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經濟狀況為什麼這么差
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差,底子薄。比較富裕的省就是江蘇和廣東。江蘇在長三角底子厚位置好上海更是遠東的經濟中心,廣東更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又在珠三角於香港澳門非常近。除了安徽內地的一些身份都差不多,比如貴州,雲南,廣西。西藏,甘肅,寧夏。
1、地理原因,安徽沒有海岸線,沒有明顯的資源優勢,正好處於一個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經濟區域。
2、歷史原因,沒有中原中心地的人文優勢,沒有江南多年的水鄉優勢,有沒關中的帝王優勢,戰爭的重點照顧區;著名的淮商從是的是國有事業,新政府成立,經濟體制改變,打擊巨大。
3、人文原因,沒有保護紅色歷史人文意識,歷史積累基本破壞。
4、人才流失,官員們身居高位,眼界高了自然會將自己的主要資本放在有盈利的地區;一般人才都是省外發展。
5、經濟意識落後,外出打工回來只知道蓋房娶媳婦。
6、起點太遲了,新世紀初才重視起城市化發展,一片農村意識,信息適應性太弱了。
㈡ 安徽正在發展,它究竟是不是全國最落後的省份
安徽省的經濟發展在全國算是中間靠前,2016年GDP排名在全國31個省市中位居第13名,排在第12名的北京之後,在遼寧之前,作為一個不臨海的東部省份,這個成績也是不錯的哦。
地區差距很大,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合肥,蕪湖,馬鞍山等靠近長江的工業區。2016年,安徽2016年名義GDP約為2.4萬億元(US
$ 365.8億)。2017年,全省GPD首次超過北京GDP。
從經濟總量來看,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一個中等規模的經濟體。全省有一些高科技公司,如iFlyTek,在2016年被列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公司。在iFlyTek的基礎上,2010年發現了中國言語谷,它代表
中國最大的商業化人工智慧集中。 該省是中國最大的家電產品集群,也是海爾,海信,惠而浦,格力,榮事達,梅爾林等海量產能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
作為安徽省省會的合肥,有潛力成為中國最大的智能製造中心之一。
㈢ 安徽在中國算不算窮的
安徽其實不窮,相對大部分省份來說還比較富裕。因為安徽地跨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地理位置和水資源都非常好,自然環境山清水秀,全國三十多個省份比安徽窮的有很多。本人來自安徽安慶,對安徽是非常的了解,安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經濟總量都在全國前十,還有安徽廣出商人和學者,在任何行業安徽都有最頂級的人才、傳統的安徽大部分地區是不可能窮的。
從綜合角度來看,安徽省不是窮省,而是相對富裕的省份。根據2019年最新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安徽省GDP排名全國11位,人均GDP全國第14位左右,屬於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的省份。
拓展資料
安徽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能源、原材料和加工製造業基地,汽車、機械、家電、化工、電子、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 2019年,安徽省全年生產總值37114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2%,第二產業增長8%,第三產業增長7.7%。 2020年,安徽省全年生產總值38680.6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2%,第二產業增長5.2%,第三產業增長2.8%。
根據今日網路的排名,江西榮獲中國第一窮省的稱號。但是大多數江西人對比並不認可,因為江西隨便有環江西經濟帶的稱號,比不上周邊省份,但江西山清水秀,沒有地震也沒有乾旱,基本上都是風調雨順,談不上富裕,倒也是小康之鄉。 而安徽則是中國第二窮省,這估計是某些人在辦公室里排出來的。安徽自從加入了長三角,經濟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GDP即將邁入全國前十,如果安徽都算窮省,那中西部就沒有幾個不是窮省了。
甘肅則在中國十大窮省中墊底,排在了雲南黑龍江的後面。甘肅的發展水平在全國絕對是妥妥的倒數五名,雲南還有旅遊業做支撐,黑龍江有石油和木材,甘肅一點像樣的產業都沒有,還缺水,怎麼可能排第十。
㈣ 安徽比江蘇窮嗎
要論經濟實力的話,安徽省確實比不上江蘇省,安徽省雖然說不一定比江蘇窮,但是GDP和總體實力上確實比江蘇還是差一檔
㈤ 安徽經濟怎麼樣呢
安徽發展的是畝悔山很前襪有前景的,發展的也迅中很不錯。
由於長三角核心區的存在,安徽,尤其是皖中南地區,能夠比其他任何地區更快地接受到來自於長三角核心區的輻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皖中南地區比起蘇北和浙南地區,在地理和地緣環境上都要更加優越。
㈥ 安徽最窮的縣
安徽是周邊省份當中,經濟比較落後的。安徽的落後現狀,從部分縣市農村就可以看得出來。如果你不知道安徽哪個縣市農村比較落後、比較窮的話,我這里整理了一份名單:
一、宿松縣
宿松,是安徽省管縣,與江西、湖北交界。雖然宿松在2018年已經退出國家貧困縣名單,但宿松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比較低,只有11627元。
二、鳳陽縣
鳳陽,這座差一點成為都城的縣,一直以來,都比較貧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544元;因此,不少鳳陽縣只得出外謀生,戶籍78萬人,常住人口只有68萬。
三、太湖縣
太湖縣,是安徽自然風光比較美的縣,曾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可太湖那麼多旅遊景點,並沒有為太湖人帶來經濟收入,依然是個比較窮的地方。
四、泗縣
泗縣,是宿州市下轄縣之一。泗縣也是安徽最窮的縣,人均GDP只有2萬多一點,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455元。
五、臨泉縣
臨泉,是阜陽市下轄縣之一。臨泉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342元。對於臨泉縣為什麼這么窮,很多人都想不通;因為這里是農業大縣,是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合作示範縣。
六、阜南縣
阜南縣與臨泉縣相鄰,也是阜陽是下轄縣,都是安徽的人口大縣。同時,阜南和臨泉一樣,都是安徽最窮的縣之一。
七、霍邱縣
霍邱,是六安市下轄縣之一,有120萬人口的霍邱縣,GDP總量只有227億,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165元。
八、金寨縣
金寨,是中國有名的將軍縣,也是安徽面積最大的縣。同時,金寨也是安徽農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縣之一,排名安徽倒數第三。
九、壽縣
壽縣,是淮南是下轄縣之一。壽縣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4月份才剛剛退出國家貧困縣之列。壽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只有11056元。
要說安徽哪個縣最窮?我認為沒有哪個縣可以與石台縣比了。石台縣,是池州市下轄縣。這個人口只有10萬的小縣城,GDP總量只有26億;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才剛剛過萬,是安徽最窮的縣。
從以上安徽農村最窮的10個縣名單可以看出,大多數縣分布在安徽與河南交界的地方,這一帶是國家有名的貧困帶。
拓展資料:
截止到2019年5月,安徽省18個貧困縣(市、區)已退出貧困縣序列。
此次退出的貧困縣分別是:潁上縣、壽縣、潛山市、宿松縣、碭山縣、靈璧縣、泗縣、六安市裕安區、舒城縣、利辛縣、渦陽縣、宿州市_橋區、阜陽市潁泉區、阜陽市潁州區、太和縣、界首市、定遠縣、六安市金安區等。
㈦ 安徽地區經濟為什麼落後
與安徽所處的區位有很大關系。用一句話來形容安徽的區位:不東不西、不南不北,處境非常尷尬。
還有路網太差,物流不暢。
不過咱們安徽人可不差,這點我同意海藍無語的說法,仍堅挺咱們安徽人。
楚雖三戶,猶能滅秦。
安徽是農業大省,自古以來都是。以前有糧是大爺,現在是高科技產業為支柱,農業附加值太低。所以不行了
莘縣啦
聽說西海固地區
落後地區經濟發展戰略
一、這些年裡凡是經濟發展快的地區無不與外資和外部力量的湧入有關,象珠江三角洲和上海周邊地區大多是外資拉動的發展模式。但浙江某些地區是例外,是靠內生的力量發展起來的,如義烏、溫洲、永康等小商品城市,完全是靠當地洗腳上田的農民一分一厘地掙出來的。這些地區在改革開放之前甚至完全沒有工業基礎和工業力量,只能發展力所能及的小商品,象打火機、吸管一類的產品,但就是靠這些小商品,集腋成裘,積累起鉅額的資本。
總結起來看,我國的地區發展有三種模式:一是外資推動型,如80年代的珠江三角洲和今天的長江三角洲;二是政策優惠型,如深圳、海南等特區,靠著免稅減稅等優惠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三是自力更生型,那就是以浙江義烏等城市為代表的一批城鎮。
對比之下,赤峰目前有哪些條件?有大批外資的湧入嗎?有格外優惠的政策嗎?有浙江人的資本主義商業精神嗎?如果這幾碧慶種因素都沒有,那麼快速發展就很難。光著急是不行的,要創造條件,創造外資湧入的條件、國家政策優惠的條件,特別是要創造本地區內生的資本主義精神條件。改變以往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 *** 主導型經濟模式,調動起千千萬萬民眾的力量。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民眾經濟,而不是長官經濟。目前看,第三種模式可能是赤峰市最需要選擇的模式。
二、環境與發展的矛盾。赤峰是北京的後花園,也是一個生態環境相當脆弱的地區,如果過分強調GDP的增長,那就很容易導致生態破壞和環境破壞,因此赤峰的經濟發展要謹慎,要兩條腿走路,一隻手抓錢,一隻手搞環境保護。沒有錢就很難有能力保護環境,沒有好的環境也很難賺到錢。這兩者的關系要搞清楚。對於那些生活在生態環境特別惡化的地區的人民,要有「安貧樂道」的精神,沒有致富的條件就不要硬來,「樂道」 是指遵守客觀的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在惡劣的生態環境里再搞經濟大躍進。要引導生態脆弱地區的人們適當地外流,減輕當地的生態壓力,給負擔過重的土地以休養生息的機會。
三、與此同時,赤峰還要在盡量不影響環境的情況下大力發展工礦業,利用現有的礦產資源和農牧業資源,積累資本。通過這些工農業生產的所得,反饋環境保護,投資旅遊產業,經過大約幾十年的時間,旅遊休閑產業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收入較大的產業。
總起來看,赤峰地區未來的產業結構可能是兩頭大、中間小,也就是一產和三產比例大,二產比重小。這種產業結構是否適合赤峰這樣的地區,還有待於實踐證明。另外,赤峰地區還要注意輕重工業的比重,輕工業更多地是與中小民營企業相聯絡,重工業多與國有企業相聯絡,要注意兩者的發展關系。
四、農業產業化與土地產權問題。赤峰這樣生態惡化的地區要特別注意「公地悲劇」現象的發生,土地使用權特別是產權不明晰,很容易產生過度放牧和過度使用這樣的「公地悲劇」。因此,赤峰地區要在土地產權方面有新的突破,要把土地的生態責任落實到人頭。我國建國50多年來,生態環境之所以遭到這么大的破壞,在很大程度上是土地公有制的結果。公有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大家都不負責任制。因此,西部地區出現的生態惡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因素造成的。
五、 *** 的管理成本問題。 *** 的成本如果過高,不利於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發展,因此,越是在欠發達地區, *** 越要簡練廉潔,盡量降低農民和工商企業的負擔。
六、在招商引資方面要有新思路,譬如旅遊業是否尋找有能力開發經營的外地企業前來開發經營。是否可衫山以採取桂林陽朔的承包手法,將一片風景點整片出租或承包出去,長期開發投資,長期收益。
西部開發的問題是與生態環境不協調,工業發展是好事,但有負面影響,赤峰當前的綠色環境是很寶貴的,但可惜的是赤峰人身在其中不覺得寶貴,要注意工業發展的節奏,要注意概念上的影響,譬如一提赤峰,是個工業基地,可能產生對悔塌握旅遊不利的影響。赤峰的農業要收縮,退耕還林,但你們的規劃上說要增大灌溉面積,這可能導致鹽鹼化,赤峰的水利設施如修水庫要考慮是否對水資源體系形成破壞。一些地區下游乾涸都與上游修水庫有關。旅遊本身也會帶來污染,發展戰略要考慮負面影響。
至於新城的建設,要融入當地文化特色,每個地方都要有區別,要顯示出獨特的本地文化。赤峰將來的重點是旅遊業,因為旅遊業的特點是獨此一家,具有對景點的壟斷特點,別的行業都有競爭者,唯有旅遊景點是獨特資源,並且它的資源可以長久持續,工業資源是可以消耗掉的,唯有旅遊資源可以隨著時間升值。
赤峰的地理位置資源決定著它的興衰,歷史上經常出現路改城衰的事情,但赤峰的地理位置決定著它未來的重要性,赤峰是內蒙的東大門,東部出口,也是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與內蒙聯絡的交通要道,要強調貿易對本市的作用。
我贊成草原文化,但還不夠,要更獨特些。當前我國各個地區都在競爭資源,誰獲勝誰受益。但是在某些領域引進民營企業,在這些領域里市場有時是失靈的, *** 要製造市場。要對價格進行監管。在自然壟斷的行業中,價格機制往往是失靈的,即使是民營企業進入後,也要有一整套的體系進行監管。我國有一些地區把整個區域交給一家企業去開發,這是一種模式,但非常復雜,如何簽協議,要仔細推敲。如何進行官民合作,在中國還是一個新課題,而在國外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體系。
赤峰是人口眾多的地區,占內蒙的1/5,生態環境脆弱,不斷地治沙,收效不大。傳統的結構需要調整,新的結構還未建立起來,城鄉人口收入差距較大,城市人均收入5000多元,農村不到2000元。我國過去的城市化與工業化是分離的,要想讓農民富起來,最好的辦法是減少農民。赤峰周邊是京津塘和沈陽工業地帶,輻射距離不到一百公里,90年代後期,我國的重工業增長速度超過了輕工業,看來還要維持幾年的時間。這種情況使沈陽的重工業重新煥發生機。赤峰要利用這些機會研究如何與沈陽和北京地區接軌。蘇州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主要是靠與上海接軌。發動所有的蘇州市民到上海去拉親戚回來,親戚工程師帶動了蘇州經濟。
赤峰最重要的是搞「富民工程」,東北的國有工業比重很大,但財政收不上錢來,老百姓也窮。海南的口號是變成全國的後花園,盡管對 *** 的財政收入無大影響,但對居民收入帶來好處。第三是操作問題,過度的開發會帶來環境破壞,要使人口集中發展,減少環境壓力,甘肅地區已經實行了人口集中。總起來看赤峰今後要在三個方面發揮作用,一是農產品供應京津和東北地區,二是向華北地區輸送電力,赤峰在這一點上比西北地區有優勢,輸電距離超過800公里就不經濟了,而赤峰電廠的位置距北京只有300公里,要與華北電站聯網。第三,發揮當地銅鋅礦的作用,這些專案可以短期見效,收益也非常高。總之,要實行富民政策,以城鎮為動力,接收兩大區的輻射,不搞單一經濟,多元發展。
赤峰第一個優勢是資源優勢,第二是區位優勢,靠近下一階段經濟翻兩番的環渤海地區。赤峰落後的地方是城鎮化率低,只有20%左右,這個比例的經濟結構基本上還是一個農業社會。要加速工業化,克服底子薄的困難,赤峰的工業比重只有30%多,比例太低,人均GDP只有500多美元,與全國平均數960美元差好多。要尋找外部資本前來承包荒山,長期經營,誰經營誰獲利。
但赤峰目前沒有一個總體發展規劃,下階段必須把發展重點放到工業上,目前赤峰25%的工業創造了40%多的稅收,旅遊業帶動力太小,工業上不去,經濟也上不去。第三,要突出城鎮化戰略,開發赤峰新城,要盡量使用象太陽能一樣的新能源。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特別是軟環境。
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表現主要有:一是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二是地區經濟結構的差異,如三產的比重;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差異,如消費水平高低;四是人均收入的高低。
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資源分布不均衡以及開發建設程度的不同導致經濟發展不均衡;二是工業基礎,技術條件的差異導致發展不平衡;三是生態建設以及市場化運作程度等導致經濟發展不平衡 ;四是經濟發展政策導致發展不均衡 ;五是人才流動導致經濟發展不均衡 ;六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的不均衡影響。
整體經濟都不太行,發展前途都是一般
1、出現這種情況, 主要是地理原因,空氣少,海拔高、紫外線強。交通不便。
2、另外人口稀少,不方便招工,人口教育質量低。也限制發展。
可以搞特色吧。如旅遊、冷水養魚等。
我國西部地區天然氣資源比較豐富,約佔全國天然氣總資源量的60%,特別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其中天然氣資源量佔全國天然氣總資源量的22%。而在西部這種資源需求不大,這一嚴重的供求不平衡,是"西氣東輸"得以產生的現實基礎。啟動"西氣東輸"工程是把西部的天然氣資源優勢變成西部經濟優勢的大事,也是促進沿線幾個省、區、市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舉措。
它不僅能有效地將新疆地區的天然氣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經濟資源,造福新疆各族人民,而且能為沿線省區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清潔的能源,有助於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減少大氣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天然氣又稱綠色能源,它潔凈,二氧化硫、粉塵的排放量接近為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很低,幾乎沒有污染。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是世界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世界各發達國家都抓緊了對天然氣的開發利用。1996 年,天然氣在世界能源利用中的比重達到23.6%,世界天然氣能源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
因此,加快天然氣的開發利用,不僅是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的需要,也是適應世界能源發展趨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專家指出,西部能源豐富,但需求不大,不能滿足西部大開發的需要,僅靠西部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東部是我國主要的用氣地區,但這一地區能源相當短缺,長江三角洲地區85%的能源要從外地調入。根據經濟發展預測,長江三角洲地區對天然氣的需求量今後將大幅度增加。2003年需求量為40億立方米,2005年為100億立方米,201年則達到200億立方米。因此加快建設西氣東輸工程將直接影響到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專家們形象地指出,我國天然氣的源頭在西部,而市場在東部,這一嚴重的供求不平衡,正是西氣東輸工程得以產生的現實基礎。把西部的天然氣通過長大管道運往經濟比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可以充分發揮西部天然氣的功效,實現能源供求新的平衡,促進東西部的共同發展。可以說,這一工程是一項典型的"雙贏工程"。
"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不僅會加速改善東、西部地區的能源結構,而且會強有力地拉動相關產業,啟用東、西及沿途省市區鋼鐵、水泥、土建安裝和機械電子等企業的發展潛力,從而形成一條新的經濟增長帶。據初步估算,工程將使用鋼材174萬噸,消耗焊條5100噸,挖填土石方量超過3000萬立方米,同時需要大量的水、木材、氣泵、儀器儀表和自動化裝置。西氣東輸工程67%的管道都在西部地區建設,在新疆氣田固定資產投資就在200億以上,這種資金投入以後,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以及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還將促進西部與東部的經濟聯絡.
The economy in the eastern district is very prosperous while the western district in very far behind.
安徽省位於中國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東連江蘇,南鄰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東,居華東腹地,是我國東部地區南北之間和東西之間過渡地帶。由於歷史的原因,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安徽因為「不東不西」的尷尬處境而與中國的幾次經濟發展良機失之交臂。當臨近的江浙等省都已快步進入經濟強省之列時,而安徽仍然以落後的農業大省的身份在艱難地發展著。
安徽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結構層次不高,工業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經濟外向度低這「三低」問題較突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就業和再就業壓力不斷增大;民間投資啟動不快,農村市場銷售不旺,經濟增長的基礎不穩固。
㈧ 安徽省和河南省哪個省的經濟相對落後一些
安徽省的經濟相對落後一些(截至2018年)。
2018年安徽省GDP30006.80億;2017年安徽省GDP44552.83億。2018年河南省GDP48055.86億;2017年安徽省GDP27018.00億。
(8)安徽經濟落後多少擴展閱讀:
2018年,18省份GDP增速超全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GDP達到900309億元,同比增長6.6%。與全國增速相比,北京、河北和上海的GDP增速與全國持平。有18個省份的GDP增速超過了全國水平。
這18個省份分別是貴州、西藏、雲南、江西、福建、陝西、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河南、青海、浙江、寧夏、廣東、廣西、山西、江蘇。
其中,貴州和西藏以滾漏帶9.1%的增速並列第一。而受GDP「擠水分」影響的天津大蘆以3.6%的增速墊底。從區域格局來看,西部地區搶眼,GDP增速前三名貴州、西藏、雲南全部屬於西部地區。
在東北三省中,遼寧2018年GDP增速有所回升,從2017年的4.2%回升到2018年的5.7%。從經濟發展預期目標搜鄭來看,根據31省份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數省份今年GDP目標較去年有所下調。
㈨ 安徽省全國gdp排名第幾
截止2023年2月20日,第11位。
根據培猛國家統計局的信息,安徽GDP排名位雀中拿於全國第11名,全省劃入經濟發展最活躍的「長江三角洲頃搭」地區。
因受疫情沖擊,安徽以42959.2億元經濟總量落後255億元,位列全國31個省份第11位。
㈩ 為什麼安徽這么窮
為什麼安徽這么窮
國家政策先給了沿海 結果造成內地坍塌,沒有資源沒有政策很難發展,人民都出去打工了 造成一個惡性迴圈,這就是共產主義的 先富帶動後富
為什麼安徽南部那麼窮里?
此言差矣,安徽南部---統稱皖南地區,皖南地區經濟不窮,發展比皖北要好。皖南地區接近江蘇、江西、湖北等省,經濟發展遠遠超過皖北及皖西地區,並且比皖中和皖東地區經濟都強。也許你所看到的緊緊是區域性地區。窮人哪裡都有,難道美國、英國等經濟強國就沒有平窮的地方了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皖南地區的旅遊業、礦產業、農副產品業、漁業等都強過皖北及其他地方。
為什麼安徽那麼窮?難道中央每年沒有撥款給安徽發展嗎?
首先,安徽說窮但是比河南江西還是好一點的,河南江西等一下地方的生活水平總體上來說比安
徽遜色一點的。這個是從我身邊很多同學包括大學到研究生到博士,都這么認為,包括河南本
地和在河南上學的。至少不比人家差的。
其次,安徽我覺得經濟發展確實不怎麼好,這需要客觀的考慮:
第一就是中央給的政策,改革開放這么多年發展的黃金期早過去了,安徽才弄到這么點政策。就拿河南來說,河南的GDP將近安徽的2-3倍,上交的稅收和安徽卻是差不多的, 安徽在為國家輸血,這點不只是安纖絕徽包括很多種西部省份,山西什麼的都是。
第二地域雖然有優勢,但是也正如你所說,靠近蘇浙滬。按道理人家吃剩下的也夠我們的
了,但是不要忘記現在的社會發展早不是地域能局限的。消費水平在中西部算高的,人力資源又不是尤其的豐富,人家投資早去成本更低的地方。況且很多人,尤其是高階人才基本都去蘇浙,人傢俱有先發優勢,各個方面政策設施都完善,說白了你要做什麼,人家地方有錢就支援你。
最後,安徽現在在崛起,我們有後發優勢,比如在很多政策上不需要走彎路留漏洞。地方的發展當然和上面有沒有人關系很大,但是這不是決定性因素,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都要按市場去辦事不是么,雖然我們由中國特色的成分。至於你所說,不被關注一方面確實如你所想畢竟人家的影響力更大,但是另 一方面社會的主流不就是對金錢趨之若鶩么。
安徽其實還是很好的,每個地方發展現狀都是有深刻背景的,自身的國家的,現實的看不到的。我想說,作為欠發達省份,我們不應該去在比較毀凳姿中失去自我,應該急流勇進。
我粗世大安徽很窮么?為什麼窮成了安徽的代名詞
安徽相對於東部沿海確實有不少差距。
但是合肥,馬鞍山,蕪湖的
經濟棒棒的啊。
安徽為什麼這么窮
安徽,貧窮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歷史。 古往今來,按照質量守恆定律,在一個地區發展中,在過去交通和人才流動尚不便利的情況下,資源(此處並非指煤礦那種,而是廣義的)就是一個地區發展的主要動力。看看中原,安徽北部和中原何等相似,以往重農抑商的政策下,農業發展迅速,對地區經濟較為發達。開發程度高了,後勁不足了。 第二,人才 人才強省。這是必然的。但是安徽的教育應該還算可以,但是出去之後有多少人回來了呢?不回來的原因是什麼呢?經濟落後,這就是一個惡性迴圈。 第三,領導 不可否認,安徽領導越來越有才。但是與鄰省江蘇的領導相比,還是差那麼一點。也許是不差,只是安徽官場水太深,少數領導也無法改變吧。 第四,政策 安徽,特別是北部,是什麼?國家的商品糧基地!試想,在一個一直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如何發展經濟?盡管國家把糧食收購價提高了,但是比起工礦企業等第二產業,顯然作用較小。第二產業發展不上去,人民不富裕,第三產業也無法談了。 還有其他的,我就不細說了,呵呵 不對之處,敬請指出。
中央為什麼要讓安徽那麼窮
所以要想加強保護安徽就得不去太去關注它,如果太刻意保護則會招來外界的窺視和警惕,這就行同古代兵法空城計之法,安徽人民的忍辱負重的精神可嘉。安徽的多半的城市都把持了一個國家的重要命脈!科技命脈:合肥:從地理位置上看安徽處於中國的中心是中國的心臟,而合肥則處於安徽的中心是安徽的心臟。所以說合肥是中國中心的中心,心臟的心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駐扎則把全國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於理論帶入合肥,重大的科技實驗也在此誕生,一些不為人知的重大的國家機密科技事項在此秘密展開。直接影響到國家科技的發展落實科技興國的使命。這里聚齊了全國優秀的科學家(如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安徽人事)更聚齊了國家將來科技發展的新興人才。可謂是國家科技人才的儲備省。如果在將來的戰爭中合肥遭遇不測則中國的科技將會大半斷送多年以來的科技成果,中國現在主要還是以科技發展振興國威,必須得靠科技實力才能在世界這個大舞台立住腳。合肥的地理壞境最佳,對於以後遷都做好的准備。在將來,北京的氣候將會變得及其惡劣,林木的減少氣候的乾燥必然引起沙塵暴的肆虐,在加上以後的地殼運動靠近渤海的北京有可能被淹沒。所以當務之急必須先考慮到遷都。北方氣候環境乾燥不適合遷都,南方則經常患水災。所以合肥是在也適合不過的了,而且國家命根子科技業也在這。交通命脈:蚌埠:一個在中國地圖上除了省會而赫赫大名的將一個小城市的大名印在地圖最顯眼的地方。京廣線,京九線必須經過蚌埠這個小小的交通樞紐。所以蚌埠除了珠城美譽外還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如果切斷蚌埠樞紐,則京九線和京廣這兩條國家重道則會停開。南方和北方的聯絡將會受此而受到諸多方面的重創,如果戰爭開始敵人只要把蚌埠站炸了,則全國的大部分的交通將會癱瘓。這樣敵人會輕而易舉的拿下中國的交通權,那時全國戰爭將會陷入僵持, *** 很會很吃力的打贏這場仗。都說交通很容易帶動經濟的發展,為什麼蚌埠還幾十年不變呢?能源命脈:淮南:聽長輩說到淮南去都要小心別掉下去了。可想而知那裡的煤礦資源是多麼的豐富。眼下大多數都知道山西的煤礦聞名遐邇,那隻是為了掩飾淮南煤礦的重要性。淮南的每天驚人的產礦量則足以供應整個中國。大家都知道煤礦資源是繼石油資源最重要的能源,如果淮南的煤礦遭遇不測。則影響全國經濟的發展,能源科技的發展,生活的發展等。三峽唯一的好處就是發電,但害處多了又多,囤積了幾百米高的水壩,如果水壩被炸則水將會淹沒大多重要城市,呵呵到時合肥還能成沿海城市呢!總之從科技命脈合肥、交通命脈蚌埠、能源命脈淮南、旅遊勝地黃山、百年豆腐渣工程三峽中看出安徽很重要但也很脆弱。他們知道安徽不能發展經濟,如果經濟命脈都被安徽奪去的話中央就會被安徽牽著鼻子走。安徽不是不想發展經濟是不能發展經濟,如果真的發展起來將會勢如破竹的。這必須等到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現在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發展中的國家還得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有可能與發達國家競爭。如果中國沒有可觀的國際威望,則安徽會長久的處於此種狀況。沒辦法為了國家整體的大局,安徽必須做出犧牲。我知道這是中央有意詆毀安徽人民,安徽人民也知道。因為安徽人民是通情達理的,不會為了一點惡語中傷而埋怨國家的,因為安徽人民深知為了大家能更好的生活,我們不得不忍辱負重。如果給安徽人民的人種分等級,我認為應該是最高等級的。安徽太重要了,太脆弱了。安徽人民太高尚了,太懦弱了。對於外界的不休止的冷潮熱語不聞不問。安徽人民不要沒有希望,風雨後總會有彩虹的。相信我們明天會更好的!誰叫安徽這么重要呢?誰叫我們是素質超高的安徽人民......
為什麼感覺安徽比我們江蘇窮那麼多
這可是個大問題 完全可以寫幾篇論文的 在此我簡述一下 大概從三個角度來說 1歷史 江蘇自古就作為經濟中心南移的重心 在魏晉時期和唐宋時期快速發展 以至於明朝素有「蘇湖熟 天下足」之美稱 有雄厚的經濟基礎 商品經濟發達 2地理 地處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 靠近黃海東海 海岸線綿長 鹽鐵富足 海洋資豐富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 海陸空交通便利 國家政策扶持 3文化 自古才子將相相當一部分出蘇南(廣義上應該說大長三角地區) 加之自古商品經濟的發達使蘇州人擁有更好的商業頭腦和戰略眼光 文化底蘊深厚 商業意識發達 總說雲雲
安徽人被外省看不起嗎?為什麼他們認為安徽窮?安徽很窮嗎? 安徽蕪湖為什麼這么窮
蕪湖在安徽經濟中排第二,盡次於合肥!在安徽省內是比較有發展潛力的!
為什麼安徽這么窮
我不管皖北皖南,我懷念王懷忠了,他雖然是個貪官,但是阜陽絕大部分人都懷念他,機場他搐的,火車站那麼大,他弄的,他一判刑,好了京九繞個圈,高鐵不來了,呵呵阜陽,全國第二大外出打工的城市,人流量那麼大,什麼鐵路都不來阜陽,呵呵,阜陽市素質低我承認,不去皖南我也承認,這是事實,但我感覺原因不在於人,在於經濟,在於教育,你能指望一個父母都去打工的孩子有什麼素質,初中不畢業就去賺錢的人有什麼高素質,原因是什麼,還不如一個字窮,至於為什麼窮我考慮了很久,也不知道,都能吃苦,都能幹,都不要命的干,為啥就是沒錢呢。唉!當貪官可惡,但是當一個混日子的官在老百姓心裡比貪官更可惡十倍,老百姓不管你貪不貪,只看你干沒幹事實,安徽就太缺幹事實的官了,言盡於此,不想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