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轉化經濟結構是什麼

轉化經濟結構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13 21:00:13

Ⅰ 經濟結構性轉變是什麼意思

經濟結構是泛指。包括產業結構(如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構成等)、分配結構(如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及其內部的結構等)、交換結構(如價格結構、進出口結構等)、消費結構、技術結構、勞動力結構等等。
經濟結構性轉變一般就是指這些比例的變化

Ⅱ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化資源配置方式,打造合格的市場主體,推進科技創新市場化,創造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環境,從而在市
場競爭中,實現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力推進:

一、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這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前提。一是加快政府投資體制改
革。明確界定政府投資的職責和范圍,優化政府投資結構,政府投資加快從競爭領域退出,轉為主要用於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經濟社
會發展薄弱環節。創新政府投資運作機制,積極推廣"代建制"等市場化運作模式,提高政府投資利用效率。二是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減少行政審批和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轉為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對企業投資項目政府一律不再審批,政府僅從外部性、公共性、合規性方面對企業投資
項目予以核准或備案,履行好對重大項目規劃協調、發布行業信息等服務職能。

二、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場主體。只有理性、合格的市場主體,才能有降低成本、追求技術進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內在動力,這是轉變經濟發展
方式的基本載體。深化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積極引入國內外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形成多元投資主體,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繼續推動國有資本
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做好政策性關閉破產,國有經濟要從一般性競爭領域退出,逐步向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
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和影響力。深化鐵路、郵政等壟斷行業改革,實行政資分開、政企分開,引入競爭機制,積極推進特許經營模式。加快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
度試點,規范國家與國有企業的分配關系,體現政府的所有者權益。破除體制障礙,推進公平準入和改善融資條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三、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動力。有效的科技體制將為科技進步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體制保障。
要大力推進科技體制市場化改革,統籌不同所有制單位的科研投入,改變長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視和部門壁壘問題,支持教育體制改革,推動科技教育事業真正面向世
界、面向市場、面向現代化。要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實施基礎研究、高技術研究和科技支撐計劃,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國家實驗
室、國家工程中心,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引導和支持創新要
素向企業集聚。要創新產業研發資金的投入機制,擴大創業風險投資試點范圍,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四、加強環境資源制度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節能環保,構建能源資源等生產要素投入的約束機制,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條
件。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取消壟斷行業產品的行政定價機制,相應建立與完善價格調整聽證
制度。建立落後產能的退出機制,加快淘汰高耗能行業落後產能。著力推進建築節能、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等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增強節能能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
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科技進步對節能減排的貢獻。繼續做好"三河三湖"和松花江等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渤海環境保護總體
規劃和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報告、審計和能效標識工作,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完善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獎懲機制。發展清潔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建立節能減排市場化運作機制,按照補償治理成本的原則,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准,實現治污成本內部化。

五、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提供製度與政策環境。優化財稅等政策設計與制度安排,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優良的政策環境。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稅制
度,加快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完善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積極推行"省直管縣"和"鄉財縣管"等財政管理改革,完善地方稅制,逐步
建立財力向基層傾斜的機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引導地方政府由過於重視發展工業項目向重視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方面轉變。繼續運用出口退稅和
關稅政策限制"兩高一資"和相關資源性產品出口,推進資源稅、燃油稅改革,加快擴大增值稅轉型試點,研究制定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方案,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提供良好稅收環境。繼續深化銀行業改革,加快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完善銀行內部法人治理結構,使其真正成為企業化運作的商業銀行,切實
提高銀行自身經營效率,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Ⅲ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不僅僅指從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的轉變或從外延增長向內涵增長的轉變,還應該包括以下幾項基本轉變.
向發展目標多元化轉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用綜合的目標體系來考察經濟運行情況.這些指標應包括: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等)的優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滅貧困程度;資源和環境對經濟發展的承載程度;減少失業的程度.除以上經濟指標外,一些社會政治指標通常也被列入發展目標之中,如教育水平、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人民參與國家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以及個人的發展程度等.
向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並舉轉變.經過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的經濟發展,我國就總體而言已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但還遠不是世界經濟強國.從世界500強企業與中國500強企業的規模和盈利能力比較來看,2006年,中國500強資產總額只相當於世界500強資產規模的7.1%,營業收入相當於世界500強的9.32%,利潤總額相當於世界500強的6.6%.中國500強的收入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是4.64%和9.44%,而世界500強則分別是6.42%和14.67%.從中國自主品牌在世界上的位置來看,盡管中國已有170多類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以自主品牌參與國際市場的尚不足20%.由此可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正是我國迅速、平穩地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型的戰略選擇.
向經濟結構全面優化轉變.以前有些人單純地認為,只有推進工業化,農村剩餘勞動力才能不斷向城市轉移,城市化才能得以實現,從而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的現代化.當然,工業化道路是發展中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但要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各地區經濟不平衡的國家實現現代化,就不能簡單地套用一些國家單純地推進工業化的增長方式,而必須統籌城市與農村的協調發展,東部的率先發展與中部的崛起、西部的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相協調,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發展相適應,對外貿易全方位展開與國內需求的不斷擴大相平衡.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經濟結構、一二三次產業結構、區域發展結構全面優化,最終使經濟增長的效率最大化.
向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發展方式轉變.知識經濟作為獨立的經濟形態的出現和發展,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將徹底改變傳統的二元經濟結構,形成由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並存的三元經濟結構.中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趕超發達國家,實現強國之夢,就必須從傳統的工業化發展方式轉向知識經濟條件下的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方式.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措施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需要構築完善、高效的實現機制.
加強自主創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從既有的約束條件來看,我國的自主創新應主要採取以下三種方式:一是跨越式創新.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整體技術水平嚴重落後於發達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技術創新只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自主研發,必須在關鍵領域掌握自主技術.二是集群式創新.這主要是指通過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實現同一類型企業的集體創新和技術外溢,從而突破單個企業創新資源不足的瓶頸制約.三是協作整合式創新.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但在跨越式創新的條件下,單靠企業自身的創新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在政府的協調指導下,實現企業、大學、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協作的方式推進自主創新.
加快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全面的結構優化主要包括:通過農民市民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優化城鄉結構,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通過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工業化進程;通過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形成多區域增長極的共同協調發展;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推進公共經濟與民間經濟的結構優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通過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參與經濟全球化下互利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推進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結構優化.
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知識經濟成為一個不同於工業經濟的獨立經濟形態,並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這是當今經濟結構諸多變化中最根本性、最基礎性的變化,它的發展方式已經完全不同於二元經濟的發展方式.這具體表現在:一、勞動力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農民向工業部門的轉移並不需要經過較長時期的培訓,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無論是產業工人還是農民轉向新經濟部門都需要經過教育和培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來,人力資本和教育投資都需要給予重新認識,這正是需要推進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所在.二、資本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資本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流動,待工業部門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再流向農業,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發展中國家由於面臨著工業化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雙重任務,這就需要資本在兩個部門間實施合理的配置.應選擇的正確戰略是: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的互動.三、市場實現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工業化的發展依賴於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的擴張,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由於知識經濟部門的產品主要是技術和知識,它的應用將主要取決於工業部門和農業部門的需求,這就需要在知識經濟部門與傳統經濟部門之間構建共生共榮的關系.

Ⅳ 什麼是經濟結構,包括什麼

經濟結構是指企業所在地區的生產力布局情況。不同的經濟結構類型關繫到企業財務活動的發展程度、范圍、投資方向、資金來源和盈利水平等。資源環境是關系企業發展的資源條件。

經濟結構是指經濟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的空間關系,包括企業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

經濟結構是一個由許多系統構成的多層次、多因素的復合體,有多重含義:

(1)從一定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來考察,則主要通過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經濟成分的比重和構成來表現。

(2)從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再生產的各個方面的組成和構造考察,則包括產業結構(如一、二、三次產業的構成,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構成等)、分配結構(如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及其內部的結構等)、交換結構(如價格結構、進出口結構等)、消費結構、技術結構、勞動力結構等。

(3)從所包含的范圍來考察,則可分為國民經濟總體結構、部門結構、地區結構,以及企業結構等。

(4)從不同角度進行專門研究的需要來考察,又可分為經濟組織結構、產品結構、人員結構、就業結構、投資結構、能源結構、材料結構,等等......。

(4)轉化經濟結構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

  1. 第一次經濟結構調整:

1979—1984年由於從1958年起到1978年,中國經濟建設除了1961—1965年的調整時期以外,許多年份都犯了盲目追求「生產高速度、建設大規模」的錯誤。

2. 第二次經濟結構調整:

1988—1991年1988年9月,中國政府提出了治理整頓、全面深入改革的方針,在大力治理通貨膨脹的基礎上,著力調整經濟結構。

3.第三次經濟結構調整:

1997年以後1993年下半年以後,為了治理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中國政府加強了宏觀調控,利用緊縮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抑制需求膨脹,同時繼續推進了價格體制、流通體制和財政體制、金融體制改革。

參考資料:網路-經濟結構

Ⅳ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怎麼理解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即從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調整經濟結構指調整總體的經濟組成,經濟結構有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既農業、工業、服務業。中國現在要加強工業和服務業,降低農業在總體經濟的比重!但經濟又分為粗放式的和集約型的!中國需要粗放式的也需要集約型。

閱讀全文

與轉化經濟結構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考試d類總分是多少 瀏覽:749
運城幸福小院怎麼樣 瀏覽:882
重慶涉外婚姻登記在哪裡辦 瀏覽:212
經開區經濟糾紛找哪裡處理 瀏覽:744
愛情不是痛苦什麼歌 瀏覽:21
歐洲古典愛情戲劇有哪些 瀏覽:740
社會經濟補償金是什麼 瀏覽:964
孔目江生態經濟區下轄哪些地方 瀏覽:905
屬雞對愛情不愛了是什麼表現 瀏覽:671
傅彩雲是哪個故事人物 瀏覽:188
孩子的幸福感是多少 瀏覽:520
西遊記第26回是什麼故事 瀏覽:950
西藏事業單位怎麼備考效果最好 瀏覽:457
被塵封的故事如何查看塵封號 瀏覽:964
中國哪個城市最有幸福 瀏覽:725
健康教育小講座在哪裡 瀏覽:922
事業自收自支身份有什麼用 瀏覽:36
中央電視台廣告語幸福是什麼 瀏覽:63
海南做完核酸多久才能在健康碼上查到 瀏覽:602
屬龍與屬蛇哪個屬相事業心最強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