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單位時間生產的使用價值量。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 分別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解釋
1.價值量:商品價值的大小
價值總量:一定時期內生產商品的數量與單位商品價值量的乘積
使用價值量:某種使用價值滿足人們的需要的程度
2.價值總量:一定時期內生產商品的數量與單位商品價值量的乘積
單位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定時期內生產商品的數量增大;價值總量隨之增大
個別勞動時間越大,一定時期內生產商品的數量變小;價值總量隨之變小
3「使用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個別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應為成正比。因為生產商品的數量與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1)經濟學單位勞動時間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理解商品二重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什麼是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什麼價值?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類腦力和體力的耗費。
為什麼要理解使用價值和價值?
因為勞動生產率和商品價值量與這個兩個概念息息相關。
其一,勞動生產率指勞動者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
勞動生產率有兩個測量方法:①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來測量,②用單位產品中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測量。
其二,馬克思指出,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而勞動量則按照勞動時間來計量。
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量→價值量。
理解勞動生產率和商品價值量的關鍵點就在於他倆相交的一個概念「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理解了上面的基礎概念後,就要明白下面的這個大前提。
二、明確單位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量不變
首先我們先來理解一下這句話,根據上面的一個小結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量→價值量」,我們可以推出「單位勞動時間內人們的勞動量不變」,也就是「單位勞動時間內,人們不管製造了多少使用價值,所創造的價值(人類耗費的腦力和體力)是不變的」。(敲黑板,重點!)
換成人話來說,就是1小時(單位勞動時間)內,不管生產了多少雙鞋(使用價值),工人所耗費的體力和腦力(價值)是不變。
現在再回到勞動生產率的概念,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生產者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就是工人生產鞋的能力呀)。
兩個測量標准(①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來測量,②用單位產品中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測量)還是用做鞋這個案例來解釋:
第一個月:工人用1小時生產了10雙鞋,平均每雙鞋6分鍾。
第二個月:工人用1小時生產了30雙鞋,平均每雙鞋2分鍾。
從第一個月到第二個月,在相同的時間內,生產的鞋子數量增加了,平均每雙鞋生產的時間降低了,也就是說工人的生產效率提升了。
翻譯成經濟學語言,不就是:
單位勞動時間不變,生產的產品數量增加,勞動生產率增加。
單位勞動時間不變,單位產品耗費的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勞動生產率增加。
即:
勞動生產率 ↑,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 ↑ ,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
由此得出,商品價值量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