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泡沫是怎麼形成的有什麼特徵
泡沫經濟的形成,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宏觀環境寬松,有炒作的資金來源。泡沫經濟都是發生在國家對銀根放得比較松,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的階段,社會經濟表面上逞現一片繁榮,給泡沫經濟提供了炒作的資金來源。商品經濟具有周期性增長特點,每當經過一輪經濟蕭條之後,政府為啟動經濟增長,常降低利息,放鬆銀根,刺激投資和消費需求。
形成泡沫經濟的第二個原因是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缺乏約束機制。從歷次泡沫經濟的發展過程看,到目前為止,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缺乏一個有效的約束機制。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進行約束,關鍵是對促進經濟泡沫成長的各種投機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但到目前為止,社會還缺乏這種監控的手段
⑵ 對」泡沫經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宏觀措施解決
泡沫經濟的形成原因
泡沫經濟的形成,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宏觀環境寬松,有炒作的資金來源。泡沫經濟都是發生在國家對銀根放得比較松,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的階段,社會經濟表面上逞現一片繁榮,給泡沫經濟提供了炒作的資金來源。商品經濟具有周期性增長特點,每當經過一輪經濟蕭條之後,政府為啟動經濟增長,常降低利息,放鬆銀根,刺激投資和消費需求。一些手中獲有資金的企業和個人首先想到的是把這些資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潛力的資源上,這就是泡沫經濟成長的社會基礎。日本從1955-1985年,完成了經濟起飛,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手中有了錢的日本企業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話「,日本是一個島國,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為日本的稀缺資源。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和城市佔地不斷增加,同時,由於基礎設施建設等對土地投資的增加,地價特別是城市房地產價格具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然而,日本人將這種趨勢絕對化了,認為地價只會上升,不會下降,以至把房地產投資作為一種資產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他們開始製造土地泡沫,從80年代後半期開始,日本地價飛漲,投機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可以從銀行取得更多的貸款,然後再去尋求新的投機機會,於是有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有限的土地,造成房地產價格的進一步上升。日本的銀行業是「土地神話」的忠實信奉者。80年代後半期,由於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的發展,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加劇,銀行的籌資成本趨於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把房地產作為尋求高回報率的途徑,對房地產業的融資大幅度增加。若以1985年3月為基期,到1991年3月,銀行業的貸款量增加了60.6%,而同期對房地產貸款的增加量卻高達150.6%。銀行對房地產業的貸款余額由1985年3月17.1萬億日元增加到1991年3月的42.8萬億日元,同期的房地產貸款在銀行全部貸款余額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進入90年代,「土地神話」同泡沫經濟一起破滅,以土地為抵押的貸款項目便成了難以消化的不良債權。
形成泡沫經濟的第二個原因是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缺乏約束機制。從歷次泡沫經濟的發展過程看,到目前為止,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缺乏一個有效的約束機制。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進行約束,關鍵是對促進經濟泡沫成長的各種投機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但到目前為止,社會還缺乏這種監控的手段。這種投機活動發生在投機當事人之間,是兩兩交易活動,沒有一個中介機構能去監控它。作為投機過程中的最關鍵的一步——貨款支付活動,更沒有一個監控機制。雖然貨款支付活動一般要通過銀行進行,但銀行只是收付中介,根據客戶指令付款,對付款的內容無力約束,加上銀行的分散性,起不了監控投機活動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於企業之間的交易活動之中。而且,政府還常常容易被投機交易所形成的經濟繁榮假象一時迷惑,覺察不到背後隱藏的投機活動,一直到問題積累到相當程度才得到發現。日本土地泡沫發生後,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日本全國范圍內都出現了城市土地再開發熱潮,土地價格隨之猛漲,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六大城市經濟圈的商業用地價格指數1985年比1980年上升了53.6%,1990年則更比1980年上升了525.9%。這期間,日本全國平均土地價格也上漲了1倍以上。日本約有一半的人擁有土地,約20%的人擁有土地繼承權。因而,隨著土地價格的上升,大多數日本人感到自己的財產在這幾年內增值了1-2倍。這一時期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不到6%,而金融資產價格、不動產價格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虛假上漲,使經濟逞現出虛假繁榮景象。1991年10月22日,日本經濟企劃廳的官員還在內閣例會上津津樂道日本經濟處於景氣狀態之中,幾天之後經濟形勢就急轉直下,企業破產事件大量增加。
在1926年出版的Palgrave英文大字典中給泡沫經濟下的定義是:「任何高度投機的不良商業行為」。
在1987年版的Palgrave經濟學大辭典中引用著名經濟學家,前美國經濟學會會長金德爾伯格(C.Kindleberger)的話重新定義泡沫經濟:「泡沫狀態這個名詞,隨便一點說,就是一種或一系列資產在一個連續過程中陡然漲價,開始的價格上升會使人們產生還要漲價的預期,於是又吸引了新的買主--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過買賣牟取利潤,而對這些資產本身的使用和產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興趣的。隨著漲價常常是預期的逆轉,接著就是價格暴跌,最後以金融危機告終。通常『繁榮』的時間要比泡沫狀態長些,價格、生產和利潤的上升也比較溫和一些。以後也許接著就是以暴跌(或恐慌)形式出現的危機,或者以繁榮的逐漸消退告終而不發生危機」
用泡沫來形容一個經濟實體在一段時間內迅速繁榮,然後又急劇下降的興衰變化,可以說是相當貼切。自然界的泡沫發生快,破滅更快。一滴肥皂水,一口氣就可以吹出一個炫
麗奪目的氣泡。可是好景不長,泡沫越大,迸裂得越快。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把泡沫經濟作為虛假繁榮的同義詞。就像一個肥皂泡一樣,看起來五顏六色,可是中間沒有什麼內含,一旦泡沫破裂,繁榮景象就像夢幻一樣頓時消逝得一干二凈 .
一、什麼是泡沫經濟
用泡沫來形容一個經濟實體在一段時間內迅速繁榮,然後又急劇下降的興衰變化,可以說是相當貼切。自然界的泡沫發生快,破滅更快。一滴肥皂水,一口氣就可以吹出一個炫麗奪目的氣泡。可是好景不長,泡沫越大,迸裂得越快。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把泡沫經濟作為虛假繁榮的同義詞。就像一個肥皂泡一樣,看起來五顏六色,可是中間沒有什麼內含,一旦泡沫破裂,繁榮景象就像夢幻一樣頓時消逝得一干二凈。
在1926年出版的Palgrave英文大字典中給泡沫經濟下的定義是:「任何高度投機的不良商業行為」。這個說法似乎還不夠清楚。於是,在1987年版的Palgrave經濟學大辭典中引用著名經濟學家,前美國經濟學會會長金德爾伯格(C.Kindleberger)的話重新定義泡沫經濟:「泡沫狀態這個名詞,隨便一點說,就是一種或一系列資產在一個連續過程中陡然漲價,開始的價格上升會使人們產生還要漲價的預期,於是又吸引了新的買主--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過買賣牟取利潤,而對這些資產本身的使用和產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興趣的。隨著漲價常常是預期的逆轉,接著就是價格暴跌,最後以金融危機告終。通常『繁榮』的時間要比泡沫狀態長些,價格、生產和利潤的上升也比較溫和一些。以後也許接著就是以暴跌(或恐慌)形式出現的危機,或者以繁榮的逐漸消退告終而不發生危機。」[1]
在現代經濟中,人們交換的具體商品遠遠少於交換一些符號,例如貨幣、股票、債券、外匯、期貨、期權合約、支票、匯票等等。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指出 :「資本移動、貨幣兌換、金融等符號經濟從產品、服務等實物經濟中完全獨立出來了。」「這是一個最為醒目而又最難理解的變化。」[2]由於實業投資的機會比較少,投資回報率比較低,而金融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比較高。在虛假的高回報率誘惑之下,大量資金在符號經濟中無效空轉,不構成實質增長。在與實質經濟沒有直接關聯的領域中資金泛濫,而實質生產部門因缺乏資金而逐漸衰退,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經濟泡沫化或產業空洞化。
二、經濟泡沫並不等於泡沫經濟。
高速發展的經濟必然會產生一些泡沫。就象是山間小溪,水流快了,難免激起一些泡沫,但這並不能因此而判斷小溪的水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溪水中的泡沫與肥皂水吹出的泡沫截然不同。溪水可以飲用而肥皂水則完全不行。水質不同,需要採用的處理方法也完全不同。
經濟泡沫指的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不均衡現象。這些不均衡綜合起來的具體表徵就是上下起伏的經濟周期。泡沫經濟則專指那些由於經濟投機活動而導致市場價格大起大落的現象。由於兩者產生的原因不同,所造成的危害不同,解決問題的對策也不同,所以區分泡沫經濟與經濟泡沫並不是簡單的文字游戲。如果不搞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很容易把真正的泡沫經濟和一般人們常說的經濟泡沫混淆起來,不利於識別泡沫經濟並採取相應的對策。
從供求關系來看,在正常的市場機制中,價格上升必然導致需求下降。可是,在泡沫經濟發作的時候,恰恰相反,價格越漲,需求越旺,買漲不買落。這是判斷是否出現泡沫經濟的一個重要的識別指標。
泡沫經濟一定會造成某些商品的價格大起大落,但逆命題卻不一定正確。不能根據某些商品價格的暴漲暴跌就判斷是泡沫經濟。引起物價變化的原因很多,泡沫經濟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經濟泡沫與泡沫經濟之間主要的區別在於:市場機制會對經濟泡沫起到制衡作用,無論泡沫增長速度快慢,最終在市場機製作用下總會出現一個均衡點,但是市場機制對泡沫經濟則完全無能為力,因為在泡沫經濟中完全不存在這樣的均衡點。
三、經濟周期與泡沫經濟
無論在任何經濟體制都會出現經濟運行的上下波動。在某些時期,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出現繁榮景象,在另一些時期,經濟不景氣,出現停滯或衰退,周而復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周期。宏觀經濟的周期波動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產生周期性波動的根源是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兩個對立面的矛盾和統一。由於市場擴張或者政府計劃擴張,使得社會需求增加,社會需求上升促使大工業生產擴張。因為在現代大工業的各個部門之間存在著緊密的投入---產出聯系,需求的增長以乘數形式被逐級放大。這種擴張常常表現為突然跳躍式的擴張,導致大規模投資高峰。大規模投資反過來引起大工業更為劇烈的擴張。經濟就好象起動了的火車頭一樣,越跑越快。[3]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平衡是暫時的,相對的;不平衡是經常的、絕對的。經濟發展就是從一個不均衡態向另一個不均衡態的運動過程。在自然辯證法中叫做「波浪式前進」規律。[4]周期波動反映出系統內部供求雙方對立統一的自我調節過程。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完全消除經濟的周期波動。如果波動的幅度過大或者頻率過高就會造成比較大的經濟損失。經濟大起大落,不利於制定長期的投資計劃,相當一部分生產資料不能被充分利用,不利於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和資源分配效率,許多產品一時供不應求,一時積壓滯銷,造成嚴重的浪費。經濟上的劇烈振盪也會影響到政治安定和人民生活,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世界各國政府都把穩定宏觀經濟作為其政策的重要目標。
過度投資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結構扭曲,但是最終市場機制會發揮作用,矯正這些扭曲。於是,每過了一段時期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經濟調整,通常人們稱之為經濟周期。從經濟周期的圖像來看,經濟增長速度上下起伏,由經濟復甦達到繁榮,然後從繁榮轉入衰退,再由衰退進入蕭條。在衰退和蕭條時期,通過經濟體制內和體制外的調整逐漸趨向復甦。如此循環,過幾年就是一個周期。如果經濟泡沫比較嚴重則經濟周期的上下振幅比較大。採取適當的措施可以削弱經濟泡沫的影響,限制經濟周期的振幅。一般來說,經濟泡沫是不可避免的,經濟周期是宏觀經濟運動的必然規律。
泡沫經濟的運動軌跡與經濟周期不同。經濟周期運動是一個反復進行的連續過程,但是,泡沫經濟在達到高峰之後突然下跌,這種大起大落的現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不會重覆再現。
四、兩種不同的思維邏輯
從資訊理論的觀點來看,在考慮一項投資時必須要預測投資對象在未來各個時期的價格和市場需求。從投資到產品問世,在時間上存在著一個滯後。當產品上市的時候,市場上需求和價格可能都和預測有些出入。特別是在現代工業和金融市場上,市場運動趨勢的不確定性非常高。人們在投資決策時不可能掌握完全的信息。正是由於市場信息的不完全性造成了許多投資失誤。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尤其容易發生過度投資,從而導致經濟結構扭曲。在投資信息不完全這一點上,經濟泡沫與泡沫經濟並沒有根本區別。兩者之間的一個重大區別是人們在預期未來價格時的思維邏輯方式。
例如,在80年代初期,中國大陸市場上洗衣機的銷路很好,利潤也比較高,於是許多廠家一窩蜂而上,紛紛投資設廠,准備生產洗衣機。無論這些投資者如何預測市場需求狀況,他們對未來洗衣機價格的估計只有兩種可能:比較聰明的投資者會考慮到一旦自己的產品投入市場之後,當地供不應求的狀況得到緩解,洗衣機的價格會下降一個幅度。是否盈利取決於這個價格下降的幅度。而那些缺乏市場知識的人則會很簡單地根據當前洗衣機的市場價格來估計投產之後的利潤。假若洗衣機的功能和質量都沒有什麼重大改進的話,無論如何,沒有人會做出這樣的估計:本廠的洗衣機投入市場之後市場價格反而會上升。就在同一個時期,在上海和深圳的股票市場上出現一股狂熱,股民們幾乎都預期在自己投資之後股票的價格會再度上揚,可以從中獲利。盡管投資於洗衣機和投資於股票都存在著信息不完全的問題,投資者都具有相當的盲目性,但是他們對未來價格的估計具有完全不同的方式。在洗衣機投資中,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承認了市場機制,但是在股票投資中,人們明顯地背離了市場機制的根本原則。最後,市場機制會糾正在洗衣機投資上的失誤,但是卻對股票投資中出現的問題一籌莫展。這就形成了經濟泡沫和泡沫經濟之間的分水嶺。
五、張冠李戴、貽誤診斷
有的時候某種商品供過於求,產生了比較嚴重的積壓現象;有的地方投資決策錯誤,重覆建設,一下子開辦了許多商店、高級賓館,結果不得不關門倒閉。有的人把這些現象都批評為泡沫經濟。其實,這種批評的用詞並不確切。當市場出現不均衡現象的時候,供求雙方都會根據市場價格所傳遞的信息來相應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果價格上升,需求方就會適當減少需求,而生產者見有利可圖就會增加供給,市場機制會引導市場向一個新的均衡狀態運動。
有的人把由於大量借債用來投資而出現的虛假繁榮稱為泡沫經濟。這種提法也不十分確切。借債是融資的一種手段,是不是泡沫經濟,要看這些貸款被投入到哪些領域?如果這些貸款被投入生產領域,特別是用來發展那些具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投資的結果使國家的綜合實力有所增加,這絕對不是什麼泡沫經濟。如果出現財務危機,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歸還貸款,即使投資的經濟效果不好,無論如何,還能找到相當數量的由投資所轉化的資產。顯然,這和那種泡沫迸裂之後一無所有的狀況大不相同。可是,如果把貸款用來炒房地產、證券和股票,表面上轟轟烈烈,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增加國家的綜合實力;一旦泡沫迸裂,除了一大堆爛賬之外什麼也沒有剩下,這當然是泡沫經濟。
有的人批評說,有些統計數據不確切,誇張成績,掩蓋缺點,這是泡沫經濟。還有的人批評說,有的官員貪污腐敗,有的商人賺了錢之後大吃大喝,花天酒地,這也是泡沫經濟。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錯誤的行為,但是,卻沒有理由把這些都歸納為泡沫經濟。
六、市場機制的作用
由於經濟泡沫和泡沫經濟的運行機制不同,應當採取的對策也不一樣。
過度投資導致經濟結構扭曲,由此而產生的經濟泡沫是不可避免的。出現經濟泡沫正說明了市場並不是萬能的,但是,這並不等於市場失靈。增進公平競爭,促進信息流通,減少在投資決策中的失誤都可以有效地抑制和削弱經濟泡沫。加強市場機制是減少經濟泡沫危害的根本途徑。在經濟轉型時期,有些政府官員不懂經濟規律,利用手中的權力瞎指揮,過多干預經濟活動是造成許多經濟泡沫的重要原因。因此,實現政企分開,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可以有效地減少經濟泡沫。
在泡沫經濟中,價格上升,需求也上升,這說明泡沫經濟並不遵照市場經濟的基本運行規則。泡沫經濟是市場失靈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典型。加強市場機制並不能夠解決泡沫經濟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因此,一旦確認某些問題是泡沫經濟所造成的後果,那麼就需要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如果在這個時候還認為市場機制能夠最終解決問題,那麼就未免書生氣十足,很可能會喪失時機,貽誤大局。
⑶ 關於房地產泡沫經濟的控制措施
房地產經濟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關鍵在於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避免出現泡沫經濟,導致大起大落的波動和震盪。適度的經濟泡沫,例如土地價格微幅上揚、房價穩中有升、房地產開發投資高於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和商品房供給略大於市場需求等等,對活躍經濟,促進競爭,推動房地產發展和國民經濟增長是有利的。同整個國民經濟一樣,沒有一點泡沫房地產業是不能繁榮的。而如果泡沫過多,過於膨脹,造成虛假繁榮則是不利的。關鍵在於要控制這些經濟泡沫過度膨脹,不致形成為泡沫經濟,帶來嚴重危害。具體對策如下:
2.1 從土地源頭入手,規范土地市場 土地資源短缺不僅是困擾我國房地產業發展,也是困擾城市化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大問題,如何利用相對貧乏的土地資源為全體國民提供一個公正、平等、富足和安定的發展與生存環境,在一定意義上講,都有賴於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立法確定城市規劃的法律地位,以防止朝令夕改、急功近利,保障土地使用結構的合理性,為城市和地區經濟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2.2 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和預警機制 各級政府要根據房地產市場區域性強和發展不平衡的特點,加強對當地房地產市場發展和演變規律的研究,科學設立符合當地房地產市場規律的預警預報指標體系和主要指標的量化區問,有計劃地建立符合自己城市特點的房地產市場預警預報體系,防範房地產泡沫。通過建立和完善房地產信息系統和預警預報制度,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加強對市場供求總量、結構、價格的調控;通過市場信息發布、引導和規范,增加房地產市場的信息透明度,控制人為惜售和炒作行為,引導企業理性投資、消費者理性消費;通過對樓市的動態監測,評價市場的運行情況,預測分析未來的市場走勢,向政府部門提供准確的信息,以便做出適時、適度調控市場的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2.3 要加強對銀行的監管 推動房地產泡沫產生的資金,絕大部分都是從銀行流出的。因此,必須加強對銀行的監管,包括銀行資本充足率、資產流動性、風險管理與控制能力等。房地產金融業應盡快與國際接軌,盡早發展房地產投資基金,大力推進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盡快成立購房擔保機構,推進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與住房產業的結合。同時借鑒海外經驗,加強研究與國外不斷創新的房地產金融手段和新型的房地產金融資本市場結合的方式、方法和步驟,促進開發信貸與消費信貸的同時發展,建立起健康繁榮的房地產金融市場(包括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有效化解金融風險。
2.4 利用貨幣金融政策調控市場,規范房地產融資行為 政府可以通過提高利率、緊縮房地產信貸額、限制房地產開發貸款、提高購房首付款比例等貨幣金融政策,調整房地產投資額與投資結構。應根據保守、確實、安全等原則來發放房地產抵押貸款,在評估抵押物的抵押價值、確定融資比例或貸款比例等方面進行嚴格審查,以避免呆賬、壞賬損失與信貸膨脹。同時應從基礎設施建設人手,提高我國的銀行業自身抵禦金融風險能力;金融監管部門應從制度建設人手,完善個人信用制度、抵押制度、抵押保險制度和抵押二級市場的發展,這樣才能防範房地產業信貸泡沫,有利房地產業與金融業的共同發展。
⑷ 日本是如何治理泡沫經濟的
日本經濟走出衰退的路徑探索
日本經濟問題的出路不是如何調整宏觀政策,而是如何改革微觀和結構性的政策。可以說,結構性改革,或者說制度性改革是日本經濟的惟一出路。
1.加大經濟結構調整
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的長期停滯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徵。日本學者宮崎義一(1992)認為,日本的這次經濟波動不同於以往的單純以需求為制約因素的景氣波動,而是以金融因素為先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交織在一起的結構性經濟蕭條,他將其稱之為「復合蕭條」。因此,從中長期看,要使日本經濟真正走上自主增長的良性軌道並保持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不能只靠經濟政策的調節,而要靠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制度創新,從根本上解決結構問題。在各種結構性矛盾不斷暴露並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日本政府應著眼於完善長期經濟發展的結構、制度性條件,開始社會經濟的結構改革。一國的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關繫到該國的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的提高,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盈利水平和對投資的信心。日本政府應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使之成為帶動其它產業和拉動日本經濟恢復的主要動力。
2.改革日本現有的經濟體制,積極引進新的制度因素
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之所以落後於美國,除了日本企業在以信息為代表的高科技方面不敵美國外,更為根本的原因是日本社會和企業的一些傳統做法已經成了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因此,需要改革日本現有的經濟體制,引入新的制度因素,促進經濟發展。具體包括:①政府幹預需要逐步減少,產業政策的作用進一步縮小。②鼓勵民間投資,為企業自主投資提供寬松的環境。③推進金融制度改革,大力發展證券市場,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的效率。主銀行制度應逐步向商業化運作轉變。④改革日本式企業經營方式,改革公司治理結構,引入競爭機制。解除終身僱傭制,變年功序列制為年薪制,按能力取酬。
3.經濟增長模式的調整
一國經濟增長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內在支撐機制。在日本目前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將出口和擴大內需、推動個人消費相結合才是日本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關鍵。日本政府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努力提高公眾對經濟增長的信心。
⑸ 個人如何應對房地產泡沫和經濟泡沫
目前珠三角房價普遍下調,觀望氛圍濃,市場信心不足,通貨膨脹會讓我們的錢貶值嗎?我們的錢存在銀行或拿在手上都不對?投房地產求保值,但房價會持續下跌嗎?大的經濟泡沫破滅會發生嗎?如果發生,個人將如何應對?我嘗試做一些分析,理一理思路。經濟泡沫是如何形成和破滅的?一、貿易赤字形成----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所導致的出口下降的虧空。二、低息惹的禍----銀行系統出現流動性泛濫,大量廉價資本和熱錢湧向股市、樓市,導致股票、樓價暴漲,而導致金融系統岌岌可危。三、八十年代末的日本經濟泡沫如何破滅----在以上兩項情況都具備的前提下,再加上雙赤字壓力下,貨幣已呈現出明顯被高估的態勢,國際貨幣做空日本的股票指數期貨,國際貨幣買跌,大批股指沽空期權,股票市場的崩潰率先波及到銀行業、房地產業和保險業,最終是製造業,製造業將更難籌集資金。最後日元對美元嚴重貶值,國家核心資產賤價拋售。因此,2007年的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經濟泡沫的形成。但時至今日,泡沫沒有破滅,因為中國政府採取了兩樣重要的措施:一、從緊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流動性。二、加息。於是,過熱的投資熱被降溫了,在泡沫破滅前回歸理性,泡沫沒有破滅。如果泡沫破滅,就會出現股票市場、銀行業、房地產業在沸點一下全線崩潰,人民幣對美元嚴重貶值,國家核心資產賤價拋售。幸運的是中國在到達沸點前及時剎住了車。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經濟規律中優美的自然循環和控制系統:赤字的國家勢必流失真正的國家財富,從而使該國銀行體系信貸能力下降,自動導致緊縮和衰退,消費出現萎縮,進口勢必下降,貿易赤字消失。當人民開始儲蓄,銀行資本開始增加,生產規模擴大,貿易出現順差,社會財富增加。現在我們就在運用這一優美的規律,所不同的是,我們的起點是順差和強大的財政收入,但我們的危機意識讓我們能做好准備去應對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以我們的理性回歸是高起點的。今日中國與日本當年的情況不一樣,我們是政府主導經濟發展大政方針,國家集中資源重點突破關鍵性領域,以出口為導向,人民高儲蓄為主要特色的發展模式。「有中國特色」是最好的解釋:應對經濟泡沫,我們用中國功夫的打坐運氣的方法,用內功療法、用中葯調理,拒絕讓外國醫生動刀子做手術,因為有可能他給你做大手術卻拒絕給人輸血。我認為,泡沫將被擠掉,通脹也能控制,只是發展速度趨緩。不能被眾說紛紜的經濟學說誤導,要有自已的判斷和應對:一、合理的現金流,要相信,長期來看,人民幣對內是不會貶值的,當通貨膨脹被控制後,現金很值錢,將來國家用降息刺激投資時,誰有現金誰就有機會。不要相信「把錢存在銀行或拿在手上是傻瓜」的說法。二、合理的負債率,調整期二、三年是正常的事,各行各業諸神歸位需要時間,人民儲蓄增加,銀行系統流動性合理化需要時間,再加上目前四川抗震救災、災後重建的壓力這么大,在此期間,錢較難掙,不能開元只能節流,儲備能量,蓄勢待發。三、房地產的保值、增值性長遠來說沒有改變,房地產首先是滿足居住需求,其次才保值品,再其次才是投資品,固定資產的佔有是對資源的佔有。只要能滿足前兩點所說的合理的現金流和負債率的前提下,房地產可盡量多地持有。
⑹ 怎樣應對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是指虛擬資本過度增長、相關交易持續膨脹日益脫離實物資本的增長和實業部門的成長,金融證券、房地產價格飛漲,投機交易極為活躍的經濟現象。泡沫經濟寓於金融投機,造成社會經濟的虛假繁榮,最後必定泡沫破滅,導致社會震盪,甚至經濟崩潰。如目前正在發生的美國的「次級貸款」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就是典型的泡沫經濟崩潰。
對於我們來說,股票價格上漲導致個人財富的急劇膨脹,當初投人股票市場100萬元,由於股票價格上漲,使得股票資產市值可能達到200萬元了,人們興奮不已,這100萬元的增值就是泡沫;但當泡沫經濟崩潰引起股票價格下跌時,我們投資股票市場的資金市值可能連50萬元都不值了,這時人們才發現什麼是風險。
所以,經濟的高速增長,一般會帶來物價上漲、股市暴漲等一系列問題,對日常百姓而言,看到的是自己資產的膨脹,價值的增值,這時,人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投資的風險意識,否則淹沒在泡沫經濟中,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的。
⑺ 關於中央防範經濟泡沫,房地產泡沫的具體措施。
1、完善金融體系,從制度上防止泡沫的產生。房地產業與金融業的關系非常緊密,只有健全金融體系、尤其是房地產金融體系,才能從根本上防範房地產泡沫的發生。目前我國房地產金融體系主要與銀行制度有關,我國銀行業是在金融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涉足房地產信貸業務的,我國的個人信用制度、抵押制度和抵押保險機制不健全,銀行自身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如資本金不足、不良資產過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低等,這些都會加大房地產信貸的風險。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實現上市,同時面對金融全球化的沖擊,商業銀行追求利潤的驅動力越來越強,房地產信貸特別是個人住宅抵押信貸則成為銀行業打造利潤增長點的理想選擇。
雖然目前我國個人房貸的不良貸款率不足1%,屬於優質資產,但也必須防範危機,目前深圳等地已出現房貸斷供現象。另外,美國次貸危機呈擴大之勢,連美國這樣金融體系成熟且發達的國家也會爆發房貸危機,我國必須引以為鑒。另如,1997東亞金融危機中,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產信貸占銀行資產的30-40%,卻能在房地產價格大幅縮水時卻能安保金融體系,重要原因是資本充足率高達15-20%,不良資產率僅為3%,而韓國、菲律賓和泰國銀行的資本資產比率在6-10%,不良貸款率高達22%左右,以致後者的銀行系統陷入前所未有的災難。我國銀行業應從基礎設施建設人手,提高自身抵禦金融風險能力,金融監管部門應從制度建設入手,完善信用制度、抵押制度、抵押保險和抵押二級市場的發展,提高資本充足率,控制不良貸款率,同時要嚴格監管。2、建立房地產泡沫預警預報系統。房地產泡沫的產生因素較多,產生過程復雜,若想真正做到提前預知,進而以預防泡沫的產生,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泡沫預警預報系統。大致而言,房地產泡沫預警指標包括:金融機構貸款利率、貨幣供給增長率、房地產貸款增長率/貸款總額增長率、房價收入比、購租比、住房空置率、股價指數、地價增長率/GDP增長率等。
3、貨幣政策、房地產貸政策要有前瞻性。房地產業跟金融業的密切相關性,決定了房地產泡沫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寬松的房地產信貸政策。在流動性充裕、融資成本較低的情況下,自住與投資投機需求皆旺盛,企業投資開發熱情高漲,市場漸漸出現非理性繁榮現象,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政策不能提前、有效的調整,則房地產泡沫很容易產生。而且,事實證明,「救火」比「防火」的難度和成本都要大得多。4、加強和完善土地管理以避免地價泡沫。土地作為房地產業的物質基礎和房地產開發的前提條件,往往會在房地產泡沫產生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房價泡沫當中一般隱藏著地價泡沫,因此若想防止房地產泡沫,首先要防範土地炒作,控制地價飆升,日本當年的教訓尤其深刻。土地管理部門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土地規劃、出讓、交易、管理制度,重點打擊囤地行為、抑制房地產過度投機炒作、防止非理性預期的產生。
⑻ 中國如何走出泡沫經濟
一、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
1.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
2.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
3.穩定建築企業信貸投放
4.支持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
5.保持債券融資基本穩定
6.保持信託等資管產品融資穩定
二、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
7.支持開發性政策銀行此慧提供「保交樓」啟哪專項借款
8.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配套融資支持
三、積極配合做好受困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
9.做好房地產項目並購金融支持
10.積極探索市場化支持方式
四、森旁答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11.鼓勵依法自主協商延期還本付息
12.切實保護延期貸款的個人徵信權益
五、階段性調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
13.延長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政策過渡期安排
14.階段性優化房地產項目並購融資政策
六、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
15.優化住房租賃信貸服務
16.拓寬住房租賃市場多元化融資渠道
⑼ 關於經濟泡沫問題
泡沫經濟(日語:バブルけいざい),是指資產價值超越實體經濟,極易喪失持續發展能力的宏觀經濟狀態。泡沫經濟經常由大量投機活動支撐。由於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因此其資產猶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經濟學上稱之為「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經常會由於支撐投機活動的市場預期或者神話的破滅,而芹昌導致資產價值迅速下跌,這在經濟學上被稱為泡沫破裂(日語稱之為バブル崩壊)。
20世紀出現過多次泡沫經濟浪潮,其中較為著名的是日本80年代的泡沫經濟。其主要體現在房地產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等領域。但是一旦泡沫經濟破裂,其影響將波及到一個國家的大多數產業甚至國際經濟的走勢。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房地產持續走熱,對此,許多國際經濟學者認為這是新一輪泡沫經濟的開始。中國政府對此說法並不同意。
「泡沫經濟」與經濟「泡沫」
許多投資者把此次國內股市的大幅震盪理解為股市泡沫的破裂,擔心中國將步東亞各國的後塵陷入金融危機。然而,這種恐慌實無必要,因為這既缺少對當前宏觀經濟基本運行情況的理性思考,又對「泡沫」、「泡沫經濟」等經濟學用語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
中國不是泡沫經濟
判斷中國是不是泡沫經濟,至少要考察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什麼是「泡沫經濟」?第二,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情況如何?用「泡沫經濟」來描述是否合適?
雖然經濟學家對於如何定義「泡沫經濟」迄今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但概括起來,有這樣幾點共識:其一,所謂泡沫經濟,指的是經濟中虛擬成份的比重超出了實質經濟的承受能力,經濟結構出現嚴重扭曲;其二,在泡沫經濟形成以後,某些市場特別是金融市場上的預期邏輯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泡沫經濟下,即使價格已經很高,由於需求極度旺盛,大多數市場主體仍然預計價格會進一步升高;其三,公眾行為的非理性化致使相關市場的不確定性激增團州,市場規則失效。傳統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供求決定均衡的價格與交易量。但是在預期邏輯改變之後,會出現價格越高、需求越旺的非理性的結果,需求曲線相應變為向右上方傾斜。若短期內供給量相對不變,而需求遠遠超過供給,那麼供求曲線就不會有交點,因而市場上不存在穩定均衡。所以,要麼在泡沫經濟尚未形成規模之前生成適當的干預機制來解決這種市場失靈,要麼就只能等待經濟在價格狂飆難以為繼之時的徹底崩潰。
再來看中國經濟的基本情況。今年上半年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約為8%;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1%;外貿出口1245.7億美元,同比增長8.8%;國際收支呈現順差,外匯儲備超過1800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穩定,說明中國在實質經濟層面有良好的表現。據國家統計局官員稱,當前中國物價變化保持良性狀態,物價總體上不存在通貨膨脹的危險,說明長期疲弱後的市場開始穩定地恢復信心。貨幣供應量增長適度,利率保持穩定,股票市場融資規模大幅度增長,居民儲蓄增長速度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繼續下降,說明金融運行健康平穩。積極的財政政策、國有企業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糧食流通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列為今年工作重點的經濟結構調整等,有效地刺激了內需和供給的增長,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國際背景下保持了中國經濟的一枝獨秀,說明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除此之外,北京申奧成功和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即便是在股市發生劇烈波動的這段時間里,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也依然保持著良好的態勢,把這說成「泡沫經濟」乃至「泡沫經濟的崩潰」難免牽強。至此,我們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中國當前的整體經濟絕非泡沫經濟,不必為此而恐慌。
經濟泡沫未必形成泡沫經濟
中國不是泡沫經濟,但是不等於說中國經濟或中國股市中沒有泡沫。事實上,經濟泡沫是大量存在的。但不必為經濟泡沫恐慌,因為它與泡沫經濟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濟泡沫未必形成泡沫經濟,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泡沫是現代經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經濟泡沫是信用經濟的必然產物。信用經濟的規模是加速擴張的,而且信用結構日益復雜,在信用貨幣的基礎上不斷衍生出新的金融產品,它們與實質經濟的距離越來越遠,有的甚至毫不相關,至此,虛擬經濟已經成為任何現代信用經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理論上,虛擬塌首蔽的經濟成份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有實質經濟對應的和沒有實質經濟對應的,後面一種虛擬成份就是所謂的經濟泡沫。但這種劃分對微觀主體沒有什麼意義,因為無論有沒有實質經濟成份對應,他們所使用的虛擬成份在功能上完全相同。所以,在微觀層面甚至局部經濟中討論經濟泡沫的存在與否、數量多少,都顯得不那麼恰如其分。
經濟泡沫產生的根源決定了它對經濟影響的兩面性。正面效應往往被人們忽視,但其重要性並不因此而被抹煞。信用貨幣對經濟的潤滑作用、對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以及信用體系的構築,說到底都是藉助了虛擬的經濟成份才得以實現的。經濟泡沫的負面效應是顯而易見的。經濟泡沫往往造成繁榮的假象,所以容易受到追捧,具有自我強化的機制;又由於形式上虛擬經濟的發展可以完全脫離實質經濟,所以虛擬經濟具有超出實質經濟承受范圍的傾向。當經濟泡沫惡性發展時,或者說,如果對經濟泡沫的負面效應不加控制的話,結果就會表現為泡沫經濟。因此,經濟泡沫問題在宏觀經濟層面特別是對經濟結構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每一個現代經濟中都不可避免地充斥著大量經濟泡沫,但並非都以泡沫經濟的形成與崩潰而告終。對那些典型經濟進行重點研究,顯然是我們尋找避免泡沫經濟關鍵點的最佳途徑。
新興市場似乎比較容易感染泡沫經濟。這是因為新興市場大多脫胎於落後經濟,對財富極為渴望,容易被虛假繁榮所迷惑,有經濟泡沫惡性發展的基礎。新興市場的成長速度很快,但往往是有信用經濟之「形」而無信用經濟之「實質」,市場制度遠不完善,有發展成泡沫經濟的可能。同時,新興市場往往過早開放金融市場,結果容易受到外資的沖擊,隨即加速了泡沫經濟的崩潰。
與那些發生了泡沫經濟繼而導致危機的國家相比,中國的確有自己的幸運之處:首先,與小國經濟相比,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因而,我們的經濟架構比較完整;經濟各部門的發展相對平衡;各種資源相對豐富;更重要的是,我們擁有廣闊的國內市場,內需潛力巨大……這些優勢決定了我們的經濟承受能力更強。其次,中國採取的是漸進式改革。因而,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去認識市場制度、去理解市場規律、去摸索市場運行機制,逐漸地尋找到中國與市場經濟的契合點。第三,中國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能力在實踐中日益提高。整頓海南房地產熱、廣東國信破產都是及時扼制經濟泡沫惡性膨脹的成功案例。另外,逐漸深入金融部門改革,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繼續規范資本市場運作……表明中國已經認識到現代信用經濟的特點,對虛擬經濟運行給予充分重視,希望通過對市場制度的完善從根本上抑制泡沫經濟的形成與發展。
雖說目前中國沒有形成泡沫經濟存在不少偶然因素,但是長遠來看,也有一定的必然性。比如,監管機構對股市資金的規范,對機構投資者市場行為的規范,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治理結構的要求,等等,許多在短期內可能是利空的政策無疑都是長期重大利好。因為這些正是完善資本市場、防範泡沫經濟的有效舉措,無論投資者、上市企業還是國民經濟的整 股市出現大的波動,一定有其內在的和外在的原因。但盲目的恐慌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十分有害。信用經濟以「信」為本,市場信心一旦動搖,必然對復雜的信用體系造成傷害,從而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使經濟陷入長期低迷甚至倒退。市場信心不穩是不成熟市場的通病。因此,在發展資本市場的問題上,健康的投資心理與健全的監管體系同樣重要。
⑽ 如何解決泡沫經濟
但是某些層面的人不願意也不甘心就這么放棄泡沫,他們並不是對泡沫抱有希望,而是在桌上押了太多了,只要有一個人撤退,所有人就崩盤了,在利益的捆綁下,出頭鳥只能是那些了無牽掛不怕事後報復,並且心繫大眾的牛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