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我國經濟增長依靠工業帶動什麼

我國經濟增長依靠工業帶動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11 22:10:44

Ⅰ 2017年統計公報看中國經濟有什麼新亮點

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民生事業實現新改善……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展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成果、新亮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扎實推進,改善了市場供求關系,質量效益實現新提高。2017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創5年新高;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21%。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公報顯示,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

需求結構持續改善。消費基礎性作用有效發揮,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比資本形成總額高26.7個百分點。

投資結構繼續優化。2017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5.9%,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6.3%,增速分別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快8.7和9.1個百分點。

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2.35%,提高1.15個百分點。

「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經濟增長實現了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為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消費和投資一起拉動。」盛來運說。

新改善:人民獲得感不斷增強

過去一年,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獲得感不斷增強。

——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增速比上年加快1個百分點,快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4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脫貧攻堅再創佳績。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准計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304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28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社會保障不斷擴大。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分別比上年末增加2269萬人、408萬人和42483萬人。全國城鎮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604萬套,公租房基本建成82萬套,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52.5萬戶。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7年,在監測的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佔29.3%,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城市年平均濃度比上年下降5.9%。

「黨中央始終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各級政府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線、建機制,讓人民群眾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盛來運說。

去年的經濟發展很好。

Ⅱ 提升三種能力,保持工業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工業經濟可帶動什麼

要想保持工業經濟發展出現持續良好的狀態,一定要提升科技研發能力和提升產業協同能力以及提升品牌推動能力。工業經濟可以帶動實體經濟的發展,也能夠促進多方面發展。

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有著重要的地位,現在的工業是強大的,還要推動技術的進步,才能有更好的載體依託。提升技術研究的能力主要是個性化便利化和綠色化,現在的技術研究投資是需要持續加大的,這樣才能夠有更多優秀的科研人員。提升產業的協同能力也同等重要,一定要優化工業產業體系,讓內部變得更加暢通,從而形成結構平衡和數量平衡,最終變成高效互動的發展格局。也需要注意品牌的推廣能力,形成自己的一種正面反饋機制。

Ⅲ 今後我國GDP拉動主要靠什麼支柱產業

在本輪經濟減速之前,我國GDP主要是由基建、房地產和製造業拉動的。尤其是房地產業,拉動的作用非常之大。不要只看到房地產本身,還要她看到他上下游的產業鏈,包括鋼鐵、水泥、建材、裝修等行業。

但是現在的房地產增量已經不大了,國家調控的很嚴,未來也沒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了。這是近幾年我國經濟減速這么厲害,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那麼,未來拉動我國GDP增長依賴哪個行業呢?


第三,製造業。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經濟之本。雖然說現在實體經濟很難做,我們絕對不能放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一個國家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在製造業上。之所以德國、日本在全球的經濟地位有這么高,除了其GDP規模大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其有強大的製造業產業。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有大量的勞動力需要就業,因此,製造業是一個必須長期堅持和發展的產業。

Ⅳ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是什麼

4月18日電 題:「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積累增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解讀中國經濟運行態勢

邢志宏分析,3月份部分指標出現波動,主要是春節因素影響。但是剔除季節性因素,相關領域市場向好、生產增長的趨勢性特徵沒有改變。

短期波動不改中國經濟向好勢頭。邢志宏分析,從供給來看,實體經濟活力增強,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升,經濟發展基礎更加夯實。一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提高,先進製造業的帶動作用也在增強。服務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態勢,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增勢強勁。

從需求來看,消費的基礎性作用突出,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不斷顯現。內外需共同發力,推動了供求關系繼續向動態平衡和良性循環方向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民間投資活力增強,一季度同比增長8.9%,增速高於全部投資增速。

從預期來看,改革開放、創新驅動力度不斷加大,一系列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市場主體預期較好,信心明顯增強。3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回升,特別是大中小三類企業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都進入了擴張區間。

「經濟內生動力在增強,這是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最重要的支撐。」邢志宏說,當前,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因素在積累增多。

外部挑戰不改經濟向好態勢

針對「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邢志宏說,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增強,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中美貿易摩擦難不倒中國經濟,更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邢志宏看來,中國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向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向投資和消費一起拉動,從出口大國轉向出口和進口並重,這些結構的變化大大增強了中國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

統計部門測算顯示,2008年到2017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105.7%,我國通過內需對沖了外需減弱的影響。

邢志宏說,中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中國是個大國,無論是從發展空間還是從產業體系、宏觀調控的空間來看,都有很大的迴旋餘地。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邢志宏說,目前來看最大的困難還是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國內方面主要還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帶來的一些外溢世高效應,以及金融市場的動盪,可能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一些沖擊。

「但是,中國經濟實力強、潛力足、韌性好,迴旋餘地大,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邢志宏說。內容來源於人民網。

Ⅳ 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為什麼共同帶動

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服務業共同帶動。在經濟工作會議上畝殲指出,經過努力,我國經濟增長實現了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為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肢好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消費和投資一起拉動,我國從出口大國轉為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國家。

隨著經濟發展,必然是服務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農業和工業佔比越來越小,所以是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為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

發展趨勢

在「生態發展」的思想引領下,近年來徐匯在濱江地區著力聚焦「水、綠、人、文、城」的融合發展,形成了以西岸傳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三大板塊為歷耐鉛重點,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創新金融三者互為支撐的產業結構,逐步構建起國際級的創新創意產業群。

經過多輪軟硬體的優化升級,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已經探索出一條「指尖上、家門口、一體化」為宗旨的智能政務新途徑,為徐匯乃至上海打響「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夯實了重要基礎。

Ⅵ 我國實現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要求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堅洞此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納殲迅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把增長方式轉變到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增長方式上來,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要求:一是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幅度提高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帶動轉變。
二是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轉變。改擾
三是加強節能降耗和保護環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節能降耗和保護環境的基本途徑,緩解經濟增長對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壓力,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資源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帶動轉變。
四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五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
六是調整內需與外需結構,逐步形成內需與外需互動型增長機制。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向內需與外需協調拉動轉變。

Ⅶ 中國經濟增長是靠哪一產業帶動的

我國第一產業佔GDP比重不到10%,第二產業佔比40%左右,第三產業佔比超過50%,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是第二、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主要是指跟養殖、種植、培育生物材料相關的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業,這個產業主要依賴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原材料進行加工處理,包括了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它行業。主要包括了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

據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比上年增長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增長2.1%。

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7.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4.5%。

在分析了中國一、二、三次產業的結構與產業競爭力在總體上處於國際落後狀況之後,同時,也可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潛在空間。我們還有必要指出以下三點:

(a )正是由於上述情況,中國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吸引國外的資本、先進的技術與管理,並利用自己的人力資本(充足的低成本的勞動力和在總量上較多的人才),加快地發展。改革開放從經濟學上講,其偉大之處,就在於此。

(b )正是由於上述情況,加之中國人口眾多,存在潛在的廣闊市場,才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空間。中國這幾年連續保持世界「一枝獨秀」的高經濟增長率,其內在原因之一,就在於此。

(c )正是由於上述情況,而且中國要適應國際經濟一體化,要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所以中國必須進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Ⅷ 我國未來五年經濟與社會發展總的指導原則

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綱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依據,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提出了符合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發展目標、指導原則和戰略任務。《綱要》的編制過程,是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科學決策的過程,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過程。有效實施並完成《綱要》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對今後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軌道、走上社會和諧之路,進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指導原則——

貫穿「一條紅線」,堅持「六個必須」,做到「六個立足」

《綱要》強調的「一條紅線」,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到發展目標、發展重點、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等各個方面。

「六個必須」是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的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原則。要切實使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為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真正做到「六個必須」,《綱要》提出了「六個立足」,進一步回答要什麼樣的增長、靠什麼增長和怎樣增長的問題,以進一步調整推動發展的思路,轉變推動發展的方式,明確推動發展的政策導向。

一是立足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發展,把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作為基本立足點,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消費與投資、內需與外需協調拉動轉變。這是針對我國經濟增長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帶動,國內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不強的問題提出的。

二是立足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發展,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線,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帶動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和結構優化升級帶動轉變。這是針對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提出的。

三是立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推動發展,把促進經濟增長方式根本轉變作為著力點,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資源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帶動轉變。這是針對我國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制約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問題提出的。

四是立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發展,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帶動轉變。這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科技瓶頸和人才瓶頸制約問題提出的。

五是立足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發展,把改革開放作為動力,促使經濟增長由某些領域相當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預推動向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更大程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轉變。這是針對體制機制瓶頸依然存在的問題提出的。

六是立足以人為本推動發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促使發展由偏重於增加物質財富向更加註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轉變。這是針對發展中過於看重經濟總量擴張以及區域、城鄉和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協調的問題提出的。

發展目標——

緊扣主題,導向清晰,區分屬性

綜合考慮未來五年我國所處發展階段、發展趨勢、發展條件和面臨的矛盾與挑戰,根據實現又快又好發展的基本要求,並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相銜接,《綱要》提出了九個方面的目標及39個量化指標,有三個主要特點。

一是緊扣主題、科學發展。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兩大戰略思想的要求,在指標選擇上體現了「五個強化」,即強化人文和社會的指標,強化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指標,強化結構優化和投入效益的指標,強化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指標,強化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的指標。

二是導向清晰、切實可行。目標值的確定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科學合理,且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綱要》提出,今後五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這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根據需要與可能提出的。按照新近公布的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只需年均增長6.4%即可。但如果按此確定經濟增長速度目標,顯然不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如果定得更高一些,將使經濟運行綳得過緊,能源、資源、環境的壓力過大。

《綱要》還提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億公頃、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等目標。這是針對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的突出問題提出的,是現實和長遠利益的需要,體現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具有明確的政策導向。

《綱要》既從產出方面提出了經濟增長的指標,也從投入方面提出了約束性強的能耗指標,還從產出的環境約束方面提出了指標,表明我們推動發展的能力和方法更加成熟和理性。

三是區分屬性、分解落實。《綱要》將規劃指標分為預期性和約束性兩種不同的屬性,既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規劃的特點,又強化了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和涉及公共利益領域的職責。預期性指標是國家期望的發展目標,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實現,政府要通過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並適時調整宏觀調控方向和力度,綜合運用經濟政策引導社會資源配置,努力爭取實現。約束性指標是在預期性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政府責任的指標,是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務和涉及公眾利益領域對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和有效運用行政力量,確保實現。

《綱要》提出,約束性指標,要納入各地區、各部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其中耕地保有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等指標,還要分解落實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這樣,才能有效地引導各級政府不僅要注重經濟增長指標,更要注重能耗、耕地、排污等資源環境方面的指標。

戰略重點——

蘊含著新思想、新思路、新辦法

《綱要》明確的戰略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十個方面: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綱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了各項戰略任務的首位。總的要求是: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方略,在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的同時,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這一總體要求,蘊含著新階段破解「三農」問題必須堅持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方略,堅持把發展農業生產力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把培養新型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堅持把加大農業和農村投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條件,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目的和落腳點,堅持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動力的新思想和新思路。

(二)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綱要》提出發展工業總的要求是: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中心環節,繼續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優勢,調整優化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布局,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促進工業由大變強。這一總體要求,強調了工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不是規模擴張,而是結構升級,切實解決大而不強的問題;強調了工業結構調整主要依靠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調了要繼續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優勢。

(三)加快發展服務業。《綱要》把加快發展服務業放在突出位置,總的要求是: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方向,拓寬領域、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增強功能、規范市場,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這一總體要求,順應了我國已進入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階段性要求,蘊含著推進部分服務行業的資源配置由政府為主向市場為主轉變,推進應該由企業經營的服務領域從政府辦為主向企業辦為主轉變,推進後勤服務由企事業單位自我服務為主向社會服務為主轉變,推進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新思想和新思路。

(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綱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提出了新時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新觀念、新思路和新舉措。總的要求是: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和潛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的要求,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東中西良性互動,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趨向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這一總體要求,體現了以人為本謀發展的理念,打破了長期以來把做大一個地區經濟總量作為出發點和唯一目標來縮小地區差距的觀念,明確了縮小地區差距的導向,主要不是縮小地區間經濟總量的差距,而是縮小地區間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務和生活水平的差距;體現了尊重自然規律謀發展的理念,從源頭上、從根本上扭轉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體現了突破行政區謀發展的理念,改變了完全按行政區確定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的做法;體現了著眼全局和長遠的戰略思維,改變了單純追求局部和短期發展成效的思想方法。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綱要》從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已成為現階段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主要矛盾之一的現實出發,提出要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建設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一總體要求,體現了在發展經濟與尊重自然規律方面認識上的深化:在資源利用與資源節約上,要更加註重資源節約;在生態事前保護與事後建設上,要更加註重事前保護;在污染治理與污染預防上,要更加註重預防。

(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綱要》從破解科技和人才兩大瓶頸制約出發,提出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把發展教育和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深化體制改革,加大投入,加快科技教育發展,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本強國。這一總體要求,強調了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必須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必須加大政府及社會各方面的投入。

(七)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綱要》提出,要以轉變政府職能和深化企業、財稅、金融等改革為重點,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適應對外開放的新形勢和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綱要》立足於全球視野,把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上升到統領對外開放的高度。提出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更好地促進國內發展與改革,切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八)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著眼於我國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形態已經和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提出的又一重大戰略思想和長期歷史任務,是我們始終追求和長期奮斗的重要目標。《綱要》強調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入手,扎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這一總體要求,體現了更加註重社會發展的思想,強調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大力加強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加快教育、文化、衛生等發展;體現了更加註重社會公平的思想,強調要把更加註重社會公平作為一條重要原則貫穿始終,特別要關注就學、就業機會和分配過程的公平;體現了更加註重公共服務的思想,強調要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強化各級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

(九)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文化建設。《綱要》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的同時,按照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分別獨立成篇,闡述了加強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和重點任務。

(十)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綱要》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歷史使命,對今後五年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體目標、指導方針和原則,明確了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

Ⅸ 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什麼拉動

目前的經濟增長動力正在轉換中。
從需求側看,主要向由消費、投資和出口拉動轉變。
從供給側看,主要由第二產業向一二三產業協調帶動轉變。
主要由物質資源消耗向創新科技與勞動力素質提高轉變。

Ⅹ 工業帶動轉為什麼共同帶動

工業帶動斗缺轉為「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

隨著經濟發展,必然是服務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農業和工業碼正佔比越來越小,所以是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為工業和服務遲銷悔業共同帶動。

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向投資和消費一起拉動,從出口大國轉向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大國,這些變化都增強了我國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

發展趨勢

我國經濟目前進入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尤其是製造業產業鏈條齊全、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在國際上的比較優勢繼續存在並將進一步鞏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0%,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1%,增速比全部投資快7.1個百分點。

這一點也和我們處於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及我們注重製造業產業升級是直接相關的。國內市場潛力巨大,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外匯儲備充足,政策調控的空間較大,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各種挑戰。

閱讀全文

與我國經濟增長依靠工業帶動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特工闖黑龍會什麼電視劇 瀏覽:584
國家經濟實力如何對比 瀏覽:68
參演愛情公寓多少錢 瀏覽:137
戴玉強魏松幸福在哪裡 瀏覽:733
有什麼代表愛情的單詞 瀏覽:246
愛情公寓為什麼只有一三季了 瀏覽:748
什麼經濟學家最厲害 瀏覽:913
仇人的婚姻如何 瀏覽:179
孫權勸學故事怎麼寫 瀏覽:424
美國哪些美女明星以前拍過片 瀏覽:91
1846愛情數字代表什麼 瀏覽:727
事業單位病假多久沒年終獎 瀏覽:631
美女什麼時候學會哭窮呢 瀏覽:28
金牛座女做什麼事業好 瀏覽:959
故事類頭條號屬於哪個領域 瀏覽:302
提幹事業副科有什麼要求 瀏覽:319
劉備報仇的故事叫什麼名字 瀏覽:823
縣級教育局的事業編怎麼改革 瀏覽:706
怎麼在老總面前說支持老公事業 瀏覽:744
韓劇tv幸福什麼時候更新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