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體經濟什麼意思,通俗的說
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一類,國有經濟是生產資料全民所有,集體經濟是生產資料集體所有。
通俗的說,中石油(國有企業)是國家的(國資委控股),國家又是人民的,所有它是全民所有的。
集體經濟的企業,就是集體的,是大家共有的(一小撮人的),代表企業就是著名的華西村,這個企業就是屬於村民集體所有的。
集體經濟是從蘇聯拷貝回來的,主要在農村、鄉鎮一級,現在很多農村都在搞集體經濟公司,他們的資產就來之於村上的固定資產,現在見的比較多的是,村委會或者農業合作社以流轉土地入股,參股到農業項目上去,近郊旅遊之類的,參股的部分也就是集體經濟。
(1)集體經濟薄弱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集體經濟優勢特徵:
1、集體經濟是一定范圍內勞動者(成員)所有,並取得控制權的一種公有制形式,這種勞動者(成員)控制權是區別於私有制、國家所有制的主要標志;勞動者在企業中有個人產權,也有勞動者(成員)共有產權;集體經濟體現勞動與資本要素的聯合,按勞分配和多種生產要素共享利益。
2、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是多樣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多企業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都可以是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如我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各種合作社、城鎮的股份合作制、職工持股會以及職工有控制權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合資公司、企業集團等。
3、簡要地說,人們在現階段已經普遍認同的,「職工共有、民主管理、共享利益、形式多樣」是我國集體經濟的基本特徵。
2. 農村發展集體經濟到底有哪些優勢和條件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調查與思考村級集體經濟是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強化農業基礎,增強農業發展後勁,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經濟保證。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集體經濟越發顯現出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我市農村集體經濟狀況卻不容樂觀,不良債權過大,債務逐年增加,集體資產已盡枯竭,資源匱乏,造血功能不足,嚴重束縛著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嚴重阻礙了村級組織在新形式下為群眾謀取利益的作用,這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繫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能否得到進一步鞏固的政治問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是加強服務群眾的物質基礎,增強村級組織的服務功能,推動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繁榮農村先進文化,實現農民的根本利益,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保證;是從源頭上減輕農民負擔,解決稅費改革後村級收入減少的客觀需要。因此,我們要因地制宜,實施「富民強村」工程,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步伐。一、我市村級集體經濟基本情況我市總面積6,674平方公里,有16個鄉鎮,173個行政村,農戶13.8萬戶,農業人口54.7萬人,農村勞動力25.2萬個,耕地面積530萬畝,其中集體耕地面積萬畝。全市村級債務大於債權,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為無效債權。全市現有村級債權26,972.9萬元,村均149.8萬元。其中:農戶欠款18,790萬元,有效債權10,830萬元;單位欠款4,937萬元,有效債權1,970萬元;外部個人欠款1,771萬元,有效債權4,937萬元;其它欠款1,462萬元。全市現有村級債務46942.8萬元,村均260.8萬元。其中本金31981.4萬元,村均177.8萬元。按照債務分布可以劃分為五類:一是金融貸款10,190萬元,本金5961萬元;二是抬款13,510萬元,本金9016萬元;三是農戶往來欠款18,900萬元,本金15,403萬元;四是村屯幹部工資1,493萬元,利息31萬元,五是其它欠款2,850萬元。按債務形成的用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種情況:開展競賽達標4,975萬元,創企業支出7,267萬元,各項補貼6,409萬元,代繳墊付稅費7,009萬元,改善生產條件支出3,705萬元,公益事業性支出10,784萬元,管理費超支1,544萬元,各項攤派1,100萬元,各種擔保220萬元,損失浪費支出440萬元。僅2003年以來就新產生債務3287萬元,村均18.3萬元。截止2003年末,全市資產總額37,607萬元,村均209萬元,資產大於負債的村87個,資不抵債的村84個,保持平衡的村2個。二、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原因。多年來,我市農村集體經濟受保守思想的束縛,開放程度遠遠落後於發達地區,僅僅依賴農業、就農業抓農業的思想嚴重阻礙了我市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直接影響到村級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項攤派資金,墊付資金,開發資金,還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沒有資金來源,導致大多數村集體不得不採取貸、抬、借等手段,維持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失去造血功能的村集體只能債抬高築的維持生計。盡而,使集體經濟逐漸走向低谷、走向薄弱。一是受思想觀念的束縛,導致集體經濟缺乏發展後勁。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不僅是經濟形式、經營方式的調整,更是人的思想觀念的大調整。我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觀念在作梗,思想觀念上的落後是當前制約和阻礙我市農村集體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最大障礙。部分領導幹部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科學文化程度低,觀念和思維方式陳舊、保守,信息不靈,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對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缺乏必要的認識,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束縛,只是就農業抓農業,而沒有形成很好的產業鏈條,只是就資源消耗資源,而沒有很好的去開發資源,封建落後思想和小農意識觀念導致了實踐上的盲目被動,無法推動和促進農村經濟的大發展。二是受政策因素的影響,導致集體經濟嚴重萎縮。村級組織是黨的最基層組織,也是各項政策和工作的最終落實者。對於我們這個絕大多數村沒有造血功能的現狀,無疑在產生利益和成績的同時,村級集體經濟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削弱,而承擔起了沉重的經濟包袱。據調查,全市在秋整地及發放種植覆膜玉米、烤煙、甜菜、水稻開發等作物補貼上,造成6,409萬元的債務;在開展義務教育、計劃生育、機械更新、敬老院、警務區、文明村屯整治等達標競賽活動中,形成債務4,976萬元;在創村級企業、養殖一條街和興建畜牧小區等基建工作中,由於缺乏科學論證,技術含量低,運行質量差導致集體經濟嚴重虧損,形成債務7,267萬元;在改善生產條件中,形成債務3,705萬元;各種大型普查、徵兵費、運動會、鄉鎮食堂攤派等造成債務1,100萬元。三是受人為因素影響,導致集體經濟包袱沉重。當前,一些幹部,受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對集體經濟管理和積累意識淡薄,存在重生產輕管理、重農戶輕集體的不良傾向,是集體經濟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多年來,在費用收繳過程中,由於村級幹部不敢於碰硬,不善於做群眾工作,遇到困難不是去解決困難,而是採取其他的手段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製造了困難。全市村集體採取借、抬、貸等方式,共為農戶墊付農業稅、村提留、鄉統籌等費用,共計9,695萬元,從而使強村變弱村、弱村變窮村,使集體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另外,有些村級領導幹部為了個人利益,時常是把集體利益作為實現個人利益的籌碼,於集體利益不顧,損公肥私、大吃大喝,對集體資產亂支濫用,管理上有漏洞,導致集體積累流失的現象較為嚴重。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弱化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組織功能,該的事不了,所承擔的公共職能無法實現,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債台高築,無法維持正常運轉,導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不足,影響了農村社會穩定,集體經濟薄弱降低了廣大農民對村領導班子的威信,拉大了黨群干群之間的距離。面對入世和改革後的新形勢,認真解決好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問題已是刻不容緩,我們必須格外用心,格外用力,格外抓緊,以此來保證基層組織在廣大群眾中的高大形象和重要地位。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存在的問題多年來,集體經濟始終處於低落狀態,主要是受思想觀念、創業意識、和生產資源的影響,使集體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嚴重的阻礙了集體經濟的發展和積累。一是村領導班子素質不高,年齡結構、文化結構不合理,有的長期處於軟弱渙散狀態,有的村幹部一提及發展,往往過分強調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資源等優勢求發展,很好的帶領群眾發展集體經濟。二是集體積累來源渠道單一,相當一部分村集體積累為負數,集體全部收入幾乎僅來源於少數的機動地。三是資源沒能得到充分開發利用,閑置、浪費現象嚴重。四是非生產性支出過大,部分村幹部亂支濫用,管理上有漏洞,導致集體積累流失的現象較為嚴重。五是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多年來,有關職能部門對鎮村發展的總體規劃、生產布局、資源優勢、發展思路缺乏深人細致的研究,對農村發展集體經濟缺乏必要的引導,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扶貧資金分散,起不到切實幫扶作用,無法引導村集體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保持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在及時消化、吸收過去取得的基本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改革為契機,以農村社會穩定和村集體經濟低風險、高效率運作為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創新思路的工作方針,有針對性開展工作。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幹部隊伍素質建設,為增強集體經濟提供組織保障。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要以人為本,必須著眼於農村黨支部班子的加強和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要認真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注意從文化程度高、經營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幹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配上一定要堅持標准,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和開拓進取、無私奉獻、不怕吃苦、廉潔自律的人選進班子。結合素質升級,加強教育培訓,是提高村級幹部隊伍素質的基本途徑。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通過各種方式對村幹部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一是要開展政治理論教育和培訓。重點是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武裝全體農村基層幹部的頭腦,提高其政治鑒別力和敏銳性,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服務的水平,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恆心和本領。二是要加強政策法律知識教育和培訓。使村幹部全面正確地理解和領會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要求,提高政策水平,增強法律意識。同時,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執行和運用政策法律,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三是要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和市場經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學習結構調整、市場經濟、金融、城建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提高他們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在科學管理上下功夫,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實踐證明,無論什麼樣的經濟組織形式,科學管理都是第一位的,管理上不去,經濟效益也上不去,多麼優越的體制和經營機制也無濟於事,只是空談。二是挖掘自身優勢,採取不同經濟發展模式,為增強集體經濟拓寬發展渠道。由於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環境、資源狀況、干群思想解放程度等情況不同,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也應該從實際出發,採取多種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個模式。要立足優勢,選准路子,堅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則,引導各村立足資源、區位等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成立服務組織,開發信息經濟。稅費改革後,村級功能逐漸轉移到了服務上來。要逐步建立村級信息網路,積極收集信息,開展有償服務,尋找與本地種養植特色相適應的公司或加工企業,形成利益聯合體,村裡提取相應的服務費用,即可以為農戶節省費用,增加收入,也可為客戶節省時間,還可增加集體收入。依託地理優勢,開發路域經濟。公路沿線的村屯,可以藉助公路的優勢,充分利用我市已經形成的特色產業帶,開發興建專業市場,由村集體統一管理,提取相應的管理費歸集體支配。圍繞特色農產品興交易市場或流通公司,建成龍頭企業,與農民簽訂產銷合同,開展產、購、銷一條龍服務,在服務農民中贏利,增加集體收入。依託資源優勢,開發集體經濟。土地是村級集體資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順應農村勞動力非農化的趨勢,合理開發、利用集體土地資產,使土地這一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得到最優配置,對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充分開發、利用集體土地資產,做到以地生財,保證村集體經濟的經常性收入。鄉鎮政府所在地的村,可以利用區位優勢,積極向三產發展,開發沿街店面來收取租金,由於租金收入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把它作為村集體經濟的經常性收入,增加村集體收入。大力發展農村私營個體企業,將小、微、虧集體企業及閑置土地以多種形式出售轉讓給個人經營,集體企業閑置的廠房、生產設備等可以出售或租賃給私營個體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抓住化解債務的有利時機,可以把現有的林木產權以拍賣的形式進行出售,以此來獲得集體收入。只要每個村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所在,挖掘資源開發潛力,大膽實踐,科學管理,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子將越走越寬。三是藉助外力作用,切實提高政策利用效率,為增強集體經濟尋求政策支持。稅費改革政策實施後,村級的收費項目逐漸被取消,只有少數的機動地可以獲取資金來源,所以依靠自身僅有的土地資源是實現不了經濟發展的,要積極探索發展思路,提高政策利用效率,實施內力與外力相結合的法,發展集體經濟。要依法申請豁免政策。對在村企業中與金融機構發生的債務,要依照《商業銀行法》、《擔保法》、《破產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積極向有關機構申請豁免,金融機構要按照有關政策規定,依法給予豁免,從而達到減負增收。要積極爭取扶持政策。對應由公共財政開支的項目所欠債務,要實事求是核清種類和金額,依據客觀、真實和准確的理由積極爭取國家給予資金扶持。爭取項目支持。積極爭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種植業無償補助項目、以及土地、林業等有關國家或省的優惠政策,爭取國家無償資金。要尋求外力支持。充分調動市直經濟實力強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與村級結成幫扶對子,實行市、鄉鎮黨政領導掛包村和掛包村企業重點項目責任制,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則,開展扶持工作。根據各自工作性質,發揮本部門專長,抽調懂經營、善管理、作風硬的人員組成工作組,到村開展工作,積極引導村級組織拓寬視野,挖掘優勢,圍繞農業抓工業和第三產業,積極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出資、出力、出策略。例如,可以把招商引資企業直接引到農村生產原料基地,為村集體引入發展項目,實現企業與集體與農戶互贏互利。在發展二、三產業中,農業部門要給予土地承包、租賃、拍賣有關農村政策的指導,狠抓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對村集體財務加強指導;市水利、電業等部門要在農田水利建設上給予資金或技術傾斜扶持;金融部門加大支農資金投放率,給予條件成熟的村集體企業資金扶持和利率減免政策。總之,各職能部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提供一切有利於村級經濟發展的便利條件。四是加強經濟管理,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為增強集體經濟強化監督機制。要繼續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和民主監督機制,防止集體資產流失,節約各項經費支出,減輕集體經濟負擔,實現集體經濟的資產積累。一是內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實。如財務收支的預決算制度、支出審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財務公開民主理財制度、一事一議制度等其他各項制度,必須要落到實處,堅決避免走過場、走形式,要按照規定嚴格執行,提高資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體資產、資金、資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費。二是非生產性開支要再壓縮。嚴格按照上級規定,控制報刊費、電話費、招待費等費用的支出總量。嚴格控制管理費用支出,不折不扣的執行鄉鎮機構改革文件精神,應該合並的村要解決明和暗不和的問題,不然將出現一個村的公經費兩個村分支的現象,嚴重影響集體資金在生產、生活中應該發揮的重要作用。結合機構改革,抓緊支部書記公職化問題。這次改革,鄉鎮幹部到村任實職的僅有*人,人員配置不盡合理。從思想觀念上看,鄉鎮幹部的文化水平、開放程度和創新意識要佔優勢;從經濟利益上看,「公職化」的實施,將節省173個人的工資,相當於5個鄉鎮的財政收入,所以,支部書記公職化勢在必行,有待於加快步伐。合並後要堅決按照規定的職數配備幹部,避免人員臃腫,盡量減少管理人員,調動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建議市政府組成稅費改革執行情況檢查組,進行核實糾正,有利於改革的徹底和集體經濟的順利發展。三是村務公開要再透明。目前,我市村務公開率已經達到100%,但村務公開的質量還不高,仍然存在不公開、假公開和半公開的現象。所以,我們要加大公開的真實性,增強公開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對村務公開的認識,實施有效監督;組織、民政、農經等部門要經常深入基層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核實;特別是在重大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上,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提高村務公開的透明度。四是資產清查要再繼續。堅決清理集體資產,包括資金、廠房、設備、資源等,採取變賣、租賃、抵帳等手段,化解村級不良債務。要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手段,對墊付的農業稅和特產稅尾欠要嚴格按照稅法規定進行,增加集體經濟,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對村提留和統籌尾欠根據數額大小和農民承受能力,制定還款計劃,採取說服教育和法律的手段進行資產清收,達到壯大集體經濟的目的。
3. 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原因是什麼該怎麼解決
部分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力量薄弱,這是怎麼回事?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原因
一是客觀條件的制約。我鎮的經濟薄弱村大部分集中在鎮域西部,丘陵山地貧瘠,生產生活用水匱乏,農作物十種九不收,村莊經濟基礎較差。改革開放後,這一部分村莊能人帶動效應發揮不夠,靠近齊魯石化公司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集體經濟長期薄弱。
二是主觀上不思進取。村民傳統思想嚴重,因循守舊,思路不開闊,寧願固守著二畝三分地,也不思開拓致富,缺乏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 措施 不落實。鎮歷屆黨委、政府都制定出台了鼓勵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但具體到薄弱村,由於自然條件較差和工作責任心不強等,好的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造成村集體經濟薄弱。
四是村班子戰鬥力不強。因經濟薄弱村集體缺乏資金,歷屆班子既解決不了直接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用水、用電、道路等實際問題,又難以拉動村集體經濟增長,導致無法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威信樹立不起來,影響了班子的凝聚力、號召力、向心力,班子成員說話無份量,工作叫不響,時間一長就失去了工作信心,班子戰鬥力逐漸喪失,臨時思想滋生,安於現狀,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一屆接一屆,面貌依然。
五是上級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雖然鎮上出台了鼓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政策,但上級制定的政策對薄弱村的扶持力度還不夠大。如每立方1元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對村級不返還,造成資源逐漸失去,而村集體卻分文未收;我區的土地復墾費與鄰近區縣比相對較低,影響了農民土地復墾和河灘、荒灘造地的積極性。
村集體經濟薄弱怎麼辦
(1)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選准配強村支部書記,使村支部成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堅強集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幹部素質,使廣大黨員幹部樹立市場經濟意識,切實成為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主力軍。特別是支部書記要具有開拓創新精神,懂經營、會管理,有發展經濟的本領。支部書記要勇於和善於為集體經濟發展做出服務。
(2)多方籌措資金,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搞農產品深加工,開發優質高效農業,辦廠興企業,離開錢只是空話,要採取個人集資、銀行貸款、吸引外資等形式多方籌措資金,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3)大搞素質 教育 ,提高 企業管理 水平。興辦集體企業,關鍵在有一個好廠長,一個好的管理機制,一個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為此要大搞科技培訓,或進行崗前培訓,或舉辦培訓班,或人高等院校培訓,進行專業知識教育,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業務素質,要廣攬賢才,要多層次,不拘一格。
(4)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挖掘潛力,多 渠道 發展集體經濟。在發展集體經濟中,不能照搬別人的發展模式,要因地制宜,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一、二、三產業合理布局,為集體經濟發展注人新的活力。
集體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
據我們調查資料顯示,截止====年底,全縣轄=鄉=鎮==個行政村,=個居委會,目前,鄉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為===.====萬元。其中:村(社區)級集體經濟收入為===.==萬元,集體地面積=====畝收入===萬元,集體林面積====畝收入===.=萬元,草集草場====畝收入==.==萬元,集體畜====頭(只)收入==.=萬元,其他經營性收入==.=萬元。==個行政村和=個社區居委會中:=萬元-=萬元的==個,占村總數的==.=%;=-=萬元的==個,占村總數的==.=%;=-==萬元的==個,占村總數的==.=%;集體經濟收入==---==萬元以上的=個,占村總數的=.=%;集體經濟收入==萬元以上的=個,占村 總數的=.=%。
集體經濟呈現的主要特點
近幾年來我縣鄉村兩級黨組織從各自的實際出發,積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依託地緣、資源、產業等優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子。從全縣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來看,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依託土地資源優勢,開發農業增收,仍然是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據統計,我縣農村集體共有集體地=====.==畝,平均每村===.=畝;集體林====畝,平均每村===.==畝;草集草場====畝.平均每村===.==畝,總數收入===.=萬元,占總收入的==.=%。特別是杜來提鄉耕地面積大,各村預留機動地相對較多,周邊宜農荒地也較廣,在全縣集體經濟收入=個到十萬元以上的村中,該鄉就佔了=個,其中最多的杜來提鄉草原新村集體地====畝,承包費=.==萬元,集體林===畝,收入==.===萬元。這些村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採取集體所有,農戶竟價承包經營辦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二)依託集體資產優勢,實行多種經營,仍然是鄉、村級集體經濟最普遍的經營方式。我縣大部分鄉、村的集體經濟規模較小,經濟總量不大,區位優勢不明顯。這些村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搞活集體資產經營,促進資源轉化增值,增加集體收入。主要是利用集體統管的荒地、荒灘、林場、草場、養殖場(集體畜)、房屋等資源,通過招標承包、招商引資,使用權出讓,租賃經營等途徑,搞綜合經營性開發,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年全縣各村集體畜====頭(只),收入==.==萬元。杜來提阿肯齊村集體林===畝,收入=.=萬元。窩依莫克鄉托洪台村水費收入=.=萬元。禾木哈納斯村房屋租賃一次性收入=.=萬元。
(三)依託地緣區位優勢,發展二、三產業,成為鄉、村集體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的增長點。按照“圍繞旅遊辦基地,辦好基地促旅遊,搞好旅遊促發展”的思路,充分發揮靠城、靠路、靠景點的優勢,修建飯店、市場、出租門店等設施,圍繞第三產業求發展,成為鄉村集體經濟增長的新亮點。目前,由各鄉鎮村自主開發建設了“陽光沙灘”、阿合貢蓋提民俗風情園、白樺林休閑園等==多個旅遊景點和配套服務網點,使鄉村集體年增收==多萬元。例如,窩依莫克鄉養殖示範區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在旅遊沿線建起了“大葯房”,一部分用作村辦公室,一部分用於出租,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近====元。
(四)依託資源優勢,組建農村股份合作社,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新渠道。在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許多村集體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想出了很多好辦法、新點子壯大集體經濟。例如,托洪台村積極興辦農村股份合作社,按照“參股不控股,監督不經營”的原則,採取村集體出資、村民出力的方式,成立了“托洪台湖股份合作社”,增加集體收入,達到了村集體與村民共同獲利的“雙贏”效果。窩依莫克村在不影響正常辦公的前提下,把村辦公室的臨街處全部建成了門面房,增強了集體經濟。
(五)依託幫扶共建,確保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上下聯動工作形成合力。建立了滾動幫扶重點村發展集體經濟工作制度,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與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結合起來,並選派了==個有一定綜合實力的縣直部門滾動幫扶貧困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這一舉措收到了明顯成效,在圓滿完成第一輪幫扶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年又啟動了第二輪幫扶工作,各幫扶單位累計投入==萬,為=個重點幫扶村購買了===只生產母畜、新建了村級辦公陣地及配套設施、安裝了有線電視等。針對部分村資源匱乏、集體經濟發展緩慢的問題,採取強鄉幫弱村、強村帶弱村的方式扶持“後進”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例如,杜來提鄉採取牧業村給農業村借畜、農業村給牧業提供草料的方式,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的協調發展。也格孜托別鄉通過給村集體借畜、劃拔集體畜的方式,確保了“空殼村”不出現反彈。
4. 海螺鎮集體經濟薄弱的主要原因
機械化程度不高。
該鎮的經濟收入主要依賴土地,又由於耕作方式較為粗放,機械化程度不告哪返高,採取的是傳統的耕作方式。這就致使慶樂村發展內生動力不足,襪飢缺乏自我的造血緩大功能,導致村集體經濟無收入。
5. 四川集體經濟薄弱村標准
標準是:低收入,需要脫貧和重點幫扶。
在集體經濟收入薄弱村,通過加大項目資金投入,提升產業基地,完善配套設施,擴大產業規模,逐步壯大農村集體經碰仿隱濟。
將逐步建立管理規范、產權明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型農村集體經笑廳濟組織。完善農村集體經濟治理、運營、監管機制,落實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大亂財務制度。
6. 如何改變貧困山區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狀況
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程度關系整個農村經濟發展大局,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強支柱,是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的組織建設,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根本保障。
一、當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比較單一。多數村主要的收入還是依靠村集體公房的出租和村集體土地的徵用。許多村集體經濟的好壞是由出租集體公房和徵用土地的多少來決定的,並沒有廣開思路,通過新方法、新途徑,大力增強集體經濟。2、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空間比較狹小。除縣城各村和集鎮部分村外,絕大多數村集體土地、山林和公房等資產價值低,開發成本高,難以帶來直接效益。 3、部分村幹部觀念陳舊,能力不強。有些村幹部認為黨的政策是鼓勵發展個體經濟、民營經濟,發展集體經濟已經過時,認為搞市場經濟就是誰有本事誰致富,只要經濟發展了,農民富裕了,有無集體經濟無關緊要,在思想方面,由於保守和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普遍存在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陳舊觀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沒有大力去開拓新思路,只會抱怨沒有資源、沒有資金、沒有政策,只會抱怨農村工作難做,村幹部難當,他們對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沒有明確的思路,「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面對新形勢只能束手無策。 4、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方面導致部分村幹部敢管,村民對村集體資產的好壞不關心,另一方面導致管理難度加大,經常出現集體資產流失現象,使部分幹部群眾對發展集體經濟喪失了信心。
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與思考 1、理清發展思路,大力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是大力開發集體資源。村土地和林地資源比較豐富的村可以對機動田、機動山進行統一開發,既可以對外承包、租賃,也可以本村自己組織經營,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對於有豐富礦、灘等資源的村,在有效利用、合理開發的前提下,制定長遠規劃,開發利用,變資源為效益。 二是開展服務創收。村級組織可以根據本地的生產特點舉辦社會化的服務產業,如農產品流通經營服務實體,農業科技服務實體等,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既為農業生產提供後勤保障,又為集體經濟創造收入。
三是通過工業強村。一些地理位置較好、基礎設施較完善的村,可以利用本村的土地、勞力等資源,通過招商引資、集體參股經營的形式,引進資金和技術,在環境保護允許的前提下興辦中小型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強村。2、創新管理機制,形成良好的發展局面。嚴格規定村集體資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則,切實履行「兩公開一監督」制度,搞好民主理財,嚴格控制各種非生產性開支,管好用好集體資金。做到村務、財務公開、公正、透明,按時公布,讓廣大村民都來進行監督,一切都在陽光下透明操作,不搞暗箱操作,防止了集體資產的流失。3、配好村級領導班子,強化培訓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備和群眾公認的原則,真正選把有能力、有本事,會幹事,肯幹事,能幹成事的村幹部,二是注重優化班子結構,注重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齡、知識、優化村領導班子的群體結構,實現村領導班子的最優搭配,達到知識互補、性格相容,提高領導班子的整體水平和駕馭全局的能力。三是開展系統性培訓,培訓對象要覆蓋村幹部、村黨員和全體村民,增強培訓的針對性,並根據不同對象的需求確定內容,增強培訓的有效性。 總之,只有切實搞好集體經濟,壯大了集體經濟,才能使老百姓得實惠,我們要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增強農村發展後勁,推動「三農」工作健康發展置於農村工作的首位,統一思想認識,增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緊迫感和自覺性。
7. 強村幫帶弱村存在的問題
一是班子凝聚力弱。有的軟弱渙散村黨內組織生活不規范、不經常,「兩委」主幹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擰不成一股勁,村工作不能正常開展。比如,金羅鎮椿樹坪村是多年的上訪問題嚴重村,上訪原因主要集中在企業佔地補償款分配不均,由於支村「兩委」分配意見無法達成純磨一致芹卜,導致村民訴求不能及時解決,頻繁上訪。二是幹部引領力弱。中陽縣12個軟弱渙散村人才外流嚴重,支部書記都是初中文化程度,學習能力較差,黨員學習教育簡單化,理論教育、政策宣傳流於形式,對黨的「三農」政策理解不深,工作能力較弱,特別對鄉村振興等艱巨任務心裡沒「譜」,手上沒「招」,缺乏發展思路和長遠規劃,帶頭、帶動、帶領能力普遍不強。三是組織陣地薄弱。比如,2017年金羅鎮13個嫌褲穗村整村搬遷入駐新小區後,各村組織從原村搬離後,沒有固定辦公場所,黨員不知道黨組織陣地在哪裡,村幹部也覺得流離失所,「兩委」印章只能帶在身上走,更談不上坐下來一心謀發展,特別是4個小區處於無序運轉、無組織管理狀態。四是集體經濟薄弱。軟弱渙散村普遍集體經濟發展滯後,支村「兩委」無錢辦事,沒有實力改善基礎設施、承辦公益事業,在黨員群眾中沒有威信,黨員群眾對村黨組織不支持,對村裡事不關心,村幹部開展工作難上加難。五是治理機制薄弱。在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方面,「雪亮工程」建設滯後,運用程度不高。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方面,農村矛盾糾紛調解組織只是掛在牆上,形同虛設,很難做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鄉鎮」;基層社會治理資源整合度較低,居民自治組織缺位,居民游離於社區服務管理之外;村民自治組織軟弱渙散,網格化服務管理懸空等。
8. 什麼是集體經濟空殼村
空殼村指集體經濟薄弱、財政虧空的村子。到城裡「掘金」,農村出現了「空殼化」,留下老弱病殘和婦孺。
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發展基礎薄弱,項目資金渠道單一,農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薄弱村」「空殼村」現象突出。
建立以黨組織為核心,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村民自治組織和村黨組織「三位一體」的農村基層組織,縣鄉村聯動形成合力,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通過採用土地出租、集體資產出租、村集體經濟入股產業發展盈利或分紅等方式獲取經濟收入,發展村集體經濟。
探索土地出租、實物分紅等模式發展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主體作用,增強村級組織發展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
(8)集體經濟薄弱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空殼村現狀:
空殼村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折射出村民生活的變化,積淀著深厚的山村歷史文化。「村委空巢」現象背後不僅僅是權力監管的缺失,更是鄉村空殼化的表現,其本質是基層權力的瓦解。
雖然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但是農葯、化肥等物價飆升,農民收入水平依然較低,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到城裡「掘金」,農村出現了「空殼化」,留下老弱病殘和婦孺。
在老弱病殘和婦孺中,小孩沒有選舉權,婦女和老人的民主法治意識比較淡薄,大多對村事務漠不關心。
加之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些鄉村基本上沒有可供分配的公共資源,村事務與村民無直接利益關系,村委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日益下降,所以一些村民對選舉村幹部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另外,村幹部工資微薄,一些人寧可外出務工,也不願當村幹部。這也是吸引村幹部外出打工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要解決「村官空巢」現象,還需重建鄉村社會,重構基層權力。
一方面要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讓更多村民可以「以地生財」,從新農村建設中得到實惠。
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基層權力的監管,提高村民的權利意識,讓基層權力真正為民服務。
9. 經濟相對薄弱村和經濟薄弱村的區別
1、農村集體經濟薄弱 目前在我國枝滲,還存在著相當此搭陵大比例的薄弱村集體經濟,相對落後的 2、農產品質量跟不上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產品供給出現了結構性、地區性。 3、農業對森戚生產的投入嚴重不足 農村出現的問題,一方面是受到資金的限制,另一方勞動力不足。
10. 空殼村的標准
空殼村的標准村子只有老弱病殘和婦孺。
根據中國弊賀滾政府資料顯示,空殼村指集體經濟薄租余弱、財政虧空的村子,集體經濟薄弱、財政虧空。到城裡掘金,農拍毀村出現了空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