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內經濟學會議 哪些
對普通人影響很大的國內經濟會議就是政治局會議,在2018年底的會議上提出:要提振市場信心,促進形成國內的強大市場。然後2019年2月份到4月份的那一撥大牛市,大家都有目共睹。
2019年剛開的會議上沒有2018年底的那種提振市場信心的提法了。不過提到了加快建設先嗲話經濟體系。
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而在今年7月的政治局會議提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貳』 什麼持經濟,什麼持會議
關於2016年的中國經濟狀況,的確出現了許多令人擔憂的現象,誠如你所說的,許多行業的經營狀況都在下滑,其原因十分復雜,會持續多久?會怎樣轉變?探討如下:
1、許多行業不景氣的原因。不景氣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投資強度持續加大(例如2015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驚人的55萬億元),使得許多行業生產的產品(或服務)數量激增,導致由原來的「供不應求」轉變為「供過於求」,形成「產能過剩」,企業訂單不足,而龐大的「固定成本」卻一點也不能少攤,使企業盈利減少。
眾所周知,當企業獲得的訂單減少、實際產量低於「盈虧平衡點」時,企業就會虧損,而產能過剩使得全行業訂單不足甚至許多企業的產量低於盈虧平衡點產量而虧損,就造成某個行業或許多行業經濟不景氣(下滑),進而影響到全國的宏觀經濟狀況不景氣。
第二個原因,是受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影響。中國是一個外貿型國家,早已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外貿總量佔到全世界貿易總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我們的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歐盟、日本等都長期經濟衰退,也加劇了中國的經濟下滑。
2、宏觀經濟不景氣的狀況會持續多久?
長期以來,美國經濟增長率不足3%,但沒人認為美國經濟會崩潰吧?事實上美國穩坐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因此,中國經濟即使再下降一些,只要長期維持增長率3-4%(目前是6%左右),維持經濟穩定是完全可能的。畢竟我們的經濟基數已經很大,居全球第二,不大可能一直維持像以前我們經濟基數不大時那麼大的增長比例。而且近年來我們的工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相對先進的製造業和完善的配套體系和發達的交通運輸體系已經幫助我們穩定佔領了世界經濟很大一塊市場,還有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這也是世界500強爭先恐後要打入中國的主要原因)做支撐,因此,哪怕不景氣時間再持續幾年,都不會有大的崩潰性威脅。事實上一國的購買能力不可能迅速大幅度增長,面對巨大的產能過剩,在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出口的情況下,宏觀經濟不景氣的狀況很可能成為「新常態」。必須做好長期、艱苦的思想准備,一邊做好產業調整、技術進步工作,一邊耐心等待購買力的「自然增長」,加上我們堅信宏觀經濟畢竟服從「周期性」規律,有經濟波谷就一定會有經濟波峰,耐心等待下一個全球經濟波峰的出現。
3、中國經濟會轉變成怎麼樣?
你知道,拉動中國經濟是「三駕馬車」,即固定資產投資、國內消費、外貿出口。
這三駕馬車中,雖然出口下降,但固定資產投資依然維持60萬億元以上的規模,國內消費強勁(高鐵常常一票難求、公路上充斥滿了無數私家小轎車、大小飯店人頭攢動、超市熱銷、房地產銷售量維持巨量等等),都說明了至少還有「兩駕馬車」拉動力強勁,中國經濟增長的勢頭就可以勉強維持。而且外貿出口雖然下降,但畢竟還有十幾萬億元的出口量,畢竟也安排了無數就業崗位、也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對未來展望,例如,高鐵需求量會擴大,那造高鐵需要鋼鐵吧,高鐵的訂單就一定會有相當部分資金轉化為鋼鐵廠的訂單,也會擴散成為高鐵設計院訂單、製造電子控制設備企業的訂單,大家在生產中都需要用電,就會擴散成電廠訂單、進而擴散成煤礦的訂單,連帶擴散到相關的服務業、甚至銀行都會因為這么多訂單的資金往來而發展起來,國民經濟一盤棋是不是就都活了?
同理,目前資金投入的20%左右是進入了房地產行業,蓋房子,需要大量鋼鐵、水泥,那自然帶動鋼鐵廠乃至鐵礦山、水泥廠、發電廠、煤炭企業的一系列「乘數效應」的發揮,同樣帶動國民經濟一盤棋走活。
綜上,多年來積累的固定資產投入、技術研發的投入,使中國的生產製造能力擴大百倍,而國民的購買力暫時還趕不上產品製造的速度,所以出現產能過剩、供大於求、宏觀經濟不景氣,但也應該看到這些不景氣背後存在一個對未來有利的巨大優勢,這就是我們積累了強大的製造業和相應的技術人才的培養,為中國長遠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或「硬體條件」,如果能在軟實力或技術上利用產能過剩而形成的產業結構調整機遇,我們依然可以保持國際上最強大的工業、經濟大國地位。
『叄』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是什麼
會議認為,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准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歷經艱難險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的結果。
會議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5年持續奮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躍上新的大台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只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作出正確決策,確定最優路徑,並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堅定「四個自信」。
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就一定能夠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發揮出攻堅克難、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能量;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只要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在抗擊大風險中創造出大機遇。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
會議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要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要辦好自己的事,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嚴密防範各種風險挑戰。要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會議強調,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
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會議指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系,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
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要更加註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3)會議經濟是什麼擴展閱讀:
會議確定,2021年要抓好以下重點任務。
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
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要規范科技倫理,樹立良好學風和作風,引導科研人員專心致志、扎實進取。
二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要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要加強頂層設計、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強化共性技術供給,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三是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要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要增強投資增長後勁,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要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領域的引導和撬動作用。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要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要加強統一規劃和宏觀指導,統籌好產業布局,避免新興產業重復建設。
四是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要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要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要放寬市場准入,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建設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要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要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要大力提升國內監管能力和水平,完善安全審查機制,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國家安全。
五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佔補平衡。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六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范發展,健全數字規則。
要完善平台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七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
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八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
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肆』 與經濟有關的大會有什麼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博鰲亞洲論壇 達沃斯論壇 G8峰會 G20峰會 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伍』 經濟工作會議2021要點是什麼
要點一: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持續推進。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斗的結果。
要點二:經濟發展面臨的三重壓力
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做強經濟基礎,增強能力,堅持多邊主義,主動對標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要點三:積累經濟工作的規律性
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沉著應對重大挑戰,步調一致向前進。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全黨都要聚精會神貫徹執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2022年經濟工作部署
—是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
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註重精準、可持續。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二是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各類所有制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強化契約精神,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
三是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暢通國內大循環,重在突破供給約束堵點,重在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要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路。
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陸』 中央經濟會議的主要內容及精神
會議確定,要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1、一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適應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必然要求,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
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把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各級領導幹部的一個重要尺度。
2、二是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要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政策、資金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措施,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鞏固脫貧成果。
要建立機制,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要重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相關治理機制,抓好源頭防控。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
3、三是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要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要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有效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線,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增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能力,更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4、四是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
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
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要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5、五是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狠抓農業生產保障供給,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
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
6、六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加快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要改革土地計劃管理方式,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會議強調,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多措並舉保持就業形勢穩定。要依靠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6)會議經濟是什麼擴展閱讀
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在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精準脫貧成效顯著,金融風險有效防控,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改革開放邁出重要步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會議指出,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在工作中,我們形成一些重要認識:必須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貫穿於宏觀調控全過程;
必須從系統論出發優化經濟治理方式,加強全局觀念,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必須善於通過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讓各類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和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第一線奮勇拼搏;必須強化風險意識,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柒』 狹義和廣義的會議經濟分別是什麼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理論提出,是本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情。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並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願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
『捌』 什麼是會議經濟,它是通過哪些方面盈利的。具體是怎麼樣盈利的
我國每年舉辦會議多達幾千萬個,涵蓋公司會議、政府會議、事業單位會議和社團會議四大類,經濟產值近萬億元。通過組織會議而產生的與會人員的車船費開支、食宿開支、文印開支等等。提供就業崗位,拉動貨物貿易流通。
『玖』 中國政府重要經濟工作會議有哪些
中國經濟工作會議一般都在每年12月份,開會多是總結該年的經濟工作並相應布置下一年的經濟工作。
『拾』 2012年中國經濟會議內容是什麼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12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明確了2012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大政方針、五項主要任務,並對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和有關重大問題作出具體部署。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穩」字當頭,會議認為,推動明年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會議提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表明了中央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會議還提出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表明鼓勵實體經濟發展、抑制各種投機活動將成為調控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