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美國經濟政策有哪些

美國經濟政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02 14:21:32

A. 美國對中國經濟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來幾個影響中美關系的重要因素將不同程度地發生變化。美國能否與中國進行長期戰略合作,需要正確處理以下這些問題。
中美貿易逆差將會擴大,貿易不平衡問題將更加嚴重。有專家認為,中國入世後盡管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將增長更快,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卻可能擴大。這是因為,中國正逐漸成為世界上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主要生產國,以前美國從日本、韓國進口的貨物現在從中國進口,常常由合資工廠生產。這種替代效應將超過市場的開放效應。產品的例子過去是鞋類、玩具、游戲和運動產品,將來會是電腦和信息技術、電子產品。
顯然,由於中國市場是開放的,因此,美國不再有理由以市場不開放為由談雙邊貿易逆差問題。
反傾銷問題將仍然嚴重,而且會在中國加入WTO的協議下進行。
加入WTO將迅速增強中國的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從而擴大中國產品的出口。然而,一些國家包括美國仍然寄希望於反傾銷來保護自己的市場,這將成為中國入世後與一些國家特別是美國在新的條件下的問題。
有分析認為,在三年內,中國可以超過英國、加拿大和法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十年內中國可以超過德國和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貿易國。對發達市場經濟尤其是美國、歐盟和日本,他們的挑戰在於保持開放的市場。除非中國能夠向西方出售更多的產品,否則中國將不能增加從西方的進口。
中國是一個出口迅速發展的大國,也是一個勞動力便宜、競爭力不斷提高的發展中國家,出口迅速增長是必然的,經濟的持續增長既靠本國市場,也靠出口市場。只有中國更多地出口,才能更多地進口,更穩定地增長,從而為世界經濟繼續不斷地作出貢獻。作為中國主要出口市場大國的美國,同樣應當在這一問題上採取比較客觀現實的態度。
在中國入世協議中,包括在今後8年中每年一次對中國履行承諾的審查,這一點有別於歐盟、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等成員每2年審查一次,16個大國每4年審查一次,其他國家每6年審查一次的規則。中國受到的待遇是歧視性的。
我們承認,未來數年中國在履行入世協議中可能會有一些問題,首先是各級政府不能充分履行協議。客觀原因是中國的經濟體制是政府引導發展的體制,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有很強的作用,同時各級政府還不熟悉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了解法律上如此復雜嚴密的WTO規則更加困難。因此一個時期中在實踐中出現與WTO規則和中國政府承諾不相符合的情況是難免的。事實上所有國家都有違

B. 美國經濟政策

發生在一年前的「9·11」恐怖襲擊事件給美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而且使已經陷入衰退的美國經濟復甦更加乏力。一年來,為恢復經濟增長,重振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美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調整,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收效並不很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9月25日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調低了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測,認為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2.2%,明年也僅將提高到2.6%。世界其他幾大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前景也不容樂觀,基本上全部低於原先的預測。
眾多因素導致巨額財政赤字出現。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開始從抑制貨膨脹和防止經濟過熱,轉移到反通貨緊縮、防止衰退和通過投資增加需求上來。2001年,美聯儲連續11次降息,聯邦基金利率降到了40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時加快了減稅的步伐,減稅總計達1.35萬億美元。此外,美國政府大幅度增加政府開支和公共投資,破紀錄地提高鋼鐵產品關稅和對農產品的補貼,總統還親自召集並主持經濟論壇以重振市場信心。

政府的一系列擴張性經濟政策的實施,加上近兩年美國經濟本來就不景氣,導致美國在連續4年財政盈餘之後,2001年起重新出現巨額財政赤字。出現巨額財政赤字的原因:一是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從原來的主張減稅節支轉變為減稅和增支雙管齊下;二是增加的軍費開支,形成了新的需求;三是堅持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努力擴大國內需求;四是加大對科研和高科技的投入。

C. 歷史 自1776年以來美國基本經濟政策是什麼

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不過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普遍特徵。
直到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大爆發後,資本主義國家(以美國為首,其它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效仿)開始借鑒社會主義國家對市場經濟採取大規模的經濟干預,使資本主義國家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但到了20世紀中後期,出現反效果,於是資本主義國家又大力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自由放任的經濟模式又開始佔主導。

D. 美國共和黨的經濟政策是什麼

共和黨強調私人企業和個人決策對於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性,他們支持一個對商業有利的自由市場政策、經濟自由主義、並且限制政府規模和政府管制。不過在近年來,一些人也指出2006年美國高昂的預算赤字,批評共和黨不再是財政保守的政黨了。 當前大多數共和黨人抱持的經濟理論是羅納德·威爾遜·里根所提出的里根經濟學。這個理論主張減少所得稅率會增加GDP成長,額外的成長也因此會替政府帶來更多額外的歲入。這個理論也反映在共和黨對於減稅的長期支持上,減稅自從1920年代以來便一直是共和黨的主要政見。共和黨人相信自從2001年以來的一連串減稅促長了美國經濟發展。許多共和黨人也認為所得稅是註定效率低落的,同時也反對等級稅制,認為那是劫富濟貧的制度,不公平的懲罰製造了更多工作機會和財富的人。 共和黨人同意應該有一個「安全網路」以協助那些較貧窮的人口;不過,他們支持的政策通常都開銷較少、較依靠於私人的募款、同時對於參與資格也有較嚴格限制。共和黨人強烈支持1996年的福利制度改革,以此提高接受福利制度補助的資格門檻、並且成功的使許多之前依賴福利補助的人口開始尋找工作。 共和黨反對一個僅由政府主導的全民健保制度—例如那些在加拿大和歐洲大多數國家的制度,主張一個由當前個人或僱主為基礎選擇的健保制度,並且僅針對年長者提供醫療保險(Medicare)、對貧窮者提供醫療補助(Medicaid)。共和黨在歷史上對於福利制度、醫療保險、以及醫療補助計劃的態度並不一致,所有這些方案共和黨都曾經加以反對或支持。國會里的共和黨人和布希政府支持削減醫療補助的成長率,而在另一方面,國會里的共和黨人卻也支持擴展醫療保險,支持從2006年開始對年長者提供新一批的葯品補助計劃。共和黨通常反對工會,並且支持在地方州和聯邦的層次上頒布許多對組織工會不利的法規。共和黨通常反對增加最低工資,認為最低工資制度只會增加失業率、並且減少商業的利潤罷了。

E. 美國是怎麼振興經濟,都有哪些政策

財政政策方面:減稅政策、增加政府支出;
貨幣政策方面: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給輸出通貨膨脹。

F. 美國歷史上的被駁回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美國歷史上經濟繁榮期是南北戰爭結束之後迅速發展的美國經濟奠定了現代美國工業的基矗1880年代,美國超越英國成為經濟最發達的國家。20年代的美國經濟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原因:1、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在戰爭中大發

G. 美國有哪些經濟政策,如何進行實施

美國證券經濟業務開展方式如下:
一、美國證券公開發行制度的主要特徵
美國證券發行制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在國內習慣被稱之為「注冊制」,其具有如下主要特徵:
(一)除了《薩班斯法案》公司治理標准外,對證券發行不設置條件,只要滿足了披露要求,任何企業皆可公開發行證券。
美國證券發行適用於《1933年證券法》。《1933年證券法》是一部關於信息披露的法律,只要全面真實披露發行人的情況,就可以進行證券的公開發行。除了《薩班斯法案》對公司治理有一定要求之外,法律不對發行設置條件,不對證券的投資價值進行判斷。即使發行人經營歷史短於三年,歷史上有重大違法違規記錄,存在重大法律糾紛面臨巨大或有債務,或處於風險高的新行業,長期未能盈利等風險,只要進行充分披露,就可以發行證券。各種風險在充分披露後,由市場賦予一定的折扣率反映在定價中,由投資人基於自己的投資策略和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二)發行的成功與否,不取決於政府,而取決於市場,其關鍵問題是發行人及其商業模式能否獲得市場的認可。
(三)披露文件是發行活動的中心,披露質量高,便於投資者閱讀理解。
真實可靠的信息是資本市場賴以高效運行的基礎。美國證券發行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堪稱現代資本市場的典範,具有如下特點:
(1)披露文件是發行活動的中心
在美國IPO市場,披露文件是發行活動的中心。
(2)信息披露詳略得當,披露質量高,便於投資者閱讀理解
美國證券發行中,披露文件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對披露信息的內容和多寡進行判斷取捨,詳略得當,披露質量高,便於投資者閱讀理解。
(四)SEC在發行端關注的是信息披露質量,發行中的其他問題比如定價、配售、證券的權利、上市等事項,由市場自行決定。
(五)注冊過程是SEC與發行人就信息披露進行對話的過程,過程公開透明,時間可以預期。
(六)證券發行高度依賴中介機構的作用,中介機構切實履行職責,另一方面有效防範披露欺詐,另一方面推動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二、美國如何做到「注冊制」
(一)「注冊制」在美國有堅實的政治社會基礎
是否設置發行條件和進行投資價值判斷,實質問題是政府是否需要替市場就發行人是否「適合」發行進行判斷,反映的是政府和市場之間邊界尺度的把握。美國採用「注冊制」,是現代政府功能擴展與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傳統沖突下的現實選擇,促進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繁榮和創新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廣為接受。
(1)「注冊制」是現代政府功能擴展與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傳統沖突下的現實選擇
美國具有深厚的自由主義經濟和小政府的傳統,在1929年經濟危機前尤為明顯,政府對經濟干預很少,反映在證券領域,沒有聯邦層面的證券法,沒有強制性的披露制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證券基本是依賴於紐約州反欺詐普通法保護投資人的利益。經濟危機爆發後,需要政府更多干預經濟成為社會共識,羅斯福藉此得以入主白宮,開始了影響美國歷史的「百日新政」。
(2)「注冊制」促進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繁榮和創新企業的發展,廣為美國社會接受。
事實證明,選擇英國模式,美國把握好了政府監管和市場活力之間的平衡,對促進美國資本市場的繁榮,支持創新企業的快速發展,有巨大作用。
(二)SEC發行端任務清楚,資源調配合理,專業化程度高。
1996年開始,隨著National Securities Markets Improvement Act的通過,在NYSE、NASDAQ上市的公司,證券無須在州政府注冊。
(1)嚴格劃分公募私募范圍,將監管資源集中需要監管的公募交易上
(2)機構設置體現了功能監管和專業分工的特點,有利於提高審閱的質量和效率,完成SEC在發行端的任務。
(三)披露質量高,市場賴以運行的信息基礎好,既是「注冊制」的特徵,也是「注冊制」順利運行的基礎。
美國市場信息披露質量高,主要得益於:
(1)披露規則從投資者角度制定,全面細致,公開透明,指導性強。
(2)嚴格監管披露文件外散布信息影響市場,確立披露文件的中心地位
(四)整體上關注品牌、注重風險控制的中介機構,是「注冊制」順利運行的關鍵。
「注冊制」下,SEC在發行端並不對披露的真假進行專門核查,對欺詐的防範主要是依賴中介機構來實現。得益於有效的訴訟制度和政府嚴格的執法,經過多年的發展磨礪,美國中介機構整體上關注品牌和長期利益,注重風險控制,對遏制欺詐有明顯作用。雖然欺詐在發行市場仍時有發生,但是赤裸裸的造假並不多見。中介機構發揮作用,和如下機制不無關系:
(1)有效發揮作用的風控部門
投行在發行端的風險控制主要通過法律部來實現。
(2)體現防範風控的薪酬制度
薪酬方式決定行為方式。美國中介機構的薪酬方式一般不與某個項目掛鉤,而是與員工資歷表現、團隊表現和機構整體表現等因素掛鉤。
(3)相互制約、防範風險的中介分工合作機制
美國上市項目中,承銷商負責項目的總體協調和銷售,律師負責法律問題以及披露文件和交易文件的起草,會計師負責財務的審計,各司其責,相互制約。
(五)有力的執法,包括民間訴訟、SEC執法和司法部刑事訴訟,是「注冊制」有序運行的根本保障。
(1)有效的民間訴訟
美國民間訴訟,立足於集團訴訟的機制,是打擊證券發行欺詐的強有力武器。集團訴訟機制,是美國司法的特色,解決了單個訴訟成本和收益不相稱的問題,激發了市場無處不在的力量,有效制約了以普通大眾為受害方的違法行為。
(2)有力的SEC執法和司法部刑事訴訟
SEC的執法功能主要由執法部負責。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的日益復雜,執法功能越來越重要,SEC也將更多的資源向執法傾斜,根據SEC年報,在2012年SEC總共約12億美元的成本中,執法部以4億美元的成本排名第一,高於第二位合規檢查辦公室的2.4億美元和第三位的企業融資部1.4億美元。
◆美國「注冊制」認為,政府不應該也沒有能力對證券的價值進行判斷,不宜對發行設置條件,任何發行人,不管何種風險、風險多高,只要充分披露,就可以發行證券讓市場去自行判斷。
◆注冊過程是SEC與發行人就信息披露進行對話的過程,過程公開透明,時間可以預期。
◆SEC在發行端並不對披露的真假進行專門核查,對欺詐的防範主要是依賴中介機構來實現。美國中介機構整體上關注品牌和長期利益,注重風險控制,對遏制欺詐有明顯作用。
◆有力的執法,包括民間訴訟、SEC執法和司法部刑事訴訟,是「注冊制」有序運行的根本保障。

H. 奧巴馬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關於經濟發展理念,奧巴馬的主張基本延續民主黨傳統政策,即政府應對經濟進行干預,緩和貧富矛盾,創造共同繁榮。他曾承諾為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保持布希政府提供的減稅政策,但對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富裕家庭則增加稅收。

關於金融危機,除支持布希政府救市計劃外,奧還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救援計劃,包括承諾未來兩年內向創造就業機會的美國公司提供臨時稅收優惠,企業每提供一個新的就業崗位就能獲得3000美元的稅收減免;對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還貸的購房者,將其喪失住房抵押贖回權的期限寬限90天;要求美聯儲和財政部向各州及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經濟援助。

經貿政策方面,奧曾承諾重新審議多項自由貿易協定,提出重新修訂北美自貿協定,加強勞工和環境條款;重新談判美韓自貿協定,確保韓在農業和製造業方面向美更多開放市場。奧重視美國巨額貿易赤字,與許多其他國會議員一樣,把美貿易不平衡歸咎於貿易夥伴操縱匯率。奧還多次敦促向海外擴張的美國企業回歸本土,稱將對把業務轉移至海外的美國企業取消稅務優惠,並給予僱用美國人多的公司稅務獎勵。

對華政策方面,奧認為美國需要與中國建立長期、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系,主張深化美中在經濟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的高層對話,加強兩國環保和軍事交流,但也曾公開指責中國政府「操縱匯率」。

稅收方面

奧巴馬承諾為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保持布希政府提供的減稅政策,但將增加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富裕家庭的稅收。

貿易方面

奧巴馬主張重新修訂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加強有關勞工和環境方面的條款,取消把業務轉移到海外的公司的稅務優惠,同時給予僱用美國人多的公司稅務獎勵。

能源

同意有限度開采近海石油,但把重點放在新科技上;建議在未來十年投入1500億美元資助替代能源研究,同時給從事這類研究的公司提供稅務優惠。

I. 美國現在的經濟政策

守株待兔 亡羊補牢
兩個寓言就可以清晰明了的看清美國眼前的經濟
守株待兔;意思就是退出利比亞戰爭。時機成熟在去抓兔子《譯指 石油》
亡羊補牢;解析阿富汗 伊拉克 深陷泥潭 損兵折將 奧巴馬上任後結束伊戰。讓後重鎮國威

J. 美國歷代總統使用的經濟政策

(一) 羅斯福的「新政」

背景:①面對1929年嚴重的經濟危機,胡佛政府無力扭轉經濟頹勢。②人民的不滿情緒高漲,全國上下要求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採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經濟狀況。③羅斯福以「新政」為競選口號,贏得了廣泛支持,擊敗胡佛,成為美國的第32任總統。
目的:盡快擺脫經濟危機,實現經濟復興,以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內容:①金融方面,下令銀行暫時休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的信用。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②工業方面,通過工業復興法,要求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章程,規定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工資標准和工作日時數等,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③農業方面,獎勵農民調整生產結構,穩定農產品價格,改善農業生產環境。④社會福利方血,救濟失業的同時,積極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生產,穩定社會秩序。
特點:①政府對經濟實行全方位的干預。②避免國有化形式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制度。③採取了一些有利於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二) 杜魯門的「公平施政」綱領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突然逝世,副總統杜魯門繼任美國總統。在戰爭取得勝利之後,杜魯門總統面臨一系列國內棘手的問題。首先軍隊的復員帶來了巨大的就業問題,其次軍事合同的取消帶來了嚴重的失業問題。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杜魯門政府深感必須及時採取措施解決戰後的就業問題,否則社會矛盾就會激化,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的轉變就不能順利實現。
杜魯門政府解決戰後一系列國內問題的重要舉措就是提出「公平施政」綱領。「公平施政」綱領的核心是通過立法保障美國普通公眾的經濟權利。「公平施政」綱領的實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最重要的一項立法就是1946年通過的「就業法」。這項法令規定聯邦政府必須負責維持「最大限度的就業、生產和購買力」,以避免再次出現30年代曾經出現過的大規模失業。由於「就業法」強調了美國聯邦政府對維持就業,向失業者提供工作機會的法律義務,因此被美國的經濟史家認為「也許是20世紀一個最富有歷史意義的經濟法。」在「就業法」實施之後,美國政府加強了對復員軍人的安置,加速了軍事工業轉為民用工業的步伐,經過兩年的努力,使美國實現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的調整而沒有出現動亂的局面。但是也就在「公平施政」綱領實施的第一階段,由共和黨控制的美國國會通過了參議員塔夫脫和眾議員哈特萊共同提出的對付工人運動的法案。該法案規定禁止支援性罷工和組織糾察隊,也禁止政府的企業工人罷工;企業主可以僱傭非工會會員,並有權要求工會賠償因違法罷工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杜魯門總統從他的「公平施政」政治理念出發否決了這一法案,但是參眾兩院先後都以2/3以上的多數再度否決杜魯門總統的否決,使該限制工會權利的法案終於成為美國的法律。
杜魯門政府的第二階段「公平施政」綱領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杜魯門的第二屆總統任期內,美國的最低工資額從原來的每小時40美分提高到了75美分,養老金的領取者增加了1000萬人,在6年內為低收入者建造80萬套住宅的法案也獲得通過。但是,由於當時美國國會的參眾兩院由保守的共和黨控制,因此該階段杜魯門提出的許多「公平施政」法案沒有被通過。不僅杜魯門的廢除「塔夫脫-哈特萊法」的諾言未能實現,而且建立健全的全國醫療保險制度的設想也沒有變成現實。至於在真正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其中特別是保障少數民族權利方面則更是「一紙空文」。
(三) 艾森豪威爾的「中間道路」
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美國共和黨在相隔20年之後重返白宮。在1952年底的大選中,提出結束朝鮮戰爭口號的共和黨候選人艾森豪威爾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史蒂文森,當選為美國第34屆總統,接著1956年艾森豪威爾連選獲勝,使共和黨能連續八年執政。
雖然艾森豪威爾是共和黨人,但是這位二戰期間的名帥,戰後擔任過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新任總統卻懂得,不能走共和黨的極端自由放任的保守主義老路,完全否定過去民主黨政府的國家干預政策,因為這不僅關繫到美國國內千家萬戶的福利,而且也關繫到美國能否通過「外援」在全世界維持霸權(「外援」需要聯邦政府出資)。由此,艾森豪威爾政府實行了一條介乎國家干預和自由放任之間的「中間道路」,艾森豪威爾將這樣的政策稱之為「新保守主義」或「有生氣的保守主義」。在艾森豪威爾的8年執政時期,共和黨政府基本上沿襲了前民主黨政府的社會經濟政策,在某些方面還有所擴大。根據1954和1956年的有關立法,美國國內被納入社會保障系統的人增加了1000萬,喪失勞動力的人也可以得到政府的救濟。盡管國會拒絕了總統提出的關於聯邦政府參與全國健康保險計劃的要求,但是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公共衛生和醫療項目上的開支依然穩步增加。據統計,從1950年到1960年,美國全國社會福利的開支從230億美元上升到532億美元,即從占國民生產總值的8.9%上升到10.5%。在教育方面,艾森豪威爾政府利用蘇聯人造衛星上天使美國人痛感科技和教育已經落後的時機,促使國會通過了國防教育法,對大學生提供長期低息貸款。

(四) 新邊疆」和「偉大的社會」
1960年底,民主黨在總統競選中擊敗共和黨,民主黨候選人約翰·肯尼迪成為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1961年肯尼迪上任後,提出要開拓美國的「新邊疆」,希望在空間技術上趕上蘇聯,並且在其他的科技和經濟領域保持美國的領先地位。肯尼迪所謂的「新邊疆」,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指新的領域和新的挑戰。開拓「新邊疆」就是要利用美國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強大的經濟實力去開拓新的領域,迎接新的挑戰。在「新邊疆」政策的指導下,美國政府提出了登月方案,增加了對科研和開發的政府投入。與此同時,肯尼迪政府還提出了反經濟衰退計劃,並且促成國會撥款4億美元去幫助國內的貧困地區。在住房和城市建設方面,肯尼迪政府也盡力投入資金予以改善。這一系列「新邊疆」政策的措施導致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大增,推行長期赤字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發展亦成為肯尼迪政府的經濟綱領。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准備投入下屆總統競選時,在達拉斯遇刺身亡,副總統約翰遜繼任,在次年的總統競選中,約翰遜競選連任成功。約翰遜政府的國內施政綱領延續了肯尼迪政府的路線,他提出的綱領性口號是建設「偉大的社會」。在約翰遜繼任總統之後不久,1964年5月22日,他在密西根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出:我們不僅有機會,走向一個富裕、強大的社會,而且有機會走向一個以人人富足和自由為基礎的偉大社會。為此必須消滅貧困和社會歧視。」為了建設「偉大的社會」約翰遜政府不遺餘力地促使國會通過了一系列立法,其中包括「經濟可能性法」,「阿巴拉契亞地區發展法」,「公共工程與經濟法」等。雖然約翰遜政府在教育、解決失業、提高最低工資等方面做了許多事,但是由於約翰遜政府在越南戰爭中不斷升級,國防開支急劇增加,因此解決美國貧困問題的「偉大社會」的目標並沒有真正實現。

在肯尼迪和約翰遜政府時期,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日益高漲。在美國,對黑人的種族歧視根深蒂固。二戰後美國黑人要求取消種族歧視的斗爭驟然興起。50年代美國最高法院迫於社會輿論,宣布「在公共教育方面是不能允許『隔離但平等』的原則存在的」,因此裁定將白人和黑人分開來受教育的法令是違憲的。但是美國南方依然在學校、公共汽車的服務等方面實行種族隔離。
(五)里根的「經濟復興計劃」

在1980年11月美國的大選中,共和黨候選人里根以壓倒多數獲勝,當選為美國第40任總統。1981年2月5日晚,里根在向全國發表的電視國情演講中提出了「經濟復興計劃」。該計劃長達300頁,其主要內容為:壓縮聯邦開支,大幅度降低個人和企業的稅率,減少政府對企業經營所設置的各種規章條例,制訂穩定貨幣的政策等。很明顯,這項計劃的理論基礎來自貨幣主義和供應學派的學說。該計劃的推出標志著美國政府經濟政策的重大轉變,即從凱恩斯主義的干預性膨脹政策向自由放任性緊縮政策轉變。從30年代羅斯福新政開始,美國歷屆政府都以凱恩斯主義為指導,實行大政府、高稅收、多規章、大開支的政府幹預經濟政策。里根上台後,美國政府開始根據他的「經濟復興計劃」,運用與凱恩斯主義不同的貨幣主義和供應學派的理論,實行小政府、低稅收、少規章、小開支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里根強調,只有通過減稅,放鬆管制,才能提高自由企業在自由市場中的經濟性,才能以此來打破美國經濟的停滯局面,恢復美國經濟的增長能力。

總之,里根政府「經濟復興計劃」的基本原則就是:減稅、減規、減開支和節制通貨流量。這些來自於供應學派和貨幣主義的經濟復興原則被人們稱為「里根經濟學」。
老布希:海灣戰爭後美國經濟的恢復來得太晚,而自己的連任失敗又把經濟發展的果實交到了柯林頓的手裡。老布希之所以在經濟上沒什麼作為,主要是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自己明確的經濟政策。
柯林頓:一、柯林頓的經濟學及其政策1992年柯林頓當選總統後,發誓要恢復美國經濟實力,提高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把經濟安全作為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和對外政策調整的第一位,將恢復美國經濟領導地位作為面臨的最大挑戰。為此,柯林頓在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方面都有別於他的前任。柯林頓的經濟學是凱思斯主義、貨幣主義、供給學派和理性預期學派的混合物。既反對政府過度干預經濟,又不願實行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他動既主張調整經濟結構,增加有效供給和就業,又力求削減預算赤字,抑制通貨膨脹。柯林頓宣稱「我們將走第三條道路」。
小布希:首先,從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來看,布希政府將奉行「混合型」(即凱恩斯主義與自由主義相結合)的經濟政策。為了對付經濟急劇減速,布希採取了凱恩斯主義「反危機」的理念,通過政府幹預來刺激景氣,特別是通過大減稅來增加消費者開支和企業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布希政府還將貫徹自由主義的理念,在經濟運行正常情況下,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縮小政府的作用;並取消規章管制制度。布希在競選綱領中指出,美國經濟的基礎是企業,要擴大私人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相應削弱政府部門的作用;並強調廢除束縛高新技術的法律繁文縟節,放鬆對企業的行政干預和限制,削弱市場壟斷,創造有利於企業創新和競爭的市場環境。布希的這一自由主義理念將貫穿於其稅收、對外貿易政策等
奧巴馬:奧巴馬的主張基本延續民主黨傳統政策,即政府應對經濟進行干預,緩和貧富矛盾,創造共同繁榮。他曾承諾為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保持布希政府提供的減稅政策,但對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富裕家庭則增加稅收。 關於金融危機,除支持布希政府救市計劃外,奧還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救援計劃,包括承諾未來兩年內向創造就業機會的美國公司提供臨時稅收優惠,企業每提供一個新的就業崗位就能獲得3000美元.

閱讀全文

與美國經濟政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行政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的途徑有哪些 瀏覽:786
四川教師事業編考試考什麼 瀏覽:823
個人查詢健康碼都有哪些顏色 瀏覽:463
被愛情誤會了很難過怎麼辦 瀏覽:929
如何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習作 瀏覽:85
送什麼花健康長壽 瀏覽:589
機關事業編制人員依據什麼漲工資 瀏覽:220
五四年生配五四年的婚姻如何 瀏覽:196
這小美女功夫怎麼練的這么棒 瀏覽:384
哪個電影都是美女和豪車 瀏覽:921
怎麼才會一直感到幸福 瀏覽:966
行程碼和健康碼去哪裡列印 瀏覽:264
中國集體經濟怎麼樣 瀏覽:654
圍城電視劇和原書故事有什麼區別 瀏覽:998
個人婚姻怎麼分配 瀏覽:386
年輕人為什麼不能把投機當作事業 瀏覽:871
前妻發信息說祝我幸福什麼意思 瀏覽:318
女子屬馬二月26出生婚姻怎麼樣 瀏覽:182
新中國成立初期發生了哪些故事 瀏覽:461
給男人一個億和一個美女會選哪個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