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立足基層崗位打造經濟強縣

如何立足基層崗位打造經濟強縣

發布時間:2023-03-08 09:51:00

⑴ 如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黨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了\"縣域\"這個概念,而且提出了\"壯大縣域經濟\"的號召,十六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縣域經濟的問題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中內在聯系最為緊密的經濟整體,也是政府職能和作用在經濟中充分顯現的區域經濟。2004年陝西省省委、省政府為了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做出了《關於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定》,並從2005年開始,開展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工作。但從目前看,我市縣域經濟發展還很不平衡,縣域經濟相對滯後,因此,面對新世紀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時機,認清和確立政府在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戰略及其切入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縣域經濟的內涵
要發展壯大縣域經濟,首先要正確認識縣域經濟的內涵,探索縣域經濟的發展規律。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在長期的歷史演變與發展中,中國縣域經濟形成了農村性、地域性、層次性、綜合性和差異性等基本特點。
二、完善政府體系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 政府要不斷完善現行財政體制
在財政體制方面,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不斷調整和完善現行財政體制。實施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調動縣域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積極性,實現增強市級財力與壯大縣區財政的目標,以促進縣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積極完善縣域經濟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加大對縣域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
一是在縣域經濟金融扶持政策上要有新舉措。首先是採取寬松的財政政策引導,其次是政府要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在實現就業目標中的作用,將中小企業的發展納入經濟發展規劃之中。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研究適合不同區域的發展思路,探索新的融資方式。第三是大力發展各類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貸款保險機構和其它中介機構。企業與擔保公司簽訂協議,並參加保險,從而分散風險。第四是實施有區別的區域性貨幣政策。銀行在制定宏觀貨幣政策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個縣域經濟的巨大差異性。要充分利用存款准備金、再貸款、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對區域經濟進行資金調節。
(三)縣級政府部門在發展縣域經濟中要合理定位
縣級政府的合理定位,對縣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所謂政府的合理定位是相對於目前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存在的\"越位\"、\"錯位\"和\"缺位\"而言的,就是政府要逐步轉變職能,從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代行企業和市場職能,轉向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為微觀經濟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
當前,這種轉變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一是推進縣鄉管理體制改革。大力精減縣鄉政府人員,穩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減輕企業和農民負擔。清理對企業和農民的不合理收費,切實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三是塑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關繫到能否充分利用區外生產要素來發展縣域經濟,比實施名目繁多的優惠政策和稅收減免政策更為重要。四是高度重視市場體系建設。要實現城鄉聯動,必須重視市場體系建設,建立農業和農村經濟與城市大市場之間的暢通聯系。有了市場體系,還要積極培育農村流通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總之,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角色真正界定到規劃、協調、服務、監督和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上來。
三、安康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及切入點
(一)政府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
我市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定位應該是:
1、實施民營主體戰略,使縣域經濟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這是因為,我市的縣域多為欠發達地區,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活力不足、後勁不足、投資不足,缺少一種廣泛的群眾性經濟的蓬勃發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尋求新的突破,使縣域經濟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實施民營主體戰略,就是要喚醒廣大群眾強烈的發展意識和市場主體意識,鼓勵個人去尋求就業,去辦企業、搞實業,創造財富,增加收入,加快民間資本的積累。一個縣域,人人能自謀出路,人人能自食其力,人人能為社會創造財富,就會形成大大小小的經濟生長點,形成縣域經濟的\"星火燎原\"。
2、實施產業升級戰略.促進縣域經濟協調持續發展。我市現在也有一些自己的產業和企業,無疑它是進一步發展的根基,但這些產業和企業都存在結構不合理、層次水平低、農業不優、工業不強、特色少和服務滯後等問題。這些是制約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症結所在。實踐證明;單一的經濟結構是支撐不了區域經濟的,也支撐不了地方財政。這就要求我們要適時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快發展二、三產業。縣域經濟是典型的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經濟,因此,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包含領域大、內容多,包含管理升級、質量升級、市場升級、科技升級和服務升級,應盡快使社會經濟主體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有機結合於一體的局面。
3、實施人才開發戰略,發揮人才資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現代經濟增長表明,人才資本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較之其它因素越來越大。現在,我市人才遠離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滯留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使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造成人才資源的巨大浪費。我市縣域大多一缺資金二缺人才,但最主要的是缺具有現代市場意識、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激勵固有的人才潛能,就要大膽放活政策、放活機關幹部、放活科技人才、放活生產要素,留住已有人才、用好優秀人才,激活潛在的人才隊伍,做到充分調動全社會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投身到經濟建設中來。
(二)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
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效落實,要通過全方位的具體措施方能實現。因此,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是:
1、全面開放招商引資,精心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加快開發步伐。全力招商引資,是加快資源轉換、搶先發展的現實選擇。我們招商要以引進興辦民營企業為主,同時不放棄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和項目。要把優惠政策用好、用活、用出效果。當然,招商引資離不開載體建設,建設各類工業園區和各類企業科技園區是較好途徑。對園區的管理,堅持給予優惠,堅持重點發展高新技術項目,堅持內外客商平等准入等原則,並要全方位優化經濟環境,靠好的環境激活企業投資辦廠的熱情,使整個縣城經濟宏觀放開、微觀搞活。在引資中,要把各項政策落實到位,要強化效率觀念,從減掉一批\"公章\"入手,對政策之外的事例,要採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辦法,根據投資者要求和可能制定相應措施,力爭創造良好的環境,讓投資者滿意,讓投資者願意來、留得住。特別是政府機關要以承諾制和公示制支持投資業主合法經營,保護投資者權益。
2、以主動務實的態度,全面參與西部大開發。西部大開發是一個長期戰略,是一次全方位、多領域的綜合開發。在西部開發中,誰工作主動務實,誰就能搶占開發先機;誰擁有好項目,誰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支持。參與西部開發,我們各縣區必須主動出擊,集中力量抓好項目建設和項目爭取工作。從我市縣域自身的實際出發,形成項目開發、儲備、實施等一系列運行機制。立足於我市縣域的實際,要突出抓好生態建設、水利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結構調整和科技普及五個重點,盡快篩選出一批生態、交通、水利、城市基礎建設、農業開發和農牧副漁產品加工等重點項目。與此同時,強化項目責任制,確定和制定項目落實策略,廣泛搜集信息,摸清市場取向。另外,還要加大對自身人文、環境、政策、資源的宣傳力度,為參與西部大開發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引來更多的投資者和開發者。
3、著力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經濟實現新突破。我市現今至以後較長時間內的任務,是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發展特色種植業、做大林牧業、培育龍頭經濟組織和企業。
4、圍繞商貿搞活,加大市場建設力度,加快市場化進程。我市縣域要按照市場興產業、強經濟、促發展的思路,著力培育發展專業市場和特色市場,構築以縣鎮、建制鎮和基地區為依託的專業市場、特色市場和要素市場體系。當前,我市縣域市場建設要以啟動民間資金為主,運用政策引導、民間建設、自我管理的方式,不斷探索市場建設新機制,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業主經營的辦法,做到產權、體制、機制一步到位。
5、適度超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進程。當前,我市縣域基礎設施落後是較突出的問題。要加大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推動經濟的動力因素,又是經濟開放招商引資的環境基礎;既是引來外地人開發資源的\"平台\",又是當地人走出落後封閉了解精彩世界的\"窗口\"。因此,努力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用電低價,是不可等待拖延的事情。
6、立足現有條件,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創新人手,培育帶動縣域經濟的\"小巨人\"和主導產業,再造發展新優勢。一方面,城鎮工商企業的機制完善,要在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健全內部運行機制,完善法人治理機構,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涉農企業和城市公用事業,也應及早准備,抓緊改革,使之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選擇那些在縣域經濟中產業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產業產品,千方百計做強做大,積極努力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相關產業聯合發展,使之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的\"小巨人\"。把市場機制引入農村經濟發展各環節,發揮市場機制推動微觀經濟發展不竭動力源泉的作用

⑵ 如何發展縣域經濟

一、在微觀層面上,應立足於縣域實際,放大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培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首先,要整合利用縣域內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盡管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對稱性,但在資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宏觀方針政策,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工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遊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後勁增強的「三增」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即使欠發達的縣市也能夠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項目,依靠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破過去單純圍繞本地需求謀發展的局限,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分工協作;要始終堅持以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全方位接軌域外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縣域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遊產業,進一步膨脹縣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縣域自我發展能力,在區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最後,要堅持全民創業,興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最大特色。在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政府投資相對乏力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讓民營經濟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堅持縣鄉村齊頭並進、一、二、三產業全面放開,為民營經濟徹底松綁、放行,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民營經濟行列中來。同時,要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繫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膨脹崛起,形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企業航母」優勢。針對當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計劃,引導民營經濟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勇於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不斷增強在復雜考驗中生存發展的綜合實力。
二、在宏觀層面上,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打造強縣引領、中縣角逐、弱縣超越,縣域經濟互動發展、良性競爭的格局
三、在發展機制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協調這一基本要求,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一)以生產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裝備農業、高新農業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產出率和規模效益。縣域之間和縣域內要注重對市場需求和農業發展方向的把握,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養,引進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和適用技術,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力爭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帶、產業區。同時,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依靠近農工業的蓬勃發展,為工業化發展和農民的轉移就業、增加收入開辟更大的空間,為工業反哺農業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二)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一般認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首要的是搞好城鄉一體化的規劃,打破城鄉界限和區域限制,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覆蓋縣域內每一寸土地,科學地引導城鎮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主城區的核心拉動和鄉鎮的主體作用,形成主城區—中心鎮—農村新社區—新村莊梯次分明的規劃體系,加強鄉鎮駐地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獨具特色的示範鄉鎮,形成輻射拉動作用,引導農民逐步向城鎮集中。要堅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互動,以點帶面,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積極探索村並城、村並鎮、村並區、村並企、小村並大村等發展模式,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居住、供排水、通訊、交通、防災、供電等基礎設施,為農村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創造良好條件。
(三)以實現城鄉和諧發展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隨著這幾年黨對「三農」工作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群眾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的良好局面,但城鄉之間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級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切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進一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與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現代化進程
採納哦

⑶ 如何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典型示範作用 繼續堅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體現時代特徵,反映行業特點,彰顯組織特色。一是加強理想信念和職業道德教育。緊密結合實際工作,加強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開展以「文明執法、高效服務、促收履責、廉潔自律」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激勵人,進一步強化幹部的黨性觀念、公僕意識、敬業精神和廉潔品質,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二是加強先進典型的宣傳和引導。積極挖掘和樹立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和發揮典型示範作用,通過編印先進個人和集體事跡匯編和開展各類爭先創優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來教育幹部、引導幹部、激勵幹部,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三是調動基層積極性,鼓勵基層各單位進一步加強組織文化建設,開展特色活動,凝心聚力。 二、拓展選拔任用渠道,探索分類管理機制 認真落實上級要求,進一步完善幹部選拔、培養、考核和使用機制,探索公務員分類管理新思路。一是拓展選拔任用渠道,落實中央和省局要求,進一步優化後備幹部的選拔、培養、考核和使用機制,積極探索領導幹部選拔積分制,進一步推動領導幹部選拔的民主化、科學化進程。二是加強幹部的交流換崗。定期組織不同層面、不同區域幹部交流,加強崗位輪換,進一步消除幹部的崗位疲勞,增強工作的新鮮感。嘗試開展跨系統、跨部門、跨地區的掛職鍛煉,拓展幹部培養的渠道和眼界,增強領導幹部適應不同環境和氛圍的能力。三是探索執法類公務員管理。按照公務員管理及改革的精神和要求,針對幹部的工作特點,建立有效機制,合理設置職位,嚴格考核競聘,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拓展幹部發展空間,調動和發揮廣大幹部投身工作和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性。 三、優化績效管理體系,加強考核結果應用 繼續堅持在幹部管理長期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績效管理工作,不斷創新績效管理的辦法,調優績效考核指標,進一步加強考核結果的應用和引導。一是積極爭取用於考核的激勵資源。向上級部門積極爭取報酬體系中用於幹部考核的部分,以能力和貢獻為標准,建立基於績效的收入分配體系,形成鮮明的工作導向。二是不斷優化績效考核辦法與指標。強化績效反饋,引入處室評價,全面推行績效考核的面談和反饋制度。強化重點工作、創新工作、基礎業務工作的考核權重,實現職能行使類績效、管理運作績效、外部評價類績效、創新發展類績效和年度個性類績效在組織發展戰略下的協調並進。三是加強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和引導。堅持考核的客觀、公正,加強考核結果與薪酬福利、職務晉升、教育培訓和評優評先的銜接,加大考核的獎懲力度,進一步反映價值導向,體現工作差異。 四、創新教育培訓方式,全面提升幹部素質 拓展教育培訓方式,提升教育培訓層次,進一步提升幹部的素質能力。一是分層次開展專題專項培訓。根據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崗位幹部的特點,因人而宜,因崗而宜,合理設計班次、內容和方法,依託內外部教學資源,構建長期穩定的培訓機制。二是廣泛開展職業拓展培訓。以分縣局為單位組織開展與實際工作相聯系的職業拓展培訓,通過新鮮的方式、積極的引導和親身的實踐,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煉團隊,促進廣大幹部樹立共同目標,增進彼此了解,實現協調統一,增強幹部對組織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三是不斷提升教育培訓層次。積極組織開展各類高層次培訓活動,加大高端培訓資源的整合使用,選派業務骨乾和在崗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各類人才攻讀碩士、博士等高層次學歷、學位教育。加強與各地機關的交流,拓展外出學習和調研的層次和規模。 五、建立項目獎勵機制,突出爭先創優導向 圍繞上級考核標准,積極探索項目獎勵機制。在各級各類創建、評比和競賽活動中,用於獎勵取得優異成績的集體和個人,進一步調動幹部爭先創優積極性,提升組織整體形象。進一步擴大基層單位開展幹部有效激勵的空間,積極向屬地政府爭取幹部高層次的培訓交流,進一步調動基層幹部的工作熱情。 六、加強組織文化引導,關注幹部身心健康 深化組織文化建設,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進一步增強幹部凝聚力和歸屬感。一是分類開展幹部文化體育活動。注重培養幹部健康向上的情趣愛好,分類開展參與廣泛、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整合黨、團、工、青、婦組織資源,分層、分類組建各類文體興趣小組,加大經費投入和經費的分層管理使用,進一步豐富幹部的業余文化生活,促進幹部身心健康與組織和諧。二是開展EAP即幹部援助計劃。作為為廣大幹部設置的一項長期的、系統的援助和福利計劃, EAP主要包括幹部壓力管理、心理健康輔導、災難疾病救助、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理財咨詢等內容。通過集中和發揮組織資源,關注和解決幹部工作、生活上的實際問題,降低生活成本,促進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狀態,進一步穩定幹部隊伍。 七、拓展基層激勵空間,落實激勵責任 將帶隊伍的能力和成效作為評價科所長職責履行的重要方面,通過目標責任制考核及科所長考核評價機制調整,落實科所長在幹部管理中的重要責任。有意識的加大科所長培訓力度,提升科所長做幹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識和能力。適當擴大科所長在幹部管理中的考核權、評價權、建議權,使科所長可以在幹部管理中實現更大作為。 八、加強管理監督,嚴格落實規章制度 嚴格執行執法責任制、行風作風管理規定、績效考核管理規定等有關法規規定,通過及時、准確地查處措施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營造積極良好的組織氛圍。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教育,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堅決糾正和制止不良行為和不正之風,從政治上關心幹部,防止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

⑷ 如何促進基層經濟社會發展

如何促進基層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基層黨組織以精準扶貧、推動發展為「第一要務」。各地基層組織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切實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帶領農民致富、加快產業調整方面的領導作用,不斷提高農村自身"造血"功能,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要持之以恆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因此必須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充分發揮資源和主導產業優勢,著力抓好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在特色創優上做文章,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一是抓好傳統烤煙產業。強化質量管控,在增加群眾收入,企業增效、財政增長上取得突破。二是抓好茶葉種植產業。實現農民增收渠道的多元化,要充分利用海拔低、積溫高的有利因素,大力發展優質、綠色、生態茶葉。三是抓好精品果蔬種植。要大力推廣成效好的果蔬產品種植,並向適宜區域不斷擴展,同時合理分布各種精品果蔬種植區域,搞好各種水果的穿插種植,著力打造成為生態果園示範基地。
二要充分利用精準扶貧、同步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精準扶貧、有效脫貧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工作的重點,在具體工作中,必須認真落實精準扶貧工作,要以「六個到村到戶」為載體,善於利用資源、整合資源,以農村危房改造為基礎,改善和保障群眾居住條件,以「四在農家」村莊整治為平台,大力美化村落院庭,提升群居環境。只有把經濟社會發展、小康社會創建工作融會貫通了精準扶貧、同步小康的各項措施,才能使推動社會進步,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三要千方百計依託優勢旅遊資源,著力打造旅遊產業。要利用本地宜居、宜業、宜游的域內山水林田湖,以及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農旅一體化。一是加強旅遊資源的管理和環境的保護,寫好「新、奇、綠、美、爽」的觀光旅遊大文章,把農村建成集會議、研討、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勝地,形成「春賞花、夏垂釣、秋品果、冬休閑」的特色鄉村旅遊新格局。二是依託當地旅遊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成一批公益設施,加大鄉村賓館建設力度,把農村變成留得住客人,記得住鄉愁的故鄉。三是積極拓展生態旅遊,充分利用良好生態,結合觀光農業建設,逐步發展立體農業,真正實現「快進慢出」目標。
四要真正做到「走出去和引進來」。在新時期、新常態下,各級幹部必須迅速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要敢於走出去,多調查、多學習、多實踐、多總結。結合實際情況,找到適合當地經濟、環境、資源、社會協調發展的切合點,同時引進先進管理經驗,管理人才,互相比學趕幫超,把走出去和引進來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經濟社會才能實現大發展,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閱讀全文

與如何立足基層崗位打造經濟強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經濟自由需要多少錢 瀏覽:454
下一站幸福片尾曲叫什麼名字 瀏覽:917
如何提升責任感事業心 瀏覽:342
2099數字愛情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225
幸福樹葉子變藍是怎麼回事 瀏覽:375
愛情的小說名怎麼取 瀏覽:643
如何判斷懷孕健康 瀏覽:615
軍賽客運站到幸福有多少公里 瀏覽:65
聞喜縣事業編公積金交多少 瀏覽:954
被塵封的故事怎麼打龍珠更好 瀏覽:94
正陽縣哪裡有小美女 瀏覽:316
什麼愛不愛情的表情包 瀏覽:853
兔子與蛇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46
怎麼形容愛情初心不變 瀏覽:184
屬蛇男屬兔女婚姻怎麼樣 瀏覽:553
童年經典故事有哪些 瀏覽:81
婚姻靠什麼獲得主動權 瀏覽:962
福建人怎麼誇美女 瀏覽:545
描寫故事大王的作文可以怎麼寫 瀏覽:847
後湖大道哪裡蝦子經濟實惠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