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區域經濟發展
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一部分落後地區的經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中國地大物博,許多地區,特別是內陸省份的一部分仍然處於貧窮落後的狀態,影響著中國的全面經濟發展。因此,一定要著力解決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人才發展等方面的問題,為促進落後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好准備。本文將結合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特徵,談談應該如何提高其經濟的發展,以求在城鎮化進程中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⑵ 區域經濟怎麼協調發展
高雲龍委員:不同區域實行差別化扶持政策,有效引導生產要素合理流動
張大衛代表:重視生產布局、城市布局和人口布局結構的優化與協調
慕德貴代表:利用好區域協調發展對接平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劉學庫代表:實施區域規劃既要「硬接軌」,也要「軟接軌」
「經紀人快來了,快把果子弄好准備裝車!」一收到簡訊,李俊德便催促家人將自家的蘋果清點裝袋。李俊德是陝西洛川縣京兆鄉果農,近年來,伴隨著陝西果業的發展壯大,他家的收入逐年上升,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如今,與李俊德一樣,許多西部地區的老百姓都成為西部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的受益者。
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新跨越,隨著區域經濟板塊的聯動,從「單極突進」到「多輪驅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充分發揮各地特色和優勢,進一步提高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代表委員們表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走好全國一盤棋,不僅是局部問題,更是全局問題;不僅是緊迫的經濟問題,更是重大的政治問題。
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實現發展的互利雙贏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時期。
青海省副省長高雲龍委員說,由於地理環境、人口素質等多種因素制約,西部地區豐富的資源優勢並未真正轉化為發展優勢。多數西部省區與東部的絕對差距有進一步擴大趨勢,西部各省區之間的發展也極不平衡。
河南省副省長張大衛代表說,從經濟發展趨勢來看,點狀拉動一定會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到更大范圍的區域合作。因此,必須加強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消除市場壁壘,通過科學引導,促進要素流動、產業有序轉移,推動區域經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近年來,西部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東快西慢」漸漸變成了「西快東慢」,但中西部的經濟增長主要還是依靠高投入、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拉動。河北省發改委主任劉學庫代表認為,產業轉移必須注重把循環經濟理念貫穿到規劃、產業布局、項目建設等各個環節,努力構建產業內部、產業之間、產業與社會之間的循環經濟體系。
張大衛指出,在制定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時,要更加註重對中西部地區的指導,更加重視「三化」同步,更加重視生產布局、城市布局和人口布局結構的優化與協調。
「東部地區『騰籠換鳥』,西部地區『借梯登高』,區域間才能真正互利雙贏。」貴州省副省長慕德貴代表說,要利用好區域協調發展的對接平台,積極吸引資金、項目的同時,更加重視項目質量,抓住世界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推進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區域間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慕德貴說,由於發展不平衡,我國東、中、西部間財力差異較大,應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縮小區域間公共服務差距,使不同區域的居民能享受同等的醫療衛生條件、社會保障待遇和基礎教育條件等。
高雲龍說,目前我國區域政策制定的基本空間單元過大,在制定政策時,不少都是在重復或強調全國的普惠政策,真正有差別的政策種類少、力度小。比如財政轉移支付這樣的關鍵性政策,往往都是定性描述,實際可操作的細則並不多,對於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用有限。「不同區域間應實行差別化扶持政策,這樣才能有效引導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促進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方面是「民工荒」、「招工難」,另一方面卻是「就業難」,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勞動者素質、技能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張大衛認為,對於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和大量勞動力就地轉移的中西部地區,發展職業教育也是當務之急。中西部地區財政實力弱、教育水平低,國家必須盡快加大中西部地區教育資源投入,促進教育服務均等化。
高雲龍說,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還應積極發揮金融在推進區域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中的功能。要進一步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管理
,不斷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加快建立促進承接產業轉移的社會保障制度。
遵循發展規律,優化生產力布局
發展區域經濟,首先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中西部的交通設施建設。張大衛認為,國家要繼續加強鐵路建設,積極推進鐵路建管體制改革,對具有公益性、戰略性的國家干線鐵路建設,中央要加大投資力度。此外,隨著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國家還應加大對這些地區的航空建設投入。
高雲龍說,實施區域規劃重在「找市場」而非「找市長」。區域市場要素統一配置,初期需要政府的統一規劃,最終還是要探索建立「市場主導型」的要素配置機制。
實施區域規劃的過程中,既要「硬接軌」,也要「軟接軌」。劉學庫認為,在目前各地基礎設施條件、稅收優惠政策差別逐漸縮小的情況下,一個地方發展環境的優劣會成為項目選擇的重要考量。只是「硬接軌」,「軟接軌」接不上的話,即便項目引進來,也難以留得住、發展得好。
張大衛說,推進區域發展,也要遵循發展規律,促進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協調發展來優化全國的生產力布局,形成合理的人口布局,合理引導人口流向,讓更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
⑶ 如何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關繫到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影響著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民族和個人。西方工業社會目睹了二戰以來經濟和社會迅猛發展的人間喜劇,領略了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的空前無限的風光但也親身體驗了環境破壞所帶來的生態危機的切膚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氣候變暖、臭氧層的破壞、土地的沙化、鹼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減少、空氣、水等的嚴重污染、物種的滅絕等等一系列嚴重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擴張,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問題,而在經濟發達國家,這些問題為害尤烈。中國處於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全面推進的轉型時期,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使得環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人們終於認識到,人與自然應當相互依存,經濟與環境必須協同發展。1.1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對傳統發展觀念的反思,到上世紀90年代「可持續發展」成為聯合國有關發展問題一系列專題國際會議的指導思想,已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越來越受到重視。一般來說可持續發展包括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這三者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其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整個可持續發展體系中的核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指在鼓勵經濟增長以體現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的同時,不僅重視增長數量,更追求改善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徵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1.2環境、環境保護的含義關於環境的概念不同的學科領域有不同的定義,這里主要是指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是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的,是人類目前賴以生存、生活和生產所必需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總稱,即陽光、溫度、氣候、地磁、空氣、水、岩石、土壤、動植物、微生物以及地殼等自然因素的總和,也就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的自然形成的物質、能源和現象的總和。環境保護,就是指採取行政、經濟、科學技術、宣傳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適合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也就是人類在實現自己的經濟發展目標的同時,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或者使環境向不穩定和無序的方向運動,特別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統遭到繼續破壞而使生命之網瓦解。1.3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環境保護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有著密切關系,是經濟、社會發展及穩定的基礎,又是重要的制約因素。當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成為阻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制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影響人民真正享受發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關鍵問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僅要實現經濟上的富裕,更要實現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生活;不僅要保障人們的衣食住行、醫療、教育,更要保障人們能夠健康生活、長遠發展;不僅要維護公眾在個人物質財富上的合法權利,更要維護他們依法享有生態環境等公共資源的權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政治民主、社會公平的國家。由此可見,對於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由於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建立在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所以國家保護整個生命支撐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樣性;解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資源的可持續供給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態系統;發展森林和保護城鄉生態環境;積極參加保護全球環境生態方面的國際合作,努力使我國的環境污染得到控制,重點城市的環境質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態惡化的趨勢有所減緩,從而逐步使資源、環境與社會的發展相互協調。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最為突出的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由於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溫室效應、由於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於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氣臭氧層破壞等。在這些方面發達國家肩負著更大的使命。因為這些國家的消費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計算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所以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更嚴重。空氣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類似。另外,發達國家需要採取行動,控制它們向發展中國家出口不再被允許出口的有害物質和不安全技術。作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一員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中的重要責任。中國在發展中,對自身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種種資源、環境、問題的困擾,和對因地球生態環境惡化而引起的各種環境問題已有深刻的認識。中國將以/全球夥伴0的精神參與環境與發展領域的廣泛國際合作,認真履行中國加入的全球環境與發展方面的各項公約,不懈地致力於中國所應承擔的義務。為此,中國政府將繼續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高度的重視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工作,以更積極、認真和負責的態度參與保護地球環境及追求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各種國際合作。從某種意義上講,任何一個生態系統,包括人類生態系統的協同發展,都由四個要素決定:一是環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氣、水分、土壤等;二是生產者,即植物,它從大氣中吸取二氧化碳,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礦物質,經過光合作用使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和生物能,從而使無機物變為有機物;三是消費者,即動物和人,保證種群、環境以及社會平衡運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動物殘骸和排泄物分解為簡單的物質或元素,重新進入環境。所以,要實現人類生態系統的協同發展,就要求保持人類生態系統網路中各個生態因子之間的協同與平衡,要求物質和能量及信息的輸出與輸入,既在數量上相對接近,又在質量上促進生態系統的適應和演變進化。只有這樣,才可以通過協同機制,將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類生態系統的發展保持在持續穩定的狀態中。總之,生態系統的建設和保護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而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好了,不但會為發展經濟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本身也會有直接的經濟效益。經濟要發展,生態系統的恢復和建設必須先行,生態系統的建設和保護既是環境保護的中心環節,也是當前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中心環節。盡快恢復遭到嚴重破壞的森林、草場等自然生態系統,是當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綠色大開發是以生態系統的建設和保護為主並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不能出現為追求經濟效益而違背自然規律,盲目營造當地不宜的經濟林的現象。森林建成後的開發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將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前途所在。
⑷ 怎樣才能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就是指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求,又要考慮到未來發展的需求,不要以犧牲後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利益。可持續發展的謹而信思想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黃精的協調發展,
1,可持續發展以經濟發展為基礎
2,可持續發展以資源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為條件
3,可持續發展以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
4,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實施的兩大跨世紀基本發展戰略。這兩大戰略 相輔相成
⑸ 怎樣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第五篇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和潛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的要求,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東中西良性互動,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趨向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第十九章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堅持實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
第一節 推進西部大開發
西部地區要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通過國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區域合作,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堅持以線串點,以點帶面,依託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線,實行重點開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出境、跨區鐵路和西煤東運新通道,建成「五縱七橫」西部路段和八條省際公路,建設電源基地和西電東送工程。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成果,繼續推進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加強植被保護,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強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和建設。支持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強清潔能源、優勢礦產資源開發及加工,支持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及其他有優勢的產業。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優先發展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推進人才開發和科技創新。建設和完善邊境口岸設施,加強與毗鄰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發展邊境貿易。落實和深化西部大開發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西部開發資金渠道。
第二節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振興。發展現代農業,強化糧食基地建設,推進農業規模化、標准化、機械化和產業化經營,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設先進裝備、精品鋼材、石化、汽車、船舶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發展高技術產業。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抓好阜新、大慶、伊春和遼源等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搞好棚戶區改造和採煤沉陷區治理。加強東北東部鐵路通道和跨省區公路運輸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與毗鄰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加強黑土地水土流失和東北西部荒漠化綜合治理。支持其他地區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第三節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中部地區要依託現有基礎,提升產業層次,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在發揮承東啟西和產業發展優勢中崛起。加強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建設,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強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能力,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強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發展坑口電站和煤電聯營。加快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等優勢產業的結構調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發展礦山機械、汽車、農業機械、機車車輛、輸變電設備等裝備製造業以及軟體、光電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點建設干線鐵路和公路、內河港口、區域性機場。加強物流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場體系。
第四節 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東部地區要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率先發展和改革中帶動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著力發展精加工和高端產品。促進加工貿易升級,積極承接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提高外向型經濟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加強耕地保護,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資源特別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繼續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的作用,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第五節 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發展
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和財政性投資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加快發展。保護自然生態,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發展學前教育,加快普及義務教育,辦好中心城市的民族初中班和高中班,加強民族大學建設和民族地區高等教育。建設少數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社區,扶持少數民族出版事業,建立雙語教學示範區。加強少數民族人才隊伍建設,穩定民族地區人才隊伍。支持發展民族特色產業、民族特需商品、民族醫葯產業和其他有優勢的產業。優先解決特困少數民族貧困問題,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的經濟社會發展,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繼續實行支持西藏、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的政策。
第六節 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
健全市場機制,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引導產業轉移。健全合作機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協作和技術、人才合作,形成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機制,發達地區要採取對口支援、社會捐助等方式幫扶欠發達地區。健全扶持機制,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國家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國家繼續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
第二十章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我國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間開發結構。
第一節 優化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
優化開發區域是指國土開發密度已經較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的區域。要改變依靠大量佔用土地、大量消耗資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模式,把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繼續成為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
第二節 重點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
重點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集聚條件較好的區域。要充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創業環境,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經濟規模,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承接優化開發區域的產業轉移,承接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逐步成為支撐全國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載體。
第三節 限制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
限制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弱、大規模集聚經濟和人口條件不夠好並關繫到全國或較大區域范圍生態安全的區域。要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特色產業,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引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逐步成為全國或區域性的重要生態功能區。
⑹ 新時代區域經濟如何協調發展
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⑺ 區域經濟如何更好發展寫一篇800字的議論文
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是新疆面臨艱巨而又緊迫的任務,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新一輪援疆工作的全面展開,新疆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面對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弱勢,難得歷史機遇與挑戰,立足新疆實際,避其弊取其利,以全新的發展思路促進新疆跨域發展,建設人民幸福、環境美好、和諧安定、團結文明的新疆,有必要對當下新疆的實際情況作具體分析。
1.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優勢
(1)豐富的資源優勢
資源豐富是新疆的一大優勢,為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目前已發現礦產138種,佔全國已知礦種的80.7%;新疆石油、天然氣、煤炭資源儲量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風能資源豐富,擁有小草湖、達坂城、羅布泊等九大風區,可開發利用總面積15萬平方千米,又是我國風電研發較早的地方之一,為風電開發奠定了基礎;新疆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全年平均日照時數2797小時,光熱資源開放潛力巨大;另外,區內還有優良的牧場,也是我國主要的現代畜牧業發展基地之一。
(2)獨特的地緣優勢
新疆位於亞歐大陸內部,地處祖國最西部,周圍分別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個國家接壤,是中國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區,佔全國陸地邊境線的1/4,是我國面積最大、毗鄰國家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具有與多國接壤的地理優勢,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目前,境內現有國家一類口岸17個,二類口岸12個,國家批準的開放縣(市)75個,控制對外開放縣(市)8個,已初步形成了沿邊、沿橋和沿交通干線向國際、國內拓展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成為我國開拓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市場的重要大通道和橋頭堡。
(3)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按照《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的資源分類,在中國旅遊資源68種基本類型中新疆至少擁有56種,居全國之冠,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旅遊資源寶庫」。新疆自然景觀別致,以「三山夾兩盆」的獨特地形地貌,構造了雪山、草原、湖泊、沙漠、綠洲等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著名的自然風景區有喀納斯、那拉提草原、慕士塔格峰等,奠定了新疆獨具特色的自然旅遊資源;新疆又是多種宗教文化的交匯之地,豐富的歷史文物和宗教文化資源是民族的象徵,有著名的樓蘭遺址、香妃墓、柯爾克孜千佛洞等著名人文景觀;新疆又是多民族聚居區,民俗旅遊資源獨特,各民族的文化藝術和風情習俗絢麗多彩,包括民族建築、飲食、服飾、歌舞、工藝、禮儀等,都是取自不盡、用之不竭的旅遊資源。
2.新疆跨域式發展的劣勢
(1)觀念、人才是發展的最大障礙
新疆是較為貧窮落後的地區,人們的思想觀念比較保守而陳舊。長期以來,形成了外地人才不願來,本地人才又大量外流的現象,近20年來新疆人才流失達20多萬人,其中高級教師、學術帶頭人、技術創新骨幹、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達10多萬人,人才資源嚴重匱乏,遠不能適應現在大發展大開發的現實需要。特別是南疆三地州及偏遠貧困地區人才嚴重不足。
(2)資源環境發展的制約
新疆正處於由傳統經濟快速向現代經濟轉型的戰略機遇期,能源的開發利用帶來了環境污染,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凸顯。隨著新疆大規模的工業化和產業結構調整,必將出現資源掠奪性開采,資源地質儲量、生態存量與資源開發、供給能力形成了約束,過度依賴資源能源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將面臨嚴峻的挑戰。隨著國務院《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頒布實施,新疆許多地方被劃分為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發展不僅面臨資源與環境的約束,還面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先天」條件不足的困境。
(3)交通運輸的制約
新疆深處內陸,遠離中東部發達地區,交通運輸猶如新疆的生命線。西部大開發以來,新疆交通建設史上出現了投資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新疆交通運輸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尤其是新疆航空運輸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全國機場數量最多的省區。然而隨著新疆大開發大發展大建設推進,貨運量和客運量的快速增長,新疆交通運輸仍面臨基礎設施發展不均衡、運輸承載能力與新疆快速發展不協調、道路運輸服務亟待加強等問題。
3.新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1)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新疆作為開發的重點區域和對外開放的西部橋頭堡,為實現跨越發展、後發趕超、區域均衡協調發展、縮小差距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新疆特色經濟、優勢產業的發展和重點地帶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疆「大通道」的內涵更為豐富,為更好的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為新疆「雙向開放,東進西出」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2)新一輪援疆工作的展開
新一輪援疆工作的全面展開,又給新疆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此次援疆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全國19個省市及企業大力支援,其中包括在新疆南部的喀什和西部的霍爾果斯建立特殊經濟開發區,掀起了支援建設新疆的新階段新高潮。來自祖國各地的援疆人才齊聚新疆,重要的是帶來了新的發展理念和思路,對口援疆作為推進新疆跨域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必將給新疆帶來又一新的發展機遇。
(3)國家戰略基地的確立
新疆的發展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國家賦予新疆越來越多的重要戰略定位,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果畜四大生產基地、大型油氣生產和儲備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還要努力建設國家綠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出口基地,為新疆的快速發展指明了新的前進方向。
4.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威脅
(1)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區,又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集散地。從地緣角度來說,新疆與中亞山水相連,在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中亞局勢的變動對新疆的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造成直接的影響。中亞的政局動盪已久,隨著國際勢力的侵入與干預,中亞局勢越來越復雜多變。近年來,新疆發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動都是「境外指揮、境內行動」,如烏魯木齊「7·5」事件,新疆將面臨更為復雜的國際政治背景所帶來的嚴峻挑戰,民族團結工作將面臨新的考驗。
(2)疆內社會形勢依然嚴峻
新疆的問題不只是歷史問題,也有不少現實問題。隨著新疆開放建設,對少數民族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問題並未得到及時的解決;另外,大量外來人員進入,不尊重地方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屢有發生,引起了少數民族群眾的不滿;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都或多或少的起到加劇和激化矛盾的作用。面對新問題、新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加強創新型社會管理,需要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管理理念。
(3)激烈的國際競爭
邊境貿易是新疆對外貿易的重要支柱,出口的主要商品涉及服裝、鞋帽、箱包以及建築材料和設備、農產品等,邊貿進口的主要是資源性產品。隨著新疆周邊各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直接影響到新疆對外貿易的進展;隨著經濟發達國家進入中亞市場,又增加了新疆對外貿易的強勁競爭對手。從新疆發展現狀分析,新疆底子薄、基礎差、生產力水平低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擴大對外開放的水平,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實現新疆跨域式發展,面對機遇與挑戰,要結合自身的優勢,轉變發展思路和政府職能,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業,依靠科技創新發展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疆特色旅遊業,努力開拓挖掘「沙產業」,積極探索新疆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確保新疆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再上新台階,生態環境保護邁上新台階,社會穩定跨上新台階,真正實現新疆在發展中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建設各族人民群眾滿意的新疆。
⑻ 怎樣發展區域經濟
(一)清除發展過程中的體制性障礙,推進市場化進程
區域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型的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走得快的地區,經濟發展也常常走在前列。加快制度創新,為經濟發展清除體制性障礙,是現實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只有消除了體制障礙,才能加速市場化進程,才能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
1. 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對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清除發展過程中的體制性障礙,關鍵是解決產權問題。構建合理的產權結構,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是對國有企業進行規范公司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更是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股份制是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這是我國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得出的真諦。單一國有資本構成的國有企業,產權主體虛置,經營責任不落實,企業缺乏活力,運營缺乏效率。因此,我們要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積極吸引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的改革和改組,切實解決產權主體法人化的問題,建立並完善出資人的責任機制和產權利益機制,完善職業經理人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經理人的職業化建設,這是激活國有企業的希望所在。在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過程中,重要的企業可以考慮相對控股和由多家國有投資主體共同持股的方法,多家出資主體的存在可以互相制約,這是規范股份制和公司制的基本要求。此外,國有投資公司、控股公司在遵守市場經濟自願交易、公平競爭的原則下,也可以而且應當向非國有企業參股。國有資本通過控股、參股等形式,與其它性質的資本融合,有利於國有產權的流動、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
2. 調整所有制結構,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不僅是搞好國有經濟,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需要,而且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的迫切要求,將有力推動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在非公有制經濟沒有進入壁壘的一般競爭性領域,國有企業的總體競爭力處於趨弱態勢,在這些領域,非公有制企業比國有企業更具優勢,國有企業要從這些領域退出。
(二)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首先,大力發展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提高企業技術水平。企業競爭力大小最終取決於技術水平的高低,提高技術水平是企業發展的永恆主題。建立多層次的合作渠道,依託科技交流合作及產業化中心,將科技合作方向向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鼓勵各中心與大企業合作,參與國家技術引進、吸收和產業化,建立更多的科技合作示範基地。積極運用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提升企業新產品開發和管理能力,加大製造業信息化的實施力度,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
其次,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增強市場控制力。在科學分析和合理規劃的基礎上,構建企業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經營,擴大經營規模。其中,進行縱向一體化延伸時最好採用資本集中方式,盡量收購或聯合現有企業而不主張新建企業,以防止重復建設。這個過程中,企業要盡量打破地區界限進行資本輸出,開展跨地區和跨國經營。
再次,廣泛開展與跨國資本的合作。與跨國資本合作,不僅可以使國內企業從國外獲得資金、技術和優秀的管理模式,而且可以參與跨國資本內部全球分工體系,與跨國公司一起分享增長利益。為此,當前要加速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公司化改制,組建開放式產權市場,興辦各類中外合資的產權交易中介機構,以一些合作基礎好、技術水平高和產業化進度快的企業為依託,促進與跨國公司的合作。
(三)加速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一,全力拓展城市功能。要充分發揮港、區、市(港口、開發區、城市)三位一體的綜合功能,增強中心城市和開發區的輻射能力,加快構築經濟區之間相連而成的城市經濟帶。
第二,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物流業的發展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的重要條件,構建現代物流網路要加大港口、機場、鐵路、公路、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第三,構建創新的制度、機構和機制,建立和完善區域經濟一體化運行機制。如建立和完善區域利益共享機制、協調發展機制、聯手對外招商機制、行業推進機制、有效的制衡機制等,以保障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順利進行。
(四)發揮產業集群效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產業集群是當前世界經濟中一種非常有效的區域性經濟組織形式。區域的核心競爭力往往表現在地方特色產業集群上。產業集群是指由相同、相近與相關產業的企業聚集某地,進而吸引其他相關機構進駐該地,共同構成的群體,是產業與區域的有效結合。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是專業化、集中化、網路化與地域化,它強調區域發展要素中資源整合的協同效應,從而能帶來外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有效發揮產業集群的強大優勢,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我國產業集群發展典型的是浙江、江蘇、廣東等地,它們很大程度上依賴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要有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作為產業鏈的環節,以保持企業和集群的活力和競爭力。因此,發展集群經濟,一方面,應採取有效措施促進非國有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發展,通過激活民營經濟,推動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應整合和優化物流供應鏈。
在產業集群規劃發展過程中,要加強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產業集群能夠在某一地區形成並非偶然,地方政府的有效介入是推動集群經濟發展和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的關鍵因素。各地可根據本地特性選擇合適的產業,引入或培育出具有較強衍生能力的關鍵企業,通過該企業的成功發展,逐步衍生或吸引越來越多的相同、相近與相關企業聚集該地。政府機構應該以集群整體來看待區域集聚的企業群,培育高級資源要素,優化集群結構,尤其在人力資源開發和技術資源的培養方面,應通過有意識的培訓和引進加強資源上的優勢,適當引導集群的規模,增強集群總體的生產能力和市場佔有率,擴大集群的影響力。在集群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政府應引進產業內極具競爭力的企業,改善集群結構。在集群群內企業行為方面,政府應積極引導和規范競爭,促進合作
⑼ 應如何加快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
1、提高科學技術發展,使中國從全民經商向全民學者方向轉變;
2、人的素質提高了,區域之間的障礙減少,流通加快;
3、加快開發「西部」和「東三省」,中國增加除「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地區」之外的另外2個經濟引擎;
4、大力推動「南水北調」,把「塔克拉瑪干沙漠盆地」變成「萬里良田」;
5、山區交通改造(暫時由地方政府推動);
6、全國土地資源有控升值。
這個樣子,中國經濟發展個100年,還是可以的。
如能一聽,肯請採納!
⑽ 如何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主要是要處理好東部和中西部的關系、沿海和內地的關系。統籌區域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它關系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也關系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近年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區域發展的增長格局從過去東部地區「一馬當先」向各區域協同並進轉變;區域發展的目標任務從過去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向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發展轉變;區域發展的區際關系從不夠協調向更加協調轉變;區域發展的調節機制從相對單一的手段向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手段轉變。特別是西部地區,經過這些年的不懈努力,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社會事業和人才開發得到加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鄉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廣大幹部開拓創新意識明顯增強,西部地區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要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主線,以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以改革開放和逐步建立區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為保障,切實做好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構築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具體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進區域間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要通過經濟適度發展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縮小區域間公共服務水平差距,使不同區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凈的水,享受優美的環境、便利的交通,有基本統一的醫療衛生條件、社會保障待遇、基礎教育條件等,從而使不同區域人民生活的綜合質量與水平逐步趨於均等化。
二是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我國東、中、西部地區資源稟賦不同,發展優勢各異。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生產要素成本相對較低,應在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利用和發展科技教育等方面苦練內功,增強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同時,注重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如重慶、成都、西安之間的戰略合作,形成聯動和帶動效應,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極。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黑土地、濕地、森林和草原資源保有量位居全國前列,應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製造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利用產業和科技基礎較強的優勢加快經濟振興。中部地區承東啟西,處於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地位,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應加快構建沿隴海、沿京廣、沿京九和沿長江中游經濟帶,促進人口和產業集聚,重點推進城市群、城市帶、經濟區發展。東部地區具有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先行優勢,應注重發揮技術創新對於培育產業國際競爭優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作用,將優勢產業向高端延伸、將龍頭企業推向全球市場。應合理高效運用自然資源,推進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三是完善市場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實現區域優勢互補,提高經濟整體發展質量和效益,離不開健全的市場機制。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要在完善市場機制上下功夫,目前應強調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糾正要素價格扭曲現象,用價格杠桿引導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總財富增加。另一方面,要正確應對生產要素供需的結構性變化。內陸地區隨著經濟規模擴大、產業結構調整,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需求不斷增加,加之人文習俗、生活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對勞動力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這會帶來區域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等一系列變化。各地應遵循市場規律,利用不同地區對要素需求的差異,拓展地區間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空間,引導和促進區域間生產要素合理流動。
四是統籌區域功能定位,促進協調互動發展。統籌區域功能定位,有利於規范開發秩序、控制開發強度,避免區域間盲目競爭,促進協調互動發展。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全面闡明了我國區域發展的總體方向和重大部署;主體功能區戰略著重闡明了我國區域空間開發的秩序與方式。兩大戰略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我國國土空間開發的完整戰略格局。「十二五」時期,要把實施兩大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把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作為細化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抓緊制定完善財政、投資、產業、土地、人口管理等相關配套政策,進一步規范空間開發秩序,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的空間開發結構。
與此同時,還要著力建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制度架構。「十二五」時期,要把建立健全區域政策體系和加快立法進程作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要圍繞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著眼於探索更加有效的區域治理方式,加強區域政策和規劃的研究制定,提高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形成規范有序、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體系。要加快制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法律法規,形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法律法規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