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城市有哪些
我國的一線大城市都有哪些
依據 1政治地位 2經濟實力 3城市規模 4區域輻射力
一線城市:
一線強:北京 上海 (一個政治文化中心,一個經濟中心,無爭議)
一 線:廣州 深圳 (南粵雙雄,實力旗鼓相當,公認一線)
准一線:天津 (原本屬於二線強,近幾年國家重視、發展極快,步入准一線)
二線城市:
二線強:南京 武漢 沈陽 西安 成都 (都屬於區域中心城市)
重慶(直轄市)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
青島 大連 寧波(三個經濟發達的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濟南 哈爾濱 長春(剩下的三個副省級城市)
廈門(計劃單列市、規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線中)
鄭州 長沙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的三個非副省級省會城市)
烏魯木齊 昆明(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國際化城市)
蘭州(西北重工業城市、 *** )
蘇州 無錫(最發達的兩個非省會地級市)
二線弱:南昌 貴陽 南寧 合肥 太原 石家莊 呼和浩特(七個實力相當的省會城市)
准二線:佛山 東莞(兩個製造業經濟強市) 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 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 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三線城市:
三線強:銀川 西寧 海口 洛陽 南通 常州 徐州 濰坊 淄博 紹興 溫州 台州 大慶 鞍山 中山 珠海 汕頭 吉林 柳州
三線中: *** 保定 邯鄲 秦皇島 滄州 鄂爾多斯 東營 威海 濟寧 臨沂 德州 濱州 泰安 湖州 嘉興 金華 泰州 鎮江 鹽城 揚州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門 茂名 株洲 岳陽 衡陽 寶雞 宜昌 襄樊 開封 許昌 平頂山 贛州 九江 蕪湖 綿陽 齊齊哈爾 牡丹江 撫順
三線弱:本溪 丹東 遼陽 錦州 營口 承德 廊坊 邢台 大同 榆林 延安 天水 克拉瑪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陽 濮陽 安陽 焦作 新鄉 日照 聊城 棗庄 蚌埠 淮南 馬鞍山 連雲港 淮安 麗水 衢州 荊州 安慶 景德鎮 新余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清遠 揭陽 梅州 肇慶 玉林 北海 德陽 宜賓 遵義 大理
四線城市:剩餘的所有城市
中國的70大城市有哪些
北 京
天 津
石 家 庄
呼和浩特
太原
沈 陽
大 連
長 春
哈 爾 濱
上 海
南 京
杭 州
寧 波
合 肥
福 州
廈 門
南 昌
濟 南
青 島
鄭 州
武 漢
長 沙
廣 州
深 圳
南 寧
海 口
重 慶
成 都
貴 陽
昆 明
西 安
蘭 州
西 寧
銀 川
烏魯木齊
唐 山
秦 皇 島
包 頭
丹 東
錦 州
吉 林
牡 丹 江
無 錫
蘇 州
揚 州
徐 州
溫 州
金 華 蚌 埠
安 慶
泉 州
九 江
贛 州
煙 台
洛 陽
平 頂 山
宜 昌
襄 樊
岳 陽
常 德
惠 州
湛 江
韶 關
桂 林
北 海
三 亞
瀘 州
南 充
遵 義
大 理
我國有哪些城市?
中國主要城市:
北京 天津 哈爾濱 烏魯木齊 西寧 蘭州 銀川 呼和浩特 石家莊 太原
沈陽 長春 濟南 *** 成都 昆明 西安 鄭州 重慶 武漢 長沙 貴陽 南京
合肥 上海 杭州 南昌 福州 廣州 南寧 海口 台北 香港 澳門 廈門 青島
大連 無錫 桂林
中國都有哪些城市
武漢、廈門、澳門、青島、大連、南京、杭州、濟南、高雄、寧波、蘇州、唐山、大同、汕頭、長沙、珠海、煙台、東莞、南昌、重慶、福州、成都、長春、西安、沈陽、海口、南寧、太原、鄭州、合肥、貴陽、昆明、 *** 、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哈爾濱、石家莊 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0個地區(州、盟);661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3個;縣級市374個;1636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浮和林區);852個市轄區。總計:省級34個,地級333個,縣級2862個。
2014中國一線城市有哪些
【2014年中國城市等級:鄭州二線、洛陽南陽三線】一線城市5個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鄭州(省會城市)為二線中等城市;三線城市河南有:洛陽、南陽;四線城市有:許昌、新鄉、安陽、周口、焦作、平頂山、商丘、信陽、駐馬店、開封、三門峽、濮陽。其他城市為六線。
一線城市5個: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發達城市8個: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南京(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島(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大連(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寧波(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等發達城市15個:
成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武漢(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沈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 會)
長沙(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鄭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蘇州(經濟強市、中國地級市經濟最強市)
佛山(經濟強市)
東莞(經濟強市)
無錫(經濟強市)
煙台(經濟強市)
太原(經濟強市、地級市省會)
二線發展較弱城市:
合肥 (地級市省會)
南昌 (地級市省會)
南寧 (地級市省會)
昆明 (地級市省會)
溫州 (重要的經濟城市)
淄博 (重要的工業城市)
唐山(河北經濟強市)
三線城市:
烏魯木齊(新疆自治區首府)
貴陽(貴州省會)
海口(海南省會)
蘭州(甘肅省會)
銀川(寧夏自治區首府)
西寧(青海省會)
呼和浩特(內蒙古首府)
泉州(福建經濟第一強市)
包頭(內蒙古第一大城市,經濟第二強市)
南通(江蘇經濟強市)
大慶(黑龍江經濟強市)
徐州(江蘇經濟強市)
濰坊(山東經濟強市)
常州(江蘇經濟強市)
鄂爾多斯(內蒙古經濟第一強市)
紹興(浙江經濟強市)
濟寧(山東經濟強市)
鹽城(江蘇經濟強市)
邯鄲(河北經濟第三強市)
臨沂(山東經濟強市)
洛陽(河南經濟強市、古都)
東營(山東經濟強市)
揚州(江蘇經濟強市)
台州(浙江經濟強市)
嘉興(浙江經濟強市)
滄州(河北經濟強市)
榆林(陝西經濟第二強市)
泰州(江蘇經濟強市)
鎮江(江蘇經濟強市)
崑山(全國百強縣第一名)
江陰(全國百強縣第二名)
張家港(全國百強縣第三名)
義烏(浙江經濟強市 縣級市)
金華(浙江經濟強市)
保定(河北經濟強市)
吉林(吉林經濟第二強市)
鞍山(遼寧經濟第三強市)
泰安(山東經濟強市)
宜昌(湖北經濟第二強市)
襄陽(湖北經濟第三強市)
中山(廣東經濟強市)
惠州(廣東經濟強市)
南陽(河南經濟強市)
威海(山東經濟強市)
德州(山東經濟強市)
岳陽(湖南經濟第二強市)
聊城(山東經濟強市)
常德(湖南經濟強市)
漳州(福建經濟第四強市)
濱州(山東經濟強市)
茂名(廣東經濟強市)
淮安(江蘇經濟強市)
江門(廣東經濟強市)
蕪湖(安徽經濟第二強市)
湛江(廣東經濟強市)
廊坊(河北經濟強市)
菏澤(......
發展中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現在為止最有潛力的都在這里了 預計到2020年,一線城市在中國商業地產總量中的比重將僅佔一成,這也預示著今後十年裡二、三線城市所蘊含的巨大商機。」□位居增長階段的二線城市是:成都、杭州、天津、武漢、重慶、西安、沈陽、大連、南京、蘇州、廈門、無錫、青島、東莞和寧波。□進入起步階段的三線城市有:長沙、福州、鄭州、濟南、佛山、長春、合肥、昆明、哈爾濱、珠海和南昌。□尚處於萌芽階段的三線城市為:常州、南通、嘉興、溫州、金華、紹興、煙台、石家莊、貴陽、南寧、徐州、太原、蘭州和烏魯木齊。
中國一線城市包括哪些
中國城市劃分依據:
1、政治地位;
2、經濟實力;
3、城市規模;
4、區域輻射力。
一線城市
一線強
北京 上海 (一個政治文化中心,一個經濟中心,無爭議)
一線
廣州 深圳 (南粵雙雄,實力旗鼓相當,公認一線)
准一線
天津 (原本屬於二線強,近幾年國家重視、發展極快,步入准一線)
二線城市
二線強
南京 武漢 沈陽 西安 成都 (都屬於區域中心城市)
重慶(直轄市)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
青島 大連 寧波(三個經濟發達的計劃單列市)
蘇州 無錫(最發達的兩個非省會地級市)
二線中
濟南 哈爾濱 長春(剩下的三個副省級城市)
廈門(計劃單列市、規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線中)
佛山 東莞(兩個製造業經濟強市)
鄭州 長沙 福州 石家莊 南昌(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烏魯木齊 昆明(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城市)
二線弱
太原 蘭州 貴陽 合肥 南寧 呼和浩特(剩下的的地級市省會)
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
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
溫州(重要的經濟城市)
准二線
淄博(重要工業城市)
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邯鄲(鋼鐵及棉紡 工業城市)
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濟寧(魯南經濟帶中心城市、山東省三大工業中心城市之一)
常州 南通 贛州(新興的經濟強市)
三線城市
三線強
銀川 西寧 海口 濰坊 淄博 紹興 台州 大慶 鞍山 九江 中山 珠海 汕頭 泰安 吉林 柳州 臨沂
三線中
*** 保定 秦皇島 滄州 鄂爾多斯 東營 威海 揚州 洛陽 德州 濱州 湖州 嘉興 金華 泰州 鎮江 鹽城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門 茂名 株洲 岳陽 衡陽 寶雞 咸陽 宜昌 襄陽 開封 許昌 平頂山 萍鄉 宜春 上饒 新余 景德鎮 商丘 蕪湖 綿陽 齊齊哈爾 牡丹江 撫順 荊州
三線弱
本溪 丹東 遼陽 錦州 營口 葫蘆島 承德 邢台 張家口 連雲港 大同 榆林 延安 天水 克拉瑪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陽 濮陽 安陽 焦作 新鄉 棗庄 日照 聊城 蚌埠 淮南 馬鞍山 淮安 麗水 衢州 安慶 撫州 吉安 鷹潭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清遠 揭陽 梅州 肇慶 玉林 北海 德陽 宜賓 遵義 大理
四線城市
剩餘的所有城市.
現在全國的一類城市有哪些?
北京上海天津廣州
中國二線城市有哪幾個?
哥們你天天幾乎都問問題的~
二線城市:
二線強 南京 武漢 沈陽 西安 成都 (都屬於區域中心城市) 重慶(直轄市)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 青島 大連 寧波(三個經濟發達的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 :
濟南 哈爾濱 長春(剩下的三個副省級城市) 廈門(計劃單列市、規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線中) 鄭州 長沙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的三個非副省級省會城市) 烏魯木齊 昆明(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國際化城市) 蘭州(西北重工業城市、 *** ) 蘇州 無錫(最發達的兩個非省會地級市)
二線弱:
南昌 貴陽 南寧 合肥 太原 石家莊 呼和浩特(七個實力相當的省會城市)
准二線:
佛山 東莞(兩個製造業經濟強市) 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 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 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wenku./...4
中國現在一線城市有哪些
【2014年中國城市等級:鄭州二線、洛陽南陽三線】一線城市5個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鄭州(省會城市)為二線中等城市;三線城市河南有:洛陽、南陽;四線城市有:許昌、新鄉、安陽、周口、焦作、平頂山、商丘、信陽、駐馬店、開封、三門峽、濮陽。其他城市為六線。
一線城市5個: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發達城市8個: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南京(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島(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大連(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寧波(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等發達城市15個:
成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武漢(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沈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 會)
長沙(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鄭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蘇州(經濟強市、中國地級市經濟最強市)
佛山(經濟強市)
東莞(經濟強市)
無錫(經濟強市)
煙台(經濟強市)
太原(經濟強市、地級市省會)
二線發展較弱城市:
合肥 (地級市省會)
南昌 (地級市省會)
南寧 (地級市省會)
昆明 (地級市省會)
溫州 (重要的經濟城市)
淄博 (重要的工業城市)
唐山(河北經濟強市)
三線城市:
烏魯木齊(新疆自治區首府)
貴陽(貴州省會)
海口(海南省會)
蘭州(甘肅省會)
銀川(寧夏自治區首府)
西寧(青海省會)
呼和浩特(內蒙古首府)
泉州(福建經濟第一強市)
包頭(內蒙古第一大城市,經濟第二強市)
南通(江蘇經濟強市)
大慶(黑龍江經濟強市)
徐州(江蘇經濟強市)
濰坊(山東經濟強市)
常州(江蘇經濟強市)
鄂爾多斯(內蒙古經濟第一強市)
紹興(浙江經濟強市)
濟寧(山東經濟強市)
鹽城(江蘇經濟強市)
邯鄲(河北經濟第三強市)
臨沂(山東經濟強市)
洛陽(河南經濟強市、古都)
東營(山東經濟強市)
揚州(江蘇經濟強市)
台州(浙江經濟強市)
嘉興(浙江經濟強市)
滄州(河北經濟強市)
榆林(陝西經濟第二強市)
泰州(江蘇經濟強市)
鎮江(江蘇經濟強市)
崑山(全國百強縣第一名)
江陰(全國百強縣第二名)
張家港(全國百強縣第三名)
義烏(浙江經濟強市 縣級市)
金華(浙江經濟強市)
保定(河北經濟強市)
吉林(吉林經濟第二強市)
鞍山(遼寧經濟第三強市)
泰安(山東經濟強市)
宜昌(湖北經濟第二強市)
襄陽(湖北經濟第三強市)
中山(廣東經濟強市)
惠州(廣東經濟強市)
南陽(河南經濟強市)
威海(山東經濟強市)
德州(山東經濟強市)
岳陽(湖南經濟第二強市)
聊城(山東經濟強市)
常德(湖南經濟強市)
漳州(福建經濟第四強市)
濱州(山東經濟強市)
茂名(廣東經濟強市)
淮安(江蘇經濟強市)
江門(廣東經濟強市)
蕪湖(安徽經濟第二強市)
湛江(廣東經濟強市)
廊坊(河北經濟強市)
菏澤(山東經濟強市)
柳州(廣西經......
B. 未來10年東莞發展好,還是惠州發展好,有什麼區別
未來的十年,東莞仍然是領先惠州,不管從各方面來說,惠州都是要落後於東莞的,這是事實,也是差距。
為什麼這么說呢,從全國大局觀來講,很多人知道東莞,可能有一部分不一定知道惠州,東莞是有名的世界工廠,每一個小鎮都隱藏了許多富豪,工廠遍布,每天都有很多貨運往國外出口。東莞還緊鄰廣州深圳這兩個一線大城市中間,受到很多產業輻射。
惠州相對於珠三角來說,偏一點,道路交通還是沒有東莞發達密集,工業也是不夠集中,還是有很多空餘空間,雖然也承接了一部分廣州深圳的產業,可仍然是不夠大,需要擴大市場,工資水平也沒有東莞高;在惠州一些偏遠地方,兩三千工資還沒有五險一金,不一定包吃包住。
不過,隨著全球化趨勢首告以及產業轉移,勞動力成本提高,東莞有不少工廠已經遷出,他也面臨著想多問題,城中村還是很多,不利於城市規劃,除了工廠還是工廠。惠州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在積極需求合作,有望進一步像東莞靠齊。
10內發展會很迅速,東莞需要改變他的方式,提高檔次,調整產業結構,獲得更多空間。
未來10年東莞發展好,還是惠州發展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就目前的綜合實力而言,東莞遠勝於惠州,未來,東莞與惠州之間的這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東莞與惠州未來十年誰會發展得更好,看清兩點你就明白了。
一、地理位置。
東莞的地理位置那是沒的說的了。在中國,能與東莞地理位置相媲美的地方,恐怕就只有廊坊了。東莞被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夾在中間,廊坊被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夾在中間。惠州雖然也是臨深地區,但只是臨深而不臨廣。再者,就算是臨深,距離上也不如東莞有優勢。東莞距離深圳中心區車程非常短。
其次,東莞毗鄰珠江,位於珠江東岸,同時又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主軸上,廣州中心區 廣州南沙 東莞虎門 深圳寶安中心區 深圳前海 香港中環。從這個角度來看,東莞在廣東省內的發展潛力,除了廣州、深圳,誰也比不上。東莞的目標是超越佛山,成為廣東老三。
最後,來看東莞未來發展的一個超級利好。看完了這個,東莞與惠州的潛力,高下立判。
我們都知道,深圳的發展瓶頸是土地,所以近年來,深圳一方面加快城市更新節奏,另一方面,就是加快軌道交通建設者拍明,與臨深地區的東莞和惠州對接,打造深莞惠都市圈。
在規劃中,深圳與東莞未來將有8條地鐵+3條城軌,與惠州有3條地鐵+2條城軌。
深莞軌交對接
深惠軌交對接
交通就是血脈,與深圳相連更緊的東莞,其潛力可想而知。
二、產業
東莞經歷了掃黃帶來的經濟陣痛後,經濟已經逐漸轉型。過去,東莞的代名詞是「山寨」、「世界工廠」,如今東莞本土品牌OPPO、vivo、金立等手機已經打響了自己的知名度,尤其是前兩者,在東南亞市場中的佔比已經位居前五。惠州,也有TCL、德賽、華陽、索尼精密、樂金電子等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但其工業產值與東莞相比比較懸殊。
惠州的工業實力要追上東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子非魚)
一個城市的發展前景,不能離開國家當前經濟發展宏觀大局來空談。政策上對這個城市的發展定位就是地位,決定了其發展的高度。同時,地理區位也是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決定因素,而且在長期更重要。我覺得分析一個城市的發展前景大概可以從三個方面測評:
一、地理條件(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氣候等);
二、發展條件(交通樞紐、港口、航空、科教、自貿區新區等);
三、政策條件(政治定位、政治投資、政策支持)密切相關。
東莞與惠州同屬珠江三角的粵港澳灣區大都市,東莞也是 歷史 上的大惠州下轄的東莞縣發展而來,在大的地理區位條件上,人文資源,城市發展與產業的經濟模式上都有非常相近,隨著這幾年珠江三角洲幾大城市的產業轉型及國際經濟形勢的轉移周期,東莞與惠州在經濟發展與賀空產業成效上都拉開了差距與錯位。我們可以就兩城市過去、現在、將來做一個客觀的分析比較。
一、地理區位條件
東莞:地處珠江口東岸,西北接廣州市,南接深圳市,毗鄰港澳,處於廣州市至深圳市經濟走廊中間。截至2019年,東莞市戶籍人口251.06萬人,常住人口846.45萬人。虎門港是國家一類口岸,已建成2000噸級至35000噸級泊位11個。
惠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岸,南臨大亞灣,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總面積11599平方公里,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8.00萬人,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177.41億元。惠州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09家。高新技術企業1322家;惠州港為國家一級口岸,具有建設年吞吐量一億噸以上大港口和國際港口城市的條件,是我國南方重要的國際港口。
二、城市實力
東莞: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珠江三角洲東岸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2020年東莞市全年GDP達9650.19億元,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之一,形成以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傢具、玩具、造紙......。近年來,東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果顯著,高新技術產業增長勢頭強勁,新舊動能的轉換不斷加快。
以擁有6200家國高企位居中國所有二線城市之首,足以顯示這座產業強市的深厚功底。 東莞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先進製造與自動化和電子信息三大領域 ,全市32個街鎮幾乎都有自己的製造業基礎,這也使得東莞高新技術企業的聚集呈現出了多點布局的特徵。6200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表現,直接決定著東莞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速度和成效。
2019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2019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東莞28個鎮全部上榜千強鎮,其中有15個鎮上榜百強鎮。(南城、莞城、萬江、東城、松山湖沒有納入排名),且全部排名前400強,這顯示了東莞強大的經濟實力。
近日,國家住建部發布最新年鑒,東莞城市發展規模定位為9個特大城市之一。一 財經 ·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東莞繼續四年榜上有名,並在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人活躍度、未來可塑性等評估維度排名前十。
東莞同時也是宜居之城,國家森林城市、公園數量全國第一,東莞已經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市域森林覆蓋率為37.4%。有數據顯示,東莞的公園廣場數量超過1000多,是全國數量第一的城市,
惠州:GDP為4221億元,在廣東省排名第五。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33。現設有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惠州市經濟兩大支柱產業分別是: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電子信息行業以及近幾年來日趨成型的大 健康 產業 。
三、政治定位與發展方向
東莞:
由省委省政府所發布的《廣深 科技 創新走廊規劃》中,根據《廣深 科技 創新走廊規劃》的規定實行"一廊十核多節點",即:一廊聯動加十核驅動加多點支撐; 東莞市兩核即:東莞松山湖(打造全球性 科技 園區、國家科創策源地、生態文明示範城區)、東莞濱海灣新區(打造海洋產業與先進製造業創新集聚區、廣深 科技 創新走廊重要空間平台、粵港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驗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海洋生物醫葯、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擬發展9個節點。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規劃中多次提及了東莞,規劃提到,建設重要節點城市。 支持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強化與中心城市的互動合作,帶動周邊特色城鎮發展,共同提升城市群發展質量。
規劃提到,優化製造業布局。提升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發展水平,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創新研發能力強、運營總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大灣區產業對接,提高協作發展水平。支持東莞等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規劃提到,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開發建設東莞濱海灣地區,集聚高端製造業總部、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
惠州:
現在的發展規模為三線城市,在省政策發展規劃等級定位上為為大城市,未來的發展規模為:100-500萬,與中山湛江等差不多。
省委、省政府印發《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支持珠海、佛山、惠州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
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創新研發能力強、運營總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等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大灣區產業對接,提高協作發展水平。
完善區域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公共就業綜合服務平台,擴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空間,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業在內地發展,積極推進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等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建設。
通上述的橫向比較我們能夠對兩個城市的自身條件,產業差異性,各自的優勢;東莞在地理區位、產業基礎、 科技 創新、綜合成本、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略勝一籌。惠州在近幾年在經濟增速與工業發展上勢頭都減弱,進出口額也有所下降。隨著廣東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惠州將作為廣東未來重點發展的臨港產業,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區之一。
而從國家大灣區,到省里的政治定位與發展規劃方向上,東莞均高於惠州,產業與發展方向上的定位也更重要更為國際化。
同學家剛在惠州買了房子,但是論發展東莞會更好一些,不論是在知名度還是城市基礎,東莞都要好於惠州。
2017年,東莞被評為新一線城市,也證明了東莞發展的新勢頭。
東莞相對來說大家比較熟悉,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惠州。
惠州市是廣東省省轄市,珠三角九個地級市之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江之濱,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南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深圳、香港,北連河源市,東接汕尾市,西鄰東莞市和廣州市。陸地面積1.13萬平方公里,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等2區3縣。並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惠州淡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東江、西枝江縱貫全市。全市現有自來水廠50多個。其中市區有水廠4個,還將斥巨資把西枝江水引調一部分到大亞灣地區,以適應大亞灣區的發展。惠州是廣東省 歷史 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自古是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2015年10月18日,國務院同意將廣東省惠州市列為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
改革開放30年來,惠州市堅持「工業立市」的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道路。培育出TCL、德賽、華陽集團等一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以及僑興、富紳、中優網路、新航道學校等一批民營企業集團。
惠州是供給香港蔬菜、生豬的主要生產基地。目前,惠州形成了「2+4」的工業支柱產業格局,即數碼、石化兩大支柱和服裝、製鞋、水泥和 汽車 及零部件的四個具有區域比較優勢的產業。
惠州 歷史 文化氛圍較好。
一開始香港從惠州分離開來,然後寶安縣從惠州分離出來成為深圳,再然後東莞從惠州分離出來成為世界工廠。位置最好的的整個珠江東岸都被分出去了,惠州的未來就是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後花園和產業配套承接的品質宜居城市,當然差是差不了的,但是高精尖也是做不了了。
綜上,答案很明顯了,但我們依然要對惠州保持敬意。
我是東莞本地人,也有親戚是惠州的,本人覺得惠州與東莞比較,還是覺得東莞的空間和力度比較大,東莞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優勢明顯,我沒有去研究很具體的數據,我是以我眼睛所看到的說話。
惠州市區和部分的縣城確實發展得很不錯,很多樓盤和一些銀行之類的公共建築很有規模和檔次,走在城區中心就是大城市的感受,很多地方比東莞更高大上,城區發展得更早更好,道路規劃也很好,非常寬敞舒適,空氣質量也比較好,很適合居住 旅遊 ,但消費水平還是很高的。
但底下的鎮區發展,真的是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如一日,還保留90年代的景象,主道上都是單邊一排很低矮的房屋,雖然都是做成商鋪的樣子,但基本都是空置的,只有一部分做著針對來往車輛和司機的生意,就是飯店、修車廠、加油站之類。路邊都是沙塵滾滾,人跡寥寥,道路是坑坑窪窪,維護跟不上,二十年不變的樣子。就算是有些在外面發展賺了錢回去建了很大很好的房子,基本都是租不出去或者租金不高的,回報率很低,我總在感嘆,如果在東莞有一幢這樣的房子可不得了了。
就算是非常受歡迎的幾個溫泉度假村鎮,酒店林立,樓盤密集,但感覺都是表面的繁華,只有節假期間才人滿為患,平時都是空盪盪的,很多人都後悔投資了那裡,因為發展太慢,升值空間太小。
再看東莞,城鎮一體化,每個鎮區都在發力,並驅齊進,各有特色,每個地方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全市對舊村改造項目更是大刀闊斧的推進,每年都在產生一批又一批的百萬富翁,千萬土豪,每個鎮區的有錢人住的房屋豪氣沖天,很多很多人擁有好幾幢房子收租。
近段時間熱議的東莞房價,直追深廣,正是有房者喜,無房者愁,走在東莞的道路上,穿越鎮與鎮的交界處,就算身為東莞本地人,如果沒有導航,也不敢憑記憶找目的地,因為變化實在太大,發展實在太快!幾個進入全國百強的大鎮更是聞名全國,種種的跡象顯示東莞的發展是無可限量的。
個人認為東莞會發展好一點,當然如果只是比發展速度的話,那就沒必要的討論了,對於一座城市而言,當體量越來越大,發展水平越來越高,速度自然也就慢下來了。北上廣深的發展速度基本上已經低於7%,放眼全國,有太多的城市發展速度比它們快,難道大家會說那些城市比北上廣深發展得好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對於東莞和惠州,目前來看,東莞的發展水平比惠州高出一截,經濟結構也比惠州要好。東莞和惠州都是珠三角城市,但不同在於,東莞是處於珠三角核心地帶的城市,與廣州深圳兩座一線城市接壤,自身經濟實力也很強,今年或明年就可能躋身「萬億俱樂部」。而惠州位於大灣區東岸,經濟總量不到東莞的1/2,發展水平也略遜一籌。
可能有人會認為,惠州面積大,發展空間大,所以未來會發展更好。但要知道,面積只是制約一座城市發展的因素之一,深圳面積也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雖然也受限於面積,部分產業可能無法伸展拳腳,但是不可否認它發展得很好。
而東莞與惠州的另一個區別就在於,東莞經濟結構更優。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是早在十多年前,東莞就已經在轉型升級了,如今東莞的製造業已經轉向中高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進入全國前十。而惠州雖然也有部分先進製造業,但總體而言,產業規模不然東莞,經濟結構也沒東莞好。換句話說,現在惠州正在發展的,東莞已經玩過了,而當惠州追到東莞目前的水平,人家也已經向更高水平邁進了。所以個人認為,未來10年東莞的發展會更好。
首先看一下兩市支柱產業發展,大家都知道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其加工業很成熟,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及設備、紡織服裝鞋帽、食品飲料加工、造紙及紙製品業等產業目前為為東莞的主要產業。惠州主導傳統產業為石化和電子製造兩大產業為主,但是傳統製造業會讓一個城市發展受到很大限制,當地政府也在積極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 汽車 與裝備製造、清潔能源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培育物聯網、雲計算、LED、生物醫葯等產業成為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但是經濟發展需要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次,我們來對比一下兩市近年來的JDP,2018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78.59億元,2018年惠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03.05億元;2019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82.50億元,2019年惠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77.41億元;通過近兩年的地區生產總值來看,不論是在總量還是在增長量上,東莞都是碾壓惠州的,而且今年不出意外,東莞會在去年的基礎上地區生產總值將跑過萬億。
再次,從區位優勢和人力資源上分析,從區位優勢看,東莞處於兩個特大城市廣州和深圳的過度地帶,兩大城市的部分產業隨著城市功能升級不得不向其他地方轉移,那麼東莞就是首選之地,加之廣州東莞深圳佛山處於大灣區的腹地,而惠州處於深圳東和東北方向,輻射范圍和能力要遠弱於東莞;從人力資源上分析,東莞處於廣州和深圳之間加上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加工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眾多,對人力要求兩比較大,人口流向東莞比較多,從側面能夠吸引優秀人才聚集東莞,而惠州在這方面表現則比較遜色。
最後,無論是從產業發展,還是從區域優勢、交通優勢、人力資源等影響城市發展的因素優劣勢來看,東莞總體優勢是很明顯的,所以東莞發展前景可能會更好一些,以上僅為一己之見,僅供參考。
惠州適合 旅遊 業,而東莞主要是工業,所以就經濟發展來看,東莞占絕對優勢,沒有工業,沒有錢誰還傻乎乎的天天出去 旅遊 ?
地理位置來說,惠州毗鄰深圳,但是基礎設施及投資環境相對落後,而東莞則夾在廣州與深圳兩位大佬中間,加上30年的工業發展,各行業配套設施齊全,適合企業發展。
人才儲備來看,東莞經過這么多年的工業發展,匯聚了各行各業大量的優秀人才,而惠州只有靠近深圳的一小部分地區也是近幾年才有所發展,其它大部分地區還是相對落後的。
東莞怎麼說去年也被評為新一線城市了,而惠州可能還有很遠的距離。
東莞的工業底蘊在國內也是排在前列的,從80.90年代的發展期,到2000年的爆發期,再到如今的成熟期,是經過幾代人的付出和東莞的政策包容得到的。
10年惠州在發展,東莞同樣也在發展,別說會不會趕上了,不被越拉越遠已經不錯了
只是未來10年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現在東莞GDP接近8000億,惠州才接近4000億,東莞土地面積2000平方公里,惠州接近12000平方公里,東莞人口800萬,惠州不到500萬,東莞多條地鐵,惠州地鐵還在規劃圖上……
C. 中國各省份經濟排名
天津增長最高增長 了16.5%
D. 中國經濟排行第三的城市是哪裡
中國經濟排行(不同層次)第三的城市:
【2017全國城市排名】一二三四線城市排名完整榜單一覽
一線城市5個: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發達城市8個: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南京(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島(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大連(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寧波(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等城市15個:
成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武漢(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沈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沙(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鄭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蘇州(經濟強市、中國地級市經濟最強市)
佛山(經濟強市)東莞(經濟強市)無錫(經濟強市)
煙台(經濟強市)太原(經濟強市、地級市省會)
二線發展較弱城市:
合肥(地級市省會)南昌(地級市省會)南寧(地級市省會)
昆明(地級市省會)溫州(重要的經濟城市)淄博(重要的工業城市)
唐山(河北經濟強市)
三線城市:
烏魯木齊(新疆自治區首府)貴陽(貴州省會)海口(海南省會)
蘭州(甘肅省會)銀川(寧夏自治區首府)西寧(青海省會)
呼和浩特(內蒙古首府)泉州(福建經濟第一強市)
包頭(內蒙古第一大城市,經濟第二強市)
南通(江蘇經濟強市)大慶(黑龍江經濟強市)徐州(江蘇經濟強市)
濰坊(山東經濟強市)常州(江蘇經濟強市)鄂爾多斯(內蒙古經濟第一強市)
紹興(浙江經濟強市)濟寧(山東經濟強市)鹽城(江蘇經濟強市)
邯鄲(河北經濟第三強市)臨沂(山東經濟強市)洛陽(河南經濟強市、古都)
東營(山東經濟強市)揚州(江蘇經濟強市)台州(浙江經濟強市)
嘉興(浙江經濟強市)滄州(河北經濟強市)榆林(陝西經濟第二強市)
泰州(江蘇經濟強市)鎮江(江蘇經濟強市)崑山(全國百強縣第一名)
江陰(全國百強縣第二名)張家港(全國百強縣第三名)義烏(浙江經濟強市縣級市)
金華(浙江經濟強市)保定(河北經濟強市)吉林(吉林經濟第二強市)
鞍山(遼寧經濟第三強市)泰安(山東經濟強市)宜昌(湖北經濟第二強市)
襄陽(湖北經濟第三強市)中山(廣東經濟強市)惠州(廣東經濟強市)
南陽(河南經濟強市)威海(山東經濟強市)德州(山東經濟強市)
岳陽(湖南經濟第二強市)聊城(山東經濟強市)常德(湖南經濟強市)
漳州(福建經濟第四強市)濱州(山東經濟強市)茂名(廣東經濟強市)
淮安(江蘇經濟強市)江門(廣東經濟強市)蕪湖(安徽經濟第二強市)
湛江(廣東經濟強市)廊坊(河北經濟強市)菏澤(山東經濟強市)
柳州(廣西經濟第二強市)
寶雞(陝西第二大城市、經濟第四強市)
珠海(特區、廣東經濟第十強市)
綿陽(四川第二大城市)
四線城市:
株洲(湖南經濟第五強市)棗庄(山東經濟第十五強市)許昌(河南經濟第四強市)
通遼(內蒙古經濟第四強市)湖州(浙江經濟第八強市)新鄉(河南經濟第五強市)
咸陽(陝西經濟第三強市)松原(吉林經濟第三強市)連雲港(江蘇經濟第十二強市
安陽(河南經濟第六強市)周口(河南經濟第七強市)焦作(河南經濟第八強市)
赤峰(內蒙古經濟第五強市)邢台(河北經濟第七強市)郴州(湖南經濟第六強市)
宿遷(江蘇經濟第十三強市)贛州(江西經濟第二強市)平頂山(河南經濟第九強市)
桂林(廣西經濟第三強市)肇慶(廣東經濟第十一強市)曲靖(雲南經濟第二強市)
九江(江西經濟第三強市)商丘(河南經濟第十強市)汕頭(廣東經濟第十二強市)
信陽(河南經濟第十一強市)駐馬店(河南經濟第十二強市)營口(遼寧經濟第四強市)
揭陽(廣東經濟第十三強市)龍岩(福建經濟第五強市)安慶(安徽經濟第三強市)
日照(山東經濟第十五強市)遵義(貴州經濟第二強市)三明(福建經濟第六強市)
呼倫貝爾(內蒙古經濟第六強市)長治(山西經濟第二強市)湘潭(湖南經濟第七強市)
德陽(四川經濟第三強市)南充(四川地級市)樂山(四川地級市)
達州(四川地級市)盤錦(遼寧地級市)錦州(遼寧地級市)
宜春(江西地級市)宜賓(四川地級市)張家口(河北地級市)
馬鞍山(安徽地級市)呂梁(山西地級市)撫順(遼寧地級市)
臨汾(山西地級市)渭南(陝西地級市)開封(河南地級市,古都)
莆田(福建地級市)荊州(湖北地級市)黃岡(湖北地級市)
四平(吉林地級市)承德(河北地級市)齊齊哈爾(黑龍江地級市)
三門峽(河南地級市)秦皇島(河北地級市)本溪(遼寧地級市)
玉林(廣西地級市)孝感(湖北地級市)牡丹江(黑龍江地級市)
來源:南方財富網微信號,南財
E. 在中國三十一個省中哪個城市的經濟綜合方面最好
在中國大陸三十一個省中,上海市的經濟綜合方面最好。 2009上半年中國城市經濟排名前130位
1、上海市 6612 (滬)
2、北京市 5308.4 (京)
3、廣州市 3917.3 (廣東1)
4、深圳市 3631.7 (廣東2)
5、蘇州市 3311.05 (江蘇1)
6、天津市 3154.85 (津)
7、無錫市 2350 (江蘇2)
8、重慶市 2322.26 (渝)
9、佛山市 2293.2 (廣東3)
10、青島市 2282.4 (山東1)
11、杭州市 2210.8 (浙江1)
12、沈陽市 2054.2 (遼寧1)
13、武漢市 1983.2 (湖北1)
14、大連市1968.8 (遼寧2)
15、成都市 1951.3 (四川1)
16、南京市 1911.1 (江蘇3)
17、寧波市 1819.8 (浙江2)
18、煙台市 1817.8 (山東2)
19、唐山市 1718.3 (河北1)
20、東莞市 1690.2 (廣東4)
21、濟南市 1531.7 (山東3)
22、鄭州市 1524.3 (河南1)
23、長沙市 1484.1 (湖南1)
24、濰坊市 1402.6 (山東4)
25、哈爾濱市1373.4(黑龍江1)
26、石家莊市1365.4 (河北2)
27、南通市 1350.02 (江蘇4)
28、泉州市 1289.42 (福建1)
29、長春市 1194.3 (吉林1)
30、常州市 1167 (江蘇5)
31、淄博市 1150.5 (山東5)
32、濟寧市 1127.9 (山東6)
33、徐州市 1091.46 (江蘇6)
34、溫州市 1087.49 (浙江3)
35、西安市 1076.3 (陝西1)
36、紹興市 1058.18 (浙江4)
37、臨沂市 1039 (山東7)
38、福州市 1003.2 (福建2)
39、威海市 981.1 (山東8)
40、東營市 936.6 (山東9)
41、大慶市 930 (黑龍江2)
42、邯鄲市 910.4 (河北3)
43、包頭市 900.1 (內蒙古1)
44、台州市 897.88(浙江5)
45、洛陽市 895.8 (河南2)
46、鞍山市 884 (遼寧3)
47、鄂爾多斯 870 (內蒙古2)
48、鹽城市 870 (江蘇7)
49、泰州市 845.45 (江蘇8)
50、嘉興市 841.27 (浙江6)
51、合肥市 835.2 (安徽1)
52、保定市 820.6 (河北4)
53、揚州市 820 (江蘇8)
54、鎮江市 814 (江蘇9)
55、德州市806.2 (山東10)
56、南昌市787.3 (江西1)
57、泰安市784.7 (山東11)
58、金華市772.5 (浙江7)
59、南陽市 770.4 (河南3)
60、昆明市770.2 (雲南1)
61、吉林市 731.3 (吉林2)
62、中山市 708.69 (廣東5)
63、廈門市 696.4 (福建3)
64、太原市 683.9 (山西1)
65、南寧市 671 (廣西1)
66、呼和浩特658.1(內蒙古3)
67、聊城市 646.7 (山東11)
68、濱州市 627.4 (山東12)
69、江門市 612 (廣東6)
70、惠州市 603.2 (廣東7)
71、棗庄市 583.4 (山東13)
72、滄州市 582.48 (河北5)
73、茂名市 560 (廣東8)
74、宜昌市 558 (湖北2)
75、平頂山 550.8 (河南4)
76、岳陽市 539.6 (湖南2)
77、廊坊市 535 (河北6)
78、焦作市 515.8 (河南5)
79、湛江市 511 (廣東9)
80、許昌市 509 (河南6)
81、湖州市 505.63 (浙江8)
82、汕頭市 501 (廣東10)
83、安陽市 496.7 (河南7)
84、襄樊市 488 (湖北3)
85、常德市 484.1 (湖南3)
86、淮安市 483.62(江蘇10)
87、新鄉市 472.47 (河南8)
88、周口市 471.2 (河南9)
89、柳州市 465.13 (廣西2)
90、漳州市 455.6 (福建4)
91、商丘市 453.31(河南10)
92、邢台市 448 (河北7)
93、珠海市 447.8 (廣東11)
94、衡陽市 446.5 (湖南4)
95、株州市 440 (湖南5)
96、烏魯木齊437.5 (新疆1)
97、信陽市 437.1 (河南11)
98、菏澤市 428 (山東14)
99、榆林市 424.11 (陝西2)
100、連雲港 418 (江蘇11)
101、駐馬店 413.4 (河南12)
102、蘭州市 411 (甘肅1)
103、贛州市 410 (江西2)
104、通遼市 392 (內蒙古4)
105、綿陽市 388.59 (四川2)
106、貴陽市 385.1 (貴州1)
107、蕪湖市 380.8 (安徽2)
108、營口市 380 (遼寧4)
109、日照市 378.1(山東15)
110、赤峰市 373.5 (內蒙古5)
111、桂林市 371.61 (廣西3)
112、秦皇島 370.57 (河北8)
113、安慶市 353.3 (安徽3)
114、開封市 353 (河南13)
115、揭陽市 350 (廣東12)
116、咸陽市 347.5 (陝西3)
117、錦州市 347.4 (遼寧5)
118、德陽市347.3 (四川3)
119、郴州市 342.3(湖南6)
120、撫順市 342 (遼寧6)
121、寶雞市 342 (陝西4)
122、龍岩市 336.8(福建5)
123、臨汾市 330.3(山西2)
124、清遠市 329 (廣東13)
125、曲靖市 326.6(廣西4)
126、馬鞍山326.1 (安徽4)
127、肇慶市 318.4(廣東14)
128、九江市 314.9(江西2)
129、本溪市 310 (遼寧7)
130、張家口 304 (河北9)
F. 惠州的經濟怎麼樣
經濟飛速發展,發展前景較好
那麼惠州近幾年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1.背靠經濟發展大樹。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集團的成員,北部有雄安新區,南有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戰略規劃,未來發展有望超過紐約、舊金山和東京大灣區,成為世界第一。身處前景無限的粵港澳大灣區,自然發展迅速。
2.緊靠經濟發展中心。深圳是中國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城市,其經濟實力在廣東排名第一。惠州一直在對接深圳,旨在惠及同一個城市,最大限度地享受深圳的溢出效應。
3.土地資源優勢。發展一個城市,土地資源是最關鍵的因素。惠州總面積11600平方公里,廣州,深圳、東莞的土地面積加起來只比惠州多300平方公里,後續開發潛力巨大,引進什麼大項目都不是問題。
4.房地產成績喜人。與鄰近的深圳、東莞和廣州相比,惠州的房地產價格仍然較低,加上大亞灣作為旅遊休閑城市的定位,越來越多的深圳客戶選擇在惠州置業,這進一步刺激了惠州的經濟發展。
5.交通運輸便利條件。高鐵市的稱號將把惠州推向財富的前沿,2020年左右,江西深圳高鐵、廣汕高鐵、廈門深圳高鐵在惠州開通運營,惠州一城三線九站將成為廣東省高鐵站最多的城市惠州,經濟發展將達到更高水平。
6.旅遊行業蓬勃發展。惠州旅遊業做出了很大貢獻,惠州的自然景觀豐富多彩,有山、水、森林、湖泊、泉,洞穴、瀑布、海岸和島嶼等等各種景觀,旅遊景點主要有惠州西湖、羅浮山、南崑山、大亞灣、巽寮灣等。每到假期,來自周邊城市和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會湧向惠州,這自然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7.國家政策支持。惠州有大亞灣和仲愷兩個國家級開發區,電子石化產業發展迅速。此外,廣東「矽谷」通湖生態智慧區的建立也將帶來強大的發展潛力。
G. 2019一二三線城市繁榮度都是怎麼排名的
一線城市繁榮度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廣州這四個老牌一線城市穩坐榜單前四名,其中深圳拔得頭籌,北京、上海、廣州次之。
我們在2019年4月《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研究報告中對全國除三沙市和港澳台外的336個地級行政單元的發展潛力進行客觀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位居前十。
H. 2016一線城市排名
一線城市5個: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發達城市8個: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南京(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島(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大連(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寧波(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等發達城市15個:
成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武漢(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沈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 會)
長沙(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鄭州(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 省會)
蘇州(經濟強市、中國地級市經濟最強市)
佛山(經濟強市)
東莞(經濟強市)
無錫(經濟強市)
煙台(經濟強市)
太原(經濟強市、地級市省會)
二線發展較弱城市:
合肥 (地級市省會)
南昌 (地級市省會)
南寧 (地級市省會)
昆明 (地級市省會)
溫州 (重要的經濟城市)
淄博 (重要的工業城市)
唐山(河北經濟強市)
三線城市:
烏魯木齊(新疆自治區首府)
貴陽(貴州省會)
海口(海南省會)
蘭州(甘肅省會)
銀川(寧夏自治區首府)
西寧(青海省會)
呼和浩特(內蒙古首府)
泉州(福建經濟第一強市)
包頭(內蒙古第一大城市,經濟第二強市)
南通(江蘇經濟強市)
大慶(黑龍江經濟強市)
徐州(江蘇經濟強市)
濰坊(山東經濟強市)
常州(江蘇經濟強市)
鄂爾多斯(內蒙古經濟第一強市)
紹興(浙江經濟強市)
濟寧(山東經濟強市)
鹽城(江蘇經濟強市)
邯鄲(河北經濟第三強市)
臨沂(山東經濟強市)
洛陽(河南經濟強市、古都)
東營(山東經濟強市)
揚州(江蘇經濟強市)
台州(浙江經濟強市)
嘉興(浙江經濟強市)
滄州(河北經濟強市)
榆林(陝西經濟第二強市)
泰州(江蘇經濟強市)
鎮江(江蘇經濟強市)
崑山(全國百強縣第一名)
江陰(全國百強縣第二名)
張家港(全國百強縣第三名)
義烏(浙江經濟強市 縣級市)
金華(浙江經濟強市)
保定(河北經濟強市)
吉林(吉林經濟第二強市)
鞍山(遼寧經濟第三強市)
泰安(山東經濟強市)
宜昌(湖北經濟第二強市)
襄陽(湖北經濟第三強市)
中山(廣東經濟強市)
惠州(廣東經濟強市)
南陽(河南經濟強市)
威海(山東經濟強市)
德州(山東經濟強市)
岳陽(湖南經濟第二強市)
聊城(山東經濟強市)
常德(湖南經濟強市)
漳州(福建經濟第四強市)
濱州(山東經濟強市)
茂名(廣東經濟強市)
淮安(江蘇經濟強市)
江門(廣東經濟強市)
蕪湖(安徽經濟第二強市)
湛江(廣東經濟強市)
廊坊(河北經濟強市)
菏澤(山東經濟強市)
柳州(廣西經濟第二強市)
寶雞(陝西第二大城市、經濟第四強市)
珠海(特區、廣東經濟第十強市)
綿陽(四川第二大城市)
四線城市:
株洲(湖南經濟第五強市)
棗庄(山東經濟第十五強市)
許昌(河南經濟第四強市)
通遼(內蒙古經濟第四強市)
湖州(浙江經濟第八強市)
新鄉(河南經濟第五強市)
咸陽(陝西經濟第三強市)
松原(吉林經濟第三強市)
連雲港(江蘇經濟第十二強市)
安陽(河南經濟第六強市)
周口(河南經濟第七強市)
焦作(河南經濟第八強市)
赤峰(內蒙古經濟第五強市)
邢台(河北經濟第七強市)
郴州(湖南經濟第六強市)
宿遷(江蘇經濟第十三強市)
贛州(江西經濟第二強市)
平頂山(河南經濟第九強市)
桂林(廣西經濟第三強市)
肇慶(廣東經濟第十一強市)
曲靖(雲南經濟第二強市)
九江(江西經濟第三強市)
商丘(河南經濟第十強市)
汕頭(廣東經濟第十二強市)
信陽(河南經濟第十一強市)
駐馬店(河南經濟第十二強市)
營口(遼寧經濟第四強市)
揭陽(廣東經濟第十三強市)
龍岩(福建經濟第五強市)
安慶(安徽經濟第三強市)
日照(山東經濟第十五強市)
遵義(貴州經濟第二強市)
三明(福建經濟第六強市)
呼倫貝爾(內蒙古經濟第六強市)
長治(山西經濟第二強市)
湘潭(湖南經濟第七強市)
德陽(四川經濟第三強市)
南充(四川地級市)
樂山(四川地級市)
達州(四川地級市)
盤錦(遼寧地級市)
延安(陝西地級市)
上饒(江西地級市)
錦州(遼寧地級市)
宜春(江西地級市)
宜賓(四川地級市)
張家口(河北地級市)
馬鞍山(安徽地級市)
呂梁(山西地級市)
撫順(遼寧地級市)
臨汾(山西地級市)
渭南(陝西地級市)
開封(河南地級市,古都)
莆田(福建地級市)
荊州(湖北地級市)
黃岡(湖北地級市)
四平(吉林地級市)
承德(河北地級市)
齊齊哈爾(黑龍江地級市)
三門峽(河南地級市)
秦皇島(河北地級市)
本溪(遼寧地級市)
玉林(廣西地級市)
孝感(湖北地級市)
牡丹江(黑龍江地級市)
荊門(湖北地級市)
寧德(湖南地級市)
運城(山西地級市)
綏化(黑龍江地級市)
永州(湖南地級市)
懷化(湖南地級市、湘西第一大市)
黃石(湖北地級市)
瀘州(四川地級市)
清遠(廣東地級市)
邵陽(湖南地級市)
衡水(河北地級市)
益陽(湖南地級市)
丹東(遼寧地級市、中國口岸第一大市)
鐵嶺(遼寧地級市)
晉城(山西地級市)
朔州(山西地級市)
吉安(江西地級市)
婁底(湖南地級市)
玉溪(雲南地級市)
遼陽(遼寧地級市)
南平(福建地級市)
濮陽(河南地級市)
晉中(山西地級市)
資陽(四川地級市)
都江堰(四川縣級市)
攀枝花(四川地級市)
衢州(浙江地級市)
內江(四川地級市)
滁州(安徽地級市)
阜陽(安徽地級市)
十堰(湖北地級市)
大同(山西地級市)
朝陽(遼寧地級市)
六安(安徽地級市)
宿州(安徽地級市)
通化(吉林地級市)
蚌埠(安徽地級市)
韶關(廣東地級市)
麗水(浙江地級市)
自貢(四川地級市)
陽江(廣東地級市)
畢節(貴州地級市)
五線城市:
拉薩(西藏自治區首府)
克拉瑪依(新疆經濟第二強市,地級市)
庫爾勒(新疆第二大城市,縣級市、州府)
昌吉(新疆縣級市、州府)
哈密(新疆縣級市、地區行署所在地)
伊寧(縣級市、州府)
喀什(新疆縣級市、地區行署所在地)
阿克蘇(新疆縣級市、地區行署所在地)
石河子(新疆兵團第一大城市)
晉江(福建經濟發達縣級市)
增城(廣東經濟發達縣級市)
諸暨(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丹陽(江蘇經濟發達縣級市)
玉環(浙江經濟發達縣)
常熟(江蘇經濟發達縣級市)
崇明(上海經濟發達縣)
餘姚(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奉化(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海寧(浙江經濟發達縣級市)
瀏陽市(湖南縣級市)
大理(雲南縣級市、州府)
麗江(雲南地級市)
普洱(雲南地級市)
保山(雲南地級市)
昭通(雲南地級市)
西昌(四川縣級市、州府)
雅安(四川地級市)
廣安(四川縣級市)
廣元(四川地級市)
巴中(四川地級市)
遂寧(四川地級市)
天水(甘肅第二大城市)
酒泉(甘肅地級市)
嘉峪關(甘肅地級市)
武威(甘肅地級市)
張掖(甘肅地級市)
石嘴山(寧夏地級市)
吳忠(寧夏地級市)
北海(廣西地級市)
百色(廣西地級市)
虎門鎮(全國第一大鎮、廣東東莞市建制鎮)
長安鎮(廣東東莞市建制鎮,全國人口經濟大鎮)
鰲江-龍港鎮(浙江建制鎮、浙最南端中心城市)
以及其他省份的地級市及經濟強縣(縣級市)
六線城市:
除以上以外的所有縣級市和經濟強縣、城市規模大縣。
I. 中國城市經濟發展的排名
2016中國城市GDP詳細排名:
1.上海266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
2.北京24541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廣州(廣東1)20004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
5.天津178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
6.重慶17010億元,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
7.蘇州(江蘇1)15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9.成都(四川1)1172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
區間分析: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作為前沿陣地的廣東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前幾年發展迅猛的成都進入經濟結構調整階段,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杭州在長三角地區率先完成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未來幾年在全國的排名有望繼續前移。
11.南京(江蘇2)1045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24萬)
12.青島(山東1)101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13.長沙(湖南1)9309億元,同比增長9.4%(人口:743萬)
14.無錫(江蘇3)9157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1萬)
15.佛山(廣東3)86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735萬)
16.寧波(浙江2)856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3萬)
17.大連(遼寧1)815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669萬)
18.鄭州(河南1)792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957萬)
19.沈陽(遼寧2)7644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829萬)
20.煙台(山東2)7003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702萬)
區間分析:南京、青島前幾年受舉辦國際盛會利好而發展迅速,但隨著盛會結束,經濟增速也隨之放緩,進入相對平穩期;大連、沈陽受東北地區整體經濟形勢影響,發展速度相對緩慢。
21.濟南(山東3)68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06萬)
22.東莞(廣東4)6770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832萬)
23.泉州(福建1)661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51萬)
24.南通(江蘇4)6607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0萬)
25.唐山(河北1)6474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0萬)
26.西安(陝西1)648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27.哈爾濱(黑龍江1)62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01萬)
28.合肥(安徽1)62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779萬)
29.福州(福建2)605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734萬)
30.長春(吉林1)586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767萬)
區間分析:濟南最大發展障礙是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但一直沒下定決心根治。號稱第二條經十路的劉長山路二期工程一再推諉,如同「血栓於腦、偏癱在身」,成為阻礙其快速發展的首要因素;泉州、福州受「一帶一路」政策帶動,短期內還將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
31.石家莊(河北2)582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49萬)
32.濰坊(山東4)5746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927萬)
33.徐州(江蘇5)57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67萬)
34.常州(江蘇6)57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470萬)
35.溫州(浙江3)5110億元,同比增長8%(919萬)
36.紹興(浙江4)4800億元,同比增長5%(501萬)
37.鄂爾多斯(內蒙古1)4678億元,同比增長7.3%(人口:201萬)
38.濟寧(山東5)46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08萬)
39.淄博(山東6)440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464萬)
40.大慶(黑龍江2)4350億元,同比增長1.5%(人口:281萬)
區間分析:合肥承接江浙滬產業轉移的同時,匯集安徽全省優質資源,提升了經濟增速,未來幾年仍有望保持;濰坊曾經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增速放緩;大慶石油資源日益枯竭,發展趨緩,迫切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41.鹽城(江蘇7)438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21萬)
42.揚州(江蘇8)437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461萬)
43.昆明(雲南1)4370億元,同比增長6.4%(人口:726萬)
44.南昌(江西1)436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30萬)
45.臨沂(山東7)430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124萬)
46.東營(山東8)401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209萬)
47.包頭(內蒙古2)3969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276萬)
48.台州(浙江5)3930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603萬)
49.泰州(江蘇9)3924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08萬)
50.嘉興(浙江6)3836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455萬)
區間分析:揚州近年來的經濟增速一直位居江蘇省前列,良好的區位優勢使其在省內的城市地位逐步提升。南昌、臨沂作為紅色旅遊目的地城市,日益受到國內外遊客的青睞,經濟增速持續高位運行。
51.洛陽(河南2)3795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662萬)
52.廈門(福建3)3737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67萬)
53.鎮江(江蘇10)3706億元,同比增長9.1%(人口:311萬)
54.金華(浙江7)3662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36萬)
55.泰安(山東9)3630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556萬)
56.南寧(廣西1)3629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666萬)
57.滄州(河北3)362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680萬)
58.襄陽(湖北2)3600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550萬)
59.宜昌(湖北3)3591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405萬)
60.邯鄲(河北4)350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917萬)
區間分析:廈門近年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增速有所放緩,但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已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泰安是中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級市之一,隨著「中外著名旅遊目的地」品牌和旅遊大項目建設,其經濟增速在未來很長時間都有望高位運行。
61.榆林(陝西2)3412億元,同比增長5%(人口:375萬)
62.惠州(廣東5)339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476萬)
63.呼和浩特(內蒙古3)3319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00萬)
64.威海(山東10)325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280萬)
65.中山(廣東6)3213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12萬)
66.保定(河北5)315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1017萬)
67.漳州(福建4)3111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96萬)
68.貴陽(貴州1)3077億元,同比增長11%(人口:468萬)
69.吉林(吉林2)3001億元,同比增長6%(人口:441萬)
70.德州(山東11)299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0萬)
區間分析:威海作為世界宜居之都和中國首個國家衛生城市,其環保至上的發展思路帶給今天的中國以深刻啟示,其絕佳的城市環境未來將更好地推動實體經濟增長。鞍山是老牌工業強市,在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帶動下,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有望提速。
71.鞍山(遼寧3)2988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364萬)
72.太原(山西1)2985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429萬)
73.聊城(山東12)2905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591萬)
74.烏魯木齊(新疆1)2824億元,同比增長10.1%(人口:353萬)
75.衡陽(湖南4)282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4萬)
76.常德(湖南3)2819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607萬)
77.岳陽(湖南2)2735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59萬)
78.南陽(河南3)272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1009萬)
79.淮安(江蘇11)2717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564萬)
80.茂名(廣東7)2679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1萬)
區間分析:烏魯木齊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利好,近年來經濟增速不斷走高,並且還將長期保持這一勢頭。貴陽自從開始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其經濟增速就不斷提升,這給很多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後的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81.濱州(山東13)258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80萬)
82.蕪湖(安徽2)2571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365萬)
83.湛江(廣東8)25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16萬)
84.菏澤(山東14)255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843萬)
85.江門(廣東9)2406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448萬)
86.柳州(廣西2)2401億元,同比增長7.2%(人口:375萬)。
87.株洲(湖南5)2395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395萬)。
88.許昌(河南4)2385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431萬)。
89.咸陽(陝西3)2362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527萬)
90.棗庄(山東15)235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94萬)
區間分析:蕪湖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相對滯後,隨著其加快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的步伐,未來幾年還會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咸陽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但並未像西安那樣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發展仍有跨越式提升的潛力。
90.廊坊(河北5)2312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450萬)
91宿遷(江蘇12)2306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85萬)
92.周口(河南5)2299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80萬)
93.連雲港(江蘇13)229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507萬)
94.湖州(浙江8)2238億元,同比增長7.7%(人口:262萬)
96.蘭州(甘肅1)2220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401萬)
97.郴州(湖南6)21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469萬)
98.新鄉(河南6)213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0萬)
99.通遼(內蒙古4)211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13萬)
100.遵義(貴州2)2100億元,同比增長12%(人口:800萬)
區間分析:連雲港的經濟發展水平處於華東沿海地區墊底水平,因此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間;遵義隨著紅色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總量的提升;蘭州作為西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經濟總量連續多年維持在全國100名左右。
J. 未來10年東莞發展好,還是惠州發展好,有什麼區別
未來的十年,東莞仍然是領先惠州,不管從各方面來說,惠州都是要落後於東莞的,這是事實,也是差距。
為什麼這么說呢,從全國大局觀來講,很多人知道東莞,可能有一部分不一定知道惠州,東莞是有名的世界工廠,每一個小鎮都隱藏了許多富豪,工廠遍布,每天都有很多貨運往國外出口。東莞還緊鄰廣州深圳這兩個一線大城市中間,受到很多產業輻射。
惠州相對於珠三角來說,偏一點,道路交滑畝通還是沒有東莞發達密集,工業也是不夠集中,還是有很多空餘空間,雖然也承接了一部分廣州深圳的產業,可仍然是不夠大,需要擴大市場,工資水平也沒有東莞高;在惠州一些偏遠地方,兩三千工資還沒有五險一金,不一定包吃包住。
不過,隨著全球化趨勢以及產業轉移,勞動力成本提高,東莞有不少工廠已經遷出,他也面臨著想多問題,城中村還是很多,不利於城市規劃,除了工廠還是工廠。惠州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在積極需求合作,有望進一步像東莞靠齊。
10內發展會很迅速,東莞需要改變他的方式,提高檔次,調整產業結構,獲得更多空間。
未來10年東莞發展好,還是惠州發展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就目前的綜合實力而言,東莞遠勝於惠殲讓或州,未來,東莞與惠州之間的這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東莞與惠州未來十年誰會發展得更好,看清兩點你就明白了。
一、地理位置。
東莞的地理位置那是沒的說的了。在中國,能與東莞地理位置相媲美的地方,恐怕就只有廊坊了。東莞被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夾在中間,廊坊被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夾在中間。惠州雖然也是臨深地區,但只是臨深而不臨廣。再者,就算是臨深,距離上也不如東莞有優勢。東莞距離深圳中心區車程非常短。
其次,東莞毗鄰珠江,位於珠江東岸,同時又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主軸上,廣州中心區 廣州南沙 東莞虎門 深圳寶安中心區 深圳前海 香港中環。從這個角度來看,東莞在廣東省內的發展潛力,除了廣州、深圳,誰也比不上。東莞的目標是超越佛山,成為廣東老三。
最後,來看東莞未來發展的一個超級利好。看完了這個,東莞與惠州的潛力,高下立判。
我們都知道,深圳的發展瓶頸是土地,所以近年來,深圳一方面加快城市更新節奏,另一方面,就是加快軌道交通建設,與臨深地區的東莞和惠州對接,打造深莞惠都市圈。
在規劃中,深圳與東莞未來將有8條地鐵+3條城軌,與惠州有3條地鐵+2條城軌。
深莞軌交對接
深惠軌交對接
交通就是血脈,與深圳相連更緊的東莞,其潛力可想而知。
二、產業
東莞經歷了掃黃帶來的經濟陣痛後,經濟已經逐漸轉型。過去,東莞的代名詞是「山寨」、「世界工廠」,如今東莞本土品牌OPPO、vivo、金立等手機已經打響了自己的知名度,尤其是前兩者,在東南亞市場中的佔比已經位居前五。惠州,也有TCL、德賽、華陽、索尼精密、樂金電子等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但其工業產值與東莞相比比較懸殊。
惠州的工業實力要追上東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子非魚)
作為土生土長的惠州人我想說幾句。東莞我去過幾次,工廠的確比惠州多,有世界工廠之稱,GDP也比惠州多。但是別忘了惠州的優勢,惠州即是珠三角第二梯隊也是沿海城市,地大物博, 旅遊 和環境都是優勢,惠州這幾年和未來發展很猛,不管是人們所在乎的GDP增速和地區發展變化都比東莞快,經濟差距越來越短,為什麼廣州想廣佛同城?深圳也想城市合並?地方太小了。每年GDP有增速,但越來越少(快被趕超的節奏)。而惠州可發展可開發的遠遠比東莞多,環境方面,東莞工廠和人多,相對惠州就沒可比性了,經常去惠州和東莞跑的都知道,惠州有些地區是每天都在變化,而不是每年。我覺得未來十年惠州真正能趕超東莞幾率小,十年之後就不一定了。我更希望不一定發展工廠經濟才會越來越好,而是多發展生態 旅遊 。說好聽點,城市GDP每年有分多少給你嗎?,對老百姓而言,政府好政策更加重要。目前東莞的優勢是工廠多,GDP比惠州多,這兩點比較突出。
同學家剛在惠州買了房子,但是論發展東莞會更好一些,不論是在知名度還是城市基礎,東莞都要好於惠州。
2017年,東莞被評為新一線城市,也證明了東莞發展的新勢頭。
東莞相對來說大家比較熟悉,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惠州。
惠州市是廣東省省轄市,氏伍珠三角九個地級市之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江之濱,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南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深圳、香港,北連河源市,東接汕尾市,西鄰東莞市和廣州市。陸地面積1.13萬平方公里,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等2區3縣。並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惠州淡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東江、西枝江縱貫全市。全市現有自來水廠50多個。其中市區有水廠4個,還將斥巨資把西枝江水引調一部分到大亞灣地區,以適應大亞灣區的發展。惠州是廣東省 歷史 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自古是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2015年10月18日,國務院同意將廣東省惠州市列為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
改革開放30年來,惠州市堅持「工業立市」的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道路。培育出TCL、德賽、華陽集團等一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以及僑興、富紳、中優網路、新航道學校等一批民營企業集團。
惠州是供給香港蔬菜、生豬的主要生產基地。目前,惠州形成了「2+4」的工業支柱產業格局,即數碼、石化兩大支柱和服裝、製鞋、水泥和 汽車 及零部件的四個具有區域比較優勢的產業。
惠州 歷史 文化氛圍較好。
一開始香港從惠州分離開來,然後寶安縣從惠州分離出來成為深圳,再然後東莞從惠州分離出來成為世界工廠。位置最好的的整個珠江東岸都被分出去了,惠州的未來就是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後花園和產業配套承接的品質宜居城市,當然差是差不了的,但是高精尖也是做不了了。
綜上,答案很明顯了,但我們依然要對惠州保持敬意。
十年前的東莞像一個大熔爐,無數的人帶著夢想或者慾望像候鳥一樣遷徙到這座城市,渴望得到他們想要的。市區的街道上,車水馬龍,路人行色匆匆。更遠的鎮區,工廠林立,無數的工人在流水線上不停地忙碌,如同工蟻搬家。這是一座混亂無序又充滿活力的城市。
十年後,這座地級市在2015年GDP躋身「6000億俱樂部」;電商網路經營主體數量達5.4萬戶,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985家,居全省地級市第一......這一份份成績讓東莞這顆明珠更加耀眼。
東莞,優秀的地緣優勢和低下的城市行政級別。東莞南聯輻射力強大的金融、 科技 城市深圳,北依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廣州,地處全國最發達經濟區域之一珠三角東岸的核心地帶,吸引了上千萬外來人員工作生活,這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只要珠三角整體經濟不衰退,東莞就不會差。事實上,東莞經濟和深圳聯為一體,互為供應鏈資源,深圳企業外擴,首選的就是東莞,大量深圳工作人員安家置業在東莞,兩地日常交通便捷,隨著城市發展,莞深一體化的趨勢會日益顯現,直至融城。當然,這種地緣也帶來了一定的劣勢,就是夾在老大老二之間,東莞永遠做不大,和老大老二去分資源的事,東莞從來沒有說話的份。比如東莞的城市級別,一直是個直管鄉鎮的地級市,警力等政府公共服務資源一直按非常低的標准配置,部分鎮人口近百萬,但城市規劃、公務人員一直按鄉鎮標准,導致公共服務水平低劣、鎮區建設落後。又如高鐵、城軌、港口等跨市的資源配置,東莞夾在廣州深圳之間,所能得到的就是別人吃肉,自己只能喝口餿水湯,如高鐵站,建在邊緣的虎門不說,建設的標准連內地小縣城都不如,天哪,這可是個千萬人口的大城市!
個人認為東莞會發展好一點,當然如果只是比發展速度的話,那就沒必要的討論了,對於一座城市而言,當體量越來越大,發展水平越來越高,速度自然也就慢下來了。北上廣深的發展速度基本上已經低於7%,放眼全國,有太多的城市發展速度比它們快,難道大家會說那些城市比北上廣深發展得好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對於東莞和惠州,目前來看,東莞的發展水平比惠州高出一截,經濟結構也比惠州要好。東莞和惠州都是珠三角城市,但不同在於,東莞是處於珠三角核心地帶的城市,與廣州深圳兩座一線城市接壤,自身經濟實力也很強,今年或明年就可能躋身「萬億俱樂部」。而惠州位於大灣區東岸,經濟總量不到東莞的1/2,發展水平也略遜一籌。
可能有人會認為,惠州面積大,發展空間大,所以未來會發展更好。但要知道,面積只是制約一座城市發展的因素之一,深圳面積也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雖然也受限於面積,部分產業可能無法伸展拳腳,但是不可否認它發展得很好。
而東莞與惠州的另一個區別就在於,東莞經濟結構更優。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是早在十多年前,東莞就已經在轉型升級了,如今東莞的製造業已經轉向中高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進入全國前十。而惠州雖然也有部分先進製造業,但總體而言,產業規模不然東莞,經濟結構也沒東莞好。換句話說,現在惠州正在發展的,東莞已經玩過了,而當惠州追到東莞目前的水平,人家也已經向更高水平邁進了。所以個人認為,未來10年東莞的發展會更好。
惠州適合 旅遊 業,而東莞主要是工業,所以就經濟發展來看,東莞占絕對優勢,沒有工業,沒有錢誰還傻乎乎的天天出去 旅遊 ?
地理位置來說,惠州毗鄰深圳,但是基礎設施及投資環境相對落後,而東莞則夾在廣州與深圳兩位大佬中間,加上30年的工業發展,各行業配套設施齊全,適合企業發展。
人才儲備來看,東莞經過這么多年的工業發展,匯聚了各行各業大量的優秀人才,而惠州只有靠近深圳的一小部分地區也是近幾年才有所發展,其它大部分地區還是相對落後的。
東莞怎麼說去年也被評為新一線城市了,而惠州可能還有很遠的距離。
東莞的工業底蘊在國內也是排在前列的,從80.90年代的發展期,到2000年的爆發期,再到如今的成熟期,是經過幾代人的付出和東莞的政策包容得到的。
10年惠州在發展,東莞同樣也在發展,別說會不會趕上了,不被越拉越遠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