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法家思想有利於促進各國變法和富國強兵
法家是先秦代表新興地主階級激進派利益的學派。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韓非等。他們都是一批主張"變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他們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極力輔佐一些國君進行社會政治、經濟改革,並從某些方面為維護地主階級統治提供了理論、原則和方法。法家學派在政治上、理論上,一般說來都是主張變法革新,要求加強君權,提倡以"法治"代替"禮治",積極發展封建經濟,鼓勵"耕戰",力求做到"富國強兵",以達到加強和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領域里,法家也提出了許多有別於其他學派的教育理論和政策。其中傑出的思想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韓非。商鞅變法是當時各國變法運動中比較徹底的一次,文化教育的改革是商鞅變法的內容之一。商鞅的文化教育思想與當時的儒家思想是對立的。他指責"儒學"為"虱子",他說:"禮樂"、"詩書"、"仁義"、"修善"、"孝悌"等等都是禍國殃民的東西,如果用這些復古主義的教條來治理國家,就會"敵至必削,不至必貧"(《農戰》)。敵人一來,國土就必被侵削;敵人不來,國家也必定貧窮。他同時痛斥那些"不作而食,不戰而榮,無爵而尊"(《畫策》)的奴隸主貴族和儒生都是"□民"。必除之而後快。而當他們利用"詩"、"書"作為"以古非今"的輿論工具,企圖進行反對活動的時候,商鞅則堅決主張採取"燔詩書而明法令"(《韓非子?和氏》)的手段,對他們進行打擊和鎮壓。商鞅站在新興地主階級的立場上,特別重視為新興地主階級培養革新變法的人才。他提出:"禁遊宦之民而顯耕戰之士"(《韓非子?和氏》)。所謂"遊宦之民",主要是指那些滿腦子腐朽、保守思想意識的儒生及一些游食者。他們搖唇鼓舌,游手好閑,不事生產,商鞅認為必須加以禁止和打擊。商鞅要培養和提拔的"耕戰之士",就是那些在進行封建兼並戰爭和發展封建經濟中對新興地主階級作出了實際貢獻的人。商鞅認為對待這樣的革新分子則必須按"任其力不任其德","官爵必以其力"的原則大膽地培養、提拔和任用。在教育內容方面,商鞅反對儒家以"禮、樂、詩、書"教育學生,反對向學生灌輸"仁"、"義"、"禮"、"智"等道德准則。他認為"儒學"不過是一些"高言偽議",不切實際的"浮學"。為了培養"耕戰之士"和厲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張學習法令和對耕戰有用的實際知識。他提出"壹教"的教育綱領。"壹教"的實質就是執行新興地主階級的統一教育,它的主要內容是用新興地主階級的法令、政策統一人們的思想。商鞅認為:"壹教則下聽上"(《賞刑》)。他強調:"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字分》)。明確指出"法"是地主階級的生命,治理國家的根本,因此對民眾必須加強"法治"的教育。"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為也"(《君臣》)。即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論,不聽;不符合法令的行為,不贊揚;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一切的言論、行動必須根據新興地主階級的"法"為標准。為了使"法治"教育能夠貫徹執行,商鞅實行"置主法之吏,以為天下師"(《定分》),把教育的權力掌握在新興地主階級官吏的手中。如果遇到"主法令之吏"有遷徙、死亡的情況,得立即選派接替者"學讀法令",可見商鞅對樹立法家對教育的領導是十分重視的。商鞅為了加強和鞏固地主階級專政,強調"法治"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漠視了學校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取消了專業的教師和文化知識的傳授,這是違背文化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的。他對舊文化又採取一概削除的簡單粗暴的政策,這也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商鞅為了使秦國富強,他把農戰作為治國之要。他獎勵農戰,主張加強農戰教育。他說:"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戰不免"(《慎法》)。在教育途徑方面,商鞅重視在通過農戰的實際斗爭中,鍛煉和增長人們的才幹。並認為人們的智謀是在長期的作戰中成長起來的。這些均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但是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他所實施的"法"教和獎勵"農戰"的政策,卻包含著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和剝削的一面。韓非總結了戰國前期和中期階級斗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五蠹》),是造成禍亂的重要原因。並認為當時的"私學"和統治者是"二心"的。這種"私學"是新興地主階級實行"法治"的絆腳石。因此他斷然主張採取"禁其行"、"破其群"、"散其黨"的措施,即禁止辦私學的人的行動自由,禁止言論和結社的自由。韓非猛烈地批判和攻擊法家以外的其他學派,特別是反對當時影響最大的儒家學派。他指斥儒家的那一套"禮、樂、詩、書"的教條和"仁、義、孝、悌"的道德准則都是"愚誣之學","貧國之教","亡國之言",是致使國貧兵弱,乃至亡國的根源。在韓非看來,其他學派的理論都是互相矛盾的,只能造成人們的思想混亂,是非不分,統治者如果兼聽他們的意見,就必然引起亂子。因此,韓非主張禁止這一切互相矛盾、只能惑亂人心的學說,而定法家於一尊。特別是要防止老百姓受到法家以外的其他學派思想的影響,要對他們的思想實行嚴格的統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韓非的法家思想是代表新興地主階級中的激進派利益的,它是一種進步的思潮,對建立地主階級的統一政權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韓非的法家思想也反映了地主階級反動性的一面,即對勞動人民實行思想統制的愚民政策。韓非的這種文化專制主義的思想,對文化教育的發展,對學術流派的繁榮也是極為不利的。韓非主張培養"智術之士"或"能法之士"(《孤憤》)。這些"智術能法之士"就是懂得和堅決實行法治路線的革新人物,並且是積極擁護"耕戰"政策而為它進行斗爭的戰士。韓非對"智術能法之士"必須具備的品質和能力做了詳細的闡明,這種革新家必須是一個忠於封建國君"北面委質,無有二心"的人,並能做到"能去私曲,就公法","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視"(《有度》),一心一意為封建主義國家效力的所謂"賢臣","良將"。這種革新家應該具有"遠見而明察","強毅而勁直"(《孤憤》)的品質。就是說他應該在思想上具備進步的歷史觀和變革思想;在政治上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有堅定地執行法治路線的堅強毅力和剛直的品質。為了使"法治"的思想能夠在意識形態領域中占統治地位,韓非繼承和發展了商鞅的"壹教"精神和措施,認為必須使國內做到"言談者必軌於法",意思是說要使每個人的思想和言論都符合法家的精神和遵守國家的法律。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韓非提出了著名的法家教育綱領。他說:"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五蠹》)。所謂"無書簡之文"、"無先王之語",實質就是要廢除、清算古代奴隸制的文化典籍和道德說教,特別是儒家所尊崇的"禮、樂、詩、書"和"仁、義、孝、悌"這一套東西,並從而實現他的"以法為教"的主張。⑵ 法家思想,對現代社會有著怎樣的借鑒價值呢
對於法家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認為,君主應憑借權力和威勢,保證法令的貫徹執行,以鞏固君主的地位。他還主張強化中央集權和君主權力,用嚴酷的刑罰來鎮壓人們的反抗,以維護國家統治。
大家都知道法家思想史具有局限性的,第一法律絕對性。什麼事情都用到法律,我們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任何都不是萬能的,該需要用到法律的時候用法律,該需要用道德去解決的時候就需要用道德教化。
第四局限性,法家反對禮治。任何一個學術派都有其局限性,當然也有其優越性,先秦時期的法家是充滿矛盾的,也可以說錯綜復雜,它表現出經濟與政治,專制與法律,社會和人性與我們的傳統文明文化都有沖突,我們今天的法律本來就是該嚴格恪守的制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我們能嚴格恪守制度,雖然讓人覺得死板,但是穩中有序不是更好嗎。和諧的社會就是需要和諧的思想,當然我們提倡以人為本,靈活運用,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現今社會提倡的“依法治國”就符合我們社會需求和規律,難道不應了那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句老話嗎。先秦時期的法家當時也是符合當時的政治社會需求的。
⑶ 法家主要主張是什麼
法家主要主張法治、入世。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己任, 《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純粹的理論家,而是積極入世的行動派,它的思想也是著眼於法律的實際效用。
(3)法家如何對待經濟擴展閱讀:
法家的產生:
在中國歷史中,第一位法家人物是管仲,他輔佐齊桓公,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和重商主義政策,此舉為齊國獲得巨大財富,兵不血刃而成為春秋五霸第一霸。
孔門十哲之一的子夏,於前476年赴晉國西河(今陝西渭南)創辦了一所學堂並在那裡教書,三家分晉後該地成為魏國領土。開創的「西河學派」培育出大批經國治世的良材,並成為前期法家成長的搖籃。
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繼承李悝的理論進行土地改革,「開阡陌封疆」標准化地塊大小建立國家授田制,「設相告以坐」建立連坐問責,「重市關之租」提升關卡收費和市場租金,「軍功爵」以軍功論爵位廢除世襲貴族,「平斗桶、權衡、丈尺」建立標準度量衡。
⑷ 我是高中生,法家是誰提出來的主要思想是什麼,對當時有什麼影響
法家,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之一。以富國強兵為己任,是積極入世的行動派。法家思想成熟得很晚,但是萌芽較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於春秋戰國時期趨於成熟。我們現在就來分析一下法家的主要思想以及造成的影響。
法家思想的推行,為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領域寫下了濃厚的一筆,對於當時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為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鑒作用。
⑸ 李斯,作為法家的執行者,如何體現了法家思想
李斯,作為法家的執行者,如何體現了法家思想?政治上。利斯只是楚國上蔡的一個小官吏,但他總是雄心勃勃。有必要提及利斯著名的倉鼠理論。有一次,當利茲去廁所時,他看到廁所里的老鼠吃了臟東西,當他們看到其他老鼠進進出出時,他們必須盡可能拚命地跑。他們看起來很踏實;但當他到達糧倉時,裡面的環境很舒適。裡面的倉鼠吃著食物,住在一所大房子里。他們不怕見人。於是,利茲感慨地說:「人類的聖人還不像老鼠,在他自己的耳朵里!」!
秦晉法家主張「不親密無間、不分高低、不犯法」,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齊國法家主張依法治國,法律與教育並重。法家主張在經濟上廢除井田制度,強調農業,限制商業,鼓勵農業,在政治上廢除分封制,建立縣制,集權君主制,在思想教育中普及法律,以官為師。法家學說為建立統一的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權的君主制提供了理論基礎。法家們認為,法律的作用是「定分止爭」,依法確定貨物所有權,鼓勵「揚善怕暴」,也就是說,鼓勵人民立功,讓無法無天的人害怕法律的嚴苛。
我們主張「世界在變,時代在變,改革是恰當的」,根據不同情況適時改革和變化。秦魏戰爭的結果是秦國的失敗。最後,我們只能開辟和平的土地。然而,秦是一個野人,這一結果自然是不可接受的,因此秦先公在戰爭結束後不久就去世了。繼任者是後來的秦孝公公爵英曲良。在他早期面臨的戰斗之後,國家再也不能經受風雨,國家變得虛弱。就連山東諸國都鄙視秦國,完全鄙視秦國,稱這一時期的秦國為「弱秦」,沒有任何國家願意與秦國結盟。
⑹ 法家的精髓是什麼弊端又是什麼
精髓:標准化,明確化。就是在國家各個層面,軍事,政治,官吏考核,民俗等制定明確而嚴厲的標准,嚴格執行獎懲。
弊端:在這種嚴酷和明確的標准下,整個社會制度失去了應有的彈性,僵化,最終由於無法適應新的社會形式而被淘汰。
其實不論法家,儒家,道家等治國理念,都沒有觸及到社會制度的核心,也就是什麼是一個穩定的社會制度,標准只有一個,就是這個社會制度要保證社會的上,中,下層有著良好的流通渠道,以這個渠道為核心,周邊再修飾一些適合本國國情的什麼民主,法制,優勝劣汰,個人夢想等等理念,就是一個合格的社會制度,這理解起來有點抽象。
簡單的說就是:任何社會都會產生精英階層,本質上都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而穩定的社會制度就是保證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有互相轉換的渠道,被統治階層能看到希望,統治階層有安全感。
就像美國:保持美國繁榮的不是什麼民主,人權,而是美國自建國以來所有人認可的美國夢,崇尚個人奮斗的理念,才使美國的社會和經濟一直保持著活力。
而中國歷史也是,封建社會的儒家思想加上科舉制度官僚制度,維系了王朝的相對活力,中國古代才會一直領先世界,而當時中世紀的歐洲的貴族封地制,就扼殺了這種活力,所以歐洲中世紀的歷史就是一群文盲打群架的歷史。知道歐洲資產階級思想為基礎產生的新的上下流通的機制,歐洲近代才繁榮起來。
⑺ 法家經濟思想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有何借鑒意義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筆極為寶貴的豐富的精神財富,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也是一種特殊的思想資源和教育資源.法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既存在著歷史的局限性,也蘊含著值得借鑒和繼承的合理成分.主要包括:因時變法的救世論,振興經濟的強國論,獎勵耕戰的富國論,好利惡害的人性論,法勢術相結合的尊君論和依法治國的法治論.除了"法治"外,法家的術治,勢治也是法家"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家"依法治國"方略主張法,勢,術相結合. 本文主要從法家的法治思想進行闡述:首先對法家學說進行總體的介紹,盡可能展示法家思想的本來面貌,著重從法家法治的理論基礎出發,努力探索法家對規律的認識,實事求是地介紹法家認識事物的方法,並能正確地運用法家提出的方略,來分析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批判的吸收,揚棄的基礎上借鑒其有益的成分,使之更好的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服務,更好的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⑻ 秦始皇的諸政策中有關法家政策的有哪些
法家崇尚統一,即「法令由一統」。因此,法家思想統治下的秦朝經濟文化的突出特點是統一。首先,在經濟方面,秦始皇推行了統一貨幣、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這一系列措施打破了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經濟相互獨立、交流不暢的局面,盡管秦始皇的統一措施是為了便於經濟剝削,但在客觀上對各地的商品流通和經濟交往都產生的積極作用,符合了封建經濟發展的要求。但在法家思想統治和重農抑商思想的制約下,統一政策並未能帶動商業的繁榮,在封建經濟下根本不存在商業發展的客觀環境。其次,在文化方面,最為突出的便是書同文和思想統一。文字的統一不僅對於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有著重大影響,而且對中華民族長期保持統一及中華文明的傳承不斷也功不可沒統一文字是秦始皇在文化方面最為成功的一次改革,可以說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績。在思想方面,主要是採取了尊崇法家的一系列措施,其中「焚書坑儒」不得不提,歷來對於「焚書坑儒」的褒貶不一。我認為,就這項措施的後果來看,「焚書坑儒」是秦始皇施政的最大敗筆。秦始皇為確立法家統一思想的崇高地位,以達其「政令皆一出」的目的,而要廢黜其他各派思想,他採取了一項看似直接,實際上愚蠢無比的措施,妄圖用文化高壓政策阻礙其他各派思想的傳播和傳承。且不言「焚書坑儒」對民族文化的摧殘與破壞,單從這一措施的效果便可看出,諸家思想雖然受到重創,但通過文人學士的一系列拯救措施,各家思想得以流傳後世,法家以外的各派仍然佔有廣闊的市場。秦始皇行法家思想而統一中國,因法家制度而定大一統帝制,法家思想是秦始皇治國施政的基本方針,法家思想貫穿於整個秦朝的興衰。法家思想的確利於統一,法家主張「政令皆出於上」,也就是說國家的整個政令、法令完全由封建君主獨裁,這無疑利於統一,但另一方面,更利於君主的專制獨裁,在這種絕對權利之下,君主完全憑自己的主觀意志為所欲為,沒有任何人可以限制。在統一國家建立之初,對於鞏固統一措施的推行十分有利,但到了統治中後期,便極易滋生腐敗。另外,法家思想主張「法治」重刑罰,因此終秦一朝都帶有苛政色彩。秦始皇在統一之初,基於六國初定,人心未穩的局面,為確保大一統局面而嚴刑峻法治天下,採取了「治亂世用重典」原則以定人心,誅叛逆。但是,嚴刑峻法只可當一時而不能持久,長期的高壓統治勢必會導致「民不堪命」的後果,從而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在統一國家草創之初,用「重典」治天下本也無可厚非,但始皇利用法家統治之便,為滿足自身的無限慾望而服務,實不可取。統一國家建立之後,應該以恢復經濟為第一要務,實行比較寬舒的治民措施,法家思想只能為統治之初的社會穩定起一定作用,想要長久治天下,便必須與民休息,轉變治國思想,始皇統一天下用法家而治天下再度重「法」,實不算明主所為。⑼ 法家思想的利與弊
法家思想簡介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在法理學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於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國家政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以及人口、人性的關系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探討,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極力誇大法律的作用,強調用重刑來治理國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對輕罪實行重罰,迷信法律的作用.他們認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沒有什麼道德的標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榮譽來誘導人民去做.比如戰爭,如果立下戰功就給予很高的賞賜,包括官職,這樣來激勵士兵與將領奮勇作戰.這也許是秦國軍隊戰鬥力強大的原因之一,滅六國統一中國,法家的作用應該肯定,盡管它有一些不足. 法家的思想簡略介紹如下: 反對禮制 法家重視法律,而反對儒家的「禮」.他們認為,當時的新興地主階級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這是很公平的,正確的主張.而維護貴族特權的禮制則是落後的,不公平的. 法律的作用 第一個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的所有權.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淺顯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於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意思是說,一個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對於集市上的那麼多的兔子,卻看也不看.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權已經確定,不能再爭奪了,否則就是違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第二個作用是「興功懼暴」,即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並戰爭的勝利. 「好利惡害」的人性論 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說過,商人日夜兼程,趕千里路也不覺得遠,是因為利益在前邊吸引他.打漁的人不怕危險,逆流而航行,百里之遠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漁的利益.有了這種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結論:「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 「不法古,不循今」的歷史觀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商鞅明確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更進一步發展了商鞅的主張,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他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術」「勢」結合的治國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 法家思想和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區別,最大的就是法家極力主張君主集權,而且是絕對的.這點應該注意.法家其他的思想我們可以有選擇地加以借鑒、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