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結合2022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談談如何理解」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
結合2022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對」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的理解如下:
首先,在穩增長中,我們要樹立信心。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面對疫情沖擊,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進一步顯示出了我國國內雄厚的物質資源基礎、人力資源基礎、產業鏈韌性、國內市場優勢,特別是進一步彰顯了我國的制度優勢。
其次,穩增長的關鍵原則是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穩住中國經濟基本盤、把握好自身發展方向,是應對國際風雲變幻的有效方式。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更需要從自身出發,不斷做強經濟基礎,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同時堅持多邊主義,主動對標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
穩增長關鍵在落實
提升各地區各部門責任感,加快構建正向激勵機制,推動中央部署落在實處。要實現經濟穩中求進,關鍵在於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動相關政策有效落地。只有政策直達市場主體,激活市場活力,才能將中央的部署化為經濟發展的動能。
這就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提升工作的責任感,不忘初心,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推動工作。同時,要加快構建正向激勵機制,讓廣大領導幹部更有積極性、更有創造性、更有開拓精神,肯干實干,促進經濟平穩高質量發展。
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財政政策,有哪些重點方向
會議要求,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註重精準、可持續。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嚴肅 財經 紀律。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這給明年財政政策定調,釋放了重要信號。
積極有效,明年赤字率和專項債穩定
自2008年以來,中國一直採取積極財政政策,這也被稱為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明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的要求下,中國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並無懸念,但具體工作有新的部署。
「上述會議確定明年財政政策的主基調是提升效能、更加精準和可持續,去年的提法是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相對而言,今年延續提高效率和可持續的提法,但強調精準性和結構性。」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羅志恆告訴第一 財經 。
摩根士丹利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 財經 分析,財政政策更加註重可持續性,意味著明年不會搞大規模財政刺激,預計明年地方政府專項規債券規模和預算赤字率大致與今年持平,但考慮到今年下半年發行的地方專項債沒有落實到具體項目,明年實際可以使用財政資金要高於今年。
今年全國財政赤字率目標為3.2%左右,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限額為3.65萬億元。
「從此次會議相關表述可以看出,明年財政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但依然會保持一定的支出強度,預計財政赤字率不會超過今年的3.2%,專項債規模可能會略有降低。」中國政法大學施正文教授告訴第一 財經 。
羅志恆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去年的「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到今年的「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最大的變化就是從「保持」到「保證」,去掉「適度」,說明支出強度是硬目標,有利於增強市場主體的信心和預期。
「會議提出保證財政支出強度,說明明年財政保持一定擴張力度,這也體現了財政政策積極性。但『保證』並非『擴大』,因此財政刺激力度可能與今年大體持平。」施正文說。
與往年不同,今年會議特別強調了加快財政支出進度。
「財政支出進度很重要,如果安排了支出,但若是進度慢,將會制約政策實施效果。」中國 社會 科學院 財經 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對第一 財經 說。
羅志恆認為,今年專項債發行和使用進度低於往年,基建投資增速持續低迷,同時明年上半年經濟壓力較大,上述表述意味著明年財政政策發力將適當靠前。
施正文表示,今年財政支出後置,明年財政支出會加快,這包括繼續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擴大資金規模等,加快專項債發行進度。
不久前國務院已經部署,合理提出明年專項債額度和分配方案,加強重點領域建設,不「撒胡椒面」,研究依法依規按程序提前下達部分額度。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明年專項債額度有望提前下達,以便於明年初地方發債穩投資補短板。
明年仍有減稅降費,小微、製造業是重點
此次會議通稿,少見地兩次提到減稅降費。除了前述表述外,此次會議還指出,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他們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
中國財政學會副秘書長馮俏彬告訴第一 財經 ,明年減稅降費針對性很強,即主要面向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等。這說明減稅降費政策具有結構性特徵,即針對抗風險能力弱的企業、行業給予精準政策扶持。
羅志恆表示,明年市場主體面臨的壓力大於今年,需求端面臨房地產下行和出口從高位回落,有必要出台新的減稅政策提高市場主體的抗風險能力。同時,要體現出結構性和精準有效性,即尤其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
施正文分析,明年包括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1%徵收率等優惠政策有望延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點和小微所得稅減免政策仍可以進一步優化。可考慮進一步優化製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比如提高退稅額等。可根據具體形勢,考慮繼續推出製造業緩稅政策。考慮到財政可持續性,預計明年減稅降費規模在1萬億元左右。
馮俏彬認為,明年減稅主要是優化落實好已有政策。但重點應該放在降費上,提升營商環境。
「減稅要兼顧長遠的財政可持續性和稅制合理性,以達到激發市場主體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促進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經濟、促進 社會 公平的作用。」羅志恆說。
適度超前搞基建,遏制隱性債務
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低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10個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此次會議強調,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馮俏彬表示,當前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因此會議著重強調了明年經濟穩字當頭。因此在這一背景下,會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基建投資將圍繞數字化轉型和綠色發展轉型兩條主線展開,尤其是綠色發展轉型方面。此次會議較大篇幅談到能源和資源問題,未來能源基礎設施轉型等方面將加強投入,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羅志恆認為,適當超前開展基建投資的主要意圖在於穩投資,擴大有效投資,實現穩增長、補短板、優化供給結構的作用,超前基建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目前看資金不能投向產能過剩領域,而應該投向新基建以及智慧城市、地下管廊等領域,以提高應對突發的極端自然災害和提高大城市管理能力。
在財政收支矛盾加大背景下,此次會議延續了黨政機關堅持過緊日子表述,並繼續強調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章俊表示,過緊日子和遏制隱性債務主要目的,是要地方政府把財政資金花在刀刃上,能切實拉動經濟和促進就業的項目上,同時保住過去幾年清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成果,確保隱性債務不反彈。
「即使在經濟下行加大、房地產和金融風險上升的背景下,仍要堅守財政紀律,因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政能夠對沖經濟和 社會 風險,但代價是財政自身風險會擴大。為了穩定宏觀大局,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將是相當長時期的常態,也體現出黨政部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羅志恆說。
❸ 結合2022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談談如何理解」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准確判斷後的英明決策。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不是一味求穩,而是要在把握好度、把握好時機的前提下有所作為,推動我國經濟更高質量發展。具體如下:
1、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把握好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經濟穩,人心穩、大局穩。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
2、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把握好明年經濟工作的政策導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七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3、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宏觀政策上,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註重精準、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穩增長關鍵在落實
提升各地區各部門責任感,加快構建正向激勵機制,推動中央部署落在實處。要實現經濟穩中求進,關鍵在於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動相關政策有效落地。只有政策直達市場主體,激活市場活力,才能將中央的部署化為經濟發展的動能。
這就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提升工作的責任感,不忘初心,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推動工作。同時,要加快構建正向激勵機制,讓廣大領導幹部更有積極性、更有創造性、更有開拓精神,肯干實干,促進經濟平穩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