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運用經濟生活談談如何擴大我國的消費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總量的不斷攀升.而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即最終消費率)卻呈現出遞減的趨勢。為有效緩解投資消費失衡.「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因此,要充分挖掘內需潛力.積極探索擴大消費需求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均衡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實現持續平穩較快增長。
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即擴大國內投資,刺激國內消費和擴大外貿出口。擴大內需主要是通過擴大國內投資和國內消費來帶動國民經濟增長。
1、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配合運用稅收,價格等經濟杠桿,全力解決有效內需不足的矛盾;
2、提薪。適當提高社會保障「三條線」的保障水平,提高工職人員工資。
3、降息,暫停徵收利息稅(2008年10月9日起暫免徵收利息稅);
4、調整消費政策,培育消費熱點,優化消費環境,更新消費觀念,千方百計的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開拓農村市場,刺激假日經濟,調整限制消費的稅費政策等;
5、促進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
6、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免除消費後顧之憂;
7、推行積極的就業,再就業政策。
具體來說,還要做到:
第一,全力促進居民增收。一是要將促進就業作為居民增收的主渠道。切實消除服務業發展的制度性障礙,放寬市場准入,促進服務業發展進入持續快速擴張軌道;實施就業導向的宏觀經濟政策,落實對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投資、財稅、用地等支持政策,增加就業吸納能力,促進工資水平合理增長。二是要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在農村,關鍵是推進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在穩定農民對承包土地擁有長期物權的前提下,促進土地流轉和變現,使農民獲得穩定的收入流;清晰界定農戶宅基地產權屬性,推進宅基地流轉、置換方式創新,讓農戶分享土地升值收益。在城鎮,關鍵是深化金融體系改革,拓展居民投資渠道,提高居民的股息、利息、紅利等財產性收入。三是著力增加政府對勞動市場服務職能,加大對職業教育、在職培訓等的公共投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崗位轉化能力,通過增強勞動市場的活力來根本保障勞動者利益。
第二,著力調節收入差距。一是切實縮小壟斷行業與其他行業就業人員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放鬆鐵路、電信、電力、能源等基礎產業和金融、出版等服務業以及部分城市公共事業的管制,通過市場競爭來提高效率、降低壟斷收益,最終使消費者獲得實惠。對於那些確實關系國計民生的壟斷或自然壟斷行業,要加快建立合理的定價機制和收益分配原則,避免因壟斷因素獲取高於其他行業的勞動報酬。二是通過稅制改革等措施加大二次分配的調整力度。加快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充分考慮家庭綜合稅負能力,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計征和抵扣。完善企業所得稅制度,將減稅負與促就業有機結合起來,對有利於就業的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給予稅收優惠。適時開征物業稅,條件具備時開征遺產稅、贈與稅和特別消費稅,加大對高收入群體的稅收調節力度。三是以積極推進城鎮化作為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徑。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促進人口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推進新農村建設同時並舉,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第三,注重改善消費預期。一是改善政府支出結構,切實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重。二是建立全覆蓋、保基本、縮差距、可轉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新型農村養老制度實施范圍,並適當提高保障水平;落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新方案,逐步完善大病保障制度;探索實施多種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形式,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提高社保的統籌層次,逐步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三是完善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保證基層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轉移支付中財力測算標准與常住人口掛鉤,與戶籍人口脫鉤。加快制定並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標准,增加對落後地區和農村公共服務投入,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均等化程度。
第四,切實增加有效供給。一是通過供給促改革,激活需求潛力。要放寬市場准入,鼓勵公平競爭,加快金融、醫療、教育、培訓、咨詢、文化等服務業的改革和發展。二是加快完善與消費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拓寬城鄉市場、擴大居民消費創造有利條件,促進消費結構穩步升級。三是以新技術、新理念支持和引導新消費。重視智能技術、物聯網、新能源、低碳等領域的技術進步,創新產品,創新供給,開拓新的消費領域。
第五,不斷提高消費便利性。一是支持合理金融創新,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在加強監管和風險控制前提下,要在信貸標的、類型、流程和方式上積極支持業務創新,在消費支付終端多元化、安全化上尋求新突破,積極發展消費信貸,支持居民合理的消費需求增長。二是大力改善消費品流通環境。支持建立健全現代消費品營銷體系,積極推動消費品領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和組織形式的快速發展。加快建設和完善社會信息基礎設施平台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撐新興消費領域發展。三是優化社會信用環境,切實保護消費者利益。健全市場監管體系,加大消費品質量和安全監督,讓民眾放心消費。加大打擊社會失信行為的立法和執法力度,鼓勵誠信經營。
除此之外,一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須以消費需求的擴大為支撐,我國要改變過分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狀況,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擴大國內消費需求。針對制約我國消費需求的原因,應通過增加居民收入、加快稅制改革、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財政對策,擴大我國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
『貳』 怎樣利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1凱恩斯消費理論認為,邊際消費傾向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所以當社會財富過多的集中在少部分極富階級人手中時,社會總消費就會太少。所以,擴大內需的根本還是完善收入分配製度。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內需旺盛的富餘國家,社會財富分配都比較合理,中產階級為主,極富與貧窮兩者較少,呈橄欖形分布。這樣的結構,社會總消費才會最高,社會生產能力才能擴大
2生命周期等向前性等消費理論,還補充道,預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消費。必須給人們收入會增長的信心,所以社會必須提倡邊干邊學,讓人們工作年齡越大收入越高
3完善信貸制度,當人們認為未來收入會提高,而現在收入過低時,很多合理消費會延遲發生。完善信貸後,社會消費也會提高。如買車買房的貸款容易程度
『叄』 如何刺激消費擴大內需
內需就是指的國內的消費需求,如何擴大需求?其實這個就是國家近幾年一直在做的工作,其實就是兩個方向,一個是供應端,一個是需求端。
《實施方案》從八個方面進行了細化。首先是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其次是優化投資結構、拓展投資空間;同時要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釋放內需潛能;提高供給質量帶動更好實現需求;還要健全現代市場和流通體系、促進產需有機銜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內需發展動力;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厚植內需發展潛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實內需發展基礎。
推動激發超大規模市場潛力與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新發展格局的「一體兩面」。將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
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釋放內需潛力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持續凸顯,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連續11年保持在50%以上。下一步,國家將全面促進消費提質升級,不斷釋放內需潛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傳統消費方面,推動增加高品質基本消費品供給,釋放出行消費潛力,促進居住等消費健康發展;
在服務消費方面,擴大文化和旅遊消費,增加養老育幼服務消費,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
在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方面,支持線上線下商品消費融合發展,培育「互聯網+社會服務」新模式。
拓展農村消費,健全農產品流通網路,加強農村商貿體系建設。推動農村居民汽車、家電、傢具、家裝消費升級,引導縣域引入城市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
『肆』 我國如何促進消費發展
在介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全面促進消費,順應消費升級的趨勢,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
其中,全面促進消費包括發展服務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改善消費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這不僅是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路徑。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