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哪些是經濟直覺

哪些是經濟直覺

發布時間:2023-04-14 06:10:18

Ⅰ 怎樣才能培養自己的經濟學直覺。

你會玩游戲嗎?游戲直覺怎麼練習出來的?

多看些經濟學書籍,首先,了解最基本的經濟學專業術語,大前大量研讀經典經濟學書籍。
在國內的話,要對中國經濟學有大局把握,要精讀中國經濟學歷史。
現在全球那個國家金融業最好旅歲,美國!
可是你知道美國現在玩的金融都是千百年前我們中國老祖滾鎮清宗玩剩下的嗎?只不過名字換了而已。所以精讀中國經濟學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也對你的經濟學直覺會有很好的培養。
有空也可以看看優酷的宋鴻兵的一個節目《宏觀》還是不錯的。

Ⅱ 請教幾個微觀經濟學的題目,希望得到解答,需要具體解析

第一題,畫出消費者均衡的圖,你就能發現了。經濟學直覺是收入不變,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購買力下降,能實現的效用水平下降。
第二題,感覺應該選C。工資的收入效應就是工資上升,工作時雹尺間下降;替代效應是工資上升,工作時間上升。這個人的工資低於最低水平,工資上升,他必然會增加工作時間。
第三題,這是經典的微觀題目了。應該選A。氏畝也是要畫圖比較好看。主要是A與B之間的問題吧。當AVC<P<AC時,廠商確實會虧損,但仍會繼續生產,這是由源核高於AFC即固定成本的存在,廠商在此時生產仍能回收全部AVC與部分AFC,而不生產,也會虧損全部AFC,所以廠商仍會生產。
第四題,還是要畫圖。這是成本最小化與產出最大化的問題。成本最小化的問題中,不是由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確定的。

Ⅲ 西方經濟學讀後感

(一)

翻開《西方經濟學》,翻到微觀經濟學這一章,書中詳細而全面地從經濟行為的角度介紹了微觀經濟理論,如微觀經濟學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廠商理論、要素市場理論等,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一些更新的微觀經濟理論,並應用這些理論分析說明了許多現實中的經濟現象。在描述方面,注重經濟理論和經濟現實的結合,使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經濟現實後面所隱含的經濟思想,並且又能學會用理論分析實事的方法,使我們在學習中得益良多。

通過課本的學習,我們不難發現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區別很大。

(1)研究對象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

(2)解決的問題不同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氏畝拍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基耐備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和基本內容當然也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總而言之,但就我所學的信息管理專業來看,本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而我們也主要學習經濟、管理、數量分析方法、信息資源管理、等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經濟學成了我們學習科目中的一大重點。只有學習好經濟學知識,包括今天我所學習的微觀經濟學,懂得用經濟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才算得上一個合格的管理學學生,因此,微觀經濟學實際上就是一個基礎,一個基石,一個讓我走得更遠,看得更遠的鋪墊。

(二)

學習這門專業課,特別是學習了微觀經濟學後,我意識到,學習這門課程,它不是簡單地介紹西方經濟學,不單簡單地介紹微觀經濟學的,不但但分析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分析和生產者的成本最小化等,而是致力於培養學生的經濟直覺,使學生通過本書的訓練,逐漸形成經濟通或者如書中所提到的經濟自然主義者的思考方式,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件都能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或能夠看出這些事件的經濟殲羨含義。

然而這一點對初次學習經濟學的我們來說,常常混淆教學的目的性。當我們要努力使自身所掌握的經濟理論現代化的時候,往往過分強調學習的成績,過去地關注課本上所描敘的知識,而忽略了學習的本質。學習經濟學知識,學習西方經濟學,乃至於今天學習的微觀經濟學,都旨在向我們介紹經濟學知識,而透過微觀經濟學,透過書本,我們需要掌握的實際上是更深層次的東西。掌握經濟學或能夠稱為經濟學入門的重要標志就是,能夠從現實生活的細節中產生經濟的直覺,並能夠把這種直覺升華成理論上的思想。學習微觀經濟學,目的就是要培養我們的這種經濟直覺,讓我們能「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

(三)

因所學專業是信息管理,《西方經濟學》也就理所當然成為了我的專業基礎課。初次學習了高鴻業著的《西方經濟學》,第一次接觸了「微觀經濟學」這個概念,首次認識到經濟學也有宏觀微觀之分,學習了供給、需求與均衡價格理論、彈性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等經濟學知識,慢慢接觸並認識到了經濟學的.博大精深。為了更好學習這門學科,同時自己進行課後復習,現簡單談談自己對微觀經濟學的看法。

課文中談及到了微觀經濟學的特點,包括它的研究對象及研究的三個層次。並通過學習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概述以及有關的基本概念對微觀經濟學進行描述。

微觀經濟學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消費上以獲得最大滿足;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經濟單位,包括單個消費者、單個生產者和單個市場等。課本中介紹了三個逐步深入的層次:1.單個消費者和單個生產者的經濟行為,它分析單個消費者如何進行最優的消費決策以獲得最大效用;單個生產者如何進行最優的生產決策以獲得最大利潤。2.單個市場的均衡價格決定,它是作為單個市場中所有消費者和所有生產者最優經濟行為的相互作用結果而出現的。3.所有單個市場均衡價格的同時決定,它是作為由經濟社會中全部市場上的全部消費者和全部生產者的最優經濟行為的相互作用結果而出現的。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條件:理性人(經濟人):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

Ⅳ 經濟學有哪些違背普通人直覺的研究結果

如果資本突然增多,按理說資本的回報率會下降,對於廠商來說,這是好事兒,因為價格沒變,但是成本降低了。所以不管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還是資本密集型行業,都洞伍會想要擴張。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經濟中的勞動有限,因此一個行業如果需要新的勞動力,必然會從另一個行業吸收。由於資本密集型行業在資本回報率下降的過程中受益更大,因此該行業有能力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吸收走一部分勞動力。同樣是由於資本密集型企業在資本回報率下降的過程中收益更大,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吸引資本的競爭中也不佔優勢了,因此就連該行業的一部分資本也轉移到資本密集型行業去了。
於是,經濟整個兒的組成,更偏向於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了。這意味著總體的資本/勞動相對需求上升,這阻止了資本價格的下降,使得新的資本/勞動供給相匹配,最終資本-勞動的報酬都不發生變化。
這個結論之所以反直覺是因為它納睜或是一種一般均衡的調整過程所導致的,通常大家的直覺容易停留在局部均衡。小國開放經濟的假設也很重要:倘若沒有國際貿易,則隨著資本密集型產業的擴張,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相對供給會上升,這將導致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售價下降,最終降低資本的回報率。
這個邏輯常被用來說以下兩件事情:
1. 亞洲四小龍為毛瘋狂積累資本,資本的報酬卻不見下降,以至於成了「增長奇跡早前」?因為他們是「小」龍,小國開放經濟也。
2. 移民會不會一定降低本土工人的工資?不一定。

Ⅳ 什麼是經濟直覺!最好舉個例子~

大四最後的<新制度經濟學>期末考試...
一個小時完成25題左右的判斷題.... ...

我記得那時候..有人跟助教GG抱怨...這么短時間做這么晌嫌多的題目...
然後助教GG的解釋是...這樣可以看出你是否有經濟學直覺~

而走出考場以後..就聽到很多人再說....
這宴彎手種卷子說不定不來上課都能得高分.....||= =

我還記得當時卷子里問到了...
為什麼麵食部的面比外面餐廳的便宜?
為什麼計程車每公里的價格在一個城市基本都是一定的,不能自由定價?
為什麼復印店單面復印7分,而雙面復印1角?...... ....

其實這些問題.如果平時鬧乎你多留心.會很自然的去思考...那麼考場上大概就是奮筆疾書了...
少了那麼一點死命咀嚼的時間...
少了那麼一點死命搜索各種理論的時間.....
那麼..大概就是助教口中所說的 economic sense~

舉例子,我走在路上會突然去想一些問題,比如以下的,就是經濟直覺!
麵食部是因為學校相對獨立的市場使得這里的生意比外面好做,如果說要學校里的麵食店和外面的收益差不多的話,學校本身是可以收高額租金的,但是學校把這部分福利給學生了,約定了麵食部的面條價格?
計程車是因為政府對公共交通的供給和需求要有一個整體掌控么?政府要考慮到底多少人乘坐計程車,多少計程車保有量對城市的交通合適。計程車應該是一個既限額,又限價的行業。深入的想的話,好復雜一個問題,方方面面都要涉及

Ⅵ 貝恩模型的經濟學直覺和關鍵假設是什麼

貝恩模型的經濟學直覺和關鍵假老肆設是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蘆寬,基本前提假設侍嘩轎是信息完全假設。

Ⅶ 如何培養直覺

所謂培養直覺,那就是假設自己的直覺不準,所以才需要去培養。那麼,就是去參考直覺準的人的做法。

一個直覺准不準,往往要在長的時間才能看出來。畢竟短的直覺大家不會在意,倖存者偏差了。

直覺的數量,直覺的重要性。

如果直覺太多了,那就不叫直覺了,就是遍歷法了嘛。

帶入過去的人物,去想想自己在那個環境如何決策,是否能夠得到一套有效的決策方法。

https://daily.hu.com/story/9746369

台大的歷史系教授呂世浩在上課的時候曾說,一個人該如何提升智慧?最快的方法就是讀歷史。在讀一個歷史事件時,讀完背景,合上書本,想像自己置身其中,想想自己如果是這個歷史人物,你會怎麼做。再打開歷史書,看看這個歷史人物是怎麼做的,你跟他的做法有何異同,他最後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這樣一段歷史一段歷史一段歷史,一個案例一個案例地磨練自己,才能鍛煉起自己的智慧。

在看一個好的研究時,讀完 introction 和 data description 後不妨想一想,如果是自己要做這個話題,會如何去做?會用什麼樣的識別策略,這個研究適合用 DID 或者 RD 嗎?在這個背景下有哪些很重要的 confounding variables 可能會被質疑,需要我們在穩健性檢驗中去再 test?看完了這個研究的整體 setting 之後,這個問題我能放在哪些經濟學的大框架下?這個問題可能既回答了 migration 的某個領域的重要問題,也回答了關於 language 的某些重要問題,怎麼找到這篇文章的 selling point?總而言之,這種感覺並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而是需要長時間接觸研究,從好的研究中總結別人做對了什麼,從差的研究總結別人的研究有哪些致命傷,這樣慢慢磨礪出來的。

我可以講兩個故事,第一個是經濟學界耳熟能詳的科斯參觀福特汽車廠後提出「交易費用」這一概念。傳說在當年科斯還是一個本科生的時候,學校組織了一次去福特汽車廠的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各部門將不同的零部件分別組裝並且最後在流水線上組裝成一台台福特汽車。科斯參觀完之仿亮後,在想一個問題:企業為什麼要存在?我們跳出這個語境,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的話,會覺得科斯的問題有些無厘頭:企業存在就是存在,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生產行為都是通過企業進行的,我們每天吃穿喝用都是企業生產的產品,為什麼要去思考企業為什麼存在呢?但是仔細想,科斯的問題隱含的背景是,為什麼世界上都是由企業來生產產品,而不是家庭小作坊這種組織形式呢?這種組織形式的優勢在哪?科斯認為,想要理解這個問題,要從「交易費用」這一概念入手。企業之所以比家庭小作坊有優勢,是因為它把很多的本該要進行的交易行為包含在企業內部了,這節省了大量的交易費用。如果福特汽車廠不是作為一個整體,而是在自身各部門間都要兩兩談判進行交易,那麼這種談判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會造成高昂的交易費用,降低企業的效率。其實想想,企業是我們每天都接觸的東西,但是有多少人能問出「企業為什麼要存在」這種問題,並且看到這個問題背後所隱含的邏輯呢?其次,有多少人能提出「交易費用」這個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呢?任何人在任何一個市場,只能看見商品的價格,有誰見過「這件商品的交易費用是多少錢」這種說法呢?科斯就是能從日常熟視無睹的事物中發掘去其中所隱藏的內在邏輯,提出交易費用這一概念,幾乎一力推動了之後對於產權理論、公司理論、法律經濟學等各個經濟學領域的重要進步,這就是經濟學直覺在經濟學研究中的體現。話說我去年去參觀廣汽豐田的生產流水線,滿懷著期待使勁到處看能不能想出點科斯式的問題,結果最後也只記得那裡的礦泉水隨便拿,喝了好幾瓶……

故事二,2017 年的諾獎得主 Richard Thaler 在讀博的時候,學院組織了他們系的所有經濟學博士生參加一次晚宴。在晚宴開始前,他們都已經三三兩兩坐下了,並且開始吃桌上放著的一大碗腰果。由於聊天氛圍過於熱烈,大家也不知不覺吃了不少腰果。Thaler 這時候看到這情況,覺得如果大家飯前就吃太多腰果,等下就吃不下正餐了,於是站起來把腰果拿到後廚去備歷寬了。當他回來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感謝他想得周到,並且覺得他這么做是對的。Thaler 這時候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家會對他拿走腰果表示感謝?爛擾請注意,在他周圍的都是經濟學博士生,所有人都學過 Econ101。經濟學基礎告訴我們,理性人總是對更多的選擇是非饜足的,即選擇多的情況至少不差於選擇少的情況。如果這是對的,那麼大家當然都會選擇把腰果留在桌子上,因為至少大家都可以選擇不吃,這樣不會至少不會差於拿走的情況。但是,周圍這么多受過良好經濟學訓練的博士生做出的選擇都與這一假設相違背,更何況在社會上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普通人呢?Thaler 在這時候其實已經提出了非常深刻的問題,行為經濟學這一重要的領域還將留待他之後逐漸開拓與完善,最終幫他獲得 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第一個故事的研究,在我讀的時候還是一篇 working paper,在今年發表在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了,但在當時我就覺得這肯定是一篇五大刊級別的研究。Sánchez De La Sierra

(2020)這篇文章想要回答一個問題:國家到底是怎麼起源的?對於一個國家的起源,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奧爾森提出了其中一個流寇 -

坐寇理論:在國家出現之前,會有一些流寇到處掠奪,由於沒有政府的軍隊,大家沒有辦法抵禦這種流寇的掠奪。但是出於某些原因,一些流寇可能覺得四處征戰沒有意思,還不如留在某個地方過點安穩日子。這些流寇可以跟農民談判,要求農民定期給他們交一些保護費;作為回報,這些流寇會駐扎在這個地方,抵禦其他進犯的流寇。如果雙方都認為這種行為對自己有利,那麼這些流寇就會轉化為坐寇,抵禦其他流寇的進犯,換取農民給他們交的保護費。過了一些年,農民上交保護費換了個名字,叫做納稅;坐寇收了稅之後也覺得只提供武裝不夠,逐漸開始公共品的供給,像修路修水壩等,開始逐漸走向現代政府的各項職能。

奧爾森的理論非常有意思,看起來也挺合理,但是經濟學理論總是需要實證研究進行支撐的,再漂亮的模型沒有實證依然會缺少說服力。但是該如何去驗證這個理論呢?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角度進行切入,像之前我也介紹過一篇農業生產與國家起源的文章,這里 Sánchez De La Sierra 選擇的角度非常巧妙,利用了一個自然實驗來驗證這個理論很可能是正確的。在剛果,當地依然處於地方武裝割據的狀態,可以說,各地有著大大小小的流寇。在這里,並沒有一個強力的政府壟斷暴力,從而保護當地人民不受其他武裝力量騷擾。我們能不能從這個地方觀察這種流寇 - 坐寇的轉變呢?在一般的情況下,想要驗證這個理論,會面臨非常多的內生性問題。但是在 2000 年初,相隔萬里之外的日本索尼公司發布了一台跨時代的游戲機 PS2,風靡一時。在生產 PS2 的時候,需要用到一種叫鈳鉭鐵礦的礦石,推動鈳鉭鐵礦的價格從 90 美金上升到最高 590 美金一公斤。恰好,剛果是鈳鉭鐵礦最大的出口國之一,在國內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礦場。如果奧爾森的理論是正確的話,由於收益增加,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可以看到有流寇佔領這些鈳鉭礦場,轉換成坐寇,並且開始進行征稅以及提供公共品,逐步充當一個比較初始的政府的角色。研究發現,這些礦場確實更容易被武裝勢力佔領,並且阻止其他外來武裝力量的進攻。坐寇佔領礦場區域之後,許多開始進行開展宣傳工作,徵收更復雜的稅種,給當地居民提供基本的安全保護,提供市場管理甚至獵巫這樣的公共品供給。同時,在這種情況下,當地居民的福利水平也會上升,比如儲蓄水平提高,家族的結婚人數增加,外出移民的數量增加等。這篇文章事實上非常復雜,正式發刊後正文 25 頁,附錄達到了驚人的 90 頁,其中包括模型的建立,各種穩健性檢驗的討論,與金價升值後金礦的情況對比討論等等。但是拋掉這么多復雜的數理模型和各種識別策略,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將非洲的流寇與遠在天邊發布的一台游戲機聯系起來,這才是這個故事有趣的地方。

第二個故事是非常有名的一篇文章,宋錚教授發在 AER 上的 Growing Like

China,這篇文章想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中國的經濟和資本量都在都飛速增減,為什麼中國的資本回報率一直能保持很高的水平?第二,既然中國的資本回報率這么高,為什麼中國要買這么多的外匯?這篇文章的故事是,在中國有兩類企業: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由於各種原因,只有國營企業能很順利地從銀行獲得貸款。但是我們都知道,私營企業的生產率遠遠高出國營企業,長期下來,市場份額大部分都被私營企業所佔領。私營企業賺了錢之後,把當中的利潤都存到銀行里了。但是正如前面所說,銀行只給國營企業貸款,而國營企業所佔市場份額小,並不需要這么多貸款。銀行為了保證自己的盈利,只能把這些多出來的錢用來購買外匯。故事的大概邏輯是這樣,但事實上這是一篇非常復雜的文章,當中要用復雜的數理模型將整個故事中各個

counterparty 囊括進去。但是可以看出,將想法數理化的步驟是在第二步的,第一步永遠是:怎麼能夠像他們一樣提出好問題,提出好思路。

Ⅷ 經濟學有哪些違背普通人直覺的研究結果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來自網路)


不完備定理

這個經濟學的原理是非常有意思,就是說在一個系統中,你不能證明他是真的,但是又不能證明它是假的,但是他就是存在的。這聽起來是非常匪夷所思的,所以是非常的違背我們的直覺的。就像在一個社會系統中,我們遇見一個事情,那麼你根本證明不出他是真的。

以上就是一些在經濟學里違背普通人直覺的研究結果,真的是讓人有一種不看懂,以及或在另外的一個世界裡的感覺。

Ⅸ economic intuition是什麼意思

economic intuition
經濟直覺歷配
雙語對照
詞典結果:
網路釋義
1. 經濟直觀

2. 經濟學直覺

例句:
1.
But david neumark and william wascher, who have long studied, and been critical, of the minimum wage, maintain the evidence bears out basic economic intuition: a higher minimum wage costs some low-skilled workers their jobs while helping those who keep them.
但長期研究最低工資並對其持批判態度的david neumark和william wascher斷言這項證據證明了一個肢納指茄漏基本的經濟學直覺:較高的最低工資對保住工作的那些人有幫助,但代價是部分低技能工人失業。

Ⅹ 經濟思維方式有哪些

經濟思維方式是一種智力工具、思維技巧,也是一種底層認知,它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幫助我們面對問題時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下面是我整理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經濟思維方式
1. 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

這一點看起來似乎太簡單太直觀,但是正因為它非常簡單直觀,我們在看待自己的選擇和分析別人的行為時往往會忽視應該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要知道,目的是行動的基據,離開了目的是不可能理解人們的行動的。即使是一些無意識的行為偷懶發呆玩游戲,也能在大腦中找到目的的痕跡的。分析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的時候,其實我們就是在做反思自省的工作,很多答案就是從反思自省中產生的。

2. 只有個體才有能力決策

基於某種目的產生行動之前,人們會進行資訊收集、分析決策,所有這些工作只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個體才能完成。這里破解了兩個迷思:集體是不會思考的,集體也是不能行動的。《烏合之眾》中提到過,當一個個具有思考能力的個體聚集在一起形成集體之後,就會喪失思考的能力,產成一種集體的無意識現象。同時集體也是不能行動的,人們平常使用的說法,某集體採取了什麼行動其實只能算作一種隱喻戚廳氏,集體是不可能行動的,只有集體中的個人才能行動。

當我們談到集體時,比如國家、社團、機關、單位,其實談的是一個故事,是在一群人大腦 *** 同存在的故事。當人們共同認可它的時候,集體就存在;當人們不再相信這個故事時,集體就瓦解了。

3.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每一頓午餐都是有成本的,每一頓午餐都不會是免費的,我們所要付的這個費就是機會成本。因為資源的稀缺性,人們在行動時就會有選擇,有選擇就會有放棄。所謂機會成本,就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所需要放棄的最大的價值。

4. 人們都是在邊際上做選擇

邊際,是對現有行動進行的微小調整。與此相關的兩個名詞是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它們指的是對現有行動進行微小調整,這些微小調整帶來的成本和收益。我們日常的選擇決策不是非黑即白的極端選擇,而總是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的邊際選擇。

5. 自由交換是互利的

現實世界中,個體在資源佔有的多少、能力特質方面都存在差異性,正是這些差異性的存在,給個體之間通過交易改進彼此的收益提供了巨大的空間。自由交換是正和博弈,不是零和博弈。只有自由交換才能真正增進每個個體的福祉,所有打著「公眾利益」「國家利益」的旗號阻礙自由貿易的政策,事實上剝奪了公眾改進福利的機會。

6. 分工是進步的源泉

前面一點提到了個體差異性的客觀存在,個體的差異性就是分工實現的基礎。只有基於差異性的精細分工,個體之間才能更加頻繁的進行交易。分工可以顯著提高工作技巧、減少不同工作環節之間切換的時間、增加發明創造的可能性因為專注於一點。由此形成一個良性迴圈:精細分工促進技術進步和創新,進而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促使市場擴大,市場擴大又會促進分工細化。我國改革開放之後迎來了經濟發展奇跡,它產生的的關鍵就在於啟動了這一個良性迴圈。

7. 結果比行動更重要

人的行動過既有動機,也會有結果。在經濟學家看來,評價人的行動時,結果比目的更重要。這一點是反直覺的:人們通常認為只要做事的出發點是利人的,即使結果損人,那也情有可原,但經濟學是認同的。反過來,經濟學會認為,即使一個行動的出發點是利己的,只要它的結果是利人的,那麼這個行動就符合市場道德,因而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屠夫、麵包師出於利己之心為人們提供食物,這種行為客觀上做出了利人之行,因此它是值得肯定的。利己之心可以產生利人之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通往地獄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鋪就的。」

8. 自由競爭是好事情

自由競爭是達成「利己之心可以產生利人之行」的重要條件。缺少自由競爭的利己之心只能產生利己之行,只有充分的自由競爭才能讓每個人主動提高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同時,自由競爭對推動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對待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9. 制度比人強

這里的人說的是人性。歷史上各種宗教規范傳高散統道德是以改變人性為目的,但是經濟學家認為,人性是很難改變的,但是人們可以通過改變制度來改變人的行為。比如家庭伏早聯產承包責任制代替人民公社帶來生產力的充分釋放,就證明了不變的人性可以通過制度激發出更好的行為。

人性是什麼?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在制度不健全的國家, *** 會盛行;在制度健全的國家,腐敗就相對較少。有些人性的問題,其實背後是制度的問題,人性和制度是互相影響的,我們不能改變人性,但是可以改變制度。

10. 世界是不確定的,企業家是重要的

人的行動和結果之間的關系受到許多非行動者控制的因素影響,其中許多因素和因素之間關系的復雜性又是人們無法完全理解的。這就是世界的不確定性。世界的不確定性創造了我們對企業家精神的需求。什麼是企業家?企業家就是那些善於對未來做出判斷並願意為此冒險的人。正是這些具有足夠遠見、能夠不斷試錯的企業家,創造了各種各樣的新產品新技術,人類過去兩百年的經濟進步才成為可能。
什麼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說白了,就是明白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這個成本不但包括你付出了什麼,還包括你放棄了什麼,而你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選擇中權衡,不止是考量成本找到最合適的方法,還有要想辦法創造一種秩序去維護這個方法。而所謂微觀經濟學,就是去研究怎樣在不同的選擇中權衡,以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巨集觀經濟學,就是去研究什麼樣的秩序可以維護這個方法。

比如花50元買了一張電影票,開演後發現很糟糕,要不要繼續看下去呢?

有些人認為,票錢已經花了,如果不看,會很虧;有些人則認為,與其在這里忍受煎熬,不如回家去讀書。顯然後者的決定更理性些,不管選擇看,還是不看,已經花出的50元不能再收回,在對未來進行決策時,不應成為決策因素的一部分。

我們現在的社會,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商業社會,而用於理解這一商業社會的學問的一部分,就是經濟學了。這一社會是如此之復雜,因此經濟學的復雜是正常的,而高明的經濟學,則總在試圖以簡明的方式探討這一復雜的社會。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理性決策的科學,對公共決策的制定很有意義,關鍵在乎把握經濟學的思想。經濟學解釋的是節儉和交換的邏輯,是關於我們周圍世界的學習。本書的一大特點就在於一開始就介紹了這種思想,使得初學者從一開始就學習這種思想。

經濟學的思維過程主要關注三個方面:個體的行為,群體的合作,上述兩種活動的結果。這三個方面能否形成有序的社會經濟秩序,既在於個人權益的充分保障,同時也在於規則的公信力。簡單點說,經濟學的任何研究結論,均離不開「規則」二字,這是闡釋經濟規律的必然出口。

好的游戲規則必須是整個游戲參與者都能普遍接受的,得到大家認同的,並且產生良性生存環境,達到雙贏的境界,恰恰是破壞性的規則卻讓裡面的參與者互相傾軋,最終誰都只是暫時的贏家,沒有最後的贏家,當鼓聲停止的時候,就是落幕的時候。

經濟危機的爆發凸顯了現代經濟學的貧困,但同時呼籲創新經濟學的思維。大轉型和大改革則更加需要我們從繁雜的方法和技術手段中獨立出來,回歸到最為純真和樸素的經濟哲學思維之上。
如何構建經濟思維方式
經濟學所帶來的思維上的樂趣,就像笑來說的跑步的樂趣,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所以我的建議是從易到難,不要想一上來就指望能搞懂整個經濟學的知識架構,一上來就看非常專業的經濟學教科書,各種圖表曲線。那樣不好,容易吃壞了胃口。那樣學習曲線比較陡峭,很多人還沒體會到樂趣,就放棄繼續探索了。

我自己的閱讀經歷,還是要從小事,甚至是身邊具體的例子入手,或者從書籍上看到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看看別人是怎麼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思考的,然後再去嘗試搭建一個屬於自己的思維體系和知識架構。比如生活中的小例子,大家在工作中都會有一個體會,那就是分工不明確的時候,工作容易出問題,而出問題之後又容易推諉扯皮,沒有人為後果負責。應對辦法,那就是責任到人。比如海爾公司的每一塊玻璃上都會有打上清潔人和檢查人的編碼,分工到具體的人。

由於缺乏具體負責人而帶來的不好的結果,以及沒有人為此負責的這些案例,通過經濟學家前輩們的抽象總結,就是「公地悲劇」the mon Tragedy。而理解了公地悲劇這個概念之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就很容易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有了經濟學之「道」的基礎,管理類科學則是在其上之「術」,更容易駕馭和掌握。

再舉幾個不太容易讓人接受的經濟學思維方式的案例,我去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世界就是這么狗血》,說的是象牙問題:

國際社會都在通過禁令來保護大象,而實際上恰恰是禁令讓大象蒙受災難。這也是一個「公地悲劇」的案例,正確的做法是讓大象有主人,而且要允許主人通過大象來獲利,包括賣象牙,這樣他才有保護的動機。

這樣看上去太殘忍,但實際上有利於大象種群繁衍的做法。

不過既無法得到那些環保主義者的認可,也無法在國際社會得到支援,所以我們看到每年都會有組織或者部門出來作秀,打擊盜獵組織、沒收銷毀象牙等等,但實際上每年的作秀都是對之前工作的一種否定。

人們在分析社會問題的時候,是非常容易受到情感左右的。《世界就是這么狗血》一文中的象牙,換做酒精製品、毒品,甚至買賣兒童的問題上,邏輯上依然成立。但當缺乏足夠的思維鍛煉,我們的大腦被感情所支配的時候,一開始就會排斥這個問題的分析思路,更不用說認真思考其中的邏輯鏈條了。

關於禁酒令的案例,羅輯思維節目在講《魔鬼經濟學》以及高曉松的《曉松奇談》在 6 月 3 日那期都有講過,還有美劇《大西洋帝國》,感興趣的不妨看一看。在諾獎得主加里 · 貝克爾Garys Becker開辟用經濟學分析日常生活現象之後,經濟學帝國主義之名開始崛起。這類書籍現在有不少,對於興趣的培養,是非常有幫助的,推薦十本不成問題,如果精選三本的話,我建議是:

薛兆豐的《經濟學通識》;

亨利·黑茲利特的《一課經濟學》;

加里·貝克爾的《生活中的經濟學》。

閱讀全文

與哪些是經濟直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多少柔情多少淚12大美女 瀏覽:605
二級事業管理八級如何職級並行 瀏覽:278
經濟實惠海鮮湯怎麼做 瀏覽:666
怎麼調節婚姻的傷害 瀏覽:430
美女很陽光是什麼意思 瀏覽:693
越南和俄羅斯哪個美女多 瀏覽:900
蘭陵酒哪個經濟實惠 瀏覽:601
紐扣在愛情中代表什麼 瀏覽:731
一隻熊怎麼辦的故事內容 瀏覽:145
王者怎麼看別人經濟高 瀏覽:663
銀川市民政局有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982
事業編崗位主要是什麼工作 瀏覽:929
從事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16
四年級自己寫童話故事怎麼寫 瀏覽:718
哪個經濟學家提倡離婚 瀏覽:661
一個美女最重要的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按健康碼 瀏覽:143
盆栽幸福樹怎麼分枝 瀏覽:322
為什麼打完疫苗健康碼顯示不出來 瀏覽:853
婚姻率是什麼指標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