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8年北方地區經濟總量佔全國的比重為多少
2018年北方地區經濟總量佔全國的比重為:2018年,北方地區經濟總量佔全國的比重為38.5%,比2012年下降4.3個百分點,而南方佔比超過6成。
2018年,面對國內外嚴峻復雜的環境,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GDP增長6.6%,經濟總量躍上90萬億新台階。從區域經濟發展來看,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台)的經濟增速超過或與全國增速持平。與往年相比,2018全國區域、省域經濟增長呈現一些新特點。
中部崛起所涉及的6省市(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2018年都有相對較好的表現。與2017年相比,雖然增速都有所下降,但都超過全國平均增速。江西是中部六省中增速最快的省份達到8.7%,安徽為8.0%,湖南和湖北同為7.8%,河南為7.6%,山西6.7%。
❷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大省份,誰的發展潛力更大呢
當然是湖北了。無論從發展速度還是經濟質量來看,在中西部而言都是湖北發展得最快最好。說明其省內主導產業、經濟結構和市場活躍程度相比鄰省更顯優勢,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那麼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大概率仍會保持這種優勢。
首先從經濟層面來看: 湖北是這幾個省份中,總量和人均雙雙最高的省份。2019年湖北經濟總量全國第7,人均GDP全國第8(除了三個直轄市,也就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比湖北高)。而其它幾個省份與之相比,差距懸殊。這種經濟質量上的差距遠比總量的追趕更困難,遑論相差2萬元的人均GDP。
從發展速度來看: 你在發展的同時,別人也在發展,而且速度比你更快。從最近10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湖北在全國的位次上升4位,湖南上升1位,安徽上升3位,江西上升3位。
一個地區的發展潛力,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主導產業上面來。哪個地方的主導產業更具優勢,高新技術為主的行業,企業更多,那麼發展相對更快和更具優勢。湖北省擁有全國僅次於北京中關村、深圳南山 科技 園和上海張江的東湖高新區。其省內的科教文衛實力也最具優勢,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打造以高新技術為主的產業。
安徽的科教和產業優勢僅次於湖北,包括全國最大的家電產業和平板顯示產業。湖南則是以智能機械和 汽車 零配件為主。至於江西則明顯要落後三省,從科教文衛和產業層面全線滯後。
從交通優勢來看: 湖北處於華中腹地,南來北往,東上西下,九省通衢以及扼守長江要道。這種交通優勢也不是安徽、湖南和江西擁有的。從航空客流量、港口吞吐量(全國內河第四)、鐵路運能均是四省第一。
從 社會 發展程度來看: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城市化建設水平分別為:61、57.2、55.8、57.4,仍是湖北最高。其省內第二大城市襄陽4800多億的GDP高出鄰省第二城一大截。從城市基礎擴張和基礎設施建設來看,也屬湖北最高。包括建成區面積、地鐵通車里程,城市各方面建設用地情況,以及發展工業所預留的土地,湖北一省頂倆省。
從目前的各種產業優勢、四省發展現狀,以及所擁有的優勢來看,湖北在未來的一段時期顯然更有發展的潛力。另外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武漢顯然也更受國家的重視,也更易獲得來自國家的重大投資和政策支持,這也是鄰省所不能比的。
安徽的可能性最高。
①從地理上看,安徽與江蘇、浙江兩個經濟很發達的省相鄰,與魔都上海也不遠,上海、南京、無錫、蘇州、杭州、寧波等發達城市都有一些企業因各種原因調配搬遷到安徽。
②從交通上看,因為地理已近江浙滬,而安徽的交通也發展得很快,路網較宻,布局較完善,人員往來、原料產品運輸便捷,像徽州(現黃山市)這樣出行曾極不便利的山區城市,都已形成比肩江浙同等城市的交通網。
③從人口上看,安徽向來是江浙滬用工的重要來源省份,對江浙滬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如果家鄉有足夠的、符合心理預期收入的用人單位,會有足夠的工人就近上班。
④從本土基礎上看,安徽在很多行業有其優勢或已有不錯的基礎,如高 科技 產業、 汽車 行業、家電製造、建築材料、礦物金屬、旅遊資源……等等,都正在內外力的作用下快速發展中。
所以,安徽會是這四省最具發展潛力的省份。
江西的工業結構還是中部最優的,航空業中部第一、 汽車 與新能源 汽車 前二左右、LED全國第一、中醫葯與現代醫葯中部第一、vR第一、大數據業有上饒與宜春已集結可能超過貴州全國第一了,電子信息業全國排第八位左右中部第二位,物聯網中部前排,手機出產量全國前排中部前二,陶瓷全國前三中部笫一,服裝業中部前二,傢具業中部第一,礦業中部第一,江西欠缺高校,但贛商不論高 科技 企業還是傳統商業都是中部第一全國前三,高 科技 企業家己超過浙江與福建全國最多,這會為江西的發展帶來動力
看地理位置
4省均屬我國中部地區,而湖北又處於中部的中部,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為國家中心城市。
在中部地方與鄭州形成雙子 星座 。
看4省經濟總量排除2020年這一特殊年份,排名是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看人均GDP湖北>安徽>湖南>江西。
看發展潛力這一方面取決於國家戰略,另一方面又取決於當地的人才當量,看4省大學綜合競爭力排行: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而且湖北的優勢在此項比較優勢更加明顯。
總之,雖然湖北因疫情在2020年第一季度各方面受到極大沖擊,但未傷筋動骨,受的只是皮外傷,待休 養生 息一段時間,依舊是中部崛起的領頭者。
我是山東人,看好湖北,為湖北加油!!
湖南,因為我是湖南人。我肯定毫無理由的支持我家鄉,現在互聯網人才出自湖南的並且數得上名號的佔半壁江山吧!
選湖南!理由:
一是有卓異的湖湘文化。
二是有優秀的三湘兒女。
三是有天賦的地理條件。
四是有獨特的自然風光。
五是有深厚的 歷史 積淀。
六是有便利的交通運輸。
七是有豐富的物產礦藏。
八是有成熟的產業基礎。
九是有雄厚的科教實力。
十是有強烈的創新精神。
感覺安徽,江蘇帶動安徽經濟,合肥帶動安徽科研。
個人見解,請參考。
從他的一個排名都可以看出,現在湖北是發展得比較好的,特別是武漢是個大城市,至於安徽和江西吧,這兩個稍微是比較落後一點,江西本來是個農業大省。安徽和江西我都呆過。安徽是待在巢湖那邊,相對發展的話,比江西稍微要好一點啊,那是跟湖南跟湖北比的話,那肯定比不上。江西的話我是待在南昌,南昌是一個革命根據地,發展的話相對落後。安徽和江西後期你再怎麼發展也趕不上湖北跟湖南。湖北的話不是特別清楚,現在的一個成績的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最後說說湖南吧。我本來就是湖南人。湖南的一個發展是看在眼裡的。本來湖南長沙為了趕武漢,就實現了一個長株潭一體化,長沙的一個發展現在是突飛猛進,長沙要開8條地鐵線,目前已經開通3條,中國第2個有懸浮列車的城市長沙,磁懸浮列車還要開至瀏陽和韶山。經常帶動 旅遊 的一個發展。韶山是毛澤東故居嘛,是 旅遊 勝地,目前長株潭也開通了城市輕軌。三個城市形成半小時經濟圈。所以說長沙在不久後將會超過武漢,所以也說明湖南在四省當中發展潛力是最大的。
我覺得到達2050年,排名會是這樣: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時間越長,一個地區的發展跟國家政策越沒關系,而跟地區人口關系越大。 歷史 上江西從唐朝開始就是中國的文化中心,經濟重點區域之一,這個地位直到清朝才結束,而清朝結束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地理因素,而是因為江西主流文人放棄了參加科舉,喪失了主動權。江西人才是這四省里最優秀的,雖然現在外流的比較厲害,不過這個局面到2030年左右就會逆轉。最後,江西會憑借高 科技 產業和文化產業重新回到中國前五位的經濟文化 科技 強省。
個人感覺湖北發展最好,自古到今湖北都是好地方,交通發達,各大高校聚集,所以優勢非常大!
❸ 湖北省在中國算強省嗎
湖北省在中國算強省,2021年經濟總量排在全國第8位。
2021年,湖南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8萬億元,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5.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幾年,湖南的經濟總量已經坐穩了我國省份前十位。不過在其他各類經濟指標中,湖南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相對而言,湖南地處我國中部地區,整體的發展還算較為均衡。
湖北省,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東西長約740千米,南北寬約470千米,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94%。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❹ 武漢歷年gdp占湖北比重
26.8%,21.5%,23.4%。
在1980年時候,武漢經濟佔比湖北為26.8%的比例,到1990年的時候,武漢經濟總量177億,佔比湖北經濟比例跌到最低為21.5%,從2005年開始,武漢佔比湖北人口的比例從15%上升到2021年的23.4%。
武漢以11912.61億元的GDP總量,佔全省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宜昌、襄陽分別以3709.36億元和3694.51億元,緊隨其後。
❺ 武漢經濟占湖北比例
35.4%。根據湖北經濟官網顯示武漢經濟總量佔比湖北比例達到了35.1%,經濟總量有18866億,湖北頭部的一主兩副武漢+襄陽+宜昌的經濟佔比整個湖北的56%。所以鄭州和洛陽佔比河南的經濟比例還應該大幅度提升。
❻ 湖北經濟怎麼樣
2017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為827122億人民幣,其中國內31個省級行政單位的GDP如下,湖北省2017年經濟總量為36522.95億元,在國內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中位居第七,約佔全國的4.4%。
湖北省的經濟總量與廣東、江蘇、山東這些省份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經濟總量僅次於河南,位居第二。而且2017年湖北省的人均GDP約6.18萬人民幣,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所以筆者認為,湖北算得上是一個區域性經濟大省。
要說我國的經濟大省,非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莫屬。這三個省份都是我國的沿海經濟大省,經濟發達,而且它們的經濟總量已經多年位居國內前三甲。其中2017年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的GDP分別為89879億元、85900億元和72678億元。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在6 7萬億人民幣的省份仍然空白,而我國經濟總量第四大省份——浙江,其GDP在2017年也僅首次突破5萬億大關。所以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的經濟規模都大幅領先國內的其它省份。
以美元計算,廣東、江蘇、山東三個省份的經濟總量都超過1萬億美元,放眼全球,這三個省份的經濟實力都不弱,目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只有16個,所以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
當然,以美元匯率計算,湖北省的經濟實力也不弱,2017年湖北省GDP摺合成美元為5409億美元,放眼全球,其經濟總量與世界第23大經濟體瑞典相當,由此可見,湖北省的經濟實力不俗。
湖北當然是經濟大省,湖北更是中國少有的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這點還是中西部唯一!要知道 一個內陸的還有六千萬人口的大省要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常不容易!
湖北省不僅經濟體量龐大,而且經濟質量也非常不錯,技術含量高,效益高,競爭力強。中國的現代製造業,現代流通業,還有現代物流業,現代農業,湖北省都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先進製造業,第二產業,這是湖北最有特色和競爭力的產業,湖北的鋼鐵, 汽車 ,光學,通信,水電,無論產業規模還是技術含量都是全球第一!還有湖北的石化,成套裝備,軌道交通,建材,建築業,造船,水電裝備,等產業都非常發達,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武漢是內陸唯一工業立省,而且不藉助粗放的資源採掘行業而取得重大產業規模質量的省。這點,和廣東省和內蒙古相比,優勢尤為明顯。內蒙古除了資源產業,基本沒有拿得出手的產業。而廣東,除了輕工業消費工業,服裝,皮鞋皮具,玩具等,也是乏善可陳。
現代交通,湖北也有先天的優勢。武漢,十二省通衢!湖北是內陸少有的萬噸巨輪直達,高鐵鐵路海運民航完美匯聚的城市,武漢是世界少有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國的內陸物流,高度依賴湖北。
現代流通業,湖北也是處於中國領先的位置!貨到漢口活。漢正街,中華第一街,中國商品批發流通看武漢的臉色。因為武漢交通方便,物流發達,腹地廣袤,內陸省份無不都以武漢作為他們的商品流通中心,就算沿海省份,也必須以武漢為平台,推廣他們的商品。
現代農業,這個更不用說。湖北的自然條件,水熱條件,特別適合發展現代規模化農業。南北作物,都可以在湖北得以大規模種植。無論水稻,大豆,棉花,瓜果,林木,湖北的產量都非常高。
總的來說,湖北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省份,而且發展均衡,行業門類齊全,相對沒有短板的省份。
湖北作為發達省份的基礎,無疑從古代就已經奠定,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也使得在湖北建立起中國的第一批現代工業,培養了第一批的產業工人。
湖北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位於中國中部地區。 這個省的名字的意思是「湖北」,指的是它在洞庭湖以北的位置。省會武漢是中國中部的主要交通幹道和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
湖北通常被稱為「魚米之鄉」。湖北重要農產品包括棉花,大米,小麥和茶葉,而工業包括 汽車 ,冶金,機械,發電,紡織,食品和高 科技 商品。
在湖北可以發現的大量礦產資源包括硼砂,紅石礦,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鐵,磷,銅,石膏,金紅石,岩鹽,金汞合金,錳和釩。 全省煤炭可采儲量為5.48億噸,與其他中國省份相比,幅度不大。 湖北因其綠松石和綠色faustite的礦山而聞名。
鄂西三峽大壩建成後將提供充足的水電,預計年發電量84,700吉瓦時。現有的水電站包括葛洲壩,丹江口,隔河岩,漢江,杜河,黃龍潭,白蓮河,瀘水,涪水等。
湖北荊州城南經濟開發區於1992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三大產業包括紡織,石油和化學加工,合計產量占總產量的90%。 該區還擁有發達的交通網路 - 距機場6公里,距火車站4公里。
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 電子,電信,裝備製造是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ELHTZ)的核心產業,同時也鼓勵軟體外包和電子產品。 ELHTZ是中國最大的光電產品生產中心,主要廠商有長飛光纖(中國最大的光纖光纜製造商),烽火通信和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光通信領域最大的研究機構 在中國)。 武漢ELHTZ代表著中國激光行業的發展中心,HUST Technologies和楚天激光等關鍵廠商位於該地區。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3年注冊成立的國家級工業區。它的規模約為10-25平方公里,並計劃擴大到25-50平方公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鼓勵的產業包括 汽車 生產/裝配,生物技術/制葯,化學品生產和加工,食品/飲料加工,重工業和電信設備。
武漢出口加工區成立於2000年,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第一個0.7平方公里的地區已經啟動。
武漢光谷(光谷)軟體園位於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武漢光谷軟體園由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大連軟體園有限公司共同開發[18]規劃面積0.67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距離316國道8.5公里,距武漢天河機場46.7公里。
再全國34省市區中來說,湖北經濟屬於中等偏強的省份。為什麼這樣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規模
2017年湖北省GDP36523億元,佔全國比重約為4.2%。排名全國34省市區第8位,大陸地區第7位。湖北這個經濟規模在全國省份中來說開可以,尤其是明顯大於西部省份。但相較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幾個經濟大省來說,還是有不小差距的。比如,2017年湖北GDP僅相當於浙江省的70%、江蘇省的43%、廣東省的40%。在我國的經濟版圖中,只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浙四個省份才稱的上經濟大省,河南、四川、湖北都不算是。
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湖北也是排在中等位置。2015年,湖北人均GDP5.2萬元,排名大陸13位,但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左右。
500強企業
500強是目前衡量一省企業強弱,乃至產業強弱的重要指標。在2017年中國500強企業榜單中,湖北省有11家企業入圍。11家,這個數量不算多,但也不會少,排在全國第12位。這個排名低於其GDP在全國的排位。11家入圍企業的營業收入11149億元,佔全國500強總營收的1.74%,明顯低於其4.2%的GDP比重。這說明,湖北的企業、產業發展和他在全國的經濟地位不匹配。
百強縣
百強縣是衡量縣域經濟發展的指標。縣域經濟、民營企業發展較好的地方,一般百強縣的數量就多,比如江蘇、浙江、山東。根據2018縣域經濟100強榜單,有4個縣市來自湖北。他們分別是,第80位宜都市、第84位的大冶市、第85位的仙桃市以及第95的潛江市。
4個縣市入圍,還算不錯。臨近的湖南也是4家。但湖南入圍的縣市排名較前,長沙縣排名第7位,排名中西部第1;瀏陽第14位;寧鄉第16位;醴陵第81位。
總的來說,湖北綜合經濟實力應該可以排到全國10位以前,屬於中等偏強的水平吧。湖北省會武漢市為全省經濟增色不少。2017年武漢GDP13410億元,位列中部地區第一,同時亦是全國14座GDP過了萬億的城市之一。武漢的光谷在全國頗有名氣,為全省產業增色不少。
湖北算得上經濟大省嗎?
根據《2017年全國34個省級政區GDP排行榜》數據顯示,湖北排第第八名,中西部地區第三名,中部崛起戰略區人均經濟排名第一位。省內的武漢是全國十強城市,襄陽、宜昌均是中西部地區同類城市經濟十強,由此可見湖北省不僅算得上全國經濟大省,還是區域性發達省份。
延伸閱讀:湖北省相比同區域經濟怎樣?
該省所處的區域是中部崛起戰略區,也就是俗稱的中部地區。本地區共有六個省份,分別是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
在這個地區里,雖然湖北省經濟總量排名第二位,但是人均GDP卻是中部地區NO.1。
除此之外,全省工業城市較多,如省會武漢、十堰、襄陽、隨州、孝感、宜昌工業化名城,還有荊門、黃石等資源型城市。
是湖北人,湖北當然不能算是經濟大省。按公開發布數據。
湖北省在絕對經濟總量方面排名內陸第七,3.65萬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4%,絕對值並不高。再看下,前後幾名的差距不大,比四川略少,比湖南河北差距也很小,這幾個省份基本佔比也接近4% 4.5%左右。並沒有拉開差距,如果湖北也算大省,那這幾家也應該列入了。這樣全國所謂經濟大省就有10個了,再加上經濟強勁的第11位上海和第十二位北京。總計12個經濟大省市,佔全國省市自治區的38%以上,絕對人口甚至超過全國的55%以上。湖北不能稱得上大。如果湖北算大,前面的江浙廣山怎麼形容,經濟巨大省還是經濟超級大省。
另外,湖北總人口5885萬,佔全國總人口4.2%。人口佔比和經濟佔比基本持續平,經濟發展基本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沒有體現經濟發展的大優勢。
目前湖北經濟發展不均衡,談不上大,更談不上強省,武漢占湖北經濟總量的37%。
除了武漢外,其他地市州感覺都要差很多,未來湖北的發展後勁在非武漢區域,重點在荊州宜昌板塊和襄陽十堰板塊能夠快速突破形成西部支撐。如果兩個板塊能提升經濟權重,按目前經濟總量假定可以突破4萬億,並且拉開四川湖南差距的話,才能成為經濟大省的。
湖北省,作為一個中部省份,經濟實力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和沿海地區比肯定是相差甚遠,但是如果和西部省份比還有有一些優勢的。
上面是2017年全國31個省市區的GDP和增長速度。湖北省2017年的GDP總量為36522億元,未來全國第七位,屬於上游水平。GDP增速為7.9%,高於全國平均增速0.9%,位居全國增速第12位,屬於中上游水平。
上面是2017年,全國各省市區人均收入。2017年湖北省的人均收入為23757元,位居全國第12位,處於全國中游水平,有待提高啊!
總的來說,湖北省目前的經濟水平位於全國中上游水平,和西部一些省份比是占據著一點優勢,但和沿海省份,則差距較大。希望未來湖北大力發展區域經濟,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順便問一句,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被平均了呢?
湖北省2017年GDP總量達到3.65萬億元,在全國的排名穩定在第七位;全省投資總量3.19萬億元,居中部第二位,全國第六位;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金額預計達到1066億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近5000家,電子商務交易額1.7萬億元,均居中部首位、全國前列。綜合實力明顯上升、投資支撐更加夯實、區域發展更加平衡。
以上數字可以看出湖北省已經躋身於全國經濟大省的行列,向著經濟強省闊步邁進!
❼ 武漢占湖北多少gdp
38%。武漢市2021年GDP在全國城市中的排名最終重回全國第八位,全年經濟發展數據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4%,達到18866.43億元,占湖北省GDP的38%,武漢是中部體量最大的特大城市,其國土面積達8569.15平方公里,占湖北省面積的4.6%。
❽ 湖北全國經濟排名第幾
排名第七,因為全年全省生產總值是53,730 14億元。按湖北,今年個經濟比去年增加了4.3%,所以排名第七。
❾ 湖北經濟怎麼樣
湖南湖北歷來被稱作是「兄弟之省」,關系密切。
湖北省的核心是江漢平原,湖南省的核心是洞庭湖平原,這兩個平原彼此相連,組成了兩湖平原。
兩湖平原可以算是一個較為完整的地理單元。正因如此,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候,湖南湖北都是作為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出現的。
從區位上看,湖北仍然比湖南好些。長江黃金水道的價值,是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的。武漢更是九省通衢,不是長沙所能比擬。
但是即便如此,當代湖北對於湖南的優勢,遠不如古代那麼巨大。兩省的綜合實力,大致在伯仲之間。由於產業結構很類似,這兩省日後會有比較多的較量。
❿ 湖北將建8個地級大城市,2市為省域副中心,6市為綜合性區域中心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更加均衡,有力推動了城鎮化的加速進程。我國城鎮化率已由2000年的36.09%上升到了2021年的64.72%,每年以超過1%的速度高位增長。
根據國家公布的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名單,我國已經擁有14個特大城市和7個超大城市,目前這個數據還在持續增加。2021年全國城市GDP百強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80萬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70%,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將會成為未來引領我國經濟的主動力。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東部地區經濟一路高歌猛進,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經濟發展水平在我國處於領先地位。數據顯示,2021年廣東與江蘇2省GDP總量已經超過了10萬億元大關,分別達到了124369.67億元和116364億元,已經全面完成對「亞洲四小龍」的趕超。從人均GDP上看,有8個東部省份進入了十強行列。
不過雖然東部地區在區域經濟發展之中「星光璀璨」,但有句話說得好:「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近年來隨著中部崛起戰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落實落地,以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等為代表的中部省份經濟保持了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攀升,如今湖北人均GDP已經超過了山東、河北、遼寧等沿海省份。
湖北省 位於我國中部地區、長江中下游,是我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綜合性交通樞紐。從我國版圖結構來看,湖北承東啟西、溝通南北,是我國的地理幾何中心,再加上長江貫穿全省,註定了未來湖北的發展非同一般。
湖北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26個縣級市、37個縣(自治縣),常住人口5830萬。
2021年湖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12.94億元,人均GDP為86598元,總量和人均分別位居全國第7位、第9位,人均GDP更是排名中西部第二位,僅次於重慶。
從面積、人口、城市、區位、交通、氣候等多個方面分析,湖北省未來有望成為第一個擠入我國發達地區的省份。
根據湖北新型城鎮化規劃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未來湖北將支持武漢建設成為超大城市(城區人口1000萬以上)。目前武漢已經建成特大城市(城區人口500萬—1000萬),距離超大城市城區人口僅差5萬人,今明2年建成超大城市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根據湖北規劃,還將支持建設8個地級市大城市,其中2個為省域副中心城市,6個為綜合性區域中心城市。下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城市入圍吧。
根據湖北省的規劃,將支襄陽、宜昌、十堰、荊州、黃石、孝感、荊門、黃岡等8個地級市建設成為大城市(城區人口100萬—500萬)。具體來看:
1.建設2個I型地級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宜昌
目前,襄陽和宜昌已經是全省僅有的2個II型大城市(城區人口100萬—300萬),不過根據規劃,湖北將支持這2個城市建設成為I型大城市(城區人口300萬—500萬)。 從人口上看 ,襄陽市常住人口為526萬,是湖北第三大人口大市,城區人口更是排名全省第二。宜昌市常住人口為402萬,城區人口全省第三。這2個城市常住人口較多,為建設I型大城市奠定了堅實的人口基礎。
從經濟上看 ,襄陽和宜昌不僅在湖北省內綜合經濟實力強勁,在中西部地區也是位居前十的存在,綜合經濟實力更是位居前五。
2021年襄陽實現GDP為5309.43億元,人均GDP為10.1萬元,首次邁上10萬元大關。
2021年宜昌實現GDP為5022億元,人均GDP為12.49萬元,GDP總量邁上5000億元台階。
綜合經濟實力快速提升,為襄陽和宜昌建設成為I型大城市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後盾,有利推動了城鎮化率的加速提升。
從政策上看 ,襄陽、宜昌除了具備其他地級市享有的政策之外,還將是湖北重點支持建設的2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未來襄陽成為湖北打造的「襄十隨神」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引領湖北西北地區高質量發展;宜昌將成為湖北打造的「宜荊荊恩」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引領湖北西部以及西南部高質量發展。
2.建設6個II型地級大城市(綜合性區域中心城市):十堰、荊州、黃石、孝感、荊門、黃岡
此外,湖北將進一步優化城市等級,支持十堰、荊州、黃石、孝感、荊門、黃岡等6個地級市建設成為II型大城市。 從城市建設情況來看 ,十堰、荊州、黃石、孝感、荊門5個地級市已經建成中等城市(城區人口50萬—100萬),而黃岡目前還是I型小城市(城區人口20萬—50萬)。
盡管黃岡市城區人口並不是很多,但黃岡的區位優勢明顯,除了是武漢都市圈成員,無縫對接武漢市,同時還是湖北承接長三角經濟圈產業轉移的第一站,可謂「左右逢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黃岡市常住人口已經達到了588萬,是全省第二人口大市,未來人口優勢或將成為黃岡「彎道超車」的關鍵。
此外,這6個城市還將湖北重點支持建設的綜合性區域中心城市,成為引領區域經濟發展中心城市。
未來通過以超大城市為龍頭,2個省域副中心城市為引領,6個綜合性區域中心城市和7個特色型區域中心城市為支撐,全面推動湖北一體化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