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劃經濟的利與弊
1、計劃經濟的利:
首先,運用這種新的經濟體制有助於在短期內醫治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經濟惡性波動,以順利地渡過經濟困難時期。建國伊始,面對國民黨政府留下的財政枯竭、通貨膨脹的局面,由於國家加強了集中管理,不出一年時間,就基本制止了通貨膨脹,經濟初步獲得穩定。
中財委在1949年關於穩定物價斗爭的總結中曾指出:在市場物價問題上的較量,不但需要統一的指揮,而且要有保證實施這種統一指揮意圖的能力。就是說,要能做到集中使用力量,靈活調度物資,全面指導物價。
薄一波後來在總結這一條歷史經驗時說:「40年來,我們看過來看過去,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又還不富裕的大國里,要長期保持金融物價的基本穩定,經濟的基本穩定,維護中央的權威,保證政治與經濟必要的集中統一是不可缺少的,中央有力量,各個地區都會得到益處」。
其次,在經濟發展水平低,建設資金嚴重短缺,國力有限的條件下,運用這種行政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保證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重點建設上,奠定了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物質基礎。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結束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正是由於國家利用手中的行政力量對重點建設進行集中統一的管理,才建成了以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156項工程為中心的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和一些骨幹企業,
使我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際工業體系的骨架,積累了經驗,培養了幹部,為國家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從而為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計劃經濟的弊:
第一,計劃經濟體制把企業置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企業既不能自主經營,又不能自負盈虧。
企業的生產數量、生產品種、價格以及企業的生產要素供給與生產成果的銷售都處於政府計劃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機構的控制之下,企業如果想自行決定生產和經營,稍稍擺脫一下計劃的安排,稍稍違背一下行政主管機構的意願,就會受到制裁,直到把企業領導人撤職或給予其他處分。
行政權力支撐著整個計劃經濟體制的運轉。因此,一個企業想背離計劃經濟的軌道,是十分困難的。同樣的道理,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居民個人實際上也處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
個人作為勞動者,在什麼工作崗位上就業和擔任什麼工作,都由勞動人事機構按計劃安排好,流動難以如願,抵制這種安排等於自己斷送了繼續工作的機會。
個人作為消費者,也要由計劃部門安排,具體表現為生活必需品是憑票證供應的、住房是由單位提供的、甚至子女的升學就業也無一不同行政主管機構的安排有關。
假定居民個人想離開計劃經濟所安排的居住地點或工作單位,他在生活上將遇到很大的困難。這樣,從居民個人的角度來看,同樣可以認為計劃經濟的運轉得到了行政權力的支撐。
第二,計劃經濟體制是由若干個次一級的體制組成的。例如,計劃的企業體制、計劃的財稅體制、計劃的金融體制、計劃的價格體制、計劃的勞動用工體制與人事體制等等。
它們彼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個次一級的體制依存於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而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又依存於第三個次一級的體制,盤根錯節,難解難分,此存則彼存,此損則彼損。於是,要想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對任何單個的企業或單個的居民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而且,就算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在某種情況下能夠違背計劃經濟體制的規定而使自己的經濟活動有所發展,那也只能被當作偶然的、非常規的事情,而不可能成為經常性的、別人可以效法的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或單個居民都只好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安排採取默認和順從的態度,企業和個人都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同強大的計劃經濟體制相比是太微不足道了,無法掙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
第三,計劃經濟體制有一種被認為是正確無誤、不容懷疑的計劃經濟理論體系作為支柱,這種經濟理論為計劃經濟體制進行辯護,把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說成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唯一選擇,把任何背離計劃經濟體制的經濟行為都說成是修正主義的。
這就是說,通過計劃經濟理論的解釋,選擇計劃經濟體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使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出現了這種或那種問題,但一來這是歷史所註定的選擇,無法更改;
二來如果要離開計劃經濟的軌道,那就是滑到了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了,對社會、對企業、對個人的後果都是十分嚴重的,因為這等於背叛。計劃經濟體制既有行政權力作為支撐,又有計劃經濟理論體系為之進行辯護和論證,要想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由於長時期內計劃經濟理論在意識形態方面占據著統治地位,被確定為正統的經濟理論,任何對計劃經濟提出懷疑,甚至想作出修正的觀點都被打成異端。
由於人們從學校里、從書籍報刊上、從電影電視中所讀到的和看到的都是宣傳計劃經濟的東西,於是人們也就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對各種想擺脫計劃經濟束縛的行為加以譴責、加以抵制。
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如果在擺脫計劃經濟體制方面有些舉動,就會陷於非常孤立的境地,周圍的人鄙視他、嘲笑他、斥責他,使他不得不屈從於輿論的壓力、周圍的人的壓力。
盡管這些壓力往往是無形的,以致於到後來,連最初懷疑過計劃經濟體制的人也會進而懷疑自己可能真的錯了:立場錯了,觀點錯了,於是本來正確而且很有創新意義的改革嘗試,就這樣被扼殺了、消失了。
(1)計劃經濟如何運轉公司擴展閱讀:
計劃經濟的特點:
第一,在集中統一的原則下,強調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的結合。
1949年冬到1950年春,中國政府在提出並實行統一財政經濟工作的方針時,強調了高度的集中統一。這是在當時急需穩定物價,克服財政困難等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客觀要求。
到1950年6月財政經濟狀況初步好轉後,中央肯定了華北局關於「除重工業和規模宏大的輕工業應歸中央直接經營外,其餘國營工業應委託省經營較為有利」的建議。
1951年4月陳雲明確提出,「要分一點權給地方」。並具體提出工業方面中央和地方分管;貿易方面在中央規定的總價格水平上,地方可適當調整;稅收方面,有幾種稅收地方可作調整。
不久,中央即正式決定把「高度集中」的方針轉變為「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方針,首先實行了中央、大區和省市財政三級管理的體制。此後中央多次強調「必須在集中統一的原則下,發揚地方與群眾的積極性。」
1954年3月,中央又決定:「地方國營企業超額利潤可以作為地方工業投資」。根據幾年來的實踐經驗,黨對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作了初步總結。毛澤東指出:「我們的國家這樣大,人口這樣多,情況這樣復雜,有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比只有一個積極性好得多。
我們不能象蘇聯那樣,把什麼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點機動權也沒有」。在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1956年國務院專門召開了全國體制會議,檢查了中央集權過多的現象,具體劃分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職權。
明確規定了地方有一定范圍的計劃、財政、企業、事業、物資、人事的管理權。凡關繫到國民經濟帶全局性、關鍵性的企事業由中央管理,其他企事業盡可能交地方管理;對企事業的管理,實行中央為主地方為輔或地方為主中央為輔的雙重領導的管理方法;
中央管理的主要計劃和財務指標,由國務院統一下達,改變過去由各部門分頭下達的辦法;某些主要計劃和人員的編制名額等,給地方留一定的調整幅度和機動權。
黨的「八大」也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決定。這樣就形成了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特點之一--在集中統一原則下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相結合。
第二,以計劃管理為主,同時重視市場管理。
建國之初,中國政府曾著力對經濟實行完全的計劃管理。然而,客觀上始終存在著商品市場。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規律並沒有完全取代價值規律,也就不可能用產品經濟完全取代商品經濟。
我黨在建立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同時,在實際工作中一直沒有放鬆市場管理,而是努力運用價值規律,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如在幾次穩定市場物價的斗爭中,一方面採取通過國營貿易公司和供銷合作社控制物資和市場價格,由銀行控制貨幣、貸款等行政措施,嚴厲地打擊投機倒把行為。
同時,為保證財政收入和穩定市場,又採取了調整工農業產品稅收政策和公、私營的稅收政策以及發行公債等經濟手段。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社會上出現了糧、棉、油及某些副食品嚴重短缺的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黨又多次採取了依據供求關系調整價格的措施。
如1950年10月提高糧棉比價;1951年8月進行全國物價調整,調高棉紗、棉布價格;1953年10月實行糧、棉統購統銷政策後,1954年再次提高棉糧比價;1956年又調低重工業產品調撥價格等等。
此外,為了活躍農村市場,在農村集鎮上設立了由國家管理的糧食市場,允許農民對完成統購統銷後的多餘產品進行自由買賣,對一般農產品更不加限制。
為了活躍城市市場,以私營工商業公私合營後,仍提倡在商品品種、質量上的競爭,允許夫妻店、手工業者、攤販等長期存在。
1956年4月,中央指出:「小商店的形式,是我國商業中一種特別發達的形式。」並正式決定凡經營日用雜貨、食品雜貨、油鹽醬醋、紙煙等行業的商店,不合並集中;
飲食業小商店大部分不合並組織;「要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商店或小商店在經營上的優良特點」,蔬菜一類的商品應提倡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見面,在價格上允許有一定的靈活性。
第三,在計劃管理上實行多種計劃類型。
建國頭七年的計劃管理,我黨根據實踐經驗,曾劃分了直接計劃、間接計劃和估算性計劃等類型。1953年8月,中央在關於編制計劃的指示中指出:「對於不同的經濟成份有不同的計劃。國營經濟,實行直接計劃,其它經濟成份,實行間接計劃。」
「對中央各部所屬的國營經濟,要求作比較完整的全面的計劃;對地方國營經濟,只要求計劃幾項主要指標」。1955年又進一步提出:「對於直接計劃、間接計劃和估算性計劃,應加以區別,不能一律看待」。
這實際上已有劃分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的思想。據統計,上海1956年按間接計劃完成的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70%左右,這個比例還是相當大的。
第四,比較注重宏觀調控,綜合平衡。
這主要表現為在綜合平衡上比較重視積累與消費,國家、集體與個人,重工業、輕工業與農業,沿海建設與內地建設,漢族與少數民族,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等等。對這些關系的處理,也與蘇聯的模式有較大的不同。
在積累和消費的比例方面,「一五」計劃期間,年平均積累率為24.1%。1956年11月,陳雲在總結這方面的經驗時指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必須兼顧,必須平衡」。
毛澤東強調對國家、集體和個人三個方面的利益也要予以兼顧,指出:「把什麼東西統統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給工廠一點權力,一點機動的餘地,一點利益,恐怕不妥」。
1955年8月,中央規定國營企業超計劃利潤中的40%可留給企業主管部門使用。當時職工和幹部的個人利益主要是通過「按勞付酬」原則領得的工資來實現的。1951年春我黨就確定了統一全國工資制度的步驟。
1953年調整了普通工人、技術工人和技術幹部工資倒掛的現象,推行和改善計件工資制和計時獎勵工資制度。1955年國家幹部的包干制改為貨幣工資制度。1956年召開的全國工資會議,又對工資制度實行了進一步的改革。
在建國頭七年裡,還逐步建立起失業救濟、勞保、公費醫療、大學免費入學等社會福利制度。盡管在對個人收入的分配上實際上存在平均主義的傾向,但使人民群眾從實際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中,體會到新社會的好處。
2.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 什麼是計劃經濟,它和市場經濟有什麼樣的關系
計劃經濟(planned [command] economy●planning economy)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
計劃經濟被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是:社會化大生產把國民經濟各部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客觀上要求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market-oriented economy)是承認並維護私人擁有生產資料和鼓勵自由競爭、通過市場交換中的價格調節供求和資源分配的經濟運行體制
市場經濟體制與計劃經濟體制的關系和區別
計劃經濟作為革命戰爭時期經濟體制的一種延續,在我國建國40多年的歷史里長期起主導作用.這種長期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社會主義國家在革命之初被封鎖,被隔絕,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的誤解——認為計劃經濟體制能夠有效地解決短缺和公平問題。今天,計劃經濟體制已喪失了繼續存在的理由,即將被市場經濟所取代。但在新舊交替之際,弄清兩者的區別,頗具意義,特別是對經濟活動主體的企業而言,尤其如此。
概括起來,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區別,基本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理論指導思想不一樣
市場經濟理論認為,市場本身有力量使供求本身在價格機制的作用下趨向平衡,能夠使資源配置達到優化的水平。但是,由於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不充分和競爭不完全等缺點和其他局限牲,經濟生活也需要政府的調節。關於市場調節和政府調節的關系,有經濟學家稱之為"雙覆蓋理論'。也就是說,市場調節是資源配置的基礎性調節,對經濟運行而言,是第一次覆蓋,政府調節主要是為了解決市場無法調節的經濟現象,政府做市場做不了的事,政府調節可說是對經濟運行的第二次覆蓋。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不同,它採用的是板塊理論。這個理論的主要內容是,政府有支配經濟運行的力量,可以直接操縱資源的配置。只不過政府也不能達到至善至美,因此要在經濟生活中讓出一些地盤,讓市場加以調節。於是整個經濟生活被劃為兩塊,一大塊歸政府,一大塊歸市場,政府起主導作用,市場起拾遺補缺的作用。
理論指導上的這一差別,是市場經濟體制與計劃經濟體制最要的差別;其他的差別大多數都因此而生。
第二,微觀經濟基礎有差別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微觀經濟單位都是企業.但字面上的一致並不能掩蓋它們本質上的差別。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之下,政企不分,不自主經營、不自負盈 {是企業的特點。企業往往成為行政管理部門的附屬物。企業沒有活力,對價格機制的反應甚為淡漠,甚至無任何反應。於是,資源配置不合理的情況普遍存在,經濟運行處於第二種非均衡狀態。
市場經濟體制之下,政企分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將成方企業的特點,企業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有自我約束自我生長的機制。企業的動力,來自對利潤和社會效益的追求:注意價格機制的作用,對信息變化有足夠的敏感性。此種情況之下,資源配置比較合理,經濟運行處於第一種非均衡狀態或者趨向於均衡狀態。
第三,經濟運行方式有差別
計劃經濟體制之下,行政命令和資源配額成為經濟運行的主導方式。生產根據上級命令進行,由此引起的資源需求,按配額供應。此種經濟運行方式,必然是死板和僵化的,它引起的嚴重後果之一,就是短缺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我們知道,社會主義國家是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通過革命而建立起來的,因此短 缺非常嚴重。在計劃經濟體制的作用下,本來就不高的生產力,很容易用於產生無效的供給。這種無效的供給不但不能解決短缺問題,而且會由於資源的浪費而使短缺加劇。
市場經濟體制之下,競爭將取代命令,選擇將取代配額。生產根據市場需求進行,企業處於相互競爭的狀態,供求雙方進行雙向的選擇。所謂雙向選擇,主要是針對生產要素而言。企業挑選職工,職工也挑選企業,人員的流動按價格機制的調整合理地進行。這種流動不僅使效率得到促進,而且也體現了比較真實的 社會公平。
第四,經濟邊界有差別
經濟邊界是指經濟生活活動不能超越的界限。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以計劃配額作為邊界,任何活動不能超越計劃配額的界限。生產有配額,指定生產什麼就必須生產什麼,指定生產多少就要生產多少,不能稍越配額半步。事實上,計劃配額由行政部門制定,長官意志左右一切,交易者、生產者的利益往往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市場經濟的邊界是制度化的法律。任何單位(個人,企業和政府機構)的經濟活動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任何長官意志都不受歡迎。法治的經濟中,政府被有關法律授予管理市場的作用,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對經濟進行再調節,其功能是上文所說的第二次覆蓋。法治經濟的必然結 果,是在政府和企業的關繫上形成『小政府,大市場'的結構。也就是說,"小政府"必須是精乾的;高效率的政府,大市場則指完善的市場和良好的價格機制。
以上所述的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之差別,大部分屬於理論上的東西,在我國尚不成為現實。但這是我國經濟進一步改革的目標。這個目標要求,作為微觀基礎經濟單位的企業,在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要求作為經濟發展主要動力的企業,在經濟體制轉軌成功之後,有能力去適應新體制,促使整個經濟在新經濟體制之下獲得更好的增長與發展。對企業的這兩個要求,就形成了新的企業模式:以效益為目標,參加市場競爭,接受市場選擇。要達成此一模式,則直接導出了一個結論:必須建立起現代企業體制。因此,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可說是新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和實踐要求。
3. 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
提到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前者是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經濟模式,後者是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經濟模式。其實這是有點教條和刻板的認識。很大的緣由之一是二戰後的美蘇陣營對立導致的兩者互相對立,從而在人們中形成二者互不相容的認知。很少有人考慮為什麼資本主義就一定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就一定是計劃經濟,兩者之間一定有必然的聯系嗎。
過往幾十年,ZG和國外的歷史事實也說名了這一點,美國也有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經濟運行,ZG也實行了GGKF引入市場經濟形成公司混合制經濟。這里差一段眾所周知的名詞解釋,所謂市場經濟就是國家不甘於經濟運行發展,完全依靠市場本身「看不見的手」進行調節。計劃經濟是由國家分配資源制定經濟發展方向和目標。
那麼究竟哪種模式更好呢,我們可以從客觀角度和一個假設舉例兩個方面來試著分析一下。
首先客觀來說,任何一種模式都會有他的優缺點,有他的適用條件。市場經濟在解決資源分配方面更加快速高效,相比之下計劃經濟就存在之後和臃脹,尤其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市場復雜程度較高的情況下。但是市場是趨利的,對於短期內(或者說在相當長的一個時間段)看不到回報,但是對國家長遠發展有利的項目,單純依靠自有市場有時很難完成。比如說規模龐大的基建,是一個耗費巨大,短期內無利可圖的項目。這種情況下國家統一標准去做這些事更加高效且成本低,此外,在國家遭受破壞或者基礎較差想要快速實現工業化,計劃經濟也是比較高效的模式。也就是在目標明確且正確的前提下,計劃經濟能夠高效的達成目標。
計劃經濟說白了就是蘇聯經濟模式,蘇聯創建這種模式一是沙俄農奴制的歷史傳統可以順理成章的建立集體農庄,在其歷史傳統下更容易被人民接受,二就是集中資源快速工業化的需求。
那麼,ZG初期為什麼要實行計劃經濟呢,其一也是建國初期想要快速實現工業化;其二是當時ZG是跟著蘇聯老大哥的,很多援助來自於蘇聯,只能按照他們的模式進行,否則那些「計劃經濟」式的援助無法運行;其三是意識形態對立西方對ZG經濟的封鎖,所以只能選擇計劃經濟。這里要說明下,ZG經濟目前是公司混合制,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計劃經濟的活力就會更不上,尤其是復雜龐大的社會民生經濟。所以GGKF引入市場經濟,那麼,完全依靠市場經濟大型基建工程很難完成。所以,在基建等公共工程領域依靠國家計劃模式完成,其他領域靠市場經濟力量完成。這就相當於國家依靠統一的計劃模式,完成基建等工程從而優化營商和民生環境,打造適宜的市場經濟框架,吸引更多的市場經濟參與者。公司混合制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計劃性的搭建市場經濟的框架,讓市場在其框架中運行。從管仲開始就有了最早的國有經濟,到漢朝的鹽鐵均輸均有公司混合的影子。所以公私混合制是有較悠久的歷史傳統的。這也是目前ZG發展較快的原因。
其次,第二種假設分析,是在一篇微信文章看到的舉例,很多內容和第一種分析解釋相似,但是更加形象直觀的對比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
所謂計劃經濟是由明確的目標的,所有的「計劃」都是圍繞目標展開,是為了實現目標服務的。而市場經濟從宏觀來說是沒有明確目標的,他靠的是其中的個人或企業的趨利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微觀上每個人或企業的進步或小目標實現,從而帶動社會或國家向前發展。簡單的說市場經濟是微觀有序,宏觀無序的,計劃經濟則相反。
了解了以上前提,我們來看下面這張圖,可以把經濟發展比作登山。
如果你在A點,自由選擇你放眼四顧你的奮斗目標是B,到了B之後你能看到的下一個目標是C,再之後分別是D、E、F。這就是市場經濟的視角。如果有一個偉大的國家領導人或是經濟決策者,能夠把控宏觀大局,從宏觀上看出最終目標是F,那麼就可以計劃處一條路線直通F,就能夠快速到達F,這就是計劃經濟。在這種情況下,計劃經濟是優於市場經濟的,然而別忘了他的前提是有一個極其偉大的國家領導人或是經濟決策者能夠精準把握F點的存在位置和路線。這就是在經濟發展初期,經濟規模較小的時候計劃經濟能夠取得快速進步的原因,然而在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和復雜程度後,很難有人能夠精準的把控「F點」。
4. 計劃經濟下政府是怎麼計劃的根據什麼確定生產額呢計劃經濟有什麼優點嗎
計劃經濟,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一種經濟體制,而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財團事先進行計劃。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政府的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的特徵是生產資料歸政府所有,經濟的管理實際上像一個單一的大公司。在這種體制下,用計劃來解決資源配置和利用問題,產品的數量、品種、價格、消費和投資的比例、投資方向、就業及工資水平、經濟增長速度等等均由中央當局的指令性計劃來決定。
計劃經濟體制的最大優點1、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2、不象市場經濟那樣嚴重消耗自然資源的,是一種環保經濟。 3、貧富差距不象市場經濟那樣嚴重,身份等級差別也較小
計劃經濟的長處在於:第一,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重點建設。第二,對經濟進行預測和規劃,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在宏觀上優化資源配置,對國民經濟重大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第三,能夠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兼顧效率與公平,保證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雖然計劃經濟尚未摸索出形成價格的最佳機制,但隨著計算機技術(如MIS,ERP,網路投票)等的發展,計劃經濟很可能得以成功運行,迄今人類在這方面的實踐不僅不足以否定其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相反為其更好的發展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計劃經濟是指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根據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和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要求,由國家按照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的統一計劃來管理國民經濟的社會經濟制度。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徵。實行計劃經濟,必須從國民經濟實際情況和自然資源特點出發,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有計劃地安排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發展比例關系,合理地分布生產力,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搞好生產與需要之間的平衡,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以滿足國家建設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國從1990年初期開始,就逐步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