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十年代至今我國經濟發展狀況怎麼樣
經過七八十年代的飛速發展,到九十年代初期國民經濟總量的基數已經比較大了,發展速度也保持了一個較高水平,經濟的飛速增長往往帶來高的通貨膨脹,利率也不斷增加,所以在93年左右我國採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
之後稍微放寬,又帶來高速增長,98年又緊縮,進入21世紀一直是平穩的增長。你可以搜一下我國GDP統計表、利率統計表對照分析
2. 1990年中國經濟是什麼樣子,對當時百姓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1990年前後,正是中國社會的轉型期,雙軌制尚存,生產力落後,商品處於「供不應求」階段,加上急於改善全國基礎設施落後的現狀,加大了固定資產投資力度,銀行大量增發貨幣,導致了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有搶購風,但普通居民尚能維持正常相對清貧的生活,只是想買大家電的願望難以實現。在國際上出現東歐政治動盪、蘇聯解體的風波,首都又有鬧事,人們開始警惕國內的不安定因素,希望國家穩定,才能逐步繁榮。
對中國有利:
1、國民經濟的整體實力經歷了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歷史性轉變。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和影
2、人民的生活已經實現了從貧困到總體福祉的歷史性跨越,並且正在朝著總體福祉的目標前進。
3、經濟結構從低水平向高水平、從不平衡向相對平衡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經濟發展的協調性顯著增
4、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由弱到強,跨越式發展,支撐經濟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對國家不利:
1、能源消耗嚴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實行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 。傳統的煤炭資源開發模式不僅浪費資源,而且造成環境污染,降低企業經濟效益,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巨大損失)。
2、對國民經濟宏觀調控能力和法律法規的挑戰。(二)城市化進程中亂佔耕地現象嚴重,造成城市土地佔用過度擴張而造成的農田破壞和佔用;城市化、重建和拆遷過程中政府控制不力,導致許多城市發生違法建設,獲得國家補償極為普遍。
3、各種收入差距仍在擴大(社會矛盾正在加劇)。
4、中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依然突出(表現為農業基礎薄弱、製造業規模大而薄弱、服務業發展滯後)。主要由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驅動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沒有根本變化)。
3. 我國過去的經濟體制是什麼,現在的經濟體制是什麼
過去是計劃經濟體制,現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以市場競爭為基礎,以社會主義為導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形式,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堅持國家宏觀調控,以市場經濟求效率,以社會主義保公平。
拓展資料:
我國從1949年至1978年是計劃經濟體制;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家庭聯產承包。1985年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全國展開,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轉變為以間接管理為主、宏觀調控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下具體介紹我國現在的經濟體制。
中國的國家經濟體制:
中國的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國家經濟體制。
1、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在分配製度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
3、在宏觀調控上,把人民的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中國無法做到市場決定價格,尤其是人力資源價格、資本要素等商品價格,完全是官方的官階標准。比如人力資源工資、銀行的利率、股票發行價格、交通價格、大學的學費、水費、電費、煤氣費、電話費都是官商單方面壟斷價格,與市場無關。市場經濟要求公平交易、自由競爭,實行統一的規則,沒有法治是不可想像的,而中國是依法治國的國家。
4. 中國實行市場經濟之前是什麼經濟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幾千年中國都是封建社會,那麼其社會經濟形式是自給自足的封建小農經濟。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特別是在1956年完成了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後便實行了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簡單可理解為社會經濟運行由國家把控,按計劃生產,按計劃供給。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中國開始了市場經濟的新時代,市場經濟可理解為根據市場自由交易、貿易。
計劃經濟定義:計劃經濟,又稱統治經濟或指令型經濟,是一種經濟體制,在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消費等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進行計劃。
「指令型經濟」通常和計劃經濟用法相同,但是詳加區分的話,指令型經濟是指生產工具公有的經濟體制,所以指令型經濟必定是計劃經濟,但計劃經濟卻不必然為指令型經濟。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的基本特徵: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經濟民主制度,計劃經濟的特徵是生產資料歸全體勞動人民所有,經濟的管理實際上即是一個民主管理的超級公司。
在這種體制下,全體人民通過民主集中,用經濟和社會計劃來解決資源配置和利用問題以及實現全民所有,具體表現即為全民就業,全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等,以此體現勞動人民是社會的主人。
計劃經濟是勞動人民實現經濟民主的載體,計劃經濟的控制范圍擴展到哪裡,勞動人民的經濟民主權力就擴展到哪裡。計劃經濟的經濟特徵即高度的計劃指令性,產品的數量、品種、價格、消費和投資的比例、投資方向、就業及工資水平、經濟增長速度等等均由中央當局的指令性計劃來決定,這與跨國公司的管理無異。
計劃經濟是共產主義的經濟體系,它的建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保證。只有實現計劃經濟這一科學體系,社會經濟才能消除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產生的弊端,才能達到社會經濟高速、平穩和健康的發展。
歷史上的計劃經濟運行產生的弊端,僅僅是蘇維埃的民主制度的形式有了官僚專制的內容,如同一切民主共和名義下都可能出現專制獨裁一樣,不代表民主共和不好,這不代表計劃經濟不是套經濟民主制度。
5. 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經濟
改革開放以前,實行的是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經濟部門佔90%以上,公私合營企業除外。資本家得到的是固定利息,而居民的儲蓄存款幾乎沒有利息。對外,工礦企業實行八級工資制度。農村地區根據工作情況獲得工作積分,而收入差距不是大、「鐵飯碗」、「大鍋飯」現象普遍存在。國民經濟的另一個重要部門是農業,因為人民人口膨脹,土地資源短缺,以糧食為關鍵環節農業政策,導致農業勞動的邊際生產力更少。以凈產值計算的農業勞動生產率,1978年僅為1957年的94.8%,年均下降。下降了0.2%。由於增長效率低,到1978年,一切社會中每個就業人口所產生的國民生產總值632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0%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34%。改革開放前生活條件惡化。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數居住面積只有36平方米,低於1952年的4.5%。五個平方米。農村居民平均使用人均建築面積。1978年,它的面積為1017平方米,比1957年還少13平方米。在生活和服務條件方面,每萬人擁有零售商工業、餐飲和服務網點及其雇員1957年到1978年,分別有4181人和11717人。減少到13.04 6314人。這給了居民生活帶來巨大的不便。拓展資料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集中在蘇聯援助的156個項目上。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工業門類齊全,涵蓋了國民經濟的所有主要領域,包括電站、煤礦、煉油廠等項目;還有鞍鋼、武鋼、包鋼、撫順鋁廠、東北輕合金廠、北滿鋼廠(特鋼)、楊家章子鉬礦、吉林石化等原材料項目。擁有西安飛機製造廠、重型機械廠一廠、汽車製造廠一廠、拖拉機製造廠一廠、哈爾濱三電廠、哈爾濱軸承廠、沈陽機床製造廠、葫蘆島船廠、大連船廠、蘭州石化機械廠、包頭一機(生產罐)、武漢重型機械廠、四川長虹、紅光電子管廠等。輕紡項目包括保定化纖廠、佳木斯造紙廠等。這些企業後來成為行業的骨幹企業,為全國輸送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後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技術進步,這些企業也經歷了不斷的技術改造。其中很多仍然是行業骨幹企業,當然也有一些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被淘汰了。應該說,當時蘇聯的156項援助也是當時蘇聯技術條件下最先進的,應該承認蘇聯在這個階段對中國的援助是真誠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立,使中國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第一個五年計劃非常成功。1957年,反「右」運動開始,國家工作的重心發生了變化。
6. 鴉片戰爭前中國的經濟怎麼樣
1 鴉片戰爭前 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
公元1793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正值康乾盛世的末期。此時,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第一位,人口佔世界1/3,對外貿易長期出超。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小事。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攜訪華團以祝壽為名請求擴大通商。英人不懂中華禮儀,讓年邁的乾隆帝深感不爽。但念其為遠邦蠻夷,不便計較,御筆一批:「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斤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得日用有資,並沾余潤。」馬戛爾尼悻悻而歸。
18世紀初,海外貿易雖因政治原因屢受封禁,但中國的絲織品、茶葉、瓷器等行銷於世界各地,擁有全球性市場。大量出超使每年都有巨量白銀流入國內。據說當時對日本的貿易,「大抵內地價一,至倭可得五;及回貨,則又以一得二」。對南洋貿易「利可十倍」。英國東印度公司每年平均從中國購買茶葉值銀400萬兩。而運到中國來銷售的商品總值,尚不足以抵消從中國運出的茶葉一項。
而中國數千年來發展到至臻完善的小農經濟,具有高度自給自足的特點,西方產品在中國幾乎找不到市場。百餘年後曾主持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在其《中國見聞錄》中寫道:「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大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物——棉、絲和皮毛。他們無需從別處購買一文錢的東西。」也無怪乎乾隆自詡「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了。
但1793年的這一天前,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孕育的全球工業浪潮和殖民貿易,在隨後數十年間不斷地拍打清帝國圍牆,100年後,它只剩下殘垣斷壁了。
從18世紀60年代起,英國又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迅速脫離傳統的發展路線而突然加速前進。1764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手搖紡織機,即著名的「珍妮機」。1769年瓦特發明了單動式蒸汽機,1785年英國的棉紡工廠開始用蒸汽作動力。
正是這些「奇技淫巧」使英國工業尤其是紡織業效率得到數十倍的提高,英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態勢噴薄而出。「英國製造」的產品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擴展市場,攻城略地。
佔世界1/3人口的中國不能不讓英國資本家們垂涎。但中國自給自足的特性和對海外貿易的禁令,使英國的產品徘徊在國門之外。馬戛爾尼訪華團正是在這種情形下,試圖通過外交途徑打開中國市場。但是,此路不通。
此時,西屬美洲白銀產量下降,而殖民擴張費用緊缺,英國停止把白銀運往廣州。轉機出現於鴉片貿易的發現。
其實,最先將鴉片作為商品輸入中國的是葡萄牙人。葡人以澳門為基地,將印度麻窪產的鴉片運入廣州,在1767年以前,每年輸入中國約200箱,尚不成規模。
英國向中國出售鴉片,起因於英屬東印度公司廣州財庫日益支拙,要求印度政府給予財政支援。其具體作法是:英屬印度政府將鴉片批發給有鴉片特許經營權的散商,這些散商在廣州出售鴉片後將收入納入公司的廣州財庫,廣州財庫支付散商倫敦匯票,後者可於英國將匯票兌換成現金。此招果然奏效,東印度公司趁勢擴大生意,專門成立鴉片事務局,壟斷印度鴉片生產和對華出口。
據統計,1800-1838年,輸入中國的鴉片達422676箱,每箱平均價約750銀元。18世紀最後十年共有20000箱鴉片輸入中國。因此,從1790-1838年,輸入中國的鴉片價值23904萬兩。
對華鴉片輸出使英國平衡了50多年以來持續的對華貿易逆差,再也無需運送白銀到中國。相反的還有大量盈餘可換成白銀運出中國。
大量進口鴉片毀我國民身心不說,巨額白銀流出造成銀貴錢賤,引起嚴重的通貨緊缺,導致清政府財政危機,經濟長期失衡,國力式微。
鴉片對中國的危害深為朝廷有識之士所悉,待1839年林則徐大人赴廣州禁煙,英人自然不甘財路被斷,不惜訴諸武力,是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緣起。怎奈軟弱的清政府在一系列的軍事沖突中接連吃敗,被迫簽訂了50多個對外商務的不平等條例,英國取得了打開中國國門的一切條件。
國門洞開,新的一輪商潮隨堅船利炮滾滾而來,深入中國的內陸。1887年洋貨進口突破一億海關兩。到1894年,七年間已經迅速上升到1.62億海關兩。中國貿易巨額入超已勢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