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影響經濟周期

如何影響經濟周期

發布時間:2023-03-31 12:06:03

❶ 經濟周期性波動,通常由什麼引起的

經濟運行出現周期性波動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有:
1,投資率的變動。一般而言,投資於經濟增長具有正相關關系。投資增長較快,會導致國民經濟的較快增長。投資增長緩慢,也會帶來經濟增長的下降。當然,投資於經濟增長的關系還要取決於投資的效率。
2,消費需求的波動。消費需求不足,會導致總需求小於總供給,進而導致產出下降,失業增加,從而使經濟增長率下降。
3,技術進步的狀況。一種新技術的出現,往往會打來一個新的產業,有時會帶來整個經濟結構的劇烈變化。當技術進步較快時,經濟增長的速度較高;當技術進步緩慢時,經濟增長就比較緩慢。
4,預期的變化。人們對經濟前景的預測和判斷往往會影響經濟主體的決策行為。
5,經濟體制的變動。
6,國際經濟因素的沖擊。

❷ 影響二戰後世界經濟周期波動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二戰後世界經濟周期波動的因素有科技革命。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二戰後棚談昌實行了科技革命政策,對世界經濟周侍戚期與危機變化的影響,科技革命對於經濟生活的全面調節和干預,影響了世界經濟周期波動,改變了經濟結構。科技革命是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世界鏈扒經濟的進步。

❸ 哪些因素導致經濟周期性的波動

這是個從亞當斯密等古典經濟學家,到馬克思主義學者,到奧地利學派,以及凱恩斯和貨幣主義等現代經濟學家一直試圖解釋並找出應對之策的重要問題。圍繞這個問題的種種觀察、統計歸納、數理分析和學術紛爭,將經濟學不斷向前推進。上世紀60年代,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普及和推廣,使大多數經濟學家相信,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可能已經成為歷史。也許對此唯一心存疑慮的就是凱恩斯本人。凱恩斯認為,如果你有一個思想,即使仍需完善,也要公之於眾以啟迪他人。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奠定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礎,而他本人則對此有所保留。有趣的是,凱恩斯在出席一次華盛頓的「通論」研討會後說,他發現在會上只有他一個人是非凱恩斯主義者。
20世紀70年代,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全球進入了浮動匯率時代,各主要經濟體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並伴隨以經濟的停滯和失業率的上升。由於凱恩斯關於政府支出可以實現充分就業的理論無法解釋「滯脹」這個現象,一時之間,凱恩斯宏觀經濟學根基動搖。芝加哥學派的貨幣主義開始倍受關注並一舉確立其在主流經濟學中的地位。弗里德曼用貨幣數量的增長來解釋通貨膨脹現象,並更加重視「預期」在價格波動中的作用。他重新改造了「菲利普斯曲線」,並推導出「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其實歷代經濟學家都對預期在經濟波動中的作用進行過研究,凱恩斯通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長期預期狀態決定投資邊際效益」,即投資不是靠對未來的理性分析,而是靠信心來決定的。只不過凱恩斯及其之前的經濟學家,較少遇到通脹而較多遇到通縮,而且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經濟統計數據相對有限,無法用數理分析方法加以明證預期與通脹的緊密關系而已。雖然貨幣主義經濟學家試圖革凱恩斯主義的命,並影響了很多國家的財政貨幣政策,比如英國撒切爾夫人政府的經濟自由化,但從結果上來看,其實它只是對凱恩斯宏觀經濟學框架的有效補充,並推動了經濟學理論進一步的完善。除弗里德曼外,另一位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羅伯特盧卡斯,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理論,對經濟周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由此獲得1995年諾貝爾經濟獎。盧卡斯的理論,使各國政府在執行反周期的經濟政策時,更重視對於投資者和消費者預期的管理。預期管理終於成為政府政策的重要一環。
預期為什麼重要?因為它可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如果對經濟前景預期樂觀,則信心高漲,消費和投資增長都動力十足;與之相反,預期悲觀,則信心喪失,於是消費和投資增長下降導致經濟下滑。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股票市場上的參與者就是實體經濟中的消費者和投資者。所以,對於宏觀經濟的預期,會影響到投資者信心,進而會影響到股票的估值。如果說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信心和實體經濟中的信心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在於,股票投資者可以不持有股票或融資持有股票,而實體經濟中的消費大部分是穩定的必須消費,投資也有延續性。所以,反映經濟發展速度的GDP變動相對緩和而持續,而股票市場則會劇烈波動並時有反復。
所以,研究一個股票市場的未來趨勢,必須研究投資者對於宏觀經濟的信心如何演化,並時刻記住,這個信心的變化會在股票市場上被放大。股票市場中反映投資者信心的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市盈率。而從歷史數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市盈率的大幅度周期性波動。對於很多堅信買入並持有策略的人來說,要接受信心對於股票價格的影響遠大於理性分析這個觀點的確有點難。不過,這個觀點至少在短期內是對的。(凱恩斯說,長期我們都死了)。為研究投資者信心,各種信心指數開始大行其道。其中,既有反映實體經濟的消費者信心指數,PMI(采購經理人指數),OECD領先指數等,也有反映貨幣供應和金融市場環境的貨幣供應指標體系,還有專門針對股票市場的悲觀指數等等。這些指標從不同側面揭示了人們對於未來的預期和信心變化,因此也具有良好的預報經濟波動的功能。有趣的是,歷史經驗表明,股票指數就是非常好的一個領先經濟的指標。通常股票市場領先於GDP1-2個季度見頂或見底。所以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僅僅關注經濟領先指標遠遠不夠,能夠領先股票市場的指標才尤為重要。比如,新屋開工率可以領先GDP,但常常滯後於股票市場上房地產股票的表現。
能夠領先於股票市場的指標有哪些?可以說很多。正統的指標包括貨幣供應量,畢竟金融環境變得寬松是實體經濟恢復的必要條件;另一個指標是國債收益率,當國債的收益率快速下降直到變得毫無吸引力時,一方面表明金融系統流動性改善,另一方面代表風險溢價的被動上升,從而提升風險資產相對於無風險資產的吸引力,等等。至於草根的指標就更多了,比如前幾年有人數證券營業部投資者的人頭來看人氣,也算是一種平民文化。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草根指標中最有趣的就是賣方分析師對於上市公司未來一年盈利的預期變化。當分析師們開始連續大幅下調盈利預測時,證明分析師們變得越來越悲觀,一旦其預期達到最悲觀的時刻,通常市場就見底了。
投資者如果利用上面提到的幾個指標來試著判斷一下市場未來的方向,可能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如果能夠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研究開發一套指標體系並有效運用於市場,則還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盡管很難。將這些指標運用到目前的A股市場,我的判斷是A股再創新低的幾率較小,未來指數會在政府政策刺激和經濟運行下行趨勢兩股力量的對抗下展開區間震盪,行業間分化相對較大,聰明的投資者會贏利。只有當政策和宏觀經濟趨勢變化兩股力量方向一致時,股市才能重新走牛。不過,那可能要等到2009年中期以後了。

❹ 哪些因素影響企業對經濟周期的敏感度

一、外部因素也稱外部環境。企業外部環境是對企業外部的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等的總稱。企業戰略重新評審不僅要對企業當前使命、目標、戰略、政策進行評價,而且要對企業環境進行分析,以確定其中所存在的關鍵戰略要素。企業環境包括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兩部分,企業外部環境由存在於組織外部、通常短期內不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所控制的變數所構成。企業內部環境由存在於組織內部、通常短期內不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所控制的變數所構成,具體包括企業的組織結構、文化、資源三部分。
二、市場因素的影響
1、外部分析:戰略環境分析、企業經營活動分析。
戰略環境分析是指對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競爭環境進行分析,以發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途徑和手段。戰略環境分析是企業戰略管理的基礎,戰略環境分析主要包括:宏觀環境分析、行業環境分析和企業內部條件分析。其中宏觀環境分析、行業環境分析屬於外部環境分析。
2、行業環境分析。 行業是由生產的產品非常相近的,在競爭過敗碧改程中相互影響的一組企業構成的。行業環境分析是指對企業經營業務所處行業的行業結構、行業內企業的行為方式、行業平均績效水平、行業競爭程度和利潤潛力等進行分析的過程。行業環境對身處其中的企業影響遠大於總體環境影響,進行行業環境分析非常重要。行業分析的主要內容為:分析行業主要經濟特徵、變革因素、行業總需求情況等內容。
企業內部因素。企業經營活動分析是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環節。一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其經營觀念、經營方法和經營思路上。
其察判中主要方面有:慧拍1、企業的中長期發展戰略。2、企業的產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否適銷對路。3、產品的信譽和形象,售後服務。4、企業經營者的素質及企業文化的定位。5、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體制等,6、企業規模和行業前景。7、後備人才等。

❺ 經濟周期波動的原因

經濟周期波動是指總體經濟活動沿著經濟增長的總體趨勢而出現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在經濟的復甦和繁榮階段,經濟上可能出現的一般特徵是,伴隨經濟增長速度的持續的提高,投資持續的增長,產量不斷的提高,市場需求旺盛,就業機會增多,企業利潤,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都有不同的提高,但也常常伴隨著通貨膨脹。
經濟波動的一般原因:投資率的變動,消費需求的變動,技術進步的狀況,預期的變化,經濟體制的變動。

❻ 為什麼會產生經濟周期,產生的原因是什麽

周期源於經濟體系內部——收入、成本、投資在市場機製作用下的必然現象。

1、純貨幣理論

該理論主要由英國經濟學家霍特里(R.Hawtrey)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純貨幣理論認為貨幣供應量和貨幣洞皮碰流通度直接決定了名義國民收入的波動,而且經濟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張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著重要的作用。

2、投資過度理論

投資過度理論把經濟的周期性循環歸因於投資過度。由於投資過多,與消費品生產相對比,資本品生產發展過快。資本品生產的過度發展促使經濟進入繁榮階段,但資本品過度生產從握殲而導致的過剩又會促進經濟進入蕭條階段。

3、消費不足理論

消費不足理論的出現較為久遠。早期有西斯蒙第和馬爾薩斯,近代則以霍布森為代表。該理論把經濟的衰退歸因於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社會對消費品生產的增長。

這種不足又根據源於國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過度儲蓄。該理論一個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釋了經濟周期危機產生的原因,而未說明其他三個階段。因而在周期理論中,它並不佔有重要位置。

4、心理理論

心理理論和投資過度理論是緊密相聯的。該理論認為經濟的循環周期取決於投資,而投資大小主要取決於業主對未來的預期。而預期卻是一種心理現象,而心理現象又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因此,經濟波動的最終原因取決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

當預期樂觀時,增加投資,經濟步入復甦與繁榮,當預期悲觀時,減少投資,經濟則陷入衰退與蕭條。隨著人們情緒的變化,經濟也就周期性地發生波動。

(6)如何影響經濟周期擴展閱讀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家們越來越多地關心經濟形勢,也就是 「經濟大氣候」的變化。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好壞,既受其內部條件的影響,又受其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影響。

一個企業,無力決定它的外部環境,但可以通過內部條件的改善,來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充分利用外部環境,並在一定范圍內,改變自己的小環境,以增強自身活力,擴大市場佔有率。

因此,作為企業家對經濟周期波動必須了解、把握,並能制訂相應的對策來適應周期的波動,否則將在波動中喪失生機。

經濟周期的特徵:

(1)經濟周期不可避免。

(2)經濟周期是經濟活動總體性、全局性的波動。

(3)一個周期由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階段組成。

(4)周期的長短由周期的具體性質所決定。

繁榮,即經濟活動擴張納談或向上的階段(高漲);

衰退,即由繁榮轉向蕭條的過渡階段(危機);

蕭條,即經濟活動收縮或向下的階段;

復甦,即由蕭條轉向繁榮的過渡階段。

❼ 經濟為什麼呈現周期性

分類: 資源共享 >> 文檔/報告共享
問題描述:

我們老師說不管什麼社會制度下經濟呈現周期性的繁榮和蕭條

著是為什麼?

解析:

一、歷史上經濟周期理論

經濟周期為何會產生?長期以來西方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在凱恩斯主義形成之前的一些主要經濟周期理論有:純貨幣周期理論、投資過度周期理論、創新周期理論、消費不足周期理論、心理周期理論和太陽黑子周期理論等等幾十種。這些經濟周期理論,從對回答經濟周期根源來說,可以分為外生經濟周期理論與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兩大類。

外生經濟周期理論認為,經濟周期的根源在於經濟之外的某些因素的變動。例如,創新理論認為是創新引起了經濟周期性波動。太陽黑子理論認為是太陽黑子的變化影響了農業生產與整個經濟而引起了經濟周期性波動。非貨幣投資過度理論認為是新領土開拓、技術發明或人口增加等所引起的投資過度導致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政治性周期理論則認為 *** 出於政治目的的(如選舉等),周期性地制止爬行的通貨膨脹或用通貨膨脹來消滅失業引起了經濟周期。此外,還有用戰爭、革命、移民、偶然事件等來解釋經濟周期的。這種理論並不否認經濟中內在因素(如投資等)的重要性,但它們強調引起這些因素變動的根本原因在經濟體系之外,而且,這些外生因素本身並不受經濟因素的影響。

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在經濟體系之內尋找經濟周期自發地運動的因素。 這種理論並不否認外生因素對經濟的沖擊作用,但它強調經濟中這種周期性的波動是經濟體系內的因素引起的。因此,每一次繁榮都為下一次蕭條創造了條件。這些經濟體系內的因素自發地運動就引起了周期性波動。例如,貨幣理論認為,經濟周期是由於銀行貨幣與信用交替地擴大與緊縮所引起的,而這種貨幣與信用的運動,又是一個經濟本身所形成的自發過程。貨幣投資過度理論認為,是過度的投資引起了繁榮與蕭條的交替,而投資過度的根源又在於貨幣與信用的擴張。心理理論認為,人的樂觀或悲觀的預期是周期性波動的原因,而引起這種心理預期變動的則是經濟因素。消費理論則把經濟周期,特別是生產過剩危機的發生,歸因於由於收入分配不平等而造成的消費不足,等等。

二、現代經濟周期理論概況

現代經濟周期理論是宏觀經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來解釋經濟周期。

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中心,所以就把經濟周期理論作為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動態化。凱恩斯主義學派的經濟周期理論有這樣幾個特徵。

第一,國民收入的水平取決於總需求,因而引起國民收入波動的主要原因仍在於總需求。以總需求分析為中心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理論的特徵之一。

第二,在總需求中,消費占的比例相當大,但根據現代經濟學家的理論與經驗研究,消費在長期中是相當穩定的。消費中的短期變動,尤其是耐用品的消費變動,對經濟周期也有影響,但並不是主要原因。 *** 支出是一種可以人為控制的因素,凈出口所佔的比例很小。這樣,經濟周期的原因就在於投資的變動。所以說,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理論是以投資分析為中心的,都是要分析投資變動的原因及其對經濟周期的影響。

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周期理論都是由凱恩斯關於國民收入決定的分析出發的,但分析的方法與角度不同,結論也不同。例如,英國經濟學家N·卡爾多從凱恩斯的儲蓄-投資關系出發,分析了事前投資、事後投資、事先儲蓄和事後儲蓄之間的差異如何引起經濟周期。美國經濟學家P·薩繆爾遜的乘數-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論則分析了投資與產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引起周期性波動,等等。

除了凱恩斯主義之外,貨幣主義與理性預期學派也提出了自己的經濟周期理論。貨幣主義者強調了貨幣因素的作用。從貨幣量變動對經濟的影響,解釋了經濟周期。理性預期學派則強調了預期失誤是經濟周期的原因。此外,激進政治經濟學派、新自由主義者等都提出過經濟周期理論。

這些經濟周期理論之間盡管千差萬別,但有兩點是相同的。第一,強調了內生因素,即經濟因素引起經濟周期的關鍵作用。即使是外生因素給經濟帶來沖擊,這些外生因素也要通過內生因素才能起作用。從這種意義上說,現代經濟周期理論是內生經濟周期理論。第二,強調了在市場經濟中經濟周期存在的必然性。

第三節 乘數—加速原理

在現代經濟周期理論中,乘數—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經濟周期理論是最重要的一種經濟周期理論,這里作一介紹。

一、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是凱恩斯的繼承者們對凱恩斯投資理論的重要補充和發展。他們認為,投資是影響經濟周期波動的主要因素,但凱恩斯只考慮到投資對於收入和就業所產生的影響,而沒有進一步考慮到當收入和就業增加以後,反過來對投資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後凱恩斯主義主流經濟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漢森認為,投資增長通過乘數的作用會引起總收入或總供給的增加,而總收入或總供給增加以後,將引起消費的增加,消費品數量的增加又會引起投資的再增加。這種由於收入變動而引起的投資就是 「引致投資」。漢森指出,不僅如此,而且這種投資增長的速度要比總收入或總供給增長的速度快,收入或消費需求的增加必然引起投資若干倍的增加,而收入或消費需求的減少必然引起投資若干倍的減少,這就是所謂「加速原理」的含義。

可見,在國民經濟中,投資與國民收入是相互影響的。乘數原理說明了投資變動對國民收入變動的影響,而加速原理要說明的是國民收入變動對投資變動的影響。所以說,加速原理是論證投資取決於國民收入(或產量)變動率的理論。

現代西方經濟學家就是用這種乘數和加速數的交織作用來解釋經濟周期現象的。當然,這只是對經濟周期進行的多種解釋中的一種。

❽ 什麼是經濟周期

什麼是經濟周期 ?
經濟周期是指國民經濟運行中所呈現的一起一落、擴張與收縮不斷交替的波浪式運動過程。經濟周期不是從人類社會一嫌碰開始就有的現象,不是商品經濟所特有的范疇,也不是資本主義經濟所獨具的規律。正如馬克思所說,它是「現代工業特有的生活過程」。這種過程,「我們在人類過去的任何時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幼年時期也不可能出現。」商品經濟中賣與買即供與求的脫節,只包含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可能性,而不是現實性。形成和影響經濟周期的因素和條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物質性因素和條件就是現代工業社會中固定資產投資與孫者啟大工業生產所具有的、在較短時間內的急劇膨脹力與收縮力。這種膨脹力與收縮力在以農業、畜牧業、工場手工業為主的社會中是不具備的。在我國,從1953年起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和工業化建設,也就開始了「現代工業特有的生活過程」。

我國的經濟周期在改革開放前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改革開放前,其突出特點是大起大落,且表現為古典型周期。古典型周期是指在經濟周期的下降階段,國民經濟產出總量絕對下降,即出現負增長。在經濟周期的下降階段,如果國民經濟產出總量並不絕對下降,而是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減緩,則為增長型周期。改則如革開放後,我國經濟周期的特點為波動幅度減緩,並由古典型轉變為增長型。但是,每個周期的上升階段都歷時很短,則是改革開放前後的經濟周期共有的特點。

一個經濟周期包括上升與下降兩個階段。在一個典型的增長型周期中,上升階段又可分為經濟增長率的回升期和超速期,下降階段又可分為經濟增長率的回落期和低速期。從我國1989年—2003年的情況看(見表),1989年、1990年經濟增長率分別為4.1%和3.8%,這是一個低速期﹔1991年上升為9.2%,是一個回升期﹔1992年迅速上升到14.2%的高峰,是一個超速期﹔1993年—1997年,經濟增長率每年平均下降1個百分點,屬於回落期。1998年—2002年,為抵禦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和世界主要國家同步陷入衰退的影響以及克服國內需求不足,我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使經濟增長保持了平均7.6%的速度。這與我國歷史上以往的低速期相比,或與世界上主要國家的同期相比,均表現為較快增長﹔而從經濟周期的角度看,這一速度還略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因此,這幾年成為一個特殊的位勢較高的「低速期」。2003年第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明顯加快,增長率回升到9.9%﹔第二季度受非典影響,為6.7%﹔第三季度又很快回升到9.1%﹔全年預計為8.5%。這就進入了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具體說是進入了上升階段的回升期。

對經濟周期不能做機械的理解。縱觀國內外的歷史情況,沒有兩個經濟周期是完全相同的。但各個經濟周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周期內的各個階段又各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徵。就經濟周期上升階段的回升期來說,其一般性總體特徵是:經濟增長率由低轉高,開始回升﹔社會投資開始加速﹔物價總水平開始由降轉升。具體地說,回升期兼具其前面低速期和後面超速期的雙重特徵。如在投資方面,一些帶頭行業的投資增長會大

大加速,呈現超速期的「過熱」特徵﹔而另一些行業的投資則可能還處於低水平,甚至負增長,呈現低速期的「偏冷」特徵。在物價方面,一些商品的價格上升得很快,而另一些商品的價格還處於低位,甚至繼續下降。就我國2003年的情況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23%,而一些帶頭行業如鋼材、汽車、電解鋁、水泥、紡織等,它們的投資增長已超過100%,這樣必定會有一些行業的投資仍處於停滯之中。同時,部分生產資料的價格開始大幅上漲,而有些商品的價格仍處於下降之中。這就是說,在經濟周期上升階段的回升期,在不同行業的投資和不同商品的價格方面,以及不同地區的經濟增長之間,呈現出有升有降、有快有慢、有熱有冷的不同表現。如果只看到現象的一個方面,就會認為是「過熱」﹔只看到另一個方面,就會認為「尚未過熱」。只有從回升期的雙重特徵出發,才能把握當前經濟走勢的特點。而在經濟周期上升階段的超速期或經濟周期的下降階段,它們的特徵較為清晰。

,參考: people/BIG5/jingji/8215/30934/30935/2252121,The economic cycle are predictable long-term pattern changes in national ine. As for business cycles, the economic cycle has four (similar) stages:
- expion
- prosperity
- contraction
- recession
After a recession, an expion can start again. Some economists believe that major stock price movement patterns precede the stages of the economic cycle.,

❾ 經濟周期的成因

對於經濟周期這一個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經濟學家們提出了多種解釋,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和外生經濟周期理論兩類。

1、內生經濟周期理論

內生經濟周期理論認為是經濟體系的內部因素導致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這類理論並不否認經濟體系外部因素對經濟的沖擊作用,但它強調經濟中這種周期性波動是經濟體系內的因素引起的。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包含許多理論。

(1)乘數—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乘數—加速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該模型在試圖把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結合在一起對經濟周期作出解釋的同時,特別強調投資變動的影響。假設收入增長時,人們會購買更多的產品和勞務,從而整個社會的產品和勞務銷售數量增加。銷售量的增長會促進投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而投資的增長又使國民收入增長,從而銷售數量再次上升。如此循環往復,國民收入不斷增大,於是使社會處於經濟周期的擴張階段。

然而,社會的資源總是有限的,收入的增長遲早會達到資源所能容許的峰頂。一旦經濟達到經濟周期的峰頂,收入不再增長,從而銷售量也不再增長。銷售量增長的停止意味著投資量的下降。由於投資的下降,收入減少,從而銷售量也因之而減少。又根據加速原理,銷售量的減少使得投資進一步地減少,而投資的下降又使國民收入進一步下降。如此循環往復,國民收入會持續下降。這樣,社會便處伍啟於經濟周期的衰退階段。收入的持續下降使社會最終達到經濟周期的谷底。這時,由於衰退階段的長時期負投資,生產設備的逐年減少,仍在經營的一部分企業會感到有必要更新設備,這樣,投資開始增加,收入開始上升,上升的國民收入通過加速原理又一次使經濟進入擴張階段,於是,一次新的經濟周期又開始了。

(2)純貨幣理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周期是一種純粹的貨幣現象。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大和緊縮信用所造成。在發達的市場體系中,流通工具是指銀行的各種信用工具,商人運用的資本主要來自於銀行信用。當銀行體系降低利率、擴大信用時,商人就會向銀行增加借款,從而增加向生產者的訂貨。這樣就引起了生產的擴張和收入的增長,而收入的增長又引起對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價上升,經濟活動繼續擴大,經濟進入繁榮階段。但是銀行擴大信用的能力並不是無辯橘嫌限的,當銀行體系被迫停止信用擴張,轉而收縮信用時,商人得不到貸款,就會減少訂貨,由此出現了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進入了蕭條階段。在蕭條時期,資金逐漸回到銀行,銀行可以通過某些途徑來擴大信用,促進經濟復甦。根據這一理論,其他非貨幣因素也會引起局部的蕭條,但只有貨幣因素才能引起普遍的蕭條。

(3)投資過度理論

該理論認為,由於各種原因的存在,導致了投資的增加,這種增加會引起經濟繁榮,繁榮首先表現為資本品(即生產資料)需求的增加以及資本品價格的上升。這就更加刺激了對資攜手本品的投資,資本品生產的過度發展引起了消費品生產的減少,從而形成結構的失衡。而資本品生產過多必將引起資本品過剩,於是出現了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進入了蕭條。也就是說,過度增加投資引發了經濟周期性波動。

(4)消費不足理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中出現蕭條與危機是因為社會對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消費品的供給,而消費需求不足又引起資本品需求不足,進而導致生產過剩危機。消費不足的根源主要是國民收入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窮困人口購買力不足和富裕人口的過度儲蓄。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理論,主要用於解釋經濟周期中危機階段的出現以及生產過剩的原因,並沒有成為解釋經濟周期整個過程的理論。

2、外生經濟周期理論

與內生經濟周期理論不同,外生經濟周期理論認為是經濟體系外部的因素導致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這種理論並不否認經濟中的內在因素(如投資、貨幣等)的重要性,但它們強調引起經濟周期性波動的根本原因在經濟體系之外。比較有代表性的外生經濟周期理論有創新經濟周期理論。

創新經濟周期理論源於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是企業家實行對生產要素的新的組合,即把一種從未有過的關於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流轉。那麼如何才實現生產要素的新的結合呢?有兩條途徑:一是進行技術創新,導致生產要素比例變化,如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二是進行制度創新,通過制度創新來激發生產要素的生產潛力,如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實行年工資制度等。

這種理論首先用創新來解釋繁榮和衰退,這就是,創新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創新者帶來了盈利,引起其他企業仿效,形成創新浪潮。創新浪潮使銀行信用擴張,對資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經濟繁榮。隨著創新的普及和盈利機會的消失,銀行信用緊縮,對資本品的需求減少,這就引起了經濟衰退,直到另一次創新出現,經濟再次繁榮。

但經濟周期實際上包括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創新理論用創新引起的「第二次浪潮」來解釋這一點。在第一次浪潮中,創新引起了對資本品 需求的擴大和銀行信用的擴張,這就促進了生產資本品的部門擴張,進而又促進了生產消費品的部門擴張。這種擴張引起物價普遍上升,投資機會增加,也會出現了投資活動,這就是第二次浪潮。它是第一次浪潮的反應,然而,這兩次浪潮有重大的區別,即第二次浪潮中許多投資機會與本部門的創新無關。這樣,在第二次浪潮中包含了失誤和過度投資行為,這就在衰退之後出現了另一個失衡的階段——蕭條。蕭條發生後,第二次浪潮的反應逐漸消除,經濟轉向復甦,要使經濟從復甦進入繁榮還有待於新的創新的出現。

熊彼特根據這種理論解釋了長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他認為,重大的技術創新(如蒸汽機、煉鋼和汽車製造等)對經濟增長有長期的影響,這些創新引起的繁榮時間長,繁榮之後的衰退也長,從而所引起的經濟周期就長,形成了長周期。中等創新所引起的經濟繁榮及隨之而來的衰退則形成了中周期,那些不很重要的小創新則只能引起短周期。

我們面對經濟波動,真的無能為力嗎?其實也不盡然。和1929年大危機相比,我們現在應對危機的能力和知識已經強大很多。我們對經濟運行機制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對於危機的規避和危機發生的應對也早已大大強過從前。企業和個人更加了解經濟周期的規律和各類資產在周期中的表現,可以做出使自己受經濟波動影響更小的決策,政府在更加了解經濟周期規律,也可以進行更為有效的調控政策。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不確定性和理性局限兩個基本的事實仍舊無法迴避,也就是說,理論上講,經濟波動依然不可避免。就像約瑟夫·熊皮特1939年說的,「周期並不像扁桃體那樣,是可以單獨摘除的東西,而是像心跳一樣,是有機體的核心」。

經濟周期雖然逃不開,但我們也無需因此悲觀。「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周期中會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我們現在或者可能很富有,『巍然屹立』,或者可能非常貧窮。但是,無論處於種境地,我們都會更加明智」。

❿ 根據實際經濟周期理論,什麼引起了經濟周期

實際經濟周期理論認為,技術沖擊引起的勞動跨期替代是引起經濟波動最重要的核心傳播機制。

當出現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正向技術沖擊時,企業的生產函數將發生改變,答蠢產量與利潤將增加。從而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對資本品的需求,需要生產資本品櫻舉辯的投資繼續增加,即為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生產出所需的資本品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需要進行連續投資,從而帶來勞動投入增加,產生工資效應、利率效應與財富效應。
即出現技術沖擊時,實際工資水平將上漲,在勞動跨期替代存在的條件下,理性的消費者將在實際工資水平高時增加勞動供給,減少閑暇,收入提高,按照生命周期與永久收入假說,消費將增加,經濟處於繁榮時期。
而技術沖擊減弱實際工資水平低時,增加閑暇,減少勞動供給,經濟衰退。初始技術進步對經濟的沖擊在勞動跨期替代作用下擴散與持續,形成了較大幅度的經濟波動。利率效應,就是當產量增加,投資需求提高時,利率水平將提高,更高的利率水平將引致消費者提供更多勞動增加收入與儲蓄,既提高了勞動供給,又增加了可轉移為投資的儲蓄。財富效應,由於工資效應與利率效應以及產量增加可能引脊缺起價格水平下降,將使得消費者的財富增加,從而提高消費水平。當然財富的增加也有可能帶來勞動供給的下降。
但當發生暫時性的正面技術沖擊時,抑制勞動供給的財富效應較小,工資效應與利率效應較大,最終導致勞動供給增加。正是在這些投入產出的相互作用機制下,放大了技術沖擊震動對當前生產所產生的影響,引起了經濟較大幅度的波動。

閱讀全文

與如何影響經濟周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肥有哪些澡堂有美女 瀏覽:373
哪些故事中寫到中國的傳統習俗 瀏覽:854
復試農業經濟考什麼 瀏覽:205
健康肥宅水什麼意思 瀏覽:707
婚姻如何管理的 瀏覽:624
和金牛男怎麼才會幸福 瀏覽:273
幸福用車電話號碼是多少 瀏覽:446
鳳慶縣城哪裡有美女玩 瀏覽:339
婚姻幸福的人怎麼樣 瀏覽:674
愛情里什麼叫愛 瀏覽:774
天道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37
健康之星怎麼寫簡要事跡 瀏覽:939
朗誦稿作品幸福的家怎麼寫 瀏覽:949
月薪多少才算經濟自由 瀏覽:876
過上幸福的生活英語怎麼翻譯 瀏覽:822
怎麼從支付寶查婚姻 瀏覽:897
拼多多三萬步換多少健康金 瀏覽:174
哪個產業是現在經濟的重要特徵 瀏覽:86
寶雞市幸福園中學怎麼走 瀏覽:748
揚州市健康證有哪些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