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區域經濟增長差異有哪些理論

區域經濟增長差異有哪些理論

發布時間:2023-04-15 14:09:38

㈠ 區域差異理論是什麼

經濟地理學概念,一渣神螞兩句說不清楚,找本經濟地理學看看就知道了。
關於區域經濟差異的概念,學術界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認為區域經濟差異是各區域之間經濟增長總量上的差異。如區域之間在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工農業總產值方面的差異;第二,把區域經濟差異視為各區域之間的經濟增長總量及其增長速如埋度方面的差異,不僅研究了區域之間某一時間的經濟差異狀態,還研究了其變化的過程;第三,認為區域經濟差異應包括各區域之間在經濟增長總量、增長速度、相關人均經濟指標、經濟結構乃至經濟發展條件方面所存在的差異,這種觀點企圖全面反映區域之間在經濟發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現象。目前較為一致的看法就是認為,「區域經濟差異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區域之間人均意義上的經濟發展總體水平非均等化現象瞎攜」。

㈡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的區域經濟增長理論

(1)均衡增長理論:不發達地區存在著生產與消費的低水平均衡狀態。這些地區的經濟要增長,就必須要打破這種均衡的狀態,使整個區域的經濟同時獲得增長。主要觀點包括羅森斯坦·羅丹的臨界最小努力命題理論、「大推進」理論,納克斯的「貧困惡性循環」理論等。這個理論適用於落後地區經濟增長的描述和開發,為發展中國家迅速擺脫貧窮落後困境,實現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一種理論模式,指出了一條快速發展的路線,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並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踐產生了一定影響。
(2)非均衡增長理論:不發達地區存在著生產與消費的低水平均衡狀態。由於經濟落後地區的資本有限,不可能大規模地投向所有部門,要實現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就只能集中資本投入到幾類有帶動性的部門,通過有帶動性部門的經濟優先發展,促使整個區域的經濟得到增長。主要的觀點包括赫希曼的引致投資最大化原理、「聯系效應」理論等,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和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相對於均衡增長而言,非均衡增長對發展中國家更具吸引力。
(3) 新增長理論:知識在經濟增長中日益重要,有形投資流向高技術商品生產和服務投入越來越多,人力資源開發成為經濟增長的基石。最具代表性的是經濟學家羅默的阿羅模型,主要觀點是:技術是內生變數,是經濟增長的惟一源泉。盧卡斯模型主要觀點是經濟增長的快慢與一個地區的人力資本狀況有直接的關系。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主要觀點是:人力資本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後,創新就成為左右經濟增長的關鍵性行動。這種創新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使用一種新的技術,二是開發一種新的產品,三是運用一種新的工藝,四是開拓新的市場,五是嘗試一種新的組織形式,但由於「創新破壞性的存在」,創新的不確定性使經濟增長具有周期性的特點。這一理論成為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理 論的基礎。

㈢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有哪些

市場開放度、外資引進度、資源留存度、國家干預度是區域經濟評價的四大衡量指標。區域經濟發展是一門經濟學理論(發展經濟學),首先由西方發展起來。 區域經濟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以一定地域為范圍,並與經濟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結合的區域發展實體。區域經濟反映不同地區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內涵和外延的相互關系。

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活動是經濟活動,經濟活動又總是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進行的,經濟區域對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區域經濟作為發展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它具有嚴格的內涵:在一個自然環境、人文條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區域內,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以實現最優化的發展。其必不可少的要素有:1、特定的地理區域;2、資源條件相同或相似;3、人文社會條件基本相同;4、經濟活動的方式及特徵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5、區域內形成統一、有序、健康的市場。在我國現階段,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是個大國,經濟區域眾多,條件千差萬別,因而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狀況有差異。怎麼使各地區都發展起來,區域經濟活躍,整體效益高,就是發展經濟學要研究和很好解決的關鍵問題。區域和產業是不可分的,區域經濟發展起來必定會帶動一批產業發達起來。還要通過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把各區域聯結起來,優勢互補,分工協作,才能把整個國民經濟搞上去。
(二)中國是個發展中的大國,地區差距大,總體發展水平低,而且發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徵。中國要完成工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的歷史重任,也是實現現代化這一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其任務相當艱巨。經濟發展應該是我們完成這雙重歷史使命的重要一環。實現現代化應是一個分階段、有計劃、有步驟的過程,到21世紀中葉才能基本實現的宏偉目標。
(三)新時期中國最根本的特徵是改革開放。中國正處在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中。發展區域經濟,縮小地區差距,不僅對於實現現代化,而且對保持穩定,維護祖國統一,再樹強國形象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㈣ 區域經濟增長模式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與經濟非均衡發展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正迎來一個新時期。如何借鑒西方主流區域經濟理論為我所用,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介紹區域經濟的增長理論和增長模式,並結合中國實際進行簡要評論。遵循發展規律,中國區域經濟的路徑選擇是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 一、 新古典主義區域均衡發展理論 新古典主義區域均衡發展理論源於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理論,其代表人物有納克斯、羅森斯坦—羅丹、鮑茨和斯坦等。 (一)羅森斯坦—羅丹大推進理論 著名發展經濟學家保羅·羅森斯坦—羅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該理論的倡導者和集大成者。該理論主張發展中國家在投資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規模持續作用於眾多產業,從而突破其發展瓶頸,推進經濟全面高速增長。大推進理論的論據和理論基礎建立在生產函數、需求、儲蓄供給的三個「不可分性」上面。 (二)諾斯出口基地理論 封閉經濟模型主要缺陷是沒有看到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潛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彌補了這一弱點。出口基地理論(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國經濟學家諾思(North,1955)提出,後經蒂博特(Tiebout)、羅曼斯(Romans)以及博爾頓(Bolton)等人的發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論基礎是靜態比較分析中的外貿乘數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個區域的經濟增長取決於其輸出產生的增長,區域外生需求的擴大是內生增長的主要原動力。根據這個理論,如果每個地區都集中力量發揮自己的優勢,自由貿易會逐步平衡地區間的要素(資本和勞動力)、價格(利潤和工資),從而導致地區差距不斷縮小。 (三)納克斯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該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R.納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納克斯認為,發展中國家在宏觀經濟中存在著供給和需求兩個惡性循環。從供給方面看,低收入意味著低儲蓄能力,低儲蓄能力引起資本形成不足,資本形成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這樣周而復始完成一個循環。從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著低購買力,低購買力引起投資引誘不足,投資引誘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這樣周而復始又完成一個循環。兩個循環互相影響,使經濟狀況無法好轉,經濟增長難以實現。 (四)新古典主義區域均衡發展理論簡要述評 新古典主義區域均衡發展理論提出以後,在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區域開發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對工業化過程中片面強調工業化,忽視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的均衡協調發展的傾向有所影響;強調均衡的、大規模投資和有效配置稀缺資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場機制的局限性,實行宏觀經濟計劃的必要性,為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和區域開發提供了一種理論模式,產生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該理論構建了一個龐大而嚴格的邏輯體系結構,認為經濟發展動力來源於「報酬遞減」、「比較優勢」等,然而該理論是建立在一系列與現實相去甚遠的假設條件之上的。不但把技術進步視作外生因素,沒有納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丟掉了區域(空間)的一個重要特徵,即克服空間距離會發生運輸費用。所有這一切,都與新古典主義所講的前提條件相抵觸。 二、 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二元結構主義」理論 針對羅森斯坦—羅丹、納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門、區域的均衡增長理論,另一些經濟學家則從相反方向提出了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沃爾特·惠特曼·羅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魯(Perrous)等人。 (一)佩魯增長極理論 「增長極」概念是法國經濟學家弗朗索斯·佩魯(Francois Perroux,1950)首先提出來的,佩魯把經濟空間中在一定時期起支配和推動作用的經濟部門(產業)稱為增長極。作為經濟空間的增長極,它不是一個空間區位,而是處於經濟空間極點上的一個或一組推進型經濟部門,它本身具有較強的創新和增長能力,並通過外部經濟和產業之間的關聯乘數效應推動其他產業增長。因此,作為經濟單位的增長極是與主導產業相聯系的。該理論從兩個方面打破了經濟均衡分析的新古典傳統,為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它反對均衡增長的自由主義觀念,主張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另一方面,通過引入空間變數豐富了抽象經濟學分析的內容。 增長極理論應用十分廣泛。許多國家從城市與周圍地區相互聯系的角度出發,把增長極看成是加快區域發展,尤其是加快落後地區經濟發展的地域組織模式。但大多數國家的實踐,不是導致失敗就是收效不明顯。如我國「三線」建設中,從內地遷至三線的一些現代化企業與當地無法形成產業鏈,出現產業結構聯系中斷,各種資源要素無法擴散,只能形成「孤島經濟」。其實,增長極理論的應用是需要一定區位條件的。然而這些條件對經濟落後地區來說是缺乏的,正因為這樣,增長極模式不能作為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地域組織模式。 (二)繆爾達爾二元經濟結構理論 佩魯的增長極理論主要從正面論述了「發展極」對自身和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但忽視了「增長極」對其他地區發展的不利影響。諾貝爾獎獲得者繆爾達爾(G. Myrdal,1957)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geographical al economy)理論,彌補了增長極理論的這一缺陷。繆爾達爾批評了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所採用的傳統的靜態均衡分析方法,認為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市場機制自發調節可以使各地區經濟得到均衡發展的觀點並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實際。他用「循環積累因果關系論」來說明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產生的原因及其如何消除的問題。他認為,某些地區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經濟增長速度快於其他地區,經濟發展就會出現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發展會引起「累積性因果循環」,使發達地區發展更快,發展慢的地區更慢,從而逐漸增大地區經濟差距,形成地區性二元結構。因此,不發達地區的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來發展自己的經濟,縮小這種差別。 (三)赫希曼與弗里德曼的「核心區—邊緣區」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A.赫希曼六(Hirschman,1958)提出了區域非均衡增長的「核心區—邊緣區」理論。赫希曼認為,經濟發展不會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現在某處,在巨大的集聚經濟效應作用下,要素將向該地區集聚,使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加速,最終形成具有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區,與核心區相對應,周邊的落後地區稱為邊緣區。在核心區與邊緣區之間同時存在著兩種不同方向的作用,赫希曼稱其為「極化效應」和「涓滴效應」。在這一過程中,極化效應往往大於涓滴效應,因而市場的力量往往使區域間的差別擴大。 (四)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二元結構主義」理論簡要評述 結構主義區域發展觀強調的是發展對於不平衡的依賴。增長極理論主張把有限的稀缺資源集中投入到發展潛力大、規模經濟和投資效應明顯的少數部門和區位,使增長點的經濟實力增強,同周邊區域經濟形成一個勢差,增長點再通過市場機制的傳導媒介力量引導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理論從總體上看是建立在發達市場經濟機制的背景之上的,所以在發達地區,產業結構和城市體系發育比較成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訊聯系,產業之間具有較明顯的關聯效應,各中心之間也有較強的空間相互作用,引進一個新的增長極,有可能產生較大的區域乘數,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相反,後發區域最大的弱點就是產業之間缺乏聯系效應,加上落後的基礎設施,引進的增長極很有可能成為區域經濟中的「孤島」,更不可能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核心—邊緣理論強調長期的地理滲透效應對促進後發區域經濟發展和減少區域差距的重要作用,這對研究後發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但這些理論都沒有闡述非均衡發展的合理界限問題。對於一個社會而言,是否存在一個最優非均衡發展的「度」。顯然,這些理論忽視了區域成長過程中,區域差距擴大可能會付出因社會激化所導致的經濟停滯的高昂代價。 另外,結構主義非均衡發展理論的政策主張是不一致的,主要表現在對政府和市場作用的認識上。與佩魯不同,赫希曼和繆爾達爾的理論主張政府的積極干預。赫希曼認為,盡管經濟增長的聚集將首先加大地區間的經濟差異,但長期的地理滲透效應將足以減少這種差異。赫希曼對滲透效應能減少地區差異的樂觀估計是建立在依靠國家干預的基礎上的。從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經驗來看,區域差異的變動一般受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性、市場作用和政府幹預三種力量的影響,是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片面強調哪方面的作用,都是不恰當的。 非均衡增長理論中的出口基地理論,可以作為其增長戰略的理論基石之一。一個區域經濟的增長取決於其輸出產業的增長,區域外生需求的擴大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動力。觀察山東、江蘇、浙江等近年來獲得成功的省份,也可以證明這一點。一個封閉的、沒有外部需求的國家或地區,不可能有較高的增長速度,也無法獲得比較利益。 三、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理論 關於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大都是依據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某種理論提出的。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主要實施的有梯度推移發展模式(包括反梯度推移模式)、增長極模式、點軸開發模式和網路開發模式等。 (一)梯度推移發展模式 該模式是基於繆爾達爾、赫希曼等人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區域經濟發展已形成了經濟發達區和落後區(即核心區與邊緣區),經濟發展水平出現了差異,形成了經濟梯度,試圖利用發達地區的優勢,藉助其擴散效應,為縮小地區差異而提出的一種發展模式。 (二)增長極開發模式 增長極開發模式是空間增長極理論在區域開發中心的運用。增長極開發模式備受青睞,它形象直觀,易於接受,然而准確把握增長極的內涵和運用條件,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因此,試驗成功者很少。我國持增長極開發觀點的較多,認為我國的中部和西部地區雖在總體上落後於東部地區,但現在一些交通干線上已形成了若干中心城市(增長極),這些中心城市的向心作用和擴散作用是東部地區無法替代的。因此認為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可以通過多層次的增長極在不同點上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而且我國地域遼闊,經濟的內向型特徵和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特徵,決定我國的經濟發展更適合採用增長極開發模式。這一觀點尚待實證。 (三)點軸開發模式 點軸開發模式是增長極理論的延伸。從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看,經濟中心總是首先集中在少數條件較好的區位,成斑點狀分布。這種經濟中心既可稱為區域增長極,也是點軸開發模式的點。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中心逐漸增加,點與點之間,由於生產要素交換需要交通線路以及動力供應線、水源供應線等,相互連接起來這就是軸線。這種軸線首先是為區域增長極服務的,但軸線一經形成,對人口、產業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產業向軸線兩側集聚,並產生新的增長點。點軸貫通,就形成點軸系統。因此,點軸開發可以理解為從發達區域大大小小的經濟中心(點)沿交通線路向不發達區域縱深地發展推移。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滬寧線、山東半島城市群所在的膠濟線等已出現水平不等的點軸經濟帶。 (四)網路開發模式 在布局框架已經形成,點軸系統比較完善的區域,進一步開發就可採用網路開發模式,進而構造現代區域空間結構。一個現代化的經濟區域,其空間結構必須同時具備三大要素:(1)「節點」,即各級城鎮;(2)「域面」,即節點的吸引范圍;(3)「網路」,由商品、資金、技術、信息、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流動網及交通網、通信網等組成。網路開發是強化網路已有點軸系統的延伸,提高區域各節點、各域面之間,特別是節點與域面之間生產要素交流的深度與廣度,促進地區一體化發展,特別是城鄉一體化發展。這是區域發展中一種較完善的模式,是區域經濟發展走向成熟階段的標志。這種模式主要適合於經濟較發達的區域,如京津唐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都適宜這種開發模式。 上述幾種開發模式的實質在於怎樣安排區域發展的先後順序,以及如何進行資源配置和確定投資的空間布局。不同的開發模式立足點不一樣,根本上講,其不同點就在於怎樣對經濟發展的「公平」與「效率」做出選擇,應注意這幾種開發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適用范圍。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經濟特徵,各個地區應根據自己的區情,制定適合本地實際情況的資源配置策略和經濟發展模式。 四、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非均衡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發展中有三種可選模式,一是均衡發展模式,即每個區域、每個產業都保持相同的發展速度;二是區域經濟的非均衡發展模式,即發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後;三是區域經濟的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強調在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同時,採取積極的方法,對這種不均衡進行適度的調控,以期實現區域整體經濟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此模式已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首選模式,也是我國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首選模式。 1.它是一種適度傾斜的不均衡發展戰略。所謂適度傾斜、就是國家根據需要和各地區的投資經營環境和投入產出效果,確定若乾重點開發區域,並在資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實行適度的傾斜政策。一是具有大規模開發能源和原材料工業條件的資源富集地區,如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三峽地區等;二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出口創匯產品條件好、開發潛力較大的經濟技術較發達地區,如滬寧杭地區、山東半島城市群等;三是生產技術設備、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嚴重老化、亟待大規模更新改造的老工業基地,如遼寧中部地區等。 2.它是一種區域之間協調與互補的戰略。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經濟發達,技術較先進,科研力量也強,市場發育程度較高,但自然資源短缺;中、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但技術工藝比較落後,科研力量較弱,市場發育程度也較低。區域之間這種優劣並存、長短互見的狀況,正是推動區域間相互依賴、互相補充,開展經濟技術協作的內在動力。實行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在經濟建設中可以建立各區域優勢互補、互通有無的新格局。在比較利益選擇和優化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創造真正的經濟活力。 3.它是一種開放型的戰略。實行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不僅是東部,而且中、西部,都要根據對外開放的要求,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交換。東部沿海地帶,已形成了沿海特區、對外開放城市、開發區等經濟開放的格局,利用有利的機遇,實現產業結構高級化,及時躋身於國際分工行列,並為中、西部讓出一部分傳統製成品的國內市場。中、西部也要在國際競爭中有所作為。建立多元化的開放體系,形成多元化的開放格局。 4.它是一種符合社會綜合效益原則的戰略。實行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不僅東部,而且中、西部原有工業基礎將得到應有的發展和提高,這對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還必須看到,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可以使中、西部特別是西部獲得同東部公平競爭的體制和政策環境,使聚居在西部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經濟可以得到相應的發展。這些地區和民族經濟發展了,也就為開發西部地區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5.它是一種適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首先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市場的選擇,強調按照最大效率原則配置和利用種類社會和經濟資源,使之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這既是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又是產生區域經濟發展非均衡的直接原因;其次,它強調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即國家通過宏觀政策和宏觀調控確保區域經濟非均衡度的適度化,實現社會的穩定和區域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區域經濟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是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和效率的統一,「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的完美結合。

㈤ 區域差異演化理論有哪些

區域差異演化理論:

1、區域絕對差異是反映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一種量的等級水平差異,一般用絕對指標來衡量。

2、區域相對差異是反映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速度差異,一般用其指標的變動率來衡量。

3、學者所指的區域差異,影響漏簡因素有資源稟賦、資源配置能力、區位條件、外部環境等。

與地域相似的差別:

從廣義的概念出發,地理學中的「地域差異」,實質上是「地域差異研究」的省略,地域相似性研究也是地域差異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比較方法之一。

盡管地域相似性的研究並不顯示地域差異特點,但從大范圍看,在對地區某個要素或幾個要素的相似程度研究後,即能據此劃分出不同類型的地區。

「地域相似」並不是地域差異的對立,而只是一種將次要差返信褲異加以忽略,將主要差異予以強調的概括;地域的相似和坦返差異研究是地域差異研究的兩個重要方面。

㈥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區域經濟(regionaleconomy)是指在:

區域經濟發展梯度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處於;

(一)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是建立在工業生產生命循環;區域經濟的盛衰主要取決於它的產業結構優劣;處在創新階段的工業部門一般都布局在處於高梯度的經。

(二)梯度發展理論的動態表象——三種效應;在區域經濟梯度推移。

(6)區域經濟增長差異有哪些理論擴展閱讀:

基本要素:區域經濟。

在區域經濟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會對國家的發展、國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區域經濟正是研究如何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

在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總是選擇臨近地區的合作。地域上的連接產生的經濟關系稱之為區域經濟關系。這種關系通常表現為或者是聯合和合作即經濟集團化,或者是對立乃至是遏制、互設壁壘等,前者1稱之為互補關系,後者稱之為競爭關系!

㈦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有哪些

關於區域經濟的研究對象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
(1)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圍的經濟學,它與一般經濟學並無什麼差別,只是其研究范圍是區域而不是國家,持此種觀點的多為初學者。
(2)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空間組織規律,所以又將其稱為空間經濟學,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區域的主要問題,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薩德(被譽為西方區域經濟學的創始人)、周起業和劉再興等。
(4)研究區際差異和聯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貝。
(5)研究區域與經濟相互作用規律和相互關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張敦富。
(6)從宏觀角度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及其相關關系的決策性科學,持此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棟生、李京文、郝壽義和安虎森等。

㈧ 經濟區域差異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既有歷史文化的因素,也有資源稟賦的不同,更有改革開放以來制度變遷的影響等等。其中主要成因有:
(一)文化意識、思維觀念的差異
中國受兩千餘年封建文化的統治,使得與自然經濟相適宜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尤其在相對閉塞的中西部地區,其居民普遍存在著進取不足而守成有餘的特徵。
(二)區位差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的對外開放採取了梯度推進的戰略,乎納使東部地區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特別是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既臨近港澳、韓國等地區和國家,又有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為依託。我國中西部地區雖也開通了一些對外貿易口岸,但由於與我國西部接壤的國家,其經濟發展水平並不具有明顯的優勢,無力帶動我國邊疆地區的發展。
(三)政策因素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經濟雖有東西部之分,但實行的是均衡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有兩根理論支柱:生產力均衡布局和建立相對完整的區域經濟體系。與這兩根理論支柱相聯系還有三條生產力布局的主要原則:燃料生產地和消費地的原則;生產力布局必須考慮國防安全和備戰需要的原則;把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到戰略高度來認識的原則。與這種均衡發展戰略相聯系,國家為了改變東部與中西部地區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經濟發展差距,實行了西傾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加強了內陸地區投資建設與工業化進程,在西部地區形成了許多新興工業基地,經濟有相對較快的發展,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均衡。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實行的是非均衡發展戰略,與此同時實行了東傾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兩根基本理論支柱是生產力非均衡布局和區域分工原則,主張將社會資金重點投放在投歲歷沒資環境比較好、經濟效益比較高的東部地區,使這些地區先發展起來,再擴散帶爛散動全國經濟的發展,即由東向西梯度推進發展。
(四)非國有經濟發展是關鍵因素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個地區的非國有化程度越高,計劃控制的能力就越弱,經濟市場化程度就越高,經濟發展的速度就越快。東部地區非國有經濟增長速度大大高於中西部,具體表現在:1、東部非國有經濟投資增長快。2、東部非國有經濟增長率高。3、東部非國有經濟產值比重增長快。

閱讀全文

與區域經濟增長差異有哪些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全民擺攤如何看經濟效益 瀏覽:816
三個大美女到哪裡去旅遊 瀏覽:251
怎麼讓自己幸福感滿滿 瀏覽:282
西安哪裡美女跳舞最多 瀏覽:989
真正懂得愛情是不管付出多少 瀏覽:999
扮演故事的英語怎麼讀 瀏覽:753
戲曲的故事都有哪些 瀏覽:390
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建設是什麼 瀏覽:346
哪些故事雜志沒有停刊 瀏覽:677
事業金錢怎麼排列 瀏覽:89
什麼叫幸福的網名 瀏覽:406
婚姻中的餘生是什麼 瀏覽:355
袋裝紅茶怎麼喝健康 瀏覽:338
事業困惑期怎麼辦 瀏覽:358
有一個故事叫什麼打蛇 瀏覽:312
美女幺妹兒在哪裡 瀏覽:857
38歲交15年健康險要交多少錢 瀏覽:462
美女是在做什麼工作呢 瀏覽:16
誠信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瀏覽:860
南島經濟現狀如何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