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哪個朝代戰國時期齊國到底有多強大
第一個登場亮相的則是鄭國。鄭國是周天子親戚的封國。根據記載,在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力在七個粗棗國家排名首位。沒有強大的實力不可能位居首榜神啟,也從側面說明人們認可齊游凳如國的實力。
『貳』 中國古代工商業經濟最發達的朝代是哪個呢
經商,是從奴隸社會開始的。在沒有發明錢幣之前,是以物換物。後來發明了錢幣,錢幣便成了物與物之間溝通的橋梁。最初的錢幣,並不是金屬,更不是紙幣,而是骨貝、海貝、石貝、玉貝等,所謂「城市」,城是統治者居住的地方,政治中心;而市便是商人交易的地方,經濟中心。「市」的頌拍做高峰,在一幅叫「清明上河圖」的古畫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到了東周時期,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代,通過各諸侯國的互相兼並,形成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主要諸侯國,其他小國要麼依附,要麼滅亡。自楚莊王「問鼎」,諸侯國們再不把周王看在眼裡,表面上周王還是共主,事實上中國已分裂成若干個國家,這些個國家除了互相爭戰,也互相通商。
比如齊國的管仲就是最著名的經濟學家,靠與各國通商使齊國國富民強,成為春秋第一霸。從孔子周遊列國,孟子周遊列國,墨子可以到各國止戰,商鞅、李斯、吳起等都為客卿來看,當時的人才流動很頻繁,出國也相當容易。各國的君主也樂於接受「外國人」為其服務。蘇秦可以佩六國相印,對於現代的國家來說簡直就是個奇葩。
『叄』 古代中國 哪個朝代最強
1.漢朝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
漢朝的開創者是高祖皇帝劉邦,而後漢文帝、漢景帝採取養生息的國策,開創了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攘夷拓土,被今人稱為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抵達極盛,史稱孝宣中興。公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消亡,不久迸發綠林赤眉起義。
公元25年,劉秀稱帝,樹立東漢,定都洛陽。他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因循輕徭薄賦,開創了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抵達極盛。中期發作戚宦之爭和黨錮之禍,於184年迸發黃巾起義,雖殲吵鬧滅民亂卻招致中央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
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及強大帝國。兩漢時期奠定漢地范圍,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公元2年,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餘萬,占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
漢朝文化統一,科技興隆,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漢文化圈正式成立,華夏族自漢朝以後逐漸被稱為漢族,兩漢為華夏文化的持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龐大貢獻。
由此可見,「強漢」之稱,的確不是吹出來的。
2.唐朝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漢朝和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之一。
唐朝的締造者是高祖李淵,而後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此後,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之後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反動後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經濟繁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然後,安史之亂迸發,唐朝盛極而衰。之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招致國力漸衰,中後期又經卜碰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迸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唐朝是幅員最型碰談大,亦是獨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此外,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呈現代中國的疆界范圍。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具有多元化特性,在詩、書、畫各方面涌現了大量名家。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中止交流學習,構成了開放的國際文化 。
唐朝與當時阿拉伯帝國並列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度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肆』 齊郡的經濟
戰國時,齊國臨淄即為東方工商業中心之一。在漢代,齊郡號為「冠帶衣履天下」。臨淄與陳留襄邑(今河南睢縣一帶)為全國兩大官辦紡織業中心。西漢時,少府在臨淄設立了三服官,以生產刺綉、紈素(魏晉以後謂之絹)、縑、綾為主。刺綉在漢代是非常昂貴的織品,價格在錦之上,大約是一般繒帛的二十餘倍。「齊細綉文,上價匹二萬,中萬,下五千也拿答激」。時人稱:「齊郡世刺綉,恆女無不能;襄邑俗織錦,鈍女無不巧。」齊郡出產的紈素亦知名於世,其上品為冰紈,極為潔白細密,《文選》所收古詩《怨歌行》有「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之句。東漢章帝時,曾下令齊國服官「省冰紈方空彀吹綸絮」。新疆曾出土漢代齊郡出產的絹疋,標明了產地、規格,作為商品銷往西域或外國。漢元帝時,諫大夫貢禹上書說:「故時齊三服官輸物不過十笥,方今齊三服舉游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巨萬」,足見其規模之大。
漢代齊郡制陶業也有所發展。窩托村西漢齊王陵出土的陶器主要為禮器和日用陶器。金嶺東漢齊王墓則出土了不少陶制明器,有陶樓、陶屋、陶井、圈灶等,器形高大,工藝較為復雜。
臨淄故城遺址內有多消襪處冶鐵和鑄銅作坊遺址。漢代鐵官即設於大城東南一帶,有「齊鐵官丞」、「齊采鐵印」等封泥出土。大城東北的鑄錢遺址曾出土半兩、五銖及新莽大泉五十的錢范。
『伍』 夏商周歷代帝王
夏朝(約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於夏禹,終於桀,共17帝。
夏時,開始出現私有制,氏族社會的禪讓制度走到了盡頭,被世襲製取代。
社會由原始社會進化到奴隸制社會。
夏朝姒姓。
夏代末年,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
商湯看到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乃以「天命」為號召,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
鳴條之戰,商湯的軍隊戰勝夏桀的軍隊,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
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
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
夏朝帝王譜
夏禹 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黃帝的玄孫。
由於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稱為「大禹」。
他的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禹接替治水的工作,採取疏導的方法,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成功。
後繼舜為帝。
稱國號「夏後」,故稱「夏禹」。
他在塗山大會諸侯,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的雛形,禹鑄造九鼎,象徵九州。
虞在念消位45年死,葬於會稽山。
啟 在位29年
啟,姓姒名啟,大禹的兒子,大禹死後,啟即位為天子,夏啟即位後,在鈞台大宴各地首領。
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不出席。
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
這次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
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家。
啟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
他喜歡飲酒、打獵、歌舞,而疏於朝政。
太康 在位29年
太康,夏啟的兒子,繼啟為王。
他生活荒淫,朝政鬆弛,促使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外部四夷背叛。
在他外出打獵時,有窮氏首領後裔乘機入侵,自己作了君長,史稱「太康失國」。
仲康 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
即位後無力恢復夏的天下,這時後裔被他的親信寒浞殺死。
寒浞自立為王。
相
在位28年
相,仲康的兒子。
即位28年後,寒浞攻打他,相被殺。
少康
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遺腹子。
當寒浞之子澆派人去追殺少康時,少康逃到了有虞氏,當了有虞氏庖正(廚官)。
舜的後人虞思把兩個女兒嫁給了少康,又給了少康土田和眾人,少康才站住了腳。
在寒浞代後羿、政局混亂之時,他收撫逃散人眾,整頓隊伍。
終於推翻了入主夏國四十多年的有窮氏政權,史稱「少康中興」。
少康是一位有作為的國王。
杼 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兒子。
曾參加父親領導的恢復夏國的戰爭,並立下許多戰功。
他發明了甲和矛,並大舉征伐東夷,取得勝利。
槐
在位44年
槐,杼的兒子。
他在位時社會經濟有所發展。
芒 在位18年
芒,槐的兒子。
他在位時,開始了延續數千年的沉祭(即將祭物沉入黃河企求河神的庇護)。
泄 在位21年
泄,芒的兒子,他在位時,正式賜封九夷各部諸侯爵仔慧知位。
不降 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兒子。
在位59年後,讓位與其弟扃。
扃 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廑 在位21年
廑,扃的兒子。
他在位時,夏國開始衰落。
孔甲 在位碧型31年
孔甲,不降的兒子。
司馬遷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 *** 」,可見孔甲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
皋 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兒子。
發 在位11年
發,皋的兒子。
他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
夏國進一步衰落。
桀 在位52年
桀,發的兒子。
是歷史上有名的殘暴之君。
暴虐嗜殺,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築傾宮、飾瑤台,揮霍無度。
他日夜與妹喜飲酒作樂,百姓指著太陽咒罵夏桀。
大臣忠諫,他囚而殺之。
四方諸侯也紛紛背叛,夏桀陷入內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終於被商湯所滅,結束了長達近500年的夏王朝。
商
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於商湯,終於商紂,共30帝,享國646年。
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稱殷商。
商朝時奴隸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並在文化,青銅冶煉等發面達到較高的水平。
商朝子姓。
商王世襲是先弟後子.
商湯立國後,汲取夏代滅亡的深刻教訓,廢除了夏桀時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採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國內部的矛盾比較緩和,政治局面趨於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起來。
他對四周的許多國家進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勝利,成為強盛的國家。
據文獻記載,商代曾五次遷都。
考古學家已在這四個遺址中發現了大型宮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遺存,如二里頭遺址中部發現的一號宮殿,面積達一萬平方米。
商朝後期時期,國內矛盾十分尖銳,四方諸侯也起來反叛。
面對這種情況,商王帝辛(紂)不思改變,不聽忠諫,一味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矛盾。
同時,他窮兵黷武,調集大軍征伐東夷,加重了民眾的負擔,也使國內兵力空虛。
周武王的大軍打到商郊牧野,商王的軍隊毫無鬥志,「前徒倒戈」,為武王的軍隊開道。
帝辛看到大勢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寶貨自焚而死。
商王朝就此滅亡。
甲骨文
商朝帝王譜
商湯 在位30年
商湯,姓子名湯。
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地,商湯時建都於亳(今河南商丘)。
他任用仲虺和伊尹為相,逐漸強大起來,又有夏桀殘暴無道,民怨沸騰,遂起兵征討夏,大敗夏軍,建立商朝。
建國後又修《湯刑》,《明居》等法,比較關心民命。
商湯即位17年踐天子位,為天子13年崩。
外丙 在位3年
外丙,商湯的兒子,在位3年卒。
仲壬 在位4年
仲壬,商湯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襲是先弟後子,仲壬在位4年卒。
太甲 在位33年 太甲,商湯長孫,太丁的兒子。
即位初,因「顛覆湯之典刑」,被伊尹放逐於桐宮,三年後改過復立,成為有成之君。
這就是「桐宮悔過」的故事。
沃丁
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兒子。
沃丁在位29年。
太庚
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 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
雍己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
商朝開始衰弱。
太戊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
太戊勤政修德,治國撫民,頗有振作。
仲丁 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即位後遷都於囂。
外壬 在位15年
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 在位9年
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遷都於相。
祖乙 在位19年
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後遷都於庇,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商朝又興盛起來。
祖辛 在位16年
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 在位20年
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 在位32年
祖丁,祖辛子。
南庚 在位29年
南庚,沃甲子,南庚遷都於奄(今山東曲阜)。
陽甲 在位7年
陽甲,祖丁子。
「帝陽甲時,殷衰」。
盤庚 在位28年
盤庚,祖丁子,陽甲弟。
盤庚遷都於殷,商朝自此稱殷商。
遷都後,社會經濟得到較大發展,殷都成為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 在位21年
小辛,祖丁子,盤庚弟。
商復衰。
小乙 在位21年
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丁 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
武丁是盤庚以後最好的國王,政治改善,商朝復興,他年幼時,曾到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深知民眾的艱難。
他即位以後,勵精圖治,決意振興大業。
他四齣征伐,對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國進行征討,戰爭的規模不小,往往動用數千兵力,最大的一次發兵一萬三千人。
在這些征戰中,商王征服了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也捉獲了大量俘虜。
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青銅業,有了突破性進展,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
祖庚 在位7年
祖庚,武丁子。
祖甲 在位33年
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廩辛 在位6年
廩辛,祖甲子。
庚丁 在位6年
庚丁,祖甲子,廩辛弟。
武乙 在位4年
武乙,庚丁的兒子。
他在位4年被雷電擊死。
太丁 在位3年
太丁,武乙子。
他在位時,周侯季歷(姬昌的父親)聲威較鎮,太丁忌憚,殺之。
帝乙 在位37年
帝乙,太丁子。
帝乙時,商朝更加衰弱。
以和親的方式與姬昌媾和。
商紂 在位33年
商紂,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紂相同,帝乙子。
商紂為人聰穎,膂力過人。
曾大舉攻伐東夷,取得勝利,為中原文化的傳播有一定的貢獻。
但商紂為人殘暴,且好色無比。
寵幸妲己,酷刑於民,大修宮舍,民不聊生。
而此時西方周逐漸強大,終於滅商。
紂王自焚而死。
商亡。
商紂與夏桀也成為了暴君的代名詞——「桀紂之君」。
西周
西周朝(公元前1097年-公元前771年),始於文王,終於幽王,共13帝。
周朝的始祖名棄,帝嚳的後裔,棄曾做過堯,舜的農師。
周朝姬姓。
周族有著悠久的歷史,長期在陝甘一帶活動。
至公元前11世紀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強大。
它不斷向東進逼的勢態,加劇了與商朝的矛盾。
此時,商王朝政治腐敗。
文王認為伐商條件已成熟,臨終前囑太子發(武王)積極准備伐商。
武王即位以後,出兵車300乘、士卒4.5萬人、虎賁(沖鋒兵)3000人,浩浩盪盪地向東進發。
許多小國也率兵會合。
周武王在牧野誓師,歷數商紂之罪。
商紂王發兵17萬與周軍對陣,但軍士們前徒倒戈,引導周軍攻紂。
商紂王倉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周王朝時代。
武王克商以後,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
武王把商紂之子武庚(祿父)封於商都,藉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為侯,監督武庚;又將周公封於魯、姜尚封於齊、召公封於燕。
周武王死後,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
管叔、蔡叔對周公不滿,說周公意在謀取王位。
不久,武庚與管、蔡串通一起,發動叛亂。
周公調大軍東征,用了三年時間,終於平定了武庚與管、蔡之亂。
東征取得全面勝利,使周王朝的統治得到鞏固。
西周時期的社會經濟比商代又有發展。
大量使用奴隸生產,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剩餘勞動產品,促使各種手工行業得到發展。
青銅業生產進一步擴大。
文字的使用也更廣泛。
農業、畜牧、紡織、冶金、建築、天文、地理等科學技術也有不少新進展。
這些成就促使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變化。
西周晚期,人們已經掌握了人工冶鐵技術。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
周宣王繼位後,為解除戎狄的威脅,發動了對戎狄的防禦戰爭,取得了勝利。
在對荊楚、淮夷的戰事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因而號稱「中興」。
但是社會中各種矛盾依然存在,整個社會仍處於動盪之中。
宣王之子幽王,寵愛褒姒。
申侯勾結犬戎攻打周王,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財寶。
西周就此滅亡。
宜臼靠諸侯的幫助,登上王位,是為平王。
他遷居洛邑,從此,歷史進入東周時期。
西周帝王譜
歷史長河
帝王
帝王介紹
期間歷史事件
元前1097年登基
元前1046年去位
文王(姬昌)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1046年(在位51年)
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
在位51年,姬昌即位後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後被釋放。
他禮賢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輔佐,為以後滅商打下基礎。
據傳文王死時97歲。
暫無.
元前1046年登基
元前1043年去位
武王(姬發)8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1043年(在位3年)
武王姬發,父姬昌。
即位後大舉伐商,並於牧野,大敗商軍,紂王自焚,商亡。
根據最新的斷代工程確定,武王伐紂是在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都於鎬京。
史稱西周。
之後在商王畿設三監治理,並繼續派兵征討商朝各地殘余勢力。
同時,分封了一批同姓宗室或異姓功臣.克商二年後,武王病重死。
武王死時54歲。
暫無.
元前1042年登基
元前1021年去位
成王(姬誦)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1021年(在位21年)
成王姬誦,武王子,即位時12歲。
由周公旦攝政。
之中,平定武更(紂王子)叛亂,並大封諸侯。
成王造東都洛邑。
成王死時42歲。
暫無.
元前1020年登基
元前996年去位
康王(姬釗)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996年(在位24年)
康王姬釗,成王子。
康王是一位有作為的周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畢公輔佐之下,繼續推行成王的政策,進一步加強了統治,同時,先後平定東夷大反,北征略地,並且西伐鬼方。
斬獲眾多,僅俘人即數以萬計,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史稱「成康盛世」。
康王時,周朝較強盛。
暫無.
元前995年登基
元前997年去位
昭王(姬瑕)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997年(在位-2年)
昭王姬瑕,康王子。
「昭王之時,王道微缺」,周國力開始下降,昭王南巡死於楚。
暫無.
元前976年登基
元前922年去位
穆王(姬滿)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922年(在位54年)
穆王姬滿,昭王子。
穆王時作《呂刑》,是流傳下來的我國最早的法典。
穆王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
暫無.
元前922年登基
元前900年去位
共王(姬伊扈)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900年(在位22年)
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暫無.
元前899年登基
元前892年去位
懿王(姬囏)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892年(在位7年)
懿王姬囏,共王子。
懿王時,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無力抵抗。
暫無.
元前891年登基
元前886年去位
孝王(姬辟方)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886年(在位5年)
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兒子,共王的弟弟。
暫無.
元前885年登基
元前878年去位
夷王(姬燮)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878年(在位7年)
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兒子。
夷王時,周天子與諸侯的矛盾尖銳化,夷王曾烹殺齊哀公。
暫無.
元前877年登基
元前841年去位
厲王(姬胡)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827年(在位36年)
厲王姬胡,夷王的兒子。
厲王是一位暴君,對外戰爭屢敗,國勢日危。
厲王橫徵暴斂,虐待百姓,還不讓國人談論國家政事。
公元前841年,終於發生國人暴動。
他竟被國人放逐。
厲王奔彘,
元前841年登基
元前828年去位
周,召(共和)
出生:不詳--死亡:不詳(在位13年)
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與召穆公共同執政。
此二人均為宗周的大貴族。
厲王奔彘,
元前827年登基
元前782年去位
宣王(姬靜)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782年(在位45年)
宣王姬靜,厲王的兒子。
即位後針對周王室的內憂外患,進行改革。
他內修政事,外廣征伐,取得成功,史稱「宣王中興」。
宣王中興,
元前781年登基
元前771年去位
幽王(姬宮生)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771年(在位10年)
幽王姬宮生,宣王的兒子。
貪淫無道,為博寵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戲諸侯」,從而亡國被殺。
這就是「一笑傾國」的由來。
烽火戲諸侯,
東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幽王,滅西周。
翌年(即BC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鎬京遷都於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遷後之周王朝為東周。
周赧王59年(BC256年),東周為秦所滅,共傳二十五王,歷時五百一十五年.
在周幽王死後,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平王。
鑒於鎬京殘破,又處於犬戎威脅之下,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衛護下,遷都洛邑,建立了東周王朝。
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一百四十多國。
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晉、楚、秦、魯、宋、鄭、衛、陳、蔡、吳及越等國.
春秋時期,牛耕已多有使用。
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戰國鐵犁鏵冠的出土,說明犁耕在中原已經得到推廣。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東周時期,以農田灌溉為重點的水利建設 *** 逐漸興起。
水利工程有多種類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
東周的建築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
著名的魯班,即魯國人公輸般,是土木工匠中的傑出代表,後人尊稱為祖師。
考古發掘所見東周的建築遺跡,多為宮殿遺址,出土的建築構件以瓦當最為常見,還有青銅斗拱、青銅飾件和青銅屋模型等。
由此可以想見東周宮殿建築的宏偉壯觀。
東周時期,大國爭霸,戰亂頻繁。
各諸侯國為其政治、軍事和經濟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線的基礎上,不遺餘力地將道路擴展到更為遙遠險絕的地方,因而在客觀上促進了交通的發展。
東周的絲綢西傳路線甚至橫貫歐亞大陸。
當時馬車的使用已很普遍。
這時,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襲擾和諸侯不斷蠶食下,大大縮小了,最後,僅剩下成周方圓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盤;同時,天子控制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喪失。
天子不僅經濟上有求於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諸侯的擺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
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濟發展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發展自己勢力。
東周帝王譜
歷史長河
帝王
帝王介紹
期間歷史事件
元前770年登基
元前720年去位
平王(宜臼)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720年(在位50年)
東遷於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而周室弱,齊、楚、秦、晉開始強大 暫無.
元前719年登基
元前697年去位
桓王(林)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697年(在位22年)
平王孫,桓王三年,鄭庄公朝,桓王不禮。
十三年,伐鄭,鄭射傷桓王,就是史書說的「箭射王肩」。
暫無.
元前696年登基
元前681年去位
庄王(佗)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681年(在位15年)
庄王四年,周公黑肩要殺庄王而要立王子克為王。
辛伯告發,庄王殺死周公。
王子克逃往燕國。
一鼓作氣(長勺之戰),
元前682年登基
元前677年去位
厘王(胡齊)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677年(在位5年)
庄王子.厘王三年時,齊桓公開始稱霸. 齊桓公稱霸,
元前677年登基
元前652年去位
惠王(閬)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652年(在位25年)
厘王子.即位初,庄王還有一子叫頹,而且很受寵。
及惠王即位,頹聯絡眾大夫邊伯等五人作亂,計劃召燕國、衛國的軍隊討伐惠王。
惠王逃至鄭國。
頹稱王。
鄭國、虢國國君大怒。
四年,鄭國和虢國發兵討伐,殺死頹,又立惠王。
惠王十年的時候,賜齊桓公為伯。
暫無.
元前651年登基
元前619年去位
襄王(鄭)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619年(在位32年)
惠王子.惠王王後生子叔帶,很受惠王寵愛,襄王也很畏懼他的勢力。
三年,叔帶勾結戎、翟討伐襄王,襄王要殺叔帶,叔帶逃往齊國。
齊桓公派管仲平滅威脅周朝的外戎,派隰朋平滅威脅晉國的外戎。
襄王以上卿之禮款待管仲。
管仲拒絕.於是管仲接受下卿之禮的款待,回國。
九年,齊桓公卒。
二十四年,晉文公卒。
三十一年,秦穆公卒。
介子推與清明節,城濮大戰,崤之戰,
元前619年登基
元前613年去位
頃王(壬臣)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613年(在位6年)
襄王子. 暫無.
元前612年登基
元前606年去位
匡王(班)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606年(在位6年)
頃王子. 暫無.
元前606年登基
元前585年去位
定王(瑜)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585年(在位21年)
匡王弟.定王元年,楚莊王伐陸渾的敵人,第二年經過洛邑,讓人問周朝索要九鼎。
定王讓王孫滿出使拒絕,楚兵退去。
十年,楚莊王圍困鄭國,鄭伯投降,被放。
十六年,楚莊王死。
一鳴驚人,
元前585年登基
元前571年去位
簡王(夷)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571年(在位14年)
定王子.簡王十三年,晉國國君厲公被殺,晉國人迎回在周朝的公子子周,立為悼公。
鄢陵之戰,
元前571年登基
元前544年去位
靈王(泄心)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544年(在位27年)
簡王子.靈王二十四年,齊國崔杼殺死齊國君庄公。
暫無.
元前544年登基
元前521年去位
景王(貴)
出生:不詳--死亡:不詳(在位23年)
靈王子. 專諸刺僚,
元前520年登基
元前520年去位
悼王(猛)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520年(在位0年)
景王子.景王喜愛兒子朝,但景王死後.國人立長子猛為王.但被子朝殺死. 暫無.
元前519年登基
元前476年去位
敬王(丐)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476年(在位43年)
景王子.子朝殺猛後自立,但是晉國擁立丐為敬王.但是子朝在周自立.四年後,晉國率諸侯擁敬王回朝.三十九年,齊田常殺其君簡公這就是有名的"田姓代齊",也就是從這起,齊國的國君不是姜子牙的後裔了,而是田姓,四十一年,楚滅陳。
孔子卒。
柏舉之戰(孫子滅楚),卧薪嘗膽,田氏代齊,孔子去世,
元前476年登基
元前468年去位
元王(仁)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468年(在位8年)
敬王子. 暫無.
元前468年登基
元前441年去位
定王(介)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441年(在位27年)
元王子.定王十六年,三晉滅智伯,分有其地。
這就是有名的"三家分晉".這是春秋和戰國劃分的標志.. 三家分晉,
元前441年登基
元前441年去位
哀王(去疾)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441年(在位0年)
定王長子.哀王即位三月,弟叔襲殺哀王而自立,就是思王。
思王即位五月,少弟嵬攻殺思王而自立,就是考王。
此三王皆定王之子。
這里就將哀王,思王列在一起 暫無.
元前440年登基
元前425年去位
考王(嵬)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425年(在位15年)
定王之子.考王封其弟於河南,是為桓公,接替周公的官職。
桓公死後,兒子威公代立。
威公死後,兒子惠公代立,封他的小兒子在鞏這個地方,號東周惠公。
暫無.
元前425年登基
元前401年去位
威烈王(午)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401年(在位24年)
考王子.威烈王二十三年,正式給與韓、魏、趙諸侯的身份. 吳起變法,
元前401年登基
元前375年去位
安王(驕)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375年(在位26年)
威烈王子.即位這一年,楚國盜殺楚聲王 暫無.
元前375年登基
元前367年去位
烈王(喜)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367年(在位8年)
安王子. 暫無.
元前367年登基
元前321年去位
顯王(扁)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321年(在位46年)
烈王弟.顯王五年,秦獻公稱伯。
四十四年,秦惠王稱王。
其後諸侯皆為王 商鞅變法,孫臏龐涓鬥智,
元前320年登基
元前314年去位
慎靚王(定)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314年(在位6年)
顯王子. 秦滅巴蜀,
元前314年登基
元前256年去位
赧王(延)
出生:不詳--去世:元前256年(在位58年)
慎靚王子.王赧時東西周分治。
王赧徙都西周. 孟子,伊闕之戰,田單火牛陣破燕,屈原之死,長平之戰,竊符救趙,
首頁--皇帝論壇
『陸』 隋唐時期經濟社會怎樣發展的
由於國家的統一、制度的文明創新,隋唐時期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是空前的。在許多方面都達到了封建社會所能達到的高度。唐中葉後,這種發展與進步遭到破壞,經濟文化的重心由北向南轉移,但在某些方面仍然保持甚至創造著新的發展勢頭。從總體上看,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發展高峰時期。
古代風景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的進步與發展,直接推動著這一時期經濟的繁榮,奠定著隋唐封建盛世的基礎。
農業是封建社會最基礎、最基本的產業。在以農為本的封建社會中,農業的興衰直接關系著整個社會的興衰。隋朝和唐朝前期,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在較大范圍內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公平賦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政府組織農民興修水利工程,灌溉面積擴大,抗旱能力增強:生產工具不斷改進,生產技術也不斷提高和推廣,使這一時期的農業生產迅速得以恢復和發展。隋文帝時「強宗富室,家道有餘」,封建國家的中外倉庫,無不盈積,西京太倉,東都含嘉倉、洛口倉,華州永豐倉,陝州太原倉等,所儲米粟多的達千萬石,少的也有數百萬石;長安、洛陽和太原的府庫所儲的布帛,也各有幾千萬匹。這些,再加上其他地方的儲積,可供隋朝統治者支用五六十年。唐朝到玄宗時,百姓家中的儲糧,大都可以食用數年,政府倉儲的糧食,到天寶八年(749年)約為1億石。當時的糧價降到歷史上的最低價,且保持較長時間的穩定。但「安史之亂」後,均田制、租庸調制逐漸廢弛,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人口凋敝,農業生產下滑。南方的農業生產,則因長期的人力、技術積累和開發,保持向上發展的勢頭,並支撐著中後期已經逐漸腐朽的唐王朝勉強運轉。
隨著農業的恢復發展與繁榮,手工業也得以發展。隋朝的私營和官營手工業中,都有達到很高水平的種類。絲織業中,蜀郡(今四川)的綾錦雕鏤之妙,世人稱嘆,豫章(今江西南昌)出產的雞鳴布,頗受消費者歡迎;制瓷業中,當時已有白瓷出現,並且能夠製造玻璃,且工藝相當熟練;造船業空前發達。能夠製造4層,高45尺,長200尺的「龍舟」。唐代手工業的規模和水平,都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紡織業是唐代主要的手工業部門。唐前期,絲織、麻織、棉織的種類和產量十分可觀,成為國家租庸調中庸調的主要對象。唐後期,南方的絲織業仍有很大發展,絲織品的質量和水平,甚至超過前期製作水平。采礦業,尤其是鐵、銅、錫等礦業,在整個唐代保持興盛的狀態,唐後期的銀礦冶煉達到很大的規模和較高的水平。瓷器的製作中,越州的玉類冰,邢州的銀類雪,釉下彩的技法開始使用,三彩陶俑為後世稱道,由於技術的改進和產量的提高,瓷器開始在民間普遍使用。造紙術更為發達,益州(今四川成都)的麻紙,薄州(今山西永濟)的薄白紙,揚州的六合箋,都享有盛譽:墨、硯、筆的製作,也出現了不少名品。
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業貿易也空前活躍起來。隋開皇元年(581年),隋朝統一貨幣,更鑄五銖錢,解決了周、齊以來貨幣輕重不等的問題,便利了商品的流通。大運河開鑿後,商旅往返不絕,促進了商業的發展。長安和洛陽,是當時最大的商業城市,成為國內外商旅雲集之所;丹陽(今南京)、蜀郡(今成都)、江都(今揚州)、京口(今鎮江)等城市,商業也很繁榮。唐朝前期,一些地方性的政治軍事中心和水陸交通要塞,逐漸成為較大的商業城市。唐後期的商業較前期更為發達,長安和洛陽雖經戰亂破壞,但很快就恢復了繁榮。揚州、益州、洪州、蘇州、杭州、泉州、明州等城市,商業貿易活動日益興盛。揚州、汴州(今開封)、長安還出現了「夜市」。在水陸要道或津渡之所,興起了許多定期集市,俗稱「草市」。在交易頻繁的情況下,大城市中出現了櫃坊,商人將錢存放在櫃坊中,櫃坊根據商人所出憑證代為支付,征取一定的保管費用。後來由於錢幣鑄造不敷使用,商人把貨款交給本道的進奏院及諸軍使或富家,取得文券,回到本地,執券領取,叫做「飛錢」或「便換」,類似今天的「支票」。
與經濟繁榮互為表裡,隋唐時期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成就斐然,其中城市的建設和運河的開通,尤為突出。
作為隋唐王朝都城的長安,這一時期在前代營建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隋開皇二年(582年),動工興建大興城(即長安城),一直到唐永徽五年(654年)外郭城完工為止,前後經歷了50多年。唐代長安城周圍70里,全城總面積84平方公里,等於今天西安舊城(明代建築)的10倍,大於現在的北京舊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布局嚴整美觀,由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宮城為宮殿區,皇城為中央衙署區,外郭城從東、西、南三面拱衛皇城與宮城,是百姓與官員的住宅區,也是工商業區。在外郭城中,列置著108坊,由11條南北大街和14條東西大街分割而成。外郭城內還有100多座寺院,其中的慈恩寺最為有名,唐高宗時安置玄奘從印度帶回的經卷而建造的大雁塔,就在慈恩寺內,至今保存完好,是舉世聞名的古跡。
隋煬帝認為,洛陽「水陸通,貢賦等」,即水陸交通方便,各地到洛陽的距離相等,以此為中心,最便於控制全國。仁壽四年(604年)下令營建洛陽,以為京都。第二年,宰相楊素和著名建築家宇文愷設計營建洛陽,每月征發男丁200萬人修建,用10個月完工。新的洛陽城修好以後,隋煬帝把原洛陽城的居民和各地的富商大賈,都遷到那裡居住,使之成為當時國內著名的商業城市和國際貿易的重要據點。雖然當時京城仍為長安,但隋煬帝卻常住洛陽,洛陽遂成為政治、軍事、漕運的中心,直到唐朝,洛陽仍保持著東都的地位。
在營建東都洛陽的同時,隋煬帝為了便利漕糧和軍事運輸,利用天然河流和舊有渠道,開鑿了一條以洛陽為中心,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全部完工後的大運河(包括隋文帝開皇四年命宇文愷開的由大興城到潼關的300餘里的廣通渠)全長5000多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運河工程之一。大運河開通後,成為全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適應了當時和以後南北經濟交流的需要,加強了南北的聯系,促進了沿河流域經濟的發展,對於全國經濟文化的發展、交流和統一,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文化科技等社會事業的發達,與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有著必然的聯系,並與經濟的繁榮一起,構成隋唐時期經濟社會的整體文明與進步。
古代風景這一時期的科學技術領域,發明創造層出不窮。在天文歷算方面,唐初王孝通的《緝古算經》,第一次用解三次方程式的方法解決一些復雜的工程計算問題,高宗時李淳風等人審定並註解了10部算經,成為唐王朝規定的算學教本。唐玄宗時,僧一行完成的《大衍歷》,比較正確地掌握了地球在繞太陽運行時速度變化的規律,他還與梁令瓚合作,創制了能夠直接測量黃道坐標的黃道游儀,製成了以漏水轉動的渾天銅儀,是後世天文鍾的前身。在醫學方面,隋朝巢元方等人的《諸病源候論》,隋和唐初孫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唐玄宗時王燾的《外台秘要》,唐高宗時蘇敬等人修定的《唐本草》,把這一時期的醫葯學推向一個高峰。在建築技術方面,隋代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安濟橋,隋代建築家宇文愷、高龍義和唐代建築家閻立德等設計的長安城,堪稱世界之最。隋末唐初發明的雕版印刷術,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印刷術。
文學藝術領域,更是高峰迭起。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為主要代表人物的詩歌創作,把這一文學形式發揮到了極致。以韓愈、柳宗元為核心人物所倡導的古文運動和古文創作,一掃六朝以來柔靡浮艷和形式僵化的駢體文風,對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這一時期出現的小說,以及隨著佛經的大量翻譯和佛教流傳而出現的俗講和變文,也為文學領域增添了新的奇葩,並為後世的文學創作開辟了新的途徑。在藝術領域,以石窟寺造像,陵寢前的石雕。墓葬中的俑器為主要種類的雕塑藝術,如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太原天龍山、四川大足北山等的石窟雕刻,唐太宗昭陵六駿的浮雕,以及唐代的彩陶俑,最能代表這一時期雕塑藝術的水平。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的人物故事畫,吳道子的佛道畫,張萱和周昉的仕女畫,展子虔、李思訓、李昭道的山水畫。以及邊鶯的花鳥畫,韓混、戴嵩、曹霸、韓乾的牛馬畫,把這一時期的繪畫藝術不斷推向高峰。歐陽洵、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孫過庭、張旭、懷素等人各具特色的書法藝術,至今為世人稱道。在漢族傳統樂舞的基礎上,借鑒邊疆民族和鄰近國家樂舞精華而形成的隋唐宮廷樂舞,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精美絕倫,並廣泛地傳播到民間和周邊地區,至今仍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哲學、宗教等思想學術領域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成就。宗教方面,漢代傳入中國的佛教,從南北朝到隋唐之際,開始出現宗派,隋唐時期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各派教義互有異同,繁簡不一。消長也不定。在隋唐統治者的提倡下,佛教廣為流傳,寺院遍布,僧尼眾多,雖然唐武宗曾下令滅佛,但不久又興盛起來,成為國中主要的宗教形式。道教在唐代也很盛行,許多著名的道士為皇帝所寵信,但由於道教多講煉丹服食之術,主要在上層社會流行,其影響不及佛教廣。西方的襖教(又稱大襖教或拜火教)、景教(基督教的別支)、摩尼教(又稱明教)、伊斯蘭教等,隨著這一時期中西方交通的發展,也相繼傳入中國。哲學方面,唐初的傅奕和呂才,以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抨擊宗教迷信;後來的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從不同角度,批駁傳統的孔孟唯心主義的道統和人性論,力圖正確闡釋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宣傳無神論和人定勝天的思想,具有時代的進步意義。學術方面,這一時期的史學和地理學成就最大,隋文帝時曾下令禁止私人撰輯國史,臧否人物。唐太宗則置史館,修撰前代和本朝的歷史,並令宰相監修,使官修正史和宰相監修成為定製;唐代劉知幾撰寫的《史通》,是我國第一部有系統的史學批評和史學理論著作;唐玄宗時編纂的《唐六典》,唐德宗時杜佑編撰的《通典》,都詳細記載了當時的各項典章制度,並開創了新的史學編纂形式和體例。唐憲宗時,宰相李吉甫撰寫的《元和郡縣圖志》,是我國現存最古的一部輿地總志,史料價值很高;唐懿宗時,樊綽搜集有關雲南地區的史料寫成的《蠻書》,是研究今天雲南地區各兄弟民族歷史的最珍貴的文獻;唐德宗時,宰相賈耽製作的《海內華夷圖》,長三丈三尺,寬三丈,圖上每一寸表示實際的100里。這個圖雖已失傳,但偽齊阜昌七年(1137年)時把它縮成《華夷圖》和《禹跡圖》,刻於石上,現存西安碑林,《華夷圖》中所繪我國山川及平面地形的輪廓,大致和今天的地圖相似,這是留傳下來的我國最古的地圖。
『柒』 和唐代經濟發展情況比較一下,宋代社會經濟出現了哪些新的變化
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南宋時期對南方的開發,促成江南地區成為經濟文化中心。
一、農業
(1)宋代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又注重農具改進,農業發展迅速。許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現,例如梯田(在山區出現)、淤田(利用河水沖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邊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鋪泥成地)等。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積。(2)各種新的農具在宋朝出現,例如新式水車龍骨翻車和筒車。代替牛耕的踏犁,用於插秧的鞅馬。新工具的出現也讓農作物產量大幅成長。
二、手工業
(1)宋朝哥窯——米色釉貫耳瓶北宋的主要礦產包括金、銀、銅、鐵、鉛、錫、煤等。北宋時期金屬礦藏達到兩百七十餘處,較唐朝增加一百餘處。仁宗時期,每年得金一萬五千多兩、銀廿一萬九千多兩、銅五百多萬斤、鐵七百廿四萬斤,鉛九萬多斤、錫卅三萬斤。
(2)宋朝的絲、麻、毛紡織業都非常發達。西北地方流行毛織業,四川、山西、廣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織業非常發達。到了南宋時期,廣東雷州半島地區和廣西南部成為棉紡織業的中心。兩浙和川蜀地區絲織業最發達。宋朝政府還在絲織業最發達的地區設立織錦院,也就是官辦的絲織作坊。而相關的印染業也因此發達起來。
(3)宋朝官窯、民窯遍布全國。時有河北曲陽定窯、河南汝州汝窯、禹縣鈞窯、開封官窯、浙江龍泉哥第窯、江西景德鎮景德窯、福建建陽建窯等七大名瓷窯,和分布在各地的許多大小瓷窯,所產宋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如日本、高麗、南洋、印度、中西亞等地區。
(4)宋朝造船技術水平是當時世界之冠。
三、金融商業
宋朝商業繁盛,通行的貨幣有銅錢、白銀。太宗時期,每年鑄幣八十萬貫。到神宗熙寧六年,已達六百餘萬貫。由於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銅錢、白銀外流,造成硬通貨短缺。真宗時期,成都十六家富戶主持印造一種紙幣,代替鐵錢在四川使用,是為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仁宗後改歸官辦,並定期限額發行。徽宗時期,改交子名為錢引,並擴大流通領域。南宋於1160年(高宗紹興三十年)改為官辦「會子」,會子主要有東南會子(也叫行在會子),湖北會子和兩淮會子。但是為防止銅錢北流,宋朝政府規定在與金交界處仍然只能使用鐵錢。與交子不同,會子是以銅錢為本位的,面值有一貫(一千文)、兩貫和三貫三種,後增印兩百文、三百文與五百文小面額鈔票。幹道五年定為三年一界,每界發行一千萬貫,以舊換新。
四、海外貿易
由於西夏阻隔了西北的絲綢之路,加上經濟中心的南移,從宋朝開始,東南沿海的港口成為新的貿易中心。唐朝時期全國僅廣州一地設有市舶司,負責外貿事務。宋朝先後在廣州、臨安府(杭州)、慶元府(明州,今寧波)、泉州、密州板橋鎮、嘉興府(秀州)華亭縣(今松江)、鎮江府、平江府(蘇州)、溫州、江陰軍(今江陰)、嘉興府(秀州)澉浦鎮(今海鹽)和嘉興府(秀州)上海鎮(今上海市區)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4]其中以廣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南宋晚期更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朝海外貿易分官府經營和私商經營兩種方式,其中民營外貿又佔大宗。元豐三年,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廣州市舶條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貿易法。而各個外貿港口還在城市立設立「蕃市」,專賣外國商品;「蕃坊」供外國人居住;「蕃學」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還專門制定了蕃商犯罪決罰條。現在廣州和泉州城內仍然有許多藩客墓,成為當時海外貿易繁榮的佐證。
與中國通商的國家有:占城、真臘、三佛齊、吉蘭丹、渤泥、巴林馮、蘭無里、底切、三嶼、大食、大秦、波斯、白達、麻嘉、伊祿、故臨、細蘭、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蘭皮等歐亞地區五十八個國家[5]。
『捌』 戰國時期經濟發展的情況
戰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封建制生產關系的逐漸生長
「戰國」一詞,在當時就已有了,但還沒有作為特定的專用名詞。例如,《成國策·秦策四》載頓弱說:「山東戰國有六」。《楚策二》載昭常對楚襄王說:「今去東地五百里,是去戰國之半也。」《趙策三》載趙奢說:「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燕策一》載蘇代又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到了漢代初年,「戰國」這個詞義還沒有變化。《史記·平準書》:「自是之後,天下爭於戰國」,便是其證。歷史上把秦統一前的「七雄」稱為「戰國時代」,應該是從西漢末年劉向編定《戰國策》一書後開始的。
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大變革的時期。一個社會的政治、經濟體系的崩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於中國幅員廣大,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直到戰國中期山東半島的鄒國仍有前社會的殘霞余輝。公元前七六世紀之交,舊社會開始加速潰散解體,新的社會也在這時發出曙光,到了秦的統一,中國才大體上告一段落。
這個轉變就各諸侯國來說,雖然變革的時間有先有後,變革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其變革,都與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有看直接關系。
鐵器的廣泛使用和農業的發展戰國時代,由於冶鐵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鐵礦的開發,鐵制工具已經在當時的各種生產領域中普遍使用。據《管子》所記,當時必須有鐵制工具,「然後成為農」,「然後成為車」,「然後成為女」(《輕重乙篇》),「不爾而成事者,天下無有」(《海王》)。戰國中期,孟子曾以社會分工為必然而反對主張「賢者與民並耕而食」的許行,並問其弟予陳相說:「許予以釜甑爨,以鐵耕乎?」(《膝文公上》)可知當時中原地區「鐵耕」已經非常普遍,許行不用「鐵耕」已成了出乎常情的事。從有關文獻記載和近年考古發掘出土的工具來看,鐵制農具有耒、耜、犁、銚、耨、■、鋤等;鐵制手工業工具有刀、斧、鑿、鋸、錐、錘等;鐵制兵器有仗、矛、劍、甲胄等;在人們的裝飾品中,如帶鉤也有用鐵製造的。鐵器的普遍使用,有助於新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新的生產力型宏的發展,促進了新的生產關系的成長,推動著生產關系的變革。正如馬克思所指出:「各種經濟時代的蘆仔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藉以進行的社會關系的指示器。」②鐵制農具的推廣有利於大量荒地的開墾,便於深耕、發土、平田、除草和收割,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耕作技術的進步戰國時代,耕牛的使用雖然還不很普遍,但也已開始推廣。在牛拉鐵犁的發明與使用以前,翻地要靠人力,即所謂「耦耕」。使用牛耕比耦耕提高效率很多,不過當時所用的犁鏵比後世的要笨鈍窄小得多。從山西渾源出土的牛尊③來看,春秋後期晉國的牛都已穿有鼻環,說明牛已被牽引從事生產勞動。戰國時稱牛鼻環為「三棬」,《呂氏春秋·重已》雲:「使五尺豎子引其棬。而牛姿所以之,順也。」春秋晚期晉國的范氏、中行氏失敗後,逃到齊國,其子孫變為農民「將耕於齊」,「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國語·晉福》),即把養在宗廟祭祀用的犧牲放到田畝里耕作,說明當時的牛耕情狀。戰國陪租汪時代,牛耕的進一步普遍和技術的進步,從河南輝縣固圍村和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出土的鐵犁鏵皆為V形,前端尖銳,後端寬闊,銳端有直棱,能加強刺土力,便可證明。
耕作技術的進步,主要出現了「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易是快速的意思,「易耨」或稱為「疾耨」。《管子·度地》說:「大暑至,萬物榮華,利以疾耨」。「疾耨」也或稱為「熟耘」。《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說:耨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表明深耕已經普遍推行。《呂氏春秋·任地》說:「上田棄畝,下用棄甽。五耕五耨,必審以盡。其深殖之度,陰土必得;大草不生,又無螟蜮。」這里所說的「其深殖之度,陰土必得」,就是說深耕一定要達到表土下層水墒部分,才能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大草不生,又無螟蜮」,他們已認識到通過深耕可以收到消滅雜草和蟲害的效果。《呂氏春秋·辯土》又說:「故畝欲廣以平,甽欲小以深;下得陰,然後咸生。」這里所說的「下得陰」是指農作物從地下吸收水分和肥分;所謂「上得陽」,是指農作物從天上得到陽光。深耕不僅能提高田畝產量,而且還可減輕蟲旱之害,所以受到人們的特別重視。
水利灌溉的發達鐵制工具的使用,使戰國時期的各國都能興修較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為了和黃河的泛濫作斗爭,黃河下游的各國都修築有比較長的堤防。當時齊和趙、魏是以黃河為界的,趙、魏兩國的地勢較高,黃河泛濫時齊國受害較重,因而齊國首先沿黃河修築了一條離河二十五里的長堤防。自從齊國修了長堤,「河水東抵齊堤,則西泛趙、魏」,於是趙、魏也沿黃河修了一條離黃河二十五里的長堤。當時一些大國修築堤防主要是為了本國利益,即所謂「蓋堤防之作,近起戰國,壅防百川,各以為利」。這種工程雖然給齊、趙、魏帶來了一些好處,例如河水「時至而去,則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無害,稍築室宅,遂成聚落」(均見《漢書·溝洫志》引賈讓奏言上),然而,由於當時各國分裂,不能統一治理,也就自然發生了「以鄰國為壑」(《孟子·告子下》)的弊害。在與水害作斗爭的過程中,當時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或者說:「巨防容螻,而漂邑殺人」(《呂氏春秋·慎小》);或者說:「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魏國有個白圭(名丹)自己還誇言「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告子下》)。
為了灌溉而開鑿的運河,在戰國時代也增多了。魏國在魏文侯時,鄴(今河北磁縣東南)縣令西門豹曾興「引漳水溉鄴」(《史記·河渠書》)的水利工程,開了十二條渠,利用灌溉沖洗,使得含有過多鹽鹼成分的「惡田」變成了能種稻粱的良田,所以「民歌之曰:『鄴有賢令兮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瀉鹵兮生稻粱」(《漢書·溝洫志》)。魏國有個湖泊叫「圃田」(今河南中牟西),公元前360年,魏國在黃河、圃田間開鑿一條運河,使黃河水流入圃田,又從大梁北郊開鑿運河引圃田水來灌溉(《水經·渠水注》引《竹書紀年》),就是鴻溝最早的一段。鴻溝把濟、汝、淮、泗和長江之間溝通了起來。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秦昭王時蜀郡守李冰父子總結成都平原人民與岷江水害斗爭的經驗而築成的都江堰。岷江沿途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每年夏秋,水量驟增,灌縣以下常泛濫成災。相傳在李冰主持下,在今灌縣西邊的岷江中鑿開了與虎頭山相連的離堆,在離堆上游修築了分水堤和湃水壩,將岷江分為內江(即郫江)和外江(即檢江),分散了岷江的水流,既免除了泛濫的水災,又便利了航運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華陽國志》卷三)的天府之國。
其次的大水利工程是秦國的鄭國渠。在秦始皇並兼六國前,韓國為了使秦國疲於水利工程的修築,無力東侵,派水工鄭國進說秦國,開鑿涇水,從仲山(今陝西徑陽西北)開鑿一條運河,引涇水向西到瓠口(即焦獲澤),再從瓠口開鑿運河經今三原、富平、蒲域等縣進入洛水(即北洛水)。在修築過程中,秦王發現了韓國的陰謀要殺掉鄭國,但聽了鄭國說到此渠修成,對秦國有萬代益處後,就讓他繼續完成這一工程,稱為鄭國渠。鄭國渠全長三百多里,灌溉面積可達四萬多頃,約合今天的一百二十多萬畝,使關中地區成為「無荒年」的「沃野」之地,畝產粟可達一鍾(六斛四斗),為秦之統一六國提供了有利的物質基礎。
春秋以前,一般採用「抱瓮而出灌」(《莊子·天地》)即抱著汲水瓶灌溉的原始方法。到了春秋後期,在一些農業生產比較發達的侯國內,才開始出現了「桔槔」灌溉的方法。桔槔也稱為「橋」,它是用兩根直木組成,一根豎立河邊或井邊,一根用繩掛在豎立的直木的頂端。橫木上一端系重物,一端系長繩掛上水桶。它是利用杠桿原理來汲水的,汲水時,把長繩一拉,讓水桶浸入井水中汲水,把繩子一放,由於一端系有重物,水桶就上升。這就是《莊子·天運》中所說的「引之則俯,舍之則仰」。據說,這種「桔槔」是「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速)如泆湯」(《莊子·天地》),一天可灌田百畦,節省了不少勞動力。
施肥等技術的進步和農業產量的提高施肥是改良土壤、保持地力和提高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孟子在論定當時「貢法」的弊害時曾說:「農民在荒年,「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滕文公上》),說明那時已經普遍施肥。《荀子·富國》說:「掩地表畝,刺草殖穀,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也。」這是說,戰國時期從政府到農民都很注意積肥、造肥和施肥,並且認為施肥是農民應該作的。這時的農民,從生產實踐中已經認識到了野草、樹葉在上中腐爛便可作為肥料,所以《荀子·致士》說:「樹落則糞本」。《禮記·月令》又說:季夏之月「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燒剃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在播種方法上,我國古代農民在農業生產實踐中也逐漸摸索出了一些經驗。保證農作物通風、吸收陽光、促進農作物茁壯生長的先進耕作方法,到了戰國時代,已為當時農民普遍重視。《呂氏春秋·辯土》說:「莖生於地者,五分之以地,莖生有行,故速長;弱不相害,故速大,衡(橫)行必得,縱行必術,正其行,通其風。」這就是說,農作物的行距適當,互相就不會受影響,這樣就長得快,長得好;行距相當,便於通風,使農作物舒展生長,得到良好的收成。
對於除草,也為當時農民所注意。關於除草,春秋以前記載不詳,《國語,齊語》中有:「挾其槍、刈、耨、鎛,以旦暮從事於田野」的記載。這是說,此時的農民早晚都在田間用農具除草保苗。
當時農民也認識到病蟲害的嚴重性。《商君書·農戰》說:「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數年不食。」螟是吃苗心的害蟲,螣是吃葉子的害蟲,蚼蠋是一種象蠶的害蟲。《呂氏春秋·不屈》說:「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為其害稼也」,說明當時在注意消滅蟲害,撲殺害蟲方面已經大大向前進了一步。
隨著鐵制工具的普遍使用,牛耕的推行,灌溉事業的發展,肥料的使用,農業生產量也有了提高。據魏文侯相李悝的估計,戰國初年魏國農民的一般產量,一畝地普通可以產粟一石半,上熟可以四倍,中熟可以三倍,下熟可以一倍;小飢可收一石,中飢可收七斗,大飢只能收三斗。戰國時一畝約為今天的三分之一畝,當時的一石約當今之五分之一石,即二斗。李悝曾主張「盡地力之教」(《漢書·食貨志上》),認為勤謹耕作的每畝可多生產三斗,不勤奮的每畝要減產三斗,其間就有六斗之差。由於農業產量的提高,當時一百畝的收獲「上農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孟子·萬章下》)。
《禮記·月令》記載盂春之月「食麥」,孟秋之月「登谷」。孟子既說■麥(大麥)到「日至」(夏至)時成熟(《告子上》);又說七八月(夏正五六月)間乾旱,苗(粟苗)就會枯槁(《梁惠王上》),這樣大麥收割後,粟苗又生長著,可知當時齊國已經推行著兩熟制。《呂氏春秋·任地》還說:「今茲(年)美禾,來茲美麥」,這是說,今年豐收了禾,接著種麥,來年又收了麥。《荀子·富國》更說:「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古量器名),一歲而再獲之。」可見,戰國時期已經推行了一年兩熟制,這就必然大大提高單位面積的年產量。當然土壤較差或邊遠地區,也還保留著落後的輪作制,所以,《呂氏春秋·樂成》雲:「魏氏之行田也,以百畝,鄴獨二百畝,是田惡也。」
農業經濟的總結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發展到一個新水平的重要標志,是當時已出現了對於農業生產經驗總結的著作。
據《漢書·藝文志》所錄,戰國諸子中的農家,有專門講究農家之學的專門著作《神農》二十篇和《野老》十七篇。據顏師古注,《神農》是戰國時諸子「道耕農事,托之神農」;《野老》是「六國時,在齊、楚間」人的著作。這兩部書,可能在班固之時還能看到,後來亡佚。現在所能見到的農家著作,只有《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上農》中提出了重農的理論,闡明了農業與政治的關系,此篇中的重農理論和戰國時法家的重農政策是一致的。《任地》一開始就假借後稷名義,提出了十個問題,包括使用土地、整地作畦、滅草保墒、中耕除草等方面問題。《辯土》對《任地》中提出的問題作了具體的回答,主要講使用土地,以人力改變土質問題。《審時》是重點講各種作物與時間季節的關系,即「得時之稼興,失時之稼約(減產)」。這四篇可能來源於一部假託後稷的農書。
《呂氏春秋》之外,在先秦典籍中還可以看到一些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系,專講水、肥、土壤的一些零散著述,《尚書·禹貢》、《管子,地員》、《周禮·草人》等曾列舉不同的土壤,說明戰國時代人們已開始對土壤進行研究。《禹貢》中列舉當時全國九大地區的土質、肥力和田賦的情況,分別劃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級。比如冀州(主要包括今之河北和山西、內蒙、遼寧、河南的部分地區)「厥土惟白壤」,「厥田惟中中」(肥力是第五等),「厥賦為上上錯」(田賦是第一等間或第二等)。冀州據《周禮·職方》說,其地宜種黍、稷。又如兗州(主要在今山東、河南、河北交界一帶),土帶黑色並且鬆散(「厥土黑憤」),肥力屬於第六等(「厥田惟中下」),田賦是第九級(「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本來按土肥應多收賦稅,可能因為這一帶地處黃河下游,常有水患,地廣人稀,可能要十三年後才能使土地復原,而和其他州一樣收取田賦即所謂「十三載乃同」。
戰國時代,不僅十分重視栽培技術,也已經重視選擇優良品種。據《史記·貨殖列傳》載,白圭曾以「長斗石,取上種」和「欲長錢,取下谷」相提並論。「長斗石」是說增長糧食的產量,「取上種」是說必須選取上等品種。這說明,至少到了戰國中期,人們已經認識到優良品種對提高糧食產量起著重要作用。
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鐵制工具用於手工業,大大推動了手工業的發展。當時的主要手工業有冶金、木工、漆工、陶工、皮革、煮鹽和紡織,等等。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密,又促進了戰國的商業交換關系的發達,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說,當時農民不從事手工業,可「以粟易械器」,而手工業者不耕田也能「以其械器易粟」。為了適應商業交換的需要,各國都鑄造了大量的金屬錢幣。在整個戰國時代,由於各國之間的不統一,所以各國貨幣的形制、重量、單位也各不相同。這時所鑄造的貨幣,計有四種不同的形式。所有這些,將在本卷丙編《手工業、商業和貨幣》項中詳細論述。
都市與交通的發展 商品經濟的發展,商賈的往來販賣,促使了都市的繁榮和交通的發達。
殷商和西周時期的城市,看不到整齊規劃的城市布局,實質上不過是一個有圍牆的農村而已。這種城市的建立都不是根據工商業發展的需要或依據人民自己的利益和意圖,把一個人口薈萃的非城市地點改建為城市的。所有的城市,多是根據統治階級的統治需要在某些殖民點上建立起來,並且遠在工商業還沒有充分發展以前建立起來的。春秋時期,列國並存,當時的諸侯、大夫的城築都邑之風,屢見文獻記載;各地現存的春秋城址,為數也頗不少。當時的城市反映出逐漸由政治、軍事的功能轉變為具有經濟功能。到了戰國時期,隨著商業的發展往往成了交換的中心城市,使商周城市的初級形態發生了變化,其經濟功能有了顯著的增強。據《鹽鐵論·通有》說,當時如「燕之涿(今河北涿縣)、薊(今北京市),趙之邯鄲(今河北邯鄲市),魏之溫(今河南溫縣西)、軹(今河南濟源南),韓之榮陽,齊之臨淄,楚之宛丘,鄭之陽翟(今河南禹縣),三川之二周④,富冠海內,皆為天下名都。」其實還不止這些,例如宋的定陶,趙的離石,魏的安邑、大梁,齊的莒、薛,楚的郢、壽春等都是當時工商業發達、人口眾多的都市。
《戰國策·趙策三》載趙奢說,古時「城雖大,無過三百丈者,人雖眾,無過三千家者」,而現在「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墨子·非攻中》),已經普遍出現。「萬家之縣」、「萬家之邑」(《戰國策·趙策一》、《韓非子·十過》)、「萬戶之都」(《趙策四》)也已到處存在。這種城邑規模的擴大,人口的增加,都和當時工商業的發達有一定關系。
在列國的國都中,以齊國的臨淄規模最大。據當時人講,那時城中共有七萬戶,若以每戶五口計,也有三十五萬人之多。當時街道上非常繁榮,行人擁擠塞路。《戰國策·齊策一》說:「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從地下發掘情況看,臨淄故城,是由大小兩座相互銜接的城組成:大城南北約四公里半,東西約四公里;小城在其西南角,周圍約五公里,宮殿在小城西北部的夯土台基上。市區在大城的西部和小城的北部,符合《考工記》「面朝後市」的記述。在小城的南部有冶鐵、煉銅、鑄幣、制骨等各種手工業作坊多處①。據說,那時的大都市裡有「縣(懸)幟甚高」的「酤酒者」(《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有「賣駿馬者」(《戰國策·燕策二》),有賣兔的所謂「積兔滿市」(《呂氏春秋·慎勢》);還有賣卜者,齊國公孫閈曾「使人操十金而往卜於市」(《戰國策·齊策一》),便是其證。在市區四周有「市門」,設有「市吏」(《韓非子·內儲說上》)來管理。
《詩經·小雅·大東》中的「周道」、「周行」,在《詩經》中數見不鮮,它是君子、貴人車駕往來的大道。《國語·周語中》說:這種國道,「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而《左傳》襄公九年,晉國的鄆人還曾「斬行栗」,則以栗樹為表道樹。到了戰國時期,與商業都市發展的同時,為聯系各個城市的交通網道,也相應地發展起來。這時中原地區的陸路交通有了很大發展,在魏、趙、齊等國之間有著許多交錯的大道,當時稱為「午道」(《戰國策·趙策二》)。從成皋沿黃河到函谷關,有一條交通大道,當時人通稱「成皋之路」(《戰國策·秦策三》)。在秦國,從漢中越過七盤嶺進入蜀地,有一條通道叫做石牛道,也叫金牛道。在楚國,從南陽東出伏牛山隘口,有一條通向中原的大道,叫做「夏路」(《戰國縱橫家書二十四》)。
古時官吏旅行,可能有所謂候館逆旅。如《周禮·地官·遺人》職所謂「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但此設備,並非一般行人可以享受。所以,《左傳》文公五年陽處父聘於衛,返通寧,寧嬴從之。據說這位寧嬴是逆旅大夫,即專司官吏過境事務的官員。陽處父代表晉國聘問友邦,方能得到逆旅的招待。到了戰國時代,隨著商業的發達和都市的發展,大約以營利為目的的逆旅開始出現。例如《莊子·山木篇》雲:「陽子之(至)宋,宿於逆旅。」這個逆旅,當是旅店。至於商鞅立法,客舍不能不先驗明客人身分,可知當時的逆旅行業已在官府人員監查之下,與後代的旅店,並無二致了。
驛傳之制,當有臨時與常設兩種。常設的驛傳,據《周禮·秋官·行夫》職說,邦國傳速,使者必定持以旌節調度任務。《韓非子·難勢》雲:「夫良馬固車,五十里而一置,使中手御之,追速致遠,可以及也,而千里可日致也」。「五十里而一置」,大約是一日之程,這種常設的驛站,當即以此為度。乘驛旅行,雖是官吏負族的特權,但是有了驛傳之設,能使當時的交通路線固定了。
水路交通的史料,遠比陸路為少。南方諸國荊楚吳越,多江海湖泊,水路用舟自然早已有了。當時南方和北方之間的水路交通也有發展。在今太湖、鄱陽湖、洞庭湖的周圍,水道縱橫,四通八達。岷江、長江、漢水以及湘水、資水、沅水、豐水的交通,也很暢通。同時由於邗溝和鴻溝等南北向的運河開鑿,南北水上交通更有了大的發展。
當時的水陸運輸物資的數量是很大的。壽縣楚墓出土的《鄂君啟節》銘雲:「屯三舟為一舿(舸),五十舿」,這是說水上運輸,集三舟合為一舸,以「五十舸」即一百五十舟為限。又雲:「女(如)馬,女牛,女憊(特),屯二十台(以)堂(當)一車;女(如)■(擔)徒,屯二十■台堂一車;台(以)毀於五十乘之中。」這是規定陸上運輸以五十車為限。如用馬牛等牲畜來馱載貨物,則集十匹以當一車;如用肩挑即「擔徒」來挑擔,則二十擔以當一車。所謂「以毀於五十乘之中」,就是必須把牲畜馱載的、用人肩挑的折算好,從規定的五十乘中扣除。這樣在運輸的通行證上明文規定陸路以五十輛車為限,水路以一百五十隻船為限,說明戰國中期以後商人水陸運輸物質的規模已經很大了。
『玖』 歷史上的春熙院,究竟在何處
在有關古籍中,記載著一些零星的春熙院的建築景觀。如果能在相關的園林中尋覓到對應的建築物,那就能夠幫助我們確定真實的春熙院所在的位置。
原淑春園北半部傳承下來的春和園、西段鳴鶴園、中段朗潤園、東段鏡春園的樣式雷圖文史料,對查找春熙院園林景觀有很大幫助。春熙院的基本面貌,在其後的年代裡雖然多次更換主人,也有重修和改建,但是保留了原有的山水溪湖以及堤岸橋梁的原狀,對主要建築景觀也只是修繕和部分新建。恭親王奕䜣將春和園改建成朗潤園時,「軒墀高榭,凸山凹地,悉仍其舊」,「非創也,蓋因也。」(奕䜣《朗潤園記》)惠親王綿愉住進鳴鶴園時,也是「不加修飾,任其樸素」。(奕䜣《鳴鶴園記》)這一客觀現實,為我們在北大校園北部尋找春熙院的景觀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例三,《清代檔案史料——圓明園》載:「春熙院外圍西北二面成砌坍塌大牆,湊長二十六丈四尺五寸,並等處撈堆山石泊岸、雲步、碼頭等項,用過工料銀二百十兩八錢一厘。」這里說的內容就是園西北隅、紅橋東南方那段虎皮石圍牆。西面之牆指園角南北走向之牆,北面之牆指東西走向之牆。其他項目都是園內常見的修葺工程。
以上所列這三項春熙院的園林景觀,都能在北大校園北部、原淑春園北部的傳承園林中找到對應的園林建築。這進一步證明了春熙院就是淑春園的北半部改建成的,春熙院就在北京大學校園的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