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各朝代的經濟制度有哪些呢
一、政治
中國古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歷代政權的政治制度,可以分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選官用官政治制度。
中國政治歷史的3大主線是: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君主專制不斷加強、人才選拔不斷公正規范化。
1、中央集權脈絡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縣制)——西漢(推恩令、刺史制)——唐(節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廠衛制)。
2、君主專制脈絡
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漢(中外朝制)——魏晉南北朝(三長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書省制)——明(廢宰相、設內閣、司禮監)——清(南書房、軍機處)。
3、選官用官制度脈絡
西周(世卿世祿制)——秦(軍功爵制)——漢(察舉制、徵辟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舉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則天首創武舉、殿試,明朝開始限定考試內容為四書五經,採取八股取士)。
二、經濟
1、夏商西周時期
在遙遠的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雖然生產力的發展是極其緩慢的,但緩慢畢竟也在發展。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比早期的遺址分布更為廣泛,中石器時代遺址的分布則比舊石器時代更密集,這就是生產力發展的具體反映。
到了新石器時代,不僅氏族部落的定居營地已遍布整個中國大陸,在高山、草原、海島都有發現,而且黃河流域的不少地方遠古遺址的分布數量已與現代村落大致相同。
生產工具的種類越來越多,數量十分豐富,每種工具的製作技術也不斷提高。
新石器時代早期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如磨光石斧、石刀、石鏟,到了晚期發展成更為進步的石犁、有肩石鋤、有段石錛等,工具的改進無疑對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更多地得到開發,也有更多的野生動物被馴養成為家畜和家禽;礦產、森林、江河湖海成為人們索取財富、發展經濟的重要資源。
2、春秋戰國時期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迅速,判斷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這里所說的勞動資料主要指生產工具而言。
由於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先進的生鐵冶鑄技術,即出現了鑄鐵,促進了鐵器的普遍使用,並由此推動了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使中國在經濟發展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三、文化
1、夏商周
中國古代文化的雛形開始形成,可稱為中國古代文化的「源頭」,與這個源頭聯系比較密切的文化熱點就是「夏商周斷代工程」。
僅就中國文化「源頭」看,重點掌握三個方面:—是記錄和傳播文化的載體趨向成熟----文字(甲骨文),形成了中華文化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
二是創立了記錄時間的方法——干支紀日法,中華民族對歷史的變遷有了明確的時間觀念。
2、春秋戰國時期
中國古代文化的全面奠基時期。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靈魂」,產生了中國古代文化兩位傑出的「形象代言人」:老子和孔子。
反映了古人對自然、人生和社會的幾類不同的思考,主要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形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內容。
3、秦漢時期
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時期。科技文化大發展,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奠定了中國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這個時期的文化體現了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建立之初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統一王朝的恢弘氣度。
⑵ 先秦時期的經濟發展是什麼樣子的
先秦時期天子、諸侯以及卿、大夫等向眾、庶人等生產者徵收的土地上的各種產物和工、商、衡、虞的收入,以供「郊、社、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
春秋以前,天子、諸侯、大夫具有土地世襲所有權,他們向勞動者徵收租和稅合為一體的剩餘勞動產品,實行貢、助、徹之制。
春秋、戰國時在保持井田的形式下,進行了履畝而稅的改革。商鞅變法以後,民得買賣土地,確立了私有土地制,租與稅才分離開來。
⑶ 先秦時期的經濟特點是什麼。。。幫忙總結一下
1.先秦時期的土壤耕作屬於 「耕—耰」體系,它的特點是耕作對播種的依附;耕後即播,播後即耰——覆土、摩平;摩平只是覆土作業的一部分。這時牛耕尚未推廣,耕用耒耜,耰用木榔頭。戰國以後,牛耕逐步在黃河流域推廣,尤其是西漢中期以後,出現了帶有犁壁的大鐵犁和二牛抬杠的牛耕方式,翻耕土地的能力大大加強,牛犁最後「告別」了耒耜的形態而在黃河流域獲得了普及。
2.先秦時期土地實行國有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地歸國家所有,實行井田制。發展過程:開始實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廢除(戰國)。
3.戰國時期,隨著鐵農具的使用和社會生產力的普遍提高,土地私人佔有的形式進一步發展,各諸侯國先後都實行了相應的田制改革,但多種田制並行的局面伴隨兼並戰爭的進程最後全部統一於秦國的授田制——一種土地國有形態下勞動者個人使用的新的土地制度,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4.冶鑄業:青銅鑄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業的主要部門;商朝青銅鑄造規模大;西周青銅產品趨向生活化。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創造了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是世界冶鐵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銅鑄造工藝有新的創造,出現了金銀錯新技術。
紡織業:商周時期出現斜紋提花織物,還出現刺綉。
陶瓷業:商周時期出現了原始瓷器,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戰國時期出現了有關手工業工藝的專著《考工記》,記述了齊國官營手工業各個工種的設計規范和製造工藝。
5.原始社會原始商業產生,商朝出現了職業商人和貨幣。西周實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官方壟斷商業,商人由政府供給衣食,為政府服務,成為「官商」) 春秋戰國私商逐漸成為商人的主體,貨幣形式多樣,種類繁多,著名都會形成。
⑷ 先秦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
先秦時期的政治
秦漢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l)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個人專斷獨裁,控制一切軍國大事,地方一切權力集中於中央,中央一切權力集中於皇帝.
(2)戰國時的韓非提出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理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踐了韓非的理論,通過創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縣制,採取了一系列經濟和文化措施,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3)漢承案制,劉邦承襲了秦始皇開創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歷經惠、文、景帝,到漢武帝時,通過解決王國問題,進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權;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主義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兩漢時採取中外朝制度和設立尚書台,實行刺史制度和上計制,從而完善了這一制度.到東漢初,這一制度進一步加強並定型.
(4)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產方式基礎之上的,適應了封建地主階級政治、經濟的需要,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利於抵禦外族入侵和大規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也有明顯的弊端:加強了人民的控制和統治,皇帝個人作用對政局影響大,容易產生腐敗和專權,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腐敗長期延續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其積極意義日益減少,弊端日益加重.
先秦時期的經濟
經濟——精耕細作的農耕經濟模式確立
1、農業:
(1)原始農業:起源於距今1萬年左右,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使用石刀石斧石犁,耕作方法刀耕火種;社會上生產力低下,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員集體勞動,平均消費。
(2)商周時期;普遍使用木製的鬆土工具耒耜和石鋤、石犁,出現了少量的青銅農具;已經懂得開溝排水、除草培土、漚制肥料、治蟲滅害;西周時期,後世的主要農作物多已具備,人們從頻繁遷徙開始走向定居。井田制下,奴隸主驅使奴隸及平民集體耕作。
井田制:特點:一切土地屬於國家;受封者世代享有,但不得轉讓和買賣,同時交納貢賦;庶民和
奴隸集體耕作。
瓦解: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提高,大量私田出現;諸侯紛爭,土地轉讓關系進一步發展;井田商耕作的勞動力不斷減少。
(3)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並逐步推廣;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都江堰(四川成都平原號稱「天府之國」)和鄭國渠(陝西關中平原號稱「千里沃野」);使用先進的耕作方法-壟作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以家庭為單位、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成為我國古代最基本的社會生產模式,直到鴉片戰爭後才逐步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原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遭到破壞。
魯國實行初稅畝,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如商鞅變法通過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弊端:允許土地自由轉讓和買賣,造成土地兼並和社會兩極分化,政府無法從根本
上解決。
小農經濟:
原因:鐵農具出現和牛耕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確立
特點:以一家一戶為一個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需要承擔沉重的賦役,小農經濟十分脆弱。
易錯易混點
2、手工業的興起與發展:
(1)經營形態及特點:
商周時期,手工業完全官營。春秋戰國時期,官營、民營、家庭手工業並存。
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集中生產,不計成本,產品精美。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民營手工業:民間私人經營,主要生產供民間消費的產品
家庭手工業:以紡織為代表,是農戶的副業。產品主要用於繳納賦稅和家庭消費,小部分產品投放市場。
(3)主要行業與成就:
絲織業:距今四五千年,我國已養蠶並有了絲織品。商朝時有了織機。西周已能生產斜紋提花織物。
冶銅業:原始社會晚期,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冶銅技術,商周時期,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夏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業是手工業的代表,因此,夏商周被稱為「青銅時代」。
冶鐵業: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
制瓷業:商朝時出現原始瓷器。
3、商業、交通和城市的發展
(1)夏朝交通運輸有一定規模,西周交通比商朝更發達。
(2)商代出現職業商人,以「貝」做為貨幣,商周推行「工商食官」政策;
"工商食官"制度:
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時期工商業發展的基本制度。西周官營手工業制度,指當時的手工業者和商賈都是官府管的奴僕,他們必須按照官府的規定和要求從事生產和貿易。在這種制度下,周王室和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種手工業作坊,屬司空管轄。這些手工業作坊的各類生產者稱為百工,他們既是具有一定技藝水平的工匠,又是從事手工業生產的管理者。
(3)春秋戰國時期商業繁榮,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出現了許多商品市場和大商人。
(4)戰國時期商鞅變法首倡抑商政策。
重難點解析
小農經濟的形成、特點及影響
西周時期那種「千耦其耘」……的大規模集體耕作制……到秦漢,則以「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的小家庭耕作制為主。 ——《中華文化史》
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積妊,多治麻絲葛緒捆布黲,此其分事也。 ——《墨子·器子》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孟子·梁惠王上》
自耕農是封建國家直接剝削的對象。為了保證賦稅、徭役的供應,封建國家歷來關注這一階層的存在。「穩定小農」是封建王朝長治久安的良策。每一個新王朝建立時,對此尤為關注。其統治者總是採取獎勵墾荒等政策,積極培植自耕農。
——據葉顯思《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仆制》
1、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歸納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主要特點。
材料一分散性:耕作方式有集體勞動轉向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農耕。
材料二封閉性:產業結構體現為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
材料三生產目的表現為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脆弱性。
2、根據史料4及所學知識,指出小農經濟的歷史地位並作分析評價。
歷史地位: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社會統治的基礎。
評價:在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小農經濟始終佔主導地位,是封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其發展狀況關繫到社會經濟的興衰和古代政權的安危。封建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小農經濟推動了中國古代精耕細作農業的發展,但小農經濟的分散性、封閉性、保守性、脆弱性等弱點導致人們具有「安土重遷」、不思進取的故步自封的守舊思想,嚴重阻礙了農業生產技術、手工業技術的創新與發展,阻礙了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明清時期,不僅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而且阻礙了封建社會相近代社會的轉型。凄慘與實現認識井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障礙之一。
先秦時期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
(一)「百家爭鳴」
1、背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經濟上:井田制瓦解。政治上,分封制崩潰。階級上,社會下層的「士」受到各國統治階級的重視。思想上,私學興起。
2、主要學派及代表人物:
A.儒家思想:
(1)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
主張:思想核心:「仁」
政治主張:要求統治者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於民;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主張「克己復禮」。
教育思想:首創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文化典籍:整理「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2)孟子:
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倫理上:主張「性本善」,通過實行仁政來恢復和擴充人的善性。
(3)荀子:
政治主張:主張統治者施用「仁義」、「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著名論斷。
倫理觀:「性惡論」,強調用禮樂來規范人的行為,使人向善。
唯物主義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道家:
(1)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
哲學思想:認為世界的本源是「道」。
政治思想:提出「無為而治」的思想,希望回到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
哲學觀:樸素的辨證法,認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在不停地運動,矛盾的雙方是互相依存,不斷轉化的。
(2)莊子:
哲學思想:把世間萬物都看作是相對的;認為放棄一切,就能獲得思想上的自由。
C.法家:韓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政治主張:法治思想,君主要以法治國,以權術駕馭大臣,以絕對的權威來震懾臣民;提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
歷史觀:「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影響:將君主權威提高到極點,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D.墨家:墨子
政治主張:兼愛、非攻、節儉、尚賢;代表了平民百姓的願望。
3、影響
(1)百家爭鳴形成了中國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有力地推動了當時的社會變革和文化發展,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基礎。
(2)各學派之間相互批駁,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文化兼容並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
(3)許多傑出人物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總結升華,為此後中國文化的發展繁榮奠定了基礎。孔子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國文化的化身和象徵。
(二)科技文化成就:
(1)科技:中國在戰國時期發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2)天文歷法:中國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陽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記錄。戰國時期的石申用赤道造表記錄了八百多個恆星的位置,後人輯成《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夏朝時《夏小正》,商朝改進為「殷歷」,採用天乾地支紀日法是世界上沿用至今、歷史最長的紀日方法;春秋時開始採用19年7潤的方法;戰國是歷法有了「月令」。
(3)數學:商代十進位計數法,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算籌計數法。
(4)文學:先秦民歌,《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基礎,被後世奉為儒家經典;戰國時期,屈原創作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
(5)文字:刻畫在早期陶器上的簡單符號被認為是中國文字的起源;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春秋戰國出現大篆。
(6)繪畫:遠古時代的彩陶畫《鸛魚石斧圖》;戰國帛畫《人物龍鳳圖》《人物馭龍圖》表明中國繪畫藝術從萌芽走向成熟。
(7)樂舞:春秋戰國出現以樂舞戲謔為業的藝人稱為優伶。
先秦時代主要文化區:
1、華夏文化區:主要族群為夏族、商族(華夏化後的商人)、周族(華夏化後的周人)。地理范圍大致北到今陝西省北部、山西省、河北省中部(春秋戰國以後擴展到今長城附近),東到山東省西部、安徽省北部和江蘇省西北部(西周後擴展到太平洋西岸),南到河南省南部,西到陝西省西部寶雞市和甘肅省東部慶陽市一帶。主要文化特徵是祖先崇拜,通用古漢字(二里頭文化四期刻畫符號、甲骨文、金文、篆文),講上古漢語(屬原始漢藏語系漢白語族,有大舌顫音,無雙音節詞,發音近似漢藏語系侗泰語族),到西周以後奉行「周禮」,有先進的制度文明。對應考古學文化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商文化、周文化、齊文化、魯文化、燕文化、衛文化、鄭文化、晉(三晉)文化等。
2、東夷文化區:主要族群為東夷人(包括商族),有時也包括孤竹人、山戎、東胡(均屬原始阿爾泰語系東部分支),甚至可以包括後來建立吳國、越國的揚越人。地理范圍大致北到今遼寧省朝陽市和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南到今浙江省中部,西到河南省東部和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區,東到今渤海、黃海、東海(甚至可以包括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主要文化特徵是重視巫術,有神秘主義色彩,文化包容性和開放性強,通用古漢字,周代以後逐漸接受「周禮」。對應考古學文化有山東龍山文化、紅山文化(南部)、先商文化、吳文化、越文化和部分齊文化。在兩周時代東夷文化已經與華夏文化完全融合。
3、北狄文化區:主要族群為北狄人(屬原始阿爾泰語系),通常包括東部孤竹人、山戎、東胡。地理范圍大致南到今陝北延安市、榆林市和山西省、河北省中北部,北到今俄羅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和葉尼塞河上游以南,西到今蒙古國阿爾泰山脈,東到今俄羅斯薩哈林島(庫頁島)。主要文化特徵是適應游牧生產,貴少賤老,有收繼婚的婚姻形態,男子從小訓練騎射,服飾為「披發左衽」,不遵守「周禮」。對應考古學文化有紅山文化、肅慎文化、中山(鮮虞)文化、早期匈奴文化。
4、西戎文化區:主要族群為包括秦人在內的西戎,實際上包括了原始印歐語系的吐火羅人(屬原始印歐語系吐火羅語族)和塞種(即「斯基泰人」,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東伊朗語支),還有漢藏語系原始藏緬語族的氐羌族系。地理范圍東到今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山西省北部大同市、陝西省西部寶雞市、湖北省宜昌市和外蒙古肯特山以西地區(後擴張至黃河以西),西到歐洲匈牙利草原多瑙河流域,南到馬其頓——色雷斯——黑海——高加索山脈——裏海——呼羅珊——興都庫什山——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一線和東南亞中南半島北部(今泰國南奔和清邁以北)。主要文化特徵是游牧文化,貴少賤老,披發左衽,不遵守「周禮」。對應考古學文化在中國境內主要有巴文化、蜀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等)、齊家文化、羌(藏)文化、吐火羅文化(高昌文化、樓蘭文化、疏勒文化等)。
5、南蠻文化區:主要族群為包括楚人、吳人、越人在內的南蠻,其實分為苗蠻(漢藏語系原始苗瑤語族)、百越(南島語系和漢藏語系原始侗泰語族)、百濮(原始南亞語系)三類,有時還包括全部西南夷(即一部分氐羌民族)。地理范圍北部大致到今陝西省、河南省、山東省南部,東到太平洋(有可能到大洋洲復活節島),東南到澳大利亞大陸和紐西蘭北島,西南到非洲東南部馬達加斯加島,西到長江三峽(或者到川西高原)和雲南省中部楚雄州(或者到今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主要文化特徵是斷發、紋身、赤足,語言復雜多樣,崇尚火,有大量干欄式建築,飲食習慣以生吃為主,不遵守「周禮」。在中國境內對應考古學文化主要有河姆渡文化、屈家嶺文化、楚文化、百越文化(吳文化、越文化),有時包括巴文化和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