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雲鄂博的什麼礦產出名在哪裡
白雲鄂博礦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地處陰山山脈以北的散世烏蘭察布草原,面積為328平方公里,在包頭市區以北150公里處,四周被達茂聯合旗所環抱。全區人口2.2萬人,由蒙古、漢、滿、回等11個民族構成。白雲鄂博礦區夏秋季節氣候清爽宜人,平均氣溫19.4攝氏度,是理想的避暑勝地。白雲鄂博,蒙古語意為「富饒的神山」,歷史察純上是當地蒙古族牧民的神山聖地,每年農歷五月間,數百里之內的牧民聚集於此,舉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動,並召開「那達慕」盛會。1927年丁道衡先生首次發現了白雲鄂博礦山。從此,白雲鄂博逐漸為世界所矚目。白雲鄂博礦是一座世界罕見的多金屬共生礦床,分布在東西長18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總面積48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現已探明礦體內蘊藏著160多種礦物,70多種元素。礦物種類主要有鐵、鈮和稀土礦物。其中鐵礦儲量9敗掘咐.5億噸,鈮礦儲量519萬噸,稀土礦工業儲量3600萬噸,佔全世界的36%,佔全國的90%以上,因而被譽為「稀土之鄉」。另外,還蘊藏著銅、石英石、瑩石、磷灰石、軟錳礦等多種礦物。白雲鄂博現在是包頭鋼鐵公司的主要原料基地,對包頭市和自治區的經濟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 白雲鄂博式鐵鈮稀土礦床成礦模式
白雲鄂博式鐵鈮稀土礦床是國內外獨一無二的重要礦床,有用組分多,不僅鐵為大型,其稀土、鈮達超大型,磷和鉀也可圈出獨立礦體。有綜合利用價值的礦物原料有螢石、重晶石、鉀長石、霓石。礦物成分復雜,已確定的新礦凳賀物和新變種礦物有16種。白雲鄂博礦床的稀土儲量居世界首位,在國內外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資源戰略價值和政治意義巨大。
一、礦床的基本特徵
白雲鄂博礦床東西長18 km,南北寬0.5~5 km(圖3-18),由4種產狀不同的含礦地質體組成。
圖3-18 白雲鄂博鐵、鈮、稀土礦區地質圖
1)層狀礦體:為白雲鄂博礦床的主體,由含礦白雲岩、鐵礦層、富鉀板岩組成。礦體產狀與地層產狀一致,同步褶皺,構成礦區向斜和蘇木圖向斜。
2)含礦碳酸岩脈:多分布在寬溝背斜軸部混合片麻岩區及其兩翼H1-H4地層中。脈體與地層走向垂直或斜交,一般寬1~2 m,長數十米,分布稀疏。
3)產於層狀礦體中的後期含礦細脈:走向與層狀礦石的條帶方向垂直或平行,粒度遠比層狀礦石粗大,細脈礦物成分與其「圍岩」層狀礦石的礦物成分相似。產於主東鐵礦體中的細脈,一般長數米,寬數厘米到20 cm,含塊狀易解石和黃河礦。脈石礦物主要為螢石、鈉長石、霓石;次要礦物有重晶石、鈉長石和石英等;稀土礦物有獨居石和氟碳鈰礦。西礦區白雲岩中有含大青山礦、碳鈰鈉石、菱鋇鎂石的白雲石脈。在東介勒格勒東段白雲岩中,有含硅鈦鈰礦的方解石細脈。後期含礦細脈脈體細小,分布稀疏,且都產於層狀礦層內,故統一並入層狀礦體進行工業評價。
4)白雲岩和鉀長板岩與海西期花崗岩接觸所形成的矽卡岩礦體。
二、礦段和礦體特徵
白雲鄂博礦床規模巨大,由礦區向斜和蘇木圖向斜組成,可劃分成4個大礦段。
(一)中部礦段
該礦段位於白雲鄂博礦區向斜中段,東西長3500 m,南北寬2000 m。向斜核部由富鉀板岩型鈮稀土礦石組成;北翼由主東鐵鈮稀土礦體及其下盤白雲岩型鈮稀土礦體組成;南翼西段地表被第四系砂礫層覆蓋,屬高磁區,鑽探證實有含礦岩層的存在,東段為東介勒格勒鐵鈮稀土礦體及白雲岩型鈮稀土礦體。中部礦段為白雲鄂博礦床的主要礦段,也是現今國家正規開採的主要礦段,由下列5個礦體組成。
1.主鐵礦體
走向近EW,長1250 m,最寬514 m,平均寬245 m,最大延深深度1030 m,傾向S,傾角50°~65°,呈透鏡體狀,兩端尖滅於白雲岩中;上盤為黑雲母岩,下盤為白雲岩,由北而南,依次有(圖3-19)螢石型鈮稀土鐵礦化(占礦石總量的73.25%,屬中貧品位鐵礦石和高品位稀土礦石)、塊狀鈮稀土鐵礦化(占鐵礦石總量的9.36%,屬富鐵礦石)、霓石型鈮稀土鐵礦化、鈉閃石型鈮稀土鐵礦化和黑雲母型鈮稀土鐵礦化(鐵礦石總量分別佔8.38%、5.2%和3.8%,都屬中貧品位鐵礦石和中品位稀土礦石)。
2.東鐵礦體
走向呈NEE向,長1300 m,最寬390 m,平均寬179 m,最大延深深度870 m,傾向S,傾角50°~模畝65°,呈不規則透棗碼派鏡體狀,西窄東寬;兩端漸變成白雲岩及板岩,上盤圍岩為板岩和白雲岩,下盤為白雲岩,由北而南依次為螢石型鈮稀土鐵礦化、塊狀鈮稀土鐵礦化、鈉閃石型鈮稀土鐵礦化和霓石型鈮稀土鐵礦化(圖3-20);所佔鐵礦石資源儲量比例分別為19.39%、5.06%、49.21%和27.34%。霓石型鈮稀土鐵礦化除主要分布在鐵礦體南部外,在北部螢石型礦化分布區也有兩條霓石型礦脈產出。
3.東介勒格勒礦體
走向NEE,長約1100 m,寬約250 m;向北傾,傾角近70°,位於中部礦段南翼;有大小鐵礦體19個,最大者也只數十米長;礦石類型為白雲岩型鈮稀土鐵礦石和白雲岩型鈮稀土礦石,鐵、鈮、稀土氧化物品位都比主、東鐵礦體低,平均Nb2O5=0.078%,RE2O3=2.35%。
4.主東鐵礦體下盤白雲岩型鈮稀土礦體
東起庫倫溝,西止主鐵礦體北,東西長約3500 m,最寬1175 m,平均寬近600 m;向南傾斜,傾角50°~65°;礦體以白雲岩為主,局部夾石英岩、板岩和鐵礦透鏡體;白雲岩型礦石以白雲石為主,依次要礦物的含量不同又可分為純白雲岩亞型、磁鐵礦亞型、鈉閃石亞型、黑雲母亞型和螢石亞型等。白雲岩的鈮稀土含量平均為Nb2O5=0.079%,RE2O3=3.65%,磁鐵礦亞型和螢石亞型礦石靠近主東鐵礦體,鈮稀土礦化較強,礦石多呈條帶狀和浸染條帶狀。鈉閃石亞型和黑雲母亞型稀土含量偏低,僅2.5%左右。各亞型的鈮含量差別不大。
5.向斜核部礦體
主東礦段向斜核部以富鉀板岩為主,夾有白雲岩、霓石岩和石英岩透鏡體;東西全長3500 m,南北寬600 m,傾角50°~90°;板岩中局部有磁鐵礦化、鈉閃石化、霓石化和螢石化。板岩中的鉀含量很高,K2O=7%~15%,已達制鉀肥指標。向斜核部各類礦石的Nb2O5=0.037%~0.17%,RE2O3=0.23%~3.18%。
(二)西部礦段
圖3-19 主礦7勘探線地質剖面圖
圖3-20 東礦23勘探線地質剖面圖
該礦段東西長10 km,南北寬1 km左右;鐵礦和白雲岩分處南北兩翼,向斜核部主要為長石板岩和黑雲母岩。
該礦段共有鐵礦7層,其中1~6層主要分布在白雲岩層上部,7號鐵礦層產於板岩中。鐵礦層呈層狀、透鏡狀;具條帶狀構造;鐵礦體與圍岩界線不清,由品位圈定。鐵礦體與白雲岩互層產出,其產狀、規模和形態變化與白雲岩一致。鐵礦石類型主要為白雲石型鈮稀土鐵礦石和黑雲母鈉閃石型鈮稀土鐵礦石,螢石化和霓石化作用比主東鐵礦體弱。鐵礦石多為中貧礦,平均TFe=31.34%,Nb2O5=0.077%,RE2O3=1.09%。該礦段鐵礦石中有許多菱鐵礦層,厚數米到20多米,與白雲岩或磁鐵礦層呈互層產出,其中鈮稀土含量與一般鐵礦石一致。鐵礦體產狀,北翼向南傾,傾角50°~60°。已知最大延伸深度達855 m(圖3-21)。
圖3-21 白雲鄂博西礦區10勘探線剖面圖
白雲岩由東向西連續分布,寬度為200~700 m,東部寬,西部窄;東部延伸深,西部翹起;東部質地較純,西部具有較高的長石板岩、雲母板岩、鈉閃板岩的夾層。白雲岩中的螢石含量一般比中部礦段白雲岩低;稀土含量東段一般為1.5%~2.5%,西段為0.5%~1.5%;鈮含量平均接近0.1%,局部地段鈮品位達0.2%~0.3%。
長石板岩、黑雲母板岩和鈉閃石板岩以向斜核部出露最多,白雲岩中也夾有薄層。東部地段板岩含鉀較高,9號、10號鐵礦體上盤板岩中K2O大於9%的岩層累計厚度為21~117 m,其中平均含Nb2O5=0.066%,RE2O3=0.146%;雲母岩和鈉閃板岩以西段出露較多,其中均含Nb2O5=0.067%,RE2O3=0.135%。
(三)東部礦段
該礦段由礦區向斜東段北翼的白雲岩及向斜核部的板岩和暗色岩系夾白雲岩透鏡體組成。向斜南翼地層全被海西期花崗岩侵吞,僅局部地段殘存小塊地層俘虜體。白雲岩型礦化依產出地段不同、交代蝕變作用不同和礦化強弱的差異可分為3個礦體群。
1.菠蘿頭白雲岩型鈮稀土礦體
該礦體東西長3000多米,南北寬70 ~360 m,平均寬230 m;延伸深度超過800 m,傾向南,傾角50°~65°。礦體主要為白雲岩型鈮稀土礦石,占礦石總量的70%;其次為螢石亞型和鈉閃石亞型;礦體東南端局部有矽卡岩化。全礦體平均Nb2O5=0.097%,局部為0.2%~0.3%,平均RE2O3=3%;稀土含量東端偏低,僅1%左右,西端較高,為3.5%~4%;局部含磷偏高,P2O5 =5%~32%的磷礦層長達270 m,寬25 m。
2.東部接觸帶矽卡岩及白雲岩型鈮礦體
菠蘿頭白雲岩型鈮稀土礦體向東,經過一斷層沖溝後,依次分布有1號、2號、3號、4號矽卡岩化白雲岩型鈮礦體,其長度分別為820 m、500 m、440 m和160 m;出露寬度分別為100 m、85 m、65 m和50 m。向南傾,傾角45°~75°。下盤圍岩為石英岩,偶見斜交層理的碳酸岩脈及霓長岩化帶;上盤則與花崗岩直接接觸。1號礦體南側白雲岩矽卡岩化強烈,局部已構成透鏡狀金雲母透輝石矽卡岩型礦石。白雲岩中間有板岩夾層,多蝕變為鈉閃石長石岩、透輝石長石岩及黑雲母岩。白雲岩除一般含一定量磁鐵礦外,還有少量螢石、鈉閃石、金雲母、硅鎂石、透輝石、透閃石及磷灰石。1號、2號、3號和4號礦體鈮含量分別為0.146%、0.202%、0.173%及0.126%,稀土含量分別為0.99%、0.37%、0.30%和0.2%。鈮礦物中除鈮鐵礦外,褐鈰鈮礦和鈮鈣礦產出較多是該礦段的特點。
3.向斜核部暗色板岩及其中的透鏡狀白雲岩型鈮稀土礦體
向斜核部的板岩、黑雲母岩及暗色岩石在菠蘿頭礦體以南出露較寬,達700 m左右。白雲岩之上就有寬數十米、長2000多米的緻密層狀黑雲母岩和斜長角閃板岩(基性火山岩層),其中夾鈮稀土礦化白雲岩透鏡體;再往南則為碳質板岩、黑雲母化板岩,也夾有弱鈮稀土礦化的白雲岩。板岩因部分與花崗岩直接接觸,因此有些蝕變為鈉閃石長石岩、透閃石板岩、透輝石化板岩、斑點板岩和角岩。基性火山岩變質成斜長角閃板岩等等。板岩、黑雲母岩及暗色岩系中的鈮稀土礦化很弱,而白雲岩透鏡體則尚可,Nb2O5=0.05%~0.08%,RE2O3=2.5%;亦具磁鐵礦化及螢石化;稀土礦物以稀土硅酸鹽礦物較多,形成粗晶團塊或細脈,如粗晶褐簾石團塊、磷硅鈣鈰礦集合體和硅鈦鈰礦細脈等。白雲岩透鏡體大小不等,大的長數十米,厚數米;小的長數米,寬不足1 m。
(四)蘇木圖礦段(又稱C105-2異常)
在西礦段以南2 km左右有一隱伏磁異常帶,編號C105-2異常。異常帶全長13 km,寬0.5 ~1km,由4個異常組成,經鑽探驗證,異常由白雲岩及產於其中的鐵礦層引起。含礦岩系由互層的白雲岩(包括方解石大理岩)、鐵礦層、鉀長混合岩層和角閃斜長混合岩層等含礦岩層組成向斜核部,兩翼為H4石英岩,向斜軸面南傾,傾角南翼為70°~75°,北翼為60°~65°。僅在蘇木圖地段有少量白雲岩露頭產出,礦段向西全被數十米厚的砂礫層所覆蓋。
含礦岩系厚230~400 m,由4~5層白雲岩與互層的鉀長混合岩或角閃斜長混合岩層組成。白雲岩單層厚10~90 m,東段以白雲岩為主,西段灰岩增多;東段鈮稀土礦化較強,Nb2O5=0.06%~0.3%,RE2O3=0.13~1%,向西含量逐漸降低,Nb2O5=0.006%~0.1%,RE2O3=0.05%~0.3%;白雲岩中含P2O5=1%~5%,西高東低。白雲岩以白雲石為主,西段方解石增多,次要礦物還有磁鐵礦、磷灰石、鈉閃石、透閃石、透輝石和金雲母等,具弱矽卡岩化。
三、礦石類型、物質組成及結構構造
(一)礦石類型
1.鈮稀土鐵礦石
鈮稀土鐵礦石(簡稱鐵礦石)是礦山目前開採的對象,它主要賦存在白雲岩層的中上部,或處於白雲岩與板岩的過渡帶。礦體呈似層狀和透鏡狀。鈮稀土鐵礦石以脈石礦物的不同細分為螢石型、塊狀型、鈉閃石型、霓石型、白雲石型、雲母型。稀土礦化以螢石型最強,RE2O3=6%~10%,其次為霓石型,RE2O3=5%~8%;其他類型鐵礦石含RE2O3=1%~3%。各類型鐵礦石的鈮含量差別不大,平均Nb2O5 =0.065%~0.15%。
2.白雲岩鈮稀土礦石及白雲岩鈮礦石
本類型在礦區分布最廣,礦層與地層一致,構成礦區向斜和蘇木圖向斜南北兩翼主體。該類礦石依次要礦物含量的不同可細分為磁鐵礦型、鈉閃石型、螢石型、雲母型、矽卡岩型。白雲岩中鈮稀土礦化普遍,鈮礦化很均勻,一般Nb2O5 =0.06%~0.27%,以0.08%左右者最多。稀土礦化不同地段不同類型差異明顯,以中部礦段為中心向西、向東均降低,由4.02%降到0.1%。
3.硅酸鹽岩鈮稀土礦石
硅酸鹽岩礦石的稀土含量幾乎都在1%以下,不能作為稀土礦石的評價指標。礦石類型細分為矽卡岩型、鉀長混合岩型、長石岩型、黑雲母型、霓石型。鈮含量在霓石型、矽卡岩型和鉀長混合岩型礦石中較高,Nb2O5平均都在0.1%以上;黑雲母型略低;最低的是長石岩型,僅為0.05%左右。
4.碳酸岩脈型鈮稀土礦石
碳酸岩脈主要分布在寬溝背斜軸部片麻岩帶及其兩翼H1—H4碎屑岩系中。礦石類型細分為白雲石型、方解石型。該類礦石中稀土含量多為1%~5%,含鈮0.033%~0.065%。
(二)物質組成
1.礦石的化學成分
已發現73種元素,除鐵、鈮、稀土外,還有多種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塊狀鐵礦石的TFe平均含量為58.78%。稀土元素主要為鈰族元素,占稀土總量的97%,稀土總量以螢石型礦石最高,RE2O3達5.89%~18.40%,塊狀鈮、稀土鐵礦石最低,RE2O3為0.49%~2.88%。礦石中富鈮貧鉭,鈮含量以鈉輝石型和螢石型礦石最高,平均為0.16%。放射性元素以釷較高,ThO2由0.029%~0.051%,鈾含量為0.00n%~0.000n%。分散元素有Ga、In、Sc、Rb、Cs及Zr、Hf,但含量都較低。其他元素Na、F、P、K、S、Ba的含量較高,P與K分別富集於鐵礦圍岩的白雲岩和富鉀板岩中。
2.礦物組成
已知有161種礦物。
含鐵礦物:磁鐵礦、赤鐵礦、鏡鐵礦、磁赤鐵礦、假象赤鐵礦、褐鐵礦、針鐵礦、纖鐵礦、水赤鐵礦、菱鐵礦、菱鎂鐵礦、菱鐵鎂礦、鐵白雲石等14種。
稀土礦物:獨居石、氟碳鈰礦、氟碳鈰鋇礦等18種。
鈮礦物:鈮鐵金紅石、鈮鐵礦、燒綠石、易解石等19種。
上述不同類型礦石的主要礦物和次要礦物見下表。
中國鐵礦成礦規律
(三)結構構造
礦石結構:礦石具有粒狀變晶結構、粉塵狀結構、交代結構、固溶分離結構等。
礦石構造:礦石具塊狀構造、浸染狀構造、條帶狀構造、層紋狀構造、斑雜狀構造、角礫狀構造等。
四、礦床成因及成礦模式
(一)成礦物質來源
鍶、釹同位素特徵表明,白雲鄂博礦床物質來自εNd(t)≈0,εSr(t)>0的OIB(洋島玄武岩)地幔源區。白雲鄂博礦床硫同位素組成具有明顯的塔式效應,峰值集中在零值附近,屬幔源硫。含礦岩系中菱鐵礦、方解石、稀土氟碳酸鹽礦物及碳酸岩脈的δ13C=-9.27‰~-0.6‰,均值-4.94‰,與典型碳酸岩的碳同位素組成接近。白雲石和白雲岩的δ13C=-6.3‰~1.62‰,均值-2.08‰,比典型碳酸岩偏高,顯示幔源碳酸岩受表殼碳同位素的混染。含礦白雲岩、鐵礦石全岩及其中的方解石、菱鐵礦、磷灰石、易解石、褐簾石等鍶同位素初始比值為0.7036 ~0.7047,與典型碳酸岩的一致。含礦岩系硅同位素組成為-2.7‰~0.0‰,與沉積地層的0.0‰~0.8‰明顯不同,顯示來自深源物質。氫、氧、鉛同位素也顯示為深部來源。這些特徵表明,白雲鄂博礦床物質可能是來自地幔深部670 km或更深部位地幔柱鹼性-碳酸岩岩漿,經分異結晶、熱液交代作用成礦。
(二)成礦時代
據張宗清等(2003)研究,白雲鄂博礦床形成於中、新元古代。主礦、東礦鈮稀土鐵礦石同位素年齡1305 Ma,主礦、東礦、菠蘿頭白雲岩1273 Ma,蘇木圖白雲岩1296 Ma,主礦、東礦富鉀板岩1023 Ma,黑雲母岩1360 Ma,暗色板岩1235 Ma,東礦東黑雲母板岩1333 Ma,侵入地層的碳酸岩脈1240 Ma和1289 Ma。因此,白雲鄂博礦床形成於13億年左右。
在400 Ma左右,主礦、東礦、西礦、鹼性火山雜岩及碳酸岩脈等早先形成的地質體均遭受了強烈的地質作用改造,礦物40Ar/39Ar同位素系統、全岩Rb-Sr同位素系統、全岩和礦物Th-Pb同位素系統被強烈擾動或完全再置,有斜切礦體含黃河礦的晚期鈉長石、鈉閃石細脈形成。但這期地質作用對白雲鄂博礦床成礦的貢獻不大。
侵入礦區的輝長岩和花崗岩形成於250 Ma左右,對白雲鄂博礦床的貢獻很小,僅在接觸帶形成少量矽卡岩型和混合岩型鈮稀土礦體。
(三)運移、沉澱方式
白雲鄂博含礦岩系礦物包裹體類型多,可分為液相包裹體、氣液包裹體、氣相包裹體和多相包裹體,未見岩漿包裹體報道。因此,成礦物質運移及沉澱的方式是熱液流體,而不是岩漿。
流體包裹體的類型及均一溫度如下。
液相包裹體:多呈橢圓形,氣液比0%~5%,直徑2~4μm,均一溫度70℃~140℃,多分布在遠離鐵礦體的微礦化純白雲岩中。
氣液包裹體:多呈菱形和四邊形、橢圓形等,氣液比多為20%~40%,一般邊長為5~10 μm,均一溫度多為250℃~300℃,多分布在白雲岩、螢石、重晶石中。
氣相包裹體:呈橢圓形、負晶形,直徑多為5~15 μm,均一溫度為300℃~450℃,大多分布在鐵礦體螢石、霓石和石英等礦物中。
多相包裹體:是含有氣相、液相和子礦物的包裹體,呈四邊形、六邊形及負晶形,一般邊長為6~10 μm,氣液為20%左右,子礦物以食鹽為主,掃描電鏡還發現有鋇鹽礦物和呈綠色的稀土礦物。均一測溫NaCl子礦物在285℃消失,綠色稀土子礦物在424℃~440℃消失。這類包裹體見於鐵礦體內螢石和石英中。
圖3-22 白雲鄂博鐵礦床成礦模式圖
(四)礦床成因與成礦模式
對白雲鄂博礦床的成礦作用和成礦物質來源有多種認識,其中主要的有:(1)成礦與華力西期花崗岩有關,花崗岩漿的上侵是蒙古洋板塊向南俯沖的結果,成礦物質由花崗岩漿派生的熱液帶來;(2)由加里東期板塊活動派生的熱液導致成礦;(3)成礦物質主要由華北地台搬運而來,部分成礦物質來自地幔深處;(4)成礦與碳酸岩有關,礦區白雲岩就是火成碳酸岩;(5)成礦具沉積變質-熱液交代的多成因特徵;(6)成礦物質主要來自地幔,礦床為與鹼性岩-碳酸岩有關的火山噴氣沉積礦床。白雲鄂博礦床的成礦時代分別有華力西期、加里東期及元古宙的不同認識。
根據前述地質特徵及同位素示蹤成果,我們將白雲鄂博礦床的成因總結為:受變質的海底噴氣-沉積礦床,即變質的SEDEX礦床。其成礦模式如圖3-22所示。
1.海底噴氣沉積成礦(圖3-22A)
13億年左右,白雲鄂博地區地殼拉張裂陷,形成斷陷盆地。來自地幔的富稀土鈮鐵等成礦物質的碳酸鹽流體沿寬溝同生斷裂上升,在以主礦和東礦為中心的海底斷陷盆地發生海底噴氣-沉積,形成與地層整合的層狀、透鏡狀鐵鈮稀土礦體,在整合礦體下伏地層H1-H4中形成同時代的通道相網脈狀礦體。
富含Ca2+、Mg2+、Fe2+、Si4+、Na+、K+、Sr2+、Ba2+、REE、Nb5+、Th3+、 和揮發分F、P、S的成礦流體不斷噴發到海底,由於礦化度高,比重大,在海底逐漸聚集形成高鹽度熱鹵水,鈮、稀土等元素也由噴溢中心(主東礦段)向四周均勻擴散。當元素達到其飽和度時則開始沉澱,沉澱順序與噴溢流體中元素濃度大小的順序大致相同。
1)首先沉澱的是CaCO3。由於CaCO3的沉澱,使熱鹵水中Mg2+濃度增高,大部分方解石泥晶受鎂的同生交代而轉變為白雲石,形成微礦化白雲岩和礦化白雲岩。
2)接著是菱鐵礦和磁鐵礦的沉積,由於方解石、白雲石和菱鐵礦的大量晶出,熱鹵水中的CO2濃度降低,F-的濃度相對升高,故在白雲岩上部和鐵礦層下部有大量螢石與赤鐵礦、重晶石、磷灰石和稀土礦物互呈條帶產出,形成富稀土鐵礦層。
3)隨著上述方解石、白雲石、螢石和鐵礦物的大量沉澱,熱鹵水中硅、鈉、鉀濃度升高,於是順序沉澱了霓石鐵礦層、鈉閃石鐵礦層、黑雲母鐵礦層,最後沉澱鉀長石層。
在主東礦段噴溢沉積中心,上述沉積演化順序表現最完美,且含礦岩系厚度大,鐵、鈮、稀土礦化強度高。邊遠礦段,含礦岩系厚度遞減,礦化漸弱。
2.後期變質變形改造成礦
在後期的變質變形過程中,原始沉積的赤鐵礦等發生重結晶變為磁鐵礦,同生成礦物質向褶皺的軸部(主要為向斜核部)集中,形成厚大鈮稀土鐵礦體。
4億年左右,沒有多少成礦元素從深處或外部帶入,主要表現為原有成礦物質的改造和再組合(圖3-22B)。
250 Ma左右,隨著礦區東南部花崗岩基的侵位,礦床受到改造,交代蝕變作用進一步發育,礦區東部的矽卡岩礦化形成(圖3-22C)。
3. 包頭能算是一個礦業城市嗎是白雲鄂博的礦產成就了包頭嗎
1、目前的包頭已不能完全算是一個礦業城市。雖然從解放前日本人就在這里采礦了,直到五十年代真正進入大規模開采階段,並以此為依託建立了包鋼,但作為重工業城市的包頭還擁有如全國十大鋁廠的包鋁;國內首家稀土上市公司包頭稀土高科;中國兵器工業特大型企業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集團、北方重工業集團公司(還生產北方賓士);的內蒙古第二機械製造集團;包頭察拍帶二0二核工業廠、三0三核工業廠等大型企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產業結構的持續調整,采礦、鋼鐵業在包頭經濟中的比重已經下降。
2、可以說是白雲鄂博的礦產成就了包頭,否則包頭只能是一個普通的工業城市。為什麼沒有建在白雲我想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它所處的地理及氣候環境。白雲位於包頭市北部,陰山山脈北敗蘆側,距中蒙邊境不遠且氣賀喊候十分寒冷,在此處建廠生產會有交通運輸不便的困難;基礎設施先天不足,白雲區地廣人稀,缺乏配套設施,而包頭市東河區作為原有老城區在各項條件上都比白雲區優越,所以選擇在緊鄰東河區的現昆區建立鋼鐵城。
3、包頭市還有已發現礦物74種,礦產類型14個。主要金屬礦有:鐵、稀土、鈮、鈦、錳、金、銅等30個礦種,6個礦產類型。非金屬礦有:石灰石、白雲岩、脈石英、螢石、蛭石、石棉、雲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鉀長石、珠寶石、紫水晶、芙蓉石、銅蘭、膨潤土、高嶺土、增白粘土、磚瓦粘土等40個礦種。能源礦有:煤、油頁岩等。尤其是稀土產量大,是享譽世界的稀土之都。
4. 白雲鄂博礦區的經濟發展
白雲鄂博礦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協調健康發展。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8.92億元,同比增長18%;財政總收入完成33657萬元,同比增長20.13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1億元,同比增長3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061元,同比增長12.81%。經濟社會主要指標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目標任務。
截止2011年,白雲鄂博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 626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3.76%,較上年同期6 804萬元增長12.08%,高於全市2.18個百分點;對外貿易出口總額60.8萬美元,完成年計劃的152%,較上年同期51萬元增長19.23%;引進區外資金313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51.5%,較上年同期的205萬元增長52.68%;財政收入2 251萬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包鋼返還部分欠稅700萬元)用於修築包—白公路),實際完成1 551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7.04%,較上年同期1 380萬元增長12.39%。 鄉及鄉以上工業總產值全年完成6 258萬元,較上年同期的5 868萬元增長6.65%;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99.45%,較上年同期的97.81%提高1.64個百分點,是「九五」期間的最好水平;鄉及鄉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 665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 371萬元增長12.4%;限額以上工業總產值(不變價)年計劃1 550萬元,全年完成1 552.8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0.18%,較上年同期的1 476萬元增長5.2%;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年計劃540萬元,全年完成580.4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7.48%,較上年同期515萬元增長12.7%;限額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年計劃86%,全年達到88.13%,比年計劃提高2.13個百分點。
社會總產值年計劃7 000萬元,全年完成7276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3.94%,較上年同期的6 280萬元增長15.86%;街居企業入庫稅金年計劃240萬元,全年完成256萬元者悔,完成年計劃的106.67%,較上年同期225萬元增長13.78%。 截止2011年,政府和社會各方共投入資金100多萬元,進行「三大工程」的建設。
「形象工程」建設
完成礦山路兩側改造面積3 912平方米,通陽毀核道兩側改造面積4 131平方米,纖嫌掘完成動力綜合樓、包運大樓(包頭客運)等迎街店面改造工程及防保大樓(防疫、婦幼保健大樓)、財政大樓、公安派出所、工商所辦公樓底店商業網點主體工程。全年植樹4 600株,綠化5 476平方米,修建草坪圍欄1 200延長米,採用秋季挖坑、春季栽樹的方法,樹木的成活率達到70%以上,創歷年的最高水平。
「民心工程」建設
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700萬元,完成包白公路16公里路面硬化任務,協調內蒙古公路隊硬化呼白公路白雲鄂博段36公里和城區道路2 100平方米,政府自籌10多萬元硬化城區道路450平方米,修道崖1 000多延長米。改造政府鍋爐房及通陽道辦事處、城建局、影劇院、區醫院供暖系統和設施,為民族幼兒園及12、16號街坊部分住戶安裝下水,加強對居民小區的配套建設和日常管理。
「公共工程」建設
利用1個月的時間,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對全區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建立垃圾日產日清制度,使全區衛生有明顯改觀;更新環衛車輛,興建3座公廁,在主要街道安放了活動垃圾箱,杜絕街邊垃圾亂倒的現象;制定實施《白雲礦區供用水管理實施辦法》,修建節水閥門井2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