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發展主要靠什麼
農村政策要長久不變
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杜潤生
我已經95歲了,超過了三個30年。看到改革開放這30年的發展成就,我感到很高興。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問題。改革開放從農村起步,最重要的,就是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土地和勞動力。
農村政策要長久不變,但這還不夠。要在穩定土地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允許土地合理流動,允許農民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
剛剛結束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決定》,提出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在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培育土地流轉市場,保障農民土地承包權的流轉權益不被基層政府侵害。
要真正解決農民問題,讓農民富起來,關鍵還在於城市化,把更多農民變成市民。經驗證明,城市化率上不去,農村要富起來是不可能的。
如今,農民已經有了經營土地的自主權,加上市場交易自由,接下來就是政治上的民主權利要跟上。
宏觀調控須跟上市場化進程
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劉國光
30年來,我國的經濟運行機制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逐漸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調節的范圍不斷擴大,推動了中國經濟蓬勃地向前發展。
當然,市場經濟目前還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說資源要素市場,資本金融市場等等需要發展到位。但是,也有因為經驗不成熟,犯了過度市場化的毛病,不該市場化的部分都搞市場化,帶來不良的後果。
市場經濟在發揮激勵競爭、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同時,本身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在總量平衡上、在資源環境保護上、在社會公平分配等問題上,會引發種種負面效果。國家的宏觀調控一定要跟上市場化的進程。
這些年,我們國家對於經濟的宏觀調控在不斷完善。特別是十四大以來,我們在短期的宏觀計劃調控上先後取得了治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成功經驗,但是國家計劃對於短期和長期的宏觀經濟的導向作用明顯減弱。
正是基於這種情況,黨的十七大重新提出要發揮國家規劃、計劃、產業政策在宏觀計劃調控中的導向作用。它再次提醒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該是有計劃的。但這並不是要回到計劃經濟舊體制、傳統體制當中去。
我們要重視計劃在市場當中的調控作用,使計劃與市場這個老大難的、世界性的、多年的問題,在改革中實現更高層次的結合。
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
最近國際金融危機以後,政府幹預又熱門起來了,美國採取了救市舉措,歐洲也採取了措施。這說明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同時,並不是萬能的,市場也會有失靈。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加強政府的干預,加強市場監管。本來,市場監管就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搞市場經濟必須要監管市場。
但是不能說因為發生了金融危機,美國現在也採取措施救市了,就認為,現在美國也搞「社會主義」了,市場經濟不行了。不能這樣判斷。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這個結論來之不易,我們付出過代價。從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發展到開放的社會,從貧窮、落後的社會步入到小康社會,這三個偉大轉變既是我們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成果。30年來,我們的經濟總量由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現在的第四位;我們的財政收入原來是1000多億元人民幣,現在將近到6萬億元人民幣了;外匯儲備原來很少很少,現在到了1.9萬億美元了!為什麼現在國際社會也重視中國,在金融危機當中希望中國發揮作用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實力增強了。
從30年歷史過程中可以看出,市場的基礎性作用不能隨意否定,這是我們改革開放的過程證明了的。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不能動搖,以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
出口導向發展模式面臨調整 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王洛林
對改革開放30年最好的紀念,就是針對改革發展所面臨的迫切問題,提出今天應該抓什麼改革。解決我們當前面臨的迫切問題,這就應該與對形勢的判斷結合起來考慮。
當前,國外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而且正在向實體經濟蔓延。在國內,即使沒有發生金融危機,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也面臨著不得不轉變的情況。所以,無論是從國際還是國內來看,當前都是一個轉折點。
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以後,美國的華爾街將不再是原來的華爾街,美國的經濟會和以前不同,整個世界的經濟也會和以前不同。這種變化將對中國產生巨大的沖擊和影響。這個沖擊主要還不是說我國的金融機構買了一些房地美、房利美的債券,或者說我們的出口貿易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而是美國原有的那樣一種債務帝國的發展模式將不能夠持續下去。而中國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因此也不能延續下去。這對我們的沖擊才是最大的。
歷史上每次重大的政治危機和經濟危機以後,都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社會政治、經濟倒退,一種是進一步向前走。那麼,當前我們更應該關注我們自己能不能從這次危機以及其沖擊中接受正確的教訓,接受一些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的教訓,這樣我們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才更加有意義。
回答不易,望採納。雲掌財經也有相關介紹,你可以來看看哦
❷ 什麼是推動一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創新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央一直強調創新的重要性,國家的一切發展成就,都與創新緊密聯系,創新能力愈發成為國際經濟競爭甚至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所在。
注重原始創新,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領域集中力量聯合攻關,努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問題。
創新的重要性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游遲耐常人思路的見解為指導,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改進或創新的事物,並獲得有益效果的神春行為。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現代人應該有的素質。
科旦灶技的進步在於創新,只有在不斷創新的前提下,個人才會不斷進步,社會才會不斷發展,國家才會不斷強大。創新本身需要一個生態體系,如果有一個大的生態體系來支持創新,那麼將會帶動一大批創新項目,也會帶動一系列的經濟發展。
❸ 什麼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主要動力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是科技創新而且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對整個經濟的發展起著中國重要作用,從某些意義上來講,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崛起都是需要科技創新來推動的,因此更應該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綜合國力,這才是經濟快速崛起的根本,要從下幾個方面出發來思考問題。
3,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來源於好的政策,政策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其實不得不說,是對於整個人類社會來說,經濟發展確實有很大的因素制約,從某些意義上來講,好的政策是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最大動力,在新時期國家更應該增大科技創新投入,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為經濟實現下一個新增長創造源動力。
其實對我們來說,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源動力來自於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創新作為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動力,也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政策,良好的國內外形勢,才是維系經濟良性發展的根本。
❹ 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根本動力是什麼
經濟社會發展的
1、核心動力是科技創新。
2、根本動力是改革創新。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濟量的增長。
經濟發展不僅意味著國民經濟規模的擴大,更意味著經濟和社會生活素質的提高。所以,經濟發展涉及的內容超過了單純的經濟增長,比經濟增長更為廣泛。
(4)經濟發展需要哪些動力擴展閱讀:
就當代經濟而言,發展的含義相當豐富復雜。發展總是與發達、與工業化、與現代化、與增長之間交替使用。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❺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什麼求解
經濟社會發展的:
1、核心動力是科技創新。
2、根本動力是改革創新。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盯蔽濟量的增長。
經濟發展不僅意味著國民棚余經濟規模的擴大,更意味著經濟和社會生活素質的提高。所以,經濟發展涉及的內容超過了單純的經濟增長,比經濟增長更為廣泛。
(5)經濟發展需要哪些動力擴展閱讀:
關於收入差距過大問題:
首先,中國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具有相對的歷史合理性。眾所周知,1978年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收入分配製度。這種收入分配製度在實踐上中導致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乾壞一個樣」,導致了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等等違背按勞分配原則的後果。
1978年以後的改革正是要糾正這種不合理現象。糾正的結果自然是刺激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由此,增長原點上的差距小本來就不合理,鏈則滾是一種平均主義的「合理性」。而在30年當中收入差距的擴大,某種意義上是對市場經濟意義上的收入差距合理性的回歸。
僅僅以某個系數或指數的歷史比較,是無法說清楚中國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出現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合理與否的。借用一種市場經濟理論中經常使用的概念,在市場經濟中,收入分配差距同樣也存在著一個「自然率」。高於或低於這個自然率應當屬於不合理。
❻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有哪些 請比較具體的回答 !!
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動力何在,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經濟發展的動力何在呢?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消費結構升級帶動產業結構升級,推動工業化進程加快,拉動經濟快速增長。以1998年城鎮住房制度的貨幣化、商品化改革為契機,中國城鎮居民中的中高收入群體的消費開始從以吃穿用為主的溫飽型向以住行為主的小康型轉變。199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2183萬平方米,到2005年,就達到55800萬平方米,年均增長24%。2000年,全國民用汽車擁有量1608萬輛,汽車銷售量208.9萬輛,其中轎車61.2萬輛;到2006年全國民用汽車擁有量4985萬輛,汽車銷售720萬輛,其中轎車銷售380萬輛;分別增長了2倍、2.4倍和5.2倍。2000年電話普及率為20部/百人,2006年達到63部/百人。固定電話和移 動電話用戶分別達到3.67億戶和4.61億戶。隨著消費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升級的步伐明顯加快。
房地產業、汽車業高速發謹滾展,帶動原材料工業加快發展,原材料工祥改余業向上傳導到採掘業和裝備製造業等,促進重化工業快速發展、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瓶頸制約不斷緩解。與2000年相比,到2006年底,原煤、水泥產量增長約1倍,粗鋼產量增長2.3倍,達到4.2億噸,發電裝機容量6.2億千瓦,一年新增裝機容量1.1億千瓦。高速公路里程超過4萬公里。
第二,戶籍限制放鬆,人口流動加快,城市化快速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在新中國建立之初,中國的城市化率僅為10.6%,歷經30年,到改革開放之初,城市化率只提高7.3個百分點(17.9%),1998年城市化率提高到33.35%,20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77個百分點,到2005年,中國的城市化率達到43%,年均提高1.3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從4.1億增加到5.6億。年均增加2143萬人。以農村勞動力和人口的大規模轉移為特徵的城市化快速發展,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促進了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城市間的鐵路、公路建設,刺激了社會需求和社會投資;另一方面,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從傳統農業向二、三產業轉移,提高了全社會勞動生產率,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
第三,國際化進程加快,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2001年至2006年,六年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資3435億美元,累計出口33542億美元,進口29642億美元,其中加工貿易出口18240億美元,進口11962億美元,分別占出口和進口總額的54%和40%。貿易順差3900億美元。外商投資進入,一方面增加了中國的投資需求;另一方面增強了中國的供給能力,特別是製造業的生產能力和出口競爭力,提高了中國各產業的總體技術水平,促進了中國的技術創新,刺激了經殲遲濟增長。
第四,改革不斷深化,微觀經濟主體活力增強,宏觀調控能力明顯提高。首先,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為國有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憲法對產權的保護及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物權法的出台,使民營經濟發展具有法律保障。近幾年,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治理結構日趨完善,使企業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明顯增強。其次,銀行體系改革步伐加快,大部分國有商業銀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並成功上市,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也紛紛引進戰略投資者,完善治理結構,各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顯著下降,資本充足率大幅提高,內控能力增強,銀行為經濟服務的能力大為提高。資本市場逐步完善,歷史遺留問題基本化解,直接融資佔比提高,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加強。最後,政府綜合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和利率、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匯率、稅收等經濟手段以及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調控經濟的能力增強,保證了經濟平穩快速健康發展。
(三)
中國經濟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巨大的進步,但總體水平還比較低,發展還很不平衡。未來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概括起來,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有利條件包括:
第一,國內市場廣闊,需求空間很大。中國的工業化還遠沒有完成,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中國不同地區之間也有很大差距,縮小這種差距就能產生巨大的需求。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只有26平方米,居民家用轎車只有10輛/1000人左右。城市化水平不僅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也低於我國的工業化水平。假定未來15年,人口年均增加750萬,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8個百分點,到2020年,人口總量14.2億,城市化率達到55%,則屆時城市人口達到7.8億,比2005年增加2.2億,僅這部分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對城市基礎設施,對房地產、汽車等支柱產業和相關產業產生的巨大需求就足以支撐中國經濟在較長時間保持較高速增長。
第二,中國的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較低且素質在不斷提高。新成長和不斷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成為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生力軍,使中國的要素成本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而不會明顯降低競爭力。而且隨著教育、醫療的發展,勞動者的整體素質還會進一步提高。
第三,中國有高儲蓄的文化與傳統。長期以來中國的居民儲蓄率超過40%,今後即使有所降低,也不會低於30%,以30%的投資率足以支撐7%~8%的經濟增長,如果投資效率提高,甚至可以高於這一增速。
第四,中國的體制機制在不斷完善,民主法制建設在不斷加強,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居民、企業在經濟事務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還會提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還會增強,政府職能轉變也將改善對經濟的調控,所有這些都將釋放出新的活力,促進社會與政治穩定,促進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五,從外部環境看,總體上,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題,經濟全球化進一步深化,貿易投資便利化程度提高,資本流動加快,產業轉移加快,技術輻射加快,有利於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比較優勢,實現經濟科技的跨越式發展。
當然,中國人口多、人均資源佔有量低,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因素也不少。
一是能源資源環境約束加大。一方面,經濟發展對能源資源的需求明顯增大,而我國人均資源擁有量不足。耕地總量已降到18.3億畝,人均只有1.4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資源、石油、鐵礦石、銅的人均佔有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8%、45%和26%。另一方面,現階段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經濟發展以投資拉動、外需拉動為主,內需不足,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的矛盾突出,以高物質資源消耗為主,而人力資源利用不充分的矛盾突出,造成能源資源消耗較多,環境污染較重。2006年,萬元GDP能耗1.21噸標煤,只下降1.23%,沒有完成4%的約束性目標,二氧化硫排放2594萬噸,增長1.8%,化學需氧量排放1431萬噸,增長1.2%,都沒有完成下降2%的規劃目標。今後如何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仍將是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
二是人口就業社會保障的長期壓力。我國既要堅持現行人口政策,控制人口總量的增長,又要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發展的挑戰和社會保障的巨大壓力,並在三者之間求得協調和平衡。在技術不斷進步、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的前提下,為持續增加的社會勞動力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為不斷增加的老齡人口提供必須的社會保障,也是我們必須解決的發展難題。
第三,必須防止城鄉差距繼續擴大,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有序轉移,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重點解決已經進城的務工人員變為穩定的城市居民,為他們提供必須的子女教育、醫療衛生、住房條件等。同時,要解決工業化進程中產生的失地農民的生計,避免產生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的「三無」人員。必須扭轉區域差距擴大的趨勢,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防止居民收入差距繼續擴大,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成果。縮小這三方面的差距,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挑戰。
第四,內外經濟失衡的問題既影響中國經濟當前的穩定,也影響經濟的長期發展。中國經濟對外部經濟的依賴增強,風險增加。隨著中國經濟總量增大,貿易依存度提高,中國面對的貿易摩擦和貿易爭端增加,對外部的資源依賴增強,面臨外部沖擊的風險增大,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中國經濟的發展。
十六大以來,中國政府提出了兩個方面的重大戰略思想,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據此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包括:(1)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加對「三農」的投入和支持,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提高;繼續鼓勵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有序轉移,改革戶籍管理,消除人口流動障礙;加快推進農村醫療體制改革和社會保障試點;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等。(2)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加強科技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3)相繼提出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繼續鼓勵東部率先實現現代化,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4)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優化進出口結構,提高引進外資質量,鼓勵企業走出去,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5)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全面深化各項改革,完善體制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6)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全面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提高全民素質,改進收入分配,確保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
只要我們抓住戰略機遇,應對各種挑戰,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始終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就一定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❼ 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
剛剛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6.9%,穩中向好態勢更趨明顯。7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說,中國經濟結構正在不斷調整優化,發展動能正在有序轉換,中國經濟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延續目前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實現「雙中高」發展。
「這一成績好於預期,來之不易。」嚴鵬程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四方面:
一是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3.4%,比投資高30.7個百分點。
二是創新引領作用日漸凸顯,新動能加快成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不斷涌現並茁壯成長,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三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應逐步釋放,市場供求關系明顯改善。隨著去產能推進,一大批僵屍企業逐步退出,為行業內其他優質企業發展騰出空間,不僅優化了行業資源配置和生產力布局,而且推動行業供求結構好轉,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預期明顯改善。
四是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有效激發了微觀主體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291萬戶,同比增長11.1%。
今年上半年,企業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同比下降45.8%。嚴鵬程說,其中既有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的因素,也有我國經濟發展持續向好、企業在國內投資信心增強的原因;既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企業對外投資更加審慎的影響,也與去年底開始有關部門加強對外投資真實性合規性審查有關。
「我們支持國內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支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按商業原則和國際慣例的對外投資項目,尤其支持企業投資和經營『一帶一路』建設及國際產能合作項目。」嚴鵬程說,有關部門將繼續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防範對外投資風險,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
❽ 推動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推動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創新。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臘簡團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從供給看,體現為產業體系輪橘比較完整,生產組織方式網路化智能化,企業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和服務質量高。從需求看,咐空體現為能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高級化的需求,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種需求還能夠引領供給體系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供給體系創新和結構變革又不斷喚起和催生新的需求。
❾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有哪些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有以下三方面:
1、改革開放。中國30多年快速發展的經驗證明,只要改革不斷推進,中國經濟就會持續前行。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激發市場活力,使更多的人力、人才資源能在市場空間里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
2、於調整結構。這是經濟轉型的關鍵。要積極發展新經濟,大力培育新動能,改造和提升傳統動能,形成發展的「雙引擎」。在推進過程中,去產能是做減法,重點是做好煤炭、鋼鐵等困難行業的去產能。另一方面,要做加法。
3、改善民生。發展的成果最終要體現在民生改善上。反之,民生改善帶來的就業 增加也會促進消費,有效拉動經濟增長。正所謂民生倒逼發展,發展檢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