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市場把控
市場把控,是指市場營銷管理者經常檢查市場營銷計劃的執行情況,看看計劃與實際是否一致,如頃譽果不一致或沒有完成計劃,就要找出原因所在,並採取適當措施和正確行動,以保證市場營銷計劃的完成。
市場經濟供求規律: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上升,需求下敗乎桐降,從而達到暫時的平衡。這正是所謂市場象「看不見的手」,支配著經濟活動。當然,市場也有失靈的時候,壟斷的形成,公共品(基礎設施建設,國防)的需求,經濟活動中的「經濟危機」的誕生就是佐證,於是乎出現了「凱恩斯主義」的盛行,人們傾向於利用政府來宏觀調控干預經濟活動,從而保證市場的有效運行。宏觀經濟政策包括了財政政策察坦(稅收,政府支出--如國家購買和轉移支付等),貨幣政策(利息,匯率等金融手段)。所以,簡單的闡述一種價格現象的原因往往是不夠全面,經濟學是一門科學,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眼光來理解這個社會,理解我們生存的環境,從而更全面地了解我們自己。
❷ 經濟學家更喜歡用哪種方式來糾正市場失靈
針對市場失靈的原因,更喜歡採取不同的矯正措施:
(1)為了消除壟斷的影響,政府可以採取反壟斷政策。針對不同形式的壟斷,政府可以分別或同時採取行業的重新組合和處罰等手段,而這些手段往往是依據反壟斷法來執行。
對反壟斷法及其執行的進一步說明。
行業的管制主要是對那些不適合於過度競爭的壟斷行業,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業所採取的補救措施。 這時,政府往往在保留壟斷的條件下,對壟斷行業實行價格控制或者價格和產量的雙重控制、稅收或補貼以及國家直接經營等管制措施。 對上述政策的進一步說明。
(2)解決公共物品的供給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場失靈的關鍵。做到這一點,可以依靠市場和非市場的集體決策兩種方式。慎伍 利用市場決定公共物品的最優供給量的過程是通過消費者在既定收入和對公共物品偏好的條件下的個體需求曲線,在既定的供給量下加總所有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培孝跡格,從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 然後,根據公共物品的生產成本得出的供給曲線與該需求曲線的均衡,決定公共物品的最優供給量。
公共物品供給量也可以利用具有集體性、非市場性和規則性特點的公共選擇。
公共選擇的規則多採用一致同意和多數票規則配並。
(3)外部經濟效果是造成市場失靈的重要原因。解決這一問題的政策主要包括:稅收和補貼、政府直接調節以及明確產權和談判三種手段。
稅收和補貼政策是向施加負的外部經濟效果的廠商徵收恰好等於邊際外部成本的稅收,而給予產生正的外部經濟效果的廠商等於邊際外部利益的補貼的一種手段,目的是使得廠商以社會收益和社會成本進行決策。 直接調節是政府通過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強行控制外部經濟影響,也可以將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經濟單位合並。
供參考。
❸ 第1章:微觀經濟學原理 - 經濟學十大原理
家庭成員誰負債做飯、上班、打掃家務都有分工,社會也必須找到某種方法決定將要做哪些工作以及誰來做這些工作。社會需要一些人種糧食、做衣服、開發軟體等,一旦社會分配了人們(以及土地、建築物和機器)去做各種工作,它就必然需要將他們生產的物品與服務進行分配。社會必須決定誰吃魚子醬、誰吃土豆,它也必須決定誰將開法拉利而誰將坐公共汽車。
所以家庭、企業、社會、國家都需找到一種方法來配置資源,將資源放在合適的地方產生最大價值,使整個團體獲得最大收益。教育體系是往企業、社會輸送專業人才的主要方式,小學、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研究生、博士都可以提供相應的專業技能,承擔企業工作,有些工作內容比較基礎得到的報酬少、有些工作需要較高技能得到的報酬豐富,通過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才完成,即可自動完成社會資源配置。
由於資源是稀缺的,社會資源的管理尤為重要。稀缺性是指社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經濟學是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資源如何配置是由眾多家庭和企業共同選擇的,經濟學家研究人們如何做出決策:做多少工作、購買什麼、儲蓄多少、如何把儲蓄用於投資、人們如何相互影響,例如買者和賣者如何共同決定物品的銷售價格和銷售量,分析影響整個經濟的力量和趨勢,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長、失業率、價格上升的速度等。
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面對稀缺資源如何配置,就會讓人進行權衡取捨,例如時間規劃、資金配置。
社會還面臨一種權衡取捨是在效率和平等之間,效率是指社會能從其稀缺資源中得到最大利益。平等是指將這些利益平均的分配給社會成員。效率是指如何將蛋糕做得越來越大,平等是指如何分割這塊蛋糕。
原理二:機會成本 -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由於面臨權衡取捨,決策者就需要比較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的成本與收益。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理性人:系統而有目的的盡最大努力實現其目標。
邊際變動: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
邊際收益:增加一單位物品獲得的收益,取決於一個人已經擁有多少這種物品,越稀有的物品邊際收益越大
邊際成本:增加一單位物品付出的成本
當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時,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這種行為。
人願意給鑽石比水支付更高的錢,是因為一個人對任何一種物品的支付意願都基於其增加一單位該物品所獲得的邊際收益。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激勵是引起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某種東西(例如懲罰或獎勵的預期)。
原理五:貿易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
貿易使得每個人都可以專門從事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通過與其他人進行貿易,人們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各種各樣的物品與服務。
不應該只看到表面的競爭關系,還要看到潛在的合作關系。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20世紀80年代蘇聯解體是20世紀世界上最重大的變化之一,當時蘇聯施行的是中央計劃經濟,由政府作為決策者決定社會生產什麼物品、生產多少、由誰生產,只有政府才能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福利的方式組織經濟活動。
目前大部分中央計劃經濟國家已經放棄了這種制度,使用的是市場價經濟,中央計劃中的決策被企業和家庭的決策所取代。由企業決定僱傭誰和生產什麼,家庭決定為哪家企業工作,用自己的收入購買什麼。這些企業和家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價格和利己引導者他們的決策。
作為買者和賣者決策的結果,市場價格既反映了一種物品的社會價值,也反映了生產該物品的社會成本。
由於政府缺乏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量和產品成本等關鍵信息,當政府組織價格根據供求狀況自發調整時,就限制了看不見的手對組成經濟的家庭和企業的決策進行協調的能力。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既然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如此強大,那為什麼還需要政府呢?學習經濟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我們對政府政策的適當作用於范圍的認識。
原因之一是只有在政府實施規則並維持對市場經濟至關重要的制度時,看不見的手才能施展魔力。也就是政府負責維持市場的安定和合法性,看不見的手負責調控市場運行,例如產權制度,保障個人可以擁有和控制稀缺資源。
原因之二是政府幹預經濟並改變人們自己選擇的資源配置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或促進平等。
當市場失靈時,市場並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當發生外部性時,一個企業從中獲利,但是卻危害了周圍人的福利,例如身體時,市場是無法起作用的。
當稀缺資源在面對市場勢力時,單個人或公司不適當的影響了市場價格,發生了損失公共利益的現象。
在這兩種情況下,需要政府設計良好的公共政策以提高經濟效率。
看不見的手帶來了有效率的產出,但是不能消除經濟福利上巨大的不對稱。例如所得稅和福利制度的目標就是要實現更平等的經濟福利分配。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服務的能力
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別都可以歸因於各國生產率,即每一單位勞動投入所生產的物品與服務數量的差別。
一國生產率的增長率決定了它的平均收入的增長率。
當考慮任何一項政策如何影響生活水平時,關鍵問題是這項政策如何影響我們生產物品與服務的能力。為了提高生活水平,決策者需要通過讓工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擁有生產物品與服務需要的工具以及獲得最好的技術來提高生產率。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各國經濟決策人會把保持低通貨膨脹作為目標之一。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取捨
- 當經濟中貨幣量增加刺激了社會的整體支出水平,增加了對物品與服務的需求
- 需求的增加隨著時間推移,會引起企業提高物價,但同時也會擴大經營,僱傭更多工人,生產更多物品與服務
- 僱傭更多工人意味著更少的失業
所以在整個經濟范圍內一種最終的權衡取捨是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經濟活動無規律,經濟周期是就業和生產等經濟活動的波動。
決策者可以通過改變政府支出量、稅收量和發行的貨幣量來影響對物品和服務的總需求。需求的變動反過來又影響經濟在短期中所經歷的通貨膨脹和失業的組合。
為了降低失業率,需要刺激總需求,激發企業的生產動力,僱傭更多的工人,擴大生產,但是會造成通貨膨脹,引起物價上升;
為了降低通貨膨脹,需要降低總需求,最終會削弱企業的生產動力,造成失業率上升;
預期通貨膨脹率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相交。
先降低失業率的效果:增加貨幣供給,提高總需求,物價水平上升(A -> B),失業率降低,實際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通貨膨脹率,當人們習慣了這種較高的通貨膨脹率,也提高了預期通貨膨脹;當預期通貨膨脹提高時,工資和產品價格也會更高,導致菲利普斯曲線往右移動(B -> C),這時通貨膨脹高於A點,但是失業水平和A點相同。即決策者只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在長期中,更快的擴大總需求將引起更高的通貨膨脹,而失業沒有任何減少。
先降低通貨膨脹的效果:減少貨幣供給,降低總需求,物價水平下降,引起失業增加(A -> B),這一點有較低的通貨膨脹和較高的失業,當人們逐漸知道物價上升會較緩慢時,預期通貨膨脹會下降,短期菲利普斯曲線也向左移動,經濟從B點到C,此時的通貨膨脹低於最初的A點,而失業又回到了自然失業率。因此一個國家如果想降低通貨膨脹率,就必然要忍受一個高失業和低產量的時代。
更多詳細介紹可見宏觀經濟學第35章: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❹ 市場經濟是由什麼調節政府對市場調節的手段有哪幾種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市場調節與政府幹預,自由競爭與宏觀調控,是緊密相聯、相互交織、缺一不可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市場機制的完全有效性只有在嚴格的假說條件下才成立,而政府幹預的完美無缺同樣也僅僅與「理想的政府」相聯系。也就是說,市場調節與政府幹預都不是萬能的,都有內在的缺陷和失靈、失敗的客觀可能,關鍵是尋求經濟及社會發展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的最佳結合點,使得政府幹預在匡正和糾補市場失靈的同時,避免和克服政府失靈,這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市場失靈使政府的積極干預成為必要
西方發達國家及一批後發現代化國家市場經濟的實際歷程和政府職能的演化軌跡表明,市場調節這只「看不見的手」有其能,也有其不能。一方面,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經濟運行機制和資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機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優勢:~是經濟利益的刺激性。市場主體的利益驅動和自由競爭形成~種強勁的動力,它極大地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生產技術、生產組織和產品結構的不斷創新,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二是市場決策的靈活性。在市場經濟中,生產者和消費者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分散決策結構,對供求的變化能及時作出靈活有效的反應,較快地實現供需平衡,減少資源的浪費,提高決策的效率。三是市場信息的有效性。高效率的分配資源要求充分利用經濟中的各種信息。而以價格體系為主要內容的信息結構能夠使每一個經濟活動參與者獲得簡單、明晰、高效的信息,並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從而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的合理性。此外,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還有利於避免和減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敗等。但是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場自身是難以克服的,完全摒棄政府幹預的市場調節會使其缺陷大於優勢,導致「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因而必須藉助凌駕於市場之上的力量――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來糾補市場失靈。
(-)市場不能保持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和穩定協調的發展
市場調節實現的經濟均衡是一種事後調節並通過分散決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當程度的自發性和盲目性,由此產生周期性的經濟波動和經濟總量的失衡。在糧食生產、牲畜養殖等生產周期較長的產業部門更會發生典型的「蛛網波動」。此外,市場經濟中個人的理性選擇在個別產業、個別市場中可以有效地調節供求關系,但個人的理性選擇的綜合效果卻可能導致集體性的非理性行為,如當經濟發生通貨膨脹時,作為理性的個人自然會作出理性的選擇――增加支出購買商品,而每個人的理性選擇所產生的效果便是集體的非理性選擇
――維持乃至加劇通貨膨脹;同樣,經濟蕭條時,也會因每個個體的理性選擇――減少支出而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行為――維持乃至加劇經濟蕭條。再者,市場主體在激烈的競爭中,為了謀求最大的利潤,往往把資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風險小的產業,導致產業結構不合理。這就需要政府運用計劃,利用財政、貨幣、信貸、匯率、優惠、制裁等政策措施。經濟杠桿和法律手段,特別是採取「相機抉擇」的宏觀調節政策,適時改變市場運行的變數和參數,以減少經濟波動的幅度和頻率,同時通過制定發展戰略、發展計劃和產業政策,對若乾重要領域進行投資來引導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優化產業結構,保持宏觀經濟穩定與經濟總量平衡。
(二)自由放任的市場競爭最終必然會走向自己的反面――壟斷
因為生產的邊際成本決定市場價格,生產成本的水平使市場主體在市場的競爭中處於不同地位,進而導致某些處於有利形勢的企業逐漸占據壟斷地位。同時為了獲得規模經濟效益,一些市場主體往往通過聯合、合並、兼並的手段,形成對市場的壟斷,從而導致對市場競爭機制的扭曲.使其不能發揮自發而有效的調控功能,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um)即資源配置的最優化,也就成為純粹的假設,因此壟斷被視為市場經濟的「阿基里斯之題」。這就需要政府充當公益人,對市場主體的競爭予以適當的引導、限制,如制定反壟斷法或反托拉斯法、價格管制、控制壟斷程度等。這方面西方發達國家百年來的經驗教訓多有可供我們借鑒之處。這對市場秩序不健全、轉軌中的經濟體制還帶有某些行政壟斷痕跡的我國來說,政府對於促進市場發育和建立市場公平競爭程序負有更加重大的責任。這突出表現在政府應立足制度創新,盡快建立和完善公平競爭的規范體系和政策框架,加頒行全國性的反壟斷法(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已先後制定出一批地方性的反壟斷法規)與已經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配套,防止可能發生的並遏止已經出現的各種形式的壟斷。
(三)市場機制無法補償和糾正經濟外在效應
所謂外在效應 (exter nality),按照經濟學家貝格、費舍爾等人的看法,是指「單個的生產決策或消費決策直接地影響了他人的生產或消費,其過程不是通過市場」。也就是說,外在效應是獨立於市場機制之外的客觀存在,它不能通過市場機制自動消弱或消除,往往需要藉助市場機制之外的力量予以校正和彌補。顯然,經濟外在效應意味著有些市場主體可以無償地取得外部經濟性(external-economies),而有些當事人蒙受外部不經濟性(external diseconmies)造成的損失卻得不到補償。前者常見於經濟生活中的「搭便車」(freeride)現象,即消費公共教育、公用基礎設施、國防建設等公共產品(public goods)而不分擔其成本,後者如工廠排放污染物會對附近居民或者企業造成損失,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來和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以及司空見慣的隨處抽煙等。這類外在效應和搭便車一般不可能通過市場價格表現出來,當然也就無法通過市場交換的途徑加以糾正。通過意識形態信念和道德教育固然能夠使之弱化,但作用畢竟有限。只有通過國家稅收或補貼政策或行政管制如特定的排污標准及徵收污染費以及在公共場所不準吸煙等規定,使外部效應內在化,最大限度地減輕經濟發展和市場化過程的外在效應,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四)市場機制無力於組織與實現公共產品的供給
所謂公共產品,是指那些能夠同時供許多人共同享用的產品和勞務,並且供給它的成本與享用它的效果,並不隨車用它的人數規模的變化而變化,如公共設施、環境保護、文化科學教育、醫葯、衛生。外交、國防等。正是因為公共產品具有消費的非排它性和非對抗性特徵,一個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不會導致別人對該產品的減少,於是只要有公共產品存在,大家都可以消費。這樣一方面公共產品的供給固然需要成本,這種費用理應由受益者分攤,但
另一方面,「它一旦被生產出來,生產者就無法決策誰來得到它」,即公共產品的供給一經形成,就無法排斥不為其付費的消費者,於是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如前所述的經濟外在世以及由此而出現的「搭便車者」。更嚴重的是.既然若此,人人都希望別人來提供公共產品,而自己坐享其成,其結果便很可能是大家都不提供公共產品。而缺乏必要的公共產品,就不能社會經濟的客觀需要,大大降低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這就需要政府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組織和實現公共產品的供給,並對其使用進行監管。
(五)市場分配機制會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貧富兩極分化
一般說來.市場能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和生產力的發展.但不能自動帶來社會分配結構的均衡和公正。奉行等價交換、公平競爭原則的市場分配機制卻由於各地區、各部門(行業)、各單位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人的自然稟賦、教養素質及其所處社會驟條件的不同,造成其收入水平的差別,產生事實上學的不平等,而競爭規律往往具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財富越來越集中的「馬太效應」,導致收入在貧富之間、發達與落後地區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此外,市場調節本身不能保障充分就業,而失業現象更加劇了貧富懸殊,這對經濟持續增長是個極大的出協:少數巨富控制經濟命脈;潛在的資金外流;眾多的貧困者導致社會總消費的不足,從而市場難以發育等等。更嚴重的是,過度的貧富分化「不僅削弱了社會的內聚力,而且培養了不公正,因而不可避免地破壞了維系社會的政治紐帶。民眾……進而可能要求發生激烈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的變動」。經濟比較落後、收入偏低的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還可能會造成民族矛盾的激化。
(六)市場不能自發界定市場主體的產權邊界和利益分界,實現經濟秩序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個人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各種經濟行為的方式及其目的的實現固然受到市場各種變數(原材料成本、價格、可用的勞動力、供求狀況等)的支配,並且這些變數以其特有的規律(即有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而自發形成的市場運行規律,亦即亞當斯密所說的「看不見的手」,它通過主體的獨立意志、自由選擇、平等互利等一系列市場原則表現出來。)調整著他們的行為,自發地實現著某種程度的經濟秩序;但是作為經濟人以謀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市場主體又總是在密切、廣泛、復雜、細致的經濟聯系中進行競爭,產生利益矛盾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而當事人自己以及市場本身否具備劃分市場主體產權邊界和利益界限的機制,更不具備化解沖突的能力。這就需要以社會公共權力為後盾的政府充當仲裁人,設定體現和保障市場原則的「游戲規劃」,即以政策或法律的形式明晰界定和保護產權關系的不同利益主體的權利,保證市場交易的效率和公正性。再進一步地說,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殘酷性容易誘發人們鋌而走險,產生非法侵犯他人權益的犯罪行為,擾亂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對此,市場主體更是無能為力。只有政府運用國家暴力作後盾才能防止和打擊
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如通過資格認定、行政許可等制度預防經濟違法犯罪的發生,並嚴格依法查處經濟違法犯罪行為,確保市場機制運行的基本秩序及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此外,在制定適當的對外政策,爭取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和平國際環境,開拓本國商品市場和吸引外資,保護本國總體的和長遠的經濟利益等方面,政府無疑也具有市場所無法承擔的而又為現代市場經濟良性運行所必需的功能。
上述市場調節機制的缺陷和失靈,為政府幹預經濟活動讓出了空間,也正因為如此,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已經成為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正如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所說;「當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取代市場來組織一個復雜的大型經濟。問題是,市場既無心臟,也無頭腦,它沒有良心,也不會思考,沒有什麼顧忌。所以。要通過政府制定政策,糾正某些由市場帶來的經濟缺陷」。因此,「現代經濟是市場和政府稅收、支出和調節這只看得見的手的混合體」。
二、政府失靈又決定了政府幹預必須適度、有效
市場失靈為政府幹預提供了基本依據,但是,政府幹預也非萬能,同樣存在著「政府失靈」(government failure)的可能性,用林德布洛姆的話說就是政府『識有粗大的拇指,而無其他手指」。政府失靈一方面表現為政府的無效干預,即政府宏觀調控的范圍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選擇失當,不能夠彌補「市場失靈」維持市場機制正常運行的合理需要。比如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力.缺乏保護公平競爭的法律法規和措施,對基礎設施、公共產品投資不足,政策工具選擇上失當,不能正確運用行政指令性手段等,結果也就不能彌補和糾正市場失靈;另一方面,則表現為政府的過度干預,即政府幹預的范圍和力度,超過了彌補「市場失靈」和維持市場機制正常運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預的方向不對路,形式選擇失當,比如不合理的限制性規章制度過多過細,公共產品生產的比重過大,公共設施超前過度;對各種政策工具選擇及搭配不適當,過多地運用行政指令性手段干預市場內部運行秩序,結果非但不能糾正市場失靈,反而抑制了市場機制的正常運作。
那麼,為什麼政府幹預會失靈呢?或者說,導致政府失靈的根源是什麼?
(一)政府幹預的公正性並非必然。政府幹預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它應該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化身對市場運行進行公正無私的調控,公共選擇學派把政府官員視作亞當?斯密所說的「經濟人」這一假設,固然有失之偏頗之處,但現實中的政府的確不總是那麼高尚,政府機構謀求內部私利而非公共利益的所謂「內在效應」(interalities)現象在資本主義國家的「金元」政治中有著淋漓盡致的表現。在社會主義國家,同樣在理論上不能完全排除政府機構的「內在效應」可能性,在實踐中,少數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更時有發生。政府部門這種追求私利的「內在效應」必然極大地影響政府幹預下的資源配置的優化,如同外在效應成為市場失靈的一個原因一樣,「內在效應」則市政府失靈的一個重要根源。
(二)政府某些干預行為的效率較低。與市場機制不同,政府幹預首先具有不以直接盈利為目的的公共性。政府為彌補市場失靈而直接干預的領域往往是那些投資大、收益慢且少的公共產品,其供給一般是以非價格為特徵的,即政府不能通過明確價格的交換從供給對象那裡直接收取費用,而主要是依靠財政支出維持其生產和經營,很難計較其成本,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驅動。
其次,政府幹預還具有壟斷性。政府所處的「某些迫切需要的公共產品(例如國防、警察、消防、公路)的壟斷供給者的地位」決定著只有政府才擁有從外部對市場的整體運行進行干預或調控的職能和權力。這種沒有競爭的壟斷極易使政府喪失對效率、效益的追求。最後,政府幹預還需要具有高度的協調性。政府實施調控的組織體系是由政府眾多機構或部門構成的,這些機構部門間的職權劃分、協調配合、部門觀點,都影響著調控體系的運轉效率。
(三)政府幹預易引發政府規模的膨脹。政府要承擔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干預職能,包括組織公共產品的供給,維持社會經濟秩序等等,自然需要履行這一職能的相應機構和人員。柏林大學教授阿道夫?瓦格納早在19世紀就提出:政府就其本性而言,有一種天然的擴張傾向,特別是其干預社會經濟活動的公共部門在數量上和重要性上都具有一種內在的擴大趨勢,它被西方經濟學界稱為「公共活動遞增的瓦格納定律」。政府的這種內在擴張性與社會對公共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更相契合,極易導致政府幹預職能擴展和強化及其機構和人員的增長,由此而造成越來越大的預算規模和財政赤字,成為政府幹預的昂貴成本。
(四)政府幹預為尋租行為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尋租是個人或團體為了爭取自身經濟利益而對政府決策或政府施加影響,以爭取有利於自身的再分配的一種非生產性活動(即不增加任何社會財富和福利),如企業通過合法特別是非法的形式向政府爭取優惠特惠,通過尋求政府對現有干預政策的改變而獲得政府特許或其他政治庇護,壟斷性地使用某種市場緊缺物資等。在這種情況下,大權在握的政府官員極有可能「受非法提供的金錢或其他報酬引誘,做出有利於提供報酬的人從而損害公眾和公眾利益的行為」。可見尋租因政府幹預成為可能(政府幹預因此被稱為「租之母腹」),又必然因這種干預的過度且缺乏規范和監督而成為現實。其主要危害在於「不僅使生產經營者提高經濟效率的動力消失,而且還極易導致整個經濟的資源大量地耗費於尋租活動,並且通過賄賂和宗派活動增大經濟中的交易費用。」從而成為政府幹預失靈的一個重要根源。
(五)政府失靈還常源於政府決策的失誤。政府對社會經濟活動的干預,實際上是一個涉及面很廣、錯綜復雜的決策過程(或者說是公共政策的制訂和執行過程)。正確的決策必須以充分可靠的信息為依據。但由於這種信息是在無數分散的個體行為者之間發生和傳遞,政府很難完全佔有,加之現代社會化市場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增加了政府對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分析處理的難度。此種情況很容易導致政府決策的失誤,並必然對市場經濟的運作產生難以挽回的負面影響。正確的決策還需要決策者具備很高的素質。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必須基於對市場運行狀況的准確判斷,制定調控政策,採取必要手段,這在實踐中是有相當難度的。即使判斷准確,政策工具選擇和搭配適當,於預力度也很難確定。而於預不足與干預過度,均會造成「政府失靈」。而現實中的政府官員很多並不具備上述決策素質和能力,這必然影響政府於預的效率和效果。
正因為政府的干預存在著上述缺陷,所以讓政府幹預成為替代市場的主導力量,其結果只能導致「政府失靈」,用「失靈的政府」去干預「失靈的市場」必然是敗上加敗,使失靈的市場進一步失靈。但客觀存在的市場失靈又需要政府的積極干預,「守夜人」似的「消極」政府同樣無補於市場失靈,同樣會造成政府失靈。因此,政府不幹預或干預乏力與政府於預過度均在摒棄之列。現實而合理的政府與市場間的關系應是在保證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前提下,以政府的干預之長彌補市場調節之短,同時又以市場調節之長來克服政府幹預之短,從而實現市場調節和政府幹預二無機制最優組合,即經濟學家所推崇的「凸性組合」。為此,就需要政府從最大限度地消除導致政府失靈的根源入手,針對政府失靈的兩個方面,採取切實措施(如確定有中國特色的政府經濟職能雙向重塑的總體思路;從理順政府利益關系入手保證政府幹預的公正、超脫;規范政府於預職能及行為;加強對政府調控行為的監督;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程度;把競爭機制弓隊政府調控的某些領域等),在克服和矯正市場失靈的同時,更要防止和糾補政府失靈。 贊同0| 評論 檢舉 | 2011-1-16 17:31 熱心網友
第一,從經濟上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以公有制為主體、包括私人經濟在內的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條件下運行的市場經濟。現在,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市場經濟,都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一些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原來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多是和私有化同時進行的。我國則是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實行市場經濟的。既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又要實行市場經濟,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因此,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必須堅持和完善多種多樣的公有制經濟形式,理順國家與企業的關系和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這樣,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混合所有制結構,特別是國有及由國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幹企業,將會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保證國民經濟的合理布局,節約資源和市場有序運行。
第二,從政治上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由政府有力地進行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現代化建設,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社會的安定,民主的發展,都要依靠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必然四分五裂,一事無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條戰線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都是在黨的領導下的。在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經途徑,是一項艱難的開創性事業,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可能取得成功。同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必須有政府的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通過經濟社會政策、經濟法規、計劃指導和必要的行政管理,為市場經濟創造一個穩定、安全、有序、公正的社會經濟環境。
第三,從奮斗目標上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原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以私有制為基礎,財產的私人佔有必然導致私人資本的無限擴張和社會的兩極分化。而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雖然允許合理的收入差距,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最終是要達到共同富裕,不致於導致兩極分化,「富的越富,貧的越貧」。這是因為:(1)公有制經濟為主體會使私人資本的膨脹受到制度的限制,憑借私人資本參與分配會被限制在一定范圍,避免私人資本的擴張。(2)經濟技術的發展,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有助於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減少不同地區、不同企業之間的非勞動因素造成的個人收入差距。(3)政府為了確保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性質,會通過各種宏觀調控手段,來防止和糾正收入差距的過分擴大,保證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回答完畢。
❺ 從經濟學的角度定義市場,通常將市場劃分為哪幾種
分為完全競爭市場和不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有寡頭、壟斷競爭和壟斷。
1.完全競爭市場(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又叫作純粹競爭市場,是指競爭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一種市場結構。在這種市場類型中,買賣人數眾多,買者和賣者是價格的接受者,資源可自由流動,市場完全由「看不見的手」
進行調節,政府對市場不作任何干預,只起維護社會安定和抵禦外來侵略的作用,承擔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
2.在西方也稱寡頭壟斷,是指一種商品的生產和銷售有少數幾家大廠商所控制的市場結構。寡頭市場具有以下特徵:
廠商數量少,廠商相互依存,價格穩定,廠商進出不易。
在現實經濟中,寡頭壟斷常見於重工業部門,如汽車,鋼鐵,造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飛機製造,航空運輸等部門。
3.壟斷競爭是一種介於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市場組織形式,在這種市場中,既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又具有壟斷的因素。壟斷競爭市場是指一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又不是完全壟斷的市場,是處於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一種市場。
4.壟斷市場,是一種與競爭市場相對立的極端形式的市場類型。壟斷市場也叫做純粹壟斷市場或完全壟斷市場。壟斷一詞出自於希臘語,意思是「一個銷售者」,也就是指某一個人控制了一個產品的全部市場供給。因而,完全壟斷市場,就是指只有唯一一個供給者的市場類型。
這些是屬於微觀經濟學的,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就給我留言。
❻ 什麼控制了我國醫葯市場
市場需求控制了我國醫葯市場。根據睜改經濟學的原理,需求量大則產量也會增加。需求攜慶決定了產量悉隱判。根據這個原理,市場需求控制了我國醫葯市場。
❼ 價格控制的兩種類型是什麼(經濟學)
價格控制的兩種類型:
1、最高價格。即規定商品或服務的最高價格。
2、最低價格。即規定商品或服務的最低價格。
控制價格是政府對市場上核簡的商品或服務進行價格管制所形成的有行政約束力的價格水平。一般而言,價格因市場的供求關系而自動調節。當市場的這種價格自動調節機制遭到破壞,商品或服務的市場價格嚴腔豎重偏離其價值,而損害到消費者的利益和經濟體的整體利益,影響到公平和效率時,政府採取行政措施直接管制價格水平。
影響:
在市場上,產品的供求和價格隨時都在自動調整。政府對價格實行管制,導致管制價格與改圓褲市場價格不一致,有可能破壞市場機制的功能。
管制價格存在的不良影響:1、資源使用不當 2、產品分配不公 3、產品質量變異 4、黑市交易盛行
❽ 根據經濟學劃分市場結構的標准說明四種市場類型的特點
1、完全競爭市場:在廠商數量上完全競爭市場廠商數量有無數個,只要有居民居住的地方就會有農產品市場。
2、壟斷競爭市場:在廠商數量上壟斷競爭市場廠商數量有很多,飲料、牙膏等等品牌非常多。在產品差異上這一市場類型所生產的產品有一定的差異,每個廠商生產的飲料、牙膏成分均有所不同。
3、寡頭壟斷市場:在廠商數量上這類市場只有幾個,如通信行業只有移動,聯通,電信三家。在進退難易程度上,由於這類市場被少數幾個廠商所壟斷,所以進出都有嚴格的限制,並非某個廠商想進來就可以隨意進來。
4、完全壟斷市場:在廠商數量上,只有唯一的廠商壟斷整個行業,廠商數量是唯一的。在產品差異上,由於整個市場上只有一家生產該產品,所以在市場上是沒有與其相競爭的產品的。
(8)經濟學什麼控制市場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劃分市場結構的第一個標準是市場集中率,即大企業對市場的控製程度。如果一個市場上大企業的控製程度高,這個市場的壟斷程度就高,反之,如果一個市場上沒什麼大企業,大企業的控製程度低,這個市場的競爭程度就高。
企業對市場程度的大小取決於一個市場上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如果一個市場上企業數量少,而且每個企業規模都巨大,企業就可以通過產量來控制市場,市場上企業數量多而且每個企業規模又小,少數企業就難以控制一個市場。
❾ 政府如何控制市場
國家對國民經濟總量進行的調節與控制。是保證社會再生產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管理經濟的重要職能。在中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抑制通貨膨脹,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優化,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宏觀調控主要運用價格、稅收、信貸、匯率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什麼叫宏觀調控?經濟學家理解這個詞就是宏觀經濟政策。但實際應用上,它的含義是模糊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有經濟研究部門叫宏觀調節部,表明在當時的經濟形勢下對宏觀調節還有一點敬畏,後來改稱了「宏觀調控」,好像我們對經濟的控制越來越加強了。宏觀調控最近一段時間又演變為一個長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在任何時候都要存在。這種提法把「宏觀調控」的意思模糊了,因為宏觀經濟政策在經濟學上就是短期的。
(1)宏觀調控是指政府對宏觀經濟運行進行干預和調節,以達到一定的目標。
(2)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是:
第一,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是實現國家長遠戰略目標的首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條件。因森蘆此,促進經濟增長是宏觀調控的最重要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是在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中實現的。因此,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必須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使之達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的情況如何,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繫到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促進充分就業是我國政府的責任。我國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一方面勞動供給數量龐大,另一方面勞動力需求顯得有限。因此必須堅持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長期將增加就業的宏觀調控目標落到實處,並嚴格控制人口和勞動力增長。就業的增加取決於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的就此賣帶業彈性。要增加就業,首先要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這是增加就業的基礎。同時還必須提高就業彈性。為了提高就業彈性,要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要大力推進城鎮化,加快小城鎮建設。
第三,穩定物價。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波動是價格發揮調節作用的形式。但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對經濟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價大幅上升和通貨膨脹,會刺激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片面追求數量擴張,經濟效益下降;如果物價下降和通貨緊縮,則會抑制投資,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市場決定,但政府可以運用貨幣等經濟手段對價格進行調節,必要時也可以採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亂漲價、打擊價格配歲欺詐),以保持價格的基本穩定,避免價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由於各種交易所引起的貨幣收付或以貨幣表示的財產的轉移。
⒈含義: 宏觀調控是國家運用計劃、法規、政策等手段,對經濟運行狀態和經濟關系進行干預和調整,把微觀經濟活動納入國民經濟宏觀發展軌道,及時糾正經濟運行中的偏離宏觀目標的傾向,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⒉調控的主體:國家機關,主要是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
⒊特點:宏觀而不是微觀,間接而不是直接。
⒋採取宏觀調控的手段通常有:
(1)法律手段與經濟政策,如:調整稅率、金融、財政補貼等;
(2)計劃指導,如:國家大的投資規劃,或在某些行業和領域實行配額制度;
(3)行政手段,如利用工商、商檢、衛生檢疫、海關等部門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產與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