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做到服務經濟

如何做到服務經濟

發布時間:2023-04-24 04:29:11

Ⅰ 淺談統一戰線如何服務縣域經濟

一、把握時機、提高認識,全力推進資源型縣域經濟轉型跨越發展 縣級統戰工作是整個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基礎,圍繞縣委中心工作,積極創新工作載體,立足本地實際,突出抓好落實,統一戰線在基層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統一戰線與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局工作的結合更加緊密,基層統戰工作對基層各項工作的推動作用日益顯現,在服務經濟建設和穩定大局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縣域發展尤其是資源性縣域經濟,長期積累的素質性、結構性矛盾尚未解決,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支撐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產業層次低、布局散、競爭力弱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隨著資源逐漸枯竭,在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主體資源衰減、經濟結構失衡、職工生活困難、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促進經濟轉型,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把經濟的發展從過去的依賴資源的過度開發消耗轉移到更多地依靠鄭大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上來,已成為事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戰略問題。 基於對宏觀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對縣域經濟發展走向的准確把握,推進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是破解發展難題,實現新一輪發展的根本途徑。為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務、為科學發展服務是統一戰線團結奮斗的第一要務。在當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尋求可持續發展策略的情況下,為科學發展服務、為經濟轉型服務更是統一戰線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必須進一步認清形勢、凝聚共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助推經濟轉型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的決策和部署上來,鼓舞和增強縣級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克服暫時困難、實現長遠發展的堅強信心,真正把助推經濟轉型作為統一戰線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戰略任務來抓,為實現縣域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二、攻克難關、積極進取,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努力形成助推經濟轉型跨越的強大合力 統一戰線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人才優勢,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政治優勢,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優勢。我們只要緊密結合自身實際,調動一切資源、動員一切力量,在克難攻堅中凝聚人心、在轉危為機中匯聚力量。只要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致力於形成社會各方面的創造力競相迸發、各方面的智慧充分涌流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只要以「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為重點,在政策支持、提高效能、優化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不斷提高統一戰線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助推經濟轉型的強大合力。 1、充分運用人才資源,為助推經濟轉型提供智力支持。在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中,聚集著許多專業人士和學者,他們是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組成力量。為此,我們充分調動他們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長,為助推經濟轉型提建議、出點子、謀發展。一是構建建言平台。通過情況通報會、座談會、民主協商會等形式,使各界人士了解和認識當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了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鼓勵他們為經濟發展多建適用之言,多獻對路之策,多做務實之事,為經濟建設實現科學發展出力;二是構建活動平台。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經濟決策,緊扣全力以赴保增長這一目標,並就自主創新、產業轉型、優化結構、節能環保、協調發展等方面工作組織專題考察調研,先後形成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調研材料,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悄友提供參考;三是構建科研平台。充分發揮專業人士的作用,成立經濟轉型課題研究小組,做好經濟轉型課題研究,開展項目攻關,形成了一批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助推經濟轉型發展成果。 2、充分運用政治工作的優勢,為助推經濟轉型增強內力。統一戰線具有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是統戰工作服務經濟建設的具體表現。作為以促進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重要職責的統戰部門,我們努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和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堅持「團結、幫助、引導、教育」的工作方針,加強政治引導,充分發揮統戰部門的政治思想工作優啟叢槐勢,加強服務管理和幫扶工作,使民營企業在關鍵時候站得出來,幫得上忙,使得上勁。 3、充分運用化解矛盾的優勢,為助推經濟轉型添加助力。實現經濟轉型,需要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意志、智慧和力量。我們要切實履行好統一戰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職能,加大社會穩定的力度,促進統一戰線內部和諧,促進民族團結,促進宗教穩定,多做統一思想、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為經濟轉型發展減少阻力,增強助力,形成合力,努力創造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良好社會政治環境。一是切實維護各界和諧。通過做好統一戰線各界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順各方面的情緒,化解各種矛盾,落實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切實維護各界的和諧穩定;二是切實維護民族團結。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加大少數民族對口支援力度,大力推進民族經濟社會發展,建立一種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實現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維護民族團結和穩定。 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助推經濟轉型跨越 統一戰線歷來是為黨的總路線、總任務服務的。助推經濟轉型,既是縣級統一戰線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統一戰線的職責所決定的。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順應時代發展,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助推我省經濟轉型。一是要轉變觀念,堅持第一要務,增強圍繞中心、服務發展的意識,牢固樹立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指導思想,既要防止游離於經濟建設中心之外的錯誤傾向,又要防止混同於具體經濟部門、片面追求經濟指標的簡單做法。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資源優勢,緊緊圍繞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參與經濟建設,為助推資源性縣域經濟轉型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持。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要求。在實現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利益關系的磨擦,我們必須緊緊圍繞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多做聚人心、得人心、穩人心、暖人心、順人心的工作。充分反映、合理引導、積極協調同盟者的經濟、政治、民主和其他利益訴求,充分調動他們為助推經濟轉型建言獻策的積極性;切實尊重和保護同盟者的合法權益;努力為統一戰線成員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既做錦上添花之事,更要做雪中送炭之事。要樹立統戰理念,培養統戰思維,提高統戰素質,把握統戰風格,講求統戰藝術,以真誠的態度、博大的胸懷、宏大的氣魄,最大限度地吸納和包容各界人士,為助推經濟轉型增添力量。三是要堅持統籌兼顧的方法。統戰工作涉及政黨、民族、宗教、階層、港澳台和海外等多個領域,大陸、港澳台、海外等多個范圍。要樹立「大統戰」思維,確立縣統戰系統一盤棋的意識,加強聯系溝通,改統戰部一家「單兵」作戰為黨派、工商、僑聯、台聯、宗教等多個方面「多兵種」共同參戰,形成工作合力,為助推資源性縣域經濟轉型做出更大貢獻。 四、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切實做好新時期統戰創新工作 1、抓擺位,落實責任。統戰工作必須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工作的考核內容,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加強指導和考核,要著眼調動統戰幹部的主動性,抓緊解決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困難。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氛圍,特別是高度重視基層統戰幹部隊伍建設,應加大選拔任用力度,加強與其他部門交流,幫助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決後顧之憂,使他們安心工作,成長成才,同時,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宣傳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方針政策,帶頭參加統一戰線的重要活動,帶頭廣交深交黨外朋友,在推動統戰工作創新發展中發揮表率作用。 2、抓理念,拓展思路。縣級統戰工作是整個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基礎已經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做好縣級統戰工作,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新理念,創造新招法,推動統戰內部關系和統戰各領域工作的協調發展。要樹立工作理念,建立和完善談心溝通,聯絡聯通等制度,採用多科手段,拉近與統戰對象的距離、改善與統戰對象的關系、理順統戰對象的情緒。要樹立社會理念。跳出統戰看統戰,由部門統戰意識轉向大統戰觀念,注重資源共享,整合社會力量,把社會力量資源轉變為統一戰線的工作資本。要樹立管理理念,要以現代行政管理理念抓好統戰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工作的設計和謀劃,通過科學管理,使日常工作由無序的忙碌到有序的飽滿,盡可能使每個崗位,每項工作都更有計劃,更加規范,更加成效。 3、抓機制,創新方法。機制和制度即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做好新時期統戰工作,離不開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以確保各項工作有抓手,有依據,不斷體現科學性和規范性。重點是建立三項機制。一是聯席會機制。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下的定期聯絡制度,通報情況,布置工作。完善調查研究,走訪慰問、統戰工作信息溝通、意見反饋、激動表彰等各項規章制度,確保事事有人抓,工作有人管,不斷檔,不落空。二是組織機制。要完善黨外幹部培養選拔任用機制和監督管理機制。制訂組織和統戰部門關於培養選拔黨外幹部的有關聯合工作程序,為推進黨外幹部工作規范化提供組織保證。三是考核機制。結合統戰工作任務,制訂更加細致的考核量化標准,細化分解到部門和每個責任人,明確標准、定製考核,切實營造出人人有壓力,有動力的工作狀態,真正把統戰工作落到實處。 4、抓宣傳,營造氛圍。以統戰宣傳開路,幫助廣大幹部群眾了解統戰意識,營造良好的統戰工作氛圍。要創新宣傳載體,除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外,還要利用網路等現代宣傳平台,加大宣傳力度,全面介紹統戰知識,及時反映統戰狀態,積極交流統戰經驗,展示統戰風采,要培養宣傳隊伍,抓好撰稿、報送、播發等工作,推動宣傳工作上質量。要開展宣傳活動。可以通過集中編發統戰知識宣傳資料,開展統戰知識專題輔導,舉辦統戰成果徵文比賽,開展各個層面的統戰知識競賽等方式進行宣傳,不斷增強宣傳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5、抓隊伍、樹立形象。統戰隊伍的素質和形象,直接關繫到地方部門統戰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須堅持把統戰隊伍建設抓在手上,苦練內功,外樹形象,切實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社會形象好的統戰幹部隊伍。要通過培訓教育,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引導統戰幹部真正認識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感情上重視本職工作,從而激發愛崗敬業,在崗盡責的動力。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發動廣大統戰幹部到基層,到生產一線去,與社會各界廣交朋友,重點加強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黨外知識分子的溝通與聯系,努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和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作者系古縣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 李紅專)

Ⅱ 公安民警該怎麼服務經濟社會建設

公安機關作為國家維護穩定的重要職能部門,擔負著維護穩定、促進發展、構築和諧的重要職責。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記經濟建設這個大局,為經濟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這既是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要求,又是公安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公安機關應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目標,主動把公安工作融入到經濟建設發展大潮中,不斷創新管理理念、改進管理模式、增進服務意識,拓寬服務領域,努力形成執法公正、運轉協調、廉潔高效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機制,全力以赴推助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理念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管理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管理的地位逐漸提高,管理主體逐漸多元,管理方式逐漸科學,管理體制逐漸完善。但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社會自主性不足、戶籍制度凝固、管理部門分割和社會管理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的社會管理理念嚴重滯後於時代的發展。人民警察是黨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執行者之一,是社會管理的主力軍。因此,公安機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適應新形勢、回應新期待、應對新變化、滿足新要求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廣大民警的創造力,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理念。更好地實現警務工作的整體跨越提高。
(一)轉變觀念,改變公安民警傳統的思維定勢。公安機關應把服從服務於經濟建設作為公安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大局思考問題,研究工作,教育引導廣大民警,轉變思想觀念,切實增強大局意識、中心意識和服務意識,正確認識和處理發展與穩定、執法與服務的關系。走出單純抓業務的誤區,樹立「公安工作與項目建設一體化」的理念,變被動工作為主動服務,自覺革除公安工作不適應形勢發展的條條框框,自覺當好振興經濟服務的模範。公安機關要全程跟進轄區的大項目服務工作,確保大型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服務無延誤、無投訴,切實為項目建設,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
(二)開拓創新,打破公安機關固有的工作模式。在現今的社會發展趨勢下,公安機關要從傳統管理型機構向現代服務型機構轉變,強化「經濟發展我發展」、「經濟發展我先行」的觀念,拓寬服務項目建設的職能,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各個領域。同時,教育民警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執法原則,平等對待對各類企業,依法保護業主合法權益。按照合法、合理、效能的原則,進一步規范審批許可權,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限,使各項公安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快捷和高效。推行陽光警務,增強透明度,接受群眾監督。窗口警種和社區民警要實行彈性工作制、錯時工作制,實行延時服務、預約服務 、上門服務,方便群眾辦事。
(三)規范執法,打造廉潔高效的執法環境。執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也是人民警察履行"三大歷史使命"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式。執法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繫到公安機關能否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能否有 效維護社會穩定。要正確處理嚴格執法和文明執法的關系,嚴格執法是要求公安機關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對嚴重危害社會安定的違法犯罪行為應該堅持露頭就打,絕不手軟。而文明執法則是執法的方式方法問題,這其中包涵了嚴格執法的內容,嚴格按程序辦案,切實尊重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嚴禁刑訊逼供,濫用槍支警械、強制措施等,把打擊違法犯罪和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執法范圍上,只要不是法律明文禁止的,則"法無明文不為罪";在執法方式上,要堅決摒棄特權意識和以執法者、管人者自居思想,多服務、多指導、多溝通。以期達到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的目的,切實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大力加強隊伍建設、規范公安執法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廉潔高效的執法環境。
(四)營造氛圍,保障服務經濟工作取得實效。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互聯網、網上公安機關等宣傳媒介,大張旗鼓地宣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用樹立典型、開現場會、掛標語口號等方式,全力宣傳造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深入、持續、良好的開展下去。要通過深入開展「公安民警大走訪」和「警民一家親」等愛民實踐活動,掌握社情民意,為民排憂解難,增進警民、警企的感情,築牢群眾基礎,切實做到「基礎牢、管控嚴、防得住」。
二、以創新管理體制為突破,進一步改進社會管理方式
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既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又是一個棘手的課題任務。因此,公安機關應結合自身實際開動腦筋想辦法,不斷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以「管理單元最小化、管理服務最優化」為原則,把社區作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基礎平台,積極推行「網格化」長效管理模式,實現基層黨政組織、政法綜治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全覆蓋。
(一)建立網格模式,實現管理服務全覆蓋。要依據社區所轄范圍、居住人口、治安狀況、工作難易、任務輕重、基礎好壞等情況,將社區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單元,形成覆蓋全區、條塊結合的區縣、街道、社區、網格四級工作網路,確保把社會管理服務職能覆蓋到社區、延伸至千家萬戶。把各種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納入屬地管理和網格化管理范疇,不斷擴大社會管理服務的覆蓋面。
(二)有效整合資源,構建管理服務新體系。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各級綜治組織的統籌協調作用,有效整合公安、司法、勞動、民政、行政執法、民宗、統戰等相關職能部門及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組織的資源和力量,建立健全街道、社區等各級綜治工作機構,充分發揮其在維護基層和諧穩定中的基礎平台作用。完善治保、調解、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歸正人員幫教、社區矯正、禁毒等協作制度,並落實相應工作力量。積極探索綜治工作向末端延伸,完善「網格化管理」載體,健全綜治協管員、安全管理員、樓道長等隊伍,真正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網路。
(三)明確工作職責,推進管理服務精細化。要充分發揮社區民警、綜治協管員、樓道長等的管理作用,進一步明確其聯系群眾、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決矛盾、維護穩定等職責。建立健全信息平台,全面了解、動態掌握轄區居民家庭、出租房屋、流動人口、重點人群等基本情況。建立健全走訪交流、信息採集、協調處理、便捷服務等運行機制,為群眾提供更加直接、更加高效的服務,推進社會管理服務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
(四)強化隊伍建設,確保管理服務上水平。要大力加強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社區工作人員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各種社會資源參與基層服務管理作用。著力加強協警、綜治協管員等專業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其融入群眾、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之成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骨幹力量。同時,要充分發揮廣大群眾在社會管理中的主體作用,不斷發展壯大群防群治隊伍,努力使群眾自治組織和群防群治隊伍成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基礎力量。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志願者行動,並加強組織、管理和引導,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以相應的知識技能協助和參與社會管理工作。此外,還要積極探索向社會購買服務的社會管理方式,充分發揮保安公司、中介服務機構等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三、以平安和諧樂業為標准,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礎
創新社會管理、改進管理方式的真正目的,主要在於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穩定因素,使社會形成更為良好的秩序、產生更為理想的效益。因此,公安機關應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強化源頭治理機制,創新聯動協作機制,完善應急處置機制,盡快實現社會管理從「事後被動應急型」向「事前主動防範型」、「運動型」向「常態型」、「治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礎。
(一)強化有關信息工作,積極探索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新方法。建設和諧社會,打造平安建華,服務經濟建設,必須強化有關信息工作,始終把社會穩定放在第一位,准確把握新形勢下社會矛盾的規律特點,堅持「抓早、抓准、抓小、抓好」的工作思路,充分認識建華區新一輪大建設、大發展給公安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高度重視和有效化解改革發展中出現的不穩定因素,進一步健全有關工作機制,拓寬新途徑,提升工作水平。要採取面上打、深處挖、細處排的措施,全面細致地搜集梳理深層次、有價值、影響穩定的隱患、苗頭信息,切實掌握社會各種動態。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建立多渠道、立體式的矛盾糾紛調處新機制。
(二)調動一切社會資源,著力構建治安防控工作新機制。公安機關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過程,是公安機關與整個社會的互動過程。警力有限,民力無窮。要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提高社會管理水平,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要有效遏制各種犯罪的發生,滿足人民群眾對社會平安的新期待。要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發揮其社會管理的主導作用。將人口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公安社會管理工作納入本地社會管理工作的總范疇通盤考慮,統一結帳,並及時向黨委、政府匯報社會管理中的漏洞和隱患,通報相關部門,定期研究並協調解決社會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立政府及各個部門的管理職責。要進一步加快技防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天眼」、卡口監控設施系統建設。以公安信息化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做好旅館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監管工作,並逐步向出租屋、留宿洗浴場所的信息化管理延伸,通過與公安網連通全面落實信息登記,報送和比對制度,提高流動人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要進一步完善社區、農村警務建設,使其真正成為集打擊、防範、管理和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平台。同時,要充分發揮專業保安隊伍、農村、企業自保組織的作用,有效預防和減少多發性侵財案件的發生。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大力扶持和培育社區矯正、人民調解等方面的社會管理專業化隊伍,發動群眾自發組織開展禁毒、禁賭、掃黃等工作,擴大其介入社會管理的范圍。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在社區、農村大力推進保險式、契約式聯防服務模式,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治安管理,投資技防建設,形成社會管理新格局。
(三)做強做大公安主業,認真把握社會治安形勢新動向。在社會管理中,要堅持「打擊是公安工作主業的指導方針」,進一步創新防範和打擊犯罪工作機制,增強防範和打擊犯罪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有效性。要有效解決突出治安問題,必須建立嚴打整治經常性工作機制。要堅持治安形勢分析和嚴打工作方式的科學化,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要針對違法犯罪特點,本著「什麼犯罪突出就打擊什麼犯罪」的原則,以「穩、准、狠、快、活、高」為方針,有效組織嚴打專項行動,堅決扭轉治安局面。要把打擊的鋒芒直指嚴重暴力犯罪,做到命案必破,黑惡必除,逃犯必追。要聚焦整治亂點,有針對性的認真開展治安問題滾動排查,並對摸排反映出的治安突出問題,特別是對「黃賭毒」,要採取群防群治、城鄉互動、警民聯手、部門協同等多種措施,適時開展規模不等、方式靈活的集中打擊整治行動,堅決鏟除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社會反映激烈、嚴重影響社會安全感的毒瘤,確保社會治安大局穩定。要嚴厲打擊查處各種干擾和破壞重點工程建設的違法犯罪活動,加強治安巡邏控制,及時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治安問題,維護企業、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做到既要注重破「大案」,又要注重管「小」案,堅持「百姓事、無小事」的宗旨,只要牽涉到百姓的事就是大事,都得懷揣真情,扎扎實實辦好,做到讓百姓滿意,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安全感。要以「發案少、秩序好、遊客滿意」為目標,積極探索完善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治安管理新模式,進一步凈化治安環境,提升社會治安管理水平,造良好社會治安環境。
(四)立足本職關注民生,主動推出為民服務的新舉措。公安機關擔負著大量的管理工作,並且很多工作都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推進社會管理過程中,必須緊密結合實際推進管理,把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的理念貫穿於管理的全過程,做到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最大限度地把方便和實惠帶給群眾,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為提升群眾滿意度奠定堅實的基礎。要樹立「民本為貴」思想。要始終把平安建設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作為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環節去自覺實踐。對有利於群眾的事,無論再小也要去做;對群眾不利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為,真真切切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要堅持透明執法、陽光行政,自覺接受受社會監督,改善警民關系,樹立公正文明執法形象。要將公安工作置於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特別是在辦理治安案件、調解民事糾紛過程中,要建立案件反饋、公示制度,提高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信任度。要積極推行「人性化」執法。要牢固樹立「為民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從與人民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入手,創新改進戶籍、治安管理工作,減化辦事辦證程序,不斷推出便民利民新舉措,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要把開展「上群眾門、知百姓情、辦為民事」活動作為一項常態工作來抓,切實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切搭起密切群眾的橋梁。

Ⅲ 財政局外經科如何提升財政服務經濟發展能力

一是增強全局觀念,努力提升財政工作服務大局的能力。要切實增讓搏強全局耐絕觀念,努力擺脫眼前利益、部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束縛,不僅算好財政賬、收支賬、眼前賬,更要算好經濟賬、政治賬、社會賬和長遠賬。特別是針對當前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斷提升財政工作處理復雜局面、服務發展大局的能力,切實做到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決有力,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不折不扣,發揮公共財政職能准確到位,以有力的財政保障促進經濟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強化責任意識,努力提升財政工作保障發展的能力。要大力強化責任意識,增強財政工作的主動性,變「事後出手」為「提前介入」,變「被動付賬」為「主動埋單」,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全力以赴為發展大局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樹立統籌理念,努力提升財政工作促進和諧的能力。要將財政收入增長速度與增長質量統籌考慮,加快建立結構合理、持續穩定的財政收入長效增長機制,提高財政收入質量;要將稅收收入征管與非稅收入組織統籌考慮,堅持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並重的理念,嚴格依法徵收,確保各項收入應收盡收;要將促進經濟發展與保障民生事業統籌考慮,科學研究財政在促進經濟發展與支持改善民生方面的職能定位,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要將合理界定公共財政供給范圍與解決財政職能越位和缺位問題統籌考慮,推進公共財政體系的健全與完善;要將有效保障公共財政支出需求與確保財政資金高效節約使用統籌考慮,切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管理的質量和效益。

四是發揚進取精神,努力提升財政工作破解難題的能力。要大力發揚「勇挑重擔、勇於爭先、勇攀高峰」的進取精神,不斷增強加快科學發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不斷增強應對挑戰、攻堅克難的勇氣與決心,不斷增強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前進動力;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市財源結昌滑姿構單一、公共服務不均、職能越位缺位等財政工作難題,實現財政與我市經濟社會事業的統籌協調發展。

Ⅳ 淺淡質監工作如何有效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年初,國家質檢總局提出了「
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省局半年工作會上又提出了「
圍繞質量抓發展。
質量工作無時不在、無處不有,追求質量提升是我們質監人永恆的工作主題。近年來,我們堅持以提升服務發展水平、提升科學監管水平、提升基礎保障水平為核心,緊貼服務巴州經濟發展這個中心,開展一系列質量提升活動取得了一些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但全區目前的質量總體水平還較低,離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距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積極爭取地方支持,努力構建大質量工作機制。在成立全區質量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爭取區人民政府設立區長質量獎;
建立和完善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制度和質量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將質量工作納入區委、政府對鄉鎮和部門的年度目標考核,在全區真正建立起質量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隊伍,真正形成依靠地方、聯合部門、抓住企業、監管產品的質量工作機制。二是以品牌建設為抓手,努力提升地方產品的質量和聲譽。圍繞市區黨代會提出的建工業新區的構想,盡快制定出台《巴州區名牌產品培育發展規劃》、《標准化工作發展規劃》,
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加大對名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培育力度,
力爭在「十二五」期間
實現我區中國名牌產品「零」的突破,新增四川名牌產品2-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2個,提升「巴州造」產品品牌形象,推進巴州工業強區、質量興區的步伐
。三是以精品農業標准化示範基地建設推進標准化工作。
積極推進農業標准化示範園區建設。重點圍繞蔬菜、畜牧、中葯材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快地方標准體系制修訂;圍繞紅色旅遊、物流等行業,創建省級服務標准化試點單位1個,不斷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四是以節能減排工作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在積極開展能效標識專項檢查工作的基礎上,
加快推動節能降耗工作。認真貫徹國務院和國家質檢總局節能減排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督促指導用能單位完善能源計量手段,建立健全計量體系,積極為企業節能降耗獻計獻策;加強鍋爐、電梯等高耗能設備節能監管
。五是以「質量監管、質量提升」示範活動促使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圍繞上級部署,狠抓企業示範試點,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工藝、現場管理、質量檢驗、標識標注等方面的質量問題,力爭「十二五」期間示範試點企業達50%以上。
圍繞安全抓基礎。
安全生產人命關天,務必時刻綳緊安全生產這根弦,要把好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安全和特敏罩種設備安全關,必須通過「五落實」夯實監管基礎。一是責任落實。每年要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與生產企業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與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通過責任書和承諾書的簽訂,進一步明確政府的總體責任、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二是監管網路落實。在全區要制定質量安全監管、協管和質量安全信息員制度,建立一支質量安全監管和協管隊伍,形成橋源鬧條塊結合多角度的質量安全動態監管網路。三是區域監管落實。要堅持以區域監管為主,分類專業監管為輔,實行定人、定責、定區域、定企業管理,嚴格落實「查、治、管、扶、建」五項措施,做到勤巡查、勤整治、勤督查、勤幫扶、勤協調。四是制度建設落實。要建立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教育機制、聯合執法機制、風險預警機制、事故應急救援機制、溯源管理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等制度,用制度來促進工作。五是隱患整治落實。「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各項安全專項整治,對重點單位、重點區域和重點產品集中力量開展質量安全隱患整治,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轄區安全穩定,為巴州經濟發展提供一個平安和諧的環境。圍繞創新抓亮點。
「思路決定出路,創新促進發展」,
市委、市政府明確了建設「兩地兩區一中心」的基本定位,提出了「統籌城鄉,追趕跨越、加快發展」的總體要求。為此,務必
結合質監工作職能職責,以亮點工作帶動全局發展。
一要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上做文章,積極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努力推動節能減排,促進產業興區;二要在區域發展戰略服務上做文章,以部門優質的服務吸引外地企業來巴投資興企;三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文章,嚴格監管好民生產品質量,主動解決好群眾訴求渠道,努力建設好質監服務窗口;四要在
自身建設上做文章,加強機關文化建設和軟硬體建設,增強自身發展後勁。
圍繞能力抓素質。
毛裂漏主席說過「政治路線一經確定,幹部就是決定因素。」巴中正處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建設「兩地兩區一中心」的關鍵時期,時代賦予我們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攻堅戰中,不僅要積極主動作為而且要建功立業。怎樣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人力資源是根本,只有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熱情,那就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堅持以提升幹部職工的素質作為著力點,大力加強學習型機關、效能型機關、廉潔型機關建設。大力開展「職業責任、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技能」教育,實現增強學習動力,提高個人能力,激發整體活力的目的
,從而達到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圍繞黨建抓保障。
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自身建設才能不斷增強領導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一是爭創學習型機關,在全體黨員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在爭創學習型黨支部過程中,領導幹部要做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切實提高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二是准確把握對中央及上級黨委文件精神的理解,努力提升貫徹執行能力,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橋梁紐帶作用。三是及時了解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努力解決好員工的切身利益問題。四是健全基層黨支部,擴大黨支部工作覆蓋面。五是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推行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和局務公開,積極開展「諾廉」、「踐廉」、「家庭助廉」主題實踐活動,從教育、制度、監督三個方面架起反腐倡廉高壓線,從而真正實現黨風正、行風硬、事業興。為統籌城鄉,追趕跨越,加快發展,建設全面小康巴州而努力奮斗。(作者為巴州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蘭波)

Ⅳ 關於如何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一些思考

我國的縣制萌芽於西周,產生於春秋,發展於戰國,定製於秦朝,興盛於當代。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縣級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地域實體。而縣域經濟是以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承上啟下的紐帶,是區域鏈、創業鏈、再生鏈、產業鏈的紐帶。發展縣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影響,關繫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一、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反思過去的發展理念和實踐,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縣域經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但實際上,很多地方存在重城輕鄉的問題,財政資金絕大多數投向城區建設。城市發展突飛猛進,但農村地區發展相對緩慢,與發達地區還有很大差距。 2、縣域經濟工業化程度較低。一般而言,多數地方縣域現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發展水平較低,目前粗放經營,產品低端現象較為普遍。3、農業產業化進度緩慢。目前技術、人才、資金都向大城市集中,縣域農業產業化經營質量不高,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難以做大、做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還不規范,在提高科技興農中的作用還極其有限。農村市場建設落後,難以支撐規模化的農產品生產與加工。 4、支農資金投入比例偏小。支農資金與城市建設投入相比,比例偏小,還很不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城鄉統籌發展的步子應再大一些。這個題不破,就不可能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二、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幾點思考 發展縣域經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符合縣情的科學發展思路和措施,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1、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調整,要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龍頭帶農、科技興農、基地扶農、市場活農,促進傳統農業的優化升級,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工業調整,要加快機制轉換和體制創新,要以技術改造、產品創新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導產業,抓大扶強。第三產業要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加快發展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業,以及信息咨詢、中介服務等新興產業。2、要把培育特色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從區域競爭的態勢看,特色就是財力,特色就是潛力,特色就是競爭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經濟發達縣市的實踐也證明,發展特色經濟是成功之道。特色經濟多是「塊狀」、「集群」型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縣一業」、「一鄉一產」、「一村一品」,帶有鮮明的比較優勢和區域特色。因此,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規思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本地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辟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 3、要把加快城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從城鄉發展的格局看,經濟騰飛的「龍頭」在城市、在集鎮。要想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更好地提升人氣,提增財氣,提高品位,做強城鎮經濟。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准管理、高效益經營」的原則,積極推進以縣城為核心的城鎮建設,堅持軟體硬抓,硬體精抓,優化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城鎮形象,引導生產要素盡快向城區集聚,為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空間,創造條件。 4、要把抓好項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從經濟發展的動力看,只有堅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項目、引資金,才能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要想靠有限的資金投入換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立足自身實際,以市場為先導,選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層次盲目重復建設。通過抓好項目建設,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5、要把優化經濟環境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競爭點。環境出生產力,環境出競爭力。只有著力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創新服務思路,拓寬服務領域,創造寬松公平的政策環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務環境,才能形成「磁場效應」,贏得發展主動權,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優化環境要通過積極創建「服務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提速、審批暢通和辦事高效;在服務領域上,要從適應企業和民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由單一搞審批辦手續向搞好產業指導、信息咨詢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斷健全政府部門行政效能評估監督制度,從源頭治理,從機制入手,堅決清除一切不利於環境發展的障礙。三、結合縣情,切實推進我縣經濟社會爬坡上坎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我認為應該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堅定信念,保證科學發展的思想不動搖。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的切入點,在全面推進小康建設中擔當重要任務。堅持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發展縣域經濟。去年,我縣生產總值達到119.1億元,增長12.3%,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8億元,縣域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的戰略目標是利用五年左右時間,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堅定信念,就是時刻要以這個戰略目標為重心,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培育高效特色產業,不斷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澧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強化學習,保證學以致用的態度不鬆懈。加強學習,一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把握理論體系,增強黨性意識,提高黨性修養。其次要認真學習領會省、市、縣關於加快發展的各項重大方針政策,不僅要能幹好工作,還要能對省市縣的發展戰略說出一二三來,並且深刻地領會到位。第三要注意完善知識結構,要根據履行崗位職責的要求,廣泛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同時,還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善於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聯系起來,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發展的規律,從中受到啟發,獲得靈感,提出新見解,並運用到工作中去。要把學習的成果體現在完成工作的業績上,體現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上。3、埋頭苦幹,保證艱苦奮斗的作風不含糊。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應該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戰的准備。只有通過紮根基層,埋頭苦幹,腳踏實地,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把握縣情,才能更好地為縣域經濟發展獻力獻策。 4、務實創新,保證經濟轉型的方向不轉向。堅持「工業強縣、創業富民」戰略,推動我縣經濟形態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社會形態由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加快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2009年,我縣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31.4:33:35.6,一、二、三產業是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這種經濟結構的弊端是單一產業拉動整個經濟發展困難較大。因此,需要突破產業結構發展,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推動工業做大做強,突出支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Ⅵ 如何順應新常態,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

1、做好規劃頂層設計,積極參與城市建設
《人民防空法》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設規劃,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線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設,應當兼顧人民防空需要」。在城鎮化進程中,人防部門要主動作為,抓好頂層設計。要積極參與城市建設規劃制定,站在發展戰略高度協助抓好規劃頂層設計。要統一思想,強化職能,加快推進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注重提升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效率,對連片開發的中心商務區、城市綜合體、舊城改造區塊等建設項目,做到提前介入,主動聯系引導和鼓勵其集中聯建,互聯互通。要根據人防法的相關規定,新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工程,需嚴格落實兼顧人防要求。要科學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努力構建布局合理的地下人防疏散幹道,提升城市綜合防護能力和綜合承載能力。
2、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人防部門要按照依法治國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依法行政,扎實做好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公布工作,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確保項目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通過人防審批,切實服務地方經濟發展。2014年,市編委辦的業務指導下,我市本級人防辦權力事項從最初列舉的111項精簡為最終的27項,削減率達75.68%,市本級將原有11項審批事項精簡為4大項8小項審批事項,各區、縣(市)統一調整為3大項7小項審批事項,取消了7個審批事項中共計12條需提供的材料目錄,並大幅壓縮審批承諾時限,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平均承諾辦理時限為3.88個工作日,比法定辦理時限20個工作日縮短了80.6%。在科學配置行政權力的基礎上,在日常審批工作中依法公開權力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推進行政權力公開規范運行,初步構建了「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我市人防行政審批職能體系。
3、加強人防工程建設,參與「城市病」治理工作
在城鎮化進程中,城市交通擁堵、城市內澇等「城市病」的出現成為了一種新現象,人防部門要結合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加強地下人防工程建設,完善人防工程防護體系,積極參與城市交通擁堵、城市內澇等「城市病」治理工作。一方面,要出台相關政策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建設布局合理的城市地下交通網路、商業網路和停車網路。嚴格依法行政,做到人防工程應建盡建。把建設戰時以人員掩蔽為主、平時以停車為主的防空地下室作為工作著力點,切實推動人防工程地下停車位不斷增量,並充分發揮其平時停車功能。配合規劃、建設、城管執法、公安交警等部門進行聯合執法,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地下車位存量歸位,充分發揮其平時功能和社會效益。另一方面,在人防建設資金的有效保障下,要加大工作力度,推進自建工程建設,為城市功能配套建設發揮積極作用。2014年全市新投入項目8個,投入人防資金估算4.3億元,新增防空地下室面積6.6萬平方米,增加停車位1250個,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起到了一定作用。

Ⅶ 保險業如何為區域經濟服務

一是整體實力不斷壯大。2010年,泰州市實現保費收入66.7億元,列全省第7位,增長34.68%。全市保費佔GDP的比重達3.33%,保費密度達1322元。
二是對經濟社會支撐作用顯著提升。大力推廣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泰州市水稻、小麥、油菜和能繁母豬所有險種均實現了100%參保。2010年全市參保蔬菜大棚133戶、1.5萬余畝。大力開展商業養老、醫療健康保險等,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民養老保險試點,醫療責任險、校園責任險等進一步擴大。2010年,泰州保險業支付賠款5.07億元,賠付率為39%,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辦理賠案70662件,共給付保險金7.36億元。
三是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效增強。全泰州市產、壽險比例更加均衡,農村保險市場加快增長,城鄉市場差距縮小,全行業經營效益逐步改善。建立了打擊假保案、假理賠、假機構的「三假」社會監督機制,保險機構風險內控機制進一步健全,防風險能力逐步增強。
展望「十二五」,泰州市經濟社會將進入新一輪加快發展期,保險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和更廣的發展空間。為此,我們將科學發展保險業,繼續推動保險業更好地發揮效能。
一是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上要有新舉措。把保險業的調整發展與支持經濟建設、促進結構調整相結合,大力推動保險在優勢傳統產業、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的創新和應用,增強保險助推力。
二是在推進「三農」保險上要有新成效。按照「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因地制宜、積極穩妥」的原則,大力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積極開發、拓展適應農村發展實際、農業生產需要、農民保障要求的種養業保險、農用機械險、家庭財產險和人身險等各類保險業務,不斷擴大險種和覆蓋面,為新農村建設撐起一片「保護傘」。
三是在民生保障保險上要有新突破。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等各類民生保險,以滿足城鄉群眾多層次的保障需求。
四是在責任保險拓展上要有新進展。以火災公共責任保險為重點,積極開展公眾責任險、醫療責任險、環境污染責任險等各類責任保險。
五是在創新和規范發展上要有新提升。以內涵式科學發展為方向,堅持做大規模與優化結構同步、提升質量效益與強化風險管理並進,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強化產品開發,提升服務效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Ⅷ 銀行如何服務實體經濟

就是提供貸款,銀行的業務就是通過存款借款謀取利潤,所謂服務不過是雙向的盈利,是共贏共生模式!

Ⅸ 金融業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①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築牢現代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
②堅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③發展高層次的開放液判型經濟,提高現代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
④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計劃和市場相結合,合理分配金融業為實體經濟指升提供的資源。唯埋老

Ⅹ 如何發揮商會的作用 服務經濟發展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企業更需要商會組織
中國入世後,經濟越來越融入世界經濟之中,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越來越融合,企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面向國內外市場。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發揮行業商會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作為單個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一定會碰到許多干擾,比如用戶與消費者、媒體、政府,以及同行業的各種競爭手段等等。對這樣的現象,單個企業去應付,力量有限,只有形成一個行業組織,通過群體的力量,才能在這些問題出現的時候有一個應對的條件和平台,商會就是要起到這樣的作用。

同時,單個企業需要在行業中參與一些行業共性問題的探討和研究,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不斷克服困難,不斷發展。因此,在發展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是非常需要行業商會的。同時,商會在中國幾十年,在國外幾百年的發展歷史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商會如何為企業服務
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必須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關鍵是要實行政企分開,把對企業生產經營的直接管理變為間接管理,把綜合經濟部門改組為宏觀調控部門,調整和精簡專業經濟部門,加強執法監督部門,培育和發展中介組織。
在市場經濟運行系統中,政府要作為中心、軸心,在宏觀上規劃、調控和引導經濟發展的走向和態勢。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成熟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客觀上需要功能更強的溝通宏觀面和微觀面的中間協調層。
在政府與市場主體——企業之間,有一個中間組織,彷彿一個紐帶,連接著眾多的部件在軸心的動力下有規則地運轉;又彷彿潤滑劑,潤滑著各個部件與中軸的摩擦,這個組織就是行業商會。政府領導、支持、規范著商會,商會是政府的幫手,是政府工作的支持者,它服務於政府,服務於企業,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中介作用。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的商會,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也是維護正當市場競爭和有序市場秩序的社會組織形式,是整個市場經濟運行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它比政府更加接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更熟悉企業界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能夠在政府的利益與企業的要求之間做出平衡;它不是一個行政管理或執法機構,因此能更加靈活地做出決策,對中小企業提供及時的幫助或援助。市場經濟越成熟越發達,市場經濟體制越健全越完善,就越需要商會組織發揮中介作用。
商會組織的主要表現在:1、向政府反映會員、企業的意見和要求,溝通政府及有關部門與企業的聯系,幫助政府實現對市場經濟的宏觀管理,協助政府制定行業發展的長遠規劃;
2、提供經濟技術、法律、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咨詢,開展各種培訓,提高企業綜合素質;
3、拓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組織企業經貿考察,加強民間對外交往,提供商業機會;
4、組織展覽會、展示會、招商會、論壇會、產品推廣會、研討會等;為會員和企業提供多種服務,幫助企業促銷產品做一些工作;
5、承擔流通企業標准和經營市場資質的制定和修改;
6、在我國經濟日益發展和繁榮,新的行業不斷形成的多種經濟成分平等競爭的非壟斷性經濟領域,加強行業自律,消除惡性競爭;
7、開展行業檢查、行業評比活動;
8、負責企業統計和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發布,組建行業信息網路;
9、維護會員企業的利益和本行業的利益。
如何在當前情況下運作商會的工作
從事商會工作一個根本要求是在商會工作的人員首先要認識到商會組織不同於政府,沒有行業管理職能(除部分是政府委託的項目以外),也不同於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體。商會是在這兩者之間的一個溝通雙方、協調各方利益,保證行業利益的中介組織,他除了維護自己的生存外,不應謀求任何盈利。
商會組織的工作人員(指專職人員),首先必須是一個社會活動家,要具有與各方進行溝通的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從事商會工作的人員還要有一種奉獻事業的精神。在商會工作是不會發財的,好的企業有高工資,商會則沒有,政府有權利,商會也沒有。但是商會有與企業建立關系的資源,這一點十分重要。
因為商會與眾多會員企業有密切聯系,並且經常為會員企業做各種服務性工作,而這些企業都是社會的經濟來源,各種經濟活動必須有他們參與才能完成,才能產生效益。所以說商會組織掌握著進入這些企業的門票。因此,商會在當前情況下就是要努力為會員企業多服務,密切與企業的關系,讓企業把商會作為企業之家,只有這樣,商會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目前在辦商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商會組織尚處於發展初期,商會的作用遠遠未得到發揮,有的尚處於剛剛組建階段,有的雖已組建但工作難以開展。
存在這種情況,首先是商會還沒引起政府重視,未得到企業認可,商會還沒有明確的權利和義務,沒有為企業解決問題的手段,企業的重要決策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仍然依賴於政府,企業將商會看作一般的民間組織而很少理睬。
其次,由於商會的職能尚未到位,還未被社會所承認,致使商會發展會員單位的工作難以開展,更談不上發揮作用。
第三,商會的自身建設相當薄弱,思路不清晰,工作力度不大,工作難以開展。
目前我國商會的現狀與我國歷史上的商會組織和目前國際上的商會組織形成了很大反差,這種差距的加大勢必會影響我國經濟與國際接軌和發展步伐,欲盡快改變我國商會目前的現狀,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各級政府應提高認識,切實重視商會工作,賦予商會必要的職能。
在當前政府機構改革中,有關部門遲遲不願將分流出的職能移交社會中介機構,仍由政府有關部門包攬,形成既管又不管,管又管不過來或管不好的局面,影響了商會組織工作的開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商會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商會發揮應有的作用。各級政府必須站在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度,從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視角,擺布商會的位置,賦予商會必要的職能並以法規的形式加以明確,將政府管不過來又管不好的職能分流給商會管理,加快與國際商會接軌的步伐。
在當前情況下,使商會能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1、政府要加大力度對商會建設的支持。包括在政策方面,特別是稅收,政府職能的轉移,把一些應該由行業商會做的事情由他們做,商會如果為政府做事,政府也要給一定的資金補償;
2、建立規范的商會隊伍管理制度,特別是在人事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應有相對應的政策;
3、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商會發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一整套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行業組織的辦法;
4、加強商會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工作,努力培養一批從事商會工作的專門人才;
5、政府和商會共同做工作讓企業重視商會的作用,積極參與商會的各項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使商會具有生命力。
商會未來工作展望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隨著我國加入WTO,迫使我國的經濟管理模式與國際接軌,遵循國際市場規則,商會的地位將會非常重要,在國際商貿交往中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外國商會開展合作交流,開發引進利用國外知識、技術和資金等資源,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在國際貿易中,商會作為行業代言人,在運用國際貿易規則實施反傾銷、反補貼,維護本企業的合法權益中將發揮積極作用。中國電子商會就是世界電子商協會組織的重要成員,參加這個組織給我會帶來很多好處。另外加入世貿組織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失業人員將會增加,社會矛盾將日趨突出,商會將成為公益事業的重要力量。
為化解社會矛盾在政府、企業和公民之間建立起溝通和對話機制,商會將在維護社會和經濟運行的正常秩序中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隨著各級政府對商會組織的不斷重視和支持,商會將得到迅猛的發展,職能作用將日益得以發揮。商會組織內將會培植一批大而強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在相同產品市場上擁有最大的市場佔有率,在價格調整、新產品導入、市場覆蓋面及促銷密度等方面占據優勢,從而可大大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使商會的凝聚力和權威性大大提高。

閱讀全文

與如何做到服務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多少人的婚姻是敗給父母 瀏覽:498
方舟手游電鰻如何幸福 瀏覽:769
辦一年的健康證需要什麼 瀏覽:166
村官考事業單位有什麼用 瀏覽:296
婚姻如何翻盤 瀏覽:394
事業編面試前資格復審查什麼 瀏覽:176
平安保險健康險報銷需要審核多久 瀏覽:817
三個人講故事怎麼分角色 瀏覽:499
經濟業務收入怎麼找數據 瀏覽:63
辦健康證可以帶哪些證件 瀏覽:598
南昌市辦理健康證需要做哪些檢查 瀏覽:328
軍人婚姻檔案在哪裡 瀏覽:878
美女在哪個ktv唱歌啊 瀏覽:277
健康密碼對胎記有什麼影響 瀏覽:297
為什麼婚姻久了會累 瀏覽:544
什麼叫幸福無限 瀏覽:95
退伍後怎麼考事業編 瀏覽:876
如何寫童話故事習作 瀏覽:168
途虎直播美女有哪些 瀏覽:638
秦東魁老師如何婚姻不順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