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經濟結構的構成是哪些
個體
集體
外資
國家
和資
⑵ 分析我國當前GDP水平及CPI的走勢。(從數據、變化趨勢、原因等幾方面分析)
GDP數據
2020年總的四個季度,只有第一季度的GDP出現下行,其餘三個季度都是正增長,且增速從3.2%一路攀升至6.5% 。
反觀美國,在第一季度微增0.3%,二季度大跌9%,三季度跌幅收窄至2.8%,四季度數據還未公布,但預計最好的情況也是小幅增長。
GDP變化趨勢
由此可見,中國在季度上的經濟表現遠薯叢遠好於美國。由於疫情之前的中國GDP增速為6%,且處於整旦局體下行趨勢,所以預計2021年四個季度,中國GDP增速不大可能在繼續大幅上行,穩定在6%附近的概率較高。
GDP增速原因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盡皆知,中國政府在處理疫情上的卓越表現也有目共睹,獲得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GDP正增長的稱號實至名歸。
CPI數據
與GDP節節攀升的表現相反,中國CPI的月度增速不斷降低,自2020年一月份的數遲櫻5.4%,下跌至2020年12月的0.2%,可以說零頭都沒剩下。
CPI變化趨勢
單論CPI,中國處在通貨緊縮的邊緣,需要中央銀行降息擴表;但考慮到CPI是被豬肉影響的,似乎又沒必要這么大動干戈。
從現實角度考慮,樓市、醫療和教育的難題根本無法展現在CPI數據當中,所以西方的「CPI決定貨幣政策」的邏輯,不能套用在中國的經濟現實中。
CPI變化原因
從組成結構來看,CPI的降低主要是豬肉價格的下跌導致的,除肉類食品外,其它生活用品並沒有出現明顯下跌。
CPI與GDP關系
CPI反映消費價格變化情況,是一個相對數。GDP反映國民經濟生產總量,是一個絕對數。
CPI的變動反映經濟運行過程中物價變動情況,是觀察通貨膨脹程度的重要指標,GDP的變化則反映經濟的增長情況。
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關系存在以下四種情形:高增長低通脹,高增長高通脹,低增長低通脹,低增長高通脹。
⑶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新常態的內涵和特徵是什麼
中國經濟新常態就是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在經濟結構對稱態基礎上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包括經濟可持續穩增長。經濟新常態是強調結構穩增長的經濟,而不是總量經濟;著眼於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及在對稱態基礎上的可持續發展,而不僅僅是GDP、人均GDP增長與經濟規模最大化。經濟新常態就是用增長促發展,用發展促增長。經濟新常態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長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長,而是把GDP增長放在發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長成為再生型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模式的組成部分。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主要表現為經濟增長速度適宜、結構優化、社會和諧;轉入新常態,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轉變,經濟增長將與過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別,與傳統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粗放增長模式基本告別。
新常態的特徵是:
第一,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就相當於1994年全年的經濟總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長,無論是速度還是體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
第二,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有人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會不會進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過坎?風險確實有,但沒有那麼可怕。中國經濟的強韌性是防範風險的最有力支撐。我們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確定的戰略和所擁有的政策儲備,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我們正在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這有利於化解各種成長的煩惱。中國經濟更多依賴國內消費需求拉動,避免依賴出口的外部風險。
第三,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2014年前三個季度,中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超過了投資。服務業增加值佔比46.7%,繼續超過第二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分別為12.3%和11.1%,明顯高於工業平均增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6%。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質量更好、結構更優。
第四,新常態下,中國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簡言之,就是要放開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用好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比如我們改革了企業登記制度,前三個季度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920萬戶,新增企業數量較2013年增長了60%以上。
(3)中國經濟體量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新常態"作為中國高層對經濟形勢的清醒判斷和重要定義,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導向有著決定性意義。而《人民日報》的三篇評論恰為人們清晰呈現了"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整體面貌和未來趨勢,正如評論中所說,"面對新常態,我們要有冷靜的心、堅定的心和火熱的心,科學認識新常態,積極應對新常態,學會適應新常態,創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輝煌。"
⑷ 申萬宏源錢啟敏:藍籌與高科技將持續成為主線
在「2019年基金服務萬里行——建行·中證報『金牛』基金系列巡講」信陽站上,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理財研究部總監錢啟敏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A股正處於調整的中後期,從目前至明年上半年,上證指數仍可能會圍繞3000點附近進行約10%左右的箱體震盪,但要想正式轉變成牛市,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他認為,在牛市到來之前,A股仍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特徵,代表核心資產的藍籌板塊和代表未來的高科技板塊將持續成為主線。
挑戰與機遇並存
宏觀經濟的走向,是A股市場投資最核心的基本面。對此,錢啟敏表示,雖然中國宏觀經濟的增速在緩步回落,但其中呈現的韌性卻令人驚喜,結合各項經濟指標和關鍵數據可以發現,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轉型正在有效進行,其中既存在內外環境的挑戰,也提供了更多彎道超車的機遇。
錢啟敏指出,從數據上看,中國的宏觀經濟增速確實存在回落的壓力。如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實現GDP69.78萬億元,同比增長6.2%,但分季度看,一季度是6.4%,二季度為6.2%,三季度為6.0%,呈現增速放緩的態勢。但錢啟敏強調,看待一國的經濟增長不能機械地、孤立地看待數據指標,而是要放在全球經濟環境下進行綜合比較。事實上,以中國目前的經濟體量,這種GDP增速在世界各國中屬於相當高的,這充分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活力。
錢啟敏雀虧同時向參會者解構了當前宏觀經濟的結構性情況。他表示,一般而言,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之為「三駕馬車」:投雀慶資、消費和出口。從投資層面來看,今年1-9月固定資產投資46.12萬億元,同比增長5.4%,較1-8月回落0.1個百分點。但分結構來看,其中基建投資10.8萬億元,同比增長4.5%,增速比1-8月加快0.3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9.8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和1-8月持平。從消費層面來看,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7萬億元,同比增長8.2%。從進出口層面來看,1-9月貨物進出口總額22.91萬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出口12.48萬億元,同比增長5.2%,進口10.43萬億元,同比下降0.1%。順差2.05萬億元,同比擴大44.2%。
錢啟敏指出,從經濟的結構性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國的經濟轉型中,以投資驅動為特徵的傳統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的現象仍然嚴重,但新經濟的培育仍需要時間,尤其是內需消費的瓶頸短期難以打破,新的消費亮點尚未形成。但他認為,在這個復雜的變化過程中,中國經濟仍能夠保持一定的、相對穩定的增速,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內在的韌性十足。
錢啟敏同時指出,針對當前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復雜情況,中央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同時積極減稅降費,反哺實體經濟,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並做好幾篇大文章:如「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5G通訊等,這保障了中國經濟能夠繼續持續穩定發展。「我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堅持改革開放、加強領導、持之以恆,定能迎來新的發展機會。」錢啟敏說,「等到新一輪經濟上漲周期來臨,資本市場的舞台將會更大。」
捕捉結構性行情
針對A股下一階段的投資方向,錢啟敏表示,雖然從技術上看,滬指已經走入調整的中後期,區間內的箱體震盪概率較大,但是要想徹底轉變成牛市,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而短期尚未看到這些因素的出現。因此,他認為,在明年上半年,A股或許會提供階段性的機會,但走牛的概率不高,投資者的側重點還是要放在尋找結構性機會上。
錢啟敏進一步表示,明年A股市場可能出現「兩輪驅動」的現象,在整體指數維持一個大箱體震頃歲神盪的背景下,核心資產中藍籌股板塊的強者恆強和代表未來的高科技板塊異軍突起,將會成為市場最主流的兩條投資主線。錢啟敏指出,從海外股市的走勢來看,科技股的成長常常是遠超預期的,其投資空間巨大,時間持續長久,是最佳投資對象之一。而中國市場空間廣闊,過去培育了諸如騰訊、阿里巴巴等的優質科技企業,未來也會孕育出更多讓投資者驚艷的科技股,值得投資者重點追蹤。
錢啟敏同時表示,科技股是專業性非常強的領域,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缺乏深度研究的可能性。因此,借道公募基金的專業投資平台來介入科技股投資,會是更好的選擇。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⑸ 經濟體是什麼
經濟體,是指對某個區域的經濟組成進行統稱和劃分。經濟體可以指一個地區,如台灣地區,或地區內的國家群體,如歐盟,東盟等。
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以建立起來的基礎。
目前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幾個主要經濟體為美國,歐盟,中國,日本,德國,因為中國等國家經濟發展迅速,所以這些經濟體之間的排名經常發生變動。而排名也是依據經濟體實際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來確定的。
經濟體內部出現經濟問題或困難時,常常採取統一的貨幣與財政政策,應對危機,共度時艱。例如歐盟,在希臘危機中的措施。
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的關系,近年來由G7+1演化成G20的過程也顯示了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與對話,而且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合作將進一步加強,相互之間的協調也將會越來越順暢。二者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世界經濟的走向。當今世界是高度相互依賴,而且依賴程度仍在不斷加深的世界。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互動並非零和博弈,而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2011年8月17日報道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2014年美國經濟規模是17.4萬億美元,而中國的經濟規模則是17.6萬億美元,中國在2014年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類別
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體是指多個國家為了達到優惠的貿易政策從而實現共同的經濟利益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而組建的經濟共同體或經濟合作團體。
目前全球比較知名而且規模較大的三大經濟體分別是歐洲聯盟(簡稱歐盟),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
新興經濟
概念
近年來,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速度和質量大大超越發達經濟體,因此常常稱這些經濟體為新興經濟體。例如著名的金磚四國中就有中國、巴西、印度三國為新興經濟體,它們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
定義
關於新興經濟體,目前並沒有一個准確的定義。英國《經濟學家》將新興經濟體分成兩個梯隊:第一梯隊為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也稱「金磚四國」;第二梯隊包括墨西哥、韓國、南非、波蘭、土耳其、埃及等「新鑽」國家。根據IMF公布的數據,2007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僅增長2.7%,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8%。印、俄、巴西GDP總量均超過萬億美元大關,晉升世界經濟12強,中國突破2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中國、印度和俄羅斯3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一半。「新鑽」國家也有不俗表現,高盛公司預測,2025年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等8國將躋身世界經濟前20強。
基於新興經濟的出色表現,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發達經濟體受金融危機困擾之際,新興經濟體正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的來源」。IMF預測,2008年盡管發達經濟體經濟表現更加疲軟,但由於新興經濟體的帶動,世界經濟仍有望增長4.1%。
實力表現
雖然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減緩,但專家分析,經過金融危機的沖擊,新興經濟體調整了經濟結構,增加了外匯儲備,改善了金融體制,抵禦風險的能力增強,世界經濟依然會繼續增長。
與此同時,南南合作也減少了新興經濟體對發達國家經濟的依賴。南方共同市場的形成、中國與東盟的合作也對世界的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保證。高盛全球經濟研究主管奧尼爾對新興經濟體寄予了厚望,他認為新興經濟體強大的內需足以完全抵消美國國內消費需求的大幅下降,並預計佔全球GDP16%的「金磚四國」將幫助全球經濟維持3%至4%的增速。
在亞歐首腦會議前夕,法國總統薩科齊就聲明力邀中國、印度等五大新興經濟體參加於11月1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共同商討應對金融危機,這也看出新興經濟體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經濟學界認為,2010年很有可能是全球經濟復甦的一年,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將走在復甦的前端。在最新的一份對2010年經濟預測的報告中,IMF認為,發達國家經歷了2009年3.4%的經濟衰退後,今年的經濟增長僅有1.3%。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新興經濟體的高速增長,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在2010年將達到5.1%,其中印度將達到6%,中國將達到9%。
渣打銀行也指出,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有望達到2.7%,其中亞洲經濟增長將達到7.0%。這再次表明了全球經濟力量以及經濟平衡由西向東轉移的趨勢。
⑹ 中國經濟體量有多大
中國經濟體量已經超過歐盟各國之總和,達到美國的77%。
去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11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有望超過1.2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的高收入國家門檻。這確實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了2021年的GDP數據,我國2021年GDP為1143670億元,按照美元人民幣1比6.45元的匯率計算,我國去年的GDP達到了17.67萬億美元,我國的人均GDP已經接近1.26萬美元,很可能會進入全世界各國的前70名,超過了世界人均GDP的平均線,已經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咱們姑且不說人均,因為我國有著14億的龐大人口規模,在任何人均數字上我們即便成績再顯著,也總是讓人們覺得不那麼顯眼。我們就說總量,這個17.67萬億美元的規模,大家可能覺得沒概念,但是說到已經超過了美國的77%,就很形象了。
之前咱們在節目中就講過,二戰後,美國是世界唯二的超級大國,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在經濟上跟美國差距巨大,它的超級大國身份是靠軍事實力拚上來的,美國的經濟規模在全世界一騎絕塵。在冷戰期間,在蘇聯的鼎盛時期,蘇聯的經濟總量也只有美國的七成。
當時做為西方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日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濟最輝煌的時候,經濟總量曾經達到了美國的70%,但是很快就被美國採用各種軟硬兼施的手段給打了下去,從此日本就進入了所謂失去的20年,後來又變成了所謂失去的30年。
總之,日本是一蹶不振,再也沒有了在經濟總量上追趕美國的能力。所以有一個說法,就是如果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總量達到美國的70%,美國都絕不會允許,都會被視為是威脅美國的霸權地位,會竭盡所能把你給打下去。
所以,當中國的GDP在2020年第一次超過美國的70%的時候,很多人擔心美國會不會上演當年對付日本的那一套,把中國給打下去。我當時就在節目中說了,不用擔心,今天中國所面對的美國的打壓遠遠超過當年的日本,美國要能打他早就打了,只不過中國不是日本,美國想打也沒能力打。
⑺ 經濟體量什麼意思
經濟體量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經濟體量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GDP並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7)中國經濟體量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從經濟體量上看,中國已躋身全球大國之列,但仍有進一步與世界融合的空間。例如,2019年中國上榜《財富》世界500強的企業,海外營收佔比不到20%,而標普500上市公司的平均佔比為44%,中國企業有更多的空間來推動全球化。
中國在融入世界經濟的歷程中取得長足發展,並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貿易大國,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有所上升,表明中國作為消費市場、供應方和資本提供方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⑻ 經濟總量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GDP和經濟總量的區別 2008年中國GDP超德國,是指GDP的總量超德國,總量就是2008年的所產生的GDP總和,於2007年的GDP沒有關系。通過兩年的GDP的數值可以算出增長率。
經濟總量,簡單來說就是全國的生產力總和,GDP,GNP就是衡量這些生產力大小的指標。
比喻一下,經濟總量就是身高。GDP就是尺子上的刻度。
同理,經濟增長速度就可以用GDP的增長速度來體現,經濟負增長是指本期同比上期量減少了,(本期也產生了GDP,但比上期減少了,所以計算本期GDP的增長率時就會是負數),舉例,上期GDP100,本期80,則本期GDP的增長率為(80-100)除以100=負的20%。
問題二:2014經濟總量和規模有啥區別 經濟規模
指在一定的經濟制度安排下,一個獨立的經濟體所具有的資金、原材料、勞動力、技術、影響力、競爭力的總體大小。
對於「經濟規模」一詞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經濟規模是一個相對而言的概念,即是說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經濟體進行對比,才能夠得出經濟規模的大小。因此在比較的過程中,需要強調對比的科學性,一般來說,是把經濟體當中的資產、影響力、競爭力全部折算成為貨幣單位來進行比較,但同時,也可以就經濟體的某一方面的規模來進行比較,因此,需要在統計時使用同樣的統計方法和同樣的單位。
第二,經濟規模所指的經濟體,可以是不同層面的經濟體。即是說,既可以就企業與企業之間進行對比,又可以就行業和行業之間進行對比,還可以地區和地區之間進行對比,或是在國家和國家之間進行對比。
第三,經濟規模的概念不涉及具體的經濟制度安排。即是說無論是在計劃經濟制度下還是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無論是在私有制下還是公有制下,無論是在自由競爭的經濟體中,還是在 *** 主導的經濟體中,都可以進行比較。
經濟總量
包括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兩方面.社會總需求―社會總的購買力(買方);社會總供給―社會商品和服務的總供應量(賣方),如果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就會引起通貨膨脹,如果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則會引起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都不利。
問題三:GDP總量是什麼意思? 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規模。
主要用於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國際間和地區間進行比較;制定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經濟分析和經濟管理。GDP指標為各級領導分析經濟運行狀況、 *** 調控管理經濟提供了廣泛的用途。
問題四:經濟總量和GDP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一個意思,經濟總量是社會總財富的購買力,GDP是指國內生產總值。
問題五:經濟體量什麼意思 經濟體量就是經濟總量,就是GDP
問題六:國內生產總值GDP等於經濟總量? 經濟總量就是指的GDP,也就是一年經濟活動產生的財富總值。不過你說的那個是社會資產的概念。這又是一個存量概念。gdp是流量概念。前者一般在經濟普查會有體現。因為統計難度工作很大,一般就五年公布一次。GDP是市場化流動概念。每年可以大概核算出來。
問題七:經濟總量與貨幣總量 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是經濟學一個相當熱門的話題,想解釋清楚什麼是經濟增長是一個相對困難的問題。僅就我所知給你提一下參考意見:就傳統觀點而言,經濟增長大體上可以和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劃等號,基本上而言就是GDP的增長。
1、GDP的增長依據就是統計局核算的某地區一定時期內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
2、體現形式是GDP的增加,但最終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我先說第四個問題,貨幣本身並不具有價值,貨幣的職能是流通手段、價值尺度、支付手段以及間或有儲藏手段。因此,貨幣僅僅是經濟的一個表現形式,而貨幣總量也只是經濟總量的表現形式。舉例而言,同一台電腦,美元買需要500,人民幣買需要4000,日元韓元買需要的更多,但是電腦本身的價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是不變的。
3、就第三個問題而言,為了經濟的平穩運行,一國央行需要隨著經濟的增長而適時地增加貨幣發行量。如果不及時發行,就會造成通貨緊縮。
問題八: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總量的指標有哪些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由多方面的指標來衡量,一般適用較多的是GDP(國內生產總值) GNP(國民生產總值)CPI(商品價格指數)通貨膨脹率 、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費、農村人口比重、人口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識字率等。不同的組織還制定指標來衡量各種制度環境。GDP(國內生產總值) GNP(國民生產總值)CPI(商品價格指數)通貨膨脹率等指標來實現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其中應用最廣的事GDP國內生產總值!
問題九:經濟規模經營規模與經濟總量是什麼意思 經濟總量包括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兩方面.社會總需求―社會總的購買力(買方);社會總供給―社會商品和服務的總供應量(賣方),如果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就會引起通貨膨脹,如果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則會引起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都不利。
經濟總量,簡單來說就是全國的生產力總和。
GDP,GNP就是衡量這些生產力大小的指標。
比喻一下,經濟總量就是身高。
⑼ 中國經濟體量有多大
中國是世界絕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2021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經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
中國的自然資源:
中國幅員廣大,卜升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是,地區分布不均勻,如鐵主要分布於遼寧,冀東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東北和西南區,其中山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最集中,而東南沿海各省則很少。並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