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析我國如何有效地進行國際經濟合作
「十一五規劃」明確指出,我國將積極參與多邊貿易談判,推動區域和雙邊經濟合作,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這是由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所決定的,也是我們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選擇。以更加緊密的經貿關系為紐帶,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為目標。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不僅符合我國經濟、政治、外交和國家安全的利益,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也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更好地發揮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作用的必然要求。
1.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流趨勢
到2002年年底,區域貿易協定(RTAs)數量達259項,截至2006年3月已達340個,其中80%是近10年來締結的;截至2006年9月全球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達211個,其中84%採取自由貿易區的形式。全球GDP排名前30位的國家或地區,無一例外地參與了不同區域經濟合作組織。近年來區域貿易協定涵蓋領域越來越廣,從關稅減讓擴展到非關稅壁壘減讓,從貿易擴展到投資,從經濟擴展到非經濟領域,如勞工標准、民主制度等。
目前歐洲是區域貿易協定最集中的地區,佔全球已實施數量的50%以上。過去10年間,美洲是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最快的地區,按照1994年邁阿密美洲34國首腦會議的決定,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南擴的基礎上,成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目前美洲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已經初步完成,其目的是要在西半球建立一個世界上面積最大、年GDP總值達14萬億美元、擁有8億人口的自由貿易區。北非和中東地區以「歐洲一地中海夥伴關系」為基礎,擬形成一個由歐盟和12個地中海南岸國家組成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關系框架,也稱「巴塞羅那進程」,意味著將有39個國家和超過7.5億人口被納入其中。其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逐步建立「歐洲一地中海自由貿易區」。非洲主要區域貿易協定組織已經提出在2028年建立非洲經濟與貨幣聯盟的目標。
2.積極參與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是我國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地參與國際分工,提升全球地位的需要
從經濟意義來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將為推動我國貿易、投資發展,化解和防範經濟全球化風險創造有利條件。目前區域經濟合作最直接影響體現在貿易領域,全球已有45%以上貿易屬於區域內貿易。參加區域經濟合作有利於實現我國出口市場多元化的目標,改變長期以來出口嚴重依賴歐美市場的局面,同時有利於整合全球技術、資本、人才、能源等要素,有效解決我國經濟建設的資源約束,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從國家安全來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有助於維護周邊國家穩定,實現安鄰、睦鄰、富鄰的目標,從而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區域貿易協定是地區性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通過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我們也將獲得區域內環境保護、資源共同開發及消除歷史矛盾等多種收益。
從國際地位來看,我國作為一個世界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通過積極參與亞洲區域經濟合作有助於提高我國在亞洲地區經濟和政治事務中的影響力,通過參與拉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區域合作,有助於提高在全球第三世界國家中的威信,通過積極發展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合作,將有助於發揮我國在世界經濟政治中的話語權,提升全球地位。
從維護國家主權來看,目前大陸對港澳台的自由貿易政策以及更緊密的經貿關系安排將會更加完善,並將長時期堅持下去。引入和借鑒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機制,使港澳台地區經濟更緊密地融入祖國大陸,這無疑對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進一步實施積極開放、互利共贏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戰略
第一,積極推進和依託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目前世界各經濟組織中,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態勢。在這三大經濟區中,亞太地區經濟合作活力最強、增長最快、最有潛力。此外,亞洲是我國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的主要地區,也是對外貿易的主要地區,積極開展亞洲區域經濟合作對於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維護國家安全將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第二,繼續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合作。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應在自我發展的同時,積極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對於非洲、拉美等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應本著多予少取、先予後取的原則,在合作中應注重擴大當地就業,轉移適用技術,為東道國培養人才,加大社會公益事業投資,樹立良好形象。尤其要積極開展與這些區域的能源資源。
第三,通過參與國際組織合作提高話語權。應從維護和完善全球經貿體系出發,積極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多邊組織的活動,有效推進多邊經貿規則的完善;積極參與八國集團等組織的活動,加強與大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協調和合作,使我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第四,加快發展跨地區的自由貿易區。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截至2006年5月在已經實施的區域貿易協定中,跨區域協定比重佔10%。歐盟先後與南非、新加坡、墨西哥、智利達成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從2001年至今先後與約旦、智利、新加坡、澳大利亞、摩洛哥和巴林等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在此背景下,我國除密切與亞洲區域經濟合作外,還應大力開拓與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的自貿區建設。通過自貿區建設推動我國經濟合作向縱深發展。
第五,繼續密切與港澳台地區的經貿合作。內地與港澳台不僅是同根血脈,而且在經濟結構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長期以來,港澳台為內地提供了大量的加工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在促進內地投資貿易、產業結構升級、對外開放上作出了重要貢獻。因此,應積極推動CEPA的實施,為港澳台地區開拓內地市場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
㈡ 經濟區域合作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一、省際邊界區域經濟合作相關理論
為認識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時代的社會經濟合作活動的宏觀空間規律,需要積極借鑒經濟學、管理學等其他學科的重要成果。伴隨世界經濟聯系格局的動態變化,有關區域經濟合作的理論也在不斷演化和擴展。隨著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有關產業和技術跨國轉移的理論擴展了用以解釋和分析國際性區域經濟合作的理論基礎。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國際經濟學界一直致力於尋找和建立關於國家之間,特別是存在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發達國家、地區和發展中國家、地區之間產業技術聯系宏觀規律的理論解釋,為發達國家、地區和發展中國家、地區的互補性發展尋找理論根據,其中主要有行政邊界區理論、系統動力學理論、競合理論、新勞動地域分工理論和協同論。
(一)行政邊界區理論。邊界區域是指在一定范圍內某政治實體(如國家、行政區等)與其他接壤政治實體(如國家、行政區等)在交接處所構成的特定地理空間。省際邊界地區位於我國最大的行政單元——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交界處,是一個特殊的地理區域。行政邊界區理論一是源於行政區經濟理論,即改革開放以來,在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區域經濟的縱向運行系統向社會主義市場體制下區域經濟的橫向運行系統轉變時出現的特殊區域經濟類型。二是來源於行政區邊緣經濟論。在行政因素對經濟的約束作用下,我國行政區交界地帶存在著明顯的「行政區邊緣經濟現象」。該理論認為,由於行政邊界的存在而對行政區之間經濟、社會因素流動產生的阻礙或促進作用,表現為邊界區域中不同行政區的城市經濟水平增長的結構性差別、要素流動的斷裂或一體化。
(請採納)謝謝!
㈢ 結合京津冀論述區域經濟合作有何有何重要意義
空間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京津冀區域經濟合作是這一趨勢在國內一定地理空間范圍內的具體體現。作為我國環渤海經濟圈這一第三增長極核心的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合作,雖經過20多年的磨合。但仍處在總體區域經濟合作的初級階段。以空間經濟一體化為立足點,理順相關環境,促使地域內各方加大改革力度、各展其長、加強融合, 是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合作走向深化的重要舉措。
㈣ 如何進行區域經濟分析
想要更好的進行區域經濟的分析,必須要根據目標進行有效的規劃,才能更好的達到理想的分析總結效果。
㈤ 說出區域經濟合作的類型
政府主導模式、企業主導模式——從區域合作的主體作用看
產權型合作模式、聯盟型合作模式、鬆散型合作模式——以合作關系的結構安排看
共通合作模式——以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平台的行為方式看
圈層輻射開放合作模式、軸帶合作模式——從合作形成的空間結構看
援助性合作模式——從合作的非求償性角度看
貿易性合作模式、品牌服務性合作模式等——從合作的服務性核心內容看
資源互補型合作模式、優勢互補型合作模式、產品互補型合作模式——從合作雙方的互補關系看
附件是一篇相關的論文,PDF格式
㈥ 區域經濟合作的介紹
區域性經濟合作是指某一個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為了維護共同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實現專業化分工和進行產品交換而採取共同的經濟政策,實行某種形式的經濟聯合或組成區域性經濟團體。區域性經濟合作是世界經濟生活越來越國際化的產物和表現。它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生活國際化發展的歷史趨勢,有其深刻的現實基礎和客觀必然性。
㈦ 當前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現狀是什麼,如何推動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現階段,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特徵十分突出。但在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中,區域經濟將在互動中促進協調,在各區域主體功能強化基礎上,大幅度提高整體發展水平。1.東部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該地區以佔全國3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56%的地區生產總值,58%的二產增加值,57%的三產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3697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7倍,居四大板塊之首。東部沿海經濟區以長三角為引擎,實力最強。其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均略高於全國的11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是全國的2倍。北部沿海經濟區以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城市群為引擎,經濟總量較大,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二、三產業增加值都佔到全國的115。南部沿海經濟區以珠三角為引擎,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到全國的巧%左右,經濟總量上不及北部沿海,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2003元,是全國的1.57倍,高於北部沿海的20983元,是北部沿海的1.49倍 2.中部的經濟實力明顯弱於東部。中部以佔全國32%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3%的地區生產總值,31%的一產增加值,22%的二產增加值,21%的三產增加值。中部第一產業的優勢相對強於第二、三產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不及全國平均水平,為全國的0.77倍。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看,黃河中游經濟區為11856元,略高於不足萬元的長江中游經濟區 3.西部的經濟實力又弱於中部。西部以佔全國23%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3%的地區生產總值,21%的一產增加值,11%的二產增加值,13%的三產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的0.62倍。大西南經濟區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8379元,為八大經濟區中最低。經濟區中只有重慶超過萬元,貴州僅為500()元,為全國最低。大西北經濟區的人均生產總值近萬元,略好於大西南經濟區 如何推動: 2000年以來,我國先後啟動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區域發展戰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這三個區域重點領域的投資傾斜,改善了當地的基礎設施條件和投資環境,提高了當地的公共服務水平,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這些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同時,東部沿海地區依託自身的經濟基礎,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繼續保持領先發展勢頭。 區際競爭關系加劇,一些地方政府以工業園區建設和城市建設為載體,調動各種資源擴大投資規模,包括以稅收優惠和土地低價吸引投資,使得一些不具優勢或者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弱的區域,也形成較大的工業規模。與此同時,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以市場為基礎的區域經濟合作全面展開。各地區出於增強競爭力的內在要求,開始突破傳統的制度性障礙,推進區域經濟整合,發展各種橫向合作。區際競爭促進各區域提高本區域競爭力,區域經濟合作和生產要素大規模區際流動,增強了區際互動發展關系。
㈧ 試述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理論
(一)要素稟賦理論
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將國際貿易和區際貿易的領域由產品拓展到生產要素,並認為正是由於各地區生產要素稟賦的不同決定了地區之間的貿易格局,而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能夠改變地區要素稟賦之不足,提高地區生產效率。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為區域經濟合作奠定了基本的理論基礎。
(二)新要素學說
新要素學說主要包括人力資本學說、研究與開發學說和創新理論。
1人力資本學說
動力實質上是一種不同質的生產要素,當人們通過對勞動
力進行投資,使一定量的資本與勞動力相結合,就會使勞動力的質量升華,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即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實質上是指高素質的勞動力。
研究與開發學說
2研究與開發學說
研究與開發學說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格魯伯、弗農等人提出的。他們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無形的生產要素正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與開發就是最重要的一種無形的生產要素。
如果一個國家研究與開發力量雄厚,則在研究與開發領域中的投資能夠獲得更高的效率,從而促使本國新興產業的發展,形成新的區域比較優勢,提高本國在國際勞動分工中的地位。如果一個國家和地區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在先進的技術領域保持一定的領先。
3創新理論
創新理論包括企業創新、國家創新和區域創新
(1)創新及其內涵。
經濟增長只是年復一年地人口與財富的增加,其主要動力是從外部追加各種生產要素,純粹的經濟增長不能夠在質上產生新的現象。
創新包括以下五種情況:1)引入一種新的產品或提供一種產品的新質量;2)採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3)開辟一個新的市場;4)獲得一種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給來源;5)實行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
(2)國家創新理論
國家創新系統是指有利於促進一個國家研究開發、引進、運用、擴散各種新技術的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機構所組成的網路,以及與此相關的一系列具體的國家制度。
(3)區域創新
區域創新是指一個地區研究、開發、運用和擴散新技術和新知識,並以此促進地區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過程。
(三 )區域發展的相互依賴理論
區域發展的相互依賴理論闡明了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是獨立的, 而是彼此依存、相互聯系的。
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之所以相互依賴,主要緣於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政治軍事力量的制衡。
第二,經濟技術的發展,經濟技術的不均衡格局使各國都必須依賴於其他國家的經濟技術力量完成本國的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
第三,隨著世界范圍內工業化程度的加深,產生了一系列足以影響全球經濟社會生活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