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吳蜀兩國的經濟開發有哪些
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因地理位置原因,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相對於中原來說要輕很多。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採用法治,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得到增強。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和經濟發展。
蜀鑄錢對蜀國的經濟發展起了較大的促進作用。在公元214年,劉備入蜀後,巴蜀地區財政非常混亂,蜀國的尚書令劉巴提出鑄直百錢,平衡物價,為劉備解決入蜀後的財政困難問題。當中五銖錢與直百錢並用,為犍為郡所鑄,從中知道蜀鑄錢不只在一地,而蜀錢在三國時期一直是蜀國重要的輸出品,甚至連魏國都大量流入並通行使用。
諸葛亮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左思在《蜀都賦》中提到「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所以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諸葛亮亦認為蜀錦為支持國家的重要物資。 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至蜀漢亡時,官府仍有金、銀各二千斤。首都成都也是當時的商業都市之一。
吳國自公元211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孫吳所處的江南,社會經濟起步較晚,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但由於這里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至此,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這樣就為吳國土地開辟,農業生產,航海業發展等奠定了基礎。
孫權登位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制,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紡織業和冶鑄業發達。在紡織業方面,江南以產麻布聞名四方,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的雞鳴布名傳千里,家喻戶曉。三吳出產「八蠶之綿」,諸暨、永安一帶所產絲的質量很高。冶鑄業以武昌(今湖北鄂州)為最發達,孫權曾在此開采銅礦,打造兵器,同時促進經濟發展。
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在造船和鹽業方面都相當發達,在海鹽(今浙江嘉興海鹽)、沙中(今江蘇蘇州常熟)設派官員,負責管理這兩地的鹽業生產。孫吳在建安郡(今福建福州)設典船校尉,海船南抵南海、北達遼東。海上貿易亦有所興起,建業(今江蘇南京)、吳郡(今江蘇蘇州)、番禺(今廣東廣州附近)四地為孫吳的重要商業都市,其中番禺主要發展國外貿易。
Ⅱ 三國鼎立後各國發展經濟的不同措施是什麼
魏,鼓勵生產,保護農桑,施行屯田,修養生息,不輕易對外作戰,治造五珠錢,穩定貨幣.蜀,鼓勵生產,還田於歷差民,打擊土地間並,施行軍屯,大力發展紡織業對外出口,軍費大多來自紡織.吳,個方攔戚大族交多,沒有大規模的肢衡皮改革,有一些海外貿易.
Ⅲ 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後,魏蜀吳採取各種措施來發展經濟,穩固統治。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魏蜀吳分別採取了那些
曹魏推行屯田制,組織流民耕種官田,西北起河西弊派老,東南達淮南;東北自幽燕,西南至荊襄。史言「州郡例置田官」,這使得社會秩序恢復,增強曹魏實力。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興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羨桐屈一指。曹魏建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鄴城、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制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
孫權統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展。北人南來,山越出居平地,勞動力增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今江蘇常州、鎮江、無錫一帶)最大租升。會稽郡農業生產比較發達。陸續修成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提供了便捷水道。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造船業很興旺,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
蜀漢在魏、蜀、吳三國中國土最小,人口最少,其經濟實力也最弱。特別是劉備奪取益州之戰中,致使益州百姓「飢膏草野」。劉備攻佔成都後又縱兵搶掠使原本充裕的府庫為之一空,以至日常軍費開支都成了問題。諸葛亮在恢復和發展經濟中特別注重劉備軍控制地區的農業生產。鹽鐵對蜀漢有不錯的利潤;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蜀錦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
Ⅳ 三國鼎立時期東吳是如何發展的
東吳在政治上大體跟東漢相近,地方上仍實行州敗源郡制,中央方面也是同樣。唯一不同者,則是東吳主要受江南本地豪族影響,單是在朝的朝臣,有不少外姓人士,如顧姓的顧雍,朱姓的朱桓,陸姓的陸遜和張姓的張溫,就是後世稱為吳四姓,
東吳的軍隊以舟師為主,步兵次之。孫吳水軍發達,設有水軍基地和造船廠,所造名為「長安」的戰船,可載士兵千餘人。其精銳軍隊有車下好慶虎士、丹陽青巾軍與交州義士等。還有設有山越兵、蠻兵、夷兵等少數民族部隊。
東吳經濟有顯著發展。當時因為友枯握戰亂,北人南來,加上山越人接受孫權安撫,從山區移居平地,使得東吳勞動力增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就是常州、鎮江、無錫一帶。
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但織造技術還不高,所以蜀錦成為重要的輸入物資。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
「赤壁之戰」後出現的「三足鼎立」局面,經過魏、蜀、吳區域的局部統一、相互相持和積極發展後,至西晉又歸於全國的統一。
Ⅳ 三國鼎立的影響是什麼
三國鼎立影響有:
1、地緣政治方面,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結束了軍閥割據,各種勢力混戰的局面,實現了局部地區的統一。
2、經濟發展方面,三個國家都積極採取系列措施,使得局面地區的經濟得以恢復迅前和發展。
3、軍事建制方面,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後,由於魏、蜀、吳三國立國條件不同,其所處的地理環境也有異,因而三國的軍事建制也各有區別。
三國鼎立的標志:
三國鼎立形成的標志是孫權稱帝。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
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
孫權、劉備雙方也旁答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
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國鼎立是中國歷經秦漢大一統之後的第一大規模分裂割據,它的形成和原因運昌慧是有一定的歷史條件限制的。隨著第一代創業人的逐漸去世,三國鼎立的局面也逐漸穩定下來。但是毫無疑問,大一統才是人心所向,隨著司馬家族的崛起,三國統一於晉,結束了百十年的紛爭,這才是無可抗拒的歷史趨勢。
Ⅵ 三國時期各國發展經濟的措施
魏國經濟
扮塌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後,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為方針,在許昌附近實行屯田。結果「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因此,操設置田官於各州郡內,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廣,以改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做成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境況。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正因採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會轉向穩定,終達至「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蜀國經濟
蜀自古以來已有天府之國的美名,漢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質豐厚為根本。 東漢末年,劉焉父子先後擔任益州牧,用以寬制寬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強壟斷土地及山澤資源,因而減低稅收。 自劉備佔領益州後,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擊豪強,並曾採用閉關息民,務農殖穀。又在都江堰設堰官,管理農田水利工程,並推行屯田,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此外。亮及法正對冶鐵、煮鹽、織綿等重要手工業,實行公營,並滾缺枯設立專職官員加強管理。以上一連串措施,使國家稅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條件。 後來關羽失荊州,備討伐吳敗亡,使蜀面臨崩潰邊沿,故亮在經濟方面擴大手工業官營范圍,提高蜀綿生產量,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步伐。
吳國經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連年征戰,地方殘破,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 北方難民不乏富商大賈,他們大洞由北方走難到江南同時,帶備了生產技術與文化,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新血。 原本吳農耕技術十分落後,尚未懂得牛耕。及後生產技術注入,農業生產技術逐漸提高,人口亦因此漸漸增加,一改以往地廣人稀的境況。孫氏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之統治領地漸大,軍隊亦因此變得龐大,故此糧草軍需耗費成為國家支出中的一大部分,為減輕負擔,逐實行屯田制,並設置典農校尉和典農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吳位於長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興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資源和作軍事防備。
[編輯本段]東漢十三部州(三國行政區域)
司隸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陽市東) 轄區 今陝中部,秦西南部及豫西部。稱為「司州」。
豫州:治所 譙(皖亳縣) 轄區 今豫南部、東部、皖北部、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
兗州:治所 昌邑(今魯金鄉縣西北) 轄區 今山東西南部,豫東部和蘇西北角。
徐州:治所 郯(魯郯城縣西南) 轄區 今魯東南部,蘇北部及皖東北角。
Ⅶ 魏蜀吳三國眾鼎立時期都有哪些成就
三國期社會發展有:第一,南北經濟趨於平纖顫衡。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發展相對緩慢。黃河流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秦漢時期,南北方經濟發展差距很大。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大規模的戰亂多發生在北方並且時間持續很長,使得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則相對穩定,使得南方告攔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這樣南北經濟開始趨於平衡,以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襪豎胡格局開始改變。第二,士族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士族制的發展和統治者崇信佛教,導致地主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惡性膨脹,造成土地和勞動力的大量流失。第三,商品經濟總體水平較低。由於戰亂,不少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南方剛剛開發,商品經濟發展緩
Ⅷ 三國鼎立的局面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各國的優勢是什麼
三國鼎立形成的原因 主要有三種不同說法。
[軍閥混戰所致說] 周谷城、韓國磐等持此說。
周谷城認為:東漢後期「群雄並立,各據地盤,各擁大軍。然為著要鞏固自己的存在,取得優勢的地位起見,均向外擴充其勢力。這樣一來,並立的群雄,乃相互混戰。在長期混戰之中,大的吞並小的,強的吞並弱的;結果形成三個較大的集團,曰魏、蜀、吳三國。凡弱小不能獨樹一幟的,都依著地位之所在,陸續分別隸屬於此三大集團之下」。1
韓國磐認為:「184年爆發的黃巾大起義」,「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官僚軍閥乘機擴張自己的勢力,董卓就是其中最囂張者之一,由於黃巾、黑山等起義軍在各處依然很活躍,東漢政府就改州刺史為州牧,加重其權力,妄圖撲滅起義力量。可是,這卻加強了地方割據勢力」。董卓被殺後,「各地割據勢力,封建軍閥紛紛割據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混戰時間,曹操、孫權、劉備分別據有中原、吳、蜀,三國鼎立局面因以出現」。2
[封建經濟的發展說] 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範文瀾等持此說。
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認為:「三國鼎立局面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各個地區封建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分裂傾向的加劇。長江流域上下游幾個區域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了勉強可以自給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給南方孫、劉的割據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同一時期北方的國家則由於社會經濟受到割據混戰的嚴重摧殘,無力消滅南方的國家,以統一全中國。但是統一的歷史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已存在過四百多年,統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著作用,統一仍然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所以在無數割據者角逐的混亂局面中,終於出現了魏、蜀、吳三大割據勢力,它們的統治者在各自的區域內削平了較小的割據勢力,鞏固了內部的統一,並且都力圖打破均衡局面,實現全中國的統一。」3
範文瀾認為:「從經濟方面說來,三國分立歷含也是東漢末年社會大破壞的自然產物。原來黃河流域是經濟最發達的中心地區,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區。這個偉大強盛的中心地區首先帶動了長江上下游地區(益荊揚)的經濟逐步前進。西漢中期司馬遷敘述江淮以南(荊揚)一般的經濟情況說,楚越地方,地廣人稀,有些地方還使用火耕水耨法。沒有飢寒的人,也沒有千金的富家。這就是說,江淮以南經濟落後,剝削者還不能積累起千金。到了東漢時期,大地主大豪強到處出現,說明經濟已有發展,足以產生大的剝削者。」「不過長江上下游的人力富力比起中心地區來相差是很大的,它只能作為依附者與中心地區相連系,從而得到自身發展的助力。所以當中心地區強盛的時候,長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脫離朝廷自立為國家,但搏爛芹當中心地區遭受大破壞不能起帶動作用的時候,那就要發生一時的分立,漢吳兩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4
[由各方面條件造成說] 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持此說。
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認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存在,是由各方面條件造成的。政治上,曹操團結了中原的地主豪強,孫權以長江南北的世族豪強為支柱,劉備則依靠荊、益兩州地主的支持。從地理條件說,蜀有劍閣、三峽之險,進可攻,退可守。吳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在經濟上,蜀漢佔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稱。吳國占據的長江中下游,東漢以來經濟有一定的發展。再加吳蜀聯合,攻雖不足,守則有餘。曹操雖佔有廣大的北方,但因戰爭破壞嚴重,一時還缺乏統一的物力和人力。這些就是基畢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
Ⅸ 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後,三國的統治者各自是怎樣發展本國的經濟的
三國時期的經濟都是以農業為主,也都很重視,除此以外:
魏國:魏國的土地較多,一直注重屯田,三過中魏國的農業最好.礦產較多冶煉技術較高.
蜀國:絲織在當時比較發達.
吳國:水路交易及造船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