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農經濟到底起源於戰國還是春秋
首先,這裡面有三個概念:起源、形成、確立。不是一個意思。其實很簡單,經濟是隨著勞動力的解放而發展的,春秋戰國之前,主要是奴隸制土地國有化,所以談不上什麼私有。在春秋戰國時期,新興的封建勢力奪取政權之後,進行變法,然後逐步向封建時代轉變,奴隸制崩潰,土地開始私有化發展,於是才出現了小農經濟。這個時候是地主和農民,而不是奴隸主和奴隸。到了商鞅變法,重視農桑,農業得以發展,而且戰國末期基本已經走向了封建時代,小農經濟成為主體,有了政策支持和生產力勞動力的解放,就被確立起來。
其實這裡面有個誤區,很多人都覺得春秋戰國已經屬於封建時代了,其實這個還存在爭議,據說春秋時代仍舊屬於奴隸時代,但是我覺得這時候其實是鐵器大規模的使用,封建勢力崛起,農民從奴隸被解放出來的過渡時期。兩者混雜。但是到了商鞅變法的時候,戰國末期基本已經是鐵器時代,走入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時代。所以你看小農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你說的三個不是一個意思。希望你好好琢磨。愛思考是個好習慣。
② 小農經濟的興起是什麼時候
小農經濟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哦
③ 中國古代小農經濟從哪個時期開始出現
一、時間:小農經濟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的。
二、原因:
1、生產力的提高;
2、生產工具特別是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技術的使用以及耕作技術的進步;
3、私有土地的出現。
三、特點:
1、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
2、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3、生產出來的產品用來自己消費或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四、簡介:
小農經濟,屬於是自然經濟,它的特點一是分散,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④ 小農經濟在我國何時確立 它的特點和本質又是什麼
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萌芽 在封建王朝確立 、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斷進步
1.原始農業採用「刀耕火種」方式.
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標志著我國農業進入「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
3.商周時期,出現了少量青銅農具和中耕農具,掌握了開溝排灌、除草培土、漚制綠肥、治蟲滅害技術.農業生產得到發展.
4.春秋時期,鐵器農具、牛耕出現,戰國時期推廣,此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變
1.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員集體耕種,平均消費.
2.奴隸社會(夏商周):土地歸國家所有,實行井田制.
(1)發展過程:開始實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廢除(戰國).
(2)瓦解及原因:春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這種生產方式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許多私田出現;戰爭頻繁,勞動力減少;魯國等進行稅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國有向私有轉變,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後進行了變法運動.封建制度最終在各國確立起來.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點.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國存在兩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經濟特權,大量兼並農民土地;廣大農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沒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國家的剝削和壓迫,生活貧困.
(3)屯田制(三國)
原因:東漢末年,曹操為籌措軍糧,推行屯田.
做法:招募流農耕種田地;在軍事頻繁地區,讓士兵屯田.
作用: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國有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農民,使流民有田耕種,有利於穩定了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保證了軍糧供應;促進了北方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4)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目的: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和徭役征發.
主要內容:北魏時,國家將掌握的土地實行分配,給農民一定數量的田地;百姓繳納一定數量的租稅,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遲了服役的年齡,甚至可輸絹代役.
意義:中國古代一項比較完備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和徭役征發;北方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相對穩定,開墾的荒地增多,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保證農民的生產時間,促進農業的發展.
瓦解原因:土地兼並嚴重和土地買賣的頻繁.
(5)明代後期,土地高度集中,激化社會矛盾,明末農民起義提出「均田免糧」口號,表達了廣大農民獲得土地的願望,說明封建土地制度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桎梏.
三、小農經濟的艱難成長
1.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2.小農經濟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3.小農經濟得以發展的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漸普及;②農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5.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⑤ 小農經濟最早產生在什麼時候
小農經濟最早產生在什麼時候:小農經濟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經濟早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
小農經濟產生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原因: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中國古代小農經濟形成的條件有哪些: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推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這兩者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使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農業經營成為可能。
中國的小農經濟是怎樣形成的: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推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這兩者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使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農業經營成為可能。
小農經濟產生的原因: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然經濟形態,任何一種經濟形態產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在生產力諸因素中生產工具是中心因素,所以鐵犁牛耕的普及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的關鍵也是小農經濟產生的根本原因。
小農經濟它的特點一個是分散,說它分散呢是因為它是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罰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所以說它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小農經濟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背景下產生的。總體我覺得產生的原因就是土地私有制的產生和生產需要滿足自己是需要。以個體為單位,以精耕細作、男耕女織為方式,自給自足為生產目的。
⑥ 6、小農經濟形成的時間什麼是小農經濟 它有哪些特點有何積極和消極影響作
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小農經濟: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特點: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精耕細作,小農戶個體經營。/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積極影響:1.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2.是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3.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4.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源。5.古代中國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礎。
消極影響:(局限性。)1.分工簡單,生產規模狹小,很難擴大再生產,阻礙了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2.封建社會後期,小農經濟嚴重阻礙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成為近代中國遲滯不前,落後挨打的根源之一。
地位:中國傳統農業生產社會的基本模式。
⑦ 自耕農經濟和小農經濟有什麼區別,各是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結束
性質不同:小農經濟,就是指以個體家庭為生產、生活主要單位的經營方式。實行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實行「男耕女織」。農業經營規模也不大,它是中國農村的主要經營方式。自耕農經濟,是指擁有部分土地,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經營方式。
側重點不同:小農經濟側重於生產者的經營規模的話,自耕農經濟則側重於對生產資料佔有形式。
特點不同:自耕農經濟的特點是自給自足,因此生活穩定,農民是小生產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小農經濟特點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裂判緩工業相結合;生產出來的產品用來自己消費或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出現:中國小農經濟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自耕農是隨著生產工具耕作技術的進步以及私有土地的產生而出現的。
結束: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結束後,小農經濟和自耕農經濟結束,即1956年之後。
拓展資料:
小農經濟亦稱「個體農民經濟」。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資料個體所有制為基礎,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滿足自身消費為主的小規模農業經濟。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經營,有的以租入土地經營,亦有兩者兼之。
主要特點是:(1)在小塊土地上使用落後的手工工具沖枝進行分散經營;(2)生肆模產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弱;(3)經濟地位不穩定,在私有制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易於走向貧富兩極分化。
小農經濟下,農民掌握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經營規模很小。農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為我國農業的精耕細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封建地主階級的沉重壓迫與剝削下,農民承擔了沉重的徭役,小農經濟十分脆弱,每遇災荒瘟疫,多數農民家庭就會陷於貧困,失去土地或破產流亡。
特點:
一.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
二.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三.生產出來的產品用來自己消費或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基本結構:
一.主要耕作方式:鐵犁牛耕
二.主要組織方式:男耕女織(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
三.主要生產特點:精耕細作
自耕農經濟是指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特點一是分散,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比如封建社會時期的社會經濟情況就是小農經濟佔主導,現在偏遠農村的農村,也都大量存在這種經濟現象。而現在的這種經濟會引導成為城市主流經濟.也就是城市農業,實現城市自耕農。
⑧ 6、小農經濟形成的時間什麼是小農經濟 它有哪些特點有何積極和消極影響作
形成時間:春秋戰國。
特點(1)以家庭為生產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基本特徵:分散性)。
(2)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3)生產目的為生活和交稅。
(4)負擔沉重,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非常有限(脆弱性)。
(5)不利於技術革新,催生容易滿足的社會心態的民族精神。
積極:(1)(地位)是我國封建社會佔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是調動農民實生產積極性,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
(3)封建王朝主要財源,古代中國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礎。
(4)在封建社會前期,基本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消極(1)分散性封閉性落後性,不利於先進技術的推廣和運用。
(2)封建社會後期,阻礙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阻礙社會進步。
(3)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4)隨著人地矛盾的加劇,惡化了人類的生存環境
⑨ 小農經濟的歷史地位及其變遷
小農經濟在封建社會佔主導地位,到了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達,但小農經濟一直佔主導地位,到了鴉片戰爭,外國的商品的侵消,中國的小農經濟,才逐漸瓦解,但是這個時候還是佔主導地位,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地位才被取代.
小農經濟是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所以封建社會的統治者都很重視農業.
⑩ 小農經濟產生於何時
小農經濟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