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為什麼長沙的縣域經濟那麼強

為什麼長沙的縣域經濟那麼強

發布時間:2023-03-20 02:39:13

A. 2021全國百強縣,貴州的縣強過廣東和山東,新榜單有何特點

2021年百強縣出爐(以2020年GDP為依據), 經濟強省 廣東和山東 被 江蘇和浙江 在數量上碾壓! 福建、湖南、貴州、陝西、河南、江西 也牛起來了! 百強縣最強的當屬江蘇省,前5名占據4席,浙江和湖南強勢崛起!

前10名浙江、湖南各有2席。前20名中貴州仁懷市第12名,陝西神木市第17名,都高於山東最強的位列第20名的膠州市。且看2021百強縣前二十名榜單:

01.江蘇崑山市,02.江蘇江陰市,

03.江蘇張家港市, 04.福建晉江市,

05.江蘇常熟市, 06.浙江慈溪市,

07.江蘇宜興市, 08.湖南長沙縣,

09.湖南瀏陽市, 10.浙江義烏市,

11.江蘇太倉市, 12.貴州仁懷市,

13.浙江諸暨市, 14.福建南安市,

15.福建惠安市, 16.江蘇如皋市,

17.陝西神木市, 18.浙江樂清市,

19.福建福清市, 20.山東膠州市,

2021經濟百強縣具體排名於文章最後

2021年百強縣排行榜有三個想不到!

經濟總量全國第一的廣東省,在全國百強縣排名中, 廣東省最強的博羅縣排名全國第88名,廣東全省只有博羅縣、普寧市和惠東縣3個縣入圍全國百強, 這一數據不及湖南(5個)、湖北(7個)、河南(7個)、福建(9個)這些普通省份。

要知道2020年廣東GDP高達110760.94億,這也很大程度說明 廣東省是一個縣域經濟極為不發達的省份, 進一步說明廣東省內發展的不平衡性,廣東應該是省內貧富差距最大的省。

貴州省、湖南省、陝西省 這些欠發達省份竟然 有多個縣的縣域經濟實力躋身全國前二十。

仁懷市!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貴州省仁懷市(遵義市下轄縣級市)高居全國第12位,不僅超過山東省最強的膠州市(青島市下轄縣級市)還差點超過了發達的長三角地區的江蘇太倉市和浙江義烏市。

長沙縣、瀏陽市! 湖南省長沙市下轄的這兩個縣,躋身全國百強縣前十名,長沙縣位居第8名,瀏陽市位居第9名,湖南省成為除江蘇省之外躋身百強縣前十名最好的省份,百強縣前十名:江蘇5個,湖南2個,浙江2個,福建1個。

神木市! 位居大西北荒漠的陝西省榆林市下轄的神木市位居百強縣第17名,2020年實現GDP1294億,高於山東省最強的縣級市青島下轄的膠州市。在貧窮落後的大西北能有這樣一個經濟強縣實屬不易,希望神木在立足能源為基礎的發展上打造新型產業經濟,始終保持在全國縣域經濟中的領先地位。

以往給人們落後、貧窮印象的貴州省、湖南省、陝西省、安徽省和雲南省都有強勢崛起的縣域經濟,這也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曾經貧窮落後的省份正在快速崛起發展,部分地市和縣市具備了趕超東部發達省份地市和縣市的實力。全國正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經濟總量全國第三的山東省,曾經也是全國經濟百強縣三大核心省份之一,與江蘇和浙江同處第一陣營。

然而, 在2020年山東百強縣數量出現了大幅度減少 山東最強的縣青島市下轄的縣級膠州市位居全國第20名 ,除了不及江蘇、浙江和福建的縣(縣級市)之外,就連湖南、貴州、陝西最強縣(縣級市)都碾壓了山東的膠州市。

2020年GDP入圍全國百強縣的山東縣(縣級市)具體名單為:20.膠州市,29.龍口市,39.榮成市,48.鄒城市,53.壽光市,56.滕州市,63.肥城市,65.平度市,71.招遠市,72.萊州市,78.諸城市,87.廣饒縣,98.桓台縣。

山東全國百強縣大幅減少有客觀的原因,然後更重要的是主觀因素

客觀上縣(縣級市)改區導致百強縣數量減少,比如最近幾年 即墨市 改即墨區, 章丘市 改章丘區。

更重要的主觀因素則是過去五年山東經濟遭遇了發展的「瓶頸」,產業落後,活力不強,表現平平。像 鄒平市,新泰市、高密市、青州市 這些全國百強縣常客都未能入圍新的百強縣排行榜。

一年一度的全國百強縣排行,是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我國各省市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的一個參照因素。 每個省體現出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 像江蘇、浙江強大的縣域經濟是其經濟發展的主要特色。 江浙兩省的百強縣數量不僅多而且單個縣(縣級市)的經濟規模非常強大,比如江蘇縣級崑山市和江陰市2020年GDP總量分別為4250億和4100億,超過了全國80%的地級市的GDP。

但是經濟第一大省 廣東省縣域經濟實力不如一個欠發達省份 ,2021年入圍百強縣的廣東省內縣只有3個,而且排名第88名、91名、92名。甚至都不如貴州、湖南、安徽表現亮眼。

但是 廣東省的經濟主要是靠城市經濟來支撐 ,廣州和深圳兩大一線城市沒有縣和縣級市,而且東莞、中山等地級市還是不設區縣的城市,廣東省在全國百強縣排行中不佔優勢是有客觀因素的。

但是不得不承認,廣東除了珠三角以外,粵西北、粵東北、和粵北大量的縣和縣級市中沒有幾個能脫穎而出的,說明廣東省內經濟發展差距太大了。

2021年全國百強縣排行榜單

2021全國百強縣,上榜者無一例外,都是當地政府給力,懂得利用自身優勢,加之合適的導向,並提供政策扶持。

貴州仁懷市,支柱是白酒工業,茅台是不是很熟悉。然而,仁懷市農村並不富裕,所以政府為紅高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①實行價格保護,確定最低保護價;②生產扶持;落實種植面積;做好生產培訓。

江蘇崑山市,百強縣排第一,當地政府以國家新興產業為導向,先後出台完善 科技 創新、人才引進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等系列引導扶持政策。做到一個產業一項政策,一個行業一套措施。

出台的扶持政策,並不僅僅是個擺設,是切落實到地。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出台了「生根」計劃,每年支出不低於財政6%,設立人才 科技 專項資金.....這僅僅是一項政策,就能看出其中的「誠意」,試問:這樣的縣何愁不強。

舉得兩個例子,成功都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政府政策扶持,並且落實到位。

作為一個在貴州的湖北人,我覺得,貴州不比任何省、直轄市差。

我2013年年底來的貴州,現在定居在黔東南州凱里市。決定來貴州之前,我對貴州的印象一直不太好,一直停留在「青山惡水出刁民」的認知上,認為貴州很窮,應該是全國最窮的省份吧。來到這里生活之後,我才發現我真的錯了。

其他的縣市我去得少,暫且不論。僅僅以黔東南州的16個縣市為例,跟大家分享下。

一是縣市發展。近幾年來,貴州依託大數據,各縣市大力開發 旅遊 產業,以「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打造出了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景區景點,比如雷山縣的西江千戶苗寨,黎平肇興侗寨,鎮遠古城、從江加榜梯田……每個縣市都形成了自己特色發展之路。

二是交通。像麻江縣的交通,早在2018年就實現「戶戶通」,這早就超越了以前的村村通、組組通,而且,村裡到縣城每天都有鄉村客運班車。不過,我大湖北的黃岡市團風縣,前段時間才開通計程車運營,這里的計程車每個縣都在2013年前後開始運營了。還有發達的交通網路,高速網路,縣縣通高速早已不是夢幻,而現在,貴州提出的目標是「縣縣通高鐵、縣縣有飛機場」。

三是消費。原本以為,貴州的地方窮,消費水平應該很低。外面有的,這里也有,外面沒有的這里也有。消費水平普遍偏高,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也偏高,2015年我裝修房子的時候就做了對比,這個跟運輸成本高息息相關。

從 科技 現代化來說,貴州有其獨有的優勢,「大數據中心」「天眼」等;茅台酒姑且不說,僅僅是老乾媽也是其他縣市也難以比擬的。

盡管說來,這里的工業化水平確實比沿海地域要欠缺些,但是,貴州每年以全國前三的增長速度勇猛前進。不得不說,貴州這幾年的發展令人刮目相看。

貴州哪個縣強過山東和廣東了?

廣東和山東百強縣之所以銳減,是因為近十幾年來一直在大規模撤縣劃區。珠三角核心城市廣州、深圳、東莞、中山、佛山、珠海都已經完全城區化,早已沒有縣城,而且廣東GDP超過70%都集中在珠三角,所以非珠地區沒有百強縣也很正常。

山東同理,青島的即墨和膠南,威海的文登,濟南的章丘,這些在十年前都是百強縣位列前30的水平,但是現在全都變成了區,不再參加百強縣評選。

十年時間里,江浙粵魯四省先後撤市劃區超20個,所以中西部才會有更多縣城遞補進入百強。不可否認,中西部這幾年的進步的確很大,但是說貴州的縣強過廣東和山東,這的確是不自量力。

縱觀整個貴州省,入圍經濟百強縣只有1個,這就是位列第12位的仁懷,2020年GDP1364億。懷仁隸屬遵義,遵義2020年全年GDP3720億,一個仁懷就佔了全市36.67%,佔比超過三分之一。這個比例級別在任何經濟強市都不存在。所以仁懷能排在這個位置不是比廣東山東的縣強,而是資源過度集中。

你提到的湖南也是相似的道理,名列第8和第9的長沙縣與瀏陽市都是隸屬長沙,雖然單獨佔比沒那麼大,但卻同屬一市。

如果你對比一下整個省域范圍,你會發現江蘇、浙江、山東、福建這些沿海地區縣域均衡性是真強。就以你提到的山東來說,入圍的13個縣級市分別來自於8個不同城市,試問中西部有哪個省份有此縣域經濟實力?如果沒有東部省份撤縣劃區的那二三十個名額消失,70名之後的那十幾個中西部縣城還得排在100開外。現在因為有一兩個縣城名次靠前就認為超過某省的縣域經濟,這是純屬 搞笑 。

2021全國百強縣,貴州的縣強過廣東和山東,這也是出乎意料的,但是為什麼能強過經濟大省廣東和禮儀之省山東呢,那還得從貴州的地理位置說起,貴州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環境可謂是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有著很強的中華文化底蘊,所以這個地方發展起來了 旅遊 業,也是當地 旅遊 業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的行業!比如零售和批發、住宿、車和 美食 行業,所以貴州今天能在全國百強縣中脫穎而出,並不是一朝一夕發展起來的,那為什麼現在才脫穎而出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我覺得以下幾點可以說明:

1. 旅遊 業開始旺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基礎已經得到滿足了,開始去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去 旅遊 ,來滿足自己的精神追求。


2、貴州的 旅遊 業已經成熟。貴州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和風景優勢,在 旅遊 開發上有很大的天生優勢! 旅遊 業體繫上應該已經很成熟了,所以才能吸引大量的遊客去貴州 旅遊 !

這是我的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啦!

貴州仁懷的GDP是1363億,排名全國百強縣第十二位,確實很厲害,但是要說是強過廣東和山東,卻有點言過其實了,確實山東和廣東的排名比較靠後但是數量卻要比貴州多。

山東和廣東的百強縣之所以排名靠後是因為,很多強縣都已撤縣劃區了,自然也就不在這個名單里,佛山獅山鎮2019年的GDP就是1129億,與仁懷市差不多。

仁懷市在2016年的時候GDP還是560億,四年時間增長了2.4倍,不得不說是非常驚人的,其主要原因還是得益於白酒行業的快速發展,茅台鎮在仁懷的佔比就能達到一般以上,仁懷市高速發展的這四年,也是茅台股價高漲的四年,從200多元漲到了現今的1960元,這還是因為白酒院士造成的股價下跌,否則更高。

所以仁懷的高速發展完全是依靠茅台集團的,這1300多億的GDP大約有90%以上都是與白酒相關的,總體的質量不高,抗風險能力較差,一旦白酒行業出現問題,仁懷的經濟發展就會停滯甚至倒退,美國底特律和我國的很多資源型,單一性產業城市都是如此。

新榜單其實與去年沒有多大差別總體變化不大,江蘇依然是蘇大強,10強里佔了五個名額,前三甲都是江蘇的,福建和浙江也很強,但是仔細研究會發現,除去仙桃、濟源等幾個省直管縣,其他的百強縣也就分屬五十多座城市,有的城市高達3.4個以上,這些城市都是在全國排名靠前或者本省區排名前列,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是小馬拉大車的城市,例如山東棗庄,浙江金華等其縣域經濟真的是牛的一批。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部,全省97%以上被山地或丘陵覆蓋。由於地形限制,貴州過去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滯後,一度被稱為"窮山惡水"之地。然而,過去20年裡貴州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別是最近10年貴州強勢崛起,經濟增速連續9年位居全國前3。

貴州行省始設於明朝前期。但明朝貴州巡撫 郭子章 卻如此評價貴州:「蓋貴州乃古羅施鬼國,地皆蠻夷,山多箐穴,水不涵汀,土無貨殖,通計民屯僅十四萬石,為天下第一貧瘠之處,官戎歲給全仰於湖廣、四川二省,蓋本非都會之地,從古不入版圖。我朝但因雲南而從此借一線之路以通往來,一線之外,悉皆夷峒。」

2020年貴州貧困縣全部摘帽,人均GDP更是超過了廣西、黑龍江、甘肅,不再全國墊底。貴州 茅台 名滿 全球 , 旅遊 業 發展 迅猛 ,國家 政策 大力扶持 。 獨山縣 可以告訴你這個答案,一個30萬人的縣能靠財政補貼加貸款拿到400億,就算是換成硬幣全拿去打水漂也能做成個大壩了。希望 貴州 腳踏實地 加油干 ,國家政策 扶持 這么好 ,自己 再不 沖 ,說不過去了 !!



從榜單來看,呈現如下特點:

1、江蘇包攬前四,分別是崑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傳統的蘇南強縣。宜興、太倉也位列前十。主要原因是這些地方工商業基礎較好,地理區位優勢明顯,位於長三角中心地區,臨近上海和蘇州兩座大城市。

山東傳統強縣龍口位列第10,也是山東唯一進前十的縣市。另外,膠州、榮成分別位列12和13,均為山東半島城市,呈現出山東東西發展的差距依然明顯。

表面上看浙江優勢不明顯,主要是浙江好多強縣變成了區,不在統計范圍內,畢竟縣域經濟、民營經濟的地位,浙江是不可動搖的。

至於樓主所說貴州的縣強過廣東和山東我未發現,貴州的強縣只是個別。

貴州主要還是仁懷,那是靠白酒產業,或者說就是靠茅台支撐起來的。

不過,也不要小看仁懷,現在仁懷的白酒產業鏈已經起來了,帶動了上游的包裝、材料等等產業,而且仁懷市茅台鎮還在搞 旅遊 ,古鎮修得確實漂亮,走在街上全是酒香,未來仁懷會越來越好的。

當然,這是不可復制的,仁懷,貴州只有一個。而山東、廣東的縣,地理優勢放那了,成功是可以復制的。

最後放幾張茅台鎮的照片,前幾個月才去過一次,真的挺好玩的。

茅台鎮

茅台酒廠的工人

貴州的仁懷居然排到前面去了,一瓶茅台帶動了一個縣的GDP,還排到了百強縣的前列,真是「一醬功成」啊!如果將來的某一天茅台不香了,仁懷該怎麼辦呢。

B. 長沙縣的跳馬鄉和黃花鎮,哪個的經濟好一些

黃花鎮因為有機場,所以正在建設臨空工業區,將會成為長沙重要的經濟組團;
跳馬鄉是長株潭融城的核心地區,也是花卉之鄉,目前屬於待開發地區;
春華鎮是湖南的農業示範區,工業相對較弱;
榔梨鎮是長沙縣的老工業重鎮,現在是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配套工業園,已有很多企業進駐;
長沙縣目前是國家縣域經濟18強,各鄉鎮的經濟發展都比較快,相比較而言,黃花和榔梨在近幾年經濟將會發展更快一些。

C. 中部十強縣gdp

代表中部地區縣域經濟前十的依次為悶襲蔽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南昌縣、鞏義市、新鄭市、肥西縣、永城市、醴陵市和仙桃市。主要依據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綠色水平四個維度出發,參考意義大。

湖南省在中部地區頂尖縣域發展中,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前三甲全部由湖南省「霸佔」,除此之外,醴陵市也處於第9的位置進入前十,一共上榜4個,幾乎是佔了半壁江山,就省份而言,處於中部六省螞州之一,河南省3個緊隨其後,江西、湖北、安徽各有一個,山西無緣。

湖南省在GDP總量上,在中部地區並沒有達到頂尖水平,在前三季度中,以35332.63億元,處於第3,是中等水平,在財政上更是中部墊底,不敵江西和山西。那麼在縣域經濟上為什麼這么強呢?中部地區10強縣就占據了8個,這與省會長沙有關。長沙在前三季度的GDP總量還是力壓鄭州,突破萬億,進入全國前15的原因,就是縣域經濟的貢獻,有些像蘇州。長沙縣、瀏陽市和寧鄉市,都是位於長沙。

新鄭市第6。在這份榜單中,新鄭市是僅次於鞏義市的存在。其實在GDP總量上,新鄭市為河南省第一,在2021年高達1451.26億元,趕超鞏義市的901.88億元。畢竟衡量的指標不止GDP總量,准確說只是經濟實力這一大緯度的一部分而已。

仙桃市第10。這是湖北省唯一一個進入中部前十的縣,也是湖北省的直轄縣級市,面積2538平方公里,擁有152.7萬的常住人口。因為省會武漢已經全部為市轄區,因此湖北省縣域禪擾經濟發展的「門面」,一般都是仙桃市。其在智能裝備、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業上都有亮眼的表現

D. 長沙市和長沙縣有什麼區別.之間又有什麼聯系

一、關系:長沙縣隸屬於省長沙市。

二、區別:

1、行政級別不同:長沙縣是縣級行政級別,長沙市是地市級行政級別。

2、隸屬部門不同:上沙縣隸屬長沙市,長沙市隸屬湖南省;

3、行政區域面積不同:長沙縣面積1997平方公里,長沙市面積11819平方千米;

長沙市下轄四縣(市)五區,其中四縣(市)包括:長沙縣、望城縣、寧鄉縣、瀏陽市;五區包括:開福區、芙蓉區、天心區、雨花區、嶽麓區。因此長伍扒沙縣是長沙市下轄的縣之一,縣政府所在地為星沙鎮,同時也是長沙縣的縣城。其縣域范圍緊鄰長沙市區,主要在長沙市區以北、以東及以南地區,面積1997平方公里,轄5個鄉,15個鎮。

(4)為什麼長沙的縣域經濟那麼強擴展閱讀:

截止2020年底,長沙縣轄星沙街道腔扒昌、泉塘街道、湘龍街道、㮾梨街道、長龍街道5個街道,此哪開慧鎮、金井鎮、黃興鎮、江背鎮、黃花鎮、春華鎮、路口鎮、果園鎮、高橋鎮、福臨鎮、青山鋪鎮、安沙鎮、北山鎮13個鎮;縣政府駐星沙街道。

E. 湖南經濟發展最好的地級市是哪個

湖南經濟發展最好的地級市是長沙。

一、長沙是湖南的省會城市,是長江經濟帶主要的經濟增長引擎,也是湖南省重點打造的強省會經濟城市,在中部城市裡地位僅次於武漢,近年來,它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增長,尤其是這里的經濟,每年都在增速,所以長沙也是湖南經濟發展最好的地級市。

二、長沙的文化底蘊。長沙在古代被稱為「潭州」,別名「星城」,它地處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和湘瀏盆地西緣,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發源地。後來,長沙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所以也成為學子們嚮往的大都市。

七、對於外地人來說,長沙是一個收入高、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同時優質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都是它的優勢,所以它吸引了更多外地人在這里安家落戶,人口多了經濟必然就上去。

F. 長株潭一體化 長沙縣的區域定位是什麼

長沙縣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有「三湘第一縣」之稱。 長沙縣旅遊資源豐富,勢頭強勁。有眾多名勝古跡,如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黃興故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開慧故居、徐漏洞畝特立故居,如「六朝遺廟」(陶真人廟)、「十方叢林」(鐵爐寺)、「蓮經道場」(明月庵)、左宗棠墓;有景色宜人,山水秀麗的旅遊風景區,如位於跳馬鄉的石燕湖,位於高橋鎮的白鷺湖,位於福臨鎮的影珠山等;還有享譽中外的豐富物產,如湘綉,金井茶葉,飄峰毛尖,春華奈李,東山辣椒,北山梅,谷塘鯉魚,回龍白鰱,金井皮革等,為長沙縣旅遊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美好的前景。 長沙縣現有各類旅遊單位22個,包括返森開元、明城兩家三星級賓館,名城國際大酒店一家五星級酒店,4家旅行社,16家規模較大的旅遊景區(點);有兩條縣內旅遊線路;有黃興、黃壠、石門為代表的9個」農家樂」示範區和一大批農家旅遊點。全縣以」名人故里,都市花園」為特色,旅遊形象在湖南東部地區宛如一顆耀眼的新星。 經濟總量:初步核算,全年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9.6億元,同比增長17%,連顫謹續5年保持17%以上的增幅。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7.8 億元,增長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50.8億元,增長20.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1億元,增長13.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GDP達到46372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6767美元),人平比上年增加9856元,增長15.8%。 經濟結構: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5:64.6:23.9調整為10.2:67.9:21.9。一三產業比重分別下降1.3和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3.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4.5%、75.8%、19.7%;分別拉動GDP增長0.8、12.9、3.3個百分點。
剛剛從韓國洽談歸來的長沙縣委負責人今天告訴記者,長沙縣將聯手韓國樂天世界打造樂天世界(長沙)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70億元,佔地約1413畝,是一個集主題公園、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寫字樓、高檔公寓等設施於一體的大型現代服務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長沙乃至中南地區新的標志性旅遊、商業綜合性項目,成為輻射湖南乃至全國的新經濟增長點。

1989年開業的韓國樂天世界是世界最大的室內主題公園,並已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同美國、日本的迪斯尼樂園一樣被稱為世界性的主題公園。

神秘華麗的樂天世界,在美國和日本被稱作「韓國的迪斯尼樂園」,在加拿大被稱作「艾德門特MALL」,園內驚險的娛樂設施、各種表演令人稱道。樂天世界(長沙)項目有望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建設周期為2至3年。

G. 2020年中國百強縣,哪個縣第一

2020年中國百強縣,湖南省長沙縣排名第一

根據賽迪顧問最近發布的《2020中國百強縣域經濟研究》百強縣域GDP(2019年,下同)千億縣域超過33個;此外,全國百強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09萬元,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從區域來看,前100個縣中有68個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大多數位於長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周圍。報告顯示,排名前100位的縣僅佔全國土地的不到2%,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所有縣的土地不到3%,人口不到11%,它創造了該縣約四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

(7)為什麼長沙的縣域經濟那麼強擴展閱讀:

前十江蘇佔一半

報告顯示,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GDP;以佔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從區域分布看,百強縣整體上呈現東多西少的趨勢,其中東部地區佔68席,約七成;中部地區佔21席,約兩成;西部地區穩中有進,占據8個席位;東北地區保持平穩,保持3個席位。與2019年相比,東部地區席位減少3位,中部地區增加2席,西部地區增加1席位。

H. 長沙縣為啥不願意撤縣設區

長沙縣不僅僅是湖南三湘第一縣,而且應該中部第一縣,實際上長沙縣和長沙市中間早就沒有具體的分界線,撤縣改區的消息屢見不鮮,而為什麼至今不撤縣改區呢?其中肯定是有很多原因
1.標桿作用:長沙縣作為三湘第一縣,2017年百強縣排名中榮膺第六桂冠,傲視中部六省所有的兄弟縣市。倘若改區後,就不能再參與百強縣排名,望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原先也在百強縣中名列前茅,但是今天變成望城區後卻沒有了往日風采。
2.自主權決定:長沙縣自己不願意,因為作為縣的話在行政上有更多的自主權,獨立的規劃、經濟政策等權利,包括稅收等。而假如變成星沙區後,具體的規劃、經濟政策等要和長沙市統一,也就是要框死豎槐在市一級的框框里。縣只需要對省負責,實行兩級管理,改區後卻變成區市省三級。
湖南省人民政府公開的一份2017年6月的答復指出, 長沙市已經向省政府提交長沙縣撤縣設區申請,改區後,長沙縣能更好的融入長沙市大都市圈,邁向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新台階。但是改區的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從經濟實力及區位優勢等各方面來講,長沙縣完全有資格成為長沙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其一直未撤銷長沙縣的建制,與長沙縣當地政府的理念有很大關系。對國內縣域經濟有所研究或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長沙縣為國內著名的百強縣,經濟實力比較雄厚。一旦撤銷了縣的建制,長沙百強縣的名號就不復存在。對當地政府部門來講,他們更看重百強縣的名聲與縣建制下獨立的財政,稅收等權力。
另外,省一級與長沙市,對長沙縣撤縣設區也不太感興趣,雖然,撤銷長沙縣,將其改為市轄區之後,長沙市的城市規模會有一定的增加,對長沙市城區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好處。但省市兩級政府與縣級政府觀念也差不多,認為作為全國百強縣的長沙縣,已成為長沙市乃至湖南省的一張名片,對外展示經濟發展成果,對外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了《長株潭都市圈發展規劃》,這是繼南京、福州、成都之後,第4個國家級都市圈發展規劃。很明顯,未來長沙不再走外延式擴張的老路,而是通過推進長株潭都市圈建設,實現與周邊區域協調發展。
目前,湖南已成立了「長株潭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除此之外,湖南正大力建設以長沙為核心的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推動域內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無縫銜接,打造軌道上的長株潭。
長沙縣賀察撤縣改區這一工作,在省政府印發的《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年)》中有提到。行政區劃調整是關系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大事,其實施過程要經過嚴格的論證、審批。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提高質量為關鍵,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緊緊圍繞新型城鎮化目標任務,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財政、投融資等配套政策,余拍友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強勁動力。
堅持點面結合、統籌推進。統籌規劃、總體布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著力解決好「三個1億人」城鎮化問題,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充分發揮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作用,及時總結提煉可復制經驗,帶動全國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創新。
堅持縱橫聯動、協同推進。加強部門間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協調配合,推動戶籍、土地、財政、住房等相關政策和改革舉措形成合力。加強部門與地方政策聯動,推動地方加快出台一批配套政策,確保改革舉措和政策落地生根。
堅持補齊短板、重點突破。加快實施「一融雙新」工程,以促進農民工融入城鎮為核心,以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發展和新型城市建設為重點,瞄準短板,加快突破,優化政策組合,彌補供需缺口,促進新型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
根據從市長信箱了解的信息,撤縣改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也需要報請批復,目前正在積極跟進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四條 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並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中合理確定城市、鎮的發展規模、步驟和建設標准。

I. 相比武漢,長沙有何優勢

首先必須說明一點,所謂優勢論:70年代,武漢各個方面相當於三個長沙,武漢這些年政策肯定也比長沙好,畢竟是副省級,地理位置好,行政級別和經濟許可權和帶派虛國家照顧上都比長沙有優勢,但是武漢現在看數據,人均是不及長沙,綜合實力再怎麼算,也不過1.5個長沙,為何武漢沒有甩開長沙,反而被拉進差距了呢?

(長沙圖)

這里有個同化作用,發展到一定規模和高度後,就需要更多的資源才能支撐他發展到更高的高度,武漢對外省的輻射還是很小的,你看看湖南多少人去一線,而去武漢的非常少,這就是武漢和一線的本質區別,武漢的輻射基本局限於省內,然後湖北難以支撐武漢發展到更高的高度!長沙和武漢類似,湖南支撐長沙發展,長沙對外省的輻射也有限,但是長沙之前弱,在輻射面和武漢差不多的情況下,發展趕上了很多了! 可以預想的是,以後差距大概就這樣定型了,看速度武漢也拉不開長沙,反而比長沙略慢!

麻煩大家不要說什麼武漢位置好,武漢政策好,武漢規模大,所以發展潛力大,這話經不起推敲!現在武漢的實力已經是擁有諸多優勢後的所展現出來的了,要想獲得更多優勢,也難!

(長沙圖)

還有就是一想起很多人說鄭州位置好所以鄭州潛力大,我就想笑,鄭州6年前位置不好嗎??鄭州位置從來沒變過,6年前GDP和長沙差不多,現在GDP比長沙少了1302億,人均收入 消費能力 甚至連高鐵客流都不及長沙,所以大家不要犯邏輯性錯誤,位置好就不被超? 問題是已經被超了啊!

首先明確一下結果:維一優勢是人才,這個結論也是湖南與湖北之間對比的結果。

比人口和版圖,湖南、湖北倆省相差不大,比經濟的話武漢超過長沙,湖北也超過湖南,優勢明顯,武漢比長沙乃至湖北比湖南還有水運優勢,號稱千湖之省,武漢的大學數量和質量也明顯高與長沙,比物產的話,倆省都是溫帶省份,山水相連,都是有山有水的省份,物產大至相同,沒有明顯的對比優勢,倆省人民的生活習慣也是大至相同,沒有明顯的對比優勢。

說來說去長沙乃至湖南的優勢到底在哪?在於作風。舉個例子:中國的百姓發了財,喜歡擺cool,福人扎堆,在這個理上武漢乃至湖北的優勢十分明顯,但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優點,相反它是極不理性的行為,一場新冠肺炎就把武漢人乃至湖北人打得現出原形,既使不提疫情的事情,普通百姓把辛辛苦苦、有的人甚至是大半生賺到的錢都丟到城市的房產,這種行為成全的只有房產商人和政府,武漢一城獨大、一城超大的結果就是證明,湖南的城市規模就要均衡一點,房產商人和政府想賺百姓的錢要困難多了,這年頭能玩得過政府的人恐怕也就是湖南人了,不然就加上浙江人,長沙的房價既使不受政府的控制恐怕也高不了多少,湖南人在政治、軍事、文化等等方面的優勢已經有太多人去舉例,我就一帶羨脊而過了。有何高見請君道來,在下先行謝過。

1、長沙人均產值高於武漢:

武漢:人均GDP為 11.2萬

長沙:人均GDP為 13.7萬

2、長沙的上市公司數量: 根據2017年最新發布的蠢燃數據,長沙的上市公司總部數量達到64家,IPO公司數量是中部其他省會數量的總和還要多,這表明,長沙的新經濟增長速度非常快!為長沙的GDP高位增長提供引擎。

3、長沙的文化傳媒產業優勢: 2017年,長沙從全球眾多城市脫穎而出,獲得全球首個「媒體藝術之都」的稱號,為長沙的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引擎,再加上,芒果集團(湖南衛視、快樂購、芒果TV)斥資300億打造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將長沙的馬欄山片區打造成中國V谷,形成「北有中關村,南有馬欄山」的格局。

4、長沙的重工業優勢: 長沙是我國最大的重型裝備製造產業的城市,有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等一批國內領先的重型工業製造企業。

綜上所述:長沙在人均收入、上市公司數量、文化傳媒、重工業四個方面優於武漢!

感謝網友的提問!關於「相比武漢,長沙有何優勢」這一話題,據我所知有三個優勢:

①長沙擁有國家級湘江新區,成立於2015年4月。為中部六省第一個獲批國家級新區。

②長沙縣域經濟發展趨勢強勁有力,其中屬縣長沙縣為全國百強縣十強,中部百強縣之首。

③長沙機械工程行業具有全國領先的實力,涌現出一大批中國製造業百強企業。
為公正起見,相比武漢、長沙
有何優勢已說完,接下來簡要介紹一下武漢,如下:

①原中南地區總部,管理湖北、湖南、廣東等省。原武漢軍區總部,管理湖北、湖南等省。

②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最大的城市、最強的城市,全國經濟十強。被明確支持建設為國家中心城市、國際交通樞紐,國際化城市。

③全國乃至於全世界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有大學生之都美譽。境內長江、湖泊、山林應有盡有,被譽為百湖之城。

城市宣傳語:大江大湖大武漢!

我就在長沙,十來年了,也是湖南人,去過武漢一段時間,這個問題我真不知道怎麼回答,不是漲他人意氣,我真不知道長沙能比的過武漢啥。說說基礎,武漢長沙同為湘楚文化發源地,武漢以前做過首都,長沙不是,所以基礎設施底子肯定武漢要好些,武漢現在還有電車,長沙就沒有,我是軌道公司的,武漢地鐵也比長沙要建的早,武漢三鎮,而長株潭城市群不知道要啥時候。

武漢是副省級城市長沙不是,武漢現在是國家確定的中心城市長沙不是,政策扶持比不過。

說交通,現在武漢,長沙都一橫一縱高鐵線穿過,武漢水運有長江,長沙有湘江,湘江是匯入長江的,所以水運肯定沒武漢發達。

說高等教育,長沙有中南,湖南大學,湖師大,三個985,211名校,武漢有,華中科大,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 財經 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諸多名校,教育還是比不過。

不過湖南人骨子裡就沒有輸這個詞,一直奮起直追,當長沙一個市就能趕上武漢三鎮,要是長株潭城市群合並,應該可以吊打

武漢優勢始終完勝長沙,2016年12月武漢、鄭州被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定位。入選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的戰略考量。中心城市的定位當然有其占絕對發展優勢地位,以及末來城市的發展潛力後勁為依據。

一、簡單做武漢同長沙對比,2017年武漢GDP總量為1.34萬億,長沙1.02萬億兩個同屬中部城市相差不算大遠。同屬萬億級GDP總量城市。人均GDP長沙完勝武漢,主要是人口基數少完勝優勢。 歷史 上武漢、長沙同屬荊楚文化圈,荊楚文化與湘楚文化同源。

二、簡單從工業做對比武漢有東風 汽車 、武昌造船等。長沙有南車軌道交通裝備製造,長沙 娛樂 文化產業也非常發達、其中湖南衛視旗下的芒果影視都非常出名,在文化產業上有一定影響力。

三、文化教育產業重點大學擁有量對比

武漢985大學有兩所:1、武漢大學、2、華中 科技 大學。211大學有7所:1、中國地質大學、2、華中農業大學、3、武漢理工大學、4、華中師范大學、5、中南政法 財經 大學、6、湖北大學、7、武漢大學。其中武大、華中同是985大學。

長沙985大學有3所:1、國防 科技 大學、2、中南大學、3、湖南大學。211大學有4所:1、湖南師范大學、2、湖南農業大學、3、長沙理工大學。,4、湖南大學。其中湖南大學同是985大學。兩個城市的大學擁有量對比武漢占優勢。其中武漢在校的大學生人數達到100萬人數字。排在全國前列。

四、城市人口紅利城市發展後勁對比

城市人口武漢擁有1000多萬,長沙700多萬。人口發展紅利長沙不佔勢,末來發展後勁武漢占絕對優勢。到2030年武漢要達到1700萬人口。武漢打造全球末來樣板城市,武漢同是凈人口流入繼深圳排在第二名的城市。武漢在最近還被聯合計劃署選定為21世紀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武漢作為中部中心城市的定位,從城市經濟的發展GDP總量上看、以及人口紅利、發展潛力後勁是完勝長沙。至少長沙在5年內是無法追趕武漢。同時武漢也在快速發展,長沙談何容易在短期內能趕超武漢。

湖南湖北是一家。我們對於武漢沒有什麼敵意。沒必要比。本來就一家,分家的兄弟比什麼家產!有本事跟外人比去啊?湖北武漢比長沙強,這是事實。就像分家後的兄弟倆,哥哥湖北比弟弟湖南強一點點,就跟外面人講,我比我弟家有錢,我好牛逼啊!有啥好比的。咋們要跟北上廣深看齊!加油!維楚有才。曾經的楚國,近代的湖廣省!

1、民營經濟更發達,經濟更有活力,武漢是大國企經濟。

2,長沙房價更低,民眾生活壓力更小,更敢消費,拉動經濟。

3,文化湘軍, 娛樂 產業更發達,湖南衛視的強大與造星能力,必將成為長沙未來發展的核彈。

4,湘菜比湖北菜更有關注度,那麼長沙更是一個 美食 之都。

5,湖南發展比湖北晚,所以湖南處於經濟增長爆發期,武漢相對處於成熟甚至下降期。

6,湘妹子是不是整體更是美女的代名詞,哈哈,這也是重要優勢啊。美女留住優秀男人,美女讓男人更有拼搏的動力。

各有優劣,都有自己城市群,長更集中,漢分散些。為什麼不對接互補?兩湖是楚文化發祥地,二省以湖定名,是胞省。 歷史 奪中原,而湖北是難守易攻之地,失湖北而中南及華南危。湘江流域是不得了地方,多少偉人。而長江漢江流域人文薈萃。優劣是相對的,只是南長漢三省會(等邊三角形,都在角尖上)攜手共贏,帶動三省全面發展,互惠受益的是近1.6億人呀!

武漢目前的人才吸引力, 科技 創新,第二總部,牛逼的開發商,大型商業綜合體,校友經濟,武漢速度,財政收入, 科技 投入,城市綜合排名,已經見證了實力對比。不要比GDP這些可以做的成績單,比一下軟經濟實力就知道,武漢的基建,大交通體系,地鐵已經延長到郊區,高架橋BRT,兩大開發區的有軌電車,所以,還是務實的看問題,不要一張嘴武漢和長沙GDP差不多,長沙人均比武漢高這幾句 搞笑 的話,這些話十年前就在說,說到今天了,你要知道武漢一套房頂長沙三套,那點人均在房價面前真的少的可憐。武漢也不會和長沙去比什麼,也不會看到這個城市,所以不要比了,真的沒什麼可比性了!

J. 長沙 經濟發展調查

推進發展的主要做法 :
長沙縣地處中部內陸,境內基本沒有能源資源,發展的基礎也不夠好,為什麼在改革開放30年中能夠發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發展前景展望

今後5年長沙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以發展為主題,加快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和新城鎮建設步伐,增強經濟實力,促進社會和諧。到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60億元,年均增長15.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財政總收入確保80億元,年均增長20%,力爭突破100億元,年均增長2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5000元,年均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年均增長10%。

【提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長沙縣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苦幹巧幹,發揮區位優勢,建設工業園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特別是堅持以工促農,統籌城鄉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編者按:一個地處中部內陸、沒有多少資源的農業縣,何以在30年間興工強縣、強農富民,成為聞名遐邇的「三湘第一縣」?湖南省長沙縣用實踐成功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30年來,長沙縣緊緊圍繞發展的主題,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發揮優勢,苦幹加巧幹,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利用毗鄰省會和交通便利的條件,吸引外來投資,建設工業園區,發展優勢企業和產業集群。尤其可貴的是,長沙縣在大力推進工業化的同時,不忘農業,堅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堅持以工促農,促進糧食生產和特色農業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小城鎮建設,走出了一條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子。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也是長沙縣給我們帶來的深刻啟示。

改革開放前,湖南省長沙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經濟落後,對外封閉,人民生活停留在溫飽水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興起,長沙縣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發揮優勢,苦幹巧幹,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成為聞名遐爾的「三湘第一縣」。

一、基本情況

長沙縣面積1997平方公里,人口74萬,轄20個鄉鎮、238個行政村、36個居委會。這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就有「魚米之鄉」之稱。全縣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從東、南、北三面環繞省會長沙市,黃花國際機場坐落於境內,京珠高速、107國道和319國道交匯於縣城星沙,建設中的長株高速、武廣鐵路也途經該縣。

1978—2007年,長沙縣的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分別由2.128億元、0.687億元、0.192億元、327元、127元提高到287.9億元、546億元、31.9億元、15834元、7000元,分別增長135倍、795倍、166倍、48倍、55倍。全縣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由基本溫飽步入了整體小康,正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向實現全面小康快速邁進。

二、推進發展的主要做法

長沙縣地處中部內陸,境內基本沒有能源資源,發展的條件和基礎也不夠好,為什麼在改革開放30年中能夠發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發揮區位優勢,實施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帶動戰略。改革開放之初,長沙縣的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51∶32∶17。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中央鼓勵發展鄉鎮企業政策的出台,縣委結合實際,確立了興工強縣的肆棚經濟發展思路,促進了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如臘到1992年,三次產業結構變為40∶42∶18,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首次超過第一產業。

然而,鄉鎮企業的發展雖然帶來了經濟的較快增長,但由於其布局分散,生產方式落後,因此不僅對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提出了挑戰,而且企業也難以實現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裂橡則成長。這種分散式的工業布局,也不利於外資的引進。為了加快興工強縣進程,1992年春天,在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精神鼓舞下,長沙縣委和縣政府作出了突破傳統縣域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來吸引外資和企業,加快工業化進程的決定,並制定了「以開發區建設帶動縣城搬遷,以縣城建設促開發開放」的發展戰略。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縣里分別向省、市請示:申請在交通便捷、毗鄰長沙市的望新鄉的杉星村、大塘村、板橋村興建新縣城和建立科工貿開發區。1992年下半年得到省、市兩級政府批准後,長沙縣立即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開發區建設高潮。經過10多年的艱苦創業,開發區在昔日荒涼的丘崗山地上建成了一座面積達25平方公里的現代化新城,區內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日臻完善。2000年2月13日,開發區獲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

在努力打造開發區硬體的同時,長沙縣還採取多種措施,著力打造優良的投資軟環境:一是努力創造一流的政務服務環境。在全省縣一級率先開展了行政問責制,並成立了行政效能監察室、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辦公室,實行了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掛牌保護制。二是成立了政務服務中心,33個具有行政許可、審核職能的部門在此辦公。政府各部門共授權203項審批事項在這里專門受理,窗口運作,統一收費,限時辦結。三是在稅收、規費、用地審批等方面制定了優惠政策,先後出台了《長沙縣發展外向型經濟獎勵辦法》、《長沙縣招商引資工作的若干決定》等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企業到開發區落戶發展。四是積極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對「擾商、卡商、損商」及各種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和投資環境的不良行為,堅決依法從嚴打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在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下,越來越多的縣內外、省內外、國內外的企業紛至沓來,使開發區迅速成為吸納外資來長沙縣投資辦廠的熱土。到2007年,開發區先後引進項目453個,引進企業294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0.8億美元、利用內資151億元。引進韓國LG、美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荷蘭飛利浦等世界500強企業達15家,引進三一重工、長豐獵豹、中聯重科等國內製造業著名企業10餘家,引進上市公司12家。2007年,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到414.5億元,財政稅收22億元;每平方公里實現工業產值達38億元,實現稅收1.7億元,單位面積經濟密度接近沿海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水平,綜合經濟指標和綜合投資環境在全國5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名列第二十二位。更可喜的是,在這方土地上,誕生了22個省名牌產品、3個中國馳名商標、5個國際知名品牌。開發區已成為長沙縣乃至全省創業發展的主要平台。

(二)發展優勢企業,培育產業集群。通過建設工業園區,吸引企業和項目到園區落戶發展,可以有效避免「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局面。但如何才能使園區內的企業快速成長,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火車頭,是一個必須解決好的關鍵問題。長沙縣委和縣政府經過認真調研後認為,要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園區的良好條件,重點發展優勢企業,打造區域內相互依存的產業「生態」群落,形成集中度高、互補性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才能造就強大的區域發展動力,帶動縣域經濟騰飛。為此,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必須根據自身實際,找準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意識地引導同類的產業、產品在同一園區內發展,拉長產業鏈條,以龍頭企業或龍頭項目為帶動,提高產業集中度和關聯度,催生「榕樹效應」,促進行業集中、產業集聚,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投資成本,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主導產業。

根據上述思路,長沙縣確定了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中心,突出做好做大工程機械、汽車製造、電子信息及家電三大產業,同時全力推進安沙、黃花等6個專業園區為其配套的發展策略,並確立了「著力引大、以大引小、成龍配套、梯次推進」的招商引資戰略方針。在具體工作中,他們把那些可以起到帶動和示範作用的大企業作為「生命線」來對待,有選擇性地按照產業規劃引大企業、抓大項目,並按照「優勢產業優先扶持」的原則,在資金、用地、優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傾斜。結果在不長的時間內,就引進了中聯浦沅、山河智能等大型工程機械製造企業,北汽福田、同心實業等大型汽車及零部件製造企業,以及遠大、伊萊克斯等大型家電和電子信息產業企業。他們以這些骨幹企業為核心,順藤摸瓜,引進中小企業,很快就形成了特色鮮明、勢頭強勁的工程機械、汽車製造和電子信息及家電三大產業集群,取得了高成長性、高附加值、高就業能力的「三高」效果。2007年,這三大產業集群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3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3%。三大產業集群無論是規模、總量,還是質量、效益,都已成為全省同行業的排頭兵。

產業集群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入園企業的競爭力。北汽福田是1999年到開發區落戶的,在沒有產業集群的情況下,該公司所需配套的車床、輪胎等零部件只能從山東、河南等地運來,按照一年7萬輛車的產能算,光輪胎一項就需要近1000萬元的運費。2005年相關的配套企業來到開發區後,廠里節省了近千萬元的花費。廠里把這筆錢用來做研發,開發並推出新產品,很快佔領市場,從而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2007年,北汽福田銷售額突破30億元,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商用車生產基地。事物的發展總是相互影響的。北汽福田長沙廠的快速發展,反過來又帶動了當地配套企業的快速發展。2007年,該廠帶動當地配套企業產值達16億元,安排直接從事其配套產業鏈建設的本地員工就業達1.6萬人。

產業集群的形成,還產生了點石成金的「滾雪球魔力」。韓國HEG公司就是因為看中開發區LG公司的發展前景,毅然入園,投資2.8億美元建廠,為LG提供配套上游產品。隨之,與其配套的13家韓國企業相繼入園,一個「韓資工業園」由此在園內崛起。當長豐獵豹、北汽福田等汽車製造企業在開發區內蓬勃發展時,就連世界500強企業——德國博世公司也按捺不住,投資7500萬歐元,入園興建汽車零部件基地。而博世落戶後,又從世界各地引來了6傢具有相當實力的汽車配套企業來開發區洽談合作。長沙縣的優勢企業和產業集群,已成為吸引同類企業和項目「加盟入伙」的金招牌。

(三)堅持不放鬆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在實施興工強縣戰略過程中,長沙縣委和縣政府始終沒有忘記全縣仍有60%的人口在農村、90%的面積是農村的基本縣情,在積極推進工業化的同時,堅持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不動搖,以工業反哺農業,以縣城帶動農村,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走出了一條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子。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糧豬兩大傳統產業。長沙縣歷史上就是一個產糧大縣。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新形勢下,為了做到糧食生產不滑坡,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他們突出狠抓了嚴格保護耕地和改良稻穀品種這兩大措施。近些年來,全縣水稻播種面積一直保持在120萬畝以上,保證了糧食生產不下滑。同時大力推廣優良品種,水稻優質率接近80%,不斷提高稻穀質量和單位面積產量。連續數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生豬產業也是長沙縣的一大傳統產業。近年來為了提升生豬養殖業的競爭力,縣里採取多種措施,包括每年投入600多萬元率先在全省推行重大動物疫病免費防疫,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加大生豬品種改良,提高良種率;培育發展養殖協會、合作社、運銷公司,幫助農民銷售生豬等,使生豬養殖業呈現持續、強勁的發展勢頭。2007年,全縣生豬飼養量達399萬頭,出欄肥豬263萬頭,位列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第二位。

二是以市場為導向,著力發展特色農業。主要是根據市場需求和當地條件,做強茶葉、花木、蔬菜三大新興產業。堅持把茶葉作為領軍湖南的優勢產業來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茶葉發展的優惠政策,打造北部9個鄉鎮的「百里茶廊」品牌。2007年,全縣茶園面積7.5萬畝,茶葉總產量3.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多億元,其中出口創匯1200多萬美元。花木產業較快發展,在東南部5個鄉鎮形成了「百里花卉苗木走廊」產業帶,64個村的農民成為花卉苗木種植專業戶,花卉苗木面積已達10.4萬畝,從業人員4.5萬人,年銷售收入超過4.6億元。蔬菜產業的發展也充滿生機,在毗鄰長沙市近郊的53個村形成蔬菜生產帶,常年蔬菜面積已達7.8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5.2萬畝,實現年銷售收入5.8億元。在著力做強三大新興產業的同時,縣里還依託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緊臨省會的區位優勢和自然山水景觀優勢,採取有效的扶持和保護措施,培育壯大了集休閑觀光於一體的新型旅遊業——農家樂。2007年,農家樂已發展到579家,共接待遊客319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

三是以工補農,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公路建設方面,近年來全縣投資10多億元,實施公路和橋梁建設項目183個、842公里。目前全縣公路通車里程已達3778公里,公路等級率、村級公路硬化里程及每百平方公里擁有公路里程等3項指標均居全市、全省之首。在水利建設方面,從2003年開始,成立了全省首家縣級水利建設投資公司,負責全縣水利建設融資、投資、建設、管理和經營。近5年來,全縣水利建設投入達10多億元,全縣堤垸防洪基本實現標准化,防洪抗旱能力有了明顯增強,連續5年蟬聯湖南省水利建設強縣稱號。在農村電網改造方面,從2001年開始,投資近1億元對全縣農網進行改造,完成了一、二期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從2006年開始,又新增投入2000多萬元,啟動了農網第三期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在農村能源建設方面,近年來大力實施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建設,以農村沼氣池為紐帶,帶動農村改水、改廁、改廚、改欄、改浴,推進鄉村清潔美化工程。至2007年,全縣共建沼氣池9.6萬個,入戶率達45%,為廣大農民提供了既干凈又節省的生活能源。

(四)努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長沙縣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高度關注民生問題,特別是近些年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千方百計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促進了社會和諧。

一是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對教育的投入近年來連續保持在3億元以上,全面完成了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不斷改善農村辦學條件,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大大減輕了學生負擔。全縣中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100%,中學鞏固率達99.3%。對醫療衛生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每年投資400多萬元改善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疫情網路直報系統,高標准建設了縣疾病控制中心和人民醫院,疾病控制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不斷健全。對文化建設的投入也不斷增加,除了投資1億多元興建了文化廣場、廣播電視等文化設施外,還提出了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爭創全國文化先進縣的奮斗目標。其他社會事業的投入也連年增加,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2003年以來,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目前農民參與率已達98.5%,榮獲全國合作醫療先進縣稱號。建立了城鄉特困戶醫療救助制度,累計救助7415人次,發放醫療救助金885萬元。累計投入1330萬元,新建和改建18所鄉鎮敬老院。先後在農村啟動了「安居工程」和農村低保制度,累計為特困無房戶、危房戶以及五保戶援建和捐建住房1000多棟;累計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645萬元,有3萬多人享受到生活補助。城鎮低保自1999年開始實施以來扎實推進,目前共計有4萬多戶9萬多人納入城鎮低保,共計發放低保金96萬多元。基本實現了城鄉應保盡保。

三是努力擴大就業。縣財政不斷增加預算資金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拆遷群眾和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培訓。積極引導本地人員就地就近就業,近5年共推薦了約2萬人到縣內園區企業就業,共為2.1萬多人提供了免費職介服務。為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近年來,縣里每年預算安排200多萬元用於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全縣累計舉辦常年長、中、短期各類農民教育培訓班3800多期,接受培訓的農民達25.3萬人次,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9萬人。

(五)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從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長沙縣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統一部署,不失時機地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為全縣發展注入了強大生機和活力,一個基本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經濟社會運行機制初步形成。其中有幾個關鍵領域的改革對加快全縣發展的推動作用尤為突出。

1.縣屬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從1999年開始,長沙縣就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企業職工身份置換和企業產權性質置換為重點,大刀闊斧進行縣屬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到2005年初,全縣11個系統70家縣屬國有、集體企業全部完成改革改制。通過改制,不僅為政府部門機構改革創造了條件,重疊的縣屬企業管理機構全部撤銷,而且減輕了財政負擔,再也不需要下撥「彌補企業虧損」專項資金了,還盤活了資產,實現收入17970萬元,資產增值率平均在16%以上。

2.財稅體制改革。一是在1999年5月,成立了長沙縣政府采購中心,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采購項目實行統一招標、統一購買、統一結算。實行這項改革以來,節約資金13190萬元,資金節約率為16.23%。二是在2002年成立了投資評審中心,通過制定項目一級初審和兩級復審制度、質量控制標准和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完善了投資評審體制,評審范圍由原來的縣直財政性投資項目擴大至鄉鎮及村級公路建設。成立投資評審中心至今,為財政核減不合理支出72282.35萬元,核減率21.32%。三是從2004年開始,進行部門預算的試編。2005年在縣直各單位全面推行了部門預算改革,規范了預算管理,將屬於政府的財政性資金逐步納入了預算管理,取消了非稅收入過渡戶,建立了票款同步、罰繳分離的制約機制。四是在2001年4月,成立了長沙縣集中會計核算管理中心,對行政事業單位及財政全額撥款的二級機構全部實行集中會計核算,統一了全縣的支出標准和核算口徑,確保了專項資金的專款專用。目前正著手向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轉軌。五是根據中央農村稅費改革精神,在2004年全面取消了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產稅,全縣共計減少農業稅收4687萬元,農民人均減少負擔70元。

3.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從2002年開始,長沙縣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除成立投資評審中心外,還成立了投資公司,為全縣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籌措資金,改變過去由政府直接融資的做法,縣政府只為投資公司提供資產質押,從而進一步規范了融資程序,提高了融資效率。2003年8月,根據國家《招標投標法》的規定,成立了縣招標投標領導小組,集中實施全縣招標投標管理和綜合執法,禁止任何領導批條子,保障了招標投標活動的公平、公正、公開。招投標改革使建設工程的招標率由以前的60%提高到98%,實現了招投標零投訴,既為建設方和財政節約了大筆資金,又防止了腐敗、保護了幹部。2003年11月至今,全縣共有411個項目實行了招投標,節減建設資金7.2億元,其中財政資金1.9億元。

(六)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引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長沙縣10多年來之所以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實現從農業大縣到工業大縣再到經濟強縣的跨越,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級黨組織特別是縣委一班人,在引領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把方向、攬全局、聚人才的核心作用,突出地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根據中央大政方針及時制定催人奮進的目標引導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長沙縣委一直堅持根據中央的大政方針及時制定前進的目標和思路。這些目標和思路的一個最大共同點就是緊緊圍繞發展主題,既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又有與之相適應的戰略措施。思路的不斷提升和完善,使長沙縣發展的方向更為明確,發展的任務更為清晰,從而能較好地引領全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二是堅持團結幹事。改革開放以來,長沙縣始終堅持加強黨的建設和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特別是以「三講」教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等為契機,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發展意識和大局意識。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五大班子始終保持思想統一、步調一致,相互支持、同台唱戲;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都能夠圍繞全縣工作大局,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的激情、爭先進位的追求、攻堅克難的闖勁和真抓實乾的作風,團結一致,埋頭苦幹,形成了共促發展的強大合力。

三是採取多種措施打造了一支特別能戰斗的幹部隊伍。縣委多年來一直非常重視幹部隊伍建設,把其作為提高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能力和水平的頭等大事來抓。他們採取多種措施,努力形成「想幹事業的有舞台,能幹事的有市場,幹了事的有前途」的激勵機制,為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他們特別重視培養一支具有較高素質和較強能力的基層幹部隊伍。為了使廣大鄉鎮幹部能夠安心工作,長沙縣不但較早就實行了鄉鎮幹部的工資由縣財政統一發放,還保證鄉鎮幹部的各項福利待遇都與縣直機關的幹部相同。為了能夠穩定和不斷加強村級幹部隊伍,縣委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四培養」黨建工程,即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中的致富能人培養成支部書記,把優秀支部書記培養成典型。為了進一步調動村幹部的積極性,長沙縣還直接從表現突出的村幹部中招取公務員。

三、發展前景展望

當前,長沙縣正處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也是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今後5年長沙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以發展為主題,以「領跑進軍」為目標,加快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和新城鎮建設步伐,全面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全面提升和諧社會建設水平。到2012年,經濟總量再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領先中西部,努力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目標。預計: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60億元,年均增長15.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工業總產值達到1500億元,年均增長23%;財政總收入確保80億元,年均增長20%,力爭突破100億元,年均增長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00億元,年均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0元,年均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0000元,年均增長10%。到2012年上述目標實現時,長沙縣的經濟發展將步入新的階段,城鄉面貌將發生新的變化,人民生活將提高到新的水平,將呈現出經濟更加繁榮、發展更具活力、人民更加富裕、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的嶄新局面。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長沙的縣域經濟那麼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健康體檢的作用是什麼 瀏覽:916
健康中醫中葯有哪些 瀏覽:775
經濟全球化是指什麼化 瀏覽:66
有一段愛情是什麼樣的 瀏覽:366
還有什麼的故事嗎 瀏覽:875
經濟有多少錢 瀏覽:336
愛情最怕什麼事 瀏覽:960
江南春故事怎麼寫 瀏覽:588
知足少欲便得幸福是什麼意思 瀏覽:458
婚姻中有哪些行為可以要求賠償 瀏覽:463
婚姻的天平是什麼意思 瀏覽:624
忍者婚姻不分怎麼化解 瀏覽:478
四川寧南幸福茶多少錢一盒 瀏覽:874
二十四孝的民間故事講的是什麼 瀏覽:902
彈幕愛情公寓怎麼玩 瀏覽:40
佛山健康證去哪裡做 瀏覽:246
什麼樣婚姻是破碎的 瀏覽:236
社會事業局由哪些部門組成 瀏覽:199
薛城經濟學院搬到哪裡 瀏覽:992
誇我幸福浪漫怎麼回復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