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營造什麼營商環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營造什麼營商環境

發布時間:2023-02-19 11:49:25

Ⅰ 202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是什麼

202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2021年經濟工作總結、當前經濟形勢、2022年經濟工作部署(包括7大工作、5個正確認識和把握、8個方面任務安排)

一、2021年經濟工作總結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

二、當前經濟形勢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三、2022年經濟工作部署

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2022年經濟工作部署包括7大工作、5個正確認識和把握、8個方面任務安排。

7大工作:

1、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2、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3、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4、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

5、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

6、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

7、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5個正確認識和把握:

1、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

2、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

3、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

4、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5、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

8個方面任務安排:

1、要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圍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大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力度,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

2、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的就業創業。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他們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加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力度,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

3、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

4、推動財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層政府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5、加強煤電油氣運等調節,促進電力充足供應。

6、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投入。

7、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政策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8、擴大高水平開放,多措並舉穩定外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大吸引外資力度。

Ⅱ 要營造什麼一流營商環境

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道路已經難以為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發展更多地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通過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吸引各類高端資源要素集聚和配置,實現從成本優勢向以人才、資本、技術、服務、品牌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選擇。

Ⅲ 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有哪六大亮點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

要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加強住房市場監管和整頓,規范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

專家認為,當前,當前一線城市的房產所得,遠遠超過了經營主業所得,加速資金流向非實體經濟。

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關鍵在於穩定市場預期,減少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行為。要徹底解決樓市中存在的矛盾,最根本的還是推進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建立,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穩定市場預期,預期穩則供求穩,供求穩則房價穩,房價穩則市場穩。

此次政治局會議再次顯示決策層對房地產調控的思路,即從依賴行政指令向側重市場的長效機制轉變。可以預見,土地供應制度、住房金融體系、房地產稅收等一系列制度建設將步入快車道,以長效機制引導市場穩預期,這無疑是抓住了樓市調控的真諦。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長效機制的推出和建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建立必然會有一個過程。因此,應圍繞中央“去庫存、去杠桿”的總目標,強化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在堅持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因勢利導把政策細化為“一城一策”甚至“一區一策”,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空間,從而為長效機制的建立贏得時間和空間。

下一步,房地產稅收、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等將是重要看點,長效機制的建立將有效防止樓市故態復萌,真正促使住房回歸居住的本質屬性。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項安波認為,新的一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很可能取得新的突破:“對於混合所有制改革,文件已經齊備,接下來是與重要領域的行業體制改革相結合,如何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這方面需要有實質性的新的進展,比如說,科技型的混合所有制國有企業,能不能搞一些員工持股試點,因為政策比較明確,優先支持等等,所以應該有一些工作。”

項安波表示,在經過2016年試點之後,國企改革如果能夠在市場化方向進一步推進和拓寬,比如市場化選定經營管理者等,那麼國有企業的活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從而釋放更多紅利。

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

要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抓緊編纂民法典,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堅持有錯必糾,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

對此,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認為,這個是老問題,有產者有恆心,產權保護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大家對未來更有預期,更敢去投資、消費,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家都去投資消費,才能促進經濟的活力和發展。不過難點是舊的問題沒解決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政府官員不理舊事,導致問題越來越積累。越積累就越難解決,形成惡性循環。如果這個政策如果能夠實施,將會對明年經濟帶來非常正面的影響,會給經濟的發展帶來助力。

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是什麼

會議認為,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准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歷經艱難險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的結果。

會議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5年持續奮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躍上新的大台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只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作出正確決策,確定最優路徑,並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堅定「四個自信」。

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就一定能夠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發揮出攻堅克難、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能量;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只要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在抗擊大風險中創造出大機遇。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

會議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要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要辦好自己的事,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嚴密防範各種風險挑戰。要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會議強調,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

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會議指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系,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

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要更加註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營造什麼營商環境擴展閱讀:

會議確定,2021年要抓好以下重點任務。

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

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要規范科技倫理,樹立良好學風和作風,引導科研人員專心致志、扎實進取。

二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要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要加強頂層設計、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強化共性技術供給,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三是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要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要增強投資增長後勁,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要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領域的引導和撬動作用。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要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要加強統一規劃和宏觀指導,統籌好產業布局,避免新興產業重復建設。

四是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要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要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要放寬市場准入,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建設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要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要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要大力提升國內監管能力和水平,完善安全審查機制,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國家安全。

五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佔補平衡。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六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范發展,健全數字規則。

要完善平台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七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

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八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

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Ⅳ 中銀研究: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2021年我國經濟六大趨勢

一是外部環境的諸多不確定性。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加速大變局演變,此次會議認為2021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我們認為主要體現在:疫情對全球經濟沖擊持續存在,防疫防控措施、紓困政策效果等將影響復甦程度,不排除疫情加劇使得全球經濟再度陷入停擺,這將加大我國外貿壓力;美國大選後國際政經格局呈現新變化,大國博弈更趨復雜,在技術、規則制定等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國產業鏈安全和轉型升級面臨挑戰;疫情後新一輪寬松貨幣政策推高全球債務水平,新興市場國家脆弱性上升,自然災害、地緣政治等傳統和非傳統領域風險可能加劇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沖擊我國經濟金融穩定。

二是疫情沖擊帶來的各類衍生風險。其一,疫情在局部地區反彈和外部輸入風險依然存在,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疫情對經濟活動特別是接觸性活動的影響將持續存在,餐飲、 旅遊 等全面恢復或受到一定製約。2020年11月全國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餐飲收入增速為-0.6%,恢復程度不及商品零售總額(11月增速為5.8%)。服務業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增加值降幅雖然逐季收窄,但依然為負,2020年三季度分別為-5.1%、-6.9%。其二,金融風險持續積累。為應對疫情沖擊,我國加大力度實施逆周期調節政策,採取了減稅降費、貸款貼息、發行特別國債、降准降息、延期還本付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實體經濟,這在維持經濟正常運轉、保障 社會 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推高了宏觀杠桿率。2020年三季度末,實體經濟部門杠桿率為270.1%,較上年末上升24.7個百分點。各部門杠桿率都有所提高,尤其是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上升較快,三季度末為164%,較上年末上升12.7個百分點。2021年隨著宏觀政策逐步回歸常態,銀行業不良資產反彈壓力將上升,債券違約壓力仍然較大,地方政府償債壓力加大。本次會議特別提到要「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與此同時,在資金面相對寬松背景下,「脫實向虛」問題有所抬頭,比如過多流向房地產市場、在金融市場內「空轉」等。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這有兩方面含義。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2021年經濟增長將逐步回到正常軌道,為應對疫情採取的寬松政策將逐步退出,宏觀調控政策大概率「轉彎」,實施有序退出。另一方面,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疫情和外部風險仍會對經濟增長帶來不確定性,宏觀政策更強調不轉急彎,不會快速收緊或退出,政策將保持一定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財政政策仍保持積極,但強調財政更可持續。第一,財政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和提質增效。「十四五」開局和外部不確定性都要求財政政策保持一定支出規模,繼續支持落實「六穩」「六保」,保障國家重大戰略支出,在 科技 創新、經濟結構調整和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提高支出效能。第二,加強財政持續性,平衡財政壓力。此次會議沒有重提2020年7月政治局會議提出的「財政政策要更積極有為」,而在保持積極基調的同時提出「更可持續」,強調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和過緊日子,預計財政政策力度將有所減弱,財政赤字回落到3%左右,專項債規模略有回落。

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系。與2020年7月政治局會議強調「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一致,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同時,這次會議未提去年的「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 社會 融資成本」,而是強調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系。預計2021年隨著經濟的進一步恢復,貨幣政策將逐步回歸常態,預計M2和社融增速均將較2020年有所回落。一方面,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貨幣政策將更加註重精準性,加大對 科技 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促進經濟持續恢復和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更加註重平衡好支持經濟恢復和防範風險的關系,對防風險的重視程度提高,針對金融領域中小金融機構資本缺口加速暴露、債券市場違約風險等潛在風險,將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

在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下,本次會議繼續強調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並再次重申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為需求側管理)。

一是在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基礎上,以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等制度安排來進一步擴大消費。消費增長的動力來自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以及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斷優化。預計未來除了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之外,收入分配改革將是政府工作的重點。同時,財稅改革、農村土地改革等步伐都將加快,這不僅有助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還將有效提高農民收入,釋放農村地區消費潛力。除了收入因素以外,消費潛力的釋放還需要有序、科學合理地破除當前存在的一些限制消費政策。結合2020年10月國家發改委提出要促進 汽車 限購向引導使用轉變。預計2021年,部分有條件的地區有望率先實質性地推動 汽車 限購政策向強化限行等引導使用政策轉變,從而促進 汽車 這一大額消費的增長。

二是強調增強投資增長後勁,繼續發揮關鍵作用。2021年,在經濟復甦基礎仍不牢固、國內消費仍處於溫和恢復階段、外部風險因素依然較多、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持續的背景下,投資仍需要在托底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本次會議指出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有效投資,預計2021年政府在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資將繼續增加。同時,傳統基建投資也將更加註重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此外,為了給新一代 科技 革命打好戰略基礎,未來新基建投資以及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一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國家戰略 科技 力量。本次會議將強化國家戰略 科技 力量作為2021年的首位重點任務。同時,會議還強調「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結合2020年5月李克強總理提出「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攻關揭榜掛帥」,預計未來可能以重組國家實驗室為抓手,重點以國家力量來推進基礎 科技 研究。我國當前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54個,覆蓋8個學科領域,主要分布在教育系統和中國科學院[1]。結合會議關於創新重點攻關方向,以及創新合作方面的指示精神,預計未來國家實驗室重組工作,一方面將結合未來 科技 發展的重點方向調整學科覆蓋中心,提高信息科學、生物醫學、材料科學等重要領域的比重。另一方面,結合本次會議強調的「發揮企業在 科技 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未來可能將通過民營企業與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研發的方式,提高研發成果的應用性。

二是推進基礎研究成為未來 科技 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國雖然在創新能力提升上取得不少成績,但在基礎研究領域,無論從投入強度還是產出應用情況來看,都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2019年我國基礎研究強度為6.03%[2],預計2020年有望達到6.2%左右,但從國際比較來看,美、歐、韓、日等發達國家基礎研究強度均是我國的2-4倍左右。本次經濟工作會議多次強調基礎研究,明確指出「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預計未來,財政政策將在促進 科技 創新方面更加主動作為,進一步增強對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財力保障,創新資金支持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同時,基礎研究資金的增長將更快。

三是以「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四大領域作為創新主攻方向,提高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關於創新的主攻方向,本次會議指出「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預計2021年的創新重點突破方向仍將圍繞「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四大方面開展,即5G、人工智慧、量子信息、航空航天 科技 等世界前沿領域;生物醫葯、公共衛生防疫等人民生命 健康 重點領域;集成電路、半導體等關繫到產業鏈安全性、穩定性的經濟主戰場領域;新能源、工業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等關繫到未來經濟增長的國家重大需求領域。

在2020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上,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提出全面推進改革開放。這意味著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政府將著重通過深化改革為開放創造市場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利用開放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進一步深化改革,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同時,與上年「保持外貿穩定增長,穩定和擴大利用外資,扎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的措辭不同,本次會議提出「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國家安全」。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仍面臨疫情、中美摩擦、疫苗推廣是否有效等不確定性,對外貿增長和擴大外資利用不宜過度樂觀。另一方面,為應對逆全球化浪潮和大國博弈加劇,我國將堅決捍衛多邊主義,不斷對接和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

第一,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已簽署RCEP的背景下,積極考慮加入CPTPP更體現中國支持多邊貿易,推動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增強產業鏈完整性和安全性的目標。未來,一是將RCEP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台,中國與區域內各國的商品、服務、技術和人員自由流動增加,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推動中國對接國際經貿規則,消減進口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更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同時繼續加快雙多邊談判協調。二是發揮自貿區、自貿港窗口作用,落實相關法律和負面清單制度。2017年至2020年,中國已連續四年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全國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版負面清單限制措施分別縮減至33條和30條,2020年《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的外商投資目的地之一。未來在落實相關法律的同時,中國將積極推動規則、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縮減負面清單和擴大應用范圍,在服務貿易領域全面推進負面清單模式,在土地供應、稅費減免等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打造高標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三是重視開放背景下的安全問題。2020年12月《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正式公布,2021年1月18日將正式實施,我國安全審查機制將進一步完善,這在積極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的同時,有利於預防和化解國家安全風險。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其一,打破制度障礙,建設公平競爭環境、降低制度成本。將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加強保護各種所有制產權和合法權益,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和公平參與競爭。堅決落實放管服改革,降低不同經濟主體的制度成本。其二,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面臨世界未有之大變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十四五」開好局,都要求國有企業在增強國有經濟創新力、競爭力、抗風險力上發揮骨幹作用,未來將引導國企對標世界一流管理,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商業一類國企引入非國有資本持股,引導各類戰略投資者參與治理。與此同時,將鼓勵國企民企相互配合,推進兼並重組和戰略性組合。其三,金融市場領域將更加註重規范市場秩序,包括健全金融機構治理、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打擊逃廢債、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

一是大城市住房問題。與2019年將房地產相關表述放在民生保障任務中不同,本次經濟工作會議將「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作為2021年八大任務之一,足見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重視。這主要與2020年以來在流動性寬松背景下部分大城市供需矛盾突出、房價上漲過快等現象有關。一、二、三線城市百城住宅價格指數環比增速從2020年2月的0.01%、-0.38%、-0.24%上升至6月的0.47%、0.46%、2.41%。部分城市房價出現明顯上漲,比如深圳房價自2020年3月以來保持兩位數增長。房地產市場 健康 發展對於釋放消費潛力、保障民生、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大城市是產業集聚、人才流入的重要區域,2021年針對熱點城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放鬆,預計將通過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性需求和打擊投機炒房。

二是高度重視租賃市場建設。租賃住房建設是平抑房地產市場波動的重要供給端手段之一,也是房地產市場平穩 健康 發展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之一。2017年住建部等八部委就下發《關於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並選取廣州、深圳等12個城市成為住房租賃試點城市。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而本次會議更是用較大篇幅對租賃市場發展進行部署。2021年租賃市場發展,第一,完善長租房政策。「租購不同權」是租賃市場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會議提出將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第二,增加租賃住房供給。將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增加土地供應,包括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 探索 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等。第三,規范租賃市場秩序。2020年以來以蛋殼為代表的長租公寓爆雷事件頻發,2021年將加強長租房市場的監管,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整頓租賃市場秩序,同時加強對租戶的保護,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平台無關,作者均供職於中國銀行研究院)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Ⅵ 202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有哪些

1、內容一: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

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穩就業正是題中之義。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

2、內容二:堅持「房住不炒」

會議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3、內容三: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兜住兜牢民生底線格外重要。會議要求,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8個方面任務安排:

1、要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圍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大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力度,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

2、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的就業創業。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他們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加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力度,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

3、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

4、推動財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層政府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5、加強煤電油氣運等調節,促進電力充足供應。

6、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投入。

7、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政策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8、擴大高水平開放,多措並舉穩定外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大吸引外資力度。

Ⅶ 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什麼為主線營造什麼什麼什麼營商環境

貫徹五大發展新發展理念要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貫徹五大發展新發展理念要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給質量,通過改革促進結構調整,糾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地滿足群眾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在深入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和新總結,是解決發展問題、增強發展動力、增強發展效益的根本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更公平和更可持續的發展。

Ⅷ 中央經濟會議的主要內容及精神

會議確定,要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1、一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適應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必然要求,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

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把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各級領導幹部的一個重要尺度。

2、二是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要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政策、資金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措施,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鞏固脫貧成果。

要建立機制,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要重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相關治理機制,抓好源頭防控。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

3、三是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要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要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有效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線,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增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能力,更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4、四是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

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

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要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5、五是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狠抓農業生產保障供給,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

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

6、六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加快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要改革土地計劃管理方式,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會議強調,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多措並舉保持就業形勢穩定。要依靠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8)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營造什麼營商環境擴展閱讀

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在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精準脫貧成效顯著,金融風險有效防控,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改革開放邁出重要步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會議指出,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在工作中,我們形成一些重要認識:必須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貫穿於宏觀調控全過程;

必須從系統論出發優化經濟治理方式,加強全局觀念,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必須善於通過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讓各類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和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第一線奮勇拼搏;必須強化風險意識,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Ⅸ 明年經濟怎麼干這些要點明確了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分析了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系統部署了
2023年經濟工作,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
明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貨幣政策的力度不能小於今年;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引更多更高質量的外資來我國投資興業;「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離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寧吉_、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2022—2023中國經濟年會上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關部署進行了權威解讀。
經濟活力將加速釋放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這些成績的取得殊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韓文秀認為,盡管今年經濟增長與年初的預期目標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項指標都較好完成,預計全年經濟總量將超過120萬億元,脫貧縣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糧食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萬億斤以上,一些面向未來的結構性指標更有突出表現。
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然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盪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不過,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韓文秀表示,明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給經濟恢復發展帶來重大積極影響;基數效應也將對明年經濟數據形成一定支撐。
韓文秀說,從一個完整過程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將產生類似「J曲線效應」,即短期會對經濟運行造成擾動,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預計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會加快恢復,經濟活力會加速釋放。
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其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的要求,可以概括為總量要夠,結構要准。」劉國強稱。
劉國強進一步表示,"總量要夠",就是貨幣政策的力度不能小於今年,既包括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資金價格維持合理彈性,不大起大落。"投向要准",就是要持續加大對普惠小微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劉國強表示,要繼續落實好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對一些具有明確階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時評估,可以按時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據需要延長,或者讓別的貨幣政策工具進行接續。
財政政策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許宏才表示,財政部門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力提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明確傳遞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的信號,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要求,
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
。對此,韓文秀表示,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產業政策,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而對於"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韓文秀則談到,要強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遵循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律,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強,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同時要突出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利用市場優勢來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最後他還強調,"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就是要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及時有效緩解結構性物價上漲給困難群眾帶來的影響;要穩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特別要增加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醫療資源。
著力擴內需引外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必須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寧吉_表示,例如,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不斷增強居民消費能力。2020年至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但明顯低於疫情前2013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實際增長率。必須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經濟更好地恢復發展,有針對性地增加居民各類收入。
寧吉_表示,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產業結構調整,服務消費在居民消費中的比重不斷提升。目前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支出已佔45%左右。明年從需求側看,要大力培育發展養老、育幼、文化、旅遊、醫療、健康、教育、體育、家政服務等服務消費。
在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的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也著墨頗多。隆國強表示,要牢牢抓住改善營商環境這個「牛鼻子」。主動對標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性開放,深化國內相關領域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這樣才能把我國所固有的市場環境、產業環境、發展前景等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吸引更多更高質量的外資來我國投資興業。
具體而言,隆國強認為,
一是
要改善外商投資的制度環節。按照外商投資法和負面清單、鼓勵清單等要求,清理相關政策文件和法規。
二是
要完善外商投資企業商協會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和投訴機制,更加及時地聽取企業的意見建議,依法依規著力解決企業關心的問題。
三是
要加強外資企業金融服務,為外資企業更好地利用國內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創造條件。
房地產不能大幅度擺動
對於近期備受關注的房地產領域,劉國強表示,從當前情況看,一些需要進一步支持的領域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房地產當前既是重點領域,也是薄弱環節,理應加大金融支持。
「房地產對居民生活和財產、宏觀經濟循環和產業鏈穩定、政府財政、金融市場的影響,都不是別的產業可以比肩的。」劉國強談到,
房地產就是支柱產業,支柱不能大幅度擺動,非保持總體穩定不可
。前期的宏觀調控已經克服了大漲的風險,現在大跌已成為主要矛盾,急需止跌。「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離,要以惠民生為落腳點,以穩市場主體為重要抓手,優化金融監管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此外,在談及金融穩定法時,劉國強表示,金融穩定法目前已進入人大立法程序,明年有望出台。這將明顯提高重大風險防控能力,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發揮重要作用。

Ⅹ 19年十二月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哪六大任務

一、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必須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更加註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抓好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二、大力調整產業結構。

要著力抓好化解產能過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不折不扣執行好中央化解產能過剩的決策部署。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各類服務業,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創造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政府要做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促進企業創新的稅收政策等工作。

三、著力防控債務風險。

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加強源頭規范,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序。明確責任落實,省區市政府要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任。強化教育和考核,從思想上糾正不正確的政績導向。

四、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繼續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完善並創新區域政策,重視跨區域、次區域規劃。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扎扎實實打好扶貧攻堅戰。

五、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要繼續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切實做好改善民生各項工作。

把做好就業工作擺到突出位置,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化解產能過剩中出現的下崗再就業工作。努力解決好住房問題,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做好棚戶區改造。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生態的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

六、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要保持傳統出口優勢,創造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擴大國內轉方式調結構所需設備和技術等進口。加快推進自貿區談判,穩步推進投資協定談判。營造穩定、透明、公平的投資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加強對走出去的宏觀指導和服務,簡化對外投資審批程序。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閱讀全文

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營造什麼營商環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公寓字體設計有什麼含義 瀏覽:310
美女你在哪裡房子裝修好沒有 瀏覽:613
美女問你現在在哪裡上班 瀏覽:550
當前如何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 瀏覽:562
支付寶的八品健康橙碼怎麼變綠碼 瀏覽:864
如何看待24小時經濟 瀏覽:885
錢江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社區 瀏覽:702
經濟空心怎麼辦 瀏覽:415
婚姻證件怎麼辦理 瀏覽:999
事業不太好犯什麼 瀏覽:697
婚姻登記公序良俗有哪些例子 瀏覽:177
技術型數字經濟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865
0605愛情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915
婚姻中窮家庭的女人是怎麼樣的 瀏覽:994
事業單位考試懷疑分錯了怎麼查 瀏覽:624
心酸的婚姻是什麼 瀏覽:803
沒有經濟收入如何形容 瀏覽:786
天津幸福花在哪門票多少錢 瀏覽:966
王者經濟低的時候怎麼辦 瀏覽:540
愛情什麼是依賴感 瀏覽:764