瀏覽:587
祝你和愛人幸福是什麼意思 瀏覽:524
愛情片尾曲叫什麼 瀏覽:486
幸福里如何賺錢 瀏覽:501
牛皮癬和健康密碼哪個嚴重 瀏覽:66
冠山歷史故事有哪些 瀏覽:697
健康的面部有什麼特點 瀏覽:4
有個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651
美女在沙發上怎麼解鞋帶 瀏覽:965
經濟林引種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02
幸福草牙刷有什麼功效 瀏覽:916
關於婚姻的問題有哪些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