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危機給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
此次金融危機發端於美國,但由於美元的特殊地位與影響,迅速波及了整個世界並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沖舉頃擊。綜合各方觀點,其主要表現在:
(一)金融機構面臨嚴重的經營危機與信用危機
金融危機發生後,無論美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金融市場都是一片混亂。過度投資與放貸,大量金融衍生產品推出後監管失控,使銀行形成了大量不良資產,致使金融機構資金鏈斷裂,無法正常運轉。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全部消失,特別是具有150年歷史的雷曼兄弟投資公司的破產,使得世界各國銀行和投資人損失巨大,金融機構面臨嚴重的經營危機和信用危機。
(二)世界貨幣體系紊亂,各國貨幣匯率巨幅波動
金融危機發生後,各國貨幣匯率劇烈波動,給國際經營和外匯兌換帶來重大影響。
雖然在近期金融危機中美元表現強勢,但根據分析,美國為緩解經濟頹勢,可能會通過增加貨幣發行、降低利率等手段來刺激經濟,美元隨時可能停止升值而貶值。所以,兩種因裂答弊素互相作用的結果,不可避免地會加大美元與其他國家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和風險。
(三)部分國家財政發生危機,國家經濟瀕臨破產
金融危機發生後,部分國家經濟因對外依存度高、外匯儲備不足而受到嚴重沖擊。
在冰島,國家經濟瀕臨破產,不得不緊急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俄羅斯求援。
其它如波蘭、匈牙利、烏克蘭、哈薩克、巴基斯坦和阿根廷等國家經濟亦瀕臨破產邊緣;一些製造東歐國家地產泡沫的西方銀行也將破產。
為了應對此次金融危機,各國政府不得不為銀行大量注資或收歸國有,但仍然難以避免大批金融機構倒閉和經濟衰退。
(四)世界經濟將步入一輪較長時間的衰退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金融系統的問題已經滲透到世界經濟體系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必然面臨一輪較長時間的衰退。其主要體現在:
1、訂單與消費急劇下降,眾多經濟實體面臨經營困境。以美國三大汽車巨頭和世界最大的花期銀行為代表的大企業集團都瀕臨破產,全球數以萬計的企業紛紛減產、降價或倒閉,世界經濟一片蕭條。金融風暴的沖擊已實實在在地打在商家身上,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未來的走向。
2、裁員加劇,失業率大幅上升。
美國最新經濟數字顯示,9月份企業裁員近16萬人,失業率達6.1%,創2001年「911」恐怖襲擊以來的最高點;金融業、製造業、建築業和許多服務行業就業人數普遍下降,僅華爾街金融行業失業人數就可能高達4萬人。
英國8月份3.25萬人失業,總計失業人數達172萬人,比例高達5.5%,創199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預測,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2009年全球失業人數將達到創記錄的2.1億。
3、世界各國股市連連暴跌。
自從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各國股市連連暴跌,大多下跌幅度在40-70%之間,給世界各國投資者帶來約30萬億美元的損失。人們的資本性財產遭受了肆族巨大的損失,這將嚴重影響人們的預期消費。
4、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
由於世界各國的消費預期大幅下降,對原材料的需求和各類產品的進口將大幅減少,原材料價格普遍巨幅下挫。原油從幾個月前的高位147美元下降到目前的50美元左右,有色金屬、鋼材、煤炭等各類原材料價格大多下跌40—60%,這對世界經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Ⅱ 經濟危機有什麼表現和影響
1:經濟危機的表現是: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大批生產企業、商店、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生產迅速下降,信用關系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 2:影響:摘要的一篇論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全球化影響》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在馬克思那裡是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這是由資本主義的生產大發展和私有制的內在矛盾決定的,資本主義發展到今天,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經濟已經是時代的特徵,我們要想在全球化中遠離經濟危機、獨善其身,已經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深刻地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社會主義中國要如何才能保護好自身,不會被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造成太大的干擾和影響,建設好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資本主義在二戰以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主要以第三次工作革命作為生產力水平的主要標志,在這一生春神液產力發展的同時,資本主義也進行了一定的制度調整,這些調整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甚至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還吸收了一些屬於社會主義的內容,使得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了更強的生命力。 但是不管資本主義的發展進行了什麼樣的調整,資本主義的性質都不會改變,只要資本主義還是以私有制為其制度的核心,那麼資本主義就不可能脫離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矛盾圈子,因為資本主義在私有制制度下的分配調整隻能是一種折中的方法,沒有辦法使得社會化大生產真正地得到充分的發展。本文主要著重研究全球化水平中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會怎麼樣影響全世界,而在全球化的經濟危機中作為不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中國,又將要怎麼樣才能調整好自身,使中國在經濟危機中得到穩定有序的發展。 戰後的資本主義大國,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得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直接成果,佔領了時代發展最前沿的技術要素,這也使得資本主義的制度上出現了封鎖技術出口的禁令,因為一旦其他國家可以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時,其他國家的發展也會突飛猛進。由此可知,資本主義國家由於在技術上占優,就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技術轉移,對於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過去由本國生產出來產品再尋瞎棚找發展中國家去進行銷售的情況一定不會再出現,因為此時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只要出口技術和資本就能獲得高於自己生產再銷售的利潤,因此,對於熟練地運用自己制定的經濟游戲規則的大國而言,利用資本到各國去投資再銷售到當地或其他國家,甚至於自己的國家一方面能獲得超額的利潤,還能使得本國的環境保護取得較大的進展,贏得本國人民的支持。 但是在時代發展的今天,特別是在美元主導的經濟中,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繼續享受全球其他國家為其生活成本買單的同時,只有處於一種赤字的狀態或是外貿上入超的狀態才可能實現,因為一旦美元通通地收回到本國,美扒物元就不可能成為世界貨幣了。與此同時,資本的輸出就會更多地表現為美元的輸出,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發行到全世界各地,同時由於金融業的高度發達使得外匯等各種市場發展得比較完備,美元在各國形成的儲備定然要找到一個出口,對於全球最發達的市場而言,沒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有投資價值了,因此,當前的許多經濟危機已經發展到了金融危機的水平。 危機一方面表現為直接的,另一方面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實在是太緊密了,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他的國家也是如此。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都會有相互間的貿易,這些貿易的涉及面廣,哪怕是一些發展水平一般的國家也可能有許多的投資在國外。這兩個方面的情況使得全球化中的經濟危機不僅演變得影響面大,而且是更多地集中在金融和資本層面的危機,這些危機比原來的經濟危機危害性要更大,因為這種經濟危機下的通貨變化情況往往會使一個國家陷入瀕臨崩潰的邊緣。 資本主義發展到當今,已經從普通的一國范圍內的生產相對過剩演變成了資本生產相對過剩。由於資本的逐利性,加之當今市場化和全球化水平進一步加快,資本會尋找任何一個有利可圖的地方去獲利。所以當前的經濟危機在全球化的影響是更值得關注的。 中國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發展中,已經走出了一條與過去傳統意義的社會主義不同的道路,這條道路的探索是需要極大的經濟智慧和政治智慧的,事實證明,今天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實踐是成功的,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設想下的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的理論探索原理的。 由於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堅持要開放,這使得中國的發展中充滿了全球化的因素,從中國的改革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發展到二十一世紀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一變化主要是以外貿水平為標志的。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相當高了,超過了百分之六十,這一變化說明中國一方面參與世界經濟的水平在提高,同時也說明中國面臨全球化的經濟危機時要更脆弱了,因為依賴了外國的發展比依賴國內的發展要更多。 2007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對於中國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可以看到在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美國在經濟上陷入低迷的時候,中國的外貿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但是由於改革和發展是需要一定過程的,中國要調整經濟經結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中完成,因此,要把經濟發展從有失偏頗的「兩架馬車」轉變為比較正常的「三架馬車」面臨的不僅僅是中國普通群眾生活水平較低的問題,還有中國企業在進出口上的利潤如何在國內實現的問題。中國的發展確實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刻,這一時刻要求中國做出比較深刻的調整。 中國由於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大手筆的國家轉移支付投資,使得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資本,中國的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在這一巨大的投資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然,首當其沖的就是中國如此巨大的投資規模是否會引起預後的通貨膨脹,會否使得中國的其他的消費被壓縮。從2010年的消費數據看來,中國的CPI已經出現了大幅的攀升,這意味著中國進行了後金融危機時代的通貨膨脹期。產生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當然是為了從危機中擺脫出來的直接政府投資,但是更重要的是,導致此次投資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的到來,這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國決策有可能會出現較大水平衰退的判斷,而作出了這樣的決定。但是不管如何說,中國做出的投資決定是和全球化下的經濟危機密切相關的,沒有此次金融危機就不會有中國的大手筆的國內投資。 雖然還有一些國家還沒有完全承認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但是通過此次的危機發展中的中國的表現,應該會使這些國家對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的水平有更新層面的認識,中國的市場化水平有了更高水平提升的同時,也使得全球化的經濟危機更容易影響中國的經濟,要從多方面地了解中國的全球化參與水平,這樣就不會出現對中國面對全球危機時的誤判。 中國的全球化水平和取得的成就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了。中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發展階段,要正常地處理好中國在全球化中面對的一系列問題,就要對中國的制度設計有更深刻的理解,還要對中國的全球化參與程度有更多的調查,使得中國真正地搞清楚如果世界上發生經濟危機,中國會受到多大的影響,這樣才不會使得中國在開展自救時矯枉過正,誤傷本國的經濟命脈。 中國由於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具有了市場經濟的市場的資源配置由市場進行調節,這種調節會使得政府能進行一定新的定位中,而不是既從事運動員,又從事裁判員,這樣的經濟制度會對中國的發展產生較大的示範作用;與此同時,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是具有高度有效的宏觀調控能力的,這種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及時性是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所不具備的。從此次各國的經濟寬松政策的運用上來看就能明顯地看出這種區別,中國可以快速地作出政府投資的策略,使得經濟在全球中最快速地恢復過來。 正是由於中國有這樣優勢,中國更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在全球化的經濟交往中可能面臨的巨大危險。如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這使得許多企業受制於其他國家的技術輸入,中國一方面要爭取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技術支持,因為自我研發的速度畢竟不可能趕上已經研發出的速度,如果一味地拒斥國外技術,而試圖自我快速研發,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同時,自我創新也必須要加快,中國對於自我創新的制度設計還有較多環節需要完善。這兩者是不能忽視的。中國的全球化的地位在現在已經佔了很大的份量了,特別是國內生產力已經躍居全球第二的今天,既要看到中國的成績,也要看到中國的發展過程中的結構的不完善。 最後,要加強對內影響評估。如果沒有對於全球化的經濟危機的評估,中國做出的決策不可能達到比較精準的水平,這樣會對中國的預後影響很大。如果一旦由於沒有對經濟影響作出評估,而是認為國外的經濟危機還不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放鬆了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就會使中國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錯失發展的機會。反之,過份地估計經濟危機的影響也可能全使我們出現後經濟危機的一系列後果。這些都是我們要警惕的。 希望能幫到你!
Ⅲ 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一、1929至1933年經濟危機的特點:
1.范圍特別廣: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主義,包括德日英法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2.持續時間長:1929-1933年持續4年。
3.破壞性大:使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1/3,國際貿易減少2/3,失業人口達3000萬以上。
二、1929至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
1.經濟危機引發了社會危機,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各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生活狀況惡化;
2.各種生產企業破產,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銀行倒閉,金融行業信譽下降,金融業損失慘重;
3.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各國社會動盪,法西斯主義登上歷史舞台。
三、1929-1933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是指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周期性生產過剩。它表現為產品大量積壓,企業紛紛倒閉,生產大幅度下降,失業人數劇增,信用關系嚴重破壞,整個社會經濟生活陷於混亂和癱瘓。1929年,經濟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隨即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續最久的世界經濟大危機。這次經濟危機對世界的經濟和政治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Ⅳ 經濟危機會造成什麼影響
經濟危機,首先是就業崗位減少,其次是收入下降,也有貨幣貶值的風險。國民經濟增長停滯。
Ⅳ 經濟危機的影響
經濟危機的後果可能是:
1、社會動亂;
2、國民經濟調節和經濟恢復;
3、政變。
經濟危機爆發,加劇了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現在:
1、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
2、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3、經濟危機進一步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派談明
4、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
(5)經濟危機受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解決途徑
兩極世界理論分析指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內部變革時期的經濟危機主要是通過擴大國內有效需求解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對外擴張時期的經濟危機主要是通過擴大國際有效需求解決。
主要分類
也就是生產能力過剩的危機。有的學者把經濟危機分為被動型危機與主動型塵告危機兩種類型。所謂被動型經濟危機是指該國宏觀經濟管理當局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現經濟的嚴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貨幣貶值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進而演化為經濟危機的情況。
被動型
指該國宏觀經濟管理當局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現經濟的嚴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貨幣貶值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進而演化為經濟危機的情況。如果危機的性質屬於這種被動型的,很難認為這種貨幣在危機之後還會回升,危機過程實際上是對該國貨幣價值重新尋求和確認的過程。
主動型
主動型危機是指宏觀經濟管理當局為了達到某種侍塌目的採取的政策行為的結果。危機的產生完全在管理當局的預料之中,危機或經濟衰退可以視作為改革的機會成本。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經濟危機
Ⅵ 經濟危機的影響是什麼
經濟危機,激化了社會矛盾。工人罷工此起彼伏,中小資產階級掀起陣陣抗議聲浪,整個資圓耐本主義世界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這次經濟大危機是一種普遍的國際現象,它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謹腔閉在封建主義和軍國主義影響較大的德國和日本所造成的後果更為嚴重。
危機期間,德國工業生產直線下降。1929~1932年,工業生產總值下降約40%,生產資料生產減少53%,消費品生產下降25.3%,出口總額減少69.1%,進口總額減少70%,國庫黃金儲備銳減4/5。
與此同時,失業人數迅速增加,1929年9月為130萬人,1932年秋天增加到600萬人。在此期間,城市中小商業者、企業主和手工業者的經濟地位動盪不定。許多工廠倒祥裂閉,中小企業大量破產。
根據德國官方統計,1928~1931年工廠倒閉總數由10595家上升到19254家,幾乎增長1倍。德國的官吏、職員和知識分子的收入及退休金也大大減少。政府規定自1932年1月底起,減少工資10~15%。1932年5月,工業部門只能容納原有職員的61.7%,絕大多數在職官吏工資也削減20.3%。德國政府還不斷削減社會保險費和補助金期限。
在經濟危機中,德國農民的生活狀況大大惡化。1932~1933年間,農業收入降至1913年以來最低數額。農業危機首先表現為農產品銷售困難。1928~1932年,農產品出售利潤由102億馬克下降到74億馬克,農業債務激增。在農業危機的沖擊下,小農戶都受到影響,就連有田250公頃以上的大地主也均負債。在債務重壓之下,農民被迫出賣地產,其貧困化程度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