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冠疫情對中國發展的影響
經濟影響較大。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屬於β屬的冠狀病毒,又稱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新冠疫情對中國發展的影響是經濟影響較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位於亞洲東部。
2.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國多數企業也因此遭受了一定的損失。中小渠道在...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人們出行等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巨大,應向美索賠
*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服務貿易繼續快速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14569.9億元,同比增長25.8%。其中,服務出口增幅大於進口9.5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56.4%至290.3億元。這充分體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結構調整、出口競爭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我國服務貿易協調發展又進一步。
*
從最新數據來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的特點仍較突出。一季度,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6156.6億元,增長14.1%。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3500.6億元,增長16.3%;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其他商業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分別增長22.1%、14.6%、11.2%。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2656億元,增長11.4%;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保險服務,增速達134.9%。
*
近年來,我國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效果也越來越顯著。隨著我國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的增強,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呈現迅猛發展之勢。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此前表示,疫情深刻影響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視聽服務、醫療、教育、網上零售等在線提供與線上消費大幅增長,數字支付手段大量運用,為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快速增長拓展了空間。2021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增長18%;其中,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分別增長35%、26.9%、22.3%,顯示出較強的出口競爭力。從今年一季度數據看,這一勢頭得以延續。
*
進一步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3.3%。服務業新動能逐步激發,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與此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大提高了服務的可貿易性,製造業與服務業持續融合,服務供給的質量、效率明顯提升,我國服務業快速增長為今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協調發展更進一步奠定堅實基礎。
*
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服務貿易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從國際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區域化、本土化趨勢明顯。服務貿易復甦在疫情影響下仍具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從國內看,部分服務領域國際競爭力有待提高,服務供給不能充分滿足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的需要,服務貿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
為積極應對挑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中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應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
進一步支持服務貿易發展,要扎實推進實施《「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各地落實好各項任務舉措。同時,要研究推動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大力促進數字貿易、技術貿易、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
*
進一步支持服務貿易發展,要不斷探索服務貿易制度型開放路徑,推動出台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持續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總結推廣更多制度創新成果。遴選試點成效顯著的地區,升級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
*
進一步支持服務貿易發展,要推進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提質升級擴圍,完善基地管理制度和促進體系,落實支持基地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不斷促進服務貿易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中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
*
(經濟日報)
","force_purephv":"0","gnid":"985122b4f4f796dc6","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8fde0f38d87fc6c.jpg","width":"500"}]}],"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27061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7333c71df8a31516","src":"北青網","tag":[{"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商務部","k":"商務部","u":""}],"title":"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服務貿易協調發展如何實現再進一步?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 :在疫情影響下,一季度中國經濟將遭受重創,經濟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保持中國經濟穩步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改變,經濟發展的韌性、彈力和空間依然存在,不會因為突發疫情而發生改變.全年經濟受到影響的程度,取...
新型冠狀病會影響經濟嗎? - 39問醫生 - 網:提問 目前情況,肺炎對於經濟形勢有一定的影響.肺炎限制人與人之間接觸,對於經濟形勢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干預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和散播,已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准確預估疫情對經濟產生多...
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大嗎? - :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靜,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們拋家棄子捨生忘我的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工廠被迫停工,學校被迫停課,或許受到打擊最大的莫過於餐飲業旅遊業,讓我們盤點一下哪些行業影響最大吧!...
2020年我國經濟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 : 2020年中國的經濟上課,因為國外的疫情很嚴重,國外的經濟受到重大打擊.而國內疫情控制的比較好,所以重啟經濟的時機比較合適.所以說在下半年經濟慢慢出現了起色.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 :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沖擊.部分國家短期的疫情防控措施會影響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受疫情沖擊,全球人員、商品、技術等要素流動會放慢,全球交通、餐飲以及旅遊業等服務業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全球國際貿易、...
闡述2020年一年中,國際國內發生了哪些大事,對我有什麼影響? - : 2020年一年中,中國國際內發生了的大事,有嫦娥五號平安返航,中國隊新冠疫情控制值得他國借鑒
3. 這次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大嗎
這次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對我國來說也比較明顯,整體上看我國直接經濟損失應該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上,短期內綜合經濟損失應該在萬億規模,長期經濟損失有可能超過5萬億。
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對我國造成的直接損失主要表現在醫療救治方面,截至現在,我國累計確診83,745人,根據國家醫保局的統計結果,我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人均費用為1.7萬元,重症患者人均費用大約為15萬元,費用支出大約在10億元左右,其中醫保支付大約在7.5億元左右,財政支付大約2.5億元,這些治療費用因為不可再生,所以可以看作是直接經濟損失。
新冠病毒疫情對我國造成的綜合經濟損失就非常明顯了,春節期間我國經濟基本只維持了必要的產業運營,直到3月中旬才開始陸續復工復產,到目前為止我國企業復產率已經超過90%,所以新冠病毒疫情大約影響我國一個半月的時間
2019年我國GDP大約為99萬億,平均每個月為8.25萬億,在疫情期間,經濟沒有完全停擺,預計會拖累我國經濟1個百分點,按照這個比例測算,造成的綜合經濟損失大約為1萬億元左右。
4. 新冠疫情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本文從悲觀、中觀和樂觀三種情景預測了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根據各地疫情嚴重程度分別用不同情景利用歷史數據預測了各省2020年經濟數據,隨後運用Dagum基尼系數等方法分析了疫情對中國區域經濟的影響。研究發現:即使在悲觀情景下,中國經濟在2020年仍能實現1.90%的增長,完全有能力實現「六穩」「六保」任務,保障經濟社會平穩健康運行;中觀和樂觀情景下,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2.20%和3.74%;地區差異分析表明,地區差異擴大的趨勢放緩,地區內部的不平衡加劇,而地區之間的差距變大。基於此,本文提出以疫後恢復為契機,充分挖掘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實現區域增長接力,穩定經濟增長。
5. 中國對新冠疫情的影響有哪些
您好,新冠疫情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疫情爆發導致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明顯下滑,2020年中國GDP增速預計將下降到2.5%,這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最低的增速。其次,疫情爆發導致中國的出口額顯著下降,2020年中國出口額預計將下降10%,這也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下降幅度。此外,疫情爆發導致中國的失業率顯著上升,2020年中國失業率預計將上升到6.5%,這也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最高的失業率。此外,疫情爆發導致中國的消費者信心顯著下降,2020年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預計將下降到90點,這也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最低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最後,疫情爆發導致中國的社會穩定性受到嚴重影響,2020年中國社會穩定性指數預計將下降到80點,這也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最低的社會穩定性指數。總之,新冠疫情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不僅影響了中國的經濟增長,而且還影響了中國的出口額、失業率、消費者信心和社會穩定性。
6.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如何正確看待疫情對當前經濟的影響
如何正確看待疫情對當前經濟的影響
作者:朱家禾
來源:《商情》2020年第32期【摘要】如何正確看待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關乎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正確走向和社會前景。本文主要針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對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進行分析和判斷。【關鍵詞】新冠疫情 ; 經濟影響 ; 一帶一路2019年12月起,新冠疫情的突然出現和後來的集中爆發,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均帶來了明顯沖擊。受疫情影響,各行業的經營狀況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一、疫情的產生和對當前經濟的主要影響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後稱「新型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為了避免疫情快速擴散,黨中央、國務院迅速採取強力措施,升級疫情防控級別,除了武漢和湖北進行封城外,全國各地都採取了高級別的防控措施,從交通、人員流動、小區街道治理、公共場所封閉等各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防控,迅速有效地將疫情控制,極大的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對比當前國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和失控,我國採取的措施既堅決有力、效果明顯。與此同時,由於防控措施的升級,各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活動、商業流通、社會娛樂、餐飲等以線下為主的活動全面大幅度壓縮或者全面停止。這對經濟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具體分析如下:一是傳統的以人流密集型行業受沖擊最為明顯。受防控措施影響,全國的大部分地區的客運交通、旅遊、餐飲、社會娛樂、KTV、商業場所都在疫情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大規模封閉或減少營業規模、壓縮營業時間,這些行業的整體經營額均大幅度下降,相當數量的經營業主出現虧損或者停業。二是生產型企業的開工率不足。受內外需求影響以及人員限制流動等多方面的影響,相當數量的企業無法正常開工或者開工率不足。許多成本高啟的企業無法維持正常的運行,部分企業讓員工放假在家。這導致生產型企業的資金周轉出現困難。三是內外需出現下降。據相關專業人士分析,按新型肺炎疫情對生產要素供給的影響限於一個月,資本要素和勞動力要素供給將分別減少4650.2億元和104.9億元,2020年GDP總量減少5660.3億元,GDP增速較基準模型降低0.61%。當疫情影響為兩個月時,雖然生產要素成比例減少,但GDP總量將減少11633.8億元,GDP增速降低1.25%。而當疫情影響為三個月和四個月時,GDP增速分別為3.79%和3.20%,這說明隨著時間的增加,新型肺炎疫情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會在成比例增長的基礎上會更加惡化。由此可見,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沖擊還是相當明顯。
二、中國採取積極措施恢復經濟運行效果明顯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採取有力措施,採取的措施非常明確而具體,主要體現了以下三個方面:堅持防疫與恢復生產兩手抓。一方面內防反彈、外防輸入,嚴防疫情出現反復,另一方面抓經濟活動的恢復。為了確保經濟活動的快速恢復,中央將疫情進行分類處理,全國分為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三種地區,以縣域為單位進行劃分,切實保障經濟迅速恢復。同時,中央採取進一步下調企業增值稅、延長汽車領域優惠政策等手段,扶持相關行業盡可能減少因為疫情而造成的損失,政府還會通過實行增值稅稅收優惠等方式緩解企業短期融資問題。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線上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疫情的影響,對傳統線下產業來說面臨著巨大的困難,但對於互聯網企業,恰恰是一場千載難逢的機會,以網路購物、餐飲外賣、生鮮配送、遠程辦公、遠程教育等「線上經濟」更加火爆。以淘寶、京東、拼多多為主要代表的線上電子商務企業,營業額同比大幅上升接近50%。在疫情緩解後,線上線下結合的帶貨模式,也使得更多的生產廠家、農業產品得到迅速推廣,線上明星人物加線下明星產品,使相當的企業快速走出了困境。推動醫療健康、快遞物流等產業迅速發展。經過疫情的檢驗,中國的醫療產業、產品迅速發展企業,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大量的醫療器械、產品成為國外的搶手產品。全球都在中國進行搶購,這使得醫療產業得到了歷史性的發展。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國民經濟運行態勢得到基本穩定,避免了大幅度下降。三、強勁的發展韌性和民族精神,支撐著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向好雖然經濟受到短期的沖擊,但中國具有著強勁的發展韌性,經濟回復水平會迅速恢復。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分析:
中國的經濟體量具備強大的抗風險能力。中國目前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GDP佔全球的比例30%,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有著全產業鏈,除了個別的特殊高端產業,幾乎所有的生產環節都能夠在中國完成。這使得中國既有著獨立於世界的生產能力,又有著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一帶一路」戰略為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是中國審時度勢、著眼長遠,面向世界的一項重大戰略,是中國向世界經濟作出的重要貢獻,也是中國經濟走出去的重要步驟。當前,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國家的抗疫工作,向「一帶一路」國家提供醫療物資和技術、抗疫經驗支持,在共同抗疫的過程中,進一步凝結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情誼,這將為疫情過後「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穩定的支撐,使中國經濟有了更加長遠的發展基礎。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支形成對中國經濟的有效支撐。中國是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上經歷了太多的苦難,無論遇到多麼困難的局面,中華民族總是能夠從困難中站起來。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正是這種民族精神,才能使中華民族在歷經鴉片戰爭、抗日戰爭、地震、洪水、亞洲金融危機等等重重考驗後,仍然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不倒。此次疫情雖然短時期對中國的沖擊較大,但在歷史長河來看,依然只是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一次短暫的波折。中國經濟就像一片汪洋大海,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會掀翻大海,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浪,中國始終在這,這也是中華民族能夠保持長期繁榮的最根本的基礎,更是中國經濟長久發展的定海神針。總之,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向好的格局將不會改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
5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如何正確看待疫情對當前經濟的影響
龍源期刊網
如何正確看待疫情對當前經濟的影響
作者:朱家禾
來源:《商情》2020年第32期
【摘要】如何正確看待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關乎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正確走向和社會前景。本文主要針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對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進行分析和判斷。
【關鍵詞】新冠疫情 ; 經濟影響 ; 一帶一路
2019年12月起,新冠疫情的突然出現和後來的集中爆發,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均帶來了明顯沖擊。受疫情影響,各行業的經營狀況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第 1 頁
一、疫情的產生和對當前經濟的主要影響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後稱「新型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為了避免疫情快速擴散,黨中央、國務院迅速採取強力措施,升級疫情防控級別,除了武漢和湖北進行封城外,全國各地都採取了高級別的防控措施,從交通、人員流動、小區街道治理、公共場所封閉等各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防控,迅速有效地將疫情控制,極大的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對比當前國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和失控,我國採取的措施既堅決有力、效果明顯。與此同時,由於防控措施的升級,各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活動、商業流通、社會娛樂、餐飲等以線下為主的活動全面大幅度壓縮或者全面停止。這對經濟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
7. 國內外對新冠肺炎對經濟影響的研究現狀
一、 新冠疫情給實體經濟帶來的機遇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早在2003年,SARS大流行時阿里巴巴全體員工不得不回家辦公醞釀出淘寶這個巨大的電商平台。在如今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許多企業也積極調整戰略,增加生產線。如,著名汽車生產企業特斯拉(Tesla)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特殊經濟時期開始跨界增加生產線生產呼吸機。我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開始增加生產線來生產口罩。總之,實體經濟若能在特殊經濟時期抓住機遇,那就會帶來巨大的收益。新型冠狀病毒給實體經濟帶來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防護用品需求暴增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消費者產生了恐慌情緒,對口罩、消毒水、防護衣、紫外線燈、防護手套等衛生防護用品的需求量暴漲,這對實體經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各大實體經濟廠商若能抓住機遇,調整戰略做詳細市場分析與消費者偏好調查,合理做出戰略調整,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生產,企業就可以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特殊經濟時期保存實力並且有機會取得巨大的收益。
(二)疫情暫緩期的消費反彈
新冠疫情較嚴重時,由於防疫政策、消費者的恐慌情緒等的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產生了短暫的下降,但是隨著天氣逐漸變暖,新冠疫苗和葯物的研發以及政府有效的防疫政策對新冠疫情的作用等因素使得新冠疫情有所緩解,形成了一個疫情暫緩期。這個疫情暫時緩解的時期給實體經濟帶來了極大的機遇。疫情最嚴重時,居家隔離令的施行把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壓抑到了極限,一旦疫情到了暫緩期,那麼消費者的消費慾望較疫情前及疫情嚴重時會大大增加,消費就會出現極大的反彈,消費者會因為心理作用去大量購買商品來保持內心的平衡。再加上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寶等平台發放的優惠券更加會促使消費者消費購買產品。實體經濟廠商若能夠對產品的生產、分配和銷售供貨做出合理的規劃,那麼就能夠有條不紊的應對疫情沖擊並且能夠藉助疫情帶來的機遇去長遠健康的發展。
二、 新冠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
(一)居家隔離令促使實體經濟蕭條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擴散,極大的影響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居家隔離令」是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以來產生的新名詞,它為阻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目前中國的疫情發展情況可以看出,停工、隔離排查、封城等防疫措施有效防止了疫情進一步傳播。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我國首先提出「居家隔離令」政策,建議人們不出門、不聚集,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後續有世界上很多國家開始模仿。但若居家隔離政策使用不當就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以美國實體經濟為例,居家隔離所提倡的「不外出,不聚集」導致人們無法正常工作,工廠無法繼續生產製造,實體店無法正常營業。來自智庫的一項分析顯示,這些被迫關閉的企業最後將產生惡性循環,企業將因為不能正常營業而資金短缺,資金短缺就會導致采購原材料、機器設備不及時,存貨不能得到保障,甚至開始大量裁員,造成大量人口失業,生活資金短缺,購買力下降,導致整個經濟社會無法正常運行。
(二) 食品、餐飲行業進貨渠道安全性及檢疫問題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導致經濟社會流動性暫停,工廠、店面停業,消費者不敢外出消費,工人不能工作,企業資金斷裂。實體經濟的核心成分是資金,擁有資金才能投資和發展經濟。對於食品、餐飲行業來說,房屋租金、稅收、工人工資及補貼以及倉庫積壓的不易長期保存的食材成品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對於無風險基金和風險應對機制的小微型企業甚至會造成滅頂之災。新冠疫情的發生對食品、餐飲行業來說需要在食材進貨渠道及檢疫問題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鄭州二七廣場的餐飲實體店喜蝦客事件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喜蝦客餐廳因為在疫情期間營業時對食材厄瓜多白蝦在進貨渠道上沒有嚴格監督把控,購進了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的食材,導致在社交網路抖音、微博上上熱搜,給企業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在疫情期間食品、餐飲企業尤其應該要注意對食品安全的監控,對進貨渠道嚴格把關,對食材嚴格檢測來保證安全性,從而來減少疫情造成的損失。
(三)消費者的刻板印象
新冠疫情期間消費者的刻板印象也給實體經濟帶來了沖擊。第一,在新冠疫情嚴重的敏感時期,一旦一種商品出問題,消費者就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拒絕這種商品包括其相關商品。鄭州「喜蝦客」事件就反映出這個問題。喜蝦客在鄭州的實體店購進了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白蝦食材導致那段時間在店裡消費過的消費者產生了恐慌心理,未消費過的顧客也很長時間不去消費白蝦,即使是有檢測合格證明的白蝦,消費者也不願意去購買。這就是所謂的消費者刻板印象。消費者的這種心態導致包括喜蝦客在內的飯店、鮮蝦冷凍加工廠、含蝦加工食品和半成品生產廠商以及白蝦養殖廠都受到重創。這是新冠疫情期間存在的特殊心態,會對實體企業造成很大的沖擊。第二是消費者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會產生疑心加重的心態。一些大型商場為在疫情期間減少損失、保持顧客流量而做了認真詳細的疫情防護措施,如在商場內部設置溫馨提示標語提醒顧客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在商場入口設置掃健康碼區域並為進入商場的消費者免費提供免洗洗手液和消毒水等防疫物品。即使商場做了充足的防疫措施,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消費者還是容易內心敏感並習慣性的認為公共場所不安全,從而盡可能的減少進入商場等公共購物場所的次數,這對於商場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沖擊。
8.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的社會和經濟只有負面影響,沒有正面影響
是的。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典型的外部沖擊,不僅使經濟運行和行業發展出現短期動盪,也將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模式的變革升級以及未來經濟的總體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持續性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的社會和經濟只有負面影響,沒有正面影響是否正確
疫情當中,傳統服務業預計將於二季度逐漸恢復,而有的行業如生物醫葯、共享經濟會受到正向刺激。
中國經濟的增長動能不會因疫情發生改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0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一方面,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廣泛應用和數字經濟不斷發展,未來很多產業都存在數字化轉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在消費領域挖掘新動能,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短期來看,疫情對於消費有一定抑製作用,但在二季度將逐漸恢復。投資領域,疫情暴露出我國在醫療設施等基礎投資上尚待加強,有望加大投入。總體來看,中國經濟的增長動能並未發生改變。
疫情可能帶來的正面影響
完善防疫體系,強化應急能力。此次疫情之所以在初期防控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恰恰是因為防疫體系的體系搭建、制度設計、流程合理性及響應時限、防疫工作的信息化等方面尚存在可以改進之處。在此次防疫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防疫數據和疾病防控經驗,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進行總結、提煉,並對現有防疫體系進行完善,提升危機應急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加強疫情的預防,並在類似疫情再次發生時妥善做好應對,盡快消弭危機。
普及風險理念,風控從我做起。去過日本的朋友往往慨嘆日本人的風險防範意識非國人所能及:日本人經常進行防震演習,桌下長期安放急救包,人均七張保單。風險管理理念在日本如此深入人心不得不讓人感到震動。此次防疫工作藉助微信、微博等互聯網手段,讓人民群眾全面、深入了解了疫情的危害和嚴重性,強化了全民的衛生防疫、風險管理意識。
陽光透明公開,提高政府公信。信息披露和輿論監督有助於政府公信力提升,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此次防疫工作,中央和地方均高度重視。各級地方政府一方面藉助政府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發布權威的疫情數據,另一方面及時召開防疫新聞發布會,緩和了民眾的焦慮情緒,確保了大眾的知情權,避免了公眾的過度恐慌,遏制了謠言的滋生蔓延。
10.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經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但終究是一次性沖擊現象,對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都不會產生長期影響,不會改變我國經濟基本面。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表示,此次疫情對經濟運行和發展會產生較大影響。當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總體上都處於下行期,經濟增長更多需要靠服務業和消費拉動,而消費當中服務業比重又逐步提高,
在此次疫情當中,恰恰是交通運輸、旅遊、線下零售、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業遭受到了最大的沖擊。要警惕接下來可能發生的部分債務違約、部分企業倒閉、員工失業等情況。
抗擊疫情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總的發展趨勢與機會是
一、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高度重視,各界對公共衛生治理能力與水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使得大健康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二、是隨著國民健康意識與健康素養的持續提升,健康需求將進一步激發和持續高漲,健康需求將牽引大健康產業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機遇期;
三、是防疫健康產業火爆,新興生物經濟產業與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備受青睞,並成為大健康產業新的引擎;
四、是疫情下健康消費不斷擴大和升級,宅家健康消費與互聯網健康消費成為大健康產業新業態和新經濟;
五、是數字健康加速發展和迎來發展機遇;
六、是隨著智能醫護機器人、智能醫學影像和智慧遠程醫療在防控疫情中發揮的作用,智能智慧健康產業前景看好。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健康網——新冠疫情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的機遇
以上內容參考手機人民網——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多大?專家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