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變動對利率、收入、消費、投資的變動。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利率、消費、投資、GDP的影響是一定的。
(一)財政政策通過影響需求、供給,拉動經濟增長或反經濟衰退。財政政策主要有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兩大工具。收入工具方面,財政利用稅收的變動對國民收入的變動具有的倍增作用,通過稅收手段,發揮稅收的乘數效應,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在經濟蕭條時,政府通過減稅,降低企業成本,稅收便會產生一種推力,防止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的過度下降,從而起到反經濟衰退的作用;而在經濟過熱時期,其作用機理正好相反。支出工具方面, 在經濟蕭條時期,為緩解通貨緊縮影響,政府通過增加支出,減少收入政策來增加投資和消費需求,增加社會有效需求,刺激經濟增長;反之,經濟繁榮時期,為抑制通貨膨脹,政府通過財政增加收入、減少支出等政策來抑制和減少社會過剩需求,穩定經濟波動。也就是說,無論財政採取收入或支出手段,目標都是為了影響需求、供給,其必然會影響到投資、消費,進而影響到GDP的增長。
(二)貨幣政策是通過影響總需求來調節利率,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可見,其核心著眼點就是市場利率,即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積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的,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消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也就是說,不管積極的貨幣政策還是消極的貨幣政策,都會影響到市場利率,並通過貨幣供給量的調整影響社會取得信貸資金,進而影響社會投資和消費可動用的資金,進而影響到GDP的增長。
㈡ 政府維持經濟持續增長的公共政策有哪些
宏觀經濟學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主要有:
1、增加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例如生育政策、移民政策等。增加勞動力數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勵移民入境等;提高勞動力質量的方法有增加人力資本投資。通過勞動力來拉動經濟增長。
2、資本積累,例如積極的貨幣政策、稅收政策等。資本的積累主要來源於儲蓄,可以通過減少稅收,提高利率等途徑來鼓勵人們儲蓄。
3、技術進步,例如各種技術扶持政策。技術進步在現代經濟增長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進技術進步成為各國經濟政策的重點。
4、計劃化和平衡增長。現代經濟中各部門之間協調的增長是經濟本身所要求的,國家的計劃與協調要通過間接的方式來實現。
5、提高貨幣供給,具體表現為公開市場購買,降低貼現率降低法定準備金率。以上政策在短期內可以促進經濟增長。
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是凱恩斯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經濟學理論,即IS-lm模型。該模型解釋了當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利率和國民收入是如何確定的,並指出模型中IS曲線和LM曲線的位置變化是如何影響均衡利率和國民收入水平的。該模型是分析財政和貨幣政策效果的工具。
在LM曲線的不同區域,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存在較大差異。LM曲線可分為水平、增量和垂直三種形式。在此基礎上,將LM曲線劃分為凱恩斯區域(蕭條區域)、中間區域和經典區域。
(2)拉動經濟增長屬於什麼經濟政策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原則是標本兼治、緩一緩、標本兼治。
宏觀經濟政策是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短期政策,需要根據形勢的變化進行調整,不應該是長期的,因為經濟形勢是不斷變化的。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不僅取決於國內經濟走勢,而且在相當程度上也取決於全球經濟走勢。
「應急處理」是指運用財政、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應對短期經濟問題,如刺激經濟增長、防止通貨緊縮、應對外部沖擊等。
「治本」是指通過結構性政策和經濟改革,解決長期存在的經濟問題,如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這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中長期戰略相適應的政策組合。
一般來說,宏觀經濟政策有四個主要目標:
1、持續和平衡的經濟增長;
2、充分就業
3、穩定的價格水平;
4、國際收支。
㈢ 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政策有哪些
既要實現經濟增長,又要可持續增長,具體措施包括:
(一)結構性減稅,減輕企業經營負擔,增加效益。如營改增等。
(二)加大對節能環保、高科技產業的支持力度;
(三)促進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擴大內需,增加內需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
(四)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高端服務業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力;
(五)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增加對科技研發的投入;
㈣ 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的目的是什麼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還是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調節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以促進經濟平穩發展。
一: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通俗理解就是使流通中的貨幣量增多,適用於經濟發展不忘經濟萎縮的情況。表現為國家少收多支,比如減免稅收。增加各項財政支出。目的是為了擴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與之相反。就是使流通中的貨幣量減少。適用於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的情況。現為國家多收少支。目的是抑制經濟過熱,抑制物價上漲。
二: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准則。它是客觀存在的財政分配關系在國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又是國家干預經濟,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工具。
「一切剝削階級國家的財政政策都是為著維護其超經濟的剝削關系。當其統治者處於上升時期時,往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採取較為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財政政策。但隨著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財政政策會變得越來越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從而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1]這段話指的是剝削階級國家怎麼使用財政政策。
三:含義
財政政策是指為促進就業水平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穩定增長而對政府財政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財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決策。或者說,財政政策是指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變動稅收是指改變稅率和稅率結構。變動政府支出指改變政府對商品與勞務的購買支出以及轉移支付。它是國家干預經濟的主要政策之一。
財政政策由國家制定,代表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並受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相應的經濟關系制約。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同其他經濟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系。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要有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政府支出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政府購買,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勞務上的花費——購買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轉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體(如老人或失業者)的收入。稅收是財政政策的另一種形式,它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整體經濟。首先,稅收影響人們的收入。此外,稅收還能影響物品和生產要素,因而也能影響激勵機制和行為方式。
㈤ 政府為促進經濟増長可採取哪些政策
為應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們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積極的財政政策注重加力增效,擴大結構性減稅范圍,實行普遍性降費,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3.2萬億元,降低利息負擔約2000億元,減輕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松緊適度,多次降息降准,改革存貸比管理,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擴大有效投資,設立專項基金,加強水利、城鎮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中西部鐵路和公路等薄弱環節建設。實施重點領域消費促進工程,城鄉居民旅遊、網購、信息消費等快速增長。去年還積極應對金融領域的多種風險挑戰,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維護了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㈥ 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問題一: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哪些啊? 你好 財政政策將由「穩健」轉為「積極」,重點要以擴大消費需求為核心,以加快改革為重點,綜合運用各種財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來改善經濟結構和拉動經濟增長。
首先,加大對民生的投資力度。導致目前中國居民低消費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醫療。根本原因就是長期以來財政支出中對經濟建設投資占的比重較高,對關系民生的社會公共支出較少。
其次,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改善經濟結構。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服務業發展以及產業技術進步。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增加節能減排投入力度,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投資找青牛貴金屬。
第三,積極減稅,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通過減輕企業負擔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這樣可以么?
問題二:我國現階段經濟手段有哪些 貨幣政策:可分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再琺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和選擇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
財政政策:主要包括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轉移支付制度等。
匯率: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收入政策:包括收入總量目標和收入結構目標。
問題三: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只有一種: 印錢!
截至2017年4月,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達到人民幣159.96萬億元,與1990年的1.53萬億相比,增長104倍余。當月舐試6.18,換算成美元是25.9萬億,同期美國M2是11.6萬億美元,中國M2遠超美國M2。要知道中國含有水份的GDP不及美國一半,人均GDP相距更大,中美相比已可見中國貨幣超發之巨。
*** 印錢,製造通貨膨脹,讓百姓口袋裡的錢變毛,這不就是偷嗎?你偷要蹲班房, *** 偷叫做「宏觀調控」。這道理咱古人早就明白,莊子曾說過,「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借錢怎麼還?不愁,國債還本是幾十年後的事,與現在當權者無關。赤字政策說到底,就是挖子孫後代的肉,補我們自己今天的瘡。如此代際偷竊,講出去令人尷尬,凱恩斯主義就成了完美的 *** 牌坊。有了它, *** 理直氣壯;有了它,公眾心安理得。子孫或在襁褓,或尚未出世,欺負你沒有發言權,搶你的錢沒商量。
問題四: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有哪些? 一、財政政策:
由「穩健」轉為「積極」
2009年財政政策將由「穩健」轉為「積極」,重點要以擴大消費需求為核心,以加快改革為重點,綜合運用各種財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來改善經濟結構和拉動經濟增長。
首先,加大對民生的投資力度。導致目前中國居民低消費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醫療。根本原因就是長期以來財政支出中對經濟建設投資占的比重較高,對關系民生的社會公共支出較少。此外,由於住房、教育、醫療方面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中國居民消費預期差,被迫儲蓄,消費難以啟動。因此,明年的財政政策將重點解決居民的低消費問題,通過建設保障性住房、加快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發展等投資,減少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在教育、醫療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既在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又能夠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實現長期增長。
其次,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改善經濟結構。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服務業發展以及產業技術進步。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增加節能減排投入力度,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實施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優惠政策,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發展,鼓勵企業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煤炭等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發展可再生能源。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完善擔保體系建設,幫助中小企業融資。
第三,積極減稅,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通過減輕企業負擔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大紡織服裝、高科技、農產品(12.15,0.17,1.42%,吧)加工等行業退稅力度,對個別產品開征或提高出口關稅,大力支持出口增長;適時推出對居民的減稅政策,比如徹底停徵儲蓄存款利息稅。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財政補貼力度,從財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購買力。
二、貨幣政策:
從緊縮向適度寬松轉變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最重要的兩大政策工具,在宏觀經濟面臨不利的外部環境和較大滑坡風險情況下,國家決定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就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內涵而言,實際上是適度放鬆銀根,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提供較為寬松的融資環境,以此來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具體的實施手段上,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擴大銀行信貸規模。保持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取消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確保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及時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加大對重點工程、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自主創新、三農、中小企業、基礎設施及服務業等的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其次,進一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快發展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擴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快發展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實施提供平台。促進股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
再次,繼續下調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為防止經濟出現倒退,央行將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而下調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是央行最為有力的貨幣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後者可以為銀行提供更多的信貸資金,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加大對促進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有效滿足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合理需求。
最後,實施差別化貨幣政策,促進經濟轉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會對所有行業和企業一視同仁,而是會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以......>>
問題五:中國經濟政策 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要保持連續性,左右搖擺的經濟政策必然會給經濟運行帶來損失;
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還要有一定的「彈性」,一旦情況發生變化,必須對經濟政策作相應的調整。經濟政策正確與否,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正確的經濟政策可以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錯誤的經濟政策則會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的破壞。國家或政黨制定的經濟政策主要有:
1、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方針,制定產業政策,以控制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規劃和調整產業布局;
2、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財政與信貸綜合平衡政策,調節積累與消費之間的比例關系,實現社會財力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控制貨幣發行,制止通貨膨脹;
3、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引導消費需求的方向,改善消費的結構,從而使積累基金與消費基金保持適當的比例關系,防止通貨膨脹的產生。
問題六:2015有什麼國家宏觀經濟政策 2015宏觀政策內涵將有重大調整
大公報:2015年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政策基調會否延續,會有哪些創新變化以適應「新常態」?您如何評價2014年「定向寬松」和貨幣政策工具創新的收效,貨幣政策「戲份」在2015年是否會加大?
陳雨露:2015年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基調雖然將延續2014年的基本基調,但內涵將發生重大的調整。
對於貨幣政策而言,將延續穩健貨幣政策的表述,但內涵將發生以下調整:一是貨幣政策將在「微 *** 」常態化的作用下採取相對寬松的取向,以緩解經濟下行的壓力;二是與「穩健定位、積極操作」的貨幣政策相匹配的是「強監管」「金融改革」;三是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利率的預期管理,加大利率調控的政策效果;四是進一步採取「定向寬松」政策,強化貨幣向實體經濟的滲透。
對於財政政策而言,將繼續延續積極財政政策,但積極的方式將作出調整:一是總體財政赤字率將進一步提高,預計赤字率可能提高到2.5%左右;二是通過全面推行「營改增」,使結構性減稅得到全面實施;三是在財稅體制改革的全面實施進程中加大對於地方資金的扶持。
金融改革將是2015核心改革之一
大公報:金融改革會否成為2015年重點改革之一,推出整體改革方案,若推出,優先順序怎樣?金融改革怎樣更好服務於實體經濟?
陳雨露:金融改革將是2015年改革的核心之一。從目前所拉開的序幕來看,其順序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以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和建設為基礎,進一步推進利率的市場化;2)以資本市場的「股票發行注冊制」實施為起點,逐步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並進一步推進資產證券化等「去杠桿」措施;3)以「滬港通」的實施和「自貿區」政策的落實為基礎,逐步拉開資本賬戶開放的改革。4)以城投債的治理為起點,全面建設統一開放的債券市場;5)以地方債的全面發行,進一步豐富中國的國債市場及其無風險的基準利率形成機制。
只要金融改革能夠形成良好的金融市場,能夠有效的發現風險、分散風險,並對風險定價,那麼各種資源就能夠有效地流向其投資價值最高的地方。金融也就自然而然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當然,健康的金融市場必須要有有效的監管體系,能夠防止投機化和泡沫化的發展。因為過度投機和經濟泡沫化必定帶來使金融脫離實體經濟。
所以,金融改革的核心依然是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市場化的改革;二是監管體系和安全網體系的構建。
人民幣國際化處加速期
大公報:2014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在投資產品和走向儲備貨幣的道路上都有所突破,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在全球金融中心取得了重大進展。有專家認為全球經濟正向「人民幣化」方向發展。您是否同意這個觀點?未來的人民幣國際化道路會怎樣?
陳雨露:這種判斷有一定的道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經濟無論是GDP佔比還是全球經濟聯系度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必定會引起全球化趨勢和格局的變化。目前中國正從「貿易全球化時代」向「資本全球化」和「生產全球化時代」邁進,這必定要求中國金融必須全球化,貨幣全球化也是這一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
但是,從過去的歷史來看,一個國家貨幣國際化的道路是曲折的,往往會隨著一個國家政治、軍事、經濟實力的變化而發生不同的變化,往往會因為一些格局性的變化而發生波動。例如19世紀末期的美元、80-90年代的日元以及目前的歐元。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從總體來看處於其起步期和加速期,未來前景很好,但未來也必定會面臨眾多的起伏和曲折。
目前中國對外貿易中,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交易增長迅速。人民幣國際化未來會利用互聯網交易加速展開,互聯網就是加速機制,人民幣國......>>
問題七: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有哪些 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王見定 李穎伯
{摘要} 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本文提出:經濟變數實質上是一種矢量。但又不同於物理學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規律。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實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一種形式。本文以一些實例對經濟矢量合成的法則進行說明,並進一步闡述這一理論在經濟活動中的指導意義。(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一個5噸的混恁土構件;一個缸的發動機、一個底盤、一個車身構成一輛轎車;一個顯像管、一個復雜的線路和一個殼體構成一個精美的電視機;一個美容師半個小時的勞務加上對各種美容美發器械及化妝品的使用,產生了一個時髦的發型;一位外科大夫4個小時的手術以及四個同事的合作、醫療器械和各種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個心臟手術....這些都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噸和1噸盤鋼是兩種不同的經濟變數,像這樣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經濟變數,我們定義為經濟矢量。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了一個5噸的混凝土構件,可以看成兩種經濟矢量的合成。它們之間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構件的用途決定的,而且這種比例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當然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如果現在有5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也只能構成5噸的混凝土構件,多生產的1噸混凝土在這一組合中是無用的。這就是經濟矢量的合成法則。這個法則對於不同的經濟矢量之間是不同的。這種經經濟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個經濟矢量中進行。例如一個發動機、二個車身、二個底盤也只能構成一輛轎車,其中的一個車身、一個底盤是多餘的。以上例子已說明了經濟矢量概念是客觀的,也說明經濟矢量是按一定法則合成而產生社會的綜合效益。這種法則在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穩定性,它取決於合成商品和勞務的質量要求,也取決於屆時的生產水平。
通常,我們在經濟學教科書中見到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實際上也可看成是一種經濟矢量合成的實例,有效的含義就在於不進行多餘的生產。當然一種商品和勞務是否是有效的,還取決於價格和周圍的環境。例如:一輛賓士轎車,就它的發動機、底盤、車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設施都是可以說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萬美元的價格,相對一般市民來說,就不能說是完全有效的。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卻可以看成是一種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環境而言,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美國、西歐它可能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當然也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量)。而在那些經濟正處在發展中乃至落後的地區,它就不能算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國家,不管它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面臨著對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不同程度的無效開發和無效配置,將造成有效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乃至經濟危機。
近20年來,社會主義國家都面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就實質而言,就是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開發,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國進行的下崗再就業工程實質上就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活動。所謂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某些地區、某企業、某產品基本上達到了某些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認為,當這種有效配置的覆蓋面達到50%的時候,由於經濟活動的慣性,全國經濟將出現全面好轉,展示強大的生命力。就一個地區而言,整個經濟活動達到80%的有效將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發達國家美國也至少有20%的無效生產,它需要通過調整,甚至破產來達到有效。
參考文獻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查下資料
問題八:影響我國經濟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經濟政策是國家或 *** 為了達到充分就業、價格水平穩定、經濟快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等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為增進經濟福利而制定的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和措施。
問題九:什麼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我國現在的政策是什麼? 財政政策是指 *** 通過改變財政收入和支出來影響社會總需求,從而最終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財政政策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增加 *** 支出來擴大社會總需求. 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局限是擠出效應,即增加 *** 支出會使私人投資和個人消費減少.財政政策一般通過收入和支出來體現(積極的財政政策)收入: 降低稅率,如高新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的降低;出口退稅;提高稅收起征點等 發行國債 支出: 轉移支付:如農業補貼 *** 投資:如西部大開發,建設新疆等。 財政預算:通過合理赤字,調整財政支出的力度和結構,達到調整經濟結構的目的。我國現行財政政策:1.寬松的財政政策:減少稅收(已實施了證券交易稅的下降和利息稅的取消),擴大 *** 支出(40000億拉動內需正在實施中); 2.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3.減少企業負擔:勞動法的調整等; 4.加強公共財政的社會保障/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
採納哦
㈦ 政府宏觀調控經常採取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好的加分!!!
一般,在經濟蕭條期採取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經濟過熱時採取緊縮性的宏觀經濟政策。
具體 而言,在經濟蕭條期,由於經濟不景氣,更多的表現為需求不足,此時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效果更好,這是因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如政府投資等能夠直接創造需求,增加就業機會,拉動經濟增長,而貨幣政策屬於間接行為,增加貨幣供給對增加總需求的效果比較小;而在經濟過熱時,往往伴隨著高的通貨膨脹,這主要是由於需求過旺或供給不足造成的,此時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對於控制通脹更有效,這主要是由於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對於投資需求有直接的抑製作用,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作用不如緊縮性貨幣政策有效。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滯脹,即經濟不景氣的同時出現了高通脹,這種情況下需要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是為了控制通貨膨脹,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一般認為滯脹主要是由於原材料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造成的,這是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一方面直接導致了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又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使得供給減少,這就導致了滯脹的產生。消除滯脹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擴大生產,引進新技術以降低生產成本,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總而言之,經濟蕭條期為了擴大需求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更有效,而對於抑制通貨膨脹則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更有效。
㈧ 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是什麼意思
擴大內需的基本內容
內需,即內部需求,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兩個方面。擴大內需,就是要通過發行國債等積極財政貨幣政策,啟動投資市場,通過信貸等經濟杠桿,啟動消費市場,以拉動經濟增長。
中國如何才能擴大內需
從我國的基本國情來看,在工業化過程中,擴大內需仍然是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擴張性經濟政策除了針對即期蕭條狀態之外,進一步的意義則在於,工業化過程中存在著大量剩餘勞動力亟待轉移,城市化進程具有不斷加速的趨勢,這些特徵客觀上決定了採取必要的經濟政策往往是有效的,財政——貨幣政策對產出水平有著普遍的、持續的影響力,有力地支持了「發展是硬道理」觀點。這是迄今為止出台各項經濟政策和應對各種危機辦法的基石,也是政府大有作為的理論依據。但是,迄今為止,財政政策的作用力為何這么有限,帶動經濟增長的力度,持續的時間為什麼這么短暫?可以擺出統計數據來說明這一結果:從1998年下半年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以來,政府性投資並沒有引致民間私人投資,雖然工業產品產值仍然增長較快,但是,投資開始出現斷層現象,現在人們緊緊盯住物價,看物價能否回升,產出能否持續增長,擔心僅憑已實施的那些財政政策的力量還不足以引致民間私人投資,顯然,這就對財政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單純地依靠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那麼,內需又如何才能啟動呢?第一,在目前貨幣政策失靈的條件下,保持擴張性財政政策仍然是很有必要的。要繼續追加政府對基礎建設投資,在穩住一塊市場需求基礎上,逐步加大對加工業技術改造的力度,進而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標准。
政策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進程則取決市場啟動的狀況。城市化發展伴隨著「開放區熱」等助長了「經濟過熱」現象,使得城市化一度停緩了下來,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城市化就不能搞了。如果我們在城市化節奏上把握一下,如在目前這樣的經濟低潮上搞就非常合適。加快城市化發展進程,發揮城市規模經濟效益,全面振興投資和消費,這比通過股市刺激需求增長效果要理想得多,長期來看也更為有利得多。第二,改變「低工資」政策。目前的工資水平太低,影響了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實行了一種「高積累、低消費、低工資」政策,那是由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政策環境保證了這種制度的有效性。雖然消費和社會福利水平相對要低一些,仍然有一大塊「隱性消費」非貨幣化。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則出現了另一種不合理狀況:一方面,低工資低福利政策限制沒有解除,即使經濟增長速度很快,居民收入、尤其是那些工薪階層的收入仍然上不去。而另一方面,隱性消費如福利性的住房、醫療、養老以及子女教育迅速顯性化、貨幣化,正是由於人們對這些制度改革的預期,使得在低收入的水平上進一步減少了現期消費的支出,因此,過渡時期出現了「儲蓄過多、消費不足」的現象。(1)工資水平太低,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經濟剩餘只是被少數人佔有,實際是富裕了一部分人,而國民收入差距擴大,這樣,高收入者消費高檔的進口品,國內消費市場仍然處於萎縮狀態。(2)工資水平太低,低估了人力資本的價值,造成惡性循環。如果人們的收入大部分只是用於解決溫飽問題,那麼個人就沒有能力進行自我投資,或是解決子女的教育問題。(3)工資水平太低,不利於企業採用先進技術,多用低成本的勞動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反對低工資政策並非主張要採取高工資政策,而是認為工資水平要與經濟發展階段和生產效率相適應,有利於協調積累和消費的關系。
這個問題既是分配問題,也是實現社會再生產的條件之一。在社會總產品的生產和分配的關系中,存有著巨大的結構性缺口:從分配關系來看,我國一向是高積累,結果積累擠佔了消費,最終消費市場很不發達;從生產關系來看,在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中,很大一部分商品適銷不對路,有些企業的產品就是為庫存積壓而生產,大量的重復建設和浪費都計入了積累,所以,一方面我國資本積累量巨大,但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的資本卻不多。這種現象可以概括為有效積累(effective accumulation)不足。這個「結構性缺口」所反映的既是結構性矛盾,同時又是一個總量問題。如果積累的效率提高了,也就不需要那麼多投資擠佔了消費。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通暢的融資多元化渠道,改變過去計劃經濟條件下單一融資渠道的格局。一是要發揮直接融資的作用。單靠銀行間接融資渠道已經滿足不了資金市場的需要,必須要發揮直接融資渠道的作用。其中之一便是股市。「5.19」事件使得長期低迷的股市一下子進入了新一輪的牛市,股市上漲也使得原本處於停滯狀態的公司上市步代大大地加快。最近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決議,重點也是強調了資本市場的作用,目的就在於充分發揮直接融資渠道的應有作用。二是要充分發揮民間商業信貸的活力。金融市場越來越走向多元化趨勢,企業既存在著生產性的需求,也存在著投機性的需求,而且,越是小型企業這兩種行為越是合二為一,因此,對大銀行來說,往往難以區分企業行為上的差別,只有那些小型的、地區性的民間金融機構才具有這方面足夠的信息和精力做這些事情。從市場競爭效率角度看,小型的、地區性的民間金融機構通過改善信貸質量、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等幾個方面開展競爭。一定程度上也會打破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局面,建立並完善有效率的競爭性信貸市場。
㈨ 哪個政策可以增加投資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需要財政與貨幣的組合拳。 財政;除了減稅能帶動投資外,對消費的影響(除非是必須的)比投資小些。財政擴大支出的效果是增加固定資產的數額(帳面財富)和社會福利(與民眾有關)貨幣政策:降低企業與個體的融資成本,刺激投資慾望,但它有個投資的收益率。收益率高時,投資會猛增。但它會帶動其它要素的快速上揚。成了變相的通貨膨脹。當到了收益與風險的平衡點時。貨幣政策的效果也到了盡頭。所以需要財政部門與貨幣決策機構的高度配合才能使效果最大化。不然就是只跛腳的鴨子。
㈩ 通貨膨脹時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通貨膨脹時應用採用緊縮性的宏觀經濟政策.
財政政策表現為減少政府購買,增加稅收.
貨幣政府表現為賣出政府債券(回攏貨幣),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造成物價上漲的一國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局部、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一國基礎貨幣發行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增長率的原因包括貨幣政策與非貨幣政策兩方面。
貨幣政策包括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利率匯率手段調節經濟;非貨幣政策包括間接投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製造成貸款膨脹,國際貿易中出口順差長期過大、外匯儲備過高,投機壟斷、腐敗浪費提高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經濟發展質量、經濟結構失衡、消費預期誤導等。所以通貨膨脹不僅僅是貨幣現象,實體經濟泡沫也是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非貨幣政策、貨幣現象還是實體經濟泡沫,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長方式造成GDP水分過高、無效經濟總量過大有效供給嚴重不足造成貨幣效率降低。
與通縮的區別
1.含義和本質不同: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經濟現象,是指在經濟相對萎縮時期,物價總水平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持續小於社會總供給。
2.表現不同:通貨膨脹最直接的表現是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降低。通貨緊縮往往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企業利潤率降低,生產投資減少,以及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經濟增長乏力等現象。主要表現為物價低迷,大多數商品和勞務價格下跌。
3.成因不同:通貨膨脹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貨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通貨緊縮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長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形成買方市場及出口困難。
4.危害性不同:通貨膨脹直接使紙幣貶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沒有變化,生活水平就會下降,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不過在一定時期內,適度的通貨膨脹又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通貨緊縮導致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生活有好處,但從長遠看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費心理,導致惡性的價格競爭,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不利。
5.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措施是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同時要採取控制貨幣供應量,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貨緊縮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措施拉動經濟增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的消費政策,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