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發表高質量的經濟學論文 姚洋
找相關的期刊,符合你評職級別的期刊,然後聯系投稿。
如果有適合的,會得到適當代投的。
Ⅱ 我有一篇經濟學的論文 如何投稿
有一篇經濟論文,那麼你想要投稿的話,其實並不是非常困難。主要看你經常會用於什麼樣的工作,比如說你是一個從事金融的人,那麼你最好把你的經濟論文投入到一些金融類的期刊,這樣對於你的工作和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你是學生的話,那麼在你的大學里邊應該就會有笑侃,你可以找學校的負責人發表在校刊上,這也是很好的一個地方,能夠讓你的學術論文得到學校的認可。這要看你具體是什麼樣的環境了,當然了,作為一個經濟類的文件,其實在哪裡發表都很好,論文這種東西只要是好的內容,那麼就能夠得到有一篇經濟論文,那麼你想要投稿的話其實並不是非常困難。主要看你經常會用於什麼樣的工作,比如說你是一個從事金融的人,那麼你最好把你的經濟論文投入到一些金融類的期刊,這樣對於你的工作和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你是學生的話,那麼在你的大學里邊應該就會有笑侃,你可以找學校的負責人發表在校刊上,這也是很好的一個地方,能夠讓你的學術論文得到學校的認可。這要看你具體是什麼樣的環境了,當然了,作為一個經濟類的文件,其實在哪裡發表都很好,論文這種東西只要是好的內容,那麼就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
Ⅲ 如何發表一篇高質量的論文
方法/步驟
(一)論文寫作—材料、觀點和文字
材料是寫好論文的基礎,觀點是論文的靈魂,文字是論文的外在表現。材料和觀點是論文的內容,文字是論文的形式。形式是表現內容的,內容要通過形式來表現。三者的完美結合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材料來源於實驗。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材料獲得的效率與質量。整篇學術論文是由若干工作單元組成的,每一工作單元又是由每次實驗材料積累起來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實驗。每天工作時都要考慮到這一數據在將來論文中的可能位置,對每一張影像記錄都要認真收集保存。材料要真實可靠,數據要充足。有了異常,要及時分析處理,要保證所得結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論文總要有新現象、新處理、新效果、新觀點。
觀點應明確,客觀辯證。不要、也不能迴避不同觀點。從論文定題到結論,處處有觀點,所以觀點是論文的靈魂,是貫穿始終的。討論觀點時不要強詞奪理,不要自圓其說,力戒片面性、主觀性、隨意性。要和國內外文獻上的觀點相比較,也要和自己實驗室過去的觀點相比較。在比較中分析異同,提高認識。也不要怕觀點錯誤,不要怕改正錯誤。要百家爭鳴,通過爭鳴,認識真理。論文的文字要自然流暢,「言而無文,行之不遠」。但也不要華麗雕琢,目的是「文以載道」。論文敘述要合乎邏輯,層次分明,樸素真實,分寸恰當。
(二)論文寫作—准備和動筆
論文寫得好壞,關鍵在於准備。會寫論文的人,一般總是三步過程。論文寫前深思熟慮,全局在胸;充分打好論文腹稿,提起筆來,一氣呵成;寫出論文初稿後,放一段時間,反復吟讀,千錘百煉。不會寫論文的人相反。肚子里空洞洞,腦子里亂烘烘,筆頭上千斤重。寫寫停停,停停寫寫。忽兒找材料,忽兒查數據,忽兒補實驗。忽兒撕掉一頁,忽兒抄上幾句。忽兒哀聲嘆氣,搔頭摸耳,咬筆桿,踱方步。這兩種人的差別在於准備狀況的不同,這是很多初寫論文的人意識不到的。寫論文的良好准備應該有三個階段。
1.論文寫作—近期(寫時)准備
是指實驗結束後到著手寫作論文前一段時間的准備。應該收齊材料,處理好數據,制備好圖表,完成統計處理。然後打好論文腹稿,列出論文提綱,明確基本觀點和主要結論。與指導者和合作者討論,取得共識。深思熟慮後,一氣呵成。其中「打腹稿」是寫論文的關鍵階段。這時應將所有工作和數據通盤考慮,全局在胸。這就像戰鬥打響前的運籌帷帽一樣,是作者腦力勞動最緊張的時刻。
2.論文寫作—中期(做時)准備
會寫論文的人不是做完實驗後才開始考慮寫論文的,而是在研究工作的全過程中都考慮著寫論文。論文「題目」和「引言」是論證時各種思考的凝煉。「材料和方法」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時形成的,寫論文時只要如實敘述就可以了。「實驗結果」是在實驗設計、實驗操作、階段歸納、資料整理等過程中不斷積累、整理而來的。「討論」是綜合平時的思考,同周圍人員經常討論商量,查閱和分析文獻等過程後最後歸納而成的,是將平時思考過的眾多問題集中幾個主要觀點以討論的形式表達出來。「結論」則只須將最終結果歸納一下就可以了。所以會寫論文的人,是在做學術期刊科學研究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地自然形成著最後的論文。這整個過程就是論文的中期准備。可見,中期准備以論文題目之始為始,以題目之終為終。題目結束之日,也就是論文中期准備完成之時。
3.論文寫作—遠期(學時)准備
如果只是著力於做好論文近期准備和中期准備,往往還不能寫出上乘的論文,這就要看論文作者的遠期准備,也就是學習階段的基礎准備了。這種准備是指對研究動態的掌握,專業基礎的積累和邏輯思維、文字表達、分析綜合等各方面能力的總體水平。這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終生積累訓練而就的。這就是為什麼要強調「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爾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了。這些平時積累的功夫,決定著作者論文的寫作水平,而論文寫作水平又影響著論文的傳播。這種能力不是臨用時提得高的,而是要作者從年輕時就下苦功的。
(三)論文寫作—審稿與修改
一氣呵成寫好論文稿件後,是要反復修改、千錘百煉的。論文修改時凡是屬於寫作規格和篇幅方面的問題應按照中文期刊規定的要求修改。作為論文作者,自己辛勤努力取得的實驗數據當然十分珍惜,總希望在論文中盡量表達。但論文審稿者旁觀者清,往往提出一些合並或刪除的意見。這時作者應該冷靜考慮,該列入論文的列入,不必列入的不要列入。寫論文只有「刪繁就簡三秋樹」,才能「領導標新」地開出「二月花」。
論文審稿者也常會對所論觀點提出意見。這是需要認真推敲決定是否採納修改的。論文作者畢竟對自己的工作己有過長期實踐和思考,逐漸形成了觀點。應該說這些觀點是有相當根據的。只要言之有理,述之有據,可以對審稿人的意見進行解釋,保留自己的觀點。但有時論文作者自己局處一隅,想法越來越鑽牛角尖。論文審稿人從更高的角度宏觀審視,一針見血地指出論文立論和觀點中的問題,這種情況也是有的。這時論文作者就應該認真思考意見的實質,調整思路,反復推敲,決定取捨。既不固執己見,也不曲意迎合。抱著探討真理的態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論文通過審稿,有些意見不大,稍事修改即可發表。有些要有較大的改動才能發表。有的論文甚至認為基本事實不可靠或基本觀點有誤而無法發表。論文作者應冷靜分析這些意見,妥善處理。一切都應堅持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如果自己確認結果和觀點無誤,那麼可以在論文退稿後改投他刊。同一時候是不能一稿二投的。
另外論文也可以找翰林論文工作室發表。
Ⅳ 如何發表經濟學論文
如何發表經濟學論文
不發表,就發臭
也許是因為在經濟學界出了幾位像科斯和莫里斯這樣的傳奇人物的緣故,使得人們相信:在經濟學研究中,發表的數量並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少發文章,多出精品,才是經濟學家的風范。像科斯那樣有兩篇論文就能夠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因為已經修煉成曠世高手了。可是,我越來越覺得,像科斯這樣的人物,只能在統計中做為異常數據忽略掉。經濟學家的成才之道,仍然應該是「不發表,就發臭」(publish or perish)。而且我相信,經濟學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在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是成正相關的。我有四個理由支持這一觀點:第一,經濟學論文的寫作需要技巧,而這種技巧是「心照不宣的知識」(tacit knowledge),是需要「從干中學」的。經濟學論文是為了闡述作者的觀點,所以至少應該寫得准確、明白。這聽起來像是在初中的作文課上就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但是,從我近年來做經濟學刊物編輯的經驗來看,我發現至少超過一半的作者似乎都不會受到他們的中學語文老師喜愛。如何選擇題目,如何謀篇布局,如何區分主次觀點,甚至如何使用標點符號----不動筆永遠也不會知道寫論文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更何況,經濟學有自己的行規和行情,比如行文的規范化、選題的前沿性等等,只有寫得多,發表得多,才能逐漸摸索出個中訣竅。第二,通過閱讀做研究和通過寫作做研究是兩種風格迥異的方法,但是僅僅靠其中的一種方法是做不出好的經濟學的。正如《論語》里說的,「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通過閱讀能夠不斷地刺激研究者的觀點,但這些觀點是發散性的,只有坐下來,確定了要寫作的論文的題目,才能使作者的思維集中,並有一個引導思考的方向。有一位名叫萊德(Ladd)的經濟學家建議,應該自我訓練寫下自己的思想,因為「當我在寫作的時候,很多直覺就會產生。有一個事實常常是真實的,即直到我寫作的時候,才對我所思考的東西有所認識。」第三,我個人覺得,能否持續不斷地發表有影響力的作品是區分才氣高低的重要標准。才氣意味著旺盛的精力和創造力,才氣意味著不斷地對自我提出挑戰,不斷嘗試新的風格和主題。研究生涯是馬拉松比賽,起跑時的爆發力對最後的成功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僅僅靠寫出一本自傳體的小說轟動文壇的作家多半不會是偉大的作家。第四,只要你是重要的經濟學家,在其他條件給定的情況下,一定會比別的經濟學家發表的數量更多。因為重要經濟學家的課題和研究項目比別的經濟學家更多,約稿也比別的經濟學家更多,名氣大則往往論文發表的概率更大,所以成就和發表的數量是相輔相成的。在什麼刊物上發表論文全中國有多少能夠發表經濟學論文的刊物?數百種,甚至上千種?反正是多如牛毛。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各地的社科院、許多大學的經濟學院、一些國家機關、金融機構等等都有自己的刊物,這還不算也刊登理論文章的報紙。應該說,最近20年來,中國的經濟學和經濟學期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還要看到,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1)綜合性的期刊太多,專業性的期刊太少。在國外,除了為數不多的幾本綜合性經濟學期刊之外,具有國際性聲譽的主要是各種專業性期刊,比如金融有《金融學》雜志,比較經濟學有《比較經濟學》雜志等。國內的各個經濟學期刊並沒有明確的專業分工,內容重疊,使得讀者想要了解一個領域的最新進展往往無從入手。(2)對刊物的評價缺乏科學標准。目前流行的刊物分類方法是根據刊物主辦單位的級別進行評級,或是根據國家有關行政單位的評比,這使得學術期刊的評級缺乏學術界公認的科學標准。學術期刊多而質量參差不齊,對於研究人員和學生發表論文來說,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說它是好事是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個聰明的研究生隨隨便便挑幾份刊物,登數十篇論文,根本就不是件難事。說它是壞事,是因為發表論文如此容易,會很容易地毀掉剛出道的學子,讓他們覺得科學研究原來是這樣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議是青年學子們在投稿的時候一定要確立自己的目標,就是不滿足於在平庸雜志上發表論文的數量,而一定要登上好的經濟學刊物的「大雅之堂」。那麼,什麼是好的經濟學刊物?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往往充斥著難懂的術語、復雜的推理和煩瑣的數據,很難讓普通讀者讀懂,並因此會讓門外漢感到「高山仰止」、「陽春白雪」。事實上,學術期刊與大眾媒體的功能是不同的。大眾媒體面向的是普通公眾,讀者只需要受過中級的教育程度並有基本的理解力,但不必要受過某個學科的專門訓練。學術期刊的作者和讀者基本上局限在一個狹窄的小圈子裡,即受過某個學科的訓練並且仍然在從事這個學科的研究和教學的人員。大眾媒體上的文章是為了影響讀者,而學術期刊上的論文是為了同行交流。所以,如果用所傳遞的信息量或是思想的深刻程度來衡量文章的質量,學術期刊上的論文並不一定要比大眾媒體上的文章質量更高。比如《經濟學人》、《商業周刊》在專業經濟學家那裡贏得了很高的榮譽,不少一流的經濟學家都承認他們經常從這些雜志上找到靈感,而在國際關系領域,《外交》雜志的水平不亞於任何一份最好的學術期刊,但是這些雜志並不能被稱為學術期刊。在《經濟學人》或是《外交》上發表文章能夠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但對他在大學里評職稱卻是一點也幫不上忙。衡量學術期刊的標准首先不在於其內容而在於其形式。
提高論文命中率的小訣竅下面是我從做編輯的角度給作者提出的若干建議,這些建議可能顯得非常瑣碎甚至愚蠢,但是,相信我,它們非常有用。
1. 投稿之前一定要讀過所要投稿的雜志。也許你會覺得很奇怪,但是,確實有很多向我們投稿的作者其實並沒有讀過我們的雜志,否則我想他們是不會向我們投稿的。有很多稿件根本就不適合在我們雜志上刊登,比如有的稿件只是人物傳記,還有些是屬於其他經濟學分支比如會計理論的。也許你為這篇稿件花了很多功夫,但是你沒有花最多1個小時的時間瀏覽一下我們的雜志,判斷這本雜志的主要內容、風格和體例,結果是在30秒的時間內,你的論文就被丟進了廢紙簍。
2. 用點心思寫內容提要。內容提要就像是你的論文的簡歷。如果你找工作要投寄簡歷,我可以告訴你一個30秒法則,如果你的簡歷不能夠在30秒之內引起僱主的注意,那麼你必定失敗。幾乎所有的作者都不重視論文的內容提要,認為這是畫蛇添足。但是,我可以從編輯的角度告訴你,內容提要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流的學術期刊那裡。比如說,《世界經濟》每天大約收到10篇稿件,但每期最多能刊登15篇論文,所以我們的錄用率在5%以下。盡管我們盡最大的可能不讓任何一篇優秀的論文漏網,但是考慮到時間和人力的約束,發生遺漏的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怎樣避免這種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論文的題目、內容結構、論文的格式是否規范,還有,就是內容提要。內容提要應該用最簡練的語言說服編輯和讀者閱讀你的論文,清楚地表述你想要研究的問題,你的方法,你的結論,你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創新等等。
3. 當第一篇論文投稿之後,馬上准備下一篇論文。在實行匿名審稿制度之後,論文的發表周期將會隨之拉長。實際上,如果你在國外的雜志上發表論文,一般的發表周期會是2-3年。國內的發表周期要短的多,但是也至少要有半年到1年。因為審稿人提出審稿意見之後,作者還需要修改,像原來那種作者寄來的稿件不經過修改直接刊登的情況越來越少了。研究生的在校時間只有3年,如果你二年級才動手寫論文,寄出後用情專一地痴心等待這篇論文發表,萬一發表不了,馬上就要畢業了,再想另起爐灶就太晚了。
Ⅳ 如何發表高質量的經濟學論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姚洋教授)
姚洋教授簡介:現任職務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季刊)》主編,經濟學教授研究領域農業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教育背景北京大學地理學學士(1986) 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1989),師從林毅夫教授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1996),師從Michael R. Carter教授工作經歷2010年至今,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2003年至2010年,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主管科研) 1997年至今,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講師(1997)、副教授(1999)、教授(2002) 2006年至今,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管理委員會主任 2007.8-2008.1,美國康奈爾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2003.7-2003.10,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訪問教授 2002.4-2002.6,日本國際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訪問教授 2000.1-2000.5,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農業與應用經濟學系訪問副教授副教授 附件為姚洋教授在2011年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處舉辦的「暑期經濟學教師培訓班」的講課錄音整理而成,並已經姚洋老師本人審閱。點擊下載此文件
Ⅵ 如何發表高質量論文
衡量一位商人的優劣是看他(她)為社會創造了多少財富,提拔一位軍人的職稱是看他(她)立了多少戰功,而評價一位科研人員的業績是看他(她)發表了多少論著。雖然現在很多人對用SCI收錄期刊文章衡量科研人員的業績頗有微詞,但是鑒於目前的客觀現實,我們也必須接受。就如同用高考來考核高中生,我們不能因為制度中存在的某些缺陷而因噎廢食,而應積極改善SCI收錄期刊文章評價體制中的不利一面,限制其不利一面,不斷完善其評價體系。 國際期刊評審要點 前不久,我為一家SCI期刊審了一回稿,從評審人的角度我了解了評審的各個要點,正確理解這些評審要點,在寫文章中注意它們,無疑會提高我們科研論文的投稿命中率。 這家國際期刊的評審要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文章的結構,即:研究問題或假設是否用一兩句話進行說明,研究重要性是否用一個或兩個段落解釋清楚,研究方法是否適當,研究結果是否做出了詳細的解釋,文稿寫作是否具有邏輯性,研究工作是否具有實際的科學貢獻,引用的論據是否具有說服力。第二方面是文章的技術,即:英文(詞彙和語法)的表達是否清晰、簡潔和正確,文稿的長度與其貢獻是否匹配,摘要部分是否呈現易懂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標題是否與文稿內容一致以及圖表是否有用且具有高質量。最後一方面是文章的質量,即:研究的重點是集中在方法或理論還是具體案例?研究問題或假設是否是衍生的理論和文獻回顧?如何評價作者的解釋和結論的質量? 這些評審要點都設計了三個答案,評審人只需對照文稿逐一做好這些選擇題即可。該期刊的每個評審要點可能都對應著一定的分數,評審人審完稿後,編輯可能會看到這篇文稿的分數進而決定這篇文章的未來。因此,我們如果在寫論文的時候能真正領悟並把握好這些要點,任何一個評審人想不打高分都難。 選擇合適的期刊 「酒好也怕巷子深」,為了讓研究者的每篇有價值的文章發表在合適的雜志上以引起廣泛的同行關注、合作或資助等,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磨一劍的文章理應發表在更權威、更高影響因子的雜志上。細細梳理起來,一篇文章的發表無不是凝聚著研究者繁重的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我們和導師、同行或者同學積極討論即將開展的研究工作的思路、文章的構思,有時候並不明朗,我們只好「摸著石頭過河」——邊做實驗邊調整思路。中期冒著嚴酷的自然環境條件進行繁重的取樣、做實驗和分析數據,實驗中出了問題還得咨詢導師、同行或者朋友等。後期寫論文我們挑燈夜戰,為了尋找一篇合適的文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末期寫論文初稿的時候不厭其煩地修改與提高,投稿的時候一家雜志拒稿,立馬接著投到另外一家,同樣被拒之後,一而再,再而三……當我們寫文章的萬丈豪情被再一次拒稿打擊得一落千丈的時候,或許我們在盤算著:到底是應該重新補做實驗還是投稿到另外一家雜志去合適呢?因此,將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好後,選對雜志並順利發表出來,將是對研究者大量辛苦腦力與體力勞動的一種最好的回饋。 現在很多人做了很好的研究工作,但是發表的文章卻平平。我並不是說他(她)的文章寫得不好,而是說,發表文章的雜志一般般,即發表在影響因子檔次較低的SCI雜志上。或許,我們調整文章的結構將最吸引人的地方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提高一下寫作技巧,選擇一些更為恰當的用詞,我們的研究工作可發表在更權威或更高影響因子的SCI期刊上。因為期刊的影響因子越高,研究工作被引用的頻次將越高,研究工作可能得到更為廣泛的同行關注。記得2007年我去西北大學(在陝西西安)開會的時候與一位老師交流,我說某項工作被另外一個老師用中文搶先發表出來了,這位老師幾分痛心地說:「發糟蹋了,這么好的工作應該發表在更好的雜志上。」的確,一個很有趣的研究工作,最好發表在最適合的雜志上。例如現在很多搞生態學的人以能在美國生態學會主辦的Ecology上發表論文作為榮耀,其實Ecology相比生態學的其他雜志影響因子並不高,記得Ecology的影響因子前幾年的時候只有三點幾,但是很多生態學者卻惟獨鍾情於此。這是為什麼呢?原來,Ecology是全球主流生態學的門戶或招牌雜志,幾乎匯集了全世界頂尖級的生態學工作者的生態學理念和最新研究動態。假如某位生態學者的研究論文能在這樣的雜志上發表,無疑將得到全世界頂級同行的肯定,而他(她)的研究工作或許能得到全世界的廣泛興趣與交流。 投稿要愈挫愈勇 投稿要愈挫愈勇,投稿要肯定執著。文章寫好了投稿就好比找女朋友,當我們滿腔熱情去「鍾鼓樂之」意中人的時候不幸被拒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一見鍾情的愛情傳奇。但是,當嘗試了好幾個意中人後還是不幸被慘拒,或許,有人擔心這輩子是不是真的要打光棍了。錯,現實生活中很少有打光棍的,十個中八個曾經找女朋友失敗的人最終還是結婚了。所以,我們要堅信投稿的文章經過修改後就一定會被發表的,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當然每拒絕一次進行反思與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來,很多中國投稿者發現投稿被接受並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前不久,我就這種現象專門請教了Biological Conservation的亞洲植物學編輯Richard T Corlett博士。他說,在過去10年到15年時間內,中國、印度、東歐和其他國家的一些大學或研究機構越來越傾向要求所屬員工將研究工作發表在國際期刊上,而且對影響因子還給出了限制。例如,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在2011年之前每年年終對員工發表的SCI論文都可以給出不菲的獎勵,但是到了2011年,就對影響因子進行了限制和要求,一篇影響因子一點幾的雜志現在的獎勵強度已經顯著降低了。這些規定導致一些國家的期刊被這些蜂擁而至的稿件忙得不可開交,這些期刊只能接受很少的投稿文章,鑒於Biological Conservation只有20%的投稿接受率,因此,大約50%的文章在未經過送審就被編輯直接拒絕了。 事實上,期刊喜歡那些被其他雜志廣泛引用的文章,從而可以提升該期刊的影響因子,擴大雜志的發行范圍。正因為如此,一些描述性的和地區性興趣的文章很難發表在這些國際期刊上。
Ⅶ 經濟學如何好發論文
你的論文的質量和嗯有沒有達到相應的規格啊,如果都達到的話發表的話應該沒什麼問題。
Ⅷ 如何發表高質量的經濟學論文
一般來說都您的畢業訁侖文都是可以用的,不過不知道你是用來幹嘛的,要發表一些好的期刊,訁侖文還是需要好好修改和寫作的,我之前是用來評高級用的,發表省級以上的期刊就可以了,不知道你的要求是不是一樣的,你可以去網頁上輸入」壹品優「再輸入『刊" 這 問問,具體我也不清楚,都是問好了在發的。或者問問你的領導和人事,他們一般都清楚
Ⅸ 如何在經濟學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
世界經濟探索、低碳經濟這樣的呢?開源類的,網上都可以查到,當然還有其它的,我自己隨便列舉的兩本,,反正效果不錯!
Ⅹ 如何才能發表高質量的論文
高質量論文怎麼講呢?
要想發表高質量論文,第一,首先作者寫的東西必須高質量,東一段西一段摘抄的肯定不好,第二,發表的刊物必須要高質量,那就得是核心期刊了。其實最關鍵的是樓主發表了論文的目的是什麼?評職稱?還是保研,還是為了找工作,根據不同需求,夠用就好,因為現在發表論文畢竟很少是免費的了。
千睿論文網手工敲入免費資源歡迎訪問,希望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