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分析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情況
人口是決定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分析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首先要分析一下這個區域的人口,比如說外流人口多還是流入人口多。弄清楚這些,那麼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② 區域經濟運行分析 包括哪些維度
區域經濟(regionaleconomy)是指在;一、區域經濟發展梯度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處於;(一)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是建立在工業生產生命循環;區域經濟的盛衰主要取決於它的產業結構優劣;處在創新階段的工業部門一般都布局在處於高梯度的經;(二)梯度發展理論的動態表象——三種效應;在區域經濟梯度推移
區域經濟(regional economy)
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以一定地域為范圍,並與經濟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結合的區域發展實體。區域經濟反映不同地區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內涵和外延的相互關系。域經濟發展理論包括:
一、區域經濟發展梯度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處於不同的階梯上,高收入地區處於高梯度,低收入地區處於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區和低收入地區之間,還有幾個中間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間上的轉移,高梯度地區首先應用新技術,先發展一步,而後隨時間推移,逐步有序的從高梯度地區向處於二級、三級的低梯度地區推移。隨著經濟發展,梯度推移加快,區域間差距可以逐步縮小,最終實現經濟分布的相對均衡。
(一)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
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是建立在工業生產生命循環階段論基礎上的。工業生產生命循環階段論的首創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的弗農等人。他們認為各工業部門,甚至各種工業產品,都處在不同的生命循環階段上。它們也和生物一樣,在發展過程中要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老四個階段。
區域經濟的盛衰主要取決於它的產業結構優劣。創新活動發源於高梯度地區,然後按照順序順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區向低梯度地區轉移。梯度轉移主要是通過多層次城市系統擴展開來。
處在創新階段的工業部門一般都布局在處於高梯度的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於:處在發展階段的工業部門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條件具備的城市。處在成熟階段與衰退階段的工業部門布局在經濟發展最低梯度地區。
(二)梯度發展理論的動態表象——三種效應
在區域經濟梯度推移過程中有三種效應在同時起作用,即極化效應、擴展效應和回程效應,它們共同制約著地區生產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極化效應作用的結果會使生產進一步向條件好的高梯度地區集中,擴展效應會促使生產向其周圍的低梯度地區擴散,回程效應的作用會削弱低梯度地區,促成高梯度地區進一步發展。這三種效應綜合作用的結果就是不斷擴大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之間的差別。因為在這里起主導作用的是極化效應,回程效應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不同梯度上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高梯度區域要採取創新型經濟發展戰略。中梯度上的蕭條區應實行改造型發展戰略。低梯度區域應實行漸進型發展戰略。
二、區域經濟發展輻射理論
(一)現代化與經濟發展中的輻射理論
經濟發展與現代化進程中的輻射是指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地區(輻射源)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相對較低的地區進行資本、人才、技術、市場信息(輻射媒介)等的流動和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傳播。通過流動和傳播,進一步提高經濟資源配置的效率,以現代化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取代與現代化相悖的舊的習慣勢力。我們把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地區稱為輻射源。輻射的媒介是交通條件、信息傳播手段和人員的流動等。
(二)輻射理論對於解決中國現代化問題的實踐意義
輻射理論的實踐意義主要表現在經濟發展和現代化戰略制定、經濟資源的流動和優化配置、市場信息傳播、思想觀念等非經濟因素的擴散等方面。制定中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戰略的幾個主要問題,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問題;南北、東西經濟互補通過什麼方式實現的問題;中心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建設和規劃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就業問題怎樣解決等,都可以用輻射理論得到很好的解釋。
三、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理論
(一)主要觀點
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不同產業的增長速度不同,其中增長較快的是主導產業和創新產業,這些產業和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區域集聚,優先發展,然後對周圍地區進行擴散,形成強大的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這種集聚了主導產業和創新產業的區域被稱為「增長極」。
(二)增長極的吸收和擴散作用
一是技術的創新和擴散;二是資本集中和輸出;三是規模經濟效益;四是產生聚集經濟效果。
(三)增長極的作用效應
1、極化效應:指增長極地推進型產業吸引和拉動周圍地區的要素和經濟活動不斷趨向增長極,從而加快增長極自身的成長。
2、擴散效應:指增長極向周圍地區進行要素和經濟活動輸出,從而刺激和推動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
3、溢出效應: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的綜合影響。如果極化效應大於擴散效應,則溢出效應為負值,結果有利於增長極的發展。反之,如果極化效應小於擴散效應,則溢出
效應為正值,結果對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利。
四、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理論
(一)區域差異理論
古典區位論:成本決定論,區位選擇總是趨向生產總成本費用最低的地點,這就是「成本決定論」。
近代區位論:利潤決定論,以市場—價格分析揭示出利潤最大化是影響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使區位論走向宏觀化,彌補了傳統成本決定論排除市場因素的缺陷。
現代區位論:綜合決定論,合理的區位選擇和產業配置必然受多中因素的影響,必須對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決策者最終選擇的區位,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或利潤最高的區位,而是綜合優勢最顯著的區位。
(二)地域分工理論
1、絕對優勢理論
絕對優勢理論認為,每個國家都自己生產所需的全部物品是不明智的。因為每個國家都有擅長生產和不擅長生產的東西,如果外國能以比我們自己製造還便宜的商品來供應我們,我們最好就用我們具有某些優勢的行業生產出來的部分產品向他們購買。每個國家都有其絕對有利的、適宜於某些特定產品的生產條件,如果每個國家都按其絕對有利的生產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進行交換,各國的資源就能正確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同理,這種絕對優勢理論也可用於不同國家的同種產品。
2、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參與國際貿易的各個國家雖然在經濟發展、資源情況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但每個國家都能以處於比較優勢的產品參加國際貿易。有些國家可能在生產成本和勞動生產率等各個方面都占優勢,則可在優中擇優,找到最具比較優勢的產品參加貿易;而有些國家可能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但也大能在劣中相權取其輕,找到比較優勢。這樣參加貿易的各國都節約了社會勞動,並能消費和享受更多的產品。概括講: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國間存在差異,各國就能夠生產各自的比較優勢產品(即相對成本較低的產品),並在國家間進行交換,通過貿易增進利益。
(三)區域產業結構比較理論
區域產業結構比較可分為靜態比較和動態比較兩種。
1、區域產業結構靜態比較:
指各個區域某一時點上的產業結構在區際分工階梯中的相對地位的比較。決定一個地區在全國區際分工中的相對地位的主要因素是該地區非農產業的發展水平,特別是主要製造業的專業化程度。因此,地區產業結構靜態比較可從非農產業發
展水平的區域比較和製造業構成技術水平的區域比較兩個方面進行。非農產業發達,主要製造業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在經濟聯系和區際分工中的地位相對有利。
2、區域產業結構動態比較:指地區產業結構的變動比較。一是產業結構變化狀況的區域比較,二是產業結構轉換能力的區域比較。
③ 如何進行區域經濟分析
想要更好的進行區域經濟的分析,必須要根據目標進行有效的規劃,才能更好的達到理想的分析總結效果。
④ 區域經濟發展趨勢
20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我國實行了重視沿海地區發展的非均衡發展戰略,沿海地區取得了先行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之間發展差距日益擴大,國家開始重視區域發展的合理布局,並著手對區域發展戰略進行調整。20世紀末,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各種隱性的區域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如中部省份經濟地位日益邊緣化、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衰退、西部地區的嚴重落後等[4]。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推進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和東部地區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十一五」以來,國家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整體戰略出發,協調發展的政策不斷完善,區域經濟增長戰略版圖日臻完美。
(一)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了我國今後一段時期內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是: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圖5-1)。
圖5-1 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示意圖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關鍵是要依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潛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務的要求,確定不同區域主體功能定位,進而明確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發展重點、區域政策等,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地區之間良性互動、地區間差距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5]。為此,2006年國務院啟動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2010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
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劃》,在國家層面上,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並明確了各自的范圍、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和開發原則。
(1)國家優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要率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發揮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作用。
(2)國家重點開發的城市化地區要增強產業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快推進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逐步建成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極。
(3)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等農業主產區要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供給,努力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區。
(4)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和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等生態系統、關系全國或較大范圍區域生態安全的國家限制開發的生態地區,要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範區。
(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和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等1300多處國家禁止開發的生態地區,要依法實施強制性保護,嚴禁各類開發活動,引導人口逐步有序轉移,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二)區域發展前景
1.西部地區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國家政治安定、環境安全、資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符合國家整體利益,也符合西部發展的要求。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西部地區,包括西藏、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12個省(區、市)。2008年,西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71.9%,人口佔全國的27.9%,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7.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0.5%,糧食產量佔全國的26.4%,原煤產量佔全國的44.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會議確定,西部大開發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居於優先地位,今後10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目標是: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台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一個大台階,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與東部地區差距明顯縮小;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個大台階,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
會議明確了西部地區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發展方向:
(1)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為龍頭,大力發展農牧業、現代工業和服務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使西部地區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2)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西部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3)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充分發揮政府推動和市場機制兩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強西部大開發活力。
(4)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基礎,堅持開發和保護相互促進,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以重要經濟區為發展引擎,實行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提高西部大開發的綜合效益。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綜合交通網路、信息基礎設施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北部灣等經濟區發展,支持呼和浩特、包頭、銀川、新疆天山北坡、蘭州、西寧、格爾木、陝甘寧等經濟區發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形成對周邊地區具有輻射和帶動作用的戰略新高地。
2.中部地區
中部崛起戰略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促進中部發展的重要舉措。中部地區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山西6個省。2008年,中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10.7%,人口佔全國的27.1%,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9.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8.7%,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1.0%,原煤產量佔全國的39.0%。
2009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規劃提出了2015年總體發展目標和2020年展望目標。規劃確定到2015年中部崛起要實現4項目標: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率提高到48%;經濟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有品牌、優勢企業、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大江大河防洪體系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均超過9%。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規劃確定了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任務:
(1)加強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把中部地區打造成為高產穩產的糧食生產基地。到2020年,力爭使中部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3。
(2)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提升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加大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力度,加快能源基地建設步伐,加快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優勢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勘查,增加後備資源儲量。
(3)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
(4)建設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加快構建相互銜接、互為補充、協調發展的綜合交通體系。
(5)以「兩縱兩橫」經濟帶和六大城市群為核心,加快重點地區發展。加快構建沿長江、沿隴海、沿京廣和沿京九「兩縱兩橫」經濟帶,形成支撐中部崛起、促進東中西協調發展的重要區域。大力發展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環鄱陽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培育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
(6)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高中部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耕地保護,提高水資源利用綜合效益,提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強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源頭區、重點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嚴重區、自然保護區、調水工程水源地等生態建設與保護;做好大江、大河、大湖綜合治理,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
(7)積極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8)以薄弱環節為突破口,加快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
3.東部地區
東部地區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南北方發展不均衡。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10個省(市)。2008年,東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9.5%,人口佔全國的36.7%,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54.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63.9%,糧食產量佔全國的25.7%,原煤產量佔全國的9.7%。
東部地區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生長點。在「率先發展」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戰略,東部地區將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動增長方式轉變,繼續充當科學發展排頭兵的角色,發揮領跑作用。2008年以來,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勾畫出東部地區的未來發展藍圖:《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4號)等。
(1)珠江三角洲地區:到2020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能力,形成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城鎮化水平達到85%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環境質量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2)長江三角洲地區: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在重要領域科技創新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區域內部發展更加協調,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間格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城鎮化水平達到72%(核心區75%左右)。
(3)黃河三角洲地區:到2015年,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趨於完善,水資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加強,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4)海峽西岸經濟區: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統籌協調能力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生態文明建設位居全國前列,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4.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化工業的重要基地,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農業副產品生產基地。東部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3個省份。2008年,東北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8.2%,人口佔全國的8.3%,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8.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4.3%,糧食產量佔全國的16.9%,原煤產量佔全國的7.2%。
2009年9月,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3號),提出了東北地區的發展重點:
(1)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潛力型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哈大齊工業走廊、長吉圖經濟區加快發展,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產業基地。
(2)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強東北地區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形成穩固的國家糧食戰略基地。開展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以水、電、路、氣等為重點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能源結構。
(5)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構建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由政府統籌部分准備金專項用於解決資源型城市環境治理等問題。在資源開采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的資源型城市開展可持續發展試點。
(6)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切實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沙化土地治理和礦山環境整治等生態工程建設。加強松花江、遼河等重點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
⑤ 如何了解一個區域的經濟狀況和發展趨勢
從一個地區的GDP,人民生活的水平,城鎮與農村的差距來分析。 可通過查詢最近幾年的有關經濟發展的信息來了解。
⑥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徵有哪些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徵具體如下:
區域經濟也叫"地區經濟"。指分布於各個行政區域的那部分國民經濟,它的形成是勞動地域分工的結果。
在長期的社會經濟活動中,由於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以及宗教等因素的作用,一些在經濟等方面聯系比較頻繁的居民區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區。
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縮影,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
考慮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布局,分析地區經濟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是否適合當地的情況(包括人力、物力和資金等因素)。規劃設計的地區經濟開發和建設方案能否最合理地利用本地的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
地區內各生產部門的發展與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應當比較協調。⑤除生產部門外,還要發展能源、交通、電訊、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等區域性的基礎設施。注意生產部門與非生產部門之間在發展上的相互適應。
1、區域經濟是需要運用經濟學的觀點,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空間組織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它的形成和發展最早源於1826年德國經濟學家杜能提出的農業區位論,至今已有近180年的歷史。然而,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科學,它大體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區位研究由微觀向宏觀領域的不斷擴展,以及各國相關部門為解決區域問題而加強對區域經濟活動的干預,大規模開展各種區域規劃工作,區域經濟學獲得了迅速的發展。
2、區域經濟學是研究和揭示區域與經濟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的空間分布及發展規律,探索促進特定區域而不是某一企業經濟增長的途徑和措施,以及如何在發揮各地區優勢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區域整體經濟效益,為相關部門的公共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指導。3、具體分析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規律性問題,包括區域特徵分析,目標系統與政策、手段、產業結構演進、人口增長與移動、城市建設與布局、區域國土規劃,區域聯合與區際利益的協調,區域比例關系。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與城市經濟問題、空間結構理論、區域生產力布局、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農村經濟、區帶規劃及管理、區域投融資等。
⑦ 區域經濟差異分析一般從哪些方面
解1.地理位置方面
比如我國的東中西部,經濟形勢呈階梯遞減趨勢
2.城市人口密集程度方面
比如上海,與經濟發展水平也呈正比狀態
3.交通便利方面
比如崑山距離上海較近,經濟發展形勢就較好,比如長江沿岸城市,藉助長江水利交通樞紐優勢,對當地經濟增長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補充:經濟發展水平是指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所達到的水準。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常用指標有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人均國民收入、經濟發展速度、經濟增長速度。
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可以從其規模(存量)和速度(增量)兩個方面來進行測量。所謂「經濟規模測量」是指對一個國家在特定時間范圍里能夠生產出來的財富總量,包括從基本的生活用品到復雜的生產資料,再到各種文化和精神產品等財富的總量。在對經濟規模的 測量中最常用的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它綜合性地代表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財富(物品和服務)的總和。此外,對經濟規模的測 量又分為對絕對規模和相對規模的測量。絕對規模只是測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特定時期內的GDP總量,而不論這一規模的GDP是多少勞動力創造出來的。而相對規模指標則要關心一個國家的人口(或勞動力數量)與其GDP總量之間的關系。在相對規模指標中,最常用的是「人均GDP」指標。在經濟發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標是「GDP年增長率」。
參考: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