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古代地攤經濟在哪裡

古代地攤經濟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2-22 01:06:22

Ⅰ 喜歡淘金的遊客,可以去嘉興的哪處明清地攤經濟

無論買不買東西,只要光用看的就已經不虛此行。且不說藏家淘友之間津津樂道的奇聞、廣為流傳的“揀漏兒”逸事,單是琳琅滿目古色古香地鋪陳著銅壺陶罐、木雕石刻的攤位,就夠看一遍的。

Ⅱ 歷史上的古代人是怎麼樣搞地攤經濟的

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成語,買櫝還珠、削足適履、鄭人買履等等。而這些成語,基本都在先秦。

一、夏商:姜太公靠什麼生活?

要擺攤,起碼得有個市鎮。在田間地頭擺攤也不是不行,問題是人流量太小,生意很難做得起來。

中國最早的王朝夏朝,就已經出現了城市和都邑,也隨之出現了貿易。

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夏朝遺址就出土了很多貝、玉、松綠石,這些東西肯定不是當地出產,而是通過貿易、交換等手段從外地運來的。考慮到當時不太可能出現門面房和商業綜合體,這些商人應該是在市集擺攤販賣、交換商品。

夏朝之後的商朝,商品貿易更進一步。

周武王曾經形容殷人的貿易行為,“肇牽牛車,遠服賈”。由於殷人很善於做生意,所以後世都把做生意的人稱為“商人”。同時,城市裡出現了專門的交易場所——肆,市肆內人來人往,熱鬧非常,正如《詩經》所說:“南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在市肆里做生意的,大多數是貴族。

至於平民,基本上只是在偶爾來賣一點自己的剩餘產品,比如陶器、穀物、菜蔬以及牲畜之類。平民由於經濟條件有限,以及出售的商品也有限,所以不可能擁有一間自己的商鋪,基本上都是擺攤販賣。相傳姜子牙還沒有去釣魚之前,就曾在朝歌和孟津的市肆內干過“負販”、屠宰和賣酒的營生,如果沒有猜錯,他應該也是一個小攤販。

二、周朝:官商壟斷一切

小攤販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推翻商朝,在中國建立起第一個封建王朝——周朝。

周朝的統治者並不重視市場機能。

在商朝,已經出現經營商品交換這一專門行業的“自由商人”,然而到了周朝,所有的商人都屬於官府,正所謂“商工受資”。官府給這些商人的任務是“抱布貿絲”,以貨易貨,不是賺取白花花的銀子。

《孟子》記載,“古之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而不是“左右望而罔市利”。也就是說,那些商人,無論你是在商鋪賣貨,還是在地攤賣貨,都是在完成政府給的任務,所以市場不發達。

由於這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所以老百姓也都“衣服飲食不粥於市”。農民不會拿著自己的剩餘產品去市場出售,自然也就沒有什麼人擺地攤。而且人民的行動受到嚴格限制,“死徙無出鄉”,就算你要擺攤,也只能在本村本鄉里擺。但是,政府賦稅徵收的都是實物,假設你在本村本鄉擺攤,真的能把剩餘產品賣了換錢,那你拿什麼來交稅?

這種經濟制度到了東周末年已經開始崩潰,《論語》中記載,“白工居肆,以成其事”,眾多的私營工商業崛起,在城市裡開鋪的開鋪,擺攤的擺攤。很多家庭手工業從傳統的男耕女織,進化到織草鞋、織網、織履、織縞、為鞔(補鞋)······有些地方還因為特殊需要,形成了金屬家庭工業。這些家庭會將自己的產品拿到市場上去賣,導致地攤經濟蓬勃發展。

可惜的是,這種較為自由的經濟體制,很快迎來了它的末日。


▲圓圈處為表木,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是風向標

政府也鼓勵地攤經濟,宋代的稅務所對經過收稅點的過往商販收取2%的“過稅”,對城鎮攤販收取的3%的“住稅”。當遇到自然災害時,政府還會減稅。

沒有苛捐雜稅,沒有強行攤派,使得很多平民通過擺地攤,小本經營,也能走上人生巔峰。

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記載,一個叫秦重的小販,通過擺地攤賣油,只用了一年時間,便賺到了整整十三兩銀子。一兩銀子等於1000文銅錢,《水滸傳》里武大郎賣的炊餅大概在3文錢一個。也就是說,秦重一年賺到的錢,可以買4333個炊餅。對了,武大郎也是個小攤販,只不過在陽谷縣這種十八線小城,他賺得錢不可能跟京城裡的商販比,但也足夠養家糊口,衣食無憂。

即使到了南宋,城市裡的地攤經濟也依然繁榮。

南宋人洪邁在《夷堅志》中記載了幾位小攤販的發家史,“吳十郎者,淳熙初,避荒,挈家渡江,初以織草履自給,漸至賣油,才數歲,殆且巨萬”,“忠訓郎王良佐,初為細民,負擔販油,後家道小康,啟肆於門,稱王五郎。”這兩個人放到今天,都是馬雲級別的商業偶像。

很多人常常談到的“美國夢”,即不論家世和背景,每個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機會獲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實的生活,其實這在中國宋朝就已經實現。

知識分子可以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平民百姓可以通過經商來發家致富,我們簡直可以稱之為“大宋夢”。

可惜的是,這一切繁華,都被蒙元鐵蹄蹂躪,成為昨日黃花。

六、明清:衙門裡面擺個攤兒?

明清兩代,出現近代商業資本主義萌芽。當時,工商業市鎮興起,各地交易頻繁,商業規模很大。明人的《南都繁繪圖》,清人的《盛世滋生圖》,展現了南京和蘇州兩個商業中心的繁華。畫中店鋪眾多,招幌林立,一派興旺景象。

把目光從那些富可敵國的商幫身上移開,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小攤販。明清兩代,尤其是清代,對於小攤販的管理很松,甚至不對小攤販收稅。

根據《清代鈔檔》記載,雍正在一條上諭中說,“朕聞各省地方,於關稅、雜稅外,更有落地稅之名。凡耰鋤、 箕帚、炭薪、魚蝦、蔬果之屬,其值無幾,必查明上稅,方許交易。且販自東市,既已納課,貨於西市,又復重征。至於鄉村僻遠之地,有司耳目不及,或差胥役徵收,或令牙行總繳,其交官者甚微,不過飽奸民滑吏之私囊,而細民已受其擾矣”,於是下令減免。

清政府也不像唐王朝那樣重視街道的干凈、整潔,即使是在北京這樣的政治中心,政府也不在意市容。前門大街,也就是皇帝祭天壇、先農壇的必經之所,平時這里都被小商販們搭席棚賣貨所佔據,路被棚子擠得只剩一丈多寬。皇帝輦駕要經過,那就趕頭幾天臨時拆去,等皇帝回宮了便又紛紛擺上。

最不可思議的是,清政府竟然默許小商販們把攤子擺進各大衙門裡面,“各司每日常有一種背包人等,將衣服玩物公然進署,陳列滿堂,冀圖銷賣”。政府機關里整天都是“窩窩頭,窩窩頭,一塊錢四個”的吆喝聲,公務員還怎麼辦公?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御史才專門請旨查禁。

小攤販們除了為城裡人提供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還常常背個籃子、搖著銅鈴下農村銷貨。他們為農民帶來做工精美的針線等必需品,成為城市與農村聯結的關鍵點。

有時候,農民們也會挑個擔或推個車,把自家生產的蔬菜送進城裡賣。他們要麼走街串巷吆喝賣貨,要麼就在廟會附近擺攤經營。當然,誰都想在廟會這種人流量大的風水寶地擺攤,於是小商販們就內部達成共識,“浮攤俱有一定之規,彼時雖不呈報地面,形式亦無少異”。

當時的小攤販為了吸引顧客,都開發出一套自己的吆喝聲。明末的《舊京遺事》中說京師小販,“隨聲唱賣,聽唱一聲而辨其何物品者、何人擔市也”。清代的《燕京雜記》則說“京師荷擔賣物者,每曼聲婉轉動人聽聞,有發語數十字而不知其賣何物者”。

Ⅲ 擺地攤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真的能日賺上千嗎

說起地攤大家都不陌生,前段時間地攤經濟突然成為了網上熱議的內容,很多人都說想要嘗試一下,畢竟擺地攤成本低廉但利潤空間很大,日賺千元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擺地攤成為了現代最前沿的商業機會。但說起地攤經濟,在很早以前就已經產生了的,最早是在原始社會開始流行的。

地攤經濟的歷史悠久,最早是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出現了。和每日朝九晚五地工作拿到工資相比,擺地攤的成本低,消費群體大,只要針對某種特定群體來選定出售的商品,的確是可以達到每日近千元的盈利。

Ⅳ 中國的地攤經濟,最早可以追溯到哪個朝代

今年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政府為了激發市場的活力,又讓古老的地攤經濟回到了我們的經濟生活當中。這種經濟模式在我們很多人看來似乎是很新鮮的事情,因為這個新項目一出現就連續好幾天占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可謂是熱度很高。但其實,可能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地攤經濟並不是今天才出現的,它的雛形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了。

如今的地攤經濟自然比古代更有看點。一來我們的生產技術已經非常先進。而來我們的信息技術也是走在時代的前沿,所以地攤經濟雖然也是實體經濟,但是也有很多活動是在線上進行的。雖然這是為了應對當下疫情而提出來的暫時性的舉措,但它的確也是一條可發展的路徑。

Ⅳ 百年前的中國人也會擺地攤,那個時候的情況如何

疫情過後沒想到地攤經濟莫名的火了起來,人們總想著出去擺個地攤賣點東西,有賣冰粉的,有賣烤冷麵的,有賣一些裝飾品,甚至還有人約一盤打游戲賣多少錢,五花八門。我們看一些古裝電視劇就會發現,其實地攤經濟在我國好像一直是流行,不管是各朝各代的電視劇,路邊總會有擺地攤。百年前中國人是如何擺地攤,或許對你有些啟發。

三、民國時期的地攤經濟

民國時期的地攤經濟就比較現代化了,路邊有賣衣服的,不過大多是二手衣服都是底層人民的消費,買鞋的商販,其實和我們現代人也差不多,也有在路邊賣涼席的,賣一些紀念品比較好看的手工藝品,一些簡單的不需要花太多成本的,穩賺不賠,路邊剃頭發的各式各樣只要你有一門手藝,就不用怕餓死,還有一些儒雅人士,買各種書畫扇面。

Ⅵ 擺地攤最輝煌是南宋時期嗎

嚴格點來說應該是古代史中最輝煌。宋朝那時擺地攤的人也確實挺多,從一些古代小說中就可見一斑。如《水滸傳》中的楊志賣刀,抱著一把刀帶一根稻草做草標在市場里轉一下等有緣人來買就可以了,《儒林外史》也有此類描寫賣雞的。

這樣繁榮兩宋的夜市,一般都是在三更天就打烊了,但是,這個打烊可不代表市場就休息了,夜市過去了,很快,一到四五更天,早市又開始了。這算是世界上最早的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市場了吧。

宋朝的經濟發展得好那是公認的,經濟大好的環境下又怎麼少得了底層經濟流動的活躍性。

Ⅶ 讓人流連的煙火人間,宋代的「地攤經濟」到底有多火爆

地攤經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項經濟支出,地攤經濟的出現也極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夜生活。關於地攤經濟,可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一個名詞,早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地攤經濟的出現,而且那時的地攤經濟也是相當令人震撼的。那麼,宋朝時期的地攤經濟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其實在宋朝時,百姓的生活水平是相對有所改善提高的,地攤經濟也是十分繁榮。

可見,地攤經濟在宋朝的發展可謂是空前盛大的,這個程度遠遠的超越了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朝代。我們在無數的詩詞和繪畫作品中,也能感受到宋朝經濟的繁榮和富庶。基於此,宋朝也被評為是中國歷史上人們最具幸福感的一個朝代。

Ⅷ 地攤經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夏朝就已出現了嗎

地攤經濟通過總理的呼籲,再經過各大網路媒體的宣揚,最近已經是深入人心了,就連在寫字樓里吹空調的白領金領們也躍躍欲試,希望能在這股全民擺攤的熱潮中撈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是大家要注意,總理當時說的是「恢復地攤經濟」,這說明地攤經濟在我國存在已久,只是後來由於各種原因被限制或取締了,那麼最早有「地攤經濟」是在什麼時候呢?古時的人們對待這種經濟形勢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態呢?

圖片:周朝的集市畫像劇照

三、統一擺攤地點的宋朝

經過周朝的折騰,地攤經濟歇火了好久,一直到宋朝才又開始了這種經濟方式。《清平樂》當中宋仁宗去買大娘做的果脯,就碰到地痞流氓來滋事,目的就是要讓大娘去朝廷規定的地段擺攤,如果她硬要在家裡做生意就要交「保護費」。

這個片段展現的就是當時宋朝地攤經濟的一部分,到了宋仁宗時期,宋朝商業已經發展得相當不錯了,朝廷允許百姓做生意,但是要在朝廷劃出的區域里。

這樣的方式真的是很現代化,既不會影響到百姓的日常起居,又能夠將資源集中化,提高成交率,而且宋朝對於商業的賦稅非常低,如果碰到天災,賦稅還會降低。

所以,宋朝的地攤經濟達到前所未有的輝煌,根據當時的文獻記載,宋朝靠地攤經濟還誕生了不少富戶。

與古代地攤經濟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的故事和是什麼的嗎 瀏覽:385
輔助功能怎麼設置健康碼 瀏覽:650
幸福智慧課的感悟怎麼寫 瀏覽:161
一本故事書第一天讀多少天 瀏覽:503
健康的乳暈是什麼顏色 瀏覽:421
婚姻期間欠款離婚後去哪裡開證明 瀏覽:148
愛情里什麼都需要花錢嗎 瀏覽:629
天天向上的故事是什麼 瀏覽:41
如何與主持人溝通愛情的故事 瀏覽:51
窮大叔遇到美女富婆什麼電影 瀏覽:465
男性辦理健康證血脂正常值是多少 瀏覽:479
胡夏話劇里我的愛情在哪裡視頻 瀏覽:163
佛教怎麼獲得婚姻 瀏覽:966
抖音上全是美女但不想看怎麼辦 瀏覽:753
家人說沒得幸福感要怎麼回復 瀏覽:322
公務員事業單位為什麼不存在辭退 瀏覽:533
愛情中愛是什麼樣的 瀏覽:403
改企業後事業編制人員怎麼辦 瀏覽:34
油田經濟民警有什麼用 瀏覽:935
幸福的人和什麼相配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