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上市公司並購的經濟動機有哪些

上市公司並購的經濟動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03 09:42:06

1. 企業並購形式有哪些並購類型有哪些並購動因有哪些並購的優缺點是什麼

公司並購的類型
2.1 按照並購出資方式劃分
出資購買資產式並購
出資購買股權式並購
股票置換資產式並購:在此類並購中,目標公司應承擔兩項義務,一是同意解散公司,二是把所持有的收購公司的股票分配給目標公司的股東。
股票置換式並購
2.2 按行業關系劃分
橫向並購(horizontal M&A):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並,結果是資本在同一領域或部門集中,優勢企業吞並劣勢企業,組成橫向托拉斯,實現最佳經濟規模。橫向並購的條件是:收購公司有能力擴大經營規模,雙方的產品及服務具有同質性。應注意的是,這種並購因限制競爭,可能招致反壟斷訴訟。
縱向並購(vertical M&A):縱向並購根據方向不同,又可分為向前並購與向後並購。此種並購主要集中在加工業和與此相關的其他產業。縱向並購的優點在於能夠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節約通用設備、費用等。
混合並購(conglomerate M&A):包括橫向並購與縱向並購,一般包括產品擴張型、地域擴張型、純粹混合型。
2.3 按並購是否通過中介機構劃分
直接並購
間接並購
2.4 按是否利用目標公司本身資產支付並購資金劃分
杠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 :利用借入的資本收購目標公司,一般是收購公司向目標公司提供貸款,同時以目標公司的資產作為擔保,實現收購行為,而後用目標公司的現金流收回貸款。這種方式通常用於轉為非上市公司(going private)是指從公眾持股公司(public corporation)轉變為私人控制的公司(privately—held firm)。
在一般情況下是一種控股股東尋求將少數者權益排擠出去的行為,稱之為擠出(squeeze out)。這種收購主要表現為接管。根據接管者地位不同,又有管理層收購(MBO)與部門管理層收購(unit MBO)。當前又有一些以前轉為非上市公司的公司或公司部門開始重新公開交易,被稱為反向杠桿收購(reverse LBO)。
非杠桿收購
2.5 按並購雙方在並購完成後的法律地位劃分
吸收合並
新設合並
2.6 其他分類方法
如善意收購、惡意(敵意)收購 (如bear hug)

公司並購的動因分析
追求利潤
競爭壓力
具體而言:
4.1 經營的協同效應
4.2 財務協同效應
4.3 市場份額效應
4.4 企業發展動機
5. 公司並購動因及效應分析
5.1 經營協同效應:1+1>2
最明顯表現為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層次一:工廠規模經濟
企業通過並購調整工廠資產,達到較佳經濟規模,
降低生產成本;
並購可實現集中單一品種生產,達到專業化生產;
並購能解決專業化生產存在問題(流程分離、運輸
成本、操作成本等)
►規模經濟層次二:企業規模經濟——置於統一企業管理
節省管理成本;
針對客戶和市場專業化生產服務,統一銷售渠道,節
省營銷費用;
集中經費用於科研、工藝提高、設計、及發展核心競爭力

5.2 財務協同效應:—稅法、會計處理慣例、證券交易規則
►通過並購實現合理避稅
不同資產、股息、利息、營業收益、資本收益稅率不同;
利用稅法中虧損遞延條款;買殼的第一原則
以股換股的並購在不納稅前提下,實現資產的流動和轉移;
買方企業可將被購企業的股票轉換為可轉債;
►通過並購產生的巨大預期效應產生對企業股票價值評估的改變
並購中市盈率和每股收益的變動———A+B=A的應用
不斷並購較低市盈率和每股收益的企業,實現企業每股收益提

內幕交易帶來的投機收益
5.3 市場份額效應——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
►橫向並購:實現規模經濟;提高行業集中度
減少競爭對手,改善行業生存環境,保持較高利潤率;
降低行業退出壁壘,穩定供求,穩定價格;
解決行業整體生產能力擴大速度與市場擴大速度的矛盾;
►縱向並購:控制原材料、銷售渠道、用戶
對上下游企業實施有效控制,節約交易成本,降低產業流程風險;
控制競爭對手。
►混合並購:以隱蔽方式實現

橫向並購效果最大;縱向並購次之;混合並購間接。在
很多情況下會形成壟斷。
壟斷與競爭的對立均衡——反托拉斯法的應用
5.4 企業發展動機效應——內(自身投資)外(並購)雙修

►有效降低新行業的進入壁壘(競爭、製品差別轉換、資本規模限制、上下游企業關系、專門技術、成本、銷售渠道等)

►降低企業發展風險與成本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案例
萬寶路香煙 (並購) 食品(啤酒)行業(並購) 的低熱量產品(麥氏咖啡) (並購) 卡夫卡食品公司

►充分利用經驗——成本曲線效應(飛行經驗曲線)

►獲得科技競爭優勢(美國汽車工業和日本汽車工業的競爭)

2. 企業並購的動因有哪些

企業兼並的主要動因是增加利潤、增加股東價值、提高競爭力、分散風險。
企業並購的根本動機是企業逐利的本性和迫於競爭壓力而採取的主動行動。

3. 產業並購動因有哪些

您好,Brouther(1998)認為,並購動因可以分為經濟動因、個人動機和戰略動機三類。 Weston等(1998)將現有文獻中的並購動機分為戰略驅動的並購、管理層無效驅動的並購、管理層利益驅動的並購以及股市無效驅動的並購四類。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將企業並購動因歸為:實現管理協同、追求市場控制能力、追求規模經濟效益、降低成本、分散風險、應對市場失效、增加管理特權等。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並購的動因在於對並購後公司潛在效率的追求,包括節約交易費用、效率最優化等。Coase(1937)提出的交易費用理論為理解公司並購提供了一個較有解釋力的基礎。交易費用理論認為推動企業兼並有兩種基本力量:一是技術關聯性決定的兼並,二是存在壟斷和寡頭的兼並,即「技術決定論」和「市場缺陷論」。商品經濟的交易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交易市場的交易,一種是企業內部交易。市場交易發生在企業之間,由市場來調節、控制,這種交易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大,費用也高。因此,通過縱向兼並能夠將上游產品和下游產品納人同一企業組織結構內,可降低市場交易費用,達到最終降低成本的目的。Williamsion(1951)進一步發展了 Coase的理論,深入研究了企業「縱向一體化」問題,認為縱向一體化有效地削弱了人的機會主義和有限理性,克服了環境的不確定性。

盡管西方的企業並購動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我國的部分並購活動,但我國的企業並購動機仍存在自己的特色。如我國有的企業並購的原始動機就是為了迎合主管部門解決長期存在的虧損企業問題、解決財政的沉重負擔和支持優勢企業發展等要求。另外有的企業並購動機受資本市場限制,買殼上市成為部分企業並購的動機。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4. 混合並購的主要動因有哪些

呵呵 外面來一篇這方面的論文,看看對你有用沒~~~~~

「 1 跨國公司並購我國企業的模式及動因
20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對我國的投資規模和速度均呈上升趨勢,據聯合國貿發會議《2001世界投資報告》稱,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中,已有400家來我國進行直接投資,平均投資規模達1 000萬美元。入世後掀起了一股更強烈的跨國公司投資中國的浪潮,已經出現跨國公司在中國由合資轉向獨資的趨勢。據統計,僅2002年上半年我國外資並購交易數量就有306件,涉及交易金額134億美元,同比增長89%和150%。另外上海產權市場2005年外資並購金額135.02億元,佔全部交易額的17%。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跨國公司將更多地採用並購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進而實現在中國市場的快速擴張。
1.1 跨國公司在我國的並購模式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跨國公司在華並購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外商直接並購上市公司。由於跨國公司現在尚不能從事A股交易,在主板市場難以佔到一席之地;而在能夠交易的B股市場上,上市公司發起人持有多數股份,而這一部分又多以國有股、法人股形式存在,因此從目前政策上看還存在難題。二是外商並購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如阿爾卡特並購上海貝爾50%+1的股權,通過這種方式,阿爾卡特公司不僅打破了電信領域外資不能控股的禁令,而且實現了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這種方式稱為跨國公司並購我國企業的主要模式。三是外商並購上市子公司,這種情況目前較多,例如2002年12月20日上海通用(上汽集團與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上汽集團和美國通用三家聯手收購山東大宇整車部分(煙台車身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在重組後成立的新合資公司中,上海通用成為最大的股東,佔有50%的股份。
從產業重組角度看,主要是橫向並購,縱向並購和混合並購較少。所謂橫向並購,即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或是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領域相同的銷售商或服務商之間的並購。如可口可樂公司並購中國飲料行業「七軍」,柯達公司對感光材料的全行業收購,達能公司成功收購我國本土最優秀的飲料企業(品牌)娃哈哈和樂百氏,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出資4.3億美元購買中石化的股票,並與中石化合作,聯手收購國內的500個加油站等。
1.2 跨國公司在我國並購的動因
(1)搶佔中國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接軌,中國的人均收入不斷提高,2003年我國人均收入已突破1 200美元,2005年達到1 500美元,今後將會進一步提高。根據經濟學家林德的分析,一國的需求結構由其平均收入水平決定,我國人均收入的提高,將使我國在高檔次商品的需求和消費增加,加上中國13億人口,今後中國是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政治經濟環境穩定、投資環境不斷改善,這些都是吸引外商不斷加強在中國並購行為的動機。跨國公司在我國進行大規模的並購,迅速佔領市場,擴大規模,形成壟斷,攫取高額利潤。
(2)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中國的優勢就在於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目前中國成為了很多跨國公司的加工基地。據統計,中國的加工貿易已經占對外貿易總額的半壁江山了。通過並購將生產基地建立在中國,對於跨國公司本身來講就等於獲取了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
(3)獲取現成的營銷網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營銷網路和渠道是否合理、暢通直接關繫到企業利潤的大小。收購一傢具有現成分銷體系的企業要比在當地新建分銷渠道與銷售組織更為有利,跨國公司大手筆並購中國企業就可以獲得中國本土企業經過多年鋪就的網路和渠道資源,節省大量的銷售成本。
(4)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優勢。我國國內高級人才與國外存在極大的薪酬差距,相對於跨國公司母國的員工來講,中國科研人才的勞動力價格十分低廉。根據IDC報告,美國軟體人才的使用成本是中國的9倍,印度軟體人才的使用成本是中國的2倍。除此以外,我國的技術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據IMD1997年度世界競爭力報告,在所調查的46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科學與技術國際競爭力綜合排名第20位,基礎研究對長期經濟與技術發展的支持程度排第12位,這表明我國技術水平在世界科學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跨國公司並購中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優勢,節省生產和研發成本。
2 面對跨國並購,我國企業發展的SWOT分析
2.1 我國企業的優勢
(1)要素優勢。我國企業雖然資金缺乏,技術上也落後於跨國公司,但有相對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原材料的采購成本也比較低,因此,我國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要素的比較優勢,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勞動密集型行業和部分資本密集型行業優勢。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批優勢行業和產品。我國紡織、煤炭、建材、有色等行業在世界上具有相對優勢,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我國紡織服裝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3%,已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1989~2001年,我國工業製成品出口增長5.4倍,年均增長16.7%,工業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已由1989年的71.3%提高到2001年的90.1%。因此,可以利用製造規模和製造能力,以國內市場為依託,通過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參與市場競爭,逐步確立起全球製造中心的地位。

(3)本地市場優勢。我國企業由於是在國內生存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對國內的人文和民族特點、政治經濟環境、法律、法規、政策等各方面比外國公司有著更多的了解,而跨國公司則面臨本土化的問題。同時,我國企業已經在國內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生產體系和市場營銷網路,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優勢,去和跨國公司搶占市場。
2.2 我國企業的劣勢
(1)產業集中度低,規模不經濟。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主要產業的集中度上升,規模經濟狀況有所改觀,但從總體上說,我國主要產業的企業規模仍然普遍偏小、產業集中度過低、生產要素配置過於分散、缺乏規模經濟。如我國汽車整車廠有120多家,前13家企業的總產量尚不足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1/4,整車廠零部件自製率在50~60%左右(國外汽車廠零部件大都已實行全球采購)。由於規模不經濟,使得我國主要產業部門的企業缺乏基本的整合市場能力,導致重復生產、重復建設、過度競爭的狀況十分明顯,造成資源配置的損失與浪費。
(2)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較低。世界各大跨國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這種核心技術和產品具有不可模仿性而成為跨國公司在競爭中不斷擴張的核心競爭能力。相比之下,我國企業的差距很大。目前發達國家引進與消化吸收的經費投入一般為1:3,我國僅為1:0.06,這種投入模式一方面導致技術上的落後,另一方面降低了企業研究開發與技術進步、品牌創造等非價格競爭能力。
(3)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作為我國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雖然多年改革,有些也實行了股份制改造,但尚未真正建立起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主要著政企不分、產權結構不合理、激勵機制不完善、約束機制的弱化等等問題,嚴重製約了企業發展與競爭力的提高。
2.3 跨國並購帶給我國企業的發展機遇
進入我國實施跨國並購的公司一般在國外經營都比較成功,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充足的資金、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方式,可見跨國並購將為我國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資金來源,帶來先進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將會促進企業技術的進步,通過示範效應可以促進國內企業管理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有利於改善我國企業的治理結構,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
2.4 跨國並購帶來的威脅
跨國並購也給我國企業帶來威脅。跨國公司採用並購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的生產體系和營銷網路,達到快速進入中國市場的目的,又可以憑借其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優勢,大力搶佔中國市場,從而抑制國內企業擴張。尤其是入世後,隨著市場的開放,企業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甚至產生生存危機。同時,跨國公司並購國內企業後,要實行人才本土化戰略,必然會人為提高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僱傭成本,特別是對中國企業家的爭奪將空前激烈。市場競爭最根本的是人才競爭,企業競爭最根本的是企業家之間的對話。如果由一流的中國企業家領導的一大批外國企業來與中國企業競爭,那麼,我國企業的面臨的競爭態勢更加嚴峻,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合理的戰略進行應對。
3 應對跨國並購的政策建議
3.1 盡快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跨國並購的法律體系
跨國並購作為一種市場經濟行為,離不開良好的法律體系,因此,要引導跨國公司對我國上市公司並購向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方向發展,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國際並購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反壟斷法、跨國並購審查法、公司法、社會保障法、破產法等。為便於我國政府將國際並購納入市場經濟發展的正常軌道,達到吸收外資和保護國內有效競爭的雙重目的,同時又有利於跨國公司的投資,降低投資者對實施並購的法律風險和政策風險,所有針對國際並購的立場、政策、審查程序等都應在法律中體現出來。我國當前最迫切的立法任務應是制定《反壟斷法》、《跨國並購審查法》等法律。
3.2 完善上市公司並購的環境
我國現行外資法對外資准入限制較多,A股市場還未對外資開放,跨國公司收購我國上市公司困難重重。因而,為了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參與我國境內公司的並購活動,就應培育更加成熟的資本市場,積累更加豐富的經營管理和防範金融風險的經驗,並有相應制度和機制保護資金運作安全、高效。此外,還應減少公司並購活動中的地方行政干預,以保護收購公司的積極性。但同時應注意加強對外商並購中的國有資產評估的規范和監管,尤其要重視對國有資產的商標、土地、經濟業績等資產評估,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3.3 建立上市公司國際並購審查制度
一是要加強產業政策的引導。從國家長遠利益出發,根據本國國情,及時修訂產業指導目錄,具體規定哪些產業允許跨國公司可以並購的方式進入,哪些產業需要保護,力求保護有節、開放有度。二是對國際並購實行綜合審查標准,使之既能通過國際並購的方式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等,又能防止跨國公司在市場上形成壟斷,同時促進相關產業的有序競爭。三是在一些特殊行業中禁止或限制國際並購,例如對涉及國家安全的航空、海運、原子能、軍工等領域的國際並購予以禁止或對控股比例予以嚴格限制,以防外國公司控制這些領域,從而維護本國的經濟主權。
3.4 培養一批有實力的民族企業
有專家指出,國內企業要走向跨國並購,必須經歷區域內企業並購和組建集團、跨經濟區域的企業並購和組建集團以及走出國門進行跨國並購等三個發展階段。而就我國企業的現狀來說,目前尚處於由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渡的時期。無論是海爾、春蘭還是聯想,都沒有強大到在國際市場上吞並對手的地步,而在新興產業領域,絕大多數中國企業甚至連與跨國集團進行平等對話的資格都沒有。因此,在今後一段時期,更多的中國企業將會在新一輪的並購風暴中被跨國資本收歸旗下。如果中國企業不盡快做大做強,就難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5. 企業兼並的微觀動機有哪些

不贊成樓上更第四點
國家都干預了,還是微觀么,汗死

微觀營銷環境的因素
1、供應商
2、企業內部門
3、營銷中介
4、顧客
5、社會公眾
6、競爭者

6. 企業產生並購行為最基本的動機是什麼

產生並購行為最基本的動機就是尋求企業的發展。尋求擴張的企業面臨著內部擴張和通過並購發展兩種選擇。內部擴張可能是一個緩慢而不確定的過程,通過並購發展則要迅速的多,盡管它會帶來自身的不確定性。

具體到理論方面,並購的最常見的動機就是——協同效應(Synergy)。並購交易的支持者通常會以達成某種協同效應作為支付特定並購價格的理由。並購產生的協同效應包括——經營協同效應(Operating Synergy)和財務協同效應(Financial Synergy)。

(6)上市公司並購的經濟動機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具體實務中,並購的動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

1.擴大生產經營規模,降低成本費用

通過並購,企業規模得到擴大,能夠形成有效的規模效應。規模效應能夠帶來資源的充分利用,資源的充分整合,降低管理,原料,生產等各個環節的成本,從而降低總成本。

2.提高市場份額,提升行業戰略地位

規模大的企業,伴隨生產力的提高,銷售網路的完善,市場份額將會有比較大的提高。從而確立企業在行業中的領導地位。

3.取得充足廉價的生產原料和勞動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通過並購實現企業的規模擴大,成為原料的主要客戶,能夠大大增強企業的談判能力,從而為企業獲得廉價的生產資料提供可能。同時,高效的管理,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和企業的知名度都有助於企業降低勞動力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4.實施品牌經營戰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以獲取超額利潤

品牌是價值的動力,同樣的產品,甚至是同樣的質量,名牌產品的價值遠遠高於普通產品。並購能夠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企業產品的附加值,獲得更多的利潤。

5.為實現公司發展的戰略,通過並購取得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經驗,經營網路,專業人才等各類資源

並購活動收購的不僅是企業的資產,而且獲得了被收購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資源,技術資源,銷售資源等。這些都有助於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根本提高,對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有很大幫助。

6.通過收購跨入新的行業,實施多元化戰略,分散投資風險

這種情況出現在混合並購模式中,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企業通過對其他行業的投資,不僅能有效擴充企業的經營范圍,獲取更廣泛的市場和利潤,而且能夠分散因本行業競爭帶來的風險。

7. 企業並購的動因主要有哪些

企業並購即企業之間的兼並與收購行為,是企業法人在平等自願、等價有償基礎上,以一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產權的行為,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一種主要形式。企業並購主要包括公司合並、資產收購、股權收購三種形式。公司合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訂立合並協議,共同組成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公司的合並可分為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兩種形式。資產收購指企業得以支付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勞務或以債務免除的方式,有選擇性的收購對方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資產。股權收購是指以目標公司股東的全部或部分股權為收購標的的收購。控股式收購的結果是A公司持有足以控制其他公司絕對優勢的股份,並不影響B公司的繼續存在,其組織形式仍然保持不變,法律上仍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8. 投資銀行簡述並購動機理論有哪些

並購的動機主要包括:
A.合理避稅
B.降低代理成本
C.節約交易成本
D.降低投資風險
E.提高企業效率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並購的經濟動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經濟學院藝術學院在哪個校區 瀏覽:145
健康變紅馬要多久才會變成綠馬 瀏覽:514
為什麼喜歡討論愛情轉移 瀏覽:153
項目經濟如何規避責任 瀏覽:845
男人叫我小美女叫什麼 瀏覽:747
74年屬虎婚姻宜配什麼屬相 瀏覽:797
家是幸福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378
婚姻偏離了軌道該怎麼辦 瀏覽:156
企業文化如何給員工帶來幸福 瀏覽:650
婚姻中最讓你感動的事是什麼 瀏覽:292
美女聚會去哪裡合適 瀏覽:434
行政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的途徑有哪些 瀏覽:790
四川教師事業編考試考什麼 瀏覽:827
個人查詢健康碼都有哪些顏色 瀏覽:467
被愛情誤會了很難過怎麼辦 瀏覽:931
如何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習作 瀏覽:87
送什麼花健康長壽 瀏覽:591
機關事業編制人員依據什麼漲工資 瀏覽:222
五四年生配五四年的婚姻如何 瀏覽:198
這小美女功夫怎麼練的這么棒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